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39期
堆疊紀錄科學視角 《參照系》探索地景樣貌
2020-12-09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地景的影像由上萬顆方粒構成,一下聚攏一下擴散。就讀德國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Academy of Fine Arts Leipzig)的蘇郁心創作紀錄片《參照系》參與2020年台北雙年展,展至明年3月,透過人類科學家、科學觀測儀器與數據視角,呈現不同觀點的地景樣貌,開啟觀眾對生存環境的想像。《參照系》的畫面橫跨高空、地表及淺層地殼,蘇郁心攜手科學家,以不同角度和尺度呈現人類在「臨界區」的活動。「臨界區」是人類可以觀察或到達的地方,會隨著新事物的發現而不斷擴展,所以沒有固定疆界。蘇郁心表示,作品紀錄科學家在立霧溪的觀測活動,講述人類探索自然的過程,「而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有不同的信仰和實驗方式。」各領域的科學家以不同方式探究世界,拼湊出我們已認知的地景。 紅色框線為地質探測的關注焦點,而觀眾在鳥瞰的觀看尺度中,可以看出觀察點和周遭環境的關係。 圖/徐嘉璟攝水紋、激流和河谷的畫面層疊交錯,映出科學家不同尺度的溪流勘測。多組影像輪流投射在螢幕上,觀眾在短時間內只能觀看部分畫面,以局部的影像拼湊、遙想立霧溪的壯麗,藉此強調肉眼觀看的侷限性。蘇郁心補充,他以空拍機、GoPro拍攝不同尺寸的風景,無論經由肉眼或是儀器的鏡頭,都是科學家了解環境的一種方式。而各式儀器的監測畫面,寫著不同單位和屬性的數值,顯現不同科學看待地景的觀點差異。 科學家在觀察野外時,會挑選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蒐集不同尺度的資料,如岩石紋理、溪谷結構等。 圖/徐嘉璟攝蘇郁心解釋,科學儀器雖增添我們對自然的了解,但也只是一種模型或詮釋方式。他說:「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科學觀點可以代表世界。」故除了河流,蘇郁心也在展場放映一組地質影像,觀眾站立在三組屏幕之間,凝視前方肉眼可見的岩石紋路,時而轉向左側觀望由地震波轉換的漸層色塊,時而撇向右方鳥瞰地貌全景。觀眾由三方視角「參照」未知的地殼面貌,向下擴展人對地球的垂直認知。 對於同一地點,投影幕分別顯示不同形式的監測畫面,引領觀眾參照不同視角,拼湊出更全面的地景觀點。 圖/徐嘉璟攝「然而,觀測者的位置又在哪呢?」蘇郁心在紀錄片中提出疑問,同時眼前的河流也疊上一層綠色的數據點,就不具專業知識的觀眾來看,點可能標明地理座標,或表示河流深度。觀眾吳尚沂說:「我好像被吸入數據構成的畫面裡。」他認為,數據顯現的世界讓他感到陌生,但他知道那可能真實存在,是單憑人類能力無法看見的另一種樣貌。 蘇郁心同時羅列出觀測站照片和河流畫面,並於把虛擬數據點加到實體河流上,組合各種觀看地景的觀點。 圖/徐嘉璟攝 儀器將地理特徵濃縮成點,當大量的數據點聚集,觀眾可看清原來溪谷的輪廓,而其輪廓又存有縫隙,是一種不同於肉眼觀察的視角。 圖/徐嘉璟攝由於資源不足,現今人類開始關切地表環境,而若想解決生存問題,得先用更全面的觀點,了解腳下的土地。觀眾黃麗華說:「我們沒有完全了解地表發生什麼事。」他認為,透過儀器觀看河流,使他能夠跳脫人類視角,完整看清周遭環境。而蘇郁心運用錄像切入科學,呈現不同視角的觀察,就是想打開觀眾對世界的另一番想像。
生活
第1730期
「碉」出歷史軌跡 「堡」衛戰熱血開打!
