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臺大擬縮短學期 考驗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品質
校園
第1715期
【社論】臺大擬縮短學期 考驗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品質
2019-11-28
根據《聯合報》25日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的「臺大系統」,為配合國際趨勢,將修改現行1學期18周的制度,將其縮短為15周,並增加第三學期暑期,最快109學年度開始實施。部分學生及大學教授在社群網站發言表示贊同,認為各大學應比照辦理,然縮短學期後大學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品質,是否仍能維持一致,令人擔憂。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的「臺大系統」,為配合國外大學學期制度,預計將修改現行1學期18周的制度,將其縮短為15周,並增加第三學期暑期,最快109學年度開始實施。 圖/Unsplash提供現行《大學法》規定,大學每學期應上滿18周。臺科大副校長莊榮輝日前表示,各國大學多為12到15周,台灣18周是全世界最長的上課時間,容易造成「歹戲拖棚」,若改為15周,學生會較珍惜上課時間,也可空出更多時間充實自我。儘管此制度立意良善,但若要在全台大學實施,恐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教學內容強度不一 課程如何「精實」成關鍵「臺大系統」三校指稱縮短學期除為配合國際趨勢,也考量師生上課時數過長,剔除「歹戲拖棚」的情況。縮短學期,勢必要精實課程內容,然而如何「精實」課程內容,使學生在縮短的上課時間內仍能收穫滿滿?這也考驗教師的課程規劃、教學效率,以及維護教學品質的能力。以政大為例,政大素以擁有豐富的外語課程為傲,由於外語課程學習面向多(聽、說、讀、寫),往往需花大量時間複習,對不少學生來說屬於高強度課程。未來縮短授課堂數,教師須將原18周的教學內容,濃縮於15周內,若教師無妥善規劃,學生可能面臨教學品質下降、無法跟上課程內容等困擾,反而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差。而部分高強度的專業課程,如統計學、經濟學,雖配有專門助教輔導,但助教課並非每週都有,且無法一一輔導每位學生。即便助教願意,也勢必會增加其原有的工作量。因此,在配合學生學習速度且不影響教學品質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精實」課程內容,會是縮短周數後,大學教師面臨的難題。減少畢業學分做配套措施 別讓縮短學期等於壓縮課程看到上述言論,也許有部分讀者會想問:「學生無法跟上課程內容?但縮短週數,學生可以花更多時間自主學習啊!」可這樣的想法,也忽略台灣大學生除了自己的本科必選修之外,仍要修習其他通識課程的現況。相較於美國大學生一學期僅需修習四、五門課,台灣學生一學期需要修八到九門課,若每堂課都因課程精實成為高強度課程,屆時只會讓學生整體學習效率變低、成績下降。臺大、臺師大、臺科大為配合國際趨勢、增加學生自主學時的時間,因而減少上課周數,用意雖好。但如果沒有考量是否有課程需要更長的教學時間,或頻繁測驗評量的需求,逕自減少上課周數,恐影響教學效率與品質,更可能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反而得不償失。建議校方在該規定上路前,多與師生溝通、建立配套措施,如調整學分比例、對於不同類型的課程保有授課時數的彈性等避免縮短了學期,卻犧牲了教育品質。
【社論】忽視私校教權 調薪政策恐減教學品質
校園
第1659期
【社論】忽視私校教權 調薪政策恐減教學品質
2017-10-04
