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極限單車空中華麗翻轉 精彩表現破除負面標籤
體育
第1798期
極限單車空中華麗翻轉 精彩表現破除負面標籤
2024-11-08
【記者吳妤潔台北報導】雙手放開單車,在空中翻轉360度,選手流暢地做出一系列華麗動作,引來全場驚呼。2024年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選手組(註一)決賽10月27日在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登場。賽事分成極限單車、極限直排輪和滑板三組,其中,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高瑞駿以分組第三的成績闖入極限單車組決賽,最終以第四名作收。 註一:賽事依參賽資格分為第一次參賽的新人組、12歲以下的兒童組與選手組 本場賽事的三個單項中,極限單車是最早加入奧運正式比賽的創新項目,選手使用車頭能旋轉360度的BMX自行車(註二)做出各種花式動作。高瑞駿是比賽中少數的大專運動員,從國中就開始自學極限單車,曾在2023年和2024年中華民國自由車BMX-FREESTYLE國手選拔中獲得男子菁英組第一名。談到今天的表現,高瑞駿表示由於四月時胸椎受傷,能維持過往的水準已經不錯,他分享:「今天最滿意的動作是Barspin to Tuck Nohander(註三)。在兩米五的Quarter(註四)做這個,在台灣是前無古人的,也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穫。」 註二:Bicycle Motocross,是一種車輪直徑為20寸的自行車 註三:在空中轉手把一圈並解放雙手 註四:公園道具賽中的弧形道具 來自泰國的極限單車選手朗魯昂帕米(Rungrueang Phamee)以初賽排名第一之姿晉級決賽,最終順利奪冠。對此,高瑞駿指出國內外選手成績差異的原因在於國內設施不足,所以自己都是自費移地訓練,「最遠有到南法蒙彼利埃過,當地的訓練設施齊全而且完全免費。一趟出去約三到七萬。」滑板國家隊潛力培訓教練陳俊安也說道:「國外的場地除了非常多之外,現在基本上都是往世界級比賽的規模去設計。」他進一步說明,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是以極限三項(註五)綜合設計,但國外幾乎都有專門的場地,相較之下選手的訓練就會有所差異。 註五:即極限單車、極限直排輪和滑板 承辦單位Waypoint執行長羅威士認為,場地和教練培訓制度的缺乏是主要問題。他解釋,因為場地少,參與極限運動的人就少,能作為學習樣本的教材也就有限,「如果場地多了,就可以有更多玩家加入,有更多的舞台讓教練覺得這是一個市場。」就讀國立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的藍元稚是2023年日本街式滑板世錦賽國手,也在本次比賽拿下冠軍,他表示台灣沒有正規場地,若要訓練就必須出國,希望政府願意給選手正規的滑板場練習。 近年來,極限運動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但在台灣還不是太熱門,過去甚至常被貼上「危險」或「壞小孩」的負面標籤。「一直以來在學校都會被當作異類,大家覺得就是屁孩。」高瑞駿笑道,「就這樣堅持了八、九年,能撐到現在就是靠一股熱情。」他也表示「打破極限運動很危險的刻板印象」是台灣目前遇到的課題,「其實是要讓選手了解動作、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他認為在培訓上要更注重選手安全,才有助於培養新生代。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生活
第1796期
史博館藉AR與民眾互動 Q版角色翻轉文物印象
2024-10-18
【記者周元曦台北報導】跨校性青年自主團隊「環保星勢力協會」致力於青年志工培力與環境永續教育,近年來團隊跨足其他領域活動,而此次則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於12、13日舉辦「5G AR實境導覽」,帶領民眾利用AR實境導覽,透過與虛擬角色的互動,認識更多史博館內的館藏文物,同時了解台北城南地區的歷史。 導覽活動從南海路口出發,途經4個駐點,每個駐點都與不同館藏文物結合,且文物皆被製作成Q版的AR遊戲角色,如在郵政博物館前,可以透過動畫版的搖錢樹,認識博物館的銅幣收藏;在終點站史博館前,則可以利用AR看見畫家溥心畬畫中的猿猴在螢幕中跳躍。此外,活動還配有語音導覽,介紹途經的歷史建築,如楊英風美術館、228國家紀念館等,希望透過新科技的幫助,使民眾認識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台北歷史建築,進而了解此地文化脈絡。同時,活動讓民眾透過Q版角色認識史博館的館藏文物,更進一步激發他們親自造訪博物館的興趣。 