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藝文
影音
第1774期
SMA特展登場 藝術手法表達漸凍者困境
2022-12-07
【記者陳世軒、張倩怡、邱楷淇綜合採訪報導】由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舉辦的藝術展覽「身在其中 INCLUDE」,於4日在台北南港瓶蓋工廠文創園區登場。主辦方以俗稱漸凍症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以下簡稱SMA)」為主題,邀集各界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創作藝術,呈現SMA病友的生活與困境。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近年協會極力推廣SMA相關觀念,讓大眾得以貼近病友生活。現場展出攝影作品、新媒體藝術和紀錄片等藝術創作。其中,藝術家張晏慈的《行者之途》以醫學角度出發,結合程式和多媒體技術,偵測觀眾移動的位置以呈現不同材質、狀態的人體骨架。張晏慈希望,觀眾能在互動過程中體驗SMA病友面對自身身體狀態時的心理拉扯,「社會中有很多不同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互相包容。」藝術家洪譽豪的作品《循身相》則是讓觀眾乘坐輪椅,以特殊視角觀看VR影像,來感受SMA病友隨著時間漸漸喪失的身體機能。「VR再配上他們(病友)最常使用的輔具輪椅,他們就是在固定的位子上,但他們大部分都只有頭部,可以做轉動觀看。」洪譽豪希望透過虛擬實境的互動裝置,能讓觀眾身同感受SMA病友平日的處境。除了專業藝術家,現場也展出SMA病友的藝術作品,向大眾展現他們不受疾病限制的藝術細胞和日常感受。病友周語軒的〈不理解樂園系列—Flesh In Dreams〉透過描繪扭曲、拆解的身體部位,表達SMA病友的身分認同及身體感受。他表示,罕見疾病的相關藝術作品有很多面向可以發揮,未必得以樂觀正面的角度出發,「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身體的意識,或者是因為身體的探索過程,其實也關係到身份的認同。」他認為大部分的人會假定SMA病友對生活的探索範圍僅限於輪椅,而他希望透過自己作品傳達出的理念,可以翻轉大眾對SMA病友的刻板印象。《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雖立法20餘年,但仍有逾九成的SMA病友不符合用藥資格,醫藥費無法以健保給付,鉅額費用也讓病友和家屬不堪重負。「健保局應該是要全體照顧弱勢,讓大家一起用藥,生命不能等待。」觀展的病友家屬Emily阿嬤(化名)表示,日本與中國等許多國家皆開放藥物健保給付,希望台灣也能跟上腳步。參展的導演施祥德也呼籲社會大眾能對此投入更多關懷,讓SMA病友能及早治療。主辦方希望展覽能將SMA病症觀念和病友困境完整呈現給普羅大眾,也讓觀眾了解,輪椅無法限制病友們對生活的熱忱,未來SMA病友也將持續透過藝術創作,來實踐、揮灑他們的生命意義。
【大選企劃】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
2018-11-15
【記者郭又華綜合報導】年底十案公民投票將近,網路社群充斥不同於傳統文字形式的政治宣傳,包含「公投請同意第14、15案!」頭貼框、「申請改名會不會被取消資格?」懶人包等。根據《大學報》「青年參政模式與傾向」問卷調查,90.9%的受訪大學生從網路社群平台獲取政治議題資訊。政務官候選人與公眾議題倡議者,也將宣傳戰場拓展到網路世界。本問卷以網路問卷形式發放至台灣各地共31所大專院校交流版。問卷發放時間為11月3日至10日,共收集有效問卷樣本1318份。問卷內根據不同題目研究目的利用跳題篩選出部份樣本。