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在台僑生傳遞家鄉特色 文化日展大馬多元樣貌
生活
第1799期
在台僑生傳遞家鄉特色 文化日展大馬多元樣貌
2024-11-15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2024第三屆馬來西亞文化日Hari Budaya Malaysia於9日至10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以「Jom Berkebaya一起來秀可峇雅」為主題,藉美食市集、舞團與僑生表演,展示馬來西亞的美食及服飾等文化遺產,讓留學生能一解鄉愁,同時也讓台灣民眾深入了解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特色。 大馬市集人潮絡繹不絕,民眾人手一份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如叉燒酥、斑斕糕等,不到中午許多美食便已售罄。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馬來西亞文化日總召謝芊怡熱情地介紹各個攤販,他說:「這裡有馬來西亞美食、特產、食材攤販,也有僑生定居台灣後開的餐廳『池先生』進駐。」他也提到,今年除了延長活動天數,更邀請多個國家的外交官員一同慶祝,邀請大家一同品嚐馬來西亞美食。 除了市集外,馬來西亞文化日在10日舉辦「在台僑生跨國串聯」,邀請三組在台馬來西亞僑生演唱多首馬來西亞流行歌曲,以及融合家鄉特色的自創曲,不僅唱出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給予在台僑生鼓勵,「希望你們知道你們不是孤單的!」來自僑生團體「聯合世代」的學生黃靖傑向觀眾喊話道。 今年馬來西亞文化日以傳統服飾可峇雅(kebaya)(註一)為主題,謝芊怡和許多攤販皆穿上可峇雅,其他馬來西亞文化日團隊成員也披上蠟染(batik)(註二)服飾,共同慶祝文化日,展現多元文化的核心價值。謝芊怡說明,期待透過活動讓台灣人感受馬來西亞的人情味,「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能讓大家接觸道地的馬來西亞美食和文化。」他補充道,也希望藉馬來西亞文化日激起國人的團結與愛國之心。 註一:可峇雅(kebaya)是來自麻六甲、檳城的娘惹文化中的傳統服飾,馬來人與華人後裔即稱為娘惹。 註二:蠟染(batik)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工藝,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除了作為活動主辦方,也有許多僑生以表演者和觀眾身份參與了馬來西亞文化日。「在台僑生跨國串聯」的表演者,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流行音樂事業系學生陳彥勛表示,很少有馬來西亞人會特別來台學音樂,「所以我希望透過音樂傳遞家鄉文化,甚至獨有的口音特色。」他說。來自國立臺灣大學的觀眾曹弘恩是今年初才來台的僑生,他說道:「吃到這裡的食物真的有回到家鄉的感覺,像是椰漿飯很還原!」不過他也補充,如果未來能有機會參與文化日的籌備,希望可以融入更多馬來西亞文化特色,像是馬來播棋(congkak)(註三),給台灣民眾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註三:馬來播棋(congkak)是以彈珠進行的兩人對弈遊戲。 活動志工長,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張居易表示,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如果台灣展現的是民主自由,那馬來西亞展現的就是多元與包容。」他說道。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歡迎不同種族的人民交流,活動希望也把這樣的環境帶到馬來西亞文化日,讓僑生、台灣人在這裡形成新的群體並互相扶持,在台灣這片土地持續形塑多元文化環境。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影音
第1796期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2024-10-18
