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政大創國首辦萬聖節派對 實境遊戲促跨國學生交流
生活
第1817期
政大創國首辦萬聖節派對 實境遊戲促跨國學生交流
2025-11-07
【記者李若水台北報導】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以下簡稱ICI)House團隊與ICI辦公室於10月31日首度聯合舉辦「ICI萬聖節派對2025」,以恐怖推理實境遊戲「A Taste of Home」為主軸,結合萬聖節變裝、零食派對與分隊競賽等遊戲,期盼拉近本國與外籍生間的距離。 為改善各國學生間交流不足的問題,創新國際學院(以下簡稱創國)學生林沛宇於今年創立ICI House團隊,希望藉此凝聚院內的向心力。「以往創國本籍生和外籍生隔閡非常嚴重,所以今年我們開始實驗House(家族/分院)制度。」林沛宇說道,靈感源自於《哈利波特》的分院概念,將同系學生分為不同家族互相競爭。創國院秘書古芳盈則補充說明,House不是硬性規定的制度,團隊希望以較輕鬆的方式,如每週舉辦麻將、PS4遊戲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找到彼此間的共鳴。 實境推理遊戲「A Taste of Home」由林沛宇與組員們共同設計劇情架構,玩家們化身主角Atsu,因多年前的一場車禍昏迷失憶,在甦醒後重返童年居住的大樓,調查昔日好友Aki一家離奇遇害的事件。隨著遊戲推進,玩家們將逐步揭露故事真相,理解主角對家庭的渴望與角色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最終玩家將驚覺自己所扮演的Atsu,正是這起悲劇的兇手,為了與Aki母女共同組成「理想家庭」,先後親手殺害Aki一家。而Atsu的父親因無法接受現實,選擇和女兒一同自盡,呼應開場的車禍與失憶設定,帶來意想不到的震撼結局。 為營造身臨其境的推理體驗,House團隊將國際大樓教室改造成案發現場,以報紙、錄影帶與驗屍報告營造逼真氛圍,團隊成員則化身為NPC,引導玩家進入劇情。為解開遊戲謎團,各家族需進入案件現場,推理情境式故事,從樓層線索、人物互動到錯亂記憶中拼湊出完整真相。談及擔任NPC的感受,創國學生Haru(化名)說:「那一刻我幾乎以為自己真的變成了受害者Aki,用尖叫嚇到玩家時,還能觀察不同家族的反應與合作模式,過程很有趣。」創國學生陳致宇則分享遊戲過程中,組員們在白板上畫出故事人物關係與推理線索,不同國家的學生以英文交流,專注投入於推理討論。 「我們的目標不是讓大家都成為好朋友,而是希望每位學生都能順利交流,不再覺得與人互動是麻煩的事。」林沛宇說道。除了推理解謎,團隊也特別設計「Just Dance」及比手畫腳等遊戲。學生們依照指令,做出螢幕上的舞蹈動作,現場歡聲笑語連連。來自印尼的創國學生學生MJ(化名)說:「我最享受Just Dance和比手畫腳遊戲,大家都很有競爭力,也讓我認識了一些其他國家的新朋友。」創國國際學生Olivia則說:「House制度讓各國學生更容易互動,不會只和自己熟悉的朋友待在一起。」
引民重溫舊時 中科大創眷村實境
生活
第1741期
引民重溫舊時 中科大創眷村實境
2020-12-24
【記者黑立安台中報導】一手拿皮箱,另一手拿地圖跟日記,小朋友們穿梭在眷村的巷弄,仔細地研究得到的提示,拼湊出故事脈絡。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合作,20日推出「北屯新村實境遊戲— —芋頭番薯 空軍眷村的愛情故事」,遊戲設計團隊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在認識眷村文化同時,也能回顧舊時代的記憶。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與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合作推出「北屯新村實境遊戲」,參與遊戲的民眾會得到一個皮箱,並根據裡面的道具一一破解關卡。 圖/黑立安攝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為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舉辦的「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之一,主要設計給國小五、六年級以上民眾玩樂。團隊將舊時代眷村的童玩、生活環境及日常生活元素,像是跳房子、柑仔店等融入遊戲場景。