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亞大設計智慧夜燈 依腦波調整燈光改善失眠
新知
第1804期
亞大設計智慧夜燈 依腦波調整燈光改善失眠
2024-12-20
【記者楊凱傑報導】世界睡眠協會(World Sleep Society)2023年公布台灣受失眠所苦的人數近390萬人,約佔總人口17%。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學生卓苡姍、林奕箴榮獲西班牙「2024 ISARCH AWARD」產品設計類銅獎,透過設計「EEG Amblent Light」裝置,以偵測腦波的形式,調整燈光顏色,改善現代人的睡眠問題。 「EEG Amblent Light」結合了腦波偵測儀、智慧燈具和手機應用程式,以個人化設計為核心,偵測使用者的腦波變化,進而調整燈光顏色和亮度,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睡前,使用者可透過手機程式設定睡眠時間,智慧燈會在設定的時間漸暗,營造出適合入睡的橘黃色光。當偵測到使用者進入睡眠狀態,燈光會自動變暗,並使用弱紅光作為夜燈,「弱紅光有助於褪黑激素的產生,也能解決夜間起床照明不足的問題。」卓苡姍說明。到了起床時間,智慧燈會模擬日出的光照變化,幫助使用者自然清醒,並調整生理時鐘。 為了判斷使用者睡眠狀態,團隊使用電子紡織品(註)製成的枕巾偵測腦波波長,卓苡姍補充,睡眠分為清醒、快速動眼期和完全深層睡眠,透過偵測這些不同階段的腦波變化,判斷睡覺狀態並結合光療,使受測者總睡眠時間從5小時增加到7小時,減緩失眠問題。此外,應用程式也可以記錄使用者的睡眠時間、心率、血氧等健康狀態,並提供個人化分析報告,進一步建議使用者調整睡眠習慣。 註:電子紡織品 (E-textiles) 是將電子元件嵌入紡織品中,以實現特定功能的技術。 卓苡姍分享設計動機源於身邊親友面臨睡眠的困擾,像是難以入睡、容易醒來等,進一步研究後發現,高達69%的成年人每晚平均會有一小時的「社會性時差」,意即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時間有很大的差異,導致生理時鐘錯亂、睡眠品質變差。而同身為設計系學生,經常需要熬夜趕作業,社會性時差更顯著。團隊期待持續參與國際設計競賽,優化使用者介面和使用流程,未來也考慮加入聲音功能,透過白噪音等增進睡眠品質。 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教授王文雄說:「希望業界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學生共同推動產品的創新。」除了期許更多業界資源投入,王文雄認為商用產品仍有成本考量,儘管設計上無太大問題,但要成功進入市場,開銷與售價的權衡勢必是團隊的課題。
以影像佐詩 《在道晚安之後》再現失眠情境
藝文
第1730期
以影像佐詩 《在道晚安之後》再現失眠情境
2020-10-01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照片中四位男女以各種姿態躺在床上,看不到他們的面孔與表情。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陳弘胤帶領多名攝影師及文字創作者,共同策展臺大藝術季常駐攝影展「在道晚安之後」,於9月25日起在臺大農業陳列館二樓展出。透過照片與詩文及跳脫時序的說故事方式,再現似夢非夢的失眠情境。 觀眾站在照片前仔細閱讀詩文,思考照片與自己的連結,嘗試揣摩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境。 圖/石學儒攝跟隨展區地上的指標,穿梭在攝影與詩文之間,無論是吊掛或是貼在牆上的照片,都附上相應的詩文。策展人陳弘胤說明,照片呈現真實,而詩文則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因此,他企圖透過兩者虛實的特性,營造出都市人在夜裡失眠時的狀態。 