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藝文
第1781期
攜手居民參與建築設計  〈泉源小徑〉串連社區生活節點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山林蓊鬱、流水潺潺,潔白的廊道劃過斑斕繁雜的建築,在梯田中建起一道明亮的線條。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團隊於1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的2023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成果展,發表其建築設計計畫《洄到泉源(一):農村地景空間再造與藝術創生行動》(以下簡稱《洄到泉源》)。在計畫中,團隊重整社區空間,將自身的設計理念融合居民的想法,共同在社區幹道上搭起作品〈泉源小徑〉。 泉源小徑串連公車站、居民住宅、活動中心,建造於馬路旁的梯田與民宅之間,行人行經轉頭即可看見。 圖/張雅媜攝《洄到泉源》以「參與式設計」為核心理念,作品融入農村常見的棚架元素,以木材製成欄架造型。團隊從最初的討論設計,到建造與粉刷建築,皆邀請居民一同參與。團隊隊長王凱強說:「讓居民一起參與,除了能更明確的瞭解他們的需求,居民也會對成果更有認同感。」 小徑隨原先地景、建築改變設計,側面以大、小比例不同的方框排列,製造出活潑的變化。 圖/張雅媜攝計畫的主要建築作品〈泉源小徑〉,主體由大小不同的方框構成,垂直交錯的支架發想自傳統建築木構,建構出如同隧道般的空間。王凱強說明,團隊會根據當地住宅的窗框、陽台或門架形狀,來改變〈泉源小徑〉的木框比例。而團隊也在植栽及住戶門前,減少木條的分布密度,讓住戶走出家門,便能一覽山村景致。王凱強認為,建築作品應該像是自然生長於這片土地,以彰顯村落曾經的輝煌,「我們當然也可以在這裡蓋一棟101,但那就不屬於這裡,是殖民、侵入的。」 住家門前以窗戶的概念設計較大的白框,居民從中望去能直接看到山頭上的中國文化大學。 圖/張雅媜攝談及選擇以白色作為建築設計主調,王凱強表示,純淨的白色可以和紅磚、水泥、鐵皮等雜亂的背景,形成對比,「白色沒有強烈的情緒,能平靜的配合、襯托出田園本身的美。」他們也以長型木條,打造出不同比例、排列的白色方框,期盼能跳脫既定框架,增添「人」的氣息。除了美感設計,團隊也參考居民的意見,加入建築的功能性考量。水平橫條的設計,讓居民能晾曬衣物,邊界加寬的平台則供居民乘坐,讓〈泉源小徑〉成為居民停留、凝聚的空間。他們也考量行人的身高比例來設計廊道尺度,而頂端設計的空氣夾層,使整體視覺保持穩定而輕盈。王凱強強調,建築還是要以人為本,了解人對空間的感受,才能建造出宜人的空間。 建築設計團隊隊長王凱強乘坐於側邊平台,說明小徑各處的功能性設計。 圖/張雅媜攝〈泉源小徑〉的廊道連接公車亭、浣衣池、頂湖活動中心等地方,串連起泉源里許多重要的生活節點,整合社區的公共空間。王凱強說:「這些節點都有屬於他的歷史記憶,公車亭旁的舊建築曾是蔣公的警衛室,而浣衣池是舊時居民洗衣之處,它們都還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構築泉源小徑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故事線,讓行人走入小徑,可以依序閱讀各節點的歷史故事,也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居民,重新凝聚在同一個空間裡。小徑不但連結泉源里的公共空間,也聯繫起建築設計團隊與當地居民的情誼。作品於5日正式完工後,吸引居民駐足攝影。泉源里居民張小姐(化名)提出建議:「如果上面有做綠化,應該會更漂亮。」計畫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教授劉惠芳則認為,〈泉源小徑〉外表看似平實,但已成為泉源里的新地標,「實體的構件只是一個媒介,其中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藝文
第1775期
《facade立面》結合空間設計 引大眾反思觀看習慣
2022-12-14
江淑筠希望探討作品內外的關係,觀眾可繞到窗外觀看作品的背面。 圖/張倩怡攝【記者張倩怡台北報導】觀眾在展間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將原本獨立的作品重疊起來變成新的作品,重新感受作品和空間的互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舉辦個展《facade立面》,透過繪畫、影像和裝置作品配合空間呈現出不同的觀看方式,讓觀眾也重新察覺自身的觀看習慣與經驗,思考為什麼要看以及自身和作品之間的關係,展覽於10日起在外子展出。展覽主題「facade」為建築學術用語,一般指稱建築物的外牆,建築師會在建築正面呈現巧思,江淑筠認為這種行為與繪畫十分相似,「其實也是一個面,那它有一層畫布一樣是包覆在外面,然後要讓我們看到的那一層。」而他希望觀眾在展覽中除了畫作的正面,也強調作品的正反面和內外的關係。本次展出的作品以矩形圖案為繪畫主體,江淑筠說明,選用矩形是因為這是最能強調「面」的形狀,「如果是一個圓、一個三角或是有機的形狀。很容易會讓我們聯想到其他的東西。」他認為矩形很工整並有力量,可以讓繪畫自身成為主角,讓人更能專注地探索「面」這個主題。展覽也著重於作品與觀眾身體的互動,所以大多的畫作都以無題為命名,並放置於地面,讓畫作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與觀眾更貼近,希望打破大眾的觀看習慣。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利用三個獨立作品交織,成為一組全新的作品。 