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橋藝牌技門檻高 大專社團推廣不易
體育
第1733期
橋藝牌技門檻高 大專社團推廣不易
2020-10-22
【記者陳品融台北報導】靜謐的會場裡,選手們四人成圈,專注於牌桌上的情勢,伺機而動。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以下簡稱大專盃)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四維堂開打,廣邀各校好手前來切磋牌技。橋牌雖已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中首度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然而因其難度高,在大專院校的推廣往往遭遇瓶頸。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9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6日至18日在國立政治大學登場,此次賽事共分為學生組及教職員組,再細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 圖/陳品融攝合約橋牌共分為「四人隊制賽」及「雙人賽」兩類。裁判、中華民國橋藝協會理事羅勝群說明,合約橋牌賽事會事先做好牌,而在四人隊制賽當中,同隊隊員會被分配至兩桌,其中一桌坐南北方,另一桌坐東西方,同樣的牌會在兩桌上輪流出現,「橋牌之所以能進入亞運項目,正是因為它避免了運氣成分。」 四人隊制賽中,南、北方為一隊,東、西方為一隊,過程中兩人必須非常了解對方想法,是項非常考驗默契的活動。 圖/陳品融攝本次四人隊制賽共有20隊,初賽第1至8名進入甲組,第9至16名進入乙組。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共組四隊參賽。臺大「BTU社長躺著打」隊員施慧君說明,橋藝社內有不少碩士班、博士班的社員,因此人力方面算充裕。他也指出,社團內眾多出賽隊伍中,部份選手以打甲組賽事為目標,另一部份則由有經驗的學長姐帶領新手,讓學弟妹有機會體驗比賽氛圍。 比賽現場分為公開室及關閉室,關閉室的賽事不開放他人觀看。此次特別在門口設置轉播螢幕,並有賽評即時為觀看者講解。 圖/陳品融攝除了臺大,政大、長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校也都是長年穩定出賽的隊伍。四人隊制賽季軍、政大「開陽白菜」隊長劉子豪表示,由於橋藝社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相較他校多為初學者組成的社團,人員相對穩定。「臺清交很多人會繼續讀碩士、博士,而長庚因為有醫學相關科系,所以較多人能持續打個六、七年。」長庚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振彥也分析。他坦言,因橋牌規則十分複雜,得先完全理解規定才能進行,需花很多時間精通。因此,學生若四年就畢業,社團便容易產生斷層。 選手提到,由於社團內部分成員從小即接觸橋牌,亦有幾位曾為青年國家隊國手,因此相較多為初學者的社團,在人力方面較為充足且穩定。 圖/陳品融攝然而,即使每年皆有學校穩定出賽,橋牌在大專院校的發展卻逐漸式微。羅勝群感嘆,由於橋牌門檻太高,想在比賽中取得名次,勢必得先經歷多次失敗,初學者因此容易打退堂鼓。他也提到,過往大專盃是橋牌領域的最高殿堂,如今報名人數不僅呈現雪崩式的下滑,就連選手也不再積極,「像今年報名了20隊,中途就有四隊隨意棄賽,可見很多人是抱著娛樂的心態來比賽。」劉子豪也提到,相比圍棋、西洋棋等活動,橋藝較為冷門,進步幅度非常慢,許多人一遇挫折便會中途放棄。 多數人提到,橋牌因規則複雜且進步幅度慢,且需投入很多時間,許多人往往會中途放棄。 圖/陳品融攝除此之外,經費不足也是推廣上的一大難題。羅勝群說明,中華民國橋藝協會因規模較小,成員大多是兼職,在推廣橋藝方面就顯得有心無力。而政大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源宗則指出,由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橋藝委員會一年的經費僅有兩萬元,因此也僅能籌辦大專盃,難有更多交流活動。即使面臨許多資源方面的挑戰,多數人仍對橋藝發展抱有希望。清大橋藝社社長、「大清華共榮圈」隊長陳敬霖分享,最近社團內正草擬要透過創辦粉絲專頁來推廣橋牌,「即使很多人沒有加入橋藝社,他一樣能從我們的粉專上學到一些基礎知識,這是我們樂見的。」陳源宗也提到,校內統計系教授正計劃開設橋牌通識課,將「社團知識化」,帶領學生進一步探討橋牌內的哲學與邏輯,同時推廣這項活動。而政大「開陽白菜」隊員李慶泓則建議,學校應成立橋牌校隊,同時可以抵免體育學分,或許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打橋牌的行列。
無懼改制 政大橋藝賽奪冠
體育
第1707期
無懼改制 政大橋藝賽奪冠
2019-10-02
