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陳玠佑在日常中《偷著樂》 以荒謬視角繪出生活經驗
藝文
第1798期
陳玠佑在日常中《偷著樂》 以荒謬視角繪出生活經驗
2024-11-08
【記者林偌甯基隆報導】提取日常經驗中荒誕、有趣片段集結而成的驚喜箱,將生活中的微苦滋味幻化為幽微的喜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陳玠佑舉辦個展《偷著樂》,透過油彩畫以荒謬視角重譯生活經驗,搖晃觀者對日常元素的既定印象。展覽於10月18日起在基隆元山・美學|城市美術館展出。 《偷著樂》展示陳玠佑繪出在生活中發現有趣或矛盾的事件,以細膩生動的筆觸變造人體輪廓,並多次疊加色彩創造富層次感的視覺效果,讓觀者在看展過程中,能層層揭開有如驚喜箱般的巧思。此外,陳玠佑也思考觀者、藝術家和畫布的距離,「觀者不會直接接觸到藝術家,作畫的人通常躲在畫布背後。」陳玠佑希望消弭觀者對藝術遙不可及的印象,刺激民眾貼近作品的意願。 作品〈造風〉中,兩位主角裸著上身各據一側,像孩童吹著水泡泡般,不疾不徐吹出一股股龍捲風。有別於大眾對風輕盈、不受拘束的印象,陳玠佑以灰色調繪製背景,強調風的穩定,並讓人物位置呈現二分構圖,與現實中多變的風產生強烈對比,凸顯題材與真實間的荒謬差異。 為了吸引觀眾走近圖畫,陳玠佑在作品〈紅〉中,將大面積的傘面繪在人物之前,並描製、拉伸人物五官。他掌握人們好奇遮蔽物真實面貌的心理,若隱若現的表現手法有助觀者提起求知慾,引領人們投射自身情感,想像傘面下的樣貌和人物間的關係、行為。雖然畫作背景建構在令人煩躁的雨天,但陳玠佑運用鮮艷的色彩減少人們被雨滴壟罩的負面情緒,他說:「紅色能打破雨天的陰鬱,讓觀者在低能量的情境中被逗樂。」 走入展場的角落,一位蜷縮的男子悄然入目。陳玠佑透過作品〈卡〉捕捉繪圖時無從下手的迷惘,他說:「繪畫實踐前,往往需要草圖或一系列的準備,但轉向面對空白畫布時,總有停頓或卡在某個瞬間的時刻。」他在創作時薄塗顏料,以便繪出理想畫面,呼應因斷裂感的猶豫卻又不得不繼續創作的情況。他進一步解釋以層疊技法揉合油彩較輕薄的質地,能引誘觀者靠近畫作,產生端詳其中細節的慾望。 「作者呈現每個人真實的情緒,不是那種對外展現的陽光、正向。」觀眾Ofelia(化名)分享展覽陰鬱的氛圍與自身壓力共鳴,他補充畫中人物的滑稽舉動讓他想湊近觀察,甚至和他們對話。觀眾高寶琴則關注作品中表現的自由感,他說:「很療癒人心,可以讓自己平靜。」對此,陳玠佑表示希望觀眾領會作品核心概念,其他留白可以自行延伸暢想。
《荒誕廚房》再現生活 以油彩重譯日常經驗
藝文
第1796期
《荒誕廚房》再現生活 以油彩重譯日常經驗
2024-10-1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荒謬是想尋找生活的本質,而繪畫是我們探尋本質的過程。」藝術家何思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郭俊佑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生操昌紘,於8日起在台北市一票人票畫空間,籌辦聯展《荒誕廚房》,三人以畫作探討日常經驗中的荒誕之處。 對他們而言,廚房既是日常場域,也象徵著畫室,畫家便是廚房中的廚師,在此次展覽中端出名為「荒誕」的菜色。本次聯展三人皆使用油彩創作,生活經驗則是他們的靈感來源。