環保星勢力協會的青年志工,現就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亞際文化研究碩士的簡嘉信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舉辦與AR有關的導覽活動,而他注意到加入AR後的活動人數變化,「這次活動年輕族群報名數量明顯增加,活動中也能看到他們非常積極的操作AR遊戲並進行反饋。」現為高中教師,團隊內最為資深的志工陳建文也認同AR為導覽帶來的助益,「加入了AR導覽,民眾手邊有了可以即時互動的遊戲,促進思考的同時也能提高學員專注度。」藉由舉辦此次活動,環保星勢力協會長李明峯期望民眾能有「認識、關心再行動」的漸進性歷程,此次活動作為開端,大眾在未來能主動走進博物館並認識家鄉文化才是真正的行動。 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育學系的學生簡杉諭表示,因為自己就讀教育相關學系,未來想當小學老師,而現今多數小學都在推行科技結合教育,所以想透過此次活動更加了解新科技導覽為教育帶來的幫助。他也提出自己平時不會主動關注歷史與文化,但參加完活動後讓他有了想要好好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念頭,「AR遊戲裡有一個可以點選陶俑角色的環節,我會因此想去博物館看真正的陶俑長什麼樣子。」活動結合科技的呈現手法,為民眾提供認識歷史的不同管道,更大幅度提升年輕族群對在地文化的興趣。
北藝大跨域展演《222M》 演繹北捷工傷事件
藝文
第1796期
北藝大跨域展演《222M》 演繹北捷工傷事件
焦點
2024-10-18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吶喊包裹在塑膠袋中,伴隨著捷運影像與聲音的閃現,震撼且壓抑的氛圍籠罩全場。今年關渡藝術節系列活動《222M》,11日至12日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演出,以「台北捷運潛水夫症」事件為主題,透過傳統音樂、舞蹈及文學的跨域合作,讓觀眾用藝術的方式感知事實。 1993年捷運台電大樓站到公館站一帶滲水,捷運承包商決定加入壓氣工法施工,卻因減壓不當,導致工人處在異常壓力下,陸續患上潛水夫症等併發症,終身無法根治。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舞蹈學系、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三系學生,以來自花蓮的工傷者為角色原型,於去年首次跨域展演《222M》。而今年團隊在實際走訪工人們的家鄉後,看見他們回歸樸實農村生活的模樣,特意加入「回歸」的元素,將原先較為尖銳、憤怒的版本,改以柔和溫馨的方式呈現。北藝大傳統音樂學系的林函昀說:「我覺得今年的演出就像一個句號,我們不用再去思考目的,而是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待。」 為將現實中工人們抗爭、回歸家園等狀態融合至舞蹈裡,演出過程中,舞者會隨著劇情走向而變換舞姿的力道,例如在展現工人們抗爭時,舞者們便以快速奔跑、跳躍的動作,彰顯其憤怒的樣貌 ; 而在後半段,演繹工傷者與家眷遇病痛也不離不棄的感情時,團隊便將舞步調整得較柔緩且輕盈,並以男女群舞及雙人舞呈現。就讀北藝大舞蹈系,也是主創團隊之一的蔡博鴻說:「雙人舞描述工人們回到農夫生活的狀態,最後男生們轉身站起來看向遠方,代表他們心裡仍有一份驕傲。」儘管具層次感的舞蹈張力,讓觀眾專注於表演帶來的氛圍,但為了避免強行輸出感受,北藝大傳音系教授蔡淩蕙補充:「我們不想規定觀眾怎麼想,所以在表演上有一點模糊性。」例如蜷曲的肢體可以定義成痛苦,也可以定義成掙扎。觀眾小香(化名)說:「用藝術的形式呈現,可以讓我們從別的觀點重新看待事件。」 演出當中,在三種藝術裡找到各自的價值和定位很重要。至於傳音系的作法是,用音樂傳達氛圍,例如傳音系使用的樂器,前期在舞者抗爭吶喊時搭配鑼鼓,使氣氛變得熱鬧沸騰;後期吹奏洞簫,空靈的音色呈現工人回歸自然生活的橋段。另外,由林函昀獨自彈奏的中東樂器烏德琴(Oud),有別於其他合奏帶來的豐富性,林函昀表示烏德琴不突出的音色,配上較為緩慢平靜的節奏,「就像一位說書人,不是故事的主角卻又在描述這件事情。」 「血是如何變慢的,這城市是如何變快的。」這是演出開頭不斷重複出現的一句詩詞。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的梁家恩,刻意減少晦澀字詞,以簡潔有力的字句表達,因為捷運的興建,城市交通逐漸發達,但工人卻患上了潛水夫症的諷刺。而談到詩詞的傳達方式,梁家恩說:「我不想用太直接的控訴,所以從物質進入,比如談病症(血)、大環境(城市)。」 演出的結尾,布幕投影工人與妻子牽手在金針花海中散步,廳內環繞水流聲及鳥鳴,訴說著工人們如今的生活。連續兩年參與製作的梁家恩希望透過《222M》可以撫慰工人的心,也藉此讓觀眾了解「台北捷運潛水夫症」事件,避免在追求工程效率時,忽略勞工權益問題。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專題
第1792期
聚光燈後的永續困境 藝術產業如何邁向綠色轉型?