以黑色為背景的展出空間,正垂吊著沒有色彩的攝影,每張照片都附上詩文。 圖/石學儒攝為營造失眠的情境,攝影師之一、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生龔羨翔表示,在攝影的構思上,他透過反射、慢快門的技巧,讓欲敘述的故事更加朦朧。同時,陳弘胤也補充,他刻意抽離照片的顏色,讓對照片有共鳴的觀展者能自行想像照片填滿色彩的樣貌。 女孩侃侃而談,而男孩卻沈默不語,下圖對應的是沒動過的酒杯和喝光的酒,反映出照片裡人物的心理狀態。 圖/石學儒攝陳弘胤坦言,處於失眠的狀態,總讓他無意想起日常生活中破碎的記憶。因此,除了讓觀眾在攝影中處於朦朧的狀態,他規劃讀者在閱讀詩文能往日常瑣碎的事物去想像。詩文創作者之一、政大會計學系學生邱宇謙解釋,詩文中描寫的內容如獨自一人搭公車時沈思、與陌生人的短暫對話等,都希望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就讀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組的陳羿霖說:「我覺得只要在幾件攝影作品甚至幾句文字找到共鳴,就是一種療癒。」每個作品之間的內容幾乎沒有連結,陳弘胤提到,他希望故事保有空間,能讓觀展者透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去解讀作品。展區裡描述的四位角色分別在公車站、酒吧等熟悉的場景反覆出現,但詩文沒有明確說明角色之間的關係,陳弘胤說:「我沒有要解釋,比較像是一個沒有界定好的東西,要交給觀眾自己去處理。」 照片與詩文互相對應,讓觀眾可以閱讀和感受照片所想要表達的意象,回想自身失眠的經驗。 圖/石學儒攝陳弘胤表示,展覽透過攝影與詩文的互動,提供觀展者回想自身失眠的感受。但每個人對於失眠的反應不同,就讀臺大機械系的吳世康透露,他睡不著時習慣到戶外散步,讓情緒得以獲得放大。 
角逐睡王 睡覺賽助眠奇招百出
生活
第1719期
角逐睡王 睡覺賽助眠奇招百出
2019-12-25
【記者傅有萱苗栗報導】你覺得自己很會睡覺?那要比了才知道!苗栗縣「Lofi Land自然圈農場」內,一群人平躺於鋪著床墊的草地上,在陽光照耀下呼呼大睡,畫面格外愜意。由寢具公司「Qtace旅行的溫度」主辦的「Qtace第一屆睡覺大賽」室外賽22日登場,參賽者準備自己專屬的助眠物品,期待能夠一覺好眠,成為真正的「睡王」。 由寢具公司Qtace旅行的溫度主辦的Qtace第一屆睡覺大賽室外賽22日登場,聚集台灣許多擅長睡覺者參賽。 圖/傅有萱攝「睡得久不算什麼,睡得好、睡得穩才是重點!」主辦單位行銷經理鍾憶萱說明,平穩的睡眠才是勝出關鍵。比賽限時90分鐘,參賽者手指須裝上「心律探測器」以測量選手的心律數據當作評分標準。此外,為了讓民眾體驗在自然環境中睡覺的滋味,主辦單位特別選定山上農場做為比賽地點,「希望可以讓大家在年末,透過這場睡覺比賽,好好地睡上一覺。」 這場睡覺大賽時間為90分鐘,有選手全程戴上耳機,阻隔外界聲音干擾以便進入夢鄉。 圖/傅有萱攝比賽開始前,不少選手都換上睡衣,也帶上幫助睡眠的娃娃、棉被、抱枕等,期盼打造最舒適的睡覺環境。參賽選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王晨安表示,自己經由同學推薦前往參賽,「大家覺得我很會睡覺,所以叫我來。」然而在參賽後,他才發現原來有許多睡眠更安穩的人。他詫異地說:「我睡一睡被打呼聲吵醒,醒來看到好多人還在熟睡,他們怎麼都不會醒?」 參賽選手帶上自家寵物犬做為自己的助眠小物,可惜小狗在比賽過程中走動,打斷主人的睡眠。 圖/傅有萱攝睡覺比賽看似輕鬆,其實存在著許多變數,參賽者往往因突發狀況而難以持續睡眠。參賽選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生許娟涓分享,為了能在場上有較佳表現,他刻意減少前一晚的睡眠時間,沒想到適得其反,「我昨晚都沒有睡覺,結果早上竟然睡著了,害得我比賽時有點睡不著,覺得好可惜。」