其中郭俊佑便在作品〈存檔〉中,擷取高中學習地科的地質學知識,畫出地科學家分析地層結構的樣子,並將地層結構的圖解融入作品,化作對人類不自量力的譏諷,他認為荒謬的是只有幾萬年歷史的人類,卻想試圖理解已存在幾億年的地球。 〈蠟燭〉是何思賢的近期作品,與早期作品相比,他在作畫時會更有意識的融入想法與情感。原本〈蠟燭〉是靜物速寫,但何思賢額外將數封情書的內容,繪成桌上的文字。何思賢繪出流動的蠟滴,並將其覆蓋在文字上,他表示蠟滴是具有意識的,「燒完時,文字被覆蓋,彷彿情意就在這世界消失般,不復存在。」而蠟燭融化時流動的樣子,對他來說,就有如情感會隨著時間流動而消逝。他補充:「蠟燭在現實中是沒有意識的,但我賦予它意識,本身就是荒謬的存在。」 操昌紘將電影院隨處可見的逃生出口,作為畫作的標誌符號,他的作品〈 Exit strike 〉、〈 EXIT 〉彼此獨立卻又相互呼應,兩幅作品雖有著共同符號「出口」,卻因符號抽換到不同地方而使意義轉換。在〈 EXIT 〉作品中,操昌紘以畫中的電影院,醒目的綠色號誌標誌著出口位置,卻不見逃生門的蹤跡,創造出一個交織現實與虛幻的空間。而再放大綠色標誌,便成〈 Exit strike 〉,操昌紘把綠色小人想像為特技演員,綠色背景如同電影綠幕,對他而言,填滿畫面的逃生出口號誌,呼應被生活所禁錮的人們,試圖逃離現實世界。 郭俊佑、何思賢、操昌紘將自己的作品視為美食,而作品產出的過程,就是廚房做菜的流水線。因互為好友多年,在繪畫技法上也相互影響,顏料的質地或材質可能大同小異。但郭俊佑表示,相似處在圖像都有隱喻,「圖像如何暗示,各自都有想表達的東西。」技法儘管類似,各自對生活的體悟卻有所不同。 觀眾阿偉(化名)表示,在每件作品中,發現畫作都是以生活為場景,儘管一開始無法理解廚房在此次展覽中的意涵,但能感受到作者試圖以日常作為連結,「用以往沒有想過的角度,去詮釋日常。」觀眾融(化名)則分享對何思賢的〈 海浪邊的女子 〉的心得,「日常中荒誕的細節,作品中女子的腳印沿著海浪行走,但真實的腳印其實早已被沖刷,海浪與腳印是日常,違反物理則是荒誕的呈現。」
油彩侵蝕出隨機紋理 周鳳翔藉「痕跡」重現記憶碎片
藝文
第1787期
油彩侵蝕出隨機紋理 周鳳翔藉「痕跡」重現記憶碎片
2023-11-30
【記者王華琳台中報導】「生命中充滿許多瑣碎的記憶,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甚至在某一刻突然浮現腦海之中。」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的周鳳翔,舉辦創作個展《不確定物之終點站》,該展透過創作記錄瑣碎記憶的影響,探討與人之間的相互羈絆。展覽於25日起於窯座舉行。 周鳳翔透過畫布上隨機產生的「痕跡」,記錄瑣碎記憶與自身之間的羈絆。  圖/王華琳攝「這些記憶雖被放置在角落,可它們在經歷時間的沉澱後,彼此間相互影響,逐漸在心靈中展開新的面貌。」周鳳翔認為,人們出於困惑與不在意而選擇擱置的碎片回憶,最後經常以「不了了之」收場,卻在心中留下了印記。因此,他利用大量油畫顏料塗抹,再潑灑分解性液體,讓畫布隨機產生紋理,象徵那些瑣碎片段在心靈殘留的「痕跡」。周鳳翔提到,他透過創作重新審視自身調整心靈狀態,也讓瑣碎記憶以另一種狀態存在於作品,重新回到他的生活。畫布中央有著三道紋路,散發著獨特的美,也讓周鳳翔聯想到希臘神話中分別代表嫵媚、優雅和美麗的美惠三女神。