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4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4
影音
科學融入藝術創作 《跳浪》癒地震創傷
2024-11-14
影音
遊蕩犬貓衝擊生態 千人發聲促政府行動
2024-11-14
校園
【社論】重理輕文是趨勢還是歧視? 「文組無用論」成適性發展阻礙
2024-11-14
新知
北科大創新運動藍牙耳機 即時監控生理數據
2024-11-14
新知
AR眼鏡結合演算法 降低眼震檢測成本
焦點
2024-11-14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55期
敦煌壁畫融精品商標 蕭博駿諷當代盲目崇拜
2021-10-27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知名精品品牌的銀色墜飾勾勒出蝴蝶輪廓,飛舞於敦煌壁畫的山水圖像之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美術創作理論組學生蕭博駿發表《幻象極境系列》,將時尚物件融進水墨畫中,反思現代人崇尚精品的文化現象,系列作品於22日起在2021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佛家將美好空間稱為「極境」,而《幻象極境系列》靈感發想自受佛教影響的敦煌石窟壁畫,作品〈幻象極境系列2〉中,壁畫的飛馬圖像由時尚精品商標代替,藉此諷刺現代人的極樂轉為崇拜時尚精品,觀眾林承磊說:「奔騰的馬呈現動態感,衝擊的作品力量極為特殊。」 〈幻象極境系列2〉構圖概念為佛陀三尊,以古代經典圖像結合時尚品牌標誌,諷刺當代崇尚精品的文化現象。 圖/吳姿芳攝15隻蝴蝶於作品〈幻象極境系列3 花好月圓〉中的天空飛舞,「15」代表圓滿與祥和,而「初一十五」也為月圓之時,蕭博駿說明,藉此傳達現代人崇尚精品,認為進行高額消費就能滿足自己,「看懂的人就知道,裡面有吊墜與耳環,用來批評現在的消費文化。」現場觀眾林宜潾說:「因為我很喜歡溯溪,這幅畫讓我想到之前在山上看到的漂亮蝴蝶。」 〈花好月圓〉畫作中15隻花蝴蝶翩翩起舞,蝴蝶圖樣包含吊墜與耳環等時尚配件,代表時尚精品主義。 圖/吳姿芳攝敦煌壁畫大多以山水畫的形式呈現,蕭博駿說明,他希望能加入當代趣味的元素,與傳統畫作區隔,因此他將時尚品牌商標置入蓮花圖像中,諷刺人利用消費滿足虛榮心,他也補充,他將畫面設計得很華麗,藉此表達現代人對物質崇拜勝過對精神的追求。蕭博駿說明,他創作《幻象極境系列》時使用敦煌壁畫技法「盛上」,利用半浮雕效果呈現凹凸變化,產生光影,他也將紅寶石、藍寶石磨成粉狀作畫,再貼上銅箔與彩虹箔堆疊出層次。蕭博駿表示,相較過去作品,《幻象極境系列》於用色、技巧方面皆有突破,過去僅用黑色當作背景顏色,現在能藉由不同礦物堆疊,使得用色及畫面更加豐富。 觀眾屏氣凝神,駐足欣賞《幻象極境系列》,細膩咀嚼畫作隱含的寓意,並與個人經驗連結,產生共鳴感。 圖/吳姿芳攝過去,水墨畫常被認為只是用墨汁於宣紙上作畫,然而蕭博駿將現代時尚元素入畫,再使用古代繪製敦煌壁畫的手法,試圖連結古今共鳴,期待作品能與觀眾對話,以開放的方式交流藝術。蕭博駿從古作中創新出《幻象極境系列》,他也期望未來能繼續從其他傳統作品發想,結合時下議題,暈染出當代水墨的新風貌。
藝文
第1734期
無慾的佛像手持精品 《問石記》諷當代物慾
2020-10-28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佛像手舉名牌包,周圍繚繞的雲朵則作為展架陳列時尚精品。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的蕭博駿,於17日起在藝廊「丹之寶」舉辦個展《問石記》。其中系列作品《太湖時尚》,透過並置傳統宗教文化與當代流行元素,暗諷人們追求物質的慾望。 個展《問石記》的取名融合蕭博駿的生活觀察與北京留學經驗,體現多重符號雜揉的思辨歷程。 圖/丹之寶提供蕭博駿曾到敦煌石窟臨摹壁畫,洞窟裡的圖騰及「佛陀本生故事」皆成為他的創作謬思,使他的作品不同於多呈現日式風格的膠彩畫,反而蘊含濃厚的宗教哲思與佛學色彩。他指出,石窟內的佛像和置於展示櫃的模特兒兩者皆處在框內,就如展示物,「我發現石窟的造型與百貨公司櫥窗陳列方式,竟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洞窟壁畫經由時間累積成為不朽的經典,現代流行的精品卻依據季節迅速更迭,引發消費者的購物慾望。