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校園
第1798期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教育部近日推動「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畫」,補助項目包含使用政治檔案進行學術研究、拆除威權象徵物後的空間重建等,每案最高補助30萬元。不過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質疑,政府是藉此將「政治黑手」伸入校園,推動台灣民族主義等特定意識形態。 教育部此計畫主要依據國家轉型正義教育行動綱領。據此,轉型正義所稱之「正義」,乃是站在確認人權為普世價值之基礎,要求國家統治權[遵守法治原則;「轉型」乃指國家從結束威權統治、殖民統治或武裝衝突,過渡至民主和平期間 ,承認與平復前一時期大規模人權侵害造成之歷史傷痕。「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畫」鼓勵大專院校「運用多元形式推廣,以傳遞轉型正義價值文化」,包含舉辦讀書會傳達轉型正義理念、參訪不義遺址以反思威權統治,或以拆除蔣公銅像等威權象徵,否定威權統治之合法性。然而,這樣的補助計畫真能讓大專校院師生充分理解,並將轉型正義付諸實行嗎? 相較於德國、南非等威權轉型國家,台灣的轉型正義教育起步較晚。台灣政府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開始規劃轉型正義,包含處理不當黨產和人權教育問題,例如保留並修繕白色恐怖期間關押政治犯的「景美看守所」和「綠島監獄」,並將之作為人權教育的展示基地。可惜當時朝野並未對轉型正義形成共識,致使許多關鍵法案無法順利通過,轉型正義進展緩慢。 但過去的歷史如果因今天的政治角力而無法還原,將非常遺憾,因此在談論轉型正義時不該混淆政黨政治立場,推動轉型正義不在報復仇恨,而是建立在和解的精神。2021年,國家教育研究院和國家人權委員會首次舉辦「教科書轉型正義」研討會,並將國家暴力和轉型正義議題納入108課綱。至此,國高中生得以透過正式課程,了解人權議題,並反思歷史。而如何在大專院校持續推動轉型正義教育,並讓未接觸過108課綱的大專校院師生也能深入理解轉型正義,則是當前教育政策面臨的挑戰。 教育部的補助計劃立意良好,但若要避免教育政策流於形式,在鼓勵大專校院師生實地走訪不義遺址、去除威權象徵之前,應先著力於不義遺址保存運動。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定義不義遺址意指曾經作為威權體制服務的場所,用以拘禁、酷刑、偵訊、處決、掩埋該時期政治受難者,它們不僅是具體的物理空間,也代表特定時空的事件背景。 然而隨著環境變遷,不義遺址因各種開發案而逐漸失去原貌。此外,在所剩為數不多的不義遺址保存運動過程中,民眾很難能實際參與保存的規劃,經常遇到政府資訊不公開、無法取得足夠檔案的問題;另一方面,不義遺址的調查研究工作缺乏足夠的可近用資源,也使得在地的民間團隊難以形成、延續。保存不義遺址與去除威權象徵的工作密不可分,不義遺址若難以辨識,也表示該歷史事件的記憶再無物質憑依,也將使「去除威權象徵」的討論更加無以為繼。 因此,除了補助大專校院師生走訪不義遺址,也應鼓勵他們深入思考不義遺址的保存方案,甚至親身參與這些保存運動。透過實際參與,師生才能夠更具體地理解不義遺址保存運動中的困境,以及其留存對社會與歷史記憶的重要性。參訪活動則可參考「人權之路青年體驗營」模式,邀請政治受難者現身說法,帶領青年實地走訪白色恐怖等歷史場景,將這些經歷與現代人權議題連結,促使學員自發反思歷史,並持續關注台灣的轉型正義。唯有透過這樣的方式,大專校院師生方能理解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並賦予轉型正義更深遠的教育價值,進而實現承認與修復過往大規模人權侵害所留下的歷史傷痕,最終達到和解的目的。
港教大教專操守課程 強化愛國思想恐影響學生就業
國際
第1781期
港教大教專操守課程 強化愛國思想恐影響學生就業
焦點
2023-09-28