2024-04-11
【專題記者何予、賴羿安、林詩祐、蔡愷恆綜合報導】閉展後,人潮散去。藝廊實習生小怡(化名)打開工作人員才能進入的儲藏室,看見那堆由保麗龍、泡綿紙、塑膠袋與難以拆解的混合素材組成,隱隱反射展覽燈光線的一座銀白小山,數量多到足以佔滿六到八人電梯的空間。如同光與暗,觀眾的注意力容易聚焦於光線下的藝術品,難以看見背後的創作、包裝、運輸、佈展過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碳排放與廢棄物。藝術產業並非如外界所想像的環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表示,以舉辦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為例,總計排放32.5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消耗2公頃的森林。隨著時代演變,國內外藝術家不只在題材上關注環境永續,更以廢棄物作為創作媒材。然而,依然難以避免包裝消耗品、一次性裝飾及塑膠垃圾,藝術產業該如何實踐永續? 協同策展人蔡明君與策展人陳泓易、藝術家陳宣誠在《後植民計畫》展覽作品《懸亭》,正是利用前一檔作品媒材與當地舊窗戶廢材設計而成。 圖/取自後植民計畫粉專藝術品包材難重複使用 替代策略減少廢棄物數量現已有許多藝術家透過再生材料當作素材,但在將作品運輸到展場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以各式柔軟材料包著作品,保護藝術家的心血免受傷害。若是較小型的國內活動,有些藝術家傾向以手邊的二手素材自行包裝並運送到現場。至於大型藝術博覽會,則多委託專業運輸公司負責,尤其國際長程運輸的作品損壞風險高,因此保護程序更謹慎,材料也更複雜。鶴軒藝術藝廊創辦人陳鶴舉例,日本運輸公司會以報紙、氣泡布、保麗龍將紙箱的空間填滿至實心,確保藝術品在運送過程不會損壞。面對大量廢棄包材,許多材料大多僅供一次性使用,像是容易變形的氣泡布,或是具有特殊尺寸的保麗龍,藝術家和場館就算想重複使用也不太可行。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無奈解釋,「儘管有環保與永續念頭,但在藝廊,氣泡布等材料頂多重複使用一兩次就會淘汰。」小怡也有類似的觀察。他提到,木乃伊式的綑綁包覆方式,容易在拆除膠帶時破裂,而失去原先的保護效果,不堪再次使用。在有限成本下,藝術家各自發展永續的替代策略。長期關注藝術永續議題的策展人蔡明君分享,在展覽《院》中,他不搭任何展牆、台座等一次性木作結構,減少產生額外廢棄物。陳鶴為了重複使用運輸作品時的包材,僅將膠帶貼於氣泡布封口處,以避免拆卸造成的大面積破損。曾任教於虎尾科技大學的退休教授,同時是該校藝術中心的指導老師林俊男則選擇用舊棉被替代氣泡布。如果展覽中不得已使用木板、塑膠類製品等一次性耗材,他也會於結束後提供給需要的學生、街坊鄰居索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鄭尹真談及,每檔展覽結束後,校園內的垃圾場都會堆滿木料,成為一座廢棄山丘。 圖/鄭尹真提供盼建立交流平台與資料庫 共尋藝術永續解方部分個人藝術家、工作室已具備藝術永續概念,並開始在能力範圍內實踐。然而,視覺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視盟)國際交流專案經理范宇晴表示,經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全台調查後發現,面對席捲而來的全球趨勢,「大家還是在單打獨鬥。」雖有不少藝術工作者正在默默實踐永續,但因缺乏交流,導致迴響力道不足。「這是因為缺乏了揭露訊息的平台。」范宇晴說明,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成立於2022年,由視覺藝術聯盟、表演藝術聯盟和畫廊協會等民間組織組成。聯盟不只推動及監督政策,也希望提供平台,讓藝術永續的實踐方法和知識集結、流通。文化部表示,未來將建立「藝術永續資料庫」,讓業內人士能觀摩藝術永續範例,累積知能及實作經驗,形成正向的循環與風氣。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李根政更進一步點出,「目前欠缺產業內部由下而上的討論。」不只要官方推動,也需要產業內不同從業人員間自發性的對話、交流,才不會淪於形式。李根政認為,近年來可看見台灣與國際接軌的企圖,不過大型國際展覽最大的問題是交通產生的碳排放,策略多著重在減碳,不見得適合台灣普遍為中小規模的藝術場館。范宇晴也表示,視盟不希望總是透過國外的案例去了解永續議題,台灣應該試著找出自己的途徑,因此向文化部提案,在全台250間藝術機構展開訪談調查,包含個人工作室、非營利組織和美術館等。 《畫廊ESG手冊》及《視覺藝術綠色展覽指引》由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策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調查國內外作法,在材料選擇、能源和運輸等方面提供可行作法,目標是引導產業自發行動。 圖/何予完善跨域溝通 共謀藝術產業減碳解方藝術作品的生命週期會經過製作、運輸、展出和廢棄,需要從業人員發揮各自專業,在各階段參與環保與減碳。也因每一檔展覽的規模和呈現方式差異大,蔡明君認為,若要進一步擬定永續實踐方法,可由環境工程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協助計算碳排並給予減碳建議。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藉由估算展覽產生的碳足跡,號召藝術產業反思自身造成的碳排放。