圖/張倩怡攝雖然展覽空間不大,江淑筠仍利用窗戶和木架加入巧思,「正面到底是什麼,真的要繞進去之後,你才會看到它的那個面。」作品可隨著觀眾移動轉換觀看角度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他設計鏤空的木架,讓觀眾從門口的窗戶外看進去,會先看到窗戶上矩形的貼紙,再到鏤空架子上的黑白矩形,最後穿過木架看到大型的矩形,三層可以是獨立的作品,也可重疊成一組作品,「我們視覺已經不知不覺的用照相機的思維在看東西,但其實我是覺得肉眼的經驗還是沒辦法取代。」他表示,希望觀眾把整個展覽視作一件作品,並直接感受空間設計和畫作。 鏤空木架上的黑白矩形與後方的大型作品產生重疊效果,觀眾在不同角度看有不同效果。 圖/張倩怡攝展覽現場還有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利用具有複數性的色紙重疊並掃描儀掃描後直接輸出,並以此探討影像世代的觀看習慣,「很多人都用圖片去認識作品,但我覺得那個原作可能根本不是你想像的,甚至是成千上萬種失準。」江淑筠說,一般攝影方式可大量複製影像但會使原作失真,他反而利用這複製性的手法創造唯一的原作,而且讓平面看似重疊立體,同時也在呼應主題的「面」和矩形作品。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學生江淑筠以圖像複製創作的《digital》系列,看似立體卻是平面。 圖/張倩怡攝曾觀看過江淑筠其他展覽的觀眾李冠瑩認為,這次的空間設計讓觀眾每次移動都可以獲得新的體驗,他說:「來到現場可以按不同的面向觀看,讓我覺得可以身歷其境。」觀眾劉昕宜也持相同看法,「他運用很多空間和建築的平面,告訴大家現在觀看的那一面是想傳達什麼,並以不同角度去呼應立面的主題。」
淡江創情緒轉換運動站 依腦波訊號改變建築構造
新知
第1773期
淡江創情緒轉換運動站 依腦波訊號改變建築構造
2022-11-30
「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整體示意圖,在系統的推薦下,使用者可以進行最符合當下情緒的運動。 圖/賴怡成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我們運動都關在一個封閉的盒子,心理學研究說,如果能給它更適合的環境,會增加效能。」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賴怡成帶領學生開創「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望能讓使用者在運動時,藉由改變空間形態,調節適宜的光線、溫度,進而平穩情緒。該作品在第十五屆「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榮獲金獎。 團隊領獎合照,左起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翁嘉䅿、指導老師賴怡成。 圖/賴怡成提供「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健身房、運動中心越來越多,並不僅是為了追求更好的身體狀況,有時候人們是為了要排解自己心裡的壓力、情緒。」團隊成員翁嘉䅿表示,運動可以平復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在生氣的狀態下,人類的肌肉會較為緊繃,此時可以透過拳擊、跆拳道等高強度運動舒緩肌肉,讓情緒歸於平穩。他進一步補充,人們的情緒會受到建築空間影響,而情緒將影響運動成效,團隊希望能透過空間型態的改變,達到運動效果事半功倍的目標。 團隊成員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翁嘉䅿,以及電機工程學系學生邵才獻。圖為系統運作示意圖。 圖/賴怡成提供該運動站中包含「百葉」和「柱子」兩大結構,可用於調節光線、風量和溫度,翁嘉䅿解釋,「建築是為了服務人們,所以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最直接反應人們的感受,當然是透過腦波偵測情緒。」進入場館前,使用者必需先配戴腦波儀,以此判斷情緒的種類,將其轉換為數據進行運算。系統再從資料庫中,推薦最符合使用者當下情緒的運動類型,並將空間轉換為適合的型態,藉此平復情緒。 「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透過柱子可將空間變換為三角形、方形和圓形等形狀。在不同的型態中,人們可能產生防衛、安全和自由等感受。 圖/賴怡成提供翁嘉䅿說明,除了研究中的運動用途外,團隊望將情緒偵測系統,進一步推廣至長照服務。賴怡成也表示,人口老年化愈趨嚴重,失智者可能無法即時與家人、照護者溝通,傳達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如果有這樣的裝置,我們可以透過腦波得到情緒的變化,提供他(失智者)適時的照料。」 團隊運用簡易的材料,實際模擬「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的建築結構。 圖/賴怡成提供運動心理教練陳奕文提出,使用者可能會因不適應陌生場地而手感不佳,或是在進入場館前發生不愉悅的事情,「系統都只能判斷我是憤怒的狀態,但其實我在這些狀態裡成因是不同的。」團隊則說明,目前系統僅能依不同情緒進行分類,也希望未來能多方考量個體差異,以及形成情緒背後的原因,打造更符合個人需求的情緒轉換運動站。
「打開新竹」攜民眾走入舊城區 盼增進新舊區域對話
生活
第1760期
「打開新竹」攜民眾走入舊城區 盼增進新舊區域對話
2021-12-15