日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公布自明年1月起,軍公教人員加薪3%的消息,但這項決議並不包含私立學校中的教師,引發私校工會特別在9月28日教師節當天召開記者會,希望政府能夠提供私校老師應有的保障。事實上,不論公校或私立學校的教師都同樣受《教師法》的規範,也都是台灣教育場域中重要的一份子。然而,在《教師待遇條例》中,只保障私校教師的「本俸」必須與公校一致,其餘像是鐘點費、學術費仍然不在管轄範圍內。且近年來,為了因應少子化,許多學校為了節省成本,紛紛裁減課程、停招系所,有些學校甚至大規模資遣教職員,導致許多老師成為流浪教師。此外,招生也因此成為私校教師的業績壓力,倘若招生不如預期,則可能遭扣薪,連帶影響工作權,進而影響教學品質。然而,不只是教師工作權受損,學生也因此被迫共同承擔校方為節省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像是課程精實所導致修課選擇減少、許多課程從小班教學轉為大班制等。不只私校對此制度不甚滿意,公校也認為此制度中,政府只補助75%,剩下25%為校方自籌款項,一年可能要增加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人事費用,長期下來亦會對校務財政造成一定負擔。在逐漸惡化的教職環境中,「加薪」看似是欲改善惡化現象的一道曙光。但政府若只是倉促推行政策,而忽視未受到制度保障的私校教師,則很可能適得其反。老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接觸對象,且授予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倘若教職環境不能給予教師足夠的保障,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的授業解惑,反而可能因此侵害到眾多莘莘學子的受教權。
【課程精實】從專業走向多元 大班制恐影響教學品質
校園
第1606期
【課程精實】從專業走向多元 大班制恐影響教學品質
焦點
2015-10-27
圖解課程精實。 製表/張方慈【記者張方慈綜合報導】20日,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權益部舉辦公民論壇,邀請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及通識中心主任當面回應學生對於課程精實方案的疑慮,包含大班制影響上課品質、教師員額不足、課程選擇減少、明年上路恐影響大四生權益等。政大從今年3月開始推動課程精實方案,透過數次會議進行各方意見交流。20日校務會議中,系主任提出的疑問,以及同日公聽會上學生與校方的激烈爭辯,反應出校內師生對校方提出的精實方案仍有疑慮。本報將精實方案重點、師生疑慮,以及記者專訪副校長與通識中心主任所得到的回應,依主題整理如下:方案立意:學習紮實多元 老師有更多時間作研究課程精實方案主要推動原則為「全校專任教師每學年平均授課時數 12 小時,每學年備課數平均以三門課為原則」、「逐步調降各系畢業學分數至學士班 128 學分」、「各學士班調降必修學分數至畢業學分數之40%」。政大副校長王振寰表示,現在學生一學期平均是九門課,修課過多、學習狀況不佳,所有學科的平均分數卻很高,分數失去鑑別度。老師也因上課的時數太多,沒時間好好備課,也沒有多餘心力著重研究。王振寰認為目前高等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學生的專業無法對應日後就業。王振寰指出,根據調查,一個學生畢業後一輩子至少換四個工作。因此,學生必須提升自學能力,除了要學得紮實,還要學得多元,這是本方案背後的理念。「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學校文化的改變。」王振寰表示,透過課程精實,未來學生能紮實學習,並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老師也能在教學之外,透過研究及出版,影響社會。減課促進研究、備課及學習?評鑑機制為何? 如何確保學生課減少後,就會更加專注於學習?課程精實方案將推動「學術導師」制度,輔導學生一學期修課不超過六門,增加每一門課的準備時間。此外,「等第制」將增加同學間的分數差距,提高學生「努力以獲得好成績」的誘因。另一方面,將教師的授課時數減少,並不等於教師就會把多餘時間拿來做研究或備課。