該展選擇以種樹達到碳中和,雖然事前已徵詢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現升級為行政院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卻因不了解台灣的林業經營,以及生態保育目標缺乏共識等因素,引發爭議嚴重的「大崙尾砍伐事件」(註一)。蔡明君感嘆,「困難的是如何有效推廣環境永續,而不是讓本意良善的計畫,變成製造破壞的計畫。」李根政呼籲,跨領域的對話除了需要徵詢專業工作者,也需與社會運動人士交流。註一:大崙尾砍伐事件源自政府未與民間環保團體釐清「台北公有林」定位,且對於復育的樹種意見歧異,砍伐面積約10公頃的林地,衍生成「為了種樹而砍樹」的爭議。藝術永續若要有效實踐,跨領域的積極交流必不可少。文化部推動藝文產業2050淨零碳排轉型趨勢,精確計算藝文產業的碳排總量,同樣需要環保相關專家等協助。台灣藝術永續聯盟正在著手調查當前缺乏的碳排數據,並就目前已知數據製作碳排計算器,開放不同機構申請,讓藝術產業工作者記錄自己的碳排總量,了解不同季度和年度變化。除了碳排量計算,廢棄物減量也是永續的重要課題,材料開發或許就是長期解方。徐孝貴表示,希望未來有便宜且可植生物分解的素材可供選擇。由於目前台灣還沒有可替代氣泡紙的環保包材,林俊男也期待政府能夠投資開發可分解包裝。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目前正致力於永續材料的研究,並參考國外的綠色藝術實驗聯盟 (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的未來媒材銀行(Future Materials Bank),期望推廣無毒及可分解的環保媒材。 國外的案例如Hexcel Pack公司以100%回收且可生物分解的紙張作為包裝材料,取代常見的一次性塑料氣泡布。 圖/截自Hexcel Pack官網經費不足成藝術永續阻力 政府提供企業投資誘因預算考量是藝術永續難以普及的一大原因。林俊男無奈坦言,藝術中心的預算過少,難以負擔外國開發之環保運輸器材,導致無法完全落實藝術環保。舉例來說,目前光是租借一只大型烏龜箱(註二)就必須花費6000歐元(約台幣20萬), 一般單位根本無力負擔。不只校園,商業畫廊更以營利為主要考量。徐孝貴也表示,「觀念大家都有,問題是在現實環境中找不到支持的資源。」資源有限,若在成本上沒有更經濟的替代方法,大家還是傾向舊有選項。註二:烏龜箱為藝術品包裝運輸時,能夠重複使用的包裝箱,可取代需不斷訂製的木箱。 台灣藝文產業市場規模較小,大多仰賴政府資源。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推動「ESG for Culture專案」,鼓勵藝術家實行環保永續觀念,吸引企業投資,以提升企業ESG形象及產業競爭力。文策院持續協同專業顧問機構,向藝文業者溝通企業關注的ESG議題,以訂定執行方向。文化部則啟動「淨零排放—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補助藝文團體及相關機構投入ESG及藝術永續議題研究與行動,並在2022年時,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臺灣證券交易所協調,於《112年度公司治理評鑑指標》的「推動永續發展」中新增評鑑指標,鼓勵上市上櫃公司透過贊助、投資、採購等行動,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產業。除此之外,范宇晴也期望,文化部能推出永續標章評鑑制度,制定具公信力的計算標準並獎勵企業。一方面讓大眾在觀展之餘,了解藝術永續觀念;另一方面,則讓企業基於ESG考量,更願意支持有永續意識的場館及藝術家。綠色浪潮無可迴避 盼藝術永續向民間扎根環境文明已是當代人類無可迴避的課題,蔡明君提醒,藝術在社會中作為教育與推廣的角色,透過產業自身的永續實踐與改變,或許也能讓觀眾一同在乎環境永續。正因藝術的特徵是不斷探索人性,不斷提問,身為藝術創作者無可避免需要看見問題,不能否定舉辦一場展覽所帶來的浪費與環境損害。「藝術需要誠實。」李根政相信,比起外界監督,這將是個人內在需面臨的叩問。現在文化部的長期目標是讓永續、減量、低碳、節能等概念,逐步成為藝文產業的「標準配備」,進而改變需求與供給端。李根政觀察,「台灣的藝術永續討論還是停留在論壇或是研討會。」他期待未來藝術永續,能夠向民間扎根,不只從國外的案例汲取經驗,也能找尋到屬於台灣的那條路。 非畫廊副總經理徐孝貴表示,目前雖然有針對藝術永續的研討會,然而尚未有實際的細則與共識,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圖/林詩祐攝
壁球錦標賽助國際交流 陳玟霖敗外國好手奪冠
體育
第1790期
壁球錦標賽助國際交流 陳玟霖敗外國好手奪冠
2023-12-20
【記者孔德皓台北報導】選手迅速朝回彈的球奔去,用盡全力揮拍,黑球重擊牆面的同時發出一陣巨響。112年台北市北投區理事長盃壁球錦標賽公開A組賽事17日在臺北市北投運動中心開打。我國壁球好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陳玟霖一局未失拿下冠軍,亞軍則是由首次來到台灣,擁有20多年教學資歷的科威特壁球教練法亞茲.可汗(Fayaz Khan)收下。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陳玟霖為國家壁球代表隊選手,擁有豐富的國際賽經驗。 圖/孔德皓攝 儘管比賽中有些爭執,陳玟霖與法亞茲.可汗仍在賽後展現風度,握手向對方致意。 圖/孔德皓攝壁球比賽在封閉空間進行,選手使用球拍將球擊向牆面,對手則需在回彈球第二次觸地前擊回,否則就會失分。該賽採三戰兩勝制,先攻下11分的選手拿下一局。陳玟霖為國家壁球代表隊選手,在本次賽事也展現國手實力,面對其他選手皆直落二奪勝。而在與法亞茲.