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張宜蓁表示,多媒體的政治宣傳手法比起文字更能吸引閱聽者。若敘事方法得當,宣傳內容更易對閱聽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以自身經驗舉例,看完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績報告影片時,她不須額外了解複雜的法規或專有名詞,即可輕鬆的吸收政績內容,影片的呈現方法更讓她以身為台北人感到驕傲。政大傳播學院教授許志堅分析,媒介操作與網路文化的改變,促成影像、影音、直播等不同多媒體形式的政治宣傳。當網路成為主流政治宣傳平台,政大廣告學系副教授林日璇警告,政治宣傳為吸引民眾目光,多半會將資訊娛樂化,增加宣傳內容的擴散力。然而,宣傳內容可能會在二次傳播或二次創作時,模糊原先議題焦點。許志堅亦指出,網路上不免出現有心人士刻意散播不實或對特定族群不利的訊息,嘗試「帶風向」,阻礙網路社群使用者吸收公正真實的知識。不過,許志堅認為現今青年已發展出謹慎面對並查證任何網路訊息的習慣,較不易被有心人士惡意操作訊息混淆視聽。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則表示,正因網路資訊來源多元,任何人都能查證訊息,當查證後惡意散播不實訊息者被「打臉」,更能使青年維持思考自主性。 資料整理、圖表製作/郭又華本次問卷結果也指出,約六成的受訪大學生會主動在社群中討論政治議題,並鼓勵同儕關注政治議題甚至投票。王業立認為,儘管大學生投票時會受家庭因素影響,但他們發展政治價值及行為模式時,最重要的媒介依然是網路與社群媒體。許志堅補充,網路社群中,多媒體形式的政治宣傳成為新主流,不論是候選人或議題,「跟得上這股潮流都會特別受到矚目。」  資料整理、圖表製作/郭又華
高雄漾藝博開展 助年輕新銳秀藝術「漾」貌
藝文
影音
第1682期
高雄漾藝博開展 助年輕新銳秀藝術「漾」貌
2018-10-04
【記者李昕芸、陳韻如、陳宣懿高雄採訪報導】機械手指在桌面上敲著規律的節奏,這個裝置是新生代藝術家的多媒體作品。高雄漾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展,作品包含平面繪畫和立體雕塑,今年更新增了多媒體裝置展區。而不同於一般藝術展覽,漾藝博主要匯聚了一群期望作品被看見的年輕藝術家。高雄漾藝術博覽會策展人李亦梅表示,漾藝博參展人為四十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家,並以沒有畫廊經紀約的藝術新秀為主,「因為我們希望讓台灣的藝術家有一個展售、表現自己作品的舞台。」除了提供展覽空間,漾藝博也邀請各大美術館以及藝廊負責人前來參觀,為年輕創作者媒合合作機會。現場也開放藝術家公開展售作品,作為往後創作的經費。新銳藝術家徐立軒談到,參加漾藝博可以提高知名度,讓更多人關注他。另外,他也提及作品銷售是漾藝博的一大優點,「在這邊如果有把我的圖賣出去,當然是有一部分的經濟可以來支撐我之後的創作。」高雄在地藝術家林晏印此次二度參展,多幅畫作受到收藏家青睞,擁有亮眼的銷售成績。然而,藝術家們指出,南北藝術資源差異大,且根據統計,全國僅有百分之十二的畫廊坐落在南臺灣。因此漾藝博近年來成為南部藝術創作者們,展現自我的平台。林晏印提到北部藝術圈發展快速、資源較多,「那南部相對之下,我們拿到的資源很有限。」所以她認為漾藝博對於南部在地藝術家而言,是應把握的機會。漾藝博跳脫一般參展門檻,打破經驗限制,讓不少新銳藝術家,增加曝光度。此外,博覽會也積極開拓不同類型藝術作品的展售可能,使年輕創作者有更多展露頭角的機會,並推動南部藝術產業發展。https://youtu.be/BQqU2sxOJZM
虛擬實境增多重觸感 體驗中古鐵匠生活
藝文
第1639期
虛擬實境增多重觸感 體驗中古鐵匠生活
2016-11-30