目前的方案並未詳列實施後的評鑑機制。 政大副校長王振寰在公聽會回答同學問題。 圖/政大學聲提供走向大班制:大教室及助教不足是隱憂課程精實方案原則中規定,教師授課時數上限為每學年12學分。王振寰表示,日後部分課程將走向大班制。在公聽會上,法學院校務會議學生代表葉乃爾擔心,老師為因應大班制,出考卷時會傾向出容易批改的選擇題、簡答題,避開較能促進學生思考的申論題。王振寰接受專訪時指出,方案中同時規定老師平均一學期開課上限為六學分,老師將會更有時間閱卷,學生所提出的質疑不是必然。王振寰表示,將來基礎理論課勢必會走向大班制,學校一定會搭配助教輔助老師。然而,也有老師持不同意見。英國語文系副教授林質心認為,大班制對老師造成的負擔,無法靠減課平衡,「我本來三班40人,現在給我兩班80人,我比以前還累」。她以她所開授的文學課為例,原本班級人數維持在40人左右,她可以記住全班同學的名字,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但如果將來走向80人一班,她無法保證能顧及到每一位同學。林質心表示,即使學校提供助教幫忙,班級人數仍將影響她考試、作業的出題方向,「真的要訓練一個助教到能改申論題是非常難的,即使學校給我資源(助教),我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林質心認為,在學校專任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必須更謹慎考量方案實施後對學生的影響,「一個學校的本還是學生。」針對此類擔憂,王振寰在專訪中表示,老師需要改變教學做法和心態,不論任何課程,學生自學能力比老師教學更重要。老師必須降低教學負擔,花更多時間做研究,才能與其他國內頂尖大學競爭,這點對年輕老師更為重要。公聽會中,學生會權益部提問,課程在整併之後,每班修課人數將提升,學校是否有足夠的大教室因應大班制。政大教務長于乃明表示,目前學校70人以上的教室共59間,顯然不足,將來可能要使用各系的國際會議廳上課。至於精實後大班的助理需求,是否會因近來助理納保爭議更難解決。于乃明表示,校方透過聘僱學習型助理、開設學習課程,目前已確保經費能聘請到足夠的助教。王振寰則認為,助理納保爭議目前在政策實施的過渡期,明年問題應該會解決。員額不足的系所難因應  需校方具體解套目前國立大學平均師生比是1:18,而政大則為1:23,顯示政大教學人力較他校吃緊。精實方案對於原本就員額不足或小班課程比例偏高的系所衝擊最大,若校方未具體給予新聘員額或兼任師資,將難以因應。地政系分為土地管理、土地資源規劃、土地測量與資訊三組,各組間性質差異大,教師人數卻沒有按比例增加,現在又面臨刪課問題。地政系主任林子欽在校務會議中表示,若依照目前精實方案,明年系上每組只能開出三門選修,「國考的科目我們都不一定開得出來」。員額不足的問題須靠校方開缺補足,但現階段,校方並沒有在政策中擔保會解決問題。地政系學生蔡忠憲表示,去年系上有一位專任教授退休,但校方卻表示「遇缺不補」。問及明年精實計劃上路,是否會增聘專任教師解套。王振寰表示,明年方案實施後可望人事解凍,校方之後將針對系所表現,提供專任員額,不過前提是系所在課程精實方案中能配合。政大歐洲語文系分為德、法、西語三組,同樣面臨師資不足問題。王振寰表示,校方會考量學外語學院的特殊需求,將提供兼任教師。于乃明則提到,教育部於民國95年提供外語學院14個專任教師員額,目前員額已經撥進政大,校方會用其中兩個員額來聘請更多兼任教師。對於需要小班面對面教學的語文學系而言,師資不足將使學生受教權受損。教育部雖然給了員額,但並未提供經費。目前方案中開放讓各院自籌經費,但是否能夠成功籌到經費,是未定之數。 政大學生會權益部舉辦公民論壇,邀請校方高層當面回答學生對於課程精實方案的疑慮。 圖/政大學聲提供課程選擇性變少 外語學院衝擊大精實方案限制老師授課時數,未來各系選修課將因此減少,必修課也將整合。中文系學生在公聽會中提問:「校長說,學生一個學期選四門課剛好,但有沒有可能,其實四門課中都沒有學生想學的課?」