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慾望劇團逆轉時光 復刻委託行興衰史
藝文
第1666期
慾望劇團逆轉時光 復刻委託行興衰史
2017-11-22
【記者謝宜臻基隆報導】受基隆市文化局委託,由慾望劇團製作的舞台劇《雨信委託行》,於基隆文化中心演藝廳開演。劇中使用大量閩南語,並參雜山東口音與山東淄博方言,時光濃縮在台灣解嚴前後,呈現基隆委託行榮衰,還有抗戰老兵急切企盼聯繫中國山東老家的心。 基隆在地劇團「慾望劇團」製作原創舞台劇將觀眾帶到過去,以雨信委託行及老兵邢福三的故事緬懷基隆的在地歷史。 圖/慾望劇團提供民國58年,雨信委託行內百貨羅列,電話頻繁地響、老闆熱情地招呼來往的客人。基隆的委託行是過去進出港口的船員寄賣各項商品的地方,全盛時期有兩百多間;當時民眾尚無法自由出國,便藉由委託行取得外國舶來品。然而委託行不少商品是走私來的,《雨信委託行》劇中船員穿上層層的進口服飾,躲避警察的視線,將商品從港口帶至委託行,呈現當時進口商品的不易。編劇黃品文表示,當年的委託行搭建遮雨棚,為的是讓蜂擁的人潮能在多雨的基隆自由穿梭在一間間委託行逛街,可見當時榮景。但如今委託行街十分冷清,「一眼看過去鐵捲門幾乎都拉下了,而僅存不到二十幾間的委託行,商品主要都賣給老顧客。」演員、崇右影藝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學生陳紅名說:「委託行以往店面較現在小,人潮多、商品多的情況下也擁擠許多。」現在只能以想像的方式去體會委託行全盛時期的模樣。76年解嚴後,由於取得國外商品相對容易,委託行漸漸失去客源。劇中的年輕人志明聽到長輩嘆生意難做,大喊:「歹做就不要做!」一句話喊碎雨信委託行老闆阿通多年來對委託行的情感。最終雨信委託行敵不過時代的遞嬗,一箱箱的物品運出,在昏黃的燈光中人去樓空。觀眾陳欣儀表示,舞台上逐漸消失的招牌,讓他感受到榮景沒落的無奈。《雨信委託行》劇中的重要角色是因國共內戰而隨政府撤退來台的山東老兵,邢福三,他為戰爭跛了腳卻不失威嚴地至委託行查緝走私品。四十多年過去,老兵思念家鄉的情感堆疊,遲遲等不到政府開放兩岸探親,感慨地說:「以為三、五年就可以回去咧!」便請委託行協助寄信回老家,絲毫不曾放棄等待老家的消息。黃品文說:「基隆是雨都,而信是代表劇中很重要的家書。」因此委託行取名為「雨信」,同時串接整齣劇流動在委託行和老兵身上的情感。 劇中隨政府撤退來台的山東老兵邢福三,朝朝暮暮盼望接到來自老家的消息。 圖/慾望劇團提供老兵曾心痛地向女兒說:「你家在這裡,可是阿爸的家不在這裡!」觀眾張雁喬表示,他出生於本省家庭,邢福三的故事讓他了解到外省老兵在當時的苦衷。而身為外省第三代的觀眾張宸睿說:「我爺爺是山東人,17歲來台灣後就沒有再回去,我看完戲之後滿有感觸的。」他補充,外省老兵的故事在台灣並不少見,但要如何使不同族群了解並感受故事的情感,值得眾人深思與努力。 《雨信委託行》以委託行的興衰與抗戰老兵的思鄉情,刻劃58年到76年的基隆光景。演出尾聲,所有演員以停格的表現方式凝聚當時的美好。 圖/慾望劇團提供演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施恩表示,現今的科技造成人際間的冷漠,他期望觀眾藉由劇中委託行與老兵的故事,記得以往的人情味與淳樸民風。而演員、台藝大戲劇學系學生黃鈺賢希望,無論是否為基隆在地人,都能對自己的家鄉多一點點理解與認同,「甚至願意因為這些小小的感動,為社會盡一份善良的心意。」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藝文
第1603期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焦點
2015-10-08