可汗對戰時因對手的揮拍動作相當危險,雙方發生爭執,但陳玟霖沒有被情緒影響,最終拿下比賽。陳玟霖在賽後表示,因曾經參與規模更大的賽事,心情相當放鬆,對於自身狀態也感到滿意。談到如何調適比賽時的情緒,陳玟霖分享道:「一定會遇到不同類型的選手,要怎麼去面對是自己的課題,做好該做的事情就好。」亞軍得主法亞茲在科威特擔任俱樂部的壁球教練,在台灣壁球推廣協會的協助下首度來台參賽。他在賽後肯定陳玟霖的表現,認為對方未來可期,「我已經50歲了,他(陳玟霖)很年輕才20多歲,是位非常有天分的選手。」法亞茲進一步說明,壁球在科威特是非常熱門的運動,共有12支俱樂部隊伍,且每隊皆配有四位以上教練,並會針對不同年齡層訓練。而他此次前來預計會在台灣待上一週,除了參賽也會教導兒童及青少年壁球技巧,並與台灣的壁球教練交流經驗。 法亞茲.可汗在科威特擔任壁球教練,他表示,壁球在科威特受到大眾熱愛。 圖/孔德皓攝雖然有國外壁球好手參賽,但公開A組僅有四人,發展狀況遠不如印度、巴基斯坦、香港等地。不過有越來越多年輕學子透過學校、運動中心的體驗班開始嘗試壁球。談到如何讓台灣的壁球更加茁壯,台灣壁球推廣協會秘書長黃暐婷提到,去年台灣壁球推廣協會舉辦台灣壁球公開賽,但由於疫情影響,少有國外選手參與。未來協會希望能舉辦規模更大的國際賽,邀請更多來自國外的選手、教練以及裁判來台交流。陳玟霖則希望能代表台灣在國際舞台拿出好表現,並劍指2028洛杉磯奧運,「我想要先拿到奧運門票,現在就是好好培養自己,拿到奧運門票我就是台灣第一人。」 陳玟霖希望自己能夠代表台灣出戰2028洛杉磯奧運壁球項目,在此之前將好好培養實力。 圖/孔德皓攝
傀儡戲融合頌缽 音療體驗舒緩身心
生活
影音
第1783期
傀儡戲融合頌缽 音療體驗舒緩身心
2023-10-26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林詩祐、胡王子行台北採訪報導】台北偶戲館22日舉辦《走啊!去博物館睡一下》活動,將傀儡戲結合近年興起的頌缽音療體驗,讓民眾認識傀儡戲的同時,也能透過頌缽達到身心靈放鬆。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表示:「其實坦白講,就是偶戲在一般民眾,大家比較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可能看到這個主題,就興趣度其實可能沒有那麼好、那麼會有衝動性想要來。我們會去想要結合其他比較趣味性的。」談到傀儡戲,許多民眾都會聯想到喪葬、驅邪等宗教儀式,導致在文化推廣上面臨重重困難。蔡易衛說明:「他(民眾)覺得這個是不好,就是你可能會沖到(台語),他其實也會比較抗拒一點,所以其實看的人真的非常的少。」為了吸引更多民眾前來報名活動,台北偶戲館本次特地結合現正流行的頌缽音療體驗,邀請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透過頌缽聲音的傳遞,帶領民眾放鬆心靈。敲缽、磨缽的規律頻率,搭配老師的指令,民眾如同戲偶,拋開雜念、無拘束地躺在地板,放鬆身心。民眾許鈴唯體驗完頌缽後分享:「我覺得這種感覺就是滿療癒,然後就是真的可以放下心,真的好像自己的那種身心靈有得到一種修行。」傀儡戲與頌缽在歷史脈絡中,沒有直接的關聯,但皆不謀而合地傳遞人類的情感。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針對傀儡戲說明:「偶其實就是有點像是人類跟天地之間的一個橋樑,那我們人類有很多的快樂,苦難或者是什麼,他不知道要怎麼樣透過我們自己的身體去表達。對我來說,好像偶就是一個寄託,他(偶)可以去轉化這些人的喜怒哀樂。」此次活動,台北偶戲館巧妙地運用頌缽音療體驗,成功拉近民眾與傳統偶戲的距離,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偶戲館認識民間傳統技藝。
駛離傷心台北 大學生東踏取回生活甜蜜
生活
第1781期
駛離傷心台北 大學生東踏取回生活甜蜜
2023-09-27
【記者丁盈瑄宜蘭報導】五位在台北唸書的大學生於23日舉辦兩天一夜的「東踏取蜜」活動,帶領其他北漂學子離開熙來攘往的台北,東踏宜蘭冬山鄉,依傍緩緩流淌的冬山河,尋找內心的平靜。他們期盼活動能讓久處台北傷心地的大學生找回生活節奏。 東踏取蜜活動帶領台北的大學生,依傍宜蘭冬山河與山脈,並探索自我身心。 圖/丁盈瑄攝「東踏取蜜」是由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的五位學生所舉辦。他們在年初參加營隊時認識彼此,體會過台北的匆忙節奏,深感當代大學生需要出口排解情緒和壓力,便萌生創立「東踏取蜜」服務計畫的想法。活動以「認識彼此」、「生活斷捨離」、「探索宜蘭」、「自由書寫」、「踏青走讀」、「自我照顧」等六項環節組成。 東踏取蜜活動由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的五位學生所舉辦。 圖/丁盈瑄攝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團隊成員羅雍勝在第一天夜晚疲憊地說:「平常有很多壓力⋯⋯要維持人際關係的壓力、要不斷進修的壓力,或是要隨時保持最佳狀態的壓力,我覺得台北給我們這種感覺。」台北的學生常對自我的要求很高,羅雍勝在「自我照顧」環節以熟悉的心理學研究帶領參與者反思「追求完美」。他讓大家在便利貼上表達想法,也有參與者寫下「做完事情會很爽」,認為完美主義並非壞事。海波浪文史工作團隊第二天則帶領這群「都市小孩」踏青走讀,一步步走進人煙稀少的五結鄉利澤簡社區,經過碼頭建築、馬偕教會、噶瑪蘭族住家、媽祖廟走尪塗鴉牆,回溯當地多元的歷史文化。參與者也駐足五十二甲溼地,觀賞台北校園生活難以見得的秧田與大量蜻蜓。縱使大家在大太陽底下,走了近三個小時的路,但許多學生仍對這樣的行程安排直呼「想要直接住下來,不想回去台北了」。 海波浪文史工作團隊介紹五結鄉利澤簡社區的人文故事與歷史,讓同學們更加了解當地風情。 圖/丁盈瑄攝 五結鄉利澤簡社區集結宜蘭其他村莊的媽祖廟走尪文化,於每年元宵節舉辦。 圖/丁盈瑄攝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的林吉辰長期生活在工作與學業的高壓,到宜蘭是他難得的放鬆時刻,他說:「希望自己回到台北後,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把話說出來,排解他們的情緒」。團隊也表示,即使終是要回到台北傷心地,但在宜蘭的這幾天將成為養分,並希望未來能再舉辦服務計畫,接觸更多身體與心理都需要全然放鬆的大學生們。