【記者蔡愷恆綜合報導】香港教育大學(以下簡稱港教大)新任校長李子建於15日宣布,自下學年度起,學生在實習前需修習「教師專業操守指引(以下簡稱《教專操守指引》)課程」,內容強調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國安法》)等法律,並要求教師舉報違反規定之師生。《教專操守指引》的評估標準將會在學生實習時,透過校長和前線教師審核,成績可能影響應徵香港教職。 港教大期望強化教育學士課程學生的「師德」觀念和愛國思想,因此若是評鑑中出現瑕疵,即使本科表現出色,學生仍可能在求職時面臨困境。 圖/取自香港教育大學官網來自香港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陳健民直言:「這是一個白色恐怖的環境。」「教師操守指引課程」以香港教育局發布的《教專操守指引》為教學主軸,要求教師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香港基本法》與《國安法》,並培養學生「正確」的國家觀念。《教專操守指引》內提到,如發現潛在違反指引的師生時,須向校方、警方舉報。「這是十分重要的警號,造成學校的嚴重教學問題。」陳健民解釋,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討論社會時事,然而現在《教專操守指引》不容許他們對政策或法治提出疑問,否則會被稱為煽動。他擔心,教師因《教專操守指引》政策失去自由討論的空間,未來教育局更可能規定在課室裝攝影機加強監控。 陳健民指出,《香港基本法》原本容許言論自由,但香港人現在卻可能因為《教專操守指引》不敢發聲。 圖/取自Unsplash中山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表示,中國正在逐漸抹滅香港文化與意識,建立新的文化認同。「(中國政府)想從文化上把他(香港)改變嘛,跟中國接軌。」林榮基說明。因追求言論自由而選擇來台升學的T先生(化名)也同意地說:「此政策會從教育層面,將香港下一代人的思想從『香港人』變成『中國香港人』。」目前在香港的國立政治大學香港校友會長廖妙薇觀察,港教大師生並無反對意見,部分他校教授認為此課程十分具遠見,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就業鋪路。廖妙薇認為《教專操守指引》可減少過往教師的犯罪行為,如帶領學生參與暴動、曲解歷史、性侵等,讓青少年獲得正確價值觀。 林榮基認為,香港將會慢慢封閉且殞落,而中國的統治會越來越嚴重。 圖/蔡愷恆攝「香港已經慢慢走回台灣解嚴之前的狀態。」陳健民無奈地說。他補充,香港目前已有負責與國安部門回報校内國安情況的教師,將來恐怕會和50、60年代的台灣一樣實行教官體系,監督學生的行為。陳健民認為,香港教師的發言會越來越小心,恐造成寒蟬效應。
「我們都一樣」 自畫像運動伴愛滋感染者走出汙名
生活
第1775期
「我們都一樣」 自畫像運動伴愛滋感染者走出汙名
2022-12-13
【記者程心台北報導】七彩顏料落在愛滋感染者「冬奶奶」的肖像畫上,深邃的眼睛散發對生命的渴望。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受到美國愛滋棉被運動(NAMES Project AIDS Memorial Quilt)啟發(註一),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舉辦「U世代:我們都一樣 自畫像運動」,自9日至12日開放民眾免費參觀。投稿作者共356位,以蠟筆、水彩等不同媒材創作,在玲瑯滿目的畫作中,觀眾無法辨別作者身份是否為愛滋感染者,展現「我們都一樣」的U世代(註二)精神,期盼喚起大眾對疾病平權的意識。註一:1987年美國政府認為愛滋為同志專屬疾病,且同志族群的性命並不重要,因而決議無視愛滋病毒蔓延。當時一群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將每位因愛滋病逝去的生命故事,縫在與棺木相同大小的棉被上,並於白宮前展出。此舉成功讓美國政府看見愛滋感染者的人權,更翻轉他們的人生。註二:U世代意即現今的愛滋感染者多達到U=U (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只要一天服用一顆藥物,就能達到測不到病毒量、不具傳染力,更一輩子不會發病的狀況。  自畫像大使曲家瑞攜手356位投稿創作者,在民主大道上展出長55公尺的聯合作品。 圖/為i篩檢|讓i發聲提供自畫像運動邀請藝術家曲家瑞擔任大使,為支持自畫像運動,他親自拜訪長期住在關愛之家的冬奶奶,並為他創作一幅畫作。