【記者黃弈軒新竹報導】「搜尋!新竹,原來新竹是這樣!」「打開新竹」團隊於11日至12日限時打開新竹多處私藏空間,並於12日上午舉辦《順著新竹的路,走》導覽,帶領大眾深入走訪以城隍廟為中心的舊城區,沿路參觀「打開新竹」活動開放建築空間,翻開新竹舊城的歷史記憶。「打開新竹」活動限定48小時,免費開放67個官方公共建築及私人空間,以建築作為媒介,提供在地居民與建築主理人面對面互動的機會。「打開新竹」共同創辦人之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認為,新竹過去多被人們稱為「文化沙漠」,故希望藉由活動,讓在地居民發掘這座城市的多樣面貌。他進一步指出,新竹科技城與舊城區兩邊界限明顯,透過此活動試圖激盪兩邊族群交流,「大家平常沒有動力跨出自己的生活圈,因此希望『打開新竹』可以讓大眾去跨過那個邊界,推動這座城市居民的網絡關係。」 Open House活動源於1992年的倫敦,以建築作為媒介,限時打開城市平常不開放的私人或官方公共建築,強化地方文化性,並促進不同族群間的對話交流。 圖/黃弈軒攝《順著新竹的路,走》導覽活動從歷史視角切入,帶路人朱培綺與民眾穿梭於舊城區巷弄,一步步還原新竹舊城區的歷史光景。他指出新竹舊城區地理面積小,但為全台灣古蹟密度最高之城市,步行於此能見到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新竹州廳、新竹火車站及信用合作社等古蹟。「這裡好像有100種走法,我會故意去繞不同岔路再走回來,每次都會發現不同好玩的地方。」朱培綺沿著小巷,一邊指出舊建築特色、一邊說道。 新竹舊城區為全台古蹟密度最高的城市,日治政府留下許多現代官署建築,並持續運作中。 圖/黃弈軒攝「沒想到會忙到走不開,甚至還碰到從台北、台中來的遊客!」林嘉妮陶冶生活工作室位於具70多年歷史的新竹中央商場巷弄內,主理人林嘉妮笑說,過往不曾開放過工作室供大眾參觀,他對於首次開放即反應熱絡感到意外,參與民眾楊荃凱同樣表示驚艷,他敘述,平常雖會經過舊城區,卻沒有注意到附近的空間,「沒想到市場裡面還有這樣的地方,讓我蠻驚喜的。」 林嘉妮陶冶生活工作室位在中央商場,「打開新竹」活動讓林嘉妮首次開放個人工作室讓大眾參觀。 圖/黃弈軒攝許多民眾皆抱持著好奇心,藉此次導覽機會走訪新竹私藏空間,並直接與建築主理人開啟對話,分享不同產業內容,交流彼此生活經驗。「打開新竹」團隊企劃統籌陽交大建築研究所學生朱俐穎分享道:「打開新竹是為了連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產生力量讓新竹變的更好。」許倍銜談起團隊未來欣喜地表示,「兩天限時活動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預計以三年為期,繼續串連不同建築空間共同策展,並期望在最後一年組織公民論壇,啟發在地居民一同思考新竹的未來。「這些空間過去就已經存在,現在大家要一起把空間打開,讓在地居民共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拼圖。」他說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指出,除了兩天限時活動外,他們也同時舉辦一系列導覽,以不同角度切入活動理念,邀請大眾更加認識新竹。 圖/黃弈軒攝
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 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生活
第1759期
古蹟修復繹歷史價值 活化文化資產建築空間
2021-12-09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於5日舉辦「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邀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李乾朗、建築師許伯元到場,分享台灣日式宿舍的歷史淵源及建築特色,以及建築師親身參與古蹟修復與活化的經驗。通過日式宿舍獨有的歷史輪廓、修復故事,思索台北這座城市的文化融合和空間再造。 「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在參與第一期台北市老房子文化運動的「文房・文化閱讀空間」舉辦,現場吸引大批對老屋修復有興趣的民眾。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李乾朗首先向參與民眾介紹台北日式宿舍的歷史特殊性。他指出,日治時期總督府任用大量日人來台擔任官職,在台北城東建造日式宿舍安頓官員及眷屬;國民政府來台後,日式宿舍轉而被分配給撤退來台的軍民居住。時至今日,日式宿舍經過數十年歲月洗禮,建築本身逐漸變得破舊不堪、不適人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因此於民國102年啟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與民間聯手修復被列入文化資產的日式宿舍群。 《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一但歷史建築被列入文化資產清單,想要進行任何整修工程,皆須向政府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查才能執行。參與第一期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的文房主理人梁心怡感嘆,許多年久失修的歷史建築其實經不起長時間的等待,從建築出現問題到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很難確保不會再有更嚴重的損壞。