當失序的善意湧入台北街頭 物資發放不均的管理窘境
專題
第1779期
當失序的善意湧入台北街頭 物資發放不均的管理窘境
2023-04-27
【專題記者陳孟樺、鄧芯怡、黃𦲽湄、程心綜合報導】「哇!我繞了一圈 ,發不完,之前發100個便當可以、200也可以,但今天350太多了,好像也有別人來發過了。」自發性到臺北車站(以下簡稱北車),分送食物的睿(化名)低語著。晚上八點鐘的北車,善心人士們抱著沉甸甸的物資,卻宛如打游擊戰,在北車與艋舺公園之間四處尋覓,找尋尚未領取物資的無家者們。無論是北車或艋舺公園服務的第一線人員皆指出,無家者協力團體越來越多,民眾、民間協會亦積極發送物資。但當資源缺乏協調,就會出現資源過剩的現象。在台北市,有85%的列冊無家者(註一)集中在北車與萬華區龍山寺的艋舺公園,因此大多數的民間團體會聚集在這兩處發放物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中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正社福中心)主任邱慶雄直言:「街友物資常常只有過剩沒有不足。」註一:社會局在106年起執行「街友專用置物袋政策」,列冊管理北車無家者,實施行李一人一袋為放置原則,提供街友置物空間,也讓車站更有效率管理和運作。甚至還有未列冊無家者會在北車領取物資,北車無家者吳先生(化名)就曾看過一家人早上騎機車或腳踏車到北車等待發物資,拿完物資就回家。「排隊!排隊!」曾為北車無家者,現為中正社福中心派工探訪員(以下簡稱派工)(註二)張耀庭在北車K1出口指揮著秩序,當發送物資遇上未列冊無家者時,他會適時阻止領取。張耀庭認為物資是要來照顧無家者的,不過他提及,許多民間團體發放物資的出發點與社會局不同,無法做到十全十美。註二:社會局近年在北車培育12位能力、條件良好的無家者,負責安排每個團體發放物資的時段、維護環境整潔與秩序。待派工經濟穩定後,社會局便會輔導他們離開街頭。 根據中正社福中心2023年第一季統計,全台北市約有550位無家者,其中有258位為北車無家者。 圖/程心攝即使民間團體有意參與資源協調,仍會面臨無法配合中正社福中心分配發送時段的問題。以社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萬芳浸信會(以下簡稱萬芳浸信會)為例,教會志工兩年來固定在週六晚間自行發放物資,難與中正社福中心協作。萬芳浸信會連祈生說明,教會的「愛加倍惜食餐廳」以搶救不符合市場規格的農產品、推廣惜食為理念,與社會局的立場不同,不完全是針對無家者,因此並不會限制領取便當的資格。根據記者實際蹲點觀察與採訪後發現,台北市另一處物資熱點艋舺公園也存在物資發放問題。因為物資捐贈者之間缺乏溝通連結,跨單位整合經常面臨困難。在艋舺公園生活超過一年的龍貓(化名)說道:「很多單位會同時送來,像昨天晚上就很多,兩、三個單位吧,結果整個早上那邊(走廊盡頭)都堆滿東西,就是吃不完,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龍貓還觀察到附近低收入戶時常到艋舺公園領取便當,他忽然放低音量輕聲地向我們解釋,在艋舺公園常駐多年的大哥大姐會嚴厲限制未列冊無家者或便當族(註三)等領取的物資數量。龍貓則是認為該處的食物十分足夠,因此若其他弱勢族群有需要,分送給他們亦無妨。註三:便當族為隨著物資據點到處領取物資的民眾,有時會互通訊息得知最新物資派發據點。北車與艋舺公園人流龐大、人口組成複雜,各單位捐贈食物的動機不同,對於受助者的實際需求可能缺乏完整了解。而當物資捐贈的方式和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劃與有效的協調,就會導致物資集中在某些時段或地區,時而過剩,時而短缺。剩食、治安、衛生疑慮:物資過量衍生問題由誰擔?物資過剩的問題主要發生在「熱週期」,期間會有許多物資會突然湧入街頭,遠超過無家者的需求量。《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點出,熱週期是指特定的節慶和時間,例如端午節、中秋節、聖誕節等大型活動過後,許多人會把剩下的便當發送給無家者,街頭物資會大量增加。其實就算是平日時間,部分團體也會捐贈超量的便當。「北車街友白天可能有打工或私事,領便當的人數幾乎落在100人以內。但以前許多民團一發就是超過200個,請問便當要發給誰?」邱慶雄指出。另外,發放的食物還有可能因為口味不符合無家者食用,同樣導致浪費。邱慶雄舉例,無家者領取素食便當的意願較低,相關團體便需要和社會局協調每日發放的數量,以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不過還是有部分無家者願意收下多餘的便當、囤積熟食,冒著腸胃出問題的風險吃下隔夜便當,「即使艋舺公園物資足夠,還是很多人擔心沒有下一餐,也不在意吃過期食物。」龍貓解釋,囤便當的習慣常是無家者害怕生理需求無法被滿足所致。物資過剩連帶吸引許多「慕名前來」的人,他們會在白天聚集於物資發放熱點,引發更多的秩序或衛生問題。江孟薰指出,發送物資時,會有七、八成的非無家者聚集領取,甚至會有群組互相通知發放便當的據點,還會專程搭車來領取便當。他補充,無家者與便當族曾因為物資競爭而引起紛爭,衍生出治安問題,「無家者會認為便當族有家、有錢,為什麼要來搶我的物資。」