【記者秦慈襄台北報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合作舉辦的《靈魂之窗:未來媒體藝術創作工作坊成果展》11月26日開始在水谷藝術展開為期兩週的學員成果展。作品運用新興科技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結合藝術,帶給觀者耳目一新的觀賞角度與感官刺激。作品〈元素寶劍〉讓觀眾戴上VR設備體驗中古時期的鐵匠工作,在虛擬世界中握著VR手把打鐵,感受燒熔鐵塊時的熱度、鑄造時的敲擊反作用力,及冷卻箭矢時感受到的涼風吹拂,最後再用自己親手打造的弓箭抵禦敵人。一般VR手把最多只能感受到震動,此作品藉由強化VR硬體設備,改良手把上的裝置,讓觀眾在VR體驗中擁有更多真實感。「遙控器增加了更多觸覺回饋,感覺比一般的VR遊戲細緻很多。」參觀民眾路耘認為,擴增多種觸覺感受後,對於進入虛擬世界更有助益。創作者之一、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學生韓秉軒表示,他們想要重新塑造觸感體驗(touch experience),嘗試以跨時代的職業故事與多重觸覺感受切入VR創作,並強化現有裝置來呈現。 作品〈艋岬後街〉以「西昌街」實況直播作為佈景,當觀者戴上VR裝備,將會置身於熱鬧繁雜的艋舺市集中。圖/水谷藝術提供〈艋岬後街〉則以創作者的成長空間「西昌街」實況直播作為佈景,讓觀者戴上VR裝備,置身於熱鬧繁雜的艋舺市集中。親身感受、觀察此虛擬空間的歷史與文化時,也引導體驗者思考,當意識與現實中身體所處的環境不同,兩者皆無法與各自空間的人物互動的情況。對於民眾以及創作者本身而言,亦能透過觀察體驗者來反思,當身體在相同空間,意識卻無法相互交流時的狀態。「我覺得VR的性質像是意識投入虛擬的具體呈現。」創作者、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學生洪譽豪表示,從智慧型手機普遍流行時就開始思考,當人的意識在虛擬中滯留時,個人身體主體性的存在是否能夠保持完整。計畫主持人、北教大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表示,由於近年新興科技更臻成熟,價錢與技術門檻皆降低,對於沒有學過程式語言或是軟體設計的藝術家而言,以VR呈現藝術創作具有更多可能性。但也正因科技的取得容易,林志明補充道:「在掌握技術、技巧方面後,最重要的還是你的作品要表達什麼。」
多媒體融舞蹈 打破父權框架
藝文
第1635期
多媒體融舞蹈 打破父權框架
2016-11-02
【記者曾品媛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第13屆系展《築格》於10月25日開場,其中在台藝大教學研究大樓國際展覽廳展出的「新媒體藝術類」作品結合舞蹈、互動等元素表達新型態藝術創作。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研究所學生蔡佩宜創作作品〈重新思考(Rethink)〉,結合影像騎師(Visual Jockey, VJ)表演及錄像,搭配舞者時而壓抑、時而奔放的舞蹈,及三面環繞的影音牆,播放閃爍的「完美身體(Perfect Body)」等文字及剪刀剪掉模特兒身上的量尺束縛等畫面,表達女體被父權觀念控制的意涵。 〈重新思考(Rethink)〉以剪刀剪掉模特兒身上的量尺束縛,搭配奔放的舞蹈動作,表達女性反抗的意識覺醒。圖/《築格》提供 〈重新思考(Rethink)〉創作者現場編排錄像素材,搭配舞者表演,表達女性被父權社會控制的意涵。圖/《築格》提供蔡佩宜說:「希望女性看到這個作品時,能因同樣經驗產生共鳴。」她表示,童年因外表圓潤而不斷被評論。直到減肥成功後,仍被瘦與漂亮的框架束縛。然而接觸女性主義後,蔡佩宜才了解,不是女生就應該有「女生的樣子」,進而透過創作,希望讓女性重新檢視身體經驗。觀眾、台藝大美術學系學生張凱喬表示,舞蹈的自我拉扯真實表達反抗意識,令人印象深刻。〈Notations共譜〉結合即時互動機動裝置,讓觀眾在觸摸中央控制器上的鐵條時,可以聽到反應出的音高,並在兩旁的投影幕上看到音波般的視覺效果,後方則投影中世紀的〈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四線譜。