他強調:「老房子的修復工作迫在眉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在它完全倒塌前,把握時間紀錄它的樣貌與歷史。」 許伯元分享近期修復「臺灣文學基地(註)」的經驗時提到,修復工作有「避免臆測」、「可逆性」、「原貌復原」、「原物保留」四大原則,除考驗復原外觀的建築工法外,建築師也必須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密切合作,通過文獻資料拼湊過去居民的生活軌跡,才能提出適合不同歷史建築的再造設計。他舉例,修復日式宿舍時不會只參考傳統日本住宅的建築設計,民國時期建築經歷的增建或改動,也是修復工作應該守護的歷史脈絡。參與民眾廖珮雯認為,歷史脈絡的保留可以讓民眾在遊覽古蹟時,通過在地故事強化與建築的連結,發揮古蹟活化的真正意義。註:臺灣文學基地舊址為齊東街日式宿舍,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民國103年由國立臺灣文學館接手營運管理;民國110年正式開幕,策畫文學展覽及推廣活動。 建築師許伯元在講座中分享他的古蹟修復經驗,通過「臺灣文學基地」的案例,講解修復工作包容建築歷史脈絡的重要性。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古屋古人住,今人住今屋。」李乾朗補充,古蹟的修復設計也必須適應現代生活,例如增加消防設備、無障礙空間設施等,若是一味追求「恢復原狀」,卻未能滿足未來的使用需求,修復完畢的歷史建築很快又會落入不合時宜、乏人問津的境地。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彭鈺翔認為,多數古蹟活化案例為了後續經營考量,選擇將空間完全投入商業使用,例如開立連鎖咖啡廳、販賣大眾文創商品,很有可能使得古蹟建築逐漸與周遭環境脫節。他期許,古蹟修復工作在包容歷史與未來的同時,也能夠作為重建在地特色的催化劑。 講座結合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對日式宿舍的古蹟修復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對歷史建築的未來提出豐富想像。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
快閃拆搭木建築 樹屋協會邀民與樹共生
生活
第1732期
快閃拆搭木建築 樹屋協會邀民與樹共生
2020-10-15
【記者黑立安綜合報導】小朋友們圍繞在台灣杉搭建的木造平台旁,拿著鐵橇和鑽頭鬆開螺絲,動手拆除樹屋平台。「台灣樹屋協會」於1日及2日邀請30位志工在苗栗縣通霄海水浴場旁搭建樹屋平台,10日舉辦「快閃樹屋派對x森林海洋市集」邀請民眾爬上樹平台參觀,並在活動後拆除。 快閃樹屋派對吸引許多親子前來同樂、體驗工作坊並學習與樹共生。 圖/黑立安攝快閃樹屋派對現場,除了可以攀上平台玩耍,也可以參加攀樹工作坊或是學習搭建印地安帳篷,吸引親子一同玩樂。參與快閃樹屋派對的家長劉俊廷分享,希望參加活動讓小朋友有親近森林的機會,並學習尊重自然生態。樹屋的上層平台設計成小型書店,除了販賣書本外也為民眾進行書占卜,吸引大小朋友上來一探究竟。 樹屋使用台灣生產的建材台灣杉建造,有上下兩個寬廣的木造平台。 圖/黑立安攝台灣樹屋協會使用台灣杉做為樹屋的主要建材,再加上海洋漂流木、木麻黃落葉點綴。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張哲銘提到,當初選擇參與建造樹屋,是因為對木建築有興趣,同時想要實踐課堂所學,且木建築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建築形式。他說:「最開心的是,看到一個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的建築物被實踐了。」張哲銘認為透過活動帶給他許多成就感。 現場也開設印地安帳篷搭建工作坊,由台灣樹屋協會發起人林祐楨教導民眾如何運用繩子及竹子搭建帳篷。 圖/黑立安攝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學系學生邱品瑄同樣參與搭建樹屋,他在剛開始搭建樹平台時觀察到,台灣樹屋協會花了相當多時間研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工法。由於實際建造樹屋平台時,需要考量樹木的實際生長狀況,為了不傷害樹木需要相當謹慎,因此他非常欣賞台灣樹屋協會尊重自然的作法。 現場擺設海洋森林市集,攤位上販售由學生製作的迷你樹屋盆栽。 圖/黑立安攝台灣樹屋協會為「樹屋夢迴」建築公司創辦人林祐楨發起的非營利組織,目前仍在草創階段,以網路推廣樹屋為主。林祐楨認為,人本身就具有攀爬的潛能,而樹屋是最直接可以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因此希望透過樹屋可以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樑,並推廣「與樹共存,永續發展」的理念。 許多小朋友參與攀樹體驗工作坊,需要手腳並用,玩得不亦樂乎。 圖/黑立安攝為了順利推行後續計劃,台灣樹屋協會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讓大眾更認識他們。林祐楨透露,協會未來預計召集志工,到各地協助建造樹屋,持續推廣與自然共存的理念。 攀樹體驗工作坊開始前,教練先請小朋友圍在樹旁跟樹打招呼,尊重樹木的生長。 圖/黑立安攝 
改造養蠶建築群 聯大學生增值苗栗文化
藝文
第1732期
改造養蠶建築群 聯大學生增值苗栗文化