2020-10-01
【記者駱芷萱桃園報導】「稍息、立正!向中看⋯⋯齊!外表嚴肅內心輕鬆!」長官下達指令,兩支隊伍蓄勢待發,準備展開一場激烈戰鬥。由2020年桃園地景藝術節舉辦的「碉堡守衛戰」9月27日在桃園雙連坡碉堡公園舉行,參賽者們換上軍服,臉上畫起軍事偽裝,仿佛穿越時空回到日治時期的戰場。比賽第一階段為製作武器,參賽者們需發揮創意,利用主辦單位提供的紙箱、報紙、玻璃紙等材料在10分鐘內建造出最穩固的彈藥箱,再用報紙揉成扎實的炮彈。哨聲響起,兩支隊伍迅速地跑到崗位上開始動工。藍隊成員、元智大學電腦工程學系的黃福說:「製作炮彈的過程很緊張,膠帶一直貼在手上很狼狽,真的像在戰場一樣。」最後紅隊的彈藥箱獲得評審青睞,贏得全場最創意彈藥箱獎。他們以紅色膠帶在紙箱外拼貼成「我沒問」,一開始評審們十分困惑,後來才得知他們原想貼出「我沒問題」,卻因為時間限制將錯就錯,引發全場爆笑。 紅隊用膠帶佈置碉堡,我沒問創意字眼獲評審們喜歡,也引發全場爆笑。 圖/駱芷萱攝武器製作完成,接下來砲兵們將啟動戰車將炮彈丟入敵人的碉堡。參賽者兩人一組,用布條綁著兩個人的手腕,個別握著一個呼啦圈模擬戰車向前滾動,朝著前方進攻。比賽取勝的關鍵非武力,而需靠著參賽者的默契。在綁繩的限制下,兩人步調和節奏必須相同,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前進。藍隊的砲兵們靠著團隊精神和精準投擲,在隊員們熱情的歡呼下投入敵人碉堡七顆彈藥,遠勝紅隊的三顆,贏得第二場比賽勝利。 參賽者們靠精準度投擲炮彈,成功投入敵人的碉堡則成功獲分。 圖/駱芷萱攝主辦單位從碉堡公園原有的兩座碉堡、戰車和炮彈發想出此次軍事型競賽活動。活動專案經理陳詩吟表示,位於高臺的碉堡,以前是台灣陸軍「金鷹部隊」(註)砲兵營的防禦基地。軍營遷徙之後,雙連坡就被整治為碉堡公園。「辦這個活動要讓大家和在地連結,知道這裡以前的故事。」陳詩吟也說,用最簡易的方式將砲兵的元素加入遊戲中,民眾們可以更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註: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中華民國國軍駐守北臺灣轄區的陸軍戰隊。精準的砲兵飛彈如雄鷹獵食般,精準擊中目標,為我國國防執行有效打擊與堅實防禦的任務。「這個活動比起往年更好玩。」同樣來自元智的蕭敏敏表示,去年的地景藝術節只有靜態展覽,並沒有讓參與者互動的比賽。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透過舉辦碉堡守衛戰,讓民眾熟悉這個僻靜的地方。蕭敏敏也透露,「平時不會大老遠跑來這裡看碉堡和戰車,這個活動藉由另一種方式讓我們認識這裡。」
藝文
第1730期
社區共創地景藝術 「圈」起在地文化
2020-09-30
【記者蕭淳云桃園報導】大大小小的圓環交織著五彩繽紛的編織線條,圈圈相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受到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邀請,與高雙社區居民,於9月26日起在桃園地景藝術節雙連坡展區協力展出公共藝術品〈漣圈〉。透過提供不同視角來欣賞在地人文風景,回頭審視生活周遭的自然地景與當地特色建築的連結。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琬雯在展覽現場微調作品,五顏六色的編織圓圈是歷時一個月與居民共創的成果。 圖/蕭淳云攝有「千塘之鄉」美名的桃園,是先民為農作灌溉發展的地景特色,隨著灌溉技術發展與水圳建設,在地陂塘逐漸荒廢,淪為魚塭使用。指導老師黃琬雯表示,為讓更多人關注曾經興盛的陂塘文化,團隊將作品設立於石門大圳過嶺步道旁,透過將五彩繽紛的〈漣圈〉作為屏障,觀看桃園特色地貌時,將為錯落於田間的陂塘與客家三合院增添色彩。〈漣圈〉由100個編織圓圈組成,是民眾在社區中心歷經一個月的創作成果。為了融入居民的創意,團隊成員許瑾賢延續畢業製作的編織手法,號召居民蒐集當地紡織廠的剩布及衣褲,教導他們蜘蛛網、捕夢網、同心圓發散等基本編織。