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救贖與昇華》將信仰生活化 泰僑視角詮釋佛學體悟
藝文
第1767期
《救贖與昇華》將信仰生活化 泰僑視角詮釋佛學體悟
2022-10-05
【記者古宇恩台北報導】透明的小佛像坐落在展場正中央,八面碩大的書畫四圍環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學生徐熱舉辦畢業個展《救贖與昇華》,以泰國僑生的視角出發,展出一系列以菩薩超脫輪迴為主軸的作品,傳遞他心中對小乘佛教的體悟。展覽於9月27日起在臺灣藝術大學真善美藝廊展出。 〈身處瀟湘〉是由八個自然景物組合而成的大型作品,希望透過大自然的消長,來詮釋佛教中的輪迴。 圖/古宇恩攝八面書畫各自代表著不同的自然景觀,分別是〈星〉、〈海〉、〈濕地〉、〈砂〉、〈草〉、〈山〉、〈火〉、〈雨〉,按照作者心中自然的循環排列。徐熱說明,作品〈身處瀟湘〉靈感源於傳統水墨畫〈瀟湘八景圖〉(註一),結合自己對輪迴的體悟創作而成。有別過去具象呈現菩薩的形貌,這個作品刻意將其隱藏,透過自然的消長來比喻輪迴,菩薩則藏身其中。他表示,「本來菩薩是偶像崇拜,當輪廓被模糊後,祂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表現我們或是菩薩在輪迴歷經的過程。」觀眾王柔茵認為,相較於徐熱早期作品對細節的注重,這幅作品沒有過多技法,反而讓人能夠去感受畫面的意境,「這幅畫很樸實,力量反而很強大。」他說。註一:瀟湘八景最早源自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書畫》,指湖南湘江流域的八大景色,是國畫常見的題材之一。作品中帶有貶謫的、失意的情懷。 透明的佛像,將偶像崇拜的輪廓模糊,讓觀者更專注在作品中所要傳達的意境,而非物質。 圖/古宇恩攝展場的另一側,是由八個人和門框組成的畫作〈八聖人〉,挪用自泰國佛教經典中四向四果(註二)的畫作,象徵進入佛教最高境界涅槃(註三)前的八個階段。徐熱說:「泰國佛經對於進入涅槃過程的表現非常厲害,透過門槓的方式來象徵無法放手的事物,在進步的過程就會把槓折掉。」這幅畫是徐熱觀察小乘佛教而作出的回應。這幅畫中富含巧思,如最左側的聖人身穿西裝,表示佛教修行並不等於形式上的出家,而是思想上的超脫;或是將其中一個聖人的性別抽換成女性,映照出過去泰國女性難以出家的困境。註二:四向四果為佛教術語,出於佛教經典《雜阿含經》,代表修行的四個成果,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每個境界又可再分為兩個階段。註三:涅槃為佛教術語,佛教上指滅盡所有的煩惱,不再歷經輪迴,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 〈八聖人〉是挪用自泰國佛教經典中的畫作,透過八種人各自肢體動作和其外圍的門框,來傳達修行的不同階段。 圖/古宇恩攝談及此展以《救贖與昇華》作為主題的契機,徐熱表示其實過去就非常喜歡畫佛像,佛對他而言就是救贖,這次展覽希望將自己「接近救贖」的過程透過藝術呈現,換言之,也是將佛生活化,將信仰真實地的實踐在生活中,「去接近祂,去把祂生活化,我更接近於這些偶像,那就是生活。」他說。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學生徐熱透過講解〈八聖人〉,連結他所認知的修行的意義和自己的文化。 圖/古宇恩 攝徐熱很慶幸自己的家庭給予多元且自由的環境,讓他得以隨心創作,特殊的身分也使他能觀察台泰兩地對於佛教藝術不同的詮釋,讓他較能夠突破傳統書畫的限制,運用不同媒材創作。觀展民眾楊子逸說:「有些人很在意要有一種歷史或是脈絡。而他雖然加入一點宗教味道的故事但不會太多,讓大眾都能接受。」他認為徐熱直接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可以輕易地進入到藝術家營造的氛圍之中,體會生命突破輪迴的心路歷程。