【記者蔣若暄、何依庭採訪報導】孢子蒝設計工作室於12至27日在新竹市香山區舉辦《野山之隅:香山農村藝術創作季》。工作室邀請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參與三個共創計畫,連結海山、茄苳和中隘社區的特色與空間,舉辦一日走讀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走入香山。 孢子蒝設計工作室主理人楊珊(化名)解釋:「藝術的能量注入,可以讓本來像止水一般的環境注入新的活水。」民眾會特意為了藝術季前來香山,在地的居民也透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想法或對藝術的詮釋展現出來。 走讀第一站來到海山社區,活動中心的牆上展示著攝影師王阿福(化名)的系列作品《芒種計畫》,照片呈現出海山社區的景象,紀錄當地長者的日常生活。「我希望長輩現在或是將來再回頭來看這些作品,會覺得說有來社區這裡跟大家一起生活很有意義。」他補充道。 工作室安排民眾體驗海山特色活動「長輩為你沖咖啡」,品嘗由居民親自沖泡的咖啡。為了維持長輩的身體健康,社區開設課程讓長者學習手沖咖啡。此外,社區也將咖啡粉外銷,希望藉此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海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鏡涼表示:「老人和年輕人一定要結合,不要讓年輕人覺得來社區很可怕。我們長輩也因為課程的關係,非常了解現在年輕人的社會。」 印有植物紋路的藍染布料是由中隘社區居民與當地藝術工作室共同創作的作品〈堤畔踩青〉,中隘社區總幹事劉秋玉說明希望將當地植物與藝術結合,「長輩平常都忙於農務,這種花草對他們來講都覺得很頭痛。」因此,他們以社區常見的花草葉片進行移印,融合自然資源與傳統藍染工藝。劉秋玉分享藝術共創的目的,「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他們覺得原來身邊的這些雜草也可以變成藝術品。」 在社區居民的帶領下,民眾接著走入茄苳社區古厝。茄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一郎談到農村與藝術的結合,「因為藝術季的導入,讓我們覺得藝術在農村也可以創造出想像的空間。」作品《回茄》使用家中的板凳與廢木,讓社區居民發揮創意,希望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回「茄」的溫暖。陳一郎說:「我們有孢子蒝這個年輕的團隊回到鄉裡面,他們也是在地的新竹人,願意伸出手來協力社區發展。」。 藝術季透過導覽活動,吸引青年回鄉,也讓更多人認識香山這塊純樸的「烏托邦」。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生活
第1783期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焦點
2023-10-25
【記者吳玟錡新竹報導】新竹市文化局首度舉辦的「九降風音樂節」於21、22日登場,在風livehouse熱鬧開展,除了邀請獨立樂團、歌手演出,本次更結合「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挖掘具特色的在地樂團。音樂節提供表演平台給跨世代在地樂團,期盼提升「風城」的音樂能量。 比賽結果宣布後,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參賽者和表演樂團開心的和評審一起在舞台上合影。 圖/吳玟錡攝參與演出的「海岸乾杯」主唱阿寬(本名何振寬)出生於新竹,家中從事新竹重要的玻璃產業。他將從小做玻璃裝潢的工地回憶寫進歌裡。阿寬也很喜歡假日時到新竹南寮漁港創作,他說:「〈欲來出海〉是我在工作期間的感想,把自己比喻成船,想像自己順著九降風航行出海。」海岸乾杯是他們在新竹唸大學時成立,即將邁向第十年,團員們感性地回憶起這幾年各自忙於工作,音樂節讓他們重聚,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新竹。入選前十強的參賽樂團「工一計畫Plana」則是由四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組成,以學校工程一館簡稱命名。此次參賽作品〈原廠設定〉描述機器壞掉,按鍵回復原廠設定,「大學曾經有段時間狀態不好,需要重新歸零、重新出發。」團員將在學校宿舍的經驗、理工背景、科技、工程等元素融入歌曲,加上特殊的後搖滾風格,是評審認為兼具創意、新竹特色的新時代學生樂團。 工一計畫樂團成員提及成團之初也經歷爭吵磨合時期,每個人的壓力來源不太一樣,經過溝通後,凝聚共同目標。 圖/九降風音樂節主辦方提供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也吸引各地優秀創作者,第一名樂團Tickle Tickle來自中部,「未來想把新竹貢丸湯結合創作!」他們提到對新竹美食印象深刻,期待藉由音樂和美食串起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團員也形容自己樂團特色如同九降風,很「風」狂,以強烈舞台風格和能量獲得評審青睞。 第一名的Tickle Tickle樂團獲得新台幣30000元加獎盃一座及浮現音樂祭秋季場11/18(六)演出機會。 