黃琬雯提到,有些奶奶曾經在當地紡織廠工作,經驗豐富的他們很快地便能應用多種編織手法創作。另外,也有爺爺突發奇想,把孫子的熊貓玩偶放在圈子上,並在背後編織綠色與黑色線條,營造出竹林的意象。 團隊成員許瑾賢對編織頗有研究,耳朵上也戴著自己編織的飾品,在展場一邊維護作品,一邊詳細地向民眾介紹創作。 圖/蕭淳云攝因作品的地理位置依傍著陂塘與三合院,居民經過時都會駐足研究,若發現線頭脫落,便會熱心修補。觀展民眾、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學生張妤菡認為,公共藝術品如果無法融入當地環境,很容易產生突兀感,但是〈漣圈〉結合在地的人事物,讓他能感受到學生、土地與居民之間的情感連結,他說:「是所有作品中最耀眼的。」 高雙社區居民小心翼翼地將作品固定於戶外展示空間,微調細節讓編織品更完美地呈現。 圖/黃琬雯提供黃琬雯表示,元智藝設系從十年前開始希望打破藝術和日常生活的距離感,以居民共創的形式,引領學生進行創作。主要負責〈漣圈〉外框的團隊成員程家倩認為,藝術品是連結土地與居民的媒介,比起作品本身,他更在意與居民的連結。來自香港的他提到,香港因居住環境很難推動社區共創,而台灣卻有很多地方提供機會與居民創作,他說:「我認為這是很難得的,重點是這裡的居民很熱情,是很好的經驗。」
藝文
第1714期
地景藝術融捕鰻苗文化 漁網編織海洋意象
2019-11-20
【記者林琬蓉宜蘭報導】立在田地中的漂流木高度不一,木頭上吊掛的漁網隨風飄揚,如海浪般舞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學生李霈姍、游佳臻、黃毓琁和鍾佑易共同創作的作品〈鰻游〉,15日起在宜蘭縣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展出。作品發想自壯圍海邊漁民捕撈鰻苗的場景,運用漂流木、漁網等在地素材,打造出大型裝置藝術品。 〈鰻游〉發想自漁民捕鰻苗的場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學生李霈姍、游佳臻、黃毓琁和鍾佑易共同創作。 圖/林琬蓉攝作品使用的漂流木取自壯圍鄉廍後社區,四位作者親自至當地,挑選適當長度和粗細的木頭,再由當地農民幫忙運送至場地,並協助搬動重達近200公斤的木頭。游佳臻提到,他們受到當地人許多幫助,他說:「常去隔壁借棚子、農具,甚至借我們車子。」木頭上的漁網也經過精挑細選,四人跑遍不少店家,最終找到滿意的漁網,由在地職人手工編織而成,且目前已經絕版。黃毓琁笑說:「爺爺已經退休不做了,我們大概把整間店的網子都買光了。」參觀民眾郭亭利也認為,作品深具海洋意象,綠色的漁網像水草,白色的漁網則像浪花。 在風吹拂之下的漁網展現不同的表情,漁網也會依陽光的照射角度呈現不一樣的色澤。 圖/林琬蓉攝談及發想作品的契機,李霈姍解釋,暑假造訪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時,看到導演蔡明亮的作品《沙》,對影片中漁民在海邊搭建帳篷、捕捉鰻苗的場景印象深刻。身為宜蘭人的游佳臻與黃毓琁則表示,從小便時常聽聞當地盛行的捕鰻苗文化。因此,四人希望以捕鰻苗為概念,扣合在地環境,製作大型裝置藝術作品。作者精心安排漂流木與漁網的擺放位置,讓作品宛如一座大型迷宮,當人們踏進迷宮,便像鰻苗洄游入網的瞬間,而走入作品的觀眾,就如同隨機聚合的鰻苗。李霈姍認為,這是一件能與觀眾互動的作品,他期望觀眾不僅能從作品外部觀看,也能親自走入迷宮探索。 〈鰻游〉運用當地漂流木及漁網構築一座大型迷宮,作者也將走入迷宮的觀眾比擬為隨機聚合的鰻苗。 圖/林琬蓉攝
影音
第1639期
可食地景綠化都市 農耕體驗活絡社群
2016-12-01
