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工作坊體驗視障棒壘球 推廣「適應體育」概念
生活
第1800期
工作坊體驗視障棒壘球 推廣「適應體育」概念
2024-11-22
【記者周元曦台北報導】師生們戴起眼罩,在一片黑暗中摸索,試圖只依靠聽覺接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以下簡稱體科系)所承辦的「適應體育增能工作坊——盲人棒壘球運動體驗活動」於16日登場。活動邀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障棒壘球協會前來講授,除了讓眾人更加了解視障人士在運動中的需求與挑戰外,也望擴展適應體育概念,建立「適合每一個人」的運動環境。 「我們體科系有一門課程叫做適應體育概論,課程中包括盲人棒球、輪椅籃球以及地板滾球,讓學生去體驗。」活動主持人,臺師大體科系教授林靜萍分享道。他解釋儘管大學端有開設適應體育課程,但課程總數不多,因此以加開工作坊的方式,讓更多師生未來在教導身障者學生時能更有餘裕,因此活動不只體科系學生參與,更有現職教師與特殊教育學系(以下簡稱特教系)的學生前來學習。 「你們有接觸過視障學生或朋友嗎?」講師潘瑋杰向參加者提問,然而現場卻一片靜默。多數學員不曾接觸過視障者,難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外,更無從得知視障者在運動中可能面臨的困難。另一位講師,同時為視障人士的郭育廷以自身經歷為例,說明當視障人士想要運動時,首先面臨的就是交通問題。「在台北市和新北市情況相對較好,但一旦離開這兩個縣市,從事運動的視障者數量就會大幅減少。」他說道。他解釋台北市和新北市擁有捷運系統,對視障者來說相對便利。然而在其他縣市,視障者若想去運動,通常只能搭計程車,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此外,由於台灣目前並未將運動視為必要需求,台北以外地區的復康巴士多半無法以運動為理由提供服務。「別說運動場地是否友善,光是要到達場地對我們來說就已經很困難了。」郭育廷說道。 為了讓參與者更深入了解視障者在生活中面臨的挑戰,郭育廷進一步說明一般人對視障者的迷思與刻板印象,「有時候我只是想問路,但當我靠近別人時,他們常常會迅速閃開,誤以為自己擋住了我。」他在課堂中幽默地自嘲道,指出許多人會替視障者設想需求,但往往並非視障者真正需要的幫助。為了讓參與者能親身體驗視障者運動的特殊性與挑戰,郭育廷為眾人規劃了一場模擬盲人棒壘球的小型比賽。賽中一人負責投球,其他參與者則戴上眼罩,模擬視障者的情境來接球。參與者在戴上眼罩後行動受限,即便依靠聽覺定位,也難以精準找到球的來向。臺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學生蔡孟函分享自身感受,他提到體驗讓他對視障人士的需求有更深的理解。「我本身有上過定向行動的課程,這次的活動與我的學習內容相結合,對我幫助很大。」他說道。透過參加工作坊,更能體會視障者在運動中需克服的挑戰。 「因為我也是相關科系,所以想說來學習。」臺師大特教系學生張綵庭說道。他表示以後可能會成為特教老師,參加活動對領域知識的熟悉有所幫助。他建議,若學校舉辦宣傳週、拍攝具有教育意義的適應體育相關綜藝節目與宣傳片,或許可以吸引更多人參與。林靜萍表示,未來體科系將舉辦更多元的活動,邀請相關科系師生一同參與,除了擴展適應體育的意識,透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討論,也能喚起大家對適應體育的關注。
工作坊領青年縫製布衛生棉 盼正視月經貧窮議題
生活
第1798期
工作坊領青年縫製布衛生棉 盼正視月經貧窮議題
2024-11-08
【記者王保伶台北報導】以台北西門扶輪青年服務社(以下簡稱台北西門扶青社)為首的九間扶青社,10月26日與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以下簡稱愛女孩)在淡江大學台北校區合辦「Love Binti 愛女孩布衛生棉公益工作坊」。活動由輔仁大學經濟學系學生,同時也是愛女孩志工的Nellie(化名)擔任講師,分享在烏干達擔任志工時的見聞,以及在當地觀察到的月經貧窮問題,以動手製作布衛生棉的方式,希望提高青年對此議題的關注。 這是扶青社第一次以九社的規模與愛女孩合作,負責籌辦工作坊的台北西門扶青社長呂佳盈解釋道:「雖然多數人都聽過月經貧窮,但很少人去深入了解。」他想透過熟知該議題的愛女孩志工分享,加深大眾對月經貧窮的認識。