以畫呈現獨處心境 聯合畫展詮釋風格多元
藝文
第1684期
以畫呈現獨處心境 聯合畫展詮釋風格多元
2018-10-17
【記者林莉庭新北報導】《無人之境》繪畫聯展,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四位學生辛禾妘、林殊羽、黃巧綺和時蘊萱共同展出,透過畫作傳達青少年獨處時的心理狀態,也呈現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聯展自3日開放至11月8日,《無人之境》主題由四位創作者共同決定,再各自根據自身思想與繪畫手法,呈現四種不同的詮釋方式。「我覺得《無人之境》包含許多想法,要怎麼解讀都可以。」林殊羽補充,展覽理念來自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的墓誌銘開頭:「不被這世界所理解。(Diesseitig bin ich gar nicht fassbar.)」正因為不被理解,所以他們回頭觀照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並以繪畫為媒介去表述。 台藝大書畫藝術系的四位學生在畢業前舉辦聯合畫展,展出四種風格截然不同的畫作。 圖/策展單位提供林殊羽指出,不被世界理解的感覺就像身心分離,身體在此,但心靈卻徘徊各處,只能將這種徬徨的心情寄託在繪畫上,他說:「繪畫對我而言是自我的藝術治療方式。」以畫作〈山水〉和〈共眠〉為例,林殊羽將自己比擬為綠繡眼,與背景的山巒和城市隔絕,對他而言綠繡眼代表脫離俗世,也是他對無人之境的解讀。另一幅林殊羽的畫作〈心〉,則以兩隻綠繡眼構成心臟的形狀,其身軀被肋骨遮擋,而身旁則散落鮮紅色的花瓣。綠繡眼於此表徵脫離束縛,即使身體為痼疾所困,他仍希望心靈能獲得自由。 林殊羽的畫作〈心〉,以綠繡眼的形狀代表心,同時也代表擺脫社會框架的渴望。 圖/林莉庭攝喜愛大自然和動植物的黃巧綺則說:「清閒的生活,對我來說無人之境的感覺就是那樣。」像是他為本次展覽設計的海報,靈感取自老家花蓮的山和天空。對黃巧綺而言,沉浸於大自然可以消除他的壓力,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能更加單純。黃巧綺也將對世界的理解呈現在畫作〈映〉,表達青少年要踏入社會前擔憂卻堅定的意志,畫中梅花鹿比喻怕生卻也勇敢的自己,「這些都是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我選擇用繪畫呈現。」黃巧綺讓作品述說他對世界的想像。 黃巧綺透過〈映〉,呈現大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伴隨而來的畏懼與期待。 圖/林莉庭攝〈靜流〉為辛禾妘的作品,暗藍色的水流象徵社會紛擾,角落中純白色的鹿卻不被動搖,塑造出剛硬不屈的形象,辛禾妘期許觀者能經由畫作重新思考與社會互動的關係;時蘊萱則認為身處無人之境即為自我對話,作品〈毅〉象徵高潔與堅強的梅花,在白雪紛飛的背景裡屹立不搖,整體畫面呈現銀白的色調,讓觀者的心情沉靜下來。 〈靜流〉為辛禾妘的作品,以墨彩繪成,傳達在紛亂的社會中堅守自我的期望。 圖/林莉庭攝 展覽選在咖啡廳舉行,期盼營造輕鬆觀賞藝術的氛圍。 圖/策展單位提供《無人之境》聯展舉辦於「在一起」咖啡廳,事務長蘇于修從時蘊萱的作品〈圓融〉中人物低頭沉思的神情,反思自身當前面臨的煩惱,「從畫中會投射出自己現在正思考的事情。」觀展民眾洪家葳也對〈圓融〉精緻的畫風感到驚艷,他表示,畫中人物捧著希望的光,「有種黑暗中帶給人們希望的感覺。」 時蘊萱的作品〈圓融〉中人物頭上花朵的髮飾,代表平凡的希望,也是創作者對生活的想像。 圖/林莉庭攝
融創意於經典 水墨畫再發展
藝文
第1670期
融創意於經典 水墨畫再發展
2017-12-20