【記者翁芊儒、鄭雅方新北報導】遠看是路邊的野花野草,一走近,就可以聞到薄荷的香味。 位於新北市的瑞芳公園,近日種植了大片香草作物,成為該區第一個可食地景。兼具食用、美觀與休憩性質,利用社區的閒置空間,種植蔬果、香草等作物,除了美化社區景觀,也把荒地變成綠地。 新北市瑞芳區區長陳奇正表示:「我們為了打造另外一種不同的風格,把雜草除一除之後就設置了香草花園。總共有五種植物,都可以泡茶入菜使用。」附近居民陳金對也表示:「種香草、種薄荷、種九層塔,也可以吃,九層塔如果自己想炒就來這邊摘一下。」 近幾年台灣提倡都市田園生活,新北市去年開始推廣的可食地景蓬勃發展。有機種植方式不但提供民眾安全蔬果來源,在地生產也減少了蔬果運送時產生的碳排放量,額外的收成更提供社區中「老人共餐」活動食用。 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技術推廣課課長孫豪廷表示:「像我們台灣有很多食安問題,那很多人就覺得其實自己種菜的話就變成說有一個新的選擇,就不用擔心買到的東西也許有添加農藥,這樣吃的比較安心。」民眾鄭數珠表示:「我是業餘來這邊種菜拉,一則自己可以食用有機的東西啦,二則可以運動啦。」陳奇正表示:「瑞芳地區有19處在舉辦老人共餐,有時候老人共餐它們也會拿去入菜使用。」 可食地景不僅成為居民的休閒場域,透過直接參與農耕體驗,讓生活在忙碌都市中的人們加強農作知識,同時也活絡在地社群的交流。 鄭數珠表示:「其實是慢慢的學,就是隔壁大家好像菜園的好鄰居,他們會教阿,就是從不會學到一點點會阿,所以很有成就感就是這樣子阿。」孫豪廷表示:「不只是輔導說在都市裏面有食物的產出,包括我們講可食地景,他其實是對於其他民眾他到了一個地點的時候,他可以不把他當一個菜園,他可以把他當成自己可以去的休閒場域。」 可食地景的推廣除了需要政府與社區的合作,也要靠民眾自主參與,才能在凝聚社區意識的同時,讓友善環境的理念在地深耕。https://youtu.be/aXsMCOrs3Jo
藝文
第1630期
潮汐型塑作品對白 桃園地景節繹生態
2016-09-28
【記者楊采翎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主辦的「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於9日到25日在桃園新屋、八德展出一系列地景裝置。除了政府招標的藝術作品,今年尚包含來自五所大專院校的學生藝術家參與,將地景生態演繹成裝置藝術。 由漂流木、鐵架搭構而成的作品〈築沐〉。圖/ 楊采翎攝以「樹的遺骸」漂流木打造出巨大的中空圓柱體,像是還原一棵樹的樣貌。〈築沐〉坐落在新屋的海岸潮間帶上,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攔截從海而來的事物,「在作品設置定點之後,讓這件作品繼續由海幫我們完成。」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梁廷毓表示,這件作品強調「現地製作」的概念,因此季節性、海岸積沙、植被地貌、人為垃圾等,這一切的流動性變化所帶來的材料,都將讓作品與自然的關係,充滿著各種可能。「這片海灘是我小時候常常來玩的地方,其實是抱著對這裡的情感才回來的。」梁廷毓說。這次長時間待在海邊對他而言是很特別的經驗,相較以往,都是退潮來玩,漲潮就走,對海岸的印象就只有一段時間。透過這次長時間的創作,讓他有機會觀察到海岸生態在漲退潮、清晨以及午後的各種風貌,和過去非創作者的身分比較,感官的敏銳度增強,也是促成他回到這片海灘創作的原因。 〈築沐〉在退潮時擱淺於岸上。 圖/楊采翎攝除了靜態裝置藝術,元智大學藝術設計系學生李雪云、陳鈺堯、巫文寧、周昱廷利用昆蟲的型態跟單車的結構創造出〈LADY BUBBLE〉行動泡泡車裝置。巫文寧解釋,他們以單車為底,在後座架設鮮紅色木箱,內部的木軸轉盤連接下方的泡泡水,只要靠人力或風力推動,上頭的圓孔鐵架就可以吹出大小不一的夢幻泡泡,就像是金花蟲飛行時的透明外殼。陳鈺堯說,透過這件作品他們希望增加人跟藝術作品的互動,也考量到新屋當地風大的因素,讓泡泡隨風力轉動飛出,吸引路過的遊客停下來欣賞。 〈LADY BUBBLE〉型塑泡泡的造型鐵架。 圖/楊采翎攝 民眾拉動〈LADY BUBBLE〉轉盤吹出泡泡。 圖/楊采翎攝〈WAFFLE.COM〉以旅行地景為主題,打造出特別的六角形蜂巢攤車。創作學生之一、元智大學藝術設計系學生王曉婷提到,因為六角形的構造會讓攤車不太穩固,製作過程其實不容易。但他們利用蜘蛛網、蝴蝶翅膀等生物構造加以改良,創作出大人小孩皆可乘坐的吊椅,再加上雙開式具遮陽效果的帆布,製作成可收納的行動攤車,成功克服難題。首次從事裝置藝術設計的元智大學藝術設計系學生賴麒羽認為,都市人的生活步調快速,常常缺少人和人的互動,藉由這個攤車巡迴以及咖啡等商品的販售,希望能作為人和人的溝通平台。 〈WAFFLE.COM〉創作者王曉婷示範攤車的蜘蛛吊椅功能。 圖/楊采翎攝