圖/吳玟錡攝風神榜參賽者大多是剛成立不久的樂團,不過他們仍創造了一場讓觀眾極為沉浸的表演。比賽尾聲,有的人聚集在舞台前以鐵欄杆為界,隨著音樂曲風轉變,拿起手機拍攝,舉起手跟著旋律盡情擺動身體;有些則在台下角落貼著牆壁坐著,靜靜注視舞台表演,透過音樂和歌詞,建構各自的小宇宙。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大三的學生蔡聿謙提到:「之前參加的都是戶外音樂節居多,在室內舉辦的感受很特別。」音樂節的「新竹」樂團多數是和在地有地緣關係,但觀眾和評審也意識到音樂創作和在地連結的難度,「新竹是客家重鎮,我其實很希望能聽見客語樂團,這次比較遺憾沒有。」觀眾陳羿綺表達他對「在地」音樂節的期待。多數民眾表示新竹的音樂活動很少,而表演樂團也提及鮮少收到來自新竹的表演邀約,希望未來政府能策劃更多相關活動,提高音樂節宣傳預算,讓更多新竹音樂團體有機會被看到。 九降風音樂節參與民眾多數為年輕人,在現場專注欣賞表演,拿起手機記錄下感動氛圍。 圖/吳玟錡攝比賽初衷鼓勵參賽者結合「新竹」和「風」,但九降風音樂節策展人兼比賽評審島楎(本名劉鈞輝)從評選過程中發現,很難拿捏樂團音樂技術和創作結合在地的關聯性,導致評比困難。他補充,「要培養出具在地特色且有音樂技術水準的樂團,其實考驗創作者的軟實力,而這是需要長期深耕的文化素養。」最後他建議,養成音樂人才的管道除了結合高中、大學社團培訓,新竹應有更多屬於音樂創作者的舞台。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生活
第1774期
文創商品融在地特色 青年攜民眾回顧大稻埕歷史
2022-12-07
【記者黃𦲽湄綜合報導】大稻埕老商家相談甚歡,青年團隊舉著攝影機於現場穿梭,記錄開幕茶會。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與六校青年設計師於1至6日在Olympus Plaza Taipei 大稻埕旗艦店,一同舉辦《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展出新詩、家書、記錄片與文創商品等作品,呈現青年眼中的百年歷史。 「大稻埕之絕代風華」青年設計師創作成果展以文字和影像傳遞大稻埕歷史。 圖/黃𦲽湄攝青年設計師在文創商品上繪製城隍廟相關特色插畫,擺在桌上供民眾欣賞。台灣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秘書長房福慶表示,學生實地走訪老商家,深入了解商鋪文化背景,再將其藉由物品呈現。他強調:「一定要非常近距離地去聊天,我們才能知道他們(老商家)的想法、感受以及需要,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民眾黃瓈葳也說到:「展覽可以讓他們接觸平常不會在意的事情,像霞海城隍廟並不是只有月老,背後還有百年街屋、歷史餐區等。」 現場播放豐富的紀錄片影像,吸引民眾一同了解大稻埕的歷史軌跡。 圖/黃𦲽湄攝展場紀錄片內的受訪者雖多為長者,他們的聲音卻充滿力量,傳遍展廳各個角落。黃瓈葳提到:「不管是大稻埕或者新竹客家莊,很多都是口傳歷史,若沒有透過影像或文字把它書寫下來,其實照我們20幾歲的這一代,下面就很難找到任何的文獻資料。」民眾林金燕也表示,文化傳承需要更多人參與,並以多元視角呈現歷史。在這次展覽中,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暨碩士班參展者郭正勳,展出帶有祝福寓意的印章,他分享道:「年輕人以當代的角度解讀歷史,將具有衝擊性與張力的創意表現在文創商品等作品上,這也是闡述歷史文化很棒的方式。」 青年設計師以不同思維詮釋當地特色,郭正勳認為,年輕人可以創造在地新價值,藉作品呈現多元樣貌的大稻埕。房福慶也提到,不管是透過展覽、書籍、新媒體或自媒體的方式,都能讓文化歷史得以傳承保留。青年與老商鋪跨世代對話,攜手回顧大稻埕的昔日舊事,期盼展覽能傳遞與延續這片土地的歷史。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專題
第1747期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2021-04-2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徐尹寧是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常客,全盲的他需要依靠導盲杖才能移動。他喜歡到公園裡散步,偶而也會坐在椅子上感受風的吹拂。但談起公園經驗,徐尹寧語氣中透露一絲無奈,「我每次都要繞很久才找得到出口離開。」他解釋,公園步道的圓環設計讓他難以判斷出入口位置。除了公園使用問題,徐尹寧能夠獨自前往的公園並不多,與大眾相比,他能選擇的公園也較為侷限。他提到有些公園會設置假山假水造景,雖然美化環境,卻讓他難以在公園內暢行,「我會怕走一走掉進水裡,沒辦法自己去。」