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研究所、評審綜合給分獎得主郭昱廷則透露,自己已連續熬夜數天,也在比賽當下以不同技巧幫助睡眠,「我做平常做了會想睡覺的事,像是看論文、背單字,想說這樣會比較快睡著!」 參賽選手穿上頑皮豹、跳跳虎的服裝做為此次參賽的睡衣,角逐「幽默造型笑爆評審獎」。 圖/傅有萱攝除正規獎項外,主辦方也準備了「幽默造型笑爆評審獎」、「睡醜人獎」、「你隔壁這樣你還能睡得下去獎」等獎項,為寧靜的睡眠大賽添增俏皮氛圍。平日從事法律相關行業、扮成法官的參賽選手楊智閔便表示,自己相當鼓勵這類活動,「我平常工作壓力大,這樣來玩一下,感覺很棒!」鍾憶萱也指出,台灣有許多人受失眠及壓力所苦。他們期待透過比賽,讓大家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並在自然環境中學習放鬆。 許多參賽者皆換上居家睡衣並戴上眼罩,希望打造平時的睡覺環境幫助自己睡眠。 圖/傅有萱攝
中原生造智慧枕 光頻調控裝置改善失眠困擾
新知
第1671期
中原生造智慧枕 光頻調控裝置改善失眠困擾
2017-12-27
【記者劉蘭辰桃園報導】為了找回香甜入睡的方法,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團隊六位學生於22日發表「OLA sleep tight 睡眠管家」裝置,運用康寧光纖、腦波偵測器與光遺傳學原理打造光頻調控的光能枕,依照使用者需求調整入睡與喚醒設定,有助於改善全台灣11.3%人口徹夜失眠的困擾,奪下「2017康寧創星家第二名大獎」。 「OLA sleep tight 睡眠管家」為助於睡眠的光控智慧枕,奪下「2017康寧創星家第二名大獎」。 圖╱陳令倢提供據世界睡眠學會(World Sleep Society)民國106年報告顯示,全球有45%的人口受失眠所苦,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則表示台灣有11.3%的人具失眠困擾,失眠多半來自壓力、精神疾病與身體疾病。隊長陳令倢表示,團隊希望解決自身睡眠困擾,但使用坊間睡眠應用程式(Application, APP)卻無法達到效果,於是決定主動研發一款好眠裝置。成員龔安頔則指出,目前大眾多利用藥物助眠,可是成效有限且有副作用疑慮。另外,他表示也有利用噪音或腦波模擬協助入睡的裝置,但都效果欠佳,「所以我們最後選擇用『光』去調控」。陳令倢表示,OLA為一款果凍矽膠軟枕,內建光纖與光調控裝置,設備還包含外建APP與腦波偵測器。使用者入睡前只需啟動OLA並貼上腦波貼片,將腦波數據以藍牙傳至APP記錄。接著設定鬧鐘,讓APP規劃最佳睡眠週期與光調控模式,OLA便會釋放藍光幫助快速入眠,而枕頭中的感壓裝置還會依據頭部重力分區發光,以免光線過強干擾睡眠。最後清醒前,OLA則發出綠光逐漸喚醒使用者。過程中的藍綠光調配將視腦波型態而有所變化,使用者還可藉APP中的腦波數據管理其睡眠狀況。 OLA為一款果凍矽膠軟枕,內建光纖與光調控裝置,設備還包含外建APP與腦波偵測器。 圖╱陳令倢提供「學界對光遺傳學已有多年研究,但過去未有具體用於睡眠的案例。」龔安頔補充,最近則有研究希望用此技術改善睡眠,而本次結合光遺傳與光纖的功能枕則為首創。成員張可認為研發設備中遇到最大的困難起初為確認方向,後期則為模型製作,因立體模型創作非商設系專業,很多技術都得自己課後學習。負責簡報與視覺製作的吳孟瑾則表示,因為商品外型與功能遲遲未定案,文宣設計須不斷重新修改,帶來許多考驗。陳令倢指出,OLA命名取自諺語「快速入眠(Out Like a Light.)」的字首,主要能解決睡眠效率過低、需要短時補眠卻效果不彰等失眠原因。指導教授黃儀婷表示,此次研發跳脫商設系平面視覺設計訓練,要求學生完整地提出一項產品企劃,團隊最大的優勢是蒐集到完整資料、具備溝通與協調能力,並擁有同樣的目標。龔安頔認為,OLA最高的成本是光纖,如何克服將是未來推入市場的挑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