2020-10-14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換上新的地皮,綠色植栽充斥廣場,古色古香的建築配上新的造景,構築城市全新的樣貌。由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創院院長吳桂陽帶領多校學生,與科技部合作,於7日起在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出研究成果展《苗栗城市美學新形塑》。透過建築理念改造苗栗地方建築,賦予在地景觀與文化嶄新面容。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近日於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出研究成果展《苗栗城市美學新形塑》。 圖/鍾晨沅攝展覽作品來自聯大與科技部合作推動的地方人文發展與跨域治理計畫。苗栗縣大湖鄉近年藉由草莓產業建構新文化意象,但在日治時期,當地曾是台灣養蠶業的重地,如今養蠶業沒落,原養蠶建築群也逐漸改做他用。為延續在地文化,聯大建築系學生以「文化場域再造式工坊」為主軸,創意改造歷史建築,為建築增加新的附加價值。聯大建築系助教李濟仲認為,文化本身就會存在,唯有被看見才有意義,「我們是希望藉由研究與設計,增加在地文化的附加價值,讓民眾有機會看見。」建築作品〈農業文化聚場〉以大湖鄉忠孝路與民族路口的養蠶建築群為基礎,參展同學黃亘懋在其中設計流線性十足的開放式天橋,串起歷史建築群,讓周遭廣場達到聚集人流的效果。整體景觀以白色地板結合植栽,創造舒適的空間,廣場可用來舉辦文創與農產市集,天橋下緣則提供半戶外的座位區和草地音樂場地。黃亘懋表示,天橋以玻璃為側牆,配合燈光造景,讓光與歷史建築交織,吸引人群夜晚在此聚集,「希望能讓民眾倘佯在歷史建築的氛圍之中。」 黃亘懋以流線性十足的空橋串連歷史建築,水泥地板與植栽結合,提供民眾聚散的好處所。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 黃亘懋配合燈光的照射,在夜晚讓光與建築交織,引入民眾在晚間聚集。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養蠶建築群為當地日治時期的文物資產,另一項作品〈繭思〉以日式建築的「緣側」概念來創作,緣側為日式建築中圍繞主要房間外圈的廊道。參展同學莊婷媓以玻璃為媒材,做為長廊的罩頂,讓建築在下雨時仍可保持開放,民眾在雨中仍能自由穿梭各個建築。長廊的罩頂分為好幾個區段,莊婷媓解釋,他欲藉由改變長廊在不同區間的高度與寬度,表述養蠶的意像。因此,他在造型上參考蠶繭與明代《便民圖纂》中的養蠶步驟,規劃長廊的空間體驗。 莊婷媓以繭與養蠶為意像,打造有頂長廊連接建築群,讓民眾不分天氣都能於建築間活動。 圖/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提供除建築設計圖畫,展場的另一側也展出素描與攝影作品,藉由速寫陶色公路、黃金小鎮和出礦坑等大湖鄉的特色歷史景點與巷弄,喚起觀展民眾的在地記憶。儘管研究成果展的想像離落實還有一段距離,苗栗縣民眾徐惠玲仍樂觀說:「讓年輕人來改造,或許能吸引年輕人回來發展阿。」他也認為,促進地方創生,能改變大眾對苗栗的印象,「也許苗栗不只是能養老,也有很多發展機會。」
堆疊成建築 保麗龍箱塑基隆景象
藝文
第1730期
堆疊成建築 保麗龍箱塑基隆景象
2020-10-01
【記者林昕璿基隆報導】大小不一的保麗龍箱,堆疊成迷你的海港城市。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的王煜松,於9月25日起在基隆潮藝術「海的一日」展出〈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魚貨,鳥,港口〉。透過運用從魚市場回收的保麗龍箱、偶然來訪的鴿子及港邊的物件,呈現人與物在港口駐足及離去的意象。 透過保麗龍的層層疊放,除了呈現基隆丘陵地形堆疊錯落的地景樣貌,也結合當地歷史建築意象。 圖/宜東文化提供王煜松把曾經跟隨船隻飄洋過海、裝載魚貨的保麗龍箱,層層擺放出一座小型迷宮,矗立於漁會旁的空地。他說明,作品發想來自基隆海港的觀察與港邊每日來回堆放的貨物。因此,他依據堆放在基隆港口的貨櫃來排列保麗龍箱,彷彿它們曾來自世界各地,並短暫匯聚於此,下一瞬間將又被運往他處。箱中灌入的水泥,因雨水的滴落與鴿子的踩踏,留下時間走過的痕跡。 鴿子偶然於箱子上歇息,下一刻卻又飛離,呈現人群短暫停留後,又各奔東西的流動性。 圖/林昕璿攝同時,保麗龍箱的堆砌方式也參考基隆古蹟海門天險的城牆,表現建築經歲月侵蝕後殘留的樣態。此外,王煜松一格格地疊放箱子,藉以傳達不同時間堆積而成的地層,帶出日積月累的時間感。保麗龍箱包含隨時將被搬移的隱喻,又涵蓋堆疊成遺址的想像,他闡述,這兩者是相互矛盾的。 藝術家王煜松向來訪的民眾分享創作理念,與自身在基隆居住兩個月,所觀察的想法與心得。 圖/林昕璿攝遠觀展區讓人聯想起清晨魚市,步入其中,隱約聽見箱內流動的水聲,依循聲音前進,將見保麗龍箱因枯葉汁液產生的點點斑駁與運輸遺留的擦痕。走至尾端,涓涓細流自箱內噴灑而出,王煜松補充,這個呈現是來自漁船滿載而歸,入港洩水時的情景。王煜松笑著回憶,曾經拉著買菜推車的阿姨上前詢問他有沒有賣魚。他認為,這直接回應他傳達「遠看像漁市場,近看卻像建築」的樣貌。 水柱自箱子流出,取自漁船入港時,船艙洩水的情景,也模擬冰塊正在融化的狀態。 圖/宜東文化提供王煜松說:「我很強調作品的時間性,期望觀者走進作品中,有花一段時間觀看。」策展人陳彥安提及,王煜松的作品需要觀眾踏入展區細細欣賞,才能感受作品想傳達的意涵。基隆居民吳崎牟表示,最初看見作品就感受到強烈的連結性,因為經過基隆海邊,最常看見的就是保麗龍。對於王煜松透過枯葉汁液模擬鏽蝕的箱子,他說:「他(王煜松)觀察得很仔細。」 參觀民眾走進作品中,依循水聲的遠近與強弱,感受作品的氛圍與樣貌。 圖/林昕璿攝
當老建築站上審判台 文資價值誰說了算?