冬奶奶在幾十年前被前夫傳染愛滋病毒,當時社會氛圍較為封閉,父母為此將他趕出家門。不過曲家瑞的畫作裡沒有生命的創傷與不如意,他認為冬奶奶是一位女戰士,有著想飛翔的靈魂,「畫裡面的他自由自在、陽光燦爛。」曲家瑞這麼形容。除了欣賞畫作,觀眾掃描一旁QR Code就能進一步瞭解作者的創作理念,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學生陳維正說:「這樣就不只有走馬看花,大大提升了觀展體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張琣揚在展場中尋找媽媽的投稿作品,他發覺身邊同學較少關注疾病平權議題,因此身體力行,到場支持自畫像運動。 9日記者會現場冬奶奶本人特地北上驚喜現身冬奶奶。 圖/LOVE MYSELF 為i篩檢提供 冬奶奶首度露面擔任「U世代大使」,與曲家瑞在自畫像前合照。 圖/LOVE MYSELF 為i篩檢提供活動鼓勵民眾支持疾病平權,現場也提供免費愛滋篩檢服務,盼台灣社會將其視為例行性健康檢查。隨著醫療發展,感染者壽命長短不再受愛滋病毒影響,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指出,台灣已有八成的感染者達到U=U,藉由藥物治療,他們得以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洪健清也強調醫療平權的重要性,他表示,如何讓愛滋感染者獲得平等的長照醫療服務,是台灣愛滋病學與各個非營利組織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冬奶奶、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理事長柯乃熒、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與曲家瑞合影紀念。 圖/LOVE MYSELF 為i篩檢提供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生活
第1775期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2022-12-13
【記者程心台北報導】紙蝴蝶散布於展場紀念牆上,象徵「慰安婦」阿嬤們堅毅不拔的精神。台灣首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以下簡稱阿嬤家)於10日舉辦「開箱阿嬤家─慰安婦迷你策展教育箱教育推廣工作坊」,邀請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秘書長施逸翔,以人權角度講述「慰安婦」歷史,並透過互動教育箱,引導民眾表達自己對「慰安婦」、性別以及人權議題的觀點。投影幕播放「慰安婦」沈中阿嬤的證詞,內容提到當時台灣女性如何遭日本政府誘騙赴日,再受日軍集體強暴。參與者輪流唸出證言,聽見阿嬤心聲,也穿越時空看見當時台灣女性受虐情況。「慰安婦」已正名為戰時軍事性奴隸,聯合國也於1996年將「慰安婦」議題視為戰爭下的集體性暴力,因此施逸翔從人權的角度切入,將阿嬤們形容為「#MeToo運動的先行者」(註一),並帶領大眾理解這段過去。註一: 性犯罪受害人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貼文,揭露自己的受害情況,並加上「#MeToo」這個標籤,是一種受害人發聲的方式。 C區展間「我們就是他們」呈現阿嬤們是遭受到的性暴力與歧視對待的生命故事,透過策展延續他們的信念。 圖/程心攝「慰安婦」史料未被納入108課綱,婦女救援基金會為補足缺漏,選出33件阿嬤家展品,研發《「慰安婦」迷你策展教具箱》,包含歷史證據、倡議行動、療傷復原三大主題,期待國高中生能深入了解「慰安婦」議題。為了讓不同族群及年齡層的民眾了解台灣女性受日軍強暴的歷史,原在各大校園推廣性別人權議題的施逸翔,此次回到阿嬤家舉行工作坊,除了解釋教具箱使用方式,也將歷史事件與自身經驗結合,邀請大家思考被強迫時的複雜情緒,並透過圖像描繪感受。 婦女救援基金會創作「慰安婦」迷你教具箱,扎根性別平等與人權教育。 