【記者廖翊庭台北報導】由心動藝術空間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合作的《首屆心晴藝術選-新式水墨》學生聯展,於16日開幕。九位台藝大書畫系學生以當代的觀看方式重新詮釋水墨意象,在創作中加入富有實驗性且創新的技法與媒材,表達內在的美感意識。不同於以往黑白相間的山水風景,一幅幅湛藍色、彩色和金色與墨色相互交錯的水墨畫作展示在純白展間,絢麗之間仍能看見傳統水墨藝術原有的優雅與美感。聯展作品除了單純在畫紙上創作,有的還結合窗框、黏土等複合媒材作為畫框;有的則使用堆高顏色的技法形成起伏的肌理、配合光線投射讓畫作呈現閃耀立體感等,各種創意展示新世代水墨面貌。一幅壯闊山水畫染上了海洋的湛藍和森林的蓊鬱。《覓境》創作者、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李羿慧說明,透過膠彩的特殊技法營造出內心的理想仙境,把夢幻、耀眼的色彩融於畫面中,再以傳統的筆墨皴擦筆法整理出層次分明的石壁、山涯。他以純粹、平易近人的構圖搭配繁複的繪畫手法塑造出大自然無法取代的美麗,「圖中想傳達尋覓未知卻又燦爛的秘境。」他表示,不同於繁雜吵鬧的生活環境,最單純自然的世界才讓人怡然自得。 《覓境》以膠彩技法營造理想中的仙境,風格上既保有傳統水墨皴法技法卻又不失實驗性。 圖/廖翊庭攝同為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的劉默霖,其作品《回歸》以中國傳統吉祥物「龜」作為題材,《無眠夜》則是兩隻相依偎的「犀牛」,運用黑白兩色,以最原始的風貌將畫作呈現在觀者眼前。他表示,烏龜象徵長壽,充分展現生命的傳承與延續,創作者嘗試「以物擬人、以人擬物」的手法來切題,運用傳統技法融入西畫元素,表現現代水墨的設計感。畫中的犀牛臨摹細膩,遠看又像是高聳的山崗,不失傳統水墨印象。他的系列作品以末日重生為核心概念,結合內心感悟與環保議題,旨在提醒人們珍惜地球資源、延續生命的重要性。 《無眠夜》近看是兩隻相依偎的犀牛,遠觀則似高聳的山崗,細膩臨摹中不失傳統水墨印象。 圖/廖翊庭攝觀眾、台藝大書畫系碩士生徐嘉霠認為《首屆心晴藝術選-新式水墨》給予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很好的空間和舞台,也讓更多人能看見這些用心創作而成的作品。細細觀賞每幅作品能看見不同藝術家對於「水墨」的獨特見解與詮釋,令人印象深刻。策展人、台藝大書畫系系主任李宗仁提到,藝術講究個性化、差異化及辨識度,新式水墨應是當代客觀審美的轉化、創新和經典的融合。他表示,此次聯展便是透過展出年輕藝術家的特色畫作,跳脫傳統框架,探索水墨畫「再發展」的可能性。  
水墨膠彩巧妙融合 張維元展最高氣韻
藝文
第1642期
水墨膠彩巧妙融合 張維元展最高氣韻
2016-12-21
【記者楊采翎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研究所學生張維元,7日至20日於新北市藝文中心B1藝廊舉辦《張維元創作展─漫遊吾境》。結合水墨、膠彩及西方油畫元素,展現異於傳統書畫的手法與氣韻。男孩盪著鞦韆,仰臉遠望,雙腳隨鞦韆擺動,閃爍細微光芒的青藍色褲管被風吹得發皺,表現童趣的愜意。〈暢〉運用色澤飽滿的膠彩及水墨的薄淡清雅,展現收放之姿。暖黃色調襯出男孩褲管的鮮藍,卻讓腿部半透明呈現輕盈動感。張維元表示,因為懂得安排用色、收放結構,所以從水墨入膠彩很簡單。他也認為,做畫的基本原則相通,不因媒材而變,重點是表現「氣韻生動」。選擇淡化主角腿部色澤,便是為了表現氣韻的最高境界。 〈暢〉是張維元從敦煌回來的啟發,從主角衣服的皺褶可以看出東方畫法的線條,加上水墨技法收放自如,經營高度氣韻。圖/楊采翎攝自幼學習水墨的張維元,在民國101年前往東京藝術大學繪畫科日本畫專業交換,才開始接觸膠彩課程。「水墨是一次性的,雖然可以堆疊,但是畫錯就畫錯了,不能重來。」張維元提到,水墨下筆無法調整,膠彩卻可以層層堆疊。兩種極端的差異,促使張維元運用墨的暈染跟撞水技巧與膠彩疊合,豐富作品層次。他解釋,墨裡面的膠碰到水時,會產生排斥,呈現暈霧效果。