徐尹寧的心聲,隱約顯露台灣現今公園設計不盡完善,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曾因公園現有的環境障礙而望之卻步。會不會有一個公園,能夠包容各種類型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台灣漸漸開始重視公園的「共融」概念,在倡議組織、立委促成下,各種特色公園、共融式遊樂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而,從台北市政府的「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可以看出,在這波高呼共融的口號下,大家多將目光放在孩子的共融遊樂場。像徐尹寧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同為主要公園使用者的年長者,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服務到。專屬孩子的快樂天堂? 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公園使用者林蔭滿佈的興隆公園裡,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木椅上打牌、喝茶,其他老人則跳舞、使用運動設施伸展筋骨;遊樂場裡,兩歲的小孩子或坐在小石子堆裡玩耍,或在媽媽的扶助下,一起在旋轉盤上同樂,而追求刺激感的九歲大孩子抓緊垂落的遊具,擺盪於地上一個個木樁間;連路過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也被豐富的設施吸引,坐在遊戲場的旋轉杯中玩上幾圈,與一旁的朋友開懷大笑。像興隆公園這樣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的公園,在近幾年被通稱為「共融公園」。有別於一般常見、樣貌大同小異的公園,或是講求創意主題的特色公園,共融公園的設計更注重通用性,希望所有使用者在公園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天地。全職媽媽吳佳純認為公園是很好的學習地,孩子可以摸索如何與同儕互動、刺激感官發展,所以他時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地公園遊玩。同時他也觀察到普通公園常見的「罐頭遊具(註1)」無法滿足大孩子的挑戰心態。註1: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種類變化單調及顏色單一的塑料遊樂設施。他有些憂心地描述:「會看到比較大的孩子去爬溜滑梯上面的管子,因為覺得溜滑梯很無聊。」但並非設計用來攀爬使用的溜滑梯頂,毫無防護措施與握把,讓孩子因為不當使用而暴露在危險之中。 隨著時代演進,政府逐漸淘汰危險遊具,換成塑膠器材「罐頭遊具」,雖然符合法規標準,卻限制兒童成長空間。 圖/周佩怡攝現有的共融公園設計不僅考量到一般兒童,也納入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青年公園的共融式遊樂場設有讓輪椅族玩樂的溜滑梯,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對此感動地表示:「我從來沒有靠溜滑梯的上面那麼近。」已為人父的他覺得童年缺憾被彌補,因此備感欣慰。但他仍認為,雖然共融公園對身心障礙兒童友善,卻可能對身心障礙家長不便。在陪伴孩子來共融公園玩樂時,劉于濟察覺其中的設計疏失。他將輪椅停在石階前,對眼前的障礙無奈地表示,「像我的小孩想要玩,但我的輪椅過不去,要怎麼跟他互動?」他指著夾在石子地與座椅區之間的狹窄小徑,再說道:「一到假日,座位就會坐滿人,阻礙了我的行進通道,他們(建商)在設計完工之後才發現。」 儘管共融遊樂設施逐漸受到重視,公園中的步道仍未全然友善。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難以通過石磚步道,去接近孩子所在的繩索攀爬區。 圖/駱芷萱攝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外,年長者也是公園使用者之一。在午後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可見一群爺爺奶奶錯落地站在樹蔭下,時而擺手、時而彎腰拍背。年近七十歲的陳奶奶(化名)在一旁的單槓區笑著說:「這樣的運動習慣應該十幾年有了喔!」此區使用者多為退休的年長者,家住附近的陳奶奶一天會來公園兩次。「公園很重要呀,不然要去哪裡運動?」陳奶奶一邊伸展筋骨一邊振振有辭地說道。也許是因為長年拉筋、快走的習慣,讓他依舊神采奕奕。對於年長者來說,公園是他們的運動場、與鄰居交流的集散地,但並非所有老人都像陳奶奶一般老當益壯,也有其他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緩慢。