作品〈美惠三女神〉,是此系列創作中保留最多痕跡的作品,周鳳翔認為人們其實很常看見痕跡,尤其是記憶片段所留下的那些標記,「你可以循著它,回想記憶中創造這些痕跡的一連串事件,以及你過去性格對於當時選擇的影響。」他補充,痕跡無意中也透漏著某些跡象,讓人能夠回顧過去所經歷的改變,進而給予自身一個可持續遵循的心靈指引。 〈美惠三女神〉源自周鳳翔對於畫布上痕跡的想像,也傳達出不同人對於事物有著不一樣的解讀與答案。 圖/王華琳攝作品〈推開世界的門〉是由兩幅畫作所組成,將門的元素融入畫作,探討門與記憶之間的相似性。「門有一個阻隔、穿越的性質,看似整體但中間又有一個縫,彷彿你可以從中窺見些什麼。」周鳳翔表示,門就如同潛意識般,將人們不重視、不願面對的回憶隔絕在外,但某一瞬間,這些記憶卻被允許通過潛意識那扇門,浮現在心靈上。 作品〈推開世界的門〉將門隔絕與流通的性質與記憶連結,探討記憶的暫忘與再憶。 圖/王華琳攝在此次創作過程,周鳳翔也開始琢磨如何以更簡單的方式,呈現畫作上更細微的變化來詮釋自身想法。他選擇更輕巧的技術與顏料,以生活中常見的具體事物為主角,創作作品〈邊界的條件〉。周鳳翔將大學時期於工作室的印象投射於鑰匙上,以拓印的方式完整保留在畫中。他認為,創作就是保留他人能解讀、想像的東西,「一些很厚且複雜的心緒最終呈現到你的腦海,它可能是一個很簡單的物件經過篩選組合,卻承載了許多的記憶。」 周鳳翔將承載大學時期各種記憶的工作室鑰匙,以拓印方式完整保留它的形狀,將記憶與鑰匙作連結。圖為作品〈邊界的條件〉。 圖/王華琳攝「創作就是回應心靈所感,在自我詮釋中獲得的安全感讓身心狀態自由。」周鳳翔認為創作就是紀錄心中感受與思考的過程,重點在於瑣碎片段對自身心靈之間的聯繫,以及其留下的痕跡。觀眾卓沄萱表示在生活當中不斷產生瑣碎記憶的同時,它們也正不斷影響著自身心靈,「我的生活有被呼應的感覺,我在看與我再去看的關係之間,會有一個滿酷的圓。」 周鳳翔理想中的觀畫狀態,是觀者能夠與畫作之間產生共鳴與個人解讀,不必受他人所束縛。 圖/王華琳攝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藝文
第1787期
《靈魂詩》映渾沌內心 徐宇謙創作中梳理自身情感
2023-11-30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以色彩勾勒情緒起伏,在渾沌中描繪出靈魂的千百種形態。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徐宇謙,於11月27日起舉辦個展《靈魂詩 The inner flesh》,透過油彩與素描,形塑出靈魂的樣態,並試圖進入難以觸及的內在世界。 徐宇謙個展《靈魂詩The inner flesh》於11月27日起至12月1日舉辦於北藝大美術系館南北藝廊二樓。 圖/李雨羲攝「我究竟為何而悲傷?為何而愛?我至今仍然無法為他們找出一個解釋。」徐宇謙表示,他所想像的內心世界相當渾沌,無法透過確切言語去形容它的樣貌,因為內心情緒並非清晰獨立,更多是以相互堆疊且混亂的狀態存在。因此,他想藉由此次創作,在繪畫過程中沉澱自己,再梳理出不同瞬間的感受。 徐宇謙在展場中穿插素描與油彩兩種媒材,油彩厚重且凝固速度較慢,用以表達長時間的情緒,而素描則如同拍照一般,捕捉瞬間的心情。 圖/李雨羲攝「我們總是傾向於把所有無法以外在物質描述的事物歸類於靈魂。」徐宇謙認為內在世界中的精髓便是靈魂,而每一瞬間狀態都不盡相同的靈魂,讓人們無法以準確的物理條件去感知,只能隱約體會到它的存在。