專題
第1723期
當老建築站上審判台 文資價值誰說了算?
2020-04-16
【專題記者阮珮慈、吳曼嘉、張佳琪、徐品蓁綜合報導】清明連假首日上午七點多,大型機具駛入台中車站後方巷弄,準備拆除天外天劇場。拆除工程隨即引發當地文資團體反彈,動員至現場阻止拆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接獲民眾通報後,立即派員至現場協調停工,並依法辦理逕列為「暫定古蹟」,使得天外天劇場得以維持至少半年的暫定古蹟身分,免於拆除風險。二度叩關文資身分失利 天外天劇場陷拆除危機1919年興建的「天外天劇場」,原是台中仕紳吳鸞旂的私人戲院,供家人及親友娛樂使用。1935年其子吳子瑜將其擴建為當時設備最新穎的對外營業用歐化劇場,其放射狀的屋頂桁架,是天外天劇場獨特之建築特色。然而,在多次的產權移轉之下,天外天劇場曾經被改建為鴿舍、釣蝦場、製冰廠等。現今雖不見劇場原有的風貌,但這棟建築仍承載士紳階級的歷史故事。 天外天劇場為台中士紳吳鸞旂所建,其建築風格特別、佔地廣,是台中僅存的老劇場,具時代意義。 圖/張佳琪攝2014年所有權人欲動工拆除天外天劇場,引發文史團體關注,並希望政府能夠介入保存,後被列為暫定古蹟。2015年文史團體再次檢附相關資料,將天外天案送進審議會,但審議結果以未具歷史文化價值、缺乏與都市或社區發展有關之特別歷史背景、結構物主體已損壞嚴重,以及因戰後的多手轉讓,使得天外天劇場形體已與原貌有所差異等理由,在未達2/3審議委員同意下,決議不予指定及登錄。接下來幾年文史團體陸續提出「新事證」爭取再議,文資局也於2018年1月起補助台中市政府辦理總經費350萬元的「台中市東區『天外天劇場』調查研究計畫」。2019年11月,由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組成的研究團隊完成超過700頁的報告書,經台中市政府驗收完成。今年,台中市文化局提新事證,再度申請將天外天劇場列入台中市定古蹟或歷史建築。然台中市文化資產審議會於今年3月6日開會後,仍決議維持2015年審議結果。天外天劇場爭取文資身分長達六年,未具文資身分的劇場就如同土地開發下待宰的羔羊,隨時都面臨消失的風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蕭文杰直指,台中市政府當初驗收該研究報告,等同於接受報告結果,審議會卻不予通過。審議會並未說明為何做出與研究報告不同判斷的理由,且該報告在審議結束後才公布,他質疑審議過程不夠公開透明,阻絕公民討論。而曾以第三方身分參與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的陳柏志指出,研究調查內容相當完善,卻沒有實際提出天外天劇場應該被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建議,他說:「老房子一定都有歷史,但不代表它的歷史性夠。」雖然可從內容得知該團隊的結論是認為天外天劇場具文資價值,但作為一份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的報告書,他強調研究團隊應更著重於捍衛研究成果,善盡評估的責任。審議委員非全才 文化價值難評斷古蹟的判定是由各縣市文資審議會決定。而審議會依《文化資產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由機關首長進行遴選聘用11至13名委員,學者專家佔2/3。去年12月31日修訂後,學者專家占比提高到3/4,並由11至23位主管機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三方,遴選代表擔任文資審議委員(以下簡稱審議委員)組成。該審議會主要負責各類文化資產的指定、登錄、廢止或是保存技術之審議。《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規定,古蹟的申請程序是由民眾提報或政府單位普查,地方主管機關邀請三至五位專家學者(含審議委員)現場勘查後,決定該建築是否列冊追蹤。文化工作者林奎妙認為,標的是否列冊追蹤僅由少數審議委員判定,若遇部分專業學者判斷標準著重於建築硬體設備,忽略建築涵蓋的歷史故事及地方凝聚力時,便會影響判決公平性。 《文化資產保存法》最早於1982年制定,2016年進行全文修正,目前共有11章、113條。 圖/吳曼嘉攝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擔任多處地方審議委員的榮芳杰指出,受限於地方政府財力及審議委員的時間因素,通常無法要求全體審議委員到場現勘。而每位現勘委員的專業背景不均,若被審議的建築類別與自身專業不同,行政人員也沒有準備較完整的資料時,容易發生審議委員不夠了解個案便投票的情形。對此,文資局古蹟聚落組組長張祐創則說明,過去文資審議須2/3委員同意才能指定登錄,現下修到1/2同意即可登錄,便是希望讓有價值的建築或標的更容易具有文資身分。