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遊樂場設施的多元性受到重視,罐頭遊具問題也在組織倡議下逐漸解決。然而,共融公園的概念並非僅止於孩子,只要是有公園需求的使用者,不論是老人、青壯年、身心障礙者,他們都應該被正視。被侷限的共融想像 公園不只是兒童遊樂場 談到共融概念,大眾往往將焦點擺在兒童遊樂場。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王秀娟認為,這是因為遊樂場的設計在視覺上較為吸睛,不僅會帶來大量人潮,對政府而言也較容易成為政績。 共融公園是具有多元刺激及互動性的遊樂環境,新北大都會公園的「鳥巢式鞦韆」是熱門的共融式遊樂設施之一。 圖/駱芷萱攝他強調,共融的概念應該被廣泛詮釋,包含友善設計、無障礙環境以及全齡遊戲。「大家都覺得遊戲是孩子的事,但其實各年齡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王秀娟舉例,國外遊樂設施不會設定使用年齡上限,但在台灣卻很常看見年齡限制的告示牌,「遊戲應該是能納入親子、爺爺奶奶等全齡的活動,讓看顧者不在一旁滑手機,而是實際參與其中。」公園不是專屬於小孩的遊樂場,而是所有民眾可以放鬆的地方。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未來人口推估」資料,44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台總人口四成,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扶老比(註2)激增。透過通用設計,為老年人創造友善環境,提升他們的自立能力,是當務之急。註2:扶老比為65歲以上的人口數,除以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數,所得的比值。意即目前青壯年人口要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一般公園的盪鞦韆多有年齡限制,但共融公園卻無特別規定,歡迎兒童、成人一同遊玩。 圖/駱芷萱攝除了長者以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愈趨重要。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的比例節節上升,從民國89年3.19%,到109年已達5.08%,凸顯在公共空間營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公園的使用者十分廣泛,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還有一般民眾。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如何取得平衡,甚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將是一大挑戰。共融公園強調通用設計 人人皆能使用通用設計應用廣闊,共融公園也是其中一例。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強調考量不同使用族群,依照他們共同的需求,設計通用的產品、環境。公園理應給公眾使用,但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公園太過注重兒童發展,反而忽略長者、青少年等一般人的需求,減少這些使用者去公園的欲望。余虹儀強調:「設計師一定得仔細觀察使用者,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接續舉例,有些公園涼亭前的台階雖然典雅,卻阻礙輪椅族、推娃娃車的使用者進入。不僅如此,假設公園椅子沒有扶手,身體不太好的長者會擔心坐下後,沒有腳力自行站起,索性選擇不坐下,甚至不去公園。他補充:「其實不只小孩、身障者、高齡者適用通用設計,平常人有時也需要。」很多人沒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民眾偶爾會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例如推著娃娃車、拉著行李的人,都跟坐輪椅的人一樣,需要緩斜坡幫助上下移動。此外,其實一般人也會有特殊的「感官失能」狀態。如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或許仍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視障者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若有語音導覽系統告知使用者所在地、方位資訊、周遭設施,受益的將不僅是視障者,看不懂地圖的「路痴」也能辨別位置。所以,通用設計造福的族群,絕非只有小孩、身障者、長者等族群,一般群眾的需求也是通用設計考慮的基礎。