因此,在〈Chaotic〉中,徐宇謙將靈魂與現實分別以團塊和水流去做對比。水流象徵著現實事件在我們眼前上演並前進著,而我們的內在則是渾沌地滯留在一旁,看似靜止,其實情感仍不斷地相互抵銷又重新組合。 徐宇謙將素描畫作佈置在展場的角落,並以不同的深淺與層次呈現,藉以引導觀眾的視覺動線。  圖/李雨羲攝除了形態之外,徐宇謙更將自身情緒入畫,透過不同色彩的堆疊,紀錄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情感。在〈Misty〉中,雖然徐宇謙未畫出明確主題,但他嘗試將自己對於世界的觀察與理解,連結色彩與情緒,呈現在作品之中,「世上的歷史與文明都成了生活中的一環,也在間接影響著我。」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Cora(化名)表示,他在展覽看見與平時截然不同的徐宇謙,「我想像中的他是心如止水,但從他的畫中卻看見了更多的暗湧。」 徐宇謙分享自己替作品命名時,經常以作畫時的情感連結作為主題,像是〈Misty〉便源自於作畫時聆聽的Ella Fitzgerald《Misty》。  圖/李雨羲攝「紅具有很多的意思,苦的、痛的、慾望的,甚至是戰爭的沉重。」徐宇謙解釋,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紅色元素,是為了表達戰爭的血腥與沉痛。在籌備過程中他也透過閱讀《摩洛哥流謫》一書,啟蒙了自己對於戰爭的關注與了解,再加上恰逢「以巴戰爭」,更間接加深徐宇謙對於文明情感的複雜性,並將其透過「紅色」投射在作品之中。 過去徐宇謙較常以原色表達純粹的情感。接觸了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作品後,才意識到情緒的複雜性,進而嘗試使用更多色階去創作。  圖/李雨羲攝「詩精簡卻文意盎然,畫直觀卻富含情感,他們與靈魂在我的展覽中網狀交織。」談及展覽命名緣由,徐宇謙表示靈魂總是自由而不受拘束,就像詩一般靈活跳躍,而畫則給予了靈魂穿梭的空間。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陳同學(化名)表示,自己在觀展的過程中與徐宇謙的作品十分有共鳴,好像也能在這些畫作之中看見類似於自己靈魂的模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像徐宇謙一樣混亂的內心世界,差別只在於我們如何去表達它。」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藝文
第1783期
碎玻璃入畫喻家庭關係 《迷霧之後》細述自身觀察
焦點
2023-10-25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碎裂的玻璃閃爍鋒利的光芒,被囚禁在保護罩裡的孩子,望著裂痕透出的微光成長茁壯。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生崔逸於15日在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迷霧之後》。展場前半部作品以油彩繪成,後半部則結合碎玻璃,表達出崔逸從社會回歸家庭、再從家庭回歸自我的心境轉變。 崔逸創作個展《迷霧之後》,15日起於天鵝座芝藝術展覽空間展出。 