江孟薰說道。物資過剩連帶吸引許多「慕名前來」的人,他們會在白天聚集於物資發放熱點,引發更多的秩序或衛生問題。事實上,治安、衛生問題的源頭並不完全是無家者造成的,但責任往往都會被扣在無家者身上。「問題是因為便當族衍生出來的,他們拿完物資後便直接離去,只留下垃圾,但由於便當族不在駐警的管束範圍內,所以駐警會去針對睡在那邊的人。」江孟薰道出無家者背負黑鍋的無奈。此外,部分善心團體夜間發放物資時,無家者已經就寢休息,「我夜訪的時候就親眼看到東西一放下去,老鼠就跑過來拖著那個便當跑,早上他們(無家者)起床後,便當早就壞掉了,就變成垃圾丟在這邊,他也沒有碰這個便當。」萬華社福中心社工師楚怡鈞嘆道,他表示,無家者只能背上環境髒亂的污名。面對治安與衛生問題邱慶雄表明,中正社福中心時常接到環境髒亂的投訴,卻礙於管理權問題而無能為力。 北車不屬於社會局的管轄範圍,因此社會局也難著手管理秩序。 圖/程心攝公私機構協力管控發放秩序 平台能見度仍有未盡之處「這街頭食物物資過剩的問題喔,幾十年前就這樣子啦。」林立青說。不過近幾年中正與萬華社福中心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之下,晚間時段物資過剩的無家者聚集地大概只剩下艋舺公園和北車。因此記者鎖定兩處進行調查,注意到物資供給方嘗試改善問題的許多方式。以中正與萬華社福中心為例,有意捐贈食物的民眾能事先和他們聯繫預約,將配送的物資、時間與捐物單位等細節列入行事曆,一來能控制物資數量,二來能夠減少單位在同時段前來發食物。單位成功登記後,會讓派工分別在發送日的中午11點和晚上5點,到北車K區南一門出口發給排隊的無家者,派工也會事先安排希望親自參與發送便當的單位一同行動。措施實施至今,已大致穩定北車周圍領物資的秩序。2018年,人生百味曾發起「無家者小幫手」計畫,同樣想藉由行事曆整合物資分發。2019年開始推行的一年內,他們共登記28,032份物資,包含便當、水果、點心、沐浴用品等。然而計畫執行不久後,便遇到許多困境。對民眾而言,個人捐贈的物資可能少至10份,僅此數量若仍需透過平台規劃恐怕徒增困擾。羅靖茹補充,「自行發餐的人常會覺得,我只來這一次,以後不會再來了,弄這個很麻煩。」人生百味與社福中心皆以平台為主要解方,不過目前的使用者多為大型民團,透過定期、定量捐贈與政府合作發餐;偶發性捐物的個人或小團體因動機繁雜,較不傾向主動與社福中心聯絡。記者實地踏訪台北車站與龍山寺兩處物資熱點,確實常碰見小規模單位正自行發便當或點心。像是明志科技大學急救暨野外求生社每年固定舉辦一次社團活動,會在晚間9點左右到北車發放便當,社長莊寀瓔表示,發送餐食的活動屬於社團傳統,依循學長姐經驗的情況下,並未針對無家者物資發放不均的議題深入琢磨,也未有管道進一步了解社會局與民團所提供的平台,更遑論主動聯繫社福中心。發餐失衡難根除 食物券、在地管理補足平台漏網除了使用平台轉介物資,食物券是另外一種推行已久的發放方法。比起北車附近的高單價餐廳,萬華一帶聚集許多小吃店、商店街,因此社會局、民間團體會與店家合作,發送食物券給無家者。哨子先生表示,「附近便當店有發行名片,有些善心人士會前一天晚上來發給在睡覺的無家者,讓他們隔天再自己去便當店領飯。」食物券讓無家者能自行調配領取便當的時間。然而林立青提醒,食物券可能會排除精神障礙者的領餐機會,身障者也不便移動至店家取餐。除了不利於部分身心障礙無家者,食物券可能也不適用於他們的生活模式。當夜色漸黑,街頭便準備上演一場睡位爭奪戰。無家者為守護得來不易的好位置,常不願放下行李走到餐廳兌換便當。另一方面,旺旺集團早期在北車採餐券形式,後來卻出現變賣問題而停止使用。邱慶雄直指,「有些人就把餐券轉賣,街友要的是現金。」食物券因為無家者的生活方式而有諸多不便。為了抑制無家者餐券變賣現象的猖獗,芒草心調整為少量發放餐券的方式,並在每張發放的餐券上註記他們的單位名稱,以便控制亂象或追溯轉賣的源頭。物資集散平台和食物券都是目前廣泛使用的解方,不過還有一項特殊途徑——「在地物資發送者」。翁玉珍長年到艋舺公園發食物,在龍山寺人稱「蛋糕」的翁玉珍,常用名片當作領物資的條件,他十分熟悉當地,能清楚辨別哪些不是無家者,還有哪些無家者習慣領很多份。所以在他眼皮底下,即使在夜間發放,也較少發生物資過剩的問題,他因此不考慮仰賴政府平台分配。而龍山寺的翁玉珍好比北車的張耀庭,身為派工的張耀庭,統籌物資發放與北車周邊環境維護。羅靖茹告訴我們他眼中的張耀庭:「張大哥一週七天每年365天每天都在北車,所以9.9成的無家者他都認識吧!」因為張耀庭認得每一張臉,如果遇上不是露宿北車卻要領便當的人,除非有多餘餐食,不然他都會以北車無家者為主。 張耀庭在協調無家者領取物資後,提著預留好的物資派發給行動比較不便的無家者。 圖/程心攝冰山一角的街頭問題 物資分配待多項制度齊頭並行邱慶雄認為北車目前最適用「平台行事曆」管理食物配給,但中正社福中心並未擴大宣傳,因為各方對無家者仍有認知差異。「我們不能假設所有人都是支持我們服務街友。」邱慶雄一語道破癥結點,現在中正社福中心平均一週會接到100多件陳情來咒罵無家者,若這些民眾看見平台宣傳資訊,恐怕會引起更大反彈。可見平台雖能有效管理物資,也亟待觸及更多捐贈者,但社會上民眾對無家者議題都持不同看法,使得政府單位陷入宣傳與否的兩難。綜觀北車與龍山寺特定時段食物過剩的現象,牽涉發送物資者、無家者,以及第一線服務單位。三方對街頭物資運用的立場皆不同,同時有各自的堅持。小至每一位發送物資者與無家者,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但議題始終是關乎「人的生存」,因此服務單位需要更細膩、謹慎地處理,使得很難有一項統一的物資發放原則適用所有情況。邱慶雄深吸一口氣嘆道:「這個遊戲規則雖然不盡完美,但是它已經是符合多數街友需要的了。」羅靖茹也點頭表示,「現在的發送制度其實真的已經可以說,我自己的滿意度有七、八成。」夏日已近,氣溫逐漸上升,看著幾乎原封不動的便當被放在垃圾桶上,台北車站清潔人員林先生慨嘆:「他們應該更有組織地開會討論分發物資,不然晚餐一人有四五個便當,哪吃得完!」