採用通用設計的共融公園,將會成為大家能平等享受悠閒時間。量身打造公園 創造共融桃花源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師楊紋豪指出建造共融公園的不易之處,「根據國外研究,推廣全齡、共融公園需要有5千平方公尺的腹地。」若有足夠土地與資金,就會興建共融公園,若無,就只能以主要族群的需求為優先。為真實反映使用者需求,立委洪孟楷強調,公園設計必須考慮附近居民組成狀況,為地方量身打造。例如林口區居民大多是年輕家庭,就會需要多一點親子公園,倘若是其他人口年齡較高的地區,政府就要考慮興建適合銀髮族的全齡公園。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設施不只小孩可以遊玩,老人也能一起使用,增進互動。 圖/駱芷萱攝洪孟楷也認為,中央政府應針對學齡前孩童、青少年、老年人、身心障礙族群等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行公園分類,並提供各類型公園的設計準則,讓地方政府有標準可循。雖然土地與資金足夠,即可建設共融公園,但廣設共融公園仍藏有隱憂。王秀娟解釋:「廠商做的共融遊樂設施被大量複製後,會變成下個階段的罐頭遊具。」他認為,公園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設施,改運用自然地貌與既有的植栽特色,營造出不會排除特定使用者的自然遊樂場。「但民眾仍然停留在公園要有設施的想像,不然就覺得政府沒有建設。」王秀娟補充,國外很多公園不會有過多設施,讓廣闊的空間促成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他認為公園應被賦予更多樣的功能,而非侷限於人的活動,也要討論自然中的生態、植栽、棲地多樣性。「在共融公園設計當中,自然的連結比較缺乏。」展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廣中心計畫主持人楊念祖惋惜地說道。一座座共融設施突兀地截斷成片的自然樹林,人造設施與一旁的樹木彷彿兩個相距甚遠的世界。楊念祖看著孩子在繩索編織而成的城堡中攀爬,感嘆地表示:「共融遊戲設施固然可以幫助孩子的肢體發展,但與自然的關係也很重要。」公園一隅,吳佳純的孩子在一座座設施間來回奔跑嘻笑,或許不只兒童需要這樣一個空間拋開一切煩憂。如果有一座公園,可以讓視障者徐尹寧不再害怕掉落水中、可以讓陳奶奶與鄰居閒話家常、可以讓身障者劉于濟自在地穿梭其中,當共融概念貫徹公園,擁抱各類使用者的需求,所有人都可以在日漸繁忙的都市步調中,找到稍能喘息的一處世外桃源。 
織襪、芭樂入造型 時尚走秀展社頭在地特色
生活
第1740期
織襪、芭樂入造型 時尚走秀展社頭在地特色
2020-12-16
【記者林子頊彰化報導】「我們是具氣質的芭樂代言人。」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的呈呈(藝名)自信地描述「WOW 時尚襪造型秀」,模特兒手拿社頭名產芭樂、穿著在地織襪演出。建國科大此次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合作舉辦時尚造型秀,為11至13日的「2020彰化社頭織襪芭樂節」吸引更多觀光人潮,也讓參與學生們更加認識社頭在地特色。 建國科技大學於「2020彰化社頭織襪芭樂節」結合社頭芭樂文化,帶來「WOW 時尚襪造型秀」精彩的走秀演出。 圖/林子頊攝模特兒各自具有獨特風格及態度,陸續走向舞台中央,在定點擺出亮眼姿勢。團隊將社頭織襪以及社頭芭樂融入造型,走秀學生不時冷靜地啃下芭樂,以專業態度搭配有趣動作,為觀眾帶來視覺衝擊。WOW 時尚襪造型秀包含希臘文化、魔法馬戲團及運動時尚三大主題,結合社頭農田風光、文化特色。例如學生扮演成希臘文化眾神,提著一籃子社頭芭樂,模特兒呈呈說:「希臘眾神各自有具代表性的水果,社頭有名的是芭樂,期望能以走秀的方式發展台灣水果文化。」 建國科技大學走秀團隊穿搭設計融入社頭織襪,以魔法馬戲團為主題的表演秀。 圖/林子頊攝此次活動由彰師大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團隊舉辦,計畫主持人葉凱莉邀請具表演專業的建國科大,期望搭建起彰化多所大學的合作平台,善用各校資源帶動家鄉文化發展。魔法馬戲團造型秀模擬小丑服裝,搭配螢光綠及螢光粉的鮮豔織襪,同時邀請建國科大觀光系學生表演花式調酒,調酒師隨著旋律舞動器皿,調配好酒供貴賓享用。為推廣彰化縣社頭鄉在地文化,社頭鄉舉辦年度「織襪芭樂節」。主辦單位除了舉辦走秀表演,也透過織襪市集,讓民眾看見各家廠商的特色織襪;還設有芭樂創意美食攤位,於活動現場準備芭樂口味的奶凍捲、泡芙等甜點,提供民眾享用。彰師大學生也帶來「襪好厲害 趣味活動」,學生將社頭小知識設計成大富翁題目,讓民眾邊玩大富翁邊認識社頭文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為「2020彰化社頭織襪芭樂節」帶來織襪趣味活動,將社頭文化融入大富翁遊戲。 