圖/張雅媜攝此次展覽中,崔逸嘗試以寫實揉合抽象的手法創作,並以鮮豔色彩描繪朦朧的光影,傳達社會中人們的壓抑與焦慮。作品〈紅顏〉中,他在回眸的人像周遭,刷上象徵記憶跑馬燈的垂直線條。而畫中人物半透明的手,嘗試觸碰斑斕的線條,卻只映出模糊的倒影,隱含著人與封存的記憶之間隔著一道牆,無法觸摸而失意、悵然的感受。崔逸也在畫作左下角畫上幾隻悠游的小金魚,他說:「我將這些記憶化作小金魚,讓牠們游離玻璃牆,將自己從回憶中釋放出來。」 崔逸塗抹上汙濁的色彩,表達自己欲擺脫躁鬱症無果的狀態。他說:「像沾到髒髒的顏料,想擦掉,卻越抹越髒。」 圖/張雅媜攝在作品〈展品〉中,崔逸聚焦在他對家庭的觀察,保留打稿時的鉛筆筆觸,用層層透明薄塗的方式作畫,並以冷暖色對比,營造出焦慮緊張的情緒。畫中的石膏像被擺放在玻璃櫥窗裡,崔逸以顏料堆疊出玻璃上的反光,讓觀者看不清展品模樣,進而走近察覺石膏像上的鉛筆痕跡。崔逸表示,畫中展櫃的玻璃代表家庭,而玻璃櫥窗裡的石膏像則隱喻為家庭成員,表露出家庭之於其成員,既保護、又似囚禁的關係,「這些石膏像並肩同行卻看向不同方位,遠看光鮮亮麗,近看則斑駁不堪。」 作品〈展品〉中,學院派藝術下象徵典型美感的石膏像代表著家庭成員對外總是展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優良形象。 圖/張雅媜攝走到展場深處,一片破碎的玻璃映入眼簾,《cover me》系列作品發想自崔逸家中偶然破裂的玻璃屏風。面對佈滿裂痕的玻璃,家中成員從緊張擔憂,到後來視而不見,崔逸說:「如同家庭關係發生裂痕,大家都知道問題存在,但是沒有人去面對。」觀眾媺玟(化名)對此作品深感共鳴,他說:「碰觸破裂關係需要如履薄冰,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使其完全支離破碎。」而《cover me》系列作品之一的〈behind2〉則以兩幅鏡像關係的畫作組成。崔逸在創作右側畫作時,將安全玻璃敲碎後嘗試拼回畫布,但拼接後的玻璃裂痕,令他意識到修復實為徒勞,「就像破碎的家庭關係,難以修復完整。」因此,他改將玻璃先裹上保鮮膜後再敲碎,呈現出破裂而完整的狀態,以此比喻家庭破碎卻佯裝唯美的模樣。左側作品則以油彩畫出灰色、平整的幾何圖形,代表逐漸形成的保護殼。崔逸說:「其實在玻璃碎裂時,我也漸漸生長出自己的保護殼,我可以保護自己,似乎也可以面對家庭關係了。」 作品〈behind2〉、〈behind 3〉,展現崔逸將面對家庭的矛盾情緒逐漸轉化為自身保護殼的過程。 圖/張雅媜攝「可以回到自己本身,談論自己的事情,才是我創作的意義。」崔逸在創作過程中逐漸把生活重心轉移至自我,透過創作釐清自身狀態、回顧情緒變化的軌跡並面對焦慮,從而獲得自我歸屬。觀眾藍色貓咪(化名)表示,多數人難以表達個人對家庭的感受,但崔逸有勇氣將這些情感呈現在大眾面前,展現出堅強的人格特質。 崔逸在作品〈behind 4〉中拿掉玻璃元素,以保護殼的圖樣貫穿兩幅畫作,並將其靠在一起,表達與矛盾情感的和解。 圖/張雅媜攝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藝文
第1742期
油彩融創作心境 林君晏塑公園散步景觀