圖/程心攝阿嬤家專員徐琬婷在會後導覽時解釋,根據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軍人數推估,台灣有將近2000名台灣女性在當時遭受性侵害,赴日的台籍女性大多以為工作性質為護士、廚師等,卻成為戰爭下的性暴力受害者。「這些女性每天至少要『服務』30位日軍,當軍人們不按規定帶保險套,阿嬤們就只能使用消毒水清洗下體。」徐琬婷嘆道。 D區展間「面對歧視的韌性」展出阿嬤們即使處在困境中,仍以不同的形式為女性人權發聲。 圖/程心攝  展間除了展出阿嬤們的生命故事,特展中也記錄了受害「慰安婦」的統計數據,以及近年台灣受性侵害的統計。 圖/程心攝在眾多軍事性奴隸中,最後願意出面指證的僅59位,目前只剩一位在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龔泉源認為人們容易淡忘歷史,「雖然我們可以不斷強調歷史事實,或讓下一代經過體驗,瞭解過去傷痛,但真正共感還是比較困難。」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在活動中,施逸翔不只進行歷史教育,也融入當代數位性暴力、性騷擾等人權議題,撫平歷史傷痕,實踐性別平權。 此為59位阿嬤的紀念牆,蝴蝶象徵阿嬤們穿越傷痛,用盡生命的能量在蘆葦花中自由、和平的飛舞。 圖/程心攝
世足伊朗球迷抗議引關注 各地聲援保障基本人權
國際
第1774期
世足伊朗球迷抗議引關注 各地聲援保障基本人權
2022-12-08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 「為女性!為生命!為自由!」2022年國際足球總會卡達世界盃(FIFA World Cup Qatar 2022)於11月20日至12月18日舉行。轉播鏡頭切換到場邊的伊朗球迷,許多人高喊口號,並向場上播放的國歌與伊朗球員發出噓聲,表達對國內大規模抗議行動的支持,期望再次引發國際關注。伊朗記者阿米爾・阿巴斯・卡爾霍爾(Amir Abbas Kalhor)解釋,在抗議、血腥鎮壓以及伊朗政權嚴重侵犯人權的情況下,伊朗球迷期待國家隊能與人民站在同一陣線。然而,伊朗足球隊部分成員在世界盃前與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西(Ebrahim Raisi)會面,並與他握手。「萊西在1960年的處決中殺害了許多未經審判的年輕人,球員的行為是對政權的靠攏。」卡爾霍爾憤慨地說道。他也補充,伊朗球員的行動引起人民不滿,因此伊朗足球隊輸球後,許多人將此視為對抗國家政權的勝利。 伊朗人民在道路中央聲援伊朗頭巾抗議,表達對國家政權鎮壓的不滿。 圖/阿米爾・阿巴斯.卡爾霍爾提供卡爾霍爾因為報導與社群上的文章多次遭到伊朗政府審問,「2007年我在埃文監獄(Evin Prison)遭到監禁,審訊人員要求我撰寫伊朗的美好,但我們實際上生活在貧困中。」他緩緩道出當時經歷。他也指出,過去40年間,人民給了國家政權改革的機會,伊朗人民的生活條件卻沒有改善,甚至出現了缺水、空氣污染、出售土壤與樹木等問題。卡爾霍爾認為今年的抗議活動與以往不同,各界皆為抗議行動發聲,學生也加入了示威的行列。然而,他也坦言,許多大學以停學要脅抗議學生,安全部隊更使用真槍實彈射擊學生的眼睛。 紐西蘭聲援者尼加・莫塔吉(Negar Mottaghi)於紐西蘭道路中央高舉抗議文宣,聲援遭伊朗政府逮捕的饒舌歌手圖瑪・薩利希(Toomaj Salehi)。 圖/尼加・莫塔吉提供儘管伊朗政權殺害、監禁或處決抗議者,人民仍在世界各地發聲,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UC)博士生梅爾納茲・蒙扎維(Mehrnaz Monzavi)因伊朗政權的暴行而放棄當地公民身份。「我在紐西蘭要求政府將伊朗大使趕出去,並將伊朗安全部隊列入恐怖組織的名單中。」他堅定地說道。除了伊朗人民在各地的努力,許多國家也轉向支持他們。紐西蘭奧克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UoA)榮譽博士莫特扎・沙里菲(Morteza Sharifi)於7日發起「關注伊朗」(Focus on Iran)請願活動。「伊朗的鬥士已經展示了他們的決心,學術界應對基本人權的進行聲援。」沙里菲嚴正地指出。蒙扎維也表示,伊朗人已經不再沉默,未來他們也將持續匯集群眾力量,朝著變革的道路前進。 由學生、年輕人、女性組成的新西蘭婦女自由團體,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學生聲援伊朗人民。 圖/蓋・哈姆林提供