蕭博駿補充,他期望經由作品點出現代社會過於強調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提供觀者思考當代消費文化。 佛陀手持名牌包,蕭博駿透過傳統宗教元素與現代流行精品的連結,探討人們的物質慾望。 圖/丹之寶提供項鍊懸掛於太湖石上,底下的蓮花與首飾揉為一體,〈太湖時尚13〉將佛教象徵物與現代物品並列,使兩者的矛盾躍然於畫作上。蕭博駿說明,蓮花在佛教象徵至高無上的純潔,他刻意在花朵上繪製珠寶,連結宗教圖案與時尚精品,探討精神與物質崇拜之間的關係。藝術評論家王焜生說:「佛教講求跳脫人世,但他的作品卻將宗教元素融入現代物質生活,展現另類的入世觀點。」 〈太湖時尚13〉為橫軸觀看的作品,以焦墨與淡彩勾勒線條,呈現現代櫥窗意象。 圖/丹之寶提供為強調名牌精品的質感,蕭博駿大量使用金泥雲母、金箔、紅寶石粉末及敦煌土等素材創作,再融入敦煌石窟的特殊技法「瀝粉貼金」(註),讓膠彩畫呈現半浮雕的立體感。蕭博駿提及,作品上的浮雕雲朵需先用細顆粒的礦物粉末與動物膠層層堆疊,最後再貼上金屬箔。因此,單憑畫作上的一片小雲彩,就需耗費好幾日製作。註:瀝粉貼金技法是中國傳統壁畫、彩雕以及建築裝飾常用的一種工藝手法。將膠和土粉混合裝於管中,按彩畫描出隆起的花紋再貼上金箔,以求圖案產生立體感。 蕭博駿致力於當代水墨創作,特別專精於膠彩畫的探索,亦曾親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 圖/丹之寶提供展覽隨處可見當代與古典藝術的結合,觀展民眾劉安迪表示,展品遠觀似古代宮廷畫作,細看卻發現隱藏於其中的現代文物,古今交融的呈現方式彷彿開啟一場時代對話。而觀展民眾黃顯榮則肯定藝術家藉由詼諧的表現手法,提醒大眾反思物質崇拜的理念。
藝文
第1595期
菩薩入櫥窗 水墨染繪消費新觀點
2015-04-30
蕭博駿將菩薩和時尚衣裝一起關進櫥窗,象徵現代人崇尚消費,以櫥窗為信仰。 圖╱蕭博駿提供【記者謝佳穎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所學生舉辦水墨創作展《2015沉墨高揚》,4月25日於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開幕。學生蕭博駿效仿古代敦煌壁畫師,使用礦石顏料、雲母粉和金箔等媒材,畫出菩薩站在櫥窗中,比喻消費成為現代人信仰,呈現另類水墨畫。作品〈時代的信仰—學運太陽花〉中,蕭博駿將一尊莊嚴的文殊菩薩,和時尚的靴子、皮包及洋裝一起放進櫥窗。他解釋,佛教是傳統信仰,而對熱愛消費的現代人而言,櫥窗則是新的崇拜對象。蕭博駿希望告訴觀眾,隨著時代改變,信仰也在變遷。蕭博駿更發揮創意,讓菩薩戴上一副墨鏡、身上裝飾太陽花,打扮時髦。他表示,同為靜坐,佛教講求悟道,而太陽花學運則是革命行動。兩者的反差讓他聯想到,文殊菩薩代表智慧,剛好可以象徵參加太陽花學運的莘莘學子,於是決定在作品中結合兩者。學生許芳庭的作品〈在不斷延伸之間(三)〉中,她將畫布塗滿黑墨,再以細線條架構出一座巨大的工廠,向上延伸至天頂,結構複雜的工廠與乾淨的天空形成極大對比。她表示,夜間搭乘客運返鄉,看到連綿的廠房,曾經佈滿星辰的天空在工廠廢氣污染後不再透徹。因此許芳庭運用揉紙技術,使畫布帶有皺紋,宛如細密的荊棘,沿著巨型工廠爬向天空,象徵工業污染正在侵蝕環境。學生葉柏昱展出系列作品《中年大叔》,他觀察,中年大叔多半事業有成,但強人的外表下卻有顆壓抑的心,「例如新聞經常報導,有權勢的中年男子意外出軌。」他發現,有些大叔努力在外打拼,回家後不敢向老婆訴說工作辛苦,轉而嚮往接觸年輕女子。葉柏昱希望以創作刻劃中年男子的心情,所以畫作中常出現大叔伴隨女子的身影。畫作〈夏日午後〉,大叔身邊有年輕女子相伴,躺在被繁茂植披包圍的椅子上,一旁還有與大自然格格不入的電扇和茶几,大陽傘下甚至牽連出蕾絲。葉柏昱安排濃密植物緊緊圍住大叔,象徵混亂的外在環境,造成其內心糾結複雜。在自然中加入人造元素、製造衝突,則是暗指中年男子強勢的表象和乾涸的內心,裡外矛盾。葉柏昱打破以往水墨畫留白的慣例,用細點和細線,密密填滿整幅畫。此外,創作中使用水墨畫罕見的濃厚色彩,葉柏昱解釋:「相較中國,台灣位處亞熱帶,山水顏色較為濃郁,創作者和觀眾都較能接受豐富的顏色。」身兼主辦負責人的葉柏昱表示,相較去年,本次將展覽移至校外,期望更多的外界人士在展場留下建議,直接反饋給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