講師Nellie說明,月經貧窮涉及多個層面,最直觀的便是生理用品的缺乏,「烏干達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為2000元台幣,一包八片裝的衛生棉要價35元,扣除學費、生活開銷,已沒有餘裕負擔衛生用品。」他指出,許多女性被迫使用樹葉、乾牛糞等作為替代品,容易造成感染並影響健康。而布衛生棉可以重複使用,能有效解決預算與衛生問題。 對月經知識的不足也是月經貧窮的一部分,如男性會嘲笑衣褲上沾到經血的女同學,可能造成女性創傷、憂鬱等心理問題,間接影響她們的就學意願。布衛生棉能使烏干達女性不再害怕因月事而受到嘲弄,也讓原本不熟悉月經的男性更理解女性的需求。參與活動的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學生梁瑀倢分享,在男生縫製布衛生棉時,女生會適時提醒他們注意使用者的舒適度,令男生有機會看見平時不會留意到的細節,促進兩性間在月經議題上的交流。 如何發揮影響力、支持受月經貧窮影響的女性,是Nellie希望參與者在參加完工作坊後能產生的反思。他也鼓勵年輕人參與公益活動,並強調服務形式不限於在國內外擔任志工,從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善舉。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生Victoria(化名)認為,捐款對學生來說相對困難,「但如果是付出一些時間、心力做公益,好像是我可以做到的。」他說道。台北陽明扶青社長吳琮偉也說:「希望人們可以打開自己的眼界,從不同的視角看待這個議題。」大部分參與者不熟悉月經貧窮,藉由有志工經驗的講師來分享,才能了解當地的實際狀況。他也表示,青年可以透過工作坊實際參與國際公益,製作的成品將由愛女孩協助寄送給非洲婦女使用,為月經貧窮問題出一份力。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生活
第1797期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2024-10-25
【記者鄭孟佳報導】鹹澀的海風,攙雜漁港腥臊的氣味,輕輕推動「新瑞發十六號」在水面上搖晃,撫過船上每個屏氣凝神、聆聽漁夫訴說討海人故事的面孔。這是由桃園紀錄片工會和國立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於19日合作舉辦的「田野故事工作坊」,透過田野走讀與影像敘事教學,教導學員如何用影像呈現在地議題和人物訪談。 田野故事工作坊在19日至25日共安排五堂課程,邀請四位紀錄片導演擔任講師,每位講師的作品都與桃園在地議題相關,且經歷長期而深入的田野調查。工作坊負責人何睦芸指出,紀錄片是一種探討真實現象的創作表現,「影像創作是個認識或理解世界的途徑。」他補充說明,田野現場的走讀能引導學生打開觀察力,學習如何透過創作者的眼睛轉譯,再將內容呈現給社會大眾,是在一般課堂內很難學得的。 除了從紀錄片教授影像敘事技巧及經驗,於19日舉辦的走讀課更帶領學員至永安漁港,拜訪討海人楊門圈,實地探訪桃園在地的海洋客家文化。講師洪淳修表示,進入田野與人實際互動,能跳脫課堂的理論框架、建立更深入的觀察,「拍東西的人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說道。他也認為,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才能在海洋般廣闊的資訊中被閱聽人看見。來自中大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的陳婕云說:「我覺得它(走讀)給了我更真實的生命力。」透過課程走讀實際走入討海人的生活場域,踏上漁船、學習如何編織漁網,讓本來就積極關注桃園藝文活動或在地議題的陳婕云,對桃園有了更新的認識。 談起與中大的合作,何睦芸提出,中大因地理位置顯得與外界格外疏遠,因此想經由課程挖掘出中大學生跟桃園的在地連結,「有沒有機會透過學校的課程,更認識桃園這個地方?」他希望以工作坊課程引導同學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他也提到,民間對社會的關懷和紀錄片發展過程間具有強烈的關聯性,讓紀錄片更加適合作為課程主軸。他亦期許學員能透過工作坊,讓紀錄片對生活的關注在心中發酵,在吸收豐富的田野知識後,影像創作也能成為他們實踐在地關懷的方式之一。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藝文
第1783期
實驗影像映女性故事 《莎芙群像》盼掙脫社會束縛