2020-12-30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視線隨著油彩線條流動,所見的景物也隨之抽換,產生時間流動的錯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林君晏於民國109年12月18日起,在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舉辦個展《日常散步》,透過堆疊油料,呈現自身在散步時的觀摩路徑與記憶點。 展場採用昏暗的燈光,並放置公園中常見的木椅,觀眾可隨時坐下,以仰視角度欣賞畫作。 圖/徐嘉璟攝「我一定要從日常找出題材,體會相片、記憶中的東西。」林君晏說明,自己觀看事物的方式會受到情緒、境遇影響,創作時他不須多想,情緒與筆法便能自然地結合。因此,他創作的展品大致可依繪畫時的心境劃分為二,色彩鮮明、風平浪靜的漁港風光,呈現他於南寮漁港遊歷的閒逸;雜亂交疊的婆娑樹影,則象徵就學時期的創作困境。 林君晏表示,作品〈在頂樓的發光搖擺—2〉的樹葉紋路由模糊、雜亂的筆觸構成,圍繞在方正的校舍周圍,營造校舍隨風被吹動的意象。 圖/徐嘉璟攝為了能同時呈現兩種迥異風格的畫作,林君晏將展間打造成陰暗的公園,將畫作化為散步時的公園景色,使人在觀賞時不覺得突兀。而主視覺作品《夜間公園探險》也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林君晏解釋,他同時運用厚重和輕薄的筆觸堆疊這幅畫作,讓它集結自己所有觀看日常的方式,如凝視、游移等,故他希望觀者能最晚發現這幅畫,先專注融入其他畫作的情緒。飽和度高的色彩撫平情緒,有時甚能帶來愉悅感,林君晏認為,厚重的顏料能模擬金屬和塑膠的光滑質地,在呈現物件的質感之餘,也能促使觀者專注凝視。濃烈的紅、黃、藍構成線狀風箏,獨聳於空曠的港口空地,作品〈一日南寮系列〉以幾何、奇幻的風格呈現林君晏印象最深刻的南寮漁港物件。他解釋,藉由排除畫中的人與雜物,強化他記憶中的臨場感,引導觀者視線聚焦於單一物件上。 作品〈一日南寮系列—風箏線〉的風箏有著現實中不會出現的生硬稜角,展現林君晏對物體的獨特觀察和印象。 圖/徐嘉璟攝林君晏也希望觀者能體驗持續移動的觀賞情境,藉以理解他的創作歷程。他補充,他習慣爬到頂樓,來回踱步觀望校舍,不斷思考繪畫的意義,故他用淺透的筆觸,堆疊不斷搖擺的暗綠樹葉,期望塑造浮動、沉悶的情緒。作品〈夜晚的舞台—1〉則利用不同大小、角度的球場相疊、交夾,當觀者移動視點,球場的相對位置也隨之改變,進而營造環視球場的動線感。林君晏說:「我們在觀察日常事物時,會四處走動、改變視角,並非靜止不動。」觀展民眾楊采寧表示,物件扭曲的形體使他感受於畫中移動的速度感。 林君晏在〈夜晚的舞台—1〉紀錄觀看學校球場的不同角度,以堆疊球場的方式營造空間的立體感。 圖/徐嘉璟觀展民眾林旻柔說:「這場展覽很輕鬆、隨性,讓我感覺他(林君晏)的繪畫是為了他的生活而畫。」但林君晏提及,除了透過展覽表達自己的觀察外,他也希望觀者能摸索出自己的獨特視角。他於展區設置高低不一的公園長椅,再利用具有摺角的牆面,交錯出不同的觀看路徑,期望觀展民眾能處於不同的觀察位置,體會蘊藏於平凡中的生活感觸。
油彩描繪人造玩具 楊鈺晨諷喻人性
藝文
第1731期
油彩描繪人造玩具 楊鈺晨諷喻人性
2020-10-07