圖/林子頊攝彰師大的「社頭織襪——創新、創業、創生」萌芽計畫,時常為廠商舉辦免費課程工作坊,讓廠商互相切磋創新的行銷手法。葉凱莉說明,成本低廉不再是製造產業優勢,業者需要做出產品差異,凸顯自己的亮點,「織襪產業需結合地方場域發展,以特有的文化歷史作為基礎,發展出獨特的產業特色。」計畫學生、彰師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碩士班王靖之舉例,其中一家織襪廠商就以台灣各式小吃為元素,設計創新的文創商品。此計畫未來將擴大至文史面向,期望能成立社頭文史協會,融入歷史文化翻新舊有產業。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透過產學合作帶起地方創生,讓學生能累積實務經驗,也能從實作中看見產業的真實面貌。 圖/林子頊攝彰師大透過產學合作實踐地方創生,學生能從實作中看見產業問題,累積實務經驗。彰師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碩士班學生潘誠愷分享,他透過計畫更認識社頭織襪的產業生態。團隊發現廠商普遍缺乏品牌經驗,因此學生透過商管專業給予創新點子,讓廠商能運用各種網路平台曝光商品。此外,王靖之也向身旁朋友分享參與計畫經驗,讓年輕一代更認識家鄉產業的面貌,使社頭文化永續發展。 建國科技大學受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共同參與「2020彰化社頭織襪芭樂節」,為社頭織襪帶來全新面貌。 圖/林子頊攝
花「仙」子時裝上菜 萬能生走秀現在地特色
生活
第1738期
花「仙」子時裝上菜 萬能生走秀現在地特色
焦點
2020-12-03
【記者張華真桃園報導】身著手縫禮服的模特穿梭粉紫色仙草花海中,他們未配戴珠寶、皮包,卻手端一盤盤在地的仙草特色菜餚。11月29日桃園市政府舉辦2020桃園仙草花節「時尚匯流」,主辦單位邀請萬能科技大學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打造全台首見的「時裝上菜秀」,十多名學生一手包辦服裝設計、妝髮和伸展台走秀。 萬能科技大學學生身著白底的時裝與後方純白的裝置藝術〈微光〉相互呼應。 圖/張華真攝白色裙擺隨風飄逸,模特身著「田園」主題服裝、手持白盤優雅步入仙草花妝點的舞台,佈景上一層層蕩漾的水波呼應桃園「千塘之鄉」美名。學生設計師呼應仙草花節的純白裝置藝術,打造五套以白色為底的時裝,搭配網紗、蕾絲和編織麻繩。其中,一襲剪裁特殊、不規則長短設計的白底黑紗禮服,一出場便引人矚目,設計者、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劉怡伶出於對仙草印象的轉變,設計出這套對比強烈的服裝,他說:「小時候一直覺得仙草黑黑的很恐怖,吃過才發現仙草超好吃的!」因此,劉怡伶巧用黑白元素與側邊不對稱剪裁,詮釋自己對仙草的想像。不僅服裝設計巧妙融入仙草印象,學生在素材選用上也別出心裁,為呈現田園意象,使用髮片塑造自然的荷葉捲邊。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王淨以髮型定型液控制藍色髮片的彎曲程度,打造出白色斜肩長裙上閃耀的層層荷葉。相較於服裝設計前衛,模特妝容簡單、樸素地綁上高馬尾髮型。對此,王淨指出上菜秀的重點在於展示菜餚,設計浮誇的髮型和妝容反而會喧賓奪主。 為讓觀眾聚焦菜餚,時裝上菜秀模特妝容較簡單且不用浮誇髮飾和造型,改以俐落高馬尾。 圖/張華真攝時尚造型設計系副教授陳育睿表示,上菜秀通常由餐廳服務生負責,他頭一次見識以時裝秀介紹料理的創意表現。比起呈現服裝或飾品,展示菜品需分心留意盤中狀況。時尚造型設計系學生張小涵(化名)提到,上菜秀的難處在於平衡餐盤同時維持料理擺盤,「要練習用手去感覺盤子中菜的位置。」此外,有別於時裝秀通常在平坦的伸展台上進行,上菜秀走入田間,坑疤的泥土地容易絆倒身著細跟高跟鞋的模特,因此十分考驗模特走秀功力。航空暨運輸服務管理系學生蘇芯雅提到,他們提早到現場彩排熟悉場地,「知道哪裡有坑洞,就可以盡量避開。」 桃園市政府與百匯業者「果然匯」合作將仙草入菜,並邀請萬能科技大學學生以時裝上菜秀展示仙草特色餐點。 圖/張華真攝此活動將仙草入菜,製作仙草蕨餅、奶油仙草燉飯和香炸仙草糕等特色餐點,突破大眾對仙草料理的想像,由學生模特展示菜品的活動形式更為吸睛,主辦單位以創新方式推廣在地花卉成功創造話題。 一朵朵精緻小花沿著莖向上串起,粉紫色的仙草花隨風搖曳。每年9至10月是仙草產季,農民通常都在開花前採收,所以鮮少可以看到仙草開花。 圖/張華真攝  
月食祭結合在地特色 成大生推動左鎮創生
生活
第1732期
月食祭結合在地特色 成大生推動左鎮創生
焦點
2020-10-15