2023-10-2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大膽地共同創作激發我們的組織、創意的潛能。」哥倫比亞籍實驗電影導演畢七月(J Triangular)說。《莎芙群像:女性實驗影像創作基地》由畢七月及裝置藝術家陳安安擔任導師,帶領20多名女性學員,在六堂影像工作坊課程後,策畫成果並發表實驗影像作品。展覽以不同形狀的螢幕、人體翻印模型等媒介投影創作,讓成員自由發揮創意,傳達女性不受框架限制的理想。展覽22日在微風影城展出。 畢七月(前排左)、陳安安(前排中)與工作坊學員們的合照。這次工作坊從八月中旬開始,22日於微風影城發表成果。 圖/廖芷筠提供「我們的目標是培養一個女性社群,並在電影中建構嶄新的前衛女性主義。」畢七月作為女性主義者,期盼透過影像將更多女性故事呈現在螢幕上。此外,工作坊以集體創作的形式,也呼應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中「集體即力量」的理念。陳安安認為,無論是女性或性少數社群,都在父權社會下遭到噤聲,因此身為女性更應該練習為自身相關的社群倡議。他也觀察到,當學員們討論時,對彼此故事和受壓迫的經驗也能有所共鳴。在工作坊前期,成員們以「夢境」、「情慾」等關鍵字作為主題,互相分享經驗與想法,在認識彼此的同時慢慢打開自我,最後各自進行拍攝。到了創作後期,學員再重新擬訂新題目,並運用先前的影像素材,剪輯成實驗影像作品,透過不同學員拍攝的畫面,交織出各種創作的可能。「最重要的是拋開既有的想法。」陳安安解釋,或許素材拍攝者當下並未賦予畫面意義,但經過其他成員拼湊後,不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能引起學員間的共感。作品〈沈默 Silence〉以面具作為影像的重要元素,像是劇中人物手拿面具遮住臉部,和牆壁上的手影互動,身體不時扭曲伸縮,或是戴著面具站在路上凝視前方。除了面具之外,影片中也呈現一位被粉色紗布罩住身體的女性,正試圖用手掙脫束縛。「面具和粉色紗布就像是社會給女性的拘束。」創作者之一的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學生廖芷筠表示,現今仍有許多國家的女性受到不公平待遇,這樣的框架籠罩女性多年,讓女性成為沈默的群體。 〈沈默 Silence〉中,一位女性跪在地上,在粉色紗布裡扭曲掙扎著,象徵社會給女性的框架。 圖/廖芷筠提供而另一件作品〈Flowing〉使用流動、重複的元素設計畫面,以分割畫面的手法,並讓四個一樣的影像同時放映,或是將泡泡飄上天空的影像疊合在一起。談及當初以泡泡作為主題的原因,影像創作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李怡嫻說:「我不喜歡穿泳衣,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好看,透過泡泡去看身體,它會扭曲變形,感覺就像是自己與身體抽離。」身為女性的李怡嫻,認為社會經常灌輸「女生就是要瘦」的觀念,進而產生對身體的自我懷疑。 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圖為〈Flowing〉在展場中的呈現,三個電視螢幕疊加在一起並同時播放,電視機上還有塑膠泡泡呼應主題。 圖/邱昭華攝觀眾曾偉婷在觀賞完〈沈默 Silence〉後說道:「當中有一段粉紅色紗布蓋在女生身上,就好像一個束縛。」他認為這個畫面如同自身會遇到的狀況,一方面被社會價值觀綁住,一方面又想做自己。觀眾邱郁婷則說:「這些作品讓我想到約翰・伯格(John Peter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裡提到的『男人觀看、女人表現』,而展覽裡的作品都在努力地突破這個框架。」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生活
第1775期
「慰安婦」工作坊以影音述歷史傷痛 為人權教育在地紮根
2022-12-13