【記者崔兆慧綜合報導】擬人化的唐老鴨笑著墜入深淵,伸手想抓住光明卻一無所獲。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楊鈺晨舉辦畢業預展《人造生物劇場》,於9月28日起在東海美術系館A+展覽空間展出。透過油彩繪畫人造玩具,諷刺人類的刻意、虛偽及社會的疏離。 東華大學美術系楊鈺晨舉辦畢業預展《人造生物劇場》,以油畫描繪玩具,建構他眼中的人性。 圖/楊鈺晨提供楊鈺晨認為,玩具和繪畫是他自身的一部分,每當他感到寂寞時,便會藉由對玩具的幻想來逃避現實,漸漸對玩具產生依賴。他說明,玩具給人天真可愛的印象,但它卻是人類為滿足私慾的造物。因此,他希望以玩具為繪畫主體,描繪出他眼中的人性。主要作品〈無聲的彼岸〉以唐老鴨擬人呈現,它雖微笑著,卻感受不到它的歡樂,取而代之的是下墜所帶來的絕望感受。楊鈺晨補充,畫中唐老鴨就像小丑一樣,開懷的笑容底下藏著無盡的傷痛。他說:「就如被人類擺放出來的玩具,它們正在演戲。」觀展者許書瑄說:「〈無聲的彼岸〉給人感覺很無助,像墜落後失去自我。」 〈鼠與妳〉運用藍、白、黑色模仿褪色後的照片,以快樂的表情對比冷暗的色調,希望人們可以珍惜當下。 圖/楊鈺晨提供人類購買玩具後,便隨意地擺放它們,楊鈺晨認為,這些玩具都身不由己且孤單。作品《鼠與妳》模仿褪色的照片,採用藍、白、黑三色,以冷色調繪製正在笑著的玩具,即使畫面中的玩具在笑,觀眾也不會認為它是快樂的。他補充,他想藉此營造玩具處於孤單的氛圍,而冰冷色調與保持笑容的玩具,更能製造感官的衝突,並讓空曠的背景強調它的孤寂,凸顯現代人們在社會中的疏離。當代卡漫藝術家透過卡通角色的設定去傳遞訊息,例如辛普森反諷美國文化。楊鈺晨提到,畫唐老鴨並不是在畫這個角色,而是藉由玩具的外型、表情去反襯他的創作理念。指導教授、東海美術系兼任講師廖敏君提及,楊鈺晨透過作品,擬態出他對社會、信仰、人際關係的看法。 作品〈無聲的彼岸〉,楊鈺晨運用邊界色光模擬電腦螢幕成像,強調「人造感」。 圖/楊鈺晨提供繪製油畫時,楊鈺晨會臨摹螢幕成像邊緣的色光來強調人造感,讓觀眾欣賞油畫時彷彿在觀看電腦螢幕。他說:「我想更深刻去探討『科技』,因為它和人類是密不可分的。」他透露,他未來想延續同樣的繪畫手法,再以玩具為主體,描繪科技、玩具和人性三者之間的連結。
剖析繪畫元素 莊大緯探討油彩特性
藝文
第1719期
剖析繪畫元素 莊大緯探討油彩特性
2019-12-25
【記者吳曼嘉台北報導】男子坐在椅子上,他頭髮上的油彩似乎未乾,在畫面上營造出油亮的效果。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西畫組的莊大緯,21日起在臺師大德群畫廊D廳舉辦個展《場域》,他剖析繪畫中油彩的肌理、筆觸和色彩,探討油彩在不同畫作中,相較於其他元素的重要性。 民眾正在欣賞〈工作室〉,此圖跳脫現實光線,呈現偏藍的色調,表現油彩特殊的肌理質感。 圖/吳曼嘉攝莊大緯偶然看到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著《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提到的「場域」概念,布赫迪厄認為當代社會由不同場域組成,而場域中的個體握有不同資源,具有階級差距。莊大緯說:「我覺得畫布裡的各種位階關係,跟布赫迪厄所提的場域概念相通。」他認為,畫作中油彩的位階關係,可對應到社會存在的權力關係,因此,他在此次展覽便以「場域」為理念討論畫作。其中,莊大緯著重探討「油彩」此種媒材,他發現不同時代的藝術家都會使用油彩創作,他說:「不管是印象派,或是巴洛克風格的繪畫,都展現油彩不同的位階關係。」他進一步解釋,畫家繪畫時的感受和畫布的材質,都會影響油彩呈現乾、濕、厚、薄的肌理質感,他關心油彩更多元的可能性,使油彩獨具的肌理質感得以展現。 