「聲」入人權議題 黑手那卡西唱出街頭抗爭史
生活
第1773期
「聲」入人權議題 黑手那卡西唱出街頭抗爭史
2022-11-30
【記者陳孟樺台南報導】「在抗議的場合不需要太多言語,只要有一首歌,就能凝聚彼此。」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在國立成功大學舉行,其中「我們一起唱歌——社運抗爭與弱勢者之歌」邀請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演唱社運歌曲,呈現社運人士爭取人權的抗爭過程。活動聚焦發「聲」於台灣街頭的不平之鳴與社會議題,策展人劉南芳說明,「這個場域容納各式各樣的平權問題,希望可以跟過去以族群的角度切入有所不同。」系列活動長達一個半月,包含演唱、戲劇表演、工作坊、展覽及專題演講,將結束於10日國際人權日。此次活動關注「街頭」,陳柏偉認為許多政治人物站在街頭領導抗爭,開啟從政生涯,但當他們成為政治領袖後揚長而去,街頭徒留社會底層人民,他說:「街頭同時是政治鬥爭之後被忽略,或是被無視的地方。」&nbsp; 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策展人劉南芳出身歌仔戲編劇,2017年寫出與白色恐怖的相關作品後,踏入人權議題相關領域。 圖/陳孟樺攝偌大的舞台上,陳柏偉孤身一人,手拿貼滿抗爭標語的木吉他,以歌謠和短講,道出歷史上無數場社會運動。黑手那卡西成立於1996年,是台灣第一個為了社運而成立的樂團,雖然2016年因成員們對政治參與形式的想法不同而解散,前任團長陳柏偉仍孤軍奮戰,堅持與弱勢群體站在一起。他曾與受刑人、精神病友及無家者共同創作,「跟弱勢者來談談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音樂的形式創作出來,用他們自己的聲音,他們自己的話語。」陳柏偉反覆吟唱淺白的歌詞,國台語交雜,如社運標語般強而有力,當他一撥和弦根音,伴隨著高亢吼腔,過去的抗爭現場一瞬之間便呈現到觀眾眼前。成大歷史學系的孫煜宸認為,「這場演出是文化上的行動,不是政治上的行動。」在他的觀察下,人權議題常容易被認為是極端的,也被貼上負面標籤,若以藝術作為媒介,較不會掩蓋抗爭原始訴求與初衷,也較能被大眾接受。 2022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以「街頭」為主題,主辦方力邀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登台演唱多首社運歌曲。 圖/陳孟樺攝活動重現台灣社會曾走過的人權爭取過程,透過當年社運歌曲與故事,傳達街頭人權精神。成大的邱同學(化名)表示,「有些歌曲會跟社運參與者一起討論、創作,這是我以前沒有想像過的。」每屆活動皆以多種形式闡述議題,藉藝術打動更多民眾,劉南芳提及,「透過藝術再現的東西才會是長遠的,舉辦人權藝術節雖然不會立竿見影,但你一定要有個開始。」而劉南芳即將卸下策展人身份,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學校關注人權議題,將社會記憶透過藝術創作再現並流傳。 前黑手那卡西創團團長陳柏偉演出《核能四廠欲砌囉》,這是他1991年創作的第一首抗議歌曲。 圖/陳孟樺攝<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72期
「記憶導航」回顧港台歷史 藝術展呼應人權議題
2022-11-23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哀戚樂聲從牢房迴盪至走廊,牆上掛著香港街道照片,記錄抗爭殘影。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記憶導航」,自19日起主要於國家人權博物館展開為期四週的活動,透過音樂、展覽、劇場、舞蹈等表演形式,帶領民眾回顧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並關心香港當代人權議題。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此次主題名為「記憶導航」,策展人鴻鴻表示道:「在過往那些記憶(戒嚴時代的記憶)是被導航的,被決定的,現在應該讓更多記憶出土,去導航我們的未來。」