作者之一、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研究所學生王聖傑表示,視覺上融入〈格雷果聖歌〉的樂譜想傳達新舊交融的意念;觀眾能實際操作,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創作者的理念,也是〈Notations共譜〉的意涵。負責硬體的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研究所劉祖昇也表示,為了連接觀眾動作與音符的呈現,花費半年嘗試才完成。觀眾、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黎冠妤表示,進到黑暗展間好像進入另一個空間,直到與作品互動後才發現裝置的用意,感覺別具巧思。 〈Notations共譜〉中融入現代科技,觀眾在觸摸中央控制器的鐵條時,可以聽到反應出的音高。圖/《築格》提供 
巧用多媒體 陳家珺揭內心掙扎
藝文
第1599期
巧用多媒體 陳家珺揭內心掙扎
2015-05-28
舞者浸在浮空投影光線中,立體的三角形象徵科技發展違逆自然,但人類仍沉迷其中。 圖╱李葳靜提供【記者郭于珂、謝佳穎新竹報導】首屆「全國跨域創新設計展演競賽」23日於清華大學合勤演藝廳圓滿落幕,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所學生陳家珺結合單人戲劇和影片,創作《異語同身》,獲得展演組首獎。《異語同身》劇情分為 「自我拋棄」、「自我掙扎」、「自我謾罵」、「自我沈澱」、「自我淨化」和「找回自我」六幕,揭示人身陷消極情緒時,雖有許多掙扎,但須自我療傷,走出陰影。陳家珺表示,身邊許多朋友遇到挫折常自暴自棄,最後患上精神疾病,甚至選擇自殺。她延伸朋友的遭遇,在「自我謾罵」一幕,藉由轉動兩個鏡面旋轉板裝置,將各方向光束打在表演者身上,搭配螢幕播放多人謾罵的影片,營造出表演者內心受許多聲音拉扯的畫面。她解釋:「有時候不是別人不原諒你,是你自己不放過你自己!」在 「自我淨化」那段,她投影一個大水缸,將表演者浸在水裡,隱喻心靈獲得救贖。為呈現不同情緒,陳家珺特地用電腦程式,改變表演者的說話音調,並加入回音。表演最後,她捨棄特效,讓表演者以原聲說出「一切都沒事了,有一天你會好好感謝自己勇敢活著。」希望觀眾能清晰地接收訊息,並接納過去不完美的自己。貳獎作品《人格解體》結合浮空投影與舞蹈,舞者隻身表演,穿梭於網路世界。開場時,設計者、台藝大新媒所學生李葳靜將巨大的正三角形投影在舞台上方,她解釋,投影形狀與倒三角形的母體子宮顛倒,象徵違逆自然的數位世界。台上,舞者虔誠的伸手觸摸三角形,探索未知而令人敬畏的網路科技。下一幕,多媒體裝置偵測舞者的動作,投出條狀光束掃描她的全身。舞者雀躍地在光線間舞動,代表被網路誘惑。最後,舞台出現大量雜訊般的光點,背景播放嘩啦啦的雨聲,象徵網路帶來的焦慮如無情的大雨擊垮使用者的人格,隱喻人類已科技成癮,容易被網路輿論左右,失去思考能力。李葳靜解釋:「網路科技讓我們先嘗到甜頭,然後慢慢以混雜的資訊擾亂人類的思考和本性。」她提到,此次演出負責影像和音樂製作,她先規劃每一幕的劇情大綱和意象,再與程式設計師討論如何投影,最後讓專業舞者依據故事和光線變化自由發揮,團隊成員的專長皆能有所發揮,達到跨領域創作的初衷。評審、台灣科技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王維君指出,現代學生離不開網路,但《人格解體》的創作者們卻將它看作壓力,使觀眾反思便利的網路也是一種束縛,題材讓人耳目一新。她也說,本次比賽較少學生用樂器演奏,音階變化是一種豐富的語彙,能讓作品更人性化、具有故事性,「期待大家不要只使用電腦播放數位音樂,還可以加入實體的樂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