莊大緯正與看展民眾介紹他的作品,並闡述畫布中「場域」的概念。 圖/吳曼嘉攝展覽中並非每件作品皆著重在油彩元素,例如作品〈彼時〉運用透視法描述空間,油彩的肌理質感反而不是重點。而作品〈工作室〉整體呈現偏藍色調,並非現實生活可見的景象,油彩的肌理質感在此作品則成為畫面主要元素,為最高位階,透視法或寫實效果不再是畫面重心。看展民眾尤鈴雅因莊大緯的畫作,改變對油畫的認知,尤鈴雅說:「以前只會注意畫框裡的敘事,現在才知道原來油彩的筆觸也是繪畫中很重要的部分。」 〈靜物圖組〉可以置換其中的作品,讓畫面產生新的可能,如場域概念所提,力量關係會不斷更新變化。 圖/吳曼嘉攝除了油彩的位階關係,莊大緯也嘗試調整畫布懸掛位置,讓觀者的目光隨畫框移動。例如他將五幅畫作組成的作品〈工作室圖組〉中最左側的畫布往上移,以符合觀者站立時平視的角度,而最右側以女孩為主體的畫布位置則偏下方,試圖形塑觀者從上往下觀看女孩的視角。臺師大美術學系博士班美學、媒體藝術與藝術史組學生劉佳宜提到,平常自己在掛靜物畫時,不會注意到畫框高度,只會欣賞畫框裡的構圖,莊大緯的作品則點出觀看畫作角度的問題。 〈工作室圖組〉配合觀者視點,調整畫布的高度,讓畫面形成多視點的特別空間感。 圖/吳曼嘉攝
張凱翔油彩繪樂高 憂科技世代失創新
藝文
第1636期
張凱翔油彩繪樂高 憂科技世代失創新
2016-11-09
【記者楊采翎台北報導】樂高玩偶時而立體、時而平面地在畫家建立的抽象空間中逃跑、掙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學生張凱翔1日至20日,在雅逸藝術中心展出個展《拾光劇場》。以寫實油畫手法,描繪充滿童趣的樂高積木,展現童年的純真。張凱翔從小就喜愛色彩鮮豔的樂高積木。起初,他照著說明書將積木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隨後逐漸組裝出許多想像中的物品,一個屬於他的幻想世界便油然而生。另外,張凱翔也透過繪畫建立自我。他表示,當他繪畫樂高人物時,繪畫也成為鏡像的過程,藉以認知自己。〈童年知覺的末日〉運用三角形畫框,展示被困在零散樂高積木中表情掙扎的公仔。張凱翔說:「這件作品是以童年玩具作為一種對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反思。」在他生長的年代,流行可以堆疊、訓練邏輯的樂高積木或遙控汽車。然而近幾年,孩子手上卻是影音效果炫麗的平板電腦。張凱翔表示,單純的童年已在這種由虛擬建構的世界中失去創新的本能,呈現一種危機意識。 以三角形畫框展示危機感的〈童年知覺的末日〉,呈現當代孩子沉迷於虛擬電玩世界,從前單純的童玩時光已面臨末日。 圖/楊采翎攝胡迪從被黏貼的照片中垂放出一條紅線,像在敘說胡迪想要尋找真愛,但紅線的那端卻是來搗亂的三眼怪。〈從一條紅線開始〉將人物及物件全部置中,形成強烈的集中感。張凱翔表示,這件作品反映真心在社群交友的群眾少之又少,反而充斥網路推銷、詐騙、尋找一夜情等複雜的社交活動。 〈從一條紅線開始〉藉由紅線及被照片框住的樂高主角,比喻網路交友的不確定感。 圖/楊采翎攝「創作就像拍電影,對應著一齣齣的劇本。身為創作者的我,如同導演一般,導出了我的內心世界。」張凱翔表示,常被現今社會詭譎的現象蒙蔽。藉由拼湊樂高拾起童年光陰,展演內心劇場,以覺知身心現況,不在現實迷失。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