【記者程心台北報導】紙蝴蝶散布於展場紀念牆上,象徵「慰安婦」阿嬤們堅毅不拔的精神。台灣首座慰安婦實體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以下簡稱阿嬤家)於10日舉辦「開箱阿嬤家─慰安婦迷你策展教育箱教育推廣工作坊」,邀請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秘書長施逸翔,以人權角度講述「慰安婦」歷史,並透過互動教育箱,引導民眾表達自己對「慰安婦」、性別以及人權議題的觀點。投影幕播放「慰安婦」沈中阿嬤的證詞,內容提到當時台灣女性如何遭日本政府誘騙赴日,再受日軍集體強暴。參與者輪流唸出證言,聽見阿嬤心聲,也穿越時空看見當時台灣女性受虐情況。「慰安婦」已正名為戰時軍事性奴隸,聯合國也於1996年將「慰安婦」議題視為戰爭下的集體性暴力,因此施逸翔從人權的角度切入,將阿嬤們形容為「#MeToo運動的先行者」(註一),並帶領大眾理解這段過去。註一: 性犯罪受害人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貼文,揭露自己的受害情況,並加上「#MeToo」這個標籤,是一種受害人發聲的方式。 C區展間「我們就是他們」呈現阿嬤們是遭受到的性暴力與歧視對待的生命故事,透過策展延續他們的信念。 圖/程心攝「慰安婦」史料未被納入108課綱,婦女救援基金會為補足缺漏,選出33件阿嬤家展品,研發《「慰安婦」迷你策展教具箱》,包含歷史證據、倡議行動、療傷復原三大主題,期待國高中生能深入了解「慰安婦」議題。為了讓不同族群及年齡層的民眾了解台灣女性受日軍強暴的歷史,原在各大校園推廣性別人權議題的施逸翔,此次回到阿嬤家舉行工作坊,除了解釋教具箱使用方式,也將歷史事件與自身經驗結合,邀請大家思考被強迫時的複雜情緒,並透過圖像描繪感受。 婦女救援基金會創作「慰安婦」迷你教具箱,扎根性別平等與人權教育。 圖/程心攝阿嬤家專員徐琬婷在會後導覽時解釋,根據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軍人數推估,台灣有將近2000名台灣女性在當時遭受性侵害,赴日的台籍女性大多以為工作性質為護士、廚師等,卻成為戰爭下的性暴力受害者。「這些女性每天至少要『服務』30位日軍,當軍人們不按規定帶保險套,阿嬤們就只能使用消毒水清洗下體。」徐琬婷嘆道。 D區展間「面對歧視的韌性」展出阿嬤們即使處在困境中,仍以不同的形式為女性人權發聲。 圖/程心攝  展間除了展出阿嬤們的生命故事,特展中也記錄了受害「慰安婦」的統計數據,以及近年台灣受性侵害的統計。 圖/程心攝在眾多軍事性奴隸中,最後願意出面指證的僅59位,目前只剩一位在世。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龔泉源認為人們容易淡忘歷史,「雖然我們可以不斷強調歷史事實,或讓下一代經過體驗,瞭解過去傷痛,但真正共感還是比較困難。」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在活動中,施逸翔不只進行歷史教育,也融入當代數位性暴力、性騷擾等人權議題,撫平歷史傷痕,實踐性別平權。 此為59位阿嬤的紀念牆,蝴蝶象徵阿嬤們穿越傷痛,用盡生命的能量在蘆葦花中自由、和平的飛舞。 圖/程心攝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生活
第1761期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2021-12-22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學生於18日在淡江大學覺軒花園廣場舉辦「Longest Shortcut」年度工作坊,以「青年貧窮」為核心主題,帶領參與者洞察青年於台灣現今社會下面臨的困境,探求避免陷入青年貧窮的解方。 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今年以「青年貧窮」為題,讓參與者透過RPG遊戲、名人講座及圓桌討論認識青年貧窮議題。 圖/黃弈軒攝「青年貧窮這個議題比較生澀,但我們確實就會在生活中面對這些問題,那我們該怎麼在社會的窘境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那一條路?」TEDXTKU團隊策展人、淡大大眾傳播學系學生廖于涵提出對台灣社會現況的疑慮。他期盼藉由此活動引起大家關注青年貧窮議題,正視社會現狀,與參與者一同省思未來若面臨「青年貧窮」問題時,青年該如何應對及做出抉擇。 TEDXTKU團隊在活動當天以生活化的方式探討青年貧窮議題,讓參與者交換對未來不同職涯選擇的看法,圖為RPG遊戲活動場地。 圖/黃弈軒攝工作坊首先以RPG遊戲作為社會縮影,展開互動。各小組領有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置身於人生未來情境中,與隊員規劃職涯道路,檢視最終財產餘額。活動現場共有八道人生選擇題,分別是創業、教育、結婚、健康等主題,各主題則分別有不同岔路機會,讓參與者體驗不同決定將如何影響小組收入及支出,同時探討青年貧窮形成原因。 各小組會拿到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不同學歷、經濟背景的青年,一同在RPG遊戲的不同關卡中規劃人生道路。 