課程數減少將使學生選課多元性下降,可能導致學生選不到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對此王振寰回應,全世界沒有一個大學可以開出所有學生想上的課,系所開課應遵循系所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學生想上什麼學校就得開什麼,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對於在政大就讀「非英語」科系的外語學院學生而言,台灣環境缺乏相關語言學習資源,學校精減課程,將影響學生權益。公聽會上政大校長周行一說:「我學英文,Most English I know I learned by myself,可是你不能夠說斯拉夫語就一定比英文難嘛!我不覺得。」引起現場外院同學一片譁然。阿拉伯語文系同學蕭以采認為,學校不應將英語和其他外語類比,「英文的學習資源是阿語的好幾倍,在台灣想要找到一本中文的阿語教材都難,『幹麻不自學』就是一種無視條件差異的菁英話語。」目前政大外語學院大學部有七個外語系,共開設22種外語課。王振寰表示,學生在學習語言時,入門較為困難,校方會考量外院學生的特殊需求,確保基礎課程的開課量。至於進階課程,王振寰則表示,老師帶入門以後,想學好仍然要靠自己。到底要刪哪堂課? 大四生呼籲校方公布預排今天將畢業的大四生陳億霖擔心,今年學校因為納保爭議造成助教減少,許多老師因此拒絕大四學生加簽,明年如果又碰上課程精實,大四生可能發生差一兩學分無法畢業的情況。此外,政大目前有多個系所開設學分學程,若系所面臨減課壓力而決定採取學程課兩年一開,也可能造成大四生無法完成該學程或因此延畢。葉乃爾呼籲,學校應盡快公布各系所預排課程,讓學生知道什麼課程會「被精實」,提早規劃。周行一表示,會提供每系所兩萬元經費,讓系所召開臨時會或邀請學生討論,規劃出預排課程。王振寰預計,各系將在一個月左右公佈預排後課程。 公聽會上外語學院同學提出疑問。 圖/政大學聲提供通識開課量恐不足 無硬性規定盼院方自主配合 根據8月25日公布的國立大學新制課程精實方案,校方要求通識課程開課量應達全校總課程量的18至20%。然而在10月20日公布的新制方案中,校方改為原則性規定「通識課開課量,應依通識教育中心以各學院學生比例所需通識課程規劃開課」。政大研究生學會總幹事徐子為表示,課程精實施行後,老師一般會先支援本系必選修課程。政大通識教育中心沒有專任員額,若無硬性規範,各系所提供的通識課恐怕無法滿足全校學生需求。陳榮政在20日的校務會議中表示,假設今天沒有通識教育中心,但各院又必須滿足需求,則每院必須互相協商,開出能滿足彼此院系的通識課數量。如今由通識教育中心負責,卻又沒有專任師資,面對課程精實,「通識教育中心只好去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各院多加配合。方案無法確保淘汰甜涼課 未來將研擬評鑑機制 有學生認為,通識課程中有不少「甜課」、「涼課」,為何學校的精實方案只針對必選修卻不去精實通識課?政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榮政表示,通識課程旨在強化學生的博雅教育、拉近知識和常識的距離,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參與。精實方案的立意之一,在於促進學生多元學習,維持通識課開課量有其必要性。事實上,「甜課」、「涼課」並非僅存在通識課程中,即使是必選修,也可能有同樣問題。課程精實方案讓必選修課程減少,卻沒有提出確保課程品質的辦法,可能導致被刪減掉的是品質好的課程,而非「涼課」、「甜課」。學校是否提出相應的配套措施,是學生關注的重點。王振寰表示,未來教學發展中心將研擬評鑑機制,確保老師的教學品質。陳榮政則表示,過去是透過三年一次的通識課教師教學評鑑、老師的教學大綱及學生的學習意見調查表、各領域通識會議等方式與老師溝通,未來會更加嚴格執行。陳榮政認為,造成「涼課」、「甜課」存在的原因在於同學的選擇行為。過去有老師決定修正課程方向,將授課成績往下拉以提高標準,結果同學彼此「互通聲息」,以往70人以上的班,老師沒變、課程沒變,選課學生數卻降到20人。陳榮政表示,校方未來擬採「等第制」給分,讓評分具鑑別度,「不能你打得很嚴,我打得很鬆。」學生若沒有甜又涼的課可選,便會選擇認真授課的老師,淘汰授課品質差、靠打高分討好學生的老師。各系課程預排預計一個月後公布,學校則將於11月4日召開行政會議審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