【記者吳季柔台南報導】夜色漸濃,台南左鎮二寮日出平台上,五張大長桌上擺設了金銅色的刀叉,燈光藏匿在竹筒中搖曳,月食饗宴正要開始。首屆台南左鎮月食祭是在地青年與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合作的成果,他們將左鎮在地農產設計成法式料理,並舉辦古道探險、月桃手作等活動,於9日與31日開設晚宴,每場限額20位以保證活動品質。 台南左鎮月食祭晚宴在二寮日出平台舉辦,將當地農產研發成法式料理,推廣左鎮特色文化。 圖/吳季柔攝月食祭由六位返鄉青年主辦,獲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支持,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協力,共同推廣左鎮特色文化。返鄉青年們選用葛鬱金與月桃等在地農產作為料理食材,從開發菜單到端盤上桌一手包辦。其中一道料理「香柚莎莎醬葛鬱金冷麵」,用葛鬱金粉製成彈牙麵條,淋上醬汁,並以高腳杯盛裝,獨特擺盤吸引全場目光。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負責晚宴場地的空間規劃,學生們利用盛產的赤竹製作竹椅與燈飾,焊接、鋪設電線,增加場地照明。二寮日出平台屬於西拉雅風景管制區,因此學生們佈置場地時都選擇不傷害環境且易拆卸的方式。活動發起人賴政達感性表示,預演時看到燈光亮起非常感動,「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晚宴時飄起細雨,團隊緊急將餐宴地點從露天平台改至二樓,賓客們也動手協助搬動桌椅,意外發現主辦單位為固定餐桌與燈飾,用麻繩緊緊纏繞桌腳,讓賓客大讚用心。 結束月桃編織手作活動,參與民眾在晚宴開始前抵達二寮日出平台欣賞夜景。 圖/吳季柔攝晚宴之外,主辦單位也精心規劃古道探險與月桃手作活動。古道探險邀請民眾走入農地,與社區居民對話,體驗農村日常。月桃編織是原住民的傳統工藝,在老師帶領下,一顆一顆月桃球型燈飾逐漸成型,民眾紛紛露出欣喜笑容。參與民眾黃美華認為,活動設計相當用心,讓遊客有機會深入了解左鎮。 參與民眾黃美華認真編織葉,他認為主辦單位相當用心設計活動,讓參與民眾得以深入了解左鎮。 圖/吳季柔攝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發起人兼秘書、成大建築學系學生杜昆翰從七月底加入月食祭籌備,主導晚宴場地的空間設計。他考量到經費限制,選用社區提供的赤竹以節省開銷,還能深化在地連結。杜昆翰坦言架設電路的技術最為困難,「我們都是學生,社區也缺少水電專業的成員。」他笑著說明,在平台工作時常常會有遊客指點,「雖然我們沒有特別去找到誰來教我們,但過程中學到很多。」杜昆翰過去參與社區服務課程,他有感服務行動往往隨著學期結束,於是透過相關課程的老師,聯絡上其他也想長期投入社區的學生,共同創辦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一定有一些人跟我一樣,一直想做但是就覺得沒機會。」 國立成功大學惡地學生行動組織創辦人兼秘書杜昆翰負責晚宴場地的空間設計,也親手焊接電線與固定燈泡。 圖/吳季柔攝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的七位成員過去皆在左鎮服務,因此決定回到左鎮實踐理念。杜昆翰相當重視社區的情感連結,他表示因為成大協助左鎮居民已有五年之久,團隊才能在建立之初就順利進入社區。賴政達認同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對社區的付出,「當我們需要辦活動或是討論的時候,他們都很願意伸出援手。」他回憶,自己看過上百位學生來來去去,而成大惡地學生行動組織不一樣,他們因為認同左鎮選擇留下深耕,陪伴並協助社區發展。
百變手法巧烹秋刀魚 料理賽盼推在地漁業特色
生活
第1716期
百變手法巧烹秋刀魚 料理賽盼推在地漁業特色
2019-12-04
【記者楊家威高雄報導】一艘艘漁船停泊在岸邊,隨風飄來魚產鮮味,讓人彷彿置身大海中。「2019高雄秋刀魚節」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高雄市前鎮漁港西岸碼頭舉行,活動透過烤秋刀魚、秋刀魚創意料理展演等環節,期望帶出「生生不息,永續漁業」的理念,並讓高雄市民對秋刀魚有更深的認識。 首屆秋刀魚節在高雄市前鎮漁港西岸碼頭舉辦,活動吸引當地市民前去參與,一同品嚐秋刀魚的滋味。 圖/楊家威攝「滋⋯」數十條秋刀魚同時排列烤爐上,煙霧飄散挾帶魚油香氣。工作人員把秋刀魚亮滑身軀烤至金黃色,外脆內軟的秋刀魚隨即完成。民眾接過熱騰騰的秋刀魚,在碗中挑食細嫩魚肉,香氣充斥整個會場。除現場烤秋刀魚外,活動也邀請三所高雄本地大學學生到場進行秋刀魚創意料理演示。 秋刀魚節中,「千人烤魚活動」提供免費秋刀魚,由工作人員協助烤煮,供民眾享用。 圖/楊家威攝「想加入天馬行空的想法,讓秋刀魚變得美味、有創意。」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的蘇敬焜和董宥伸以作品「秋刀魚煎餃」獲得季軍。董宥伸提及,由於秋刀魚腥味偏重、油脂較多,因此學生利用煎煮方式,把魚脂逼出,蓋過腥味,「讓缺點轉為優點,把(秋刀魚)口味發揮到最好。」製作秋刀魚煎餃須把魚刺全部剔除,以確保口感及食用安全,因處理過程繁瑣