陳正才《融化的愛》。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展覽於2日在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共17位藝術家參與,重現他們在西元1983年至1999年16年間的錄像作品。策展人孫松榮說:「錄像藝術是沒有辦法被定義的影像。」其不受制商業,也不僅是說故事,「它創造了藝術家對這個世界和生活中的某種想像。」孫松榮表示,錄像藝術是一種原創、實驗性的影像創作,可以顛覆、刺激人們原有的想法,看見創作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陳正才在1996年的錄像作品《融化的愛》,從媒材、工具層面來探討錄像創作的可能性。他以一整片真實的「冰塊」當作布幕,並在冰上投影著一名女子正進行舔食動作的嘴部特寫,使錄像和媒材結合成融化的意象,直白地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愛的想像。錄像藝術可簡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單頻錄像」,如早期的類比電視,即拍即可播放;第二類是「錄像雕塑」,運用電視機等錄像設備擺置出獨特的形體;第三類是「錄像裝置」,結合錄像與不同的媒材所設計出的裝置藝術;最後是「行為藝術」,其將表演透過錄像進行記錄、剪輯。台灣第一位開始使用錄像藝術的先驅是參展藝術家郭挹芬。1982年她到日本求學,開始了她與錄像藝術的第一次接觸。郭挹芬表示,錄像設備是當時最新的科技媒體,「我們在台灣時完全沒有看過,真的很震驚!」學繪畫、雕塑出身的她也強調,「你完全就要成為一張白紙,一定要把以前自己認為自己很拿手的包袱忘掉,無條件的去吸收新的媒體、材料和觀念。隔年,在教授的建議下,她決定以錄像裝置作為研究所入學測試的主題,運用電視機播放錄像,搭配上樹葉、枯枝等媒材,完成了《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三件作品,同時開啟了台灣錄像藝術的起始點。 郭挹芬《角落》。 圖/鄭晏欣攝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社會經歷戒嚴到解嚴,錄像藝術作品開始朝向多元發展,諸如自我探索、虛實的穿透以及對社會、政治的批判。參展藝術家陳正才的作品《籠》,他將電視機放入封閉的雞籠中,似乎批判著當時的電視台仍受政府控制,人民無從選擇,猶如被限制在籠子之中。電視機裡播放著天線收到的新聞畫面。他表示,他刻意將影像的訊號調弱,和雜訊穿插,「那個訊號內容就是對該時代媒體環境的一個指涉。」 陳正才《籠》。 圖/鄭晏欣攝孫松榮表示,在過去,電影和攝影需經沖洗、繪畫需長時間的繪製,唯獨「錄像」是最即時的媒介,可立刻拍攝、立刻放映。而這樣的即時性卻也有其危險之處,「雖然錄像很即時,但它也可以很快地去控制我們的思想。」諸如過去受政府控管的電視台、政黨等。於是這些藝術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運用錄像的即時播放性來創作作品,進行批判。他表示,錄像未必只是一個實驗性媒材,它也可以是用來衝撞社會、媒體的材料。 策展人孫松榮於開幕式講述舉辦此展的理念。 圖/鄭晏欣攝錄像藝術為台灣當代藝術中重要的一環,而其發展過程卻未受深刻認識,孫松榮表示,希望能藉由此展梳理台灣錄像藝術的發展脈絡,給予錄像藝術一種新的歷史觀點,並檢視台灣過去曾創作過的錄像藝術,提供現在的台灣藝術家一種銜接可能性。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許鈞宜說:「整個展覽給我一種像是系譜學式調查的感覺。」不同於以往書上看見的西洋錄像藝術,而是屬於台灣自己的錄像編年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