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延大線上考試爆舞弊 校方欲開公聽會研商AI倫理
國際
第1819期
延大線上考試爆舞弊 校方欲開公聽會研商AI倫理
2025-11-21
【記者黃千艾報導】韓媒《中央日報》(Korea JoongAng Daily)於11日報導,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新村校區開設的「自然語言處理與 ChatGPT 」課程於10月15日舉行線上期中考試,爆出學生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工具作弊。學校計畫舉行公開聽證會,討論學生透過AI作弊,引發AI使用的倫理爭議。 自然語言處理與ChatGPT課程共有600名學生修習,因班級規模龐大,全程採線上授課與線上期中考。為防止學生作弊,規定須在考試期間同步錄製電腦螢幕、手部與臉部畫面並提交。然而事後調查發現,部分學生透過轉動電腦攝影機的角度製造錄影死角,並利用多視窗切換方式規避監控,再藉由ChatGPT等AI工具作弊。據報導,校方表示,目前已有約40名學生承認作弊,另有約10名學生遭懷疑但尚未坦承,並強調一旦查證屬實,將考慮啟動紀律處分。學校將召開公開聽證會,探討學生利用AI舞弊的倫理問題。 談及線上考試存在的舞弊風險,延世大學輿論情報影像學系學生徐同學(化名)表示,學生缺乏實體監考就難以完全避免作弊行為,加上南韓學生普遍重視成績、課程評分嚴格,壓力也可能催生作弊行為。就讀於慶熙大學傳播媒體學系劉怡彤說道:「事件反映部分學生過度依賴AI,把工具當成捷徑,長期可能削弱自身思考與判斷。」然而,使用AI並非全然負面。徐同學表示,他曾修習過可於考前使用AI查詢答案,但考試當下禁止使用的課程,也參與過可直接使用AI的考試。「這兩種模式雖然形式不同,但都有清楚規範,因此能兼顧公平性,問題不在工具,而在於使用者如何運用。」徐同學補充道。東國大學廣告宣傳學系交換生小芸(化名)分享,他在學校修習的韓文課鼓勵學生用AI修正文稿以提升品質,但教師會要求學生標註使用AI生成的內容,並事先說明規範,以確保評分透明與一致。 針對未來AI與評量制度的調整,淑明女子大學傳播學系的交換生李虹儀認為,AI技術持續快速推進,學校應透過講座、公聽會或專責人員,定期與學生討論使用經驗,並滾動式調整規範,促使師生檢視使用AI的邊界,建立更公平的評量制度。小芸說道:「AI應作為啟發想法的工具,而非代替學生完成整份作業,寫作業的核心仍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他認為,未來評量應更加重視過程與展現方式,如口頭報告、專題或實作等,讓學生必須呈現自己的貢獻與邏輯,這樣的評量方式更能回到學習本質。
淡江排考制取消 期中考衝堂、座位不足
校園
第1785期
淡江排考制取消 期中考衝堂、座位不足
2023-11-15
【記者胡王子行綜合報導】淡江大學於112學年度取消行之有年的排考制度,改由授課教師自行安排試務。過往的排考制度施行方式為停課一週作為段考週,並由校方安排考場、時程、監考人員,所有考試皆於該週舉行。6至12日為取消制度後的首次期中週,卻因為師生不熟悉新制而導致考試期間產生衝堂、座位不足、作弊情況增加等情事。 過往校方段考時會編排學生座位,如今不再安排,學生反應教室過於擁擠,作弊情況浮現。 圖/李同學提供轉學至淡江歷史學系學生吳政純比較有無排考之差異,他認為在校方安排的排考制度下,兩堂考試中間會有緩衝時間,不必在下課十分鐘內趕去考試,且全校在段考週會有種考試的氛圍。而對於此變革,多數師生尚在適應中,淡江會計學系碩士班陳同學(化名)即表示:「大家已經習慣了考試有時程表可以查看,取消排考後可能就會有不方便的感受。」在排考制度下,學生會依照學校規定座號入座,如今則改由授課教授全權安排。淡江教育科技學系學生吳紫菲分享,自己在通識課考試時,並沒有規定座位與間隔。