活動除了推廣人權議題,也希望因強權迫害而被禁止的聲音能透過藝術的自由表達方式,被社會聽見。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大多數活動舉辦在國家人權博物館,館內「新式押房區」第一次作為展覽場地,以監獄牢房劃分不同展區,舉辦由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創作的抗爭藝術展——《和勇光時》,展出紀錄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器具,以及他以台灣戒嚴時代為主題的創作。黃國才從香港移居台灣,不再受政府干涉創作,自由地展示許多違反國安法的作品。曾經在香港與新加坡久居的民眾吳易叡參與展覽座談,感嘆台灣需珍惜現在的自由創作環境,因許多極權政府已威脅創作者的生存。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新式押房區內,藝術家黃國才以反送中運動的影像和音樂表達抗爭理念。 圖/賴羿安攝漫遊者劇場——《不易遺忘的聲音們》是唯一在館外舉辦的系列活動,跳脫劇場空間,將白色恐怖歷史遺址結合戲劇口白,帶領觀眾走入台灣的戒嚴時代。19日登場的戲劇《「他」與他》,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女性家屬視角出發,觀看男性政治犯受難過程。觀眾需走訪善導寺周邊地點,包含曾為極樂殯儀館的林森公園、專門運送綠島政治犯的華山車站舊址等。「最後設計結局來到墓園,其實還蠻震撼的,也有被嚇到,原來結局是這樣。白色恐怖之下,人就是這樣被抓,被處死。」參與民眾楊凱晶說道。 劇場《「他」與他》藉由定位軟體,透過眼睛的圖案標示觀眾所在之處,並在抵達目的地時觸發與主角通話。 圖/賴羿安攝參與人權藝術生活節的民眾劉映纖表示,雖然家長抗拒他參加白色恐怖相關活動,「但是我覺得歷史記憶就是得透過我們去接觸,讓我們了解這些事件後,就可以記得並繼續往前。」2022年人權藝術生活節期盼透過多元展演,讓民眾了解人權議題,藉歷史記憶重新反思現代需要的尊重與自由,以記憶導航未來。 2022人權藝術生活節以記憶導航為主題,開幕式邀請來自台灣與香港的歌手,透過音樂反思白色恐怖與香港議題。 圖/賴羿安攝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生活
影音
第1762期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2021-12-29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劉亭妤、張博涵台北採訪報導】塔香小卷粄條、藥膳雞湯、蒜泥白切肉等,共9道菜餚先後上桌。第六屆人權辦桌選在12月人權月,於昔日軍法處的青島東路旁舉行,席開24桌,邀請政治受難者與無家者們在寒冬中熱鬧開飯。辦桌現場好不熱鬧,吃飯聊天之餘,也少不了炒熱氣氛的餘興節目、卡拉OK歡唱以及香腸與肉乾的十八仔(si̍p-pat-á)比拚,更有抽獎活動讓參與者收穫滿滿。人權辦桌志工桌長陳思妤表示,雖然參與者不一定認識彼此,但依舊熱情分享,也樂意與他人建立情誼。圓桌上的佳餚代表著政治受難者和無家者的生命故事,人權辦桌每年邀請參與者各點一道料理,並在用餐時分享自己的點菜緣由。人權辦桌發起人、政治受難者陳欽生今年點了一道「福氣蒜泥白切肉」,他說明,以前在綠島監獄時,吃到新鮮的豬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點這道菜便是為了懷念曾經在綠島的那段生活。人權辦桌因陳欽生的故事而展開,他在白色恐怖時代被陷害入獄,成了政治犯,出獄後則在萬華街頭流浪三年。為了感謝當時一位廚師每天提供便當,支持他走過艱辛的日子,他便發想出街頭宴客的方式,將希望傳遞下去。「我們的出發點只是在關心,給大家一點點的微笑、一點點的光芒,能夠看到你們自己的未來。」陳欽生認為,每年持續辦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對於參與者而言,大家彼此都和氣對待,更是每年最期待、最快樂的一天。活動當天除了人權辦桌,周邊也有人權市集,聚集了關心人權議題的NGO組織、學校社團和友善店家進行擺攤與短講,期盼拉近大眾與人權議題的距離。參與民眾林潔希表示,在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那攤時,攤位解說員有向他說明了一件冤案,並且透過繪畫的方式,使他更深入了解這個案子,「我覺得整個過程還滿有趣的。」在人權辦桌系列活動中,人人都有機會與無家者、政治受難者長輩及各個人權組織互動,即便寒流來襲,仍然開啟了一場充滿溫度的人權饗宴。