藝文
影音
第1604期
公車變身裝置藝術 台北地景駛向市民
焦點
2015-10-15
【記者張方慈、鄭晏欣台北報導】台北市文化局主辦的「2015台北市地景公共藝術節」7日在華山大草原盛大開幕。而藝術節的重頭戲「藝術總站嘉年華」則選在10日國慶連假登場。今年的藝術節以「公車」為主角,希望藉由改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眾交通工具,讓民眾更能了解台北市的特色地景和公共藝術。策展人劉真蓉說:「為什麼跟公車結合?是因為台北市的公車系統非常發達,所以我們希望公車可以跟這樣的理念做結合。」原木吧台上,放著精緻碗盤,水槽旁也種植著可食用的天然食材。這是用廢棄公車改造的公共廚房「城市田園號」。除了將農園帶進都市,公車上的裝飾大多也都是利用回收物製作。創作者希望藉由這個作品向大眾傳達「自己的廚房自己造」的設計理念。現場更邀請廚師在公車上直接燉煮蔬菜湯,與民眾一同分享。城市田園號創作者任芯瑩表示,公車外面種植的植栽和材料都是可食用的。除了有以廚房為主題的藝術公車,現場還有一件令人驚艷的藝術作品。其結合塗鴉和嘻哈音樂,將公車改造成手提音響的外型。民眾可以借位拍照,把裝置藝術融入生活中。民眾Tomo Tsou說:「整個活動除了藝術以外還搭配了音樂和其他特殊藝術方面的作品,我覺得很棒!」車掌小姐在行駛的公車上演唱,還有人穿上日本的傳統和服。今年主辦單位特別和綠光表演學堂合作,將行動劇場搬上公車,共提供三條路線讓民眾選擇。綠光表演學堂成員郭政賢說:「經過每一個地景,我們會找當地的故事。用這些故事來進行創作,讓大家可以更容易透過戲劇了解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希望藉由戲劇搭配歷史故事演出,讓民眾體驗不一樣的台北。藝術節系列活動為期兩個月,主辦單位表示,未來將會和235路線公車合作,把平凡的大眾運輸工具裝飾成藝術公車供民眾搭乘。車上也會掛上吊牌,宣傳台北近期的公共藝術活動,要讓藝術走進市民的生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GO3E0AiSo
生活
第1595期
走到哪吃到哪 清大生化野草為佳餚
2015-04-30
同學把採集來的酢漿草配上白飯、海苔及相關配料做成酢漿草手卷。圖/丁敦蓉攝【記者丁敦蓉新竹報導】導覽員一邊介紹植物樣貌,一邊指導學生採集校園內常見的野草。清華大學自然保育社4月26日舉辦「清大野菜營」,除了校內導覽,也規劃採集和煮食野草,希望傳達平常不起眼的小草也可能有食用價值。清大校園中,綠意盎然的行道樹與成功湖周邊豐富的植物群讓校園更添生機。導覽員、清大生命科學系學生張仰浩及莊霍錚仔細述說校內常見植物的生長環境、葉形、果實及其功用。「川七表面摸起來有點黏膩的感覺。」莊霍錚摘下一片川七,以手描繪倒心型的葉形,並指導學生辨別及摘取的方式。在導覽員的指示下,學生採下川七、紫花酢漿草及假吐金菊等植物,導覽結束後再親手製成野菜料理。校園野草搖身一變成為美味佳餚,引人食指大動。學生將艾草切碎後混合高麗菜絲與蔥等食材做成水餃餡,在眾人齊心協力下包成三大盤水餃。此外,學生仔細清洗紫花酢漿草,並去除其根部,再與蛋皮、豆皮與小黃瓜包在一起完成酢漿草手卷。「我從來沒想過酢漿草竟然可以吃,而且還這麼好吃。」清大物理系學生徐筠婷對酢漿草手卷讚歎不絕,因其口感清脆,且有微微酸味能引起食慾。她也表示,透過此活動可深入認識校園植物。張仰浩對植物很有興趣,也常帶校園導覽,他盼透過野菜營倡導「走到哪,吃到哪」的「可食地景」概念,讓大家藉親自採集與煮食野菜增進對周遭景物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