故事包裝為生活在現代的主角「小芋兒」,發現一本講述空軍爺爺與眷村奶奶愛情故事的日記。隨著故事情節發展,民眾跟隨小芋兒一同深入了解眷村生活。遊戲開始前,民眾會領到設計成皮箱的遊戲盒,內容包含奶奶的日記本、北屯新村地圖、正方形透明片。正方形透明片四邊各有不同選項,民眾須依循日記提示到指定地點得到解答,再將透明片上的正確答案朝下擺放,疊放出完整圖案。民眾拼湊完一張圖片即為闖完一關,若六關全數破解,則可獲得獎勵。 20日的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發表會當天,邀請北屯國民小學學學體驗。小朋友全神貫注地拿著地圖與日記本,核對眷村地點,進行闖關。 圖/黑立安攝北屯新村實境遊戲主要由創意商品設計系講師徐子雲,帶領學生吳心美、黃子瑄、郭伃媗與設計師侯昶賓一同規劃、設計。為了讓沒有經歷眷村生活的民眾也可以體驗遊戲樂趣,團隊花費許多時間研發細節,過程中遊戲規則也經歷多次更動。徐子雲提到,透過本次計畫,他教導學生工作繁重時如何溝通與整理資料,「他們工作量很大,但同時我也看著他們的履歷慢慢豐厚。」此外,黃子瑄分享,有次因為展場更動,導致已經設計完成的遊戲需配合展覽內容修改,「很多東西要重新弄,就花了很多時間。」即便如此,黃子瑄看到小孩樂在其中,自己也感到相當開心。身為遊戲設計團隊一員,他在籌劃過程中也對眷村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學生在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發表會當天,用懷舊民謠搭配活潑的舞蹈,讓現場許多民眾都回憶起在眷村成長的記憶。 圖/黑立安攝 北屯新村占地不廣,但為了讓民眾可以深入了解眷村文化,臺中市眷村文物館館方規畫許多展覽、活動,希望能讓民眾在園區內多做停留。 圖/黑立安攝除了北屯新村實境遊戲,「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亦規劃「女子當自強」展覽。以國民政府遷台後女性在家中留守為題材,介紹並展出眷村女性的生活文物,像是麻將、旗袍、鍋碗瓢盆等。展覽搭配照片展示,還原當時眷村女性的生活樣貌。由於北屯新村占地不廣,許多民眾造訪後都認為「村子非常小」,臺中市眷村文物館館長趙家祥期望藉由「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吸引民眾駐足,讓北屯新村有翻身的機會。他說:「我們希望透過實境遊戲的方式,讓民眾多停留一些,更能夠把在地知識傳達給各位。」此外,臺中市眷村文物館明年預計推出冰菓室、男士理髮文化展覽,期盼民眾能在北屯新村得到豐富的懷舊文化體驗。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舉辦「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並規劃「女子當自強」展覽,展出眷村女性的生活文物,還原當時的生活樣貌。 圖/黑立安攝  
遊戲結合部落生活 田間生活節展青年創意
生活
影音
第1684期
遊戲結合部落生活 田間生活節展青年創意
2018-10-17
【記者邱于瑄、王昱翔、倪旻勤屏東採訪報導】绚爛奪目的光影展、趣味解謎的實境遊戲,一群關心屏東縣禮納里部落的青年,自行發起「田間生活節」。透過展覽、遊戲等創意形式,講述不同以往的部落故事,讓民眾親近部落文化。在地藝術家羅秀妹表示,希望民眾對原住民文化不要停留在太制式的印象,如舞蹈、豐年祭等。跳脫傳統的歌舞表演,今年活動首度加入實境遊戲,將解謎元素結合魯凱族與排灣族的傳說故事。民眾可以扮演身處地底部落的小女孩,實際走訪當地的商店跟住家,透過與族人的聊天互動,逐步找出遊戲的破關方法。田間生活節策展者陳濬哲提到,實境遊戲的目的就是希望民眾能自在地走進部落,而非如同觀光團,被帶進部落。民眾陳柏源說:「它剛好可以帶著我們,就是部落走一趟這樣子,它這樣子我們,就是對整個部落的生活會更了解。」然而,由於活動是青年自主發起,加上展期拉長到一個月,儘管主辦單位已經向政府申請經費補助,但仍需自行籌備將近三分之一的經費。策展者林子雯透露,「其實我們常常都會有很大的掙扎跟爭吵,因為真的非常的不寬裕,我們又很想要做到一個樣子來。」儘管公部門提供的資金有限,但青年們仍舊透過自籌經費等方式堅持品質,未來也將持續運用創新的方式,帶領民眾認識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原住民文化。https://youtu.be/arBTPhoapRw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