學者論安樂死合法困境 籲以關懷重省生命自主
生活
第1755期
學者論安樂死合法困境 籲以關懷重省生命自主
2021-10-27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法律白話文運動」24日在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21多元博物館講堂」,其中一場次以「安樂死是否是生命自主的實踐?」為題,邀請兩位講者從各自角度剖析安樂死議題,並和現場聽眾進行討論。 安樂死議題於社會常有爭議,2021多元博物館講堂活動希望給予聽眾更全面的思考觀點,而非定論。 圖/法律白話文運動提供安樂死議題和人權、法律息息相關,長期受大眾關注,法律白話文運動事業部經理徐書磊以自身經驗表達安樂死議題的重要,他表示祖母曾因病痛希望了結生命,作為長期照顧者,他承受許多心理壓力,當時仍是學生的他白天上學、晚上跑醫院,加上高昂住院費用,讓他感到非常無助,「我們會把安樂死議題拿出來討論,是希望可以在新時代有不一樣的觀點。」 法律白話文運動事業部經理徐書磊作為2021多元博物館講堂系列活動的負責人,期待講堂激盪不同看法。 圖/李謙謙攝「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很大的。讓人類握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手段,人必會嚴格看待,安樂死並不會鼓勵更多人尋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茂生對台灣社會以「造成自殺氾濫」而不接納安樂死(註)的觀點提出見解。他坦言,推進安樂死議題,不只立法上仍須努力,「如果醫學界不去支撐我們的想法,最後的那步是絕對跨不出去的。」他解釋,對專業醫療團隊而言,安樂死違反醫生救助生命的基本倫理,然而,一旦安樂死合法化,需由醫療團隊協助病患藉由藥物結束生命,因此他強調推動安樂死,醫療界的支持蔚為重要。註:本篇安樂死意指由他人協助,具主動縮短生命作為的「積極安樂死」。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茂生以「法的觀點」看安樂死現況,說明安樂死法案窒礙難行的原因,並呼籲社會謹慎看待此議題。 圖/李謙謙攝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主張,若能在社會福利上有更完善的配套,選擇死亡將不再是痛苦的唯一救贖。他提到,人們常認為失去基本生活能力,是沒尊嚴地活著,但這並非當事者立場,每個人都應有平等選擇的機會,若安樂死法案上路,讓受偏見眼光影響者,仍能肯定自我生命價值,是社會該盡的責任。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榮譽副研究員陳文珊信仰基督教,因此坦言自己確實對安樂死帶有部分保守想法,他強調,生命價值可透過關懷獲得,期盼社會能對承受偏見者提供更實質的友善。 圖/李謙謙攝「自我決定代表著自我負責,當責任都在飽受痛苦的自己身上,其實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李茂生表示,一個人選擇安樂死要考量眾多因素,過度強調「個人」決定,會有卸責於病患的疑慮。他參考荷蘭、比利時等安樂死合法國家,發現其決定安樂死過程,極為注重親屬、社工、醫師和病患間的溝通與討論,讓自主決定能伴以理解與支持。倘若患者希望執行安樂死,他呼籲體制應讓決定者能夠在「被關懷」的情況下選擇是否了結生命。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學生陳羿安的祖母長期患有阿茲海默症,看著祖母從失智到失能,促使他思考,當喪失表達意識的能力時,能否由他人代為抉擇安樂死執行,「但這終究是一個很難解的問題,因為醫療期許跟輿論壓力很令照顧者兩難。」​​東海大學法律學系學生廖為嘉希望台灣能夠借鏡安樂死合法化國家,在提升意識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邁進。 在安樂死議題上,每個人因不同背景,抱持著不同的理念齊聚一堂,參與活動除為獲取更完整的資訊,更期盼透過對話深入議題。 圖/李謙謙攝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生活
