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故宮首攜東大辦《故宮東遊記》 盼縮短台東與故宮距離
生活
第1815期
故宮首攜東大辦《故宮東遊記》 盼縮短台東與故宮距離
焦點
2025-10-23
【記者黃暐喬台東報導】《故宮東遊記》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臺東大學首次攜手舉辦,至19日在國立臺東大學知本校區登場,透過趣味互動遊戲推廣故宮文化資產。現場設有多項闖關活動,吸引民眾熱情參與。 「我希望用簡單的遊戲讓大家認識不簡單的故宮典藏文物。」故宮校園大使兼東大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生范亭萱說道。他表示,以往故宮活動多集中在北部與西部,且當地人若想前往故宮,往往需要花費四到五小時的車程,因此他希望透過《故宮東遊記》縮短台東和故宮的距離,打造一個連結兩地的專屬活動。活動策劃團隊以園遊會為雛形,讓民眾輕鬆玩、輕鬆接觸故宮。現場共設有6道遊戲關卡,內容取材自故宮的106項文物,並以互動形式帶領參與者體驗背後的文化故事。 范亭萱表示,本次活動設計以遊戲結合故宮常設展,在關卡「銅心未泯」中,玩家需要抽取指定青銅器卡牌,依照它們的外型猜測不同青銅器的用途;關卡「畫中有話」則需把破碎的《清院畫十二月令圖》拼湊完整,並回答關主對於畫中的提問。參與遊戲的東大文休系學生曾凱廷表示,遊戲互動的方式會讓他更願意了解故宮文化,「如果只是單看展覽或展品,可能容易因感到疲乏或無聊而跳過展覽細節。」他說道。另一位東大文休系學生沈佩蓉說:「透過遊戲的方法能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不會受到年齡限制且老少咸宜。」 關卡「宮成名就」跳脫一般民眾認識文物的途徑,籌辦團隊親自到台東海濱公園揀選在地石頭,讓玩家使用石頭堆疊出指定展品的重量,透過互動的形式,增進民眾對故宮文物的理解。參與遊戲的東大文休系學生沈佩榕分享道:「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關,堆石頭的過程就能讓我直接感受到文物的重量與真實大小。」本次活動也和非營利組織「孩子的書屋」合作,以較適合孩童理解的方式呈現故宮三寶,讓知本區域較為清寒的孩子有機會認識到故宮的文化與典藏。 「希望來參與的遊客真的能帶著更多認識與知識回家,也期盼未來能做得更多、更深入。」范亭萱說道。東大文休系學生兼活動策劃團隊成員王儷穎則認為,同學們的用心籌劃,能夠激勵更多大學生親自嘗試舉辦類似活動,進而帶動文化推廣,他也期望透過《故宮東遊記》,讓台東和故宮能夠以更新穎的方式被大眾認識。
故宮微型展走入校園 盼傳統美學貼近青年生活
生活
第1795期
故宮微型展走入校園 盼傳統美學貼近青年生活
2024-10-04
【記者花苡軒報導】故宮校園巡迴微型展(以下簡稱校園微型展)《故宮潮古的》於9月24日至10月4日在國立中央大學總圖書館舉辦,展覽以「復古風潮」為主題,將現代年輕族群間風靡的復古文化,連結古代文人「崇尚復古」的風氣,讓大學生們能以現代觀點審視古典之美。 校園微型展由故宮校園大使自行策劃主題,以時下青年會感興趣的題目發想,推廣故宮的傳統文化美學,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關注。故宮館方表示,期許透過校園大使將故宮的文物及資源帶入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拉近與年輕世代之間的距離。 策展人之一,中大文學院汪昱秀說道:「大部分年輕族群對故宮的想法就是『都是一堆古器物』,與日常生活相差甚遠,因此沒有興趣深入瞭解。」經過策展團隊三人討論後,選擇大學生較有興趣的「復古風潮」為主題,希望提高觀展意願。另一位策展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賴弈慈表示,近年台灣年輕族群吹起復古風潮,像是許多人酷愛穿古著、購買復古文具收藏等,因此便以潮流為題,希望更貼近現代大學生的生活。 除了古字畫及器物展出外,展場內設有創作互動區,參展民眾能在大字版上留下對於復古潮流的看法、或是分享生活中的復古情懷,像是畫出收藏的懷舊小物等,具體連結現代及古代的崇古風潮,並和其他人交流對復古文化的想法。前來觀展的中大夏同學(化名)分享,一般博物館較少設置觀眾互動區,在這裡能夠了解到其他觀眾的想法,讓他覺得十分有趣。「校園微型展的呈現方式不像大博物館那樣制式,在輕鬆觀展之餘還能學習傳統美學文化的感覺很好。」另一位參觀者,中大陳同學(化名)說道。校園微型展聚焦特定主題的作品,像是明代仿古畫、古器物等,吸引人深入瞭解作品背後的意義。 「現在很多年輕族群認為傳統美學文化和自己的日常生活遙遠,與自己無關,因此缺乏對於傳統美學文化的興趣及好奇心。」策展人之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盧展桐說道。他希望能夠透過結合青年潮流的展覽,減少年輕世代對於傳統美學文化的隔閡感。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