吳政純說:「教室容納70至100人,座位間隔非常近,我只要抬頭就能看到四周同學的答案了。」他也提到,學校交由教授處理試務後,有些教授改以投影幕投放題目,造成應試不便。淡江A教授(化名)坦言,廢除排考制度後,教師需自行監考並安排教室,但對教授大型班級或開設不同時間、同課程之教師而言,找尋合適的考場較不容易。他也推測,本次考試因座位過於擁擠,在監考不便的情況下可能助長作弊事件。 取消排考制度後,學生應試時間不一,不再有全校專注於考試的氛圍。 圖/吳紫菲提供除了作弊疑慮外,考試時程之安排也影響學生應試,淡江西班牙語文學系李同學(化名)表示,教授為了補足國慶連假授課時數,期中考改為四小時,與關乎其他考試內容的下一堂課衝堂,所幸解釋後獲得教授諒解。事實上,在過去制度下,也存有衝堂情形的發生。淡江教育科技學系B同學(化名)說道,以往如果發生衝堂問題,學校會安排衝堂考生集中在其他教室,學生可同時進行多科考試,如今缺少校方安排,考試衝堂的學生在新政策下難尋解方。因此,他建議校方可以舉行座談會,當面了解學生的需求與想法。 A教授透露校方採取漸進式取消排考,可以理解取消排考為順應多數學校趨勢,校方可利用本次經驗多加與學生溝通。 圖/吳紫菲提供淡江學生會回應,政策實行前,校方與學生的溝通僅限於課程委員會議與校務會議後之報告,並無額外蒐集學生意見。「雖然目前無直接收到學生投訴,但學生會計畫在期中考後展開相關調查,提供對策與方法予校方做出改善。」淡江秘書長劉艾華則表示,校方自去年七月便著手推廣政策,也舉辦兩場工作坊,邀請學生會及議會代表參與,蒐集問題後放置校網以供查詢。「推動期中、期末評量回歸老師自主安排,能使同學享有更多元的方式評比學習成效,對於未盡完善之處,也將規劃相關單位加強宣導。」
教師收賂作弊 巴基斯坦慈善學院閉校惹議
國際
第1593期
教師收賂作弊 巴基斯坦慈善學院閉校惹議
2015-04-16
【記者呂欣綜合報導】巴基斯坦慈善公立學校與學院(Benevolent Public School & College, BPSCP)4日起關閉學校,起因是暑假舉辦的大學入學考試被通報有師生集體作弊,政府決定暫停營運學校以徹底偵查作弊事件。巴基斯坦高中生經由「麥特理克考試(Matric board exam)」進入大學,如同台灣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有學生為求得好成績,以每張考卷2萬巴基斯坦盧比(約新台幣6100元)的價格收買老師,提前獲知考題。」慈善學校學生莫哈馬‧哈利斯‧可汗(Mohammad Harris Khan)說。目前已知七名教師收賄,現全數遭革職處分。這次慈善學校作弊屬特殊案例,並非全國性事件,因此政府臨時安排小型的特別考試,以取代被作廢的麥特理克考試。除了慈善學校作弊的學生,其餘皆可藉此考試進入大學。可汗說明,「這種考試比較簡單,可說是政府針對考兩次試的學生所做的補償。」由於慈善學校的國小、國中、高中及學院部皆共用同一校園,高中生的作弊事件連帶影響校內各年級學生無法正常上課。部分家長不滿學校臨時關閉,4日聚集於科哈路中央,用汽油焚燒輪胎,陣陣濃煙吸引路邊民眾圍觀,癱瘓了當地交通,此後仍未獲校方回應。9日,更多的教師、家長及學生聚集於科哈路遊行抗議,再度造成交通阻塞。據網站「人民邊(Citizenside)」的抗議影片,有位家長表示最氣憤的是,「政府以閉校處理這次作弊事件,反而讓大部分無辜的學生承擔了學費的損失,這不公平。」對此慈善學校學院部學生爾范‧可汗(Irfan Khan)則回應:「我們並沒有做錯事,但能因此不用去上學,我和我同學都感到很開心。」對於自己因此承擔巨大的學費損失,表示不以為然。由於閉校是政府的命令,校方表示只能遵從,師生及家長也無法申訴,只能以群結抗議的方式表達不滿。爾范‧可汗說:「沒人知道學校何時會再度開放,就算一整個學期都不再運作,我們也束手無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