〈輪轉〉是張維元在日本交換下半年的作品,面臨將回國的壓力,覺得人生似乎仍在輪迴漂浮。畫中的馬來熊看似自在地在池中玩耍,卻沒有生活方向,抓住球便寄望獲得某個去處,就如他的心境。張維元表示,為求突破,他大膽地在畫作上貼金箔、肆意灑墨。似西方油畫的畫法及日本動漫的線條,展現速度感。 〈輪轉〉呈現張維元在日留學的徬徨心境,藉由馬來熊的意象表徵自己,也運用創新的仿西畫膠彩畫法及日漫畫法,讓層次更多元。圖/楊采翎攝觀眾、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學生江慧娟表示,水墨墨色跟濃淡之分做得很好;膠彩色澤雖較華麗,但與偏向插畫的作品搭配,反而相互映襯。 張維元喜愛透過畫作寄情,膠彩因為以礦物作為顏料,光線能在礦物間折射發光,更顯畫作形象。圖/楊采翎攝 張維元臨摹清末畫家〈臨 郭雪湖〉,巧妙融合水墨及膠彩的技法,使之雖為東洋畫,卻有水墨的氣質。圖為原畫局部。圖/楊采翎攝
書法篆刻多變 鑿出文字美學
藝文
第1640期
書法篆刻多變 鑿出文字美學
2016-12-08
【記者周欣儒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與泉州師範學院書法系,4日至10日於台藝大美術書畫大樓合辦《當代書法篆刻觀摩展》。兩系師生以手工篆刻藝術品,展現書畫藝術在電腦發達的時代無可取代的價值。 許宸家(左)、邱奕寧(中)、余玟陵(右)三人在邱奕寧的書法作品前合影。圖/周欣儒攝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進修部學生邱奕寧,對多種篆刻樣態皆有深入研究。系列作品《半弄室印存》,調整每一個篆刻作品中的紅白比例,結合中西手法,時而奔放,時而收斂,呈現深厚功力。字體從古代的經文體到現代篆書,彷彿可以看到濃縮的篆刻史。邱奕寧表示,每一個作品就如同自己的兒女,都是無價之寶。 邱奕寧作品《半弄室印存》,包含多種佈局、字體呈現,並將篆刻史濃縮在作品中,充分展現她深厚的功力。圖/周欣儒攝系列作品《道》以鳥蟲篆篆刻,雖複雜難懂,卻十分細緻清新,如溫婉嫻靜的大家閨秀,規矩中不失花俏。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進修部學生許宸家表示,鍾情於戰國時代鳥蟲篆,利用《老子》的經典名句,展現作品的禪風。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進修部學生余玟陵,則用大膽、粗獷的風格,呈現典雅的情詩於系列作品《虛度時光》中,展現篆刻中的霸氣,獲得評審青睞。余玟陵表示,篆體字講究力度,但力氣較其他人小,所以每次比賽前都要練習很久,才能刻出滿意之作。 許宸家作品《道》,運用戰國時代的鳥蟲篆表現道家《老子》的經典名句。圖/周欣儒攝 余玟陵表示,喜歡將優美的情詩雕刻在作品上,此為作品《虛度時光》。圖/周欣儒攝傳統篆刻要求甚多,從印文選擇到裝裱必須花許多時間。首先,挑選印文時必須謹慎,若刻到一半發現挑錯文字,只能重新開始。接著,將印文的所有字濃縮於方寸之間,思考如何均勻呈現每一個字的形體。再使用毛筆、墨水將印稿描繪到石章上,利用平口刀鑿出作品。最後依篆刻作品的排列,決定使用紙張類型、裝裱方式,才能完整呈現。沒有涉獵篆刻的民眾欣賞篆刻時,通常注重是否能看懂字裡行間的意義,而非注意篆刻的視覺效果。例如運筆用刀的輕重、墨跡乾溼程度、作品的紅白分布、字體均勻度。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系辦公室助教林育正表示,欣賞篆刻作品時,對它們的想像不能只是寫字、刻字,應要跳脫是否看懂,觀察創作者如何運用工具巧妙的排列出方寸之間的大千世界。觀眾劉宜涵說:「看了展覽後,發現中國文字之美,除了想看懂文字、想了解外,更會因此想學。」 紅白色的部分為篆刻作品面拓印,而黑白色部分為石章非作品面經設計後,雕刻拓印而成。除了注重作品面外,更要注重各面的設計。圖/周欣儒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