第1754期
「海島演劇」繹白色恐怖 盼引學生關注人權議題
2021-10-21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劇團「海島演劇」與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合作,於14日在政大傳院劇場舉辦人權遊台灣系列《那就唱歌吧——蔡焜霖》公演,劇團以台語形式,將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的真實故事重演。當天也邀請到蔡焜霖和其子,政大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於演出後進行現場會談。 蔡焜霖莫名其妙地被警察帶走,在過程中被審問、被拷打、被精神凌虐。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海島演劇多由青年組成,創辦人林志遠帶領劇團透過演繹歷史,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那就唱歌吧——蔡焜霖》演出從日治時期,到白色恐怖事件,呈現台灣歷史的縮影。「一齣戲就是一段歷史」,他說起劇團宗旨時表示,台灣人往往會把歷史議題歸類成政治問題,但劇團的目的僅是想告訴民眾台灣曾經發生這件事,而歷史未必要落入政治框架。此外,「母語」的傳承也是海島演劇演出形式的一大重點,「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語言」他說。 在表演的尾聲,演員們舉著各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肖像照,以悼念那些凋零的生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蔡焜霖在劇團演出後向觀眾鞠躬,哽咽地道謝,引來觀眾熱烈掌聲。「我被抓時才初中畢業,還沒滿15歲。」他表示,當時被叛十年,獄友都連忙恭喜他,「免死啊......免死啊......」他解釋,當年的十年監禁已經是最輕的判刑。談及被監禁在火燒島(今綠島)其他獄友的故事,有些人只是唱了當時的流行歌《歌唱祖國》、與朋友寫幾封互相鼓勵的書信,就被斷定是「再次叛亂」,最後直接處以死刑。儘管年事已高,談起當時的回憶,他仍禁不住激動情緒。「他們都很天真活潑,卻這樣被判死。」 本故事原型蔡焜霖在座談中不時情緒激動,數度哽咽。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面對白色恐怖在心裡造成永遠的傷痕,蔡焜霖表示,他最希望能爭取那些無辜生命的尊嚴與自由,認為他們值得人民與政府的正視。「希望觀眾能看到更立體的故事」政大學生會權益部轉型正義小組組長林可貞表示,白色恐怖的歷史包含許多面向,期待運用結合藝術性的演劇吸引學生關心人權議題,並且引起屬於台灣人的共鳴。白色恐怖歷史在校園教育中,充滿各方挑戰。政大法律科際整合所學生孟嘉美表示,這是第二次看海島演劇演出,「透過演劇的形式比較能接觸歷史」他認為,在國高中教育中,往往有家長表達對於「政治介入校園」疑慮與不滿。然而他認為,這樣的政治冷漠現象,某種程度也是威權時期遺緒的延續。 在座談中,蔡焜霖的兒子蔡炎龍表示,盼學生們能勇敢追求自己喜愛的事物。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現有的自由是非常得來不易的」,蔡炎龍鼓勵學生們多嘗試、探索自己的熱情之處,不應害怕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就是和大家一樣的年輕人(白色恐怖受難者),生命就這樣莫名奇妙地被終止。」他認為當今學生有更充分的機會去認識不清楚的過去,反而是許多「大人們」仍活在既有思維中,他勉勵學生們記取教訓,避免悲痛的歷史再度上演。 來到政大傳院劇場觀看表演的觀眾,在表演結束後大多感動落淚。 圖/政大學生會提供 &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