他認為,列冊追蹤並不是行政處分,也不是正式文資審議結果。且依據《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群古蹟列冊追蹤注意事項》,列冊過程要邀請三至五位專家和委員,主管機關可以依據標的物,邀請相關專家參加,應可避免專業性不足之疑慮。 此外,依去年底修訂的《文化資產審議會組織及運作辦法》,各縣市至少須設立五個以上的審議會,針對不同的標的物做審議專業區分。若主管機關認為委員專業不足,可以邀請其他專業人士列席討論。張祐創也表示修訂辦法至今實行四個月,目前尚無相關調查確認各地方有無依法行政,未來會持續追蹤各地方審議會的運作。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榮芳杰認為,老建築不被指定為古蹟,不代表不具歷史價值,只是相對有其他同類型建物更值得被保存。 圖/阮珮慈攝陳柏志認為審議委員對於一棟建築是否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看法相差極大,所以必須透過解釋和分析,討論其是否具有《文資法》所規定歷史、文化和藝術的價值。榮芳杰也提出「價值應該被辯論」的觀點,他認為每個案子應該依據它的屬性,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價值的討論,並製成一份完整的專業評估報告,讓委員在對該建築有足夠了解的前提,投下神聖的一票。榮芳杰提醒,不予通過並不代表該建物沒有任何價值,他說:「而是要反省兩件事情,一個是我們(台灣)很少進行價值的比較研究,另一個是我們的指定或登錄基準是否真的涵蓋了台灣所需要的價值系統?」他以世界遺產審查為例,台灣的第一間孔廟和位於中國山東省曲阜市的世界第一個曲阜孔廟相比,「當然是保存全世界第一個嘛!」。換句話說,經過價值比較的審議工作之後,台灣第一或是唯一的個案會有相對被高度保存的必要性。他認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應該由具文化資產知識的民眾共同保存或管理維護,甚至尋求民間企業經費贊助,而不要期待政府部門有源源不絕的資金挹注。台中市在地居民陳建融曾向政府提報將天外天劇場列為文化資產,他指出由各縣市辦理的審議會審理及進行的方式都不同。他舉例,即使是目前審議過程是目前最為公開透明的台北市審議會,雖提報人和所有權人可列席發表意見,但當審議委員進行最終協商時,非審議會之相關人等將會移至小房間,僅可隔窗觀看委員表決前的討論過程,無法參與於最終判決時的討論。蕭文杰也點出,審議委員雖然是無給職,出席審議會時卻有領取交通費和出席費,「說到底就是公務員,應該要接受民意的監督!」。文資保存與所有權之爭 政府應介入協調助程序透明化除了審議制度本身的缺失之外,所有權人的保存意願也是影響文資審議通過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天外天劇場在台中後火車站附近佔地約400坪,論位置或土地利用,皆有相當大的開發優勢,加上該劇場為私人財產,所有權人也強烈希望拆除劇場,這些因素加劇古蹟審議程序推動上的困難。在申請古蹟審議的過程中,文資團體須上呈建築本身的相關背景資料供專案小組審查,但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建築物部分資料僅能由所有權人申請。因此當該建築所有權人無意願申請古蹟,文資團體便會面臨資料取得的困難。 天外天劇場的圓形屋頂,是台灣當年罕見的設計,其建築構造特殊具保存價值。 圖/張佳琪攝私有老屋因牽涉到私人權利,經常造成文資團體與私有權的對立,也使家族不願意提供相關史料。然而,老屋多半背景複雜,由家族多代承襲,導致所有權人眾多、保存意願不一。陳柏志表示,目前在審議的過程中,沒有相關機制規定政府應主動向所有權人說明保存古蹟的權利與義務,讓民眾不知所措,甚至產生誤解,「大家都還是認為,我家被提報,那就是政府的。」陳柏志認為,政府目前只有在網路上消極地公開相關資料,提報人通常也不會自行蒐集。林奎妙強調公部門的介入是重要關鍵,政府應從中積極協調,讓民眾了解建築成為古蹟後的發展與規範。榮芳杰說明,目前所有權人需負責古蹟管理維護與撰寫管理維護計畫,為所有權人增添許多管理維護工作,使其更不願意將老屋提報為古蹟審議。他也舉歐洲為例,各國多由民間古蹟維護組織協助所有權人保存古蹟,大大降低所有權人管理困難,也提升管理品質。面對所有權人不清楚文資相關規範的狀況,張祐創回應,各地方政府依法要在建物被指定或登錄前,使所有權人對其權利與義務有正確了解。至於管理維護計畫,目前雖規定由所有權人撰寫,但所有權人可至各分區的服務中心尋求協助;在地縣市主管機關也可邀請學者協助撰寫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若有資金需求得向文化部申請補助,力求減低古蹟所有權人負擔。