江孟薰和林立青都認為,與其發送容易腐壞的便當或水果等即時食品,善心人士可以選擇捐贈與無家者生活模式較符且保存期限較長的保久食品,以解決偶爾未領到餐時的溫飽問題。而社會局更著力於物資協調業務,除了平時會透過電話、Line與民團調配物資發放時間,今年也撥款補助社團法人台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以下簡稱思安),預計六月開始共同討論如何將平台流程標準化;若民眾仍不清楚哪些時段適合發餐,可選擇捐款至社會局或民間協力團體,民間團體會將財務報表公布至官網及粉專,社會局也會根據民眾指定用途,讓會計單位分配金額購買物資。除了餐食議題,部分民團也著力於需求提供不同服務,醫療照護同樣是街頭十分缺乏的資源,思安在多年的街頭關懷下,看見北車無家者往往無法負擔沉重醫藥費而延宕最佳就診時機,因此於2022年底展開街頭家庭醫生服務計畫,與社會局密切聯繫,為北車周邊無家者的健康把關。儘管在無家者的物資分配上,無法有真正全面且完善的措施,但各單位依舊將各自力所能及的發揮極致,羅靖茹則分享:「各單位可以在確保不重複的情況下,根據自己所擅長或所擁有的資源,提供無家者不同型態服務。」他希望,未來可以透過教育等推廣活動,加強灌輸民眾正確捐贈物資的觀念。民眾從無家者真正的需求去思考,在關懷社會弱勢群體間提供相對的幫助,將對社會環境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維持社會的穩定運作。 北車的晚餐時間常有不同團體同時派發便當,因此垃圾桶上常放有原封不動或吃不完的便當。 圖/黃𦲽湄攝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新知
第1775期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2022-12-14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學生遊三明、楊千鋒、昌家銳在指導老師蔡慧貞和陳建宏的帶領下,以「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參加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銀牌。 圖/蔡慧貞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監測系統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監測,一旦有人為疏忽便無法即時給予使用者協助。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影像、語音辨識等功能,讓被動監視化為主動預防,給予使用者即時的應對處理。此系統榮獲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假設今天有人從床上跌下來,那監看的人他去上個廁所回來,畫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很難發現到有人跌到床下。」團隊指導老師蔡慧貞指出,一般的安全警示系統,常因人為疏忽而有漏看畫面的狀況發生,且若只裝設一台監視器,也會有視覺死角的問題。因此,團隊以AI取代人為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根據不同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團隊學生楊千鋒補充,「像是比較重度的事件,它就會主動去撥打119並馬上用簡訊通知意外發生者的家屬。」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框架,透過影像識別、語音辨識,一旦偵測到意外事件的發生,便會即時發出訊號並通知親屬,化被動監視為主動預防。 圖/團隊成員提供此系統也利用語音辨識的功能,將人在發生意外所發出的聲音,納入區分事件輕重程度的考量,蔡慧貞說明,「人跌倒時有時會用喊的,不然就是發出『啊』等慘叫聲、跟我們正常講話是不一樣的。」另外,系統也配備手環等穿戴裝置感測人的體溫及震度,並將手環感應出的數據與系統傳回的聲音波紋做比對,媒合多重條件區分事件程度,藉此減少誤判的機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主任任曉晶建議,此系統若能在傳送警示通知時配有提醒音效,將可避免畫面雖出現警示通知卻仍有錯過的狀況發生。同時,他也肯定此系統能依照不同事件給予適當的主動警示功能,「不會只要有發生問題時就發警示,造成最後都不知道警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為的方式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的功能,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室內沒有開燈的狀況,蔡慧貞希望未來能在系統監視鏡頭上裝置紅外線(註),讓系統即使在沒有光源的條件下,也能夠去辨識事件狀況。團隊指導老師陳建宏則期望,系統不只能提供給家中有年長者、孩童的人使用,也能裝設在健身房、飯店等公共場域,讓人們在安全上有更多保障,「在人很多的地方,可能無法注意到每一個安全細節,這項系統自動提醒的功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註:紅外線肉眼不可見光的特性,適合在黑夜或是暗處為監視攝影機提供輔助照明,搭配監視攝影機其影像感測器對紅外線的感光能力,在缺乏可見光的情況下亦能獲取清晰明亮的圖像。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