圖/黃弈軒攝「很像是未來會碰到的狀況!」淡大公共行政學系學生田皓倫表示RPG遊戲十分貼近生活,並引起他的共鳴,帶領他以較輕鬆的方式認識青年貧窮。在「創業」關卡中,「該不該投資小組財產餘額來創業?」引起參與者熱議,組內自然而然形成保守派及冒險派兩方意見,他們互相拋出對於「創業」的想像,試圖說服對方同意自身觀點,並在最後達成共識。工作坊最終來到圓桌討論環節,參與者紛紛道出自身處境,像是目前背負的學貸壓力及畢業後將面臨的低薪問題等,此外也談論對未來理想居住縣市、青年租金補貼及青年職得好評就業計畫的看法,商討因應之道。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廖啟均表示平時就會關注相關議題,但卻少有機會能與同儕交換想法,「自己也會擔心未來面臨『青年貧窮』的狀況,今天跟大家討論可以讓我提早思考這些問題,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圓桌討論環節中,TEDXTKU團隊帶領參與者討論青年貧窮相關延伸議題,交流自身看法。 圖/黃弈軒攝除籌備RPG遊戲、圓桌討論外,淡大TEDXTKU團隊同時邀請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分析青年貧窮問題,他指出台灣青年目前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僅工時長、時薪低,且經濟與薪資成長逐漸脫鉤,期望台灣未來能構建出公平稅制及穩固的勞資集體協商關係,化解青年貧窮。此次活動結束後,淡大TEDXTKU團隊後續將於社群平台更新青年議題相關貼文,並在未來持續舉辦一系列年會、沙龍等活動。「我們會去思考適合青年的時事議題或是關注的東西是什麼,去辦理吸引他們參與的活動,期望參與者對不同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廖于涵說道。 活動現場門口還設有留言牆,參與者紛紛在上留言,寫下對未來的自我期許。 圖/黃弈軒攝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生活
第1753期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2021-10-06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團隊Enlation,於2日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Town,舉辦「伴侶溝通工作坊」,吸引十對大學生伴侶報名參與。團隊引入薩提爾冰山理論(註)與戲劇治療方法,帶領參與者反思與伴侶溝通的習慣,進而協調出適合雙方的相處模式。註:薩提爾冰山理論將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是外顯的行為,而埋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是個人難以說明的情緒、期待與渴望等內心活動。 伴侶溝通工作坊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 Town舉辦,參與者同時以虛擬形象與視訊畫面與其他參與者交流與分享。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根據董氏基金會2005年所做之「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發現排名前三的壓力來源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學業表現」及「伴侶關係」。伴侶關係作為重要壓力來源之一,從生理及心理層面影響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與情緒,然而,大學校園卻鮮少提供完備的關係教育資源,例如情感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等課程,導致多數大學生傾向通過同儕或社群平台,解答常見情感問題,往往無法真正解決伴侶間出現的分歧意見,甚至可能讓伴侶關係惡化。Enlation團隊通過問卷調查大學生常見的情感問題時發現,有高達50%的學生在面對情感爭執時會選擇以冷戰方式應對、38%的學生認為情感問題起源於伴侶間長期忍讓、難以表達自身不滿,顯示伴侶間的溝通是經營情感的首要挑戰。因此團隊選擇以大學生伴侶溝通作為此次工作坊的主題,提供大學生理性解決伴侶溝通問題的方法與場域,以非正式的心理諮商覺察自我,取代無止盡的互相指責。