【記者楊瑞盈台南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8學年度橋藝錦標賽」9月27日至29日於國立成功大學的中正堂舉辦。今年共有18組學生參賽,最後由國立政治大學隊伍「IMP神偷」以總分113:45擊敗來自國立交通大學的隊伍,獲得學生組四人隊制冠軍。 學生組四人隊制冠軍獎盃最後由來自國立政治大學的「IMP神偷」奪得。 圖/陳源宗提供「我參賽三年,都是渴切的希望能贏。」政大IMP神偷的隊員陳奕君開心地說道,在經歷三天的激烈廝殺後,終於奪下渴望已久的冠軍獎杯。而今年參賽陣容除新生羅啟瑄外,其餘隊員都有過參與大專校院橋藝錦標賽的經驗。「今年隊伍成員組合很棒,比賽最後也發揮得很好,才能順利奪冠。」隊長劉子豪表示,雖然他與羅啟瑄是第一次搭檔配合參賽,默契仍需時間磨合 ,但整體發揮理想,表現非常不錯。然而相較往年,本屆比賽學生報名隊數銳減,由去年的26隊減少至18隊,也迫使比賽改制。本屆主辦方成大統計學系助理教授林良靖指出,去年賽程透過初賽將學生組分為甲、乙兩組,成績較高的一半在甲組,另一半在乙組,進行循環賽後各取前四名進入決賽,今年則只有一組,取前四名晉級。橋藝錦標賽新手羅啟瑄認為,這樣的賽制導致比賽的隊伍實力落差過大,造成實力較強的隊伍有機會輕鬆晉級下一輪比賽,而若按實力分組則更能體現隊伍的實力。 中場休息,選手在討論剛剛的比賽狀況,包括出現了什麼失誤以及發揮得不錯的地方。 圖/楊瑞盈攝此外,造成參賽人數下降原因,林良靖認為應與比賽地點相關。他進一步解釋,過去有參賽紀錄的學校大部分都位於北部地區,但今年比賽在台南舉辦,對於北部學校較為不便,成為參賽隊伍減少的其中一個因素。另一原因則是,隨著隊伍中的成員畢業,在招募新成員上所遇到的困難。他舉例,去年曾派出兩支隊伍參賽的國立清華大學,今年就遭遇這樣的問題,好不容易招募到一名新生的情況下,才勉強湊齊一隊參賽。「政大橋藝社是大專院校中比較穩定有在招新的。」劉子豪分享,參與橋牌活動的學生有減少趨勢。與其他學校相比,政大橋藝社招新相對穩定,但社員仍偏少,每年僅三至四名新生入社。對此,政大橋藝社的指導老師陳源宗表示,現代學生可以選擇的興趣很廣泛,而橋牌是很深奧的學問,並非所有學生都願意在課業外花時間來研究這門學問,這可能是學習橋牌的學生減少的原因。 橋牌比賽每次出牌需要思考的東西都很多,需要一定時間思考後才能決定出哪一張牌。 圖/楊瑞盈攝陳源宗認為,橋牌講求團隊默契,並沒有類似的競技項目。他分享,同儕之間互相鼓勵,共同訂下取勝的目標,更能提高學生對橋牌的興趣。而在推廣橋牌的同時,橋牌教導者也該反思是否教學方法有誤,導致學生對橋牌失去興趣。
溝通化解失誤 台師大橋藝賽逆勢摘冠
體育
第1684期
溝通化解失誤 台師大橋藝賽逆勢摘冠
2018-10-18
【記者何家璇台北採訪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7學年度橋藝錦標賽」12日至14日於國立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組成的「柴柴大師隊」預賽以第二名進入四強賽,並在決賽以51:33、34:14的成績擊敗來自國立交通大學的隊伍,獲得甲組冠軍。師大柴柴大師隊第一次組隊參賽,就獲得第一名,對此,選手、師大學生韓旭東表示,隊友彼此間配合及默契是獲勝關鍵。他表示,自己比賽過程中發生失誤,多虧隊友支援,才能在最後逆轉奪冠。他的隊友林千雅則坦言,因為叫牌的習慣不一樣,很容易使彼此產生誤會,但在每一盤結束後,會與同伴溝通、化解紛爭。橋藝競賽是持久戰,比賽賽程共三天,選手每天連續打13個小時,需耗費大量體力。決賽當天選手已略顯疲態,判斷失誤的次數也連帶增加。為避免選手以眼神、表情與隊友交流,影響牌局,賽場上使用遮幕將橋桌分成兩邊。參賽選手只能透過隔板的小窗看到對面出的牌。本次比賽採四人隊制賽,每隊四到六人。每圈比賽派出四人參賽,再分為兩組分別與對手應戰。先經由初賽分組,依獲勝場數排名,取分數較高的半數隊伍進入甲組,其餘則進入乙組。兩隊分別進行循環賽後,各取前四名進入決賽。賽務組成員黃蕾而說明,過去報名時,是依據上屆成績分甲乙兩組,分別進行比賽。這次則調整賽程,新增了預賽、四強賽和決賽,希望讓實力相近的隊伍共同角逐名次,增加比賽公平性。另外,今年大專盃也是第一次透過BBO(Bridge Base Online)轉播比賽,並請專業橋手幫忙講評,選手、觀眾在場外也能直接用手機觀看賽事。對於賽程改變,林千雅認為,因為有四強賽,提供選手更多挑戰機會,他們才能在決賽時打敗對手。不過,裁判鄭幗忻則建議主辦單位應考慮賽制與時間的配合,將時間安排得更充裕,避免延後比賽時間。黃蕾而也提到,這次因為組別太多,超出電腦系統負荷,導致成績計分須以人工方式進行,是賽事時間拉長的主因。師大橋藝社指導老師陳永和提到,由於線上遊戲的發展,學生打橋牌的興趣被分散,學習橋牌的高中生減少。再加上政府投入資源少,造成大學選手出現斷層。他也表示,台灣橋牌在國際賽事中皆有表現,希望藉著今年亞運的優異表現,政府能投注更多資源。 本次比賽共有26隊學生,8隊教職員參加,總共較去年多了8隊。  圖/何家璇攝 選手在預賽中聚精會神地看著手中的牌,並推算另外三個人的牌面。 圖/何家璇攝 本屆賽事首次提供BBO橋牌線上轉播,場邊轉播員同步記錄賽況。  圖/何家璇攝 大賽中使用遮幕將橋桌分成兩邊,選手透過隔板的小窗交換訊息。 圖/何家璇攝 「柴柴大師隊」在決賽逆轉,獲得冠軍獎盃。左起選手為陳胤霖、林千雅、韓旭東、陳鑫澔。  圖/何家璇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