指定或登錄以外的解決方案 提升大眾文資意識成關鍵榮芳杰呼籲,老建築除靠公權力保存以外,民眾應多主動關注自己和地方記憶。他認為現今年輕人更加在意地方歷史,多方嘗試在所有權人拆除或變更建物前將建物送交審議,亟欲保存文化資產是好的現象。但若把保存文資的希望全盤交付「指定或登錄」為法定文化資產,而未提升一般民眾對文資保存的意識,文資仍會因失去保存意義,最終消失。榮芳杰以義大利威尼斯古城為例,當地居民文資保存意識高,願意花費較高額的管理維護費居住於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物中。因此,雖威尼斯官方認定的古蹟數量少,但古老的建築群落依然保留完整。1987年,威尼斯古城和附近的潟湖一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16年更獲選為世界最美城市。文化資產的存在加強居民對地方的認同感,認同感又有助於文資維護,形成良好文資保存環境。文資團體台中文史復興組合認為民意是政策的基礎,民眾要不斷展現對於文資保存的態度,才能促使政府重視保存,使之成為大眾所認同的文化價值。它們也表示,許多文化資產和年輕人沒有直接關係,但對於住在附近的居民來說是深刻的生活記憶,台中文史復興組合感嘆:「當年輕一輩的我們認識它(老屋)的時候就是開始消失的時候,對它的印象可能剩下煙囪、湖泊。」並表示,現代可以賦予文資新的想像,讓大眾重新認識歷史文化,創造共同回憶。目前文化部除了鼓勵民眾參與文資審議外,也推動文資教育內容、辦理全國古蹟日、補助相關文化資產活動。張祐創也表示,大眾文資教育的確有需要加強的部分,文化部未來也會持續努力。
燈籠設計融傳統建築特色 籲社會關注古蹟保留
藝文
第1706期
燈籠設計融傳統建築特色 籲社會關注古蹟保留
2019-09-26
【記者黃雪瀅綜合報導】柔和的燈光照出具有建築特色紋樣的影子,塑造出新舊交融的風貌,今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展出作品《光·現》,由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陳柏年、詹宇勝、魏宜婷和陳宥蓁創作,希望透過呈現大稻埕建築特色的紋飾,傳遞古蹟保留的重要性。 行走在大稻埕的路上,可以看見歐洲十七世紀「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古老的建築外觀爬滿繁複的花草紋飾,《光·現》底部的構思由此而來,燈光將紋飾的影子照射在地面,製造出情境效果。陳柏年說:「若雕刻的紋飾過於繁複,燈光無法照射出具體的影子。」因此,團隊在這次展覽中對圖樣做出更簡化的設計,讓影子更具美感。 燈光打在以歷史建築紋飾為雕刻的木頭下所投射的光線。  圖/黃雪瀅攝陳柏年提到,作品以大同區作為設計方向,且建築物包含豐富的歷史痕跡,「從痕跡所展現的文化觀察,是對創新切入點很好的思考。」他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例,指出教會因古老被當成危樓而面臨拆除的命運,應該妥善保存飽含歷史痕跡的古老建築。 《光·現》上半部採用壓克力,下半部以竹編編出燈籠骨架,再木頭雕刻的紋飾,打出傳統特色的影子。 圖/黃雪瀅攝至於燈具下半部,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用竹編編出燈籠的骨架,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希望在現代居家環境中也能出現具有傳統特色的燈籠。指導老師龍華科大文創系助理教授林建志表示,即便燈籠是歷史悠久的文化產物,也抵擋不住工業化與生產技術提升帶來的衝擊 ,讓燈籠因繁複的製作過程,只能在傳統的民俗節慶見到蹤跡,他說:「這樣的創新手法,擺脫過往讓人覺得燈籠照明只存在閩南式建築或是傳統民俗節慶中的印象,是作品令人驚豔之處」。此作品最令人苦惱的地方,是需要在材質與模型上做出取捨。陳柏年指出,最初的燈罩材質原是要採用紙張,但因紙張強度與耐久性不足,改用壓克力取代。詹宇勝和魏宜婷解釋,他們會先將壓克力削薄,再通過磨砂讓表面產生霧面感,暖色的燈光照射出燈罩時便能更加柔和。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媒體設計系的學生,在2019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所展出的作品,《光·現》。 圖/黃雪瀅攝《光·現》主要針對重視居家裝潢、追求美感的客群,因此設計概念偏向情境和裝飾使用,並且只要將壓克力與燈具拆解,便可摺疊收納。觀展民眾董琇宜表示,雖然燈具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特質,放在家裡看卻不會覺得衝突,「作品的質感和特色,會讓人感到很寧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