工作坊一開始先帶領參與伴侶認識薩提爾冰山理論,並嘗試潛入意識的冰山之下,探尋伴侶關係中的渴望、期待、想法與行為,認識自己平時是以什麼姿態與伴侶進行溝通。進入工作坊後半段,參與伴侶會採用戲劇治療方法,將自身比喻為動物,描述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角色個性與溝通習慣。參與者李心(化名)分享道:「我覺得自己是北極熊,不想、也不能離火太近。」說明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沈澱、消化伴侶間的衝突與問題。 大學生伴侶溝通工作坊引用薩提爾冰山理論,針對參與者的表面與隱藏情緒進行深入分析。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成員劉姮秀認為,整場工作坊最精彩的部分在於,伴侶會在充分討論後,確立適用於彼此間的溝通原則。一對伴侶分享,他們選擇訂下吵架時的「三句話原則」,規定將想說的話濃縮在三句話內,讓雙方著重在解決問題本身,避免不必要的氣話破壞溝通;也有情侶決定以暗號「切八段」取代以分手威脅對方的習慣,若有一方在吵架時說出這個暗號,就代表他希望可以暫停爭吵。「談戀愛其實很像照妖鏡,會照出自己的暗黑面,不是只有美好泡泡的那一面。」國立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師李清茵表示,當一個人在經營親密關係時,他的想法與行為大多反映出家人或朋友的習慣,因此,伴侶之間出現問題大多起源於兩人處理模式的不同,此時,雙方是否願意理性溝通與協調,是一段關係繼續或終止的關鍵。團隊成員鍾守沂分享,工作坊結束後,有參與伴侶向成員詢問正式的伴侶諮商管道,他認為:「我們的工作坊如果可以讓他們發現問題,幫助伴侶通過正式管道擁有更好的關係,那就太好了。」 教育部青年署Young飛計畫行動團隊Enlation團隊,由鍾守沂、劉姮秀、王天佐、彭詩惠(左至右)四位成員組成。 圖/截自Enlation團隊臉書 
虛擬實境增多重觸感 體驗中古鐵匠生活
藝文
第1639期
虛擬實境增多重觸感 體驗中古鐵匠生活
2016-11-30
【記者秦慈襄台北報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與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合作舉辦的《靈魂之窗:未來媒體藝術創作工作坊成果展》11月26日開始在水谷藝術展開為期兩週的學員成果展。作品運用新興科技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結合藝術,帶給觀者耳目一新的觀賞角度與感官刺激。作品〈元素寶劍〉讓觀眾戴上VR設備體驗中古時期的鐵匠工作,在虛擬世界中握著VR手把打鐵,感受燒熔鐵塊時的熱度、鑄造時的敲擊反作用力,及冷卻箭矢時感受到的涼風吹拂,最後再用自己親手打造的弓箭抵禦敵人。一般VR手把最多只能感受到震動,此作品藉由強化VR硬體設備,改良手把上的裝置,讓觀眾在VR體驗中擁有更多真實感。「遙控器增加了更多觸覺回饋,感覺比一般的VR遊戲細緻很多。」參觀民眾路耘認為,擴增多種觸覺感受後,對於進入虛擬世界更有助益。創作者之一、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學生韓秉軒表示,他們想要重新塑造觸感體驗(touch experience),嘗試以跨時代的職業故事與多重觸覺感受切入VR創作,並強化現有裝置來呈現。 作品〈艋岬後街〉以「西昌街」實況直播作為佈景,當觀者戴上VR裝備,將會置身於熱鬧繁雜的艋舺市集中。圖/水谷藝術提供〈艋岬後街〉則以創作者的成長空間「西昌街」實況直播作為佈景,讓觀者戴上VR裝備,置身於熱鬧繁雜的艋舺市集中。親身感受、觀察此虛擬空間的歷史與文化時,也引導體驗者思考,當意識與現實中身體所處的環境不同,兩者皆無法與各自空間的人物互動的情況。對於民眾以及創作者本身而言,亦能透過觀察體驗者來反思,當身體在相同空間,意識卻無法相互交流時的狀態。「我覺得VR的性質像是意識投入虛擬的具體呈現。」創作者、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學生洪譽豪表示,從智慧型手機普遍流行時就開始思考,當人的意識在虛擬中滯留時,個人身體主體性的存在是否能夠保持完整。計畫主持人、北教大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林志明表示,由於近年新興科技更臻成熟,價錢與技術門檻皆降低,對於沒有學過程式語言或是軟體設計的藝術家而言,以VR呈現藝術創作具有更多可能性。但也正因科技的取得容易,林志明補充道:「在掌握技術、技巧方面後,最重要的還是你的作品要表達什麼。」
政大傳統領域工作坊  原民盼「土海法」速通過
校園
第1623期
政大傳統領域工作坊 原民盼「土海法」速通過
焦點
2016-04-28
傳統領域調查工作坊的參與盛況。 圖/蘇韋宣攝【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官大偉(Daya Dakasi)23日,於政大舉辦傳統領域調查工作坊,他說:「希望透過工作坊讓更多力量在部落裡醞釀起來、串聯彼此,達到互相培力的效果。」現場討論依現今法規無法規範出傳統領域,且原民土地權新法之草案受阻於政府部門,原民盼此法盡速通過以落實權益。當日匯集學者、部落青年、社區發展推動者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員。現場言論指出,目前因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變動性,無法明確劃設出固定範圍,故需經由通過「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來保障原住民權益。政府要求先劃設出傳統領域界線後,才能確定原住民的權利行使範圍,但對原住民來說並不適用。布農族青年、東華大學多元教育所許凱文(Aziman Takidahuan)表示,部落的生活範圍會變動,不知道該在歷史上什麼時間點去界定一個地方是哪一族的領域,例如台東延平鄉內本鹿現在是布農族的生活範圍,但是以前卻是魯凱族的。他說:「連老人家都不敢說那個地是誰的,我們年輕人怎麼敢說。」官大偉提出,領域的變化性與法律並非絕對衝突,他認為政府應要制定程序性的規範,「不是要去確定哪一條線,而是有一個程序讓原住民去確定,而且可以不斷地重新確定。」他舉出《都市計畫法》也屬於程序法的一種,證明浮動的領域也可以由政府制定劃設的程序法,來確認傳統領域範圍。 官大偉專注聆聽部落的經驗分享。 圖/蘇韋宣攝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授權所另訂的「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將規範原住民族如何取得及恢復土地,此法至今尚未通過,導致部落無法進一步在土地上行使更多文化權。官大偉指出,原民會早已提出草案,但近十年來草案卻在送達立法院後,遭農務委員會、營建署幾經刪改又退回原民會。對此,排灣族青年、政大法律科技整合所曾巧忻('Eleng Ubalat)認為,並非所有事情都要等到有法律規定之後才可以進行,「權利要靠行動實踐得來。」她舉例新竹泰雅族司馬庫斯部落的「倒櫸木事件」,即是部落與國家法律對話成功的案例,當時法院便參考部落會議的集體決議後,宣判部落居民撿拾倒櫸木無罪。 排灣族青年曾巧忻分享傳統領域的調查經驗。 圖/蘇韋宣攝阿美族青年、世新大學Falu Eling表示,漢人的土地所有權概念與原住民土地共享或領域重疊的觀念不同,「漢人觀點的法律架構,不能套用在原住民身上」,她認為,這倚賴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對話與妥協。會議中也談到,國家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應有所改變,官大偉說:「難道國家的主權不能在國家內部分享嗎?」他表示應拋開過去國家對主權至高無上、不可分割的想像,國家與原住民之間可以透過劃設傳統領域、共同分享土地主權,來落實原住民權益。原住民傳統領域調查至今14年,部落青年也紛紛自主投入調查工作。布農族青年、政大民族所邱夢蘋(Langus Lavalian)說:「我們沒有想說把地圖做出來就可以要回我們的傳統領域,只是覺得那個東西應該是要被紀錄下來的。」她回到部落,跟著爸爸一起上山、聽故事,才知道以前部落的遷移過程。她認為這些歷史現在都還追溯得到,就應該要記錄,「如果我現在不知道,以後我的孩子就更不會知道。」製作部落地圖的過程中,讓部落年輕人與老人對話後,能夠建立年輕人對傳統領域的知識和認同。布農族青年許凱文說:「以前只是跟著部落獵人去打獵,但不知道走這個路線的意義。」後來才明白以前的獵人選擇路線時,可能與該地曾經是哪個家族的生活範圍有關,他也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裡,在山上曾經走過的地方有什麼故事。 布農族青年邱夢蘋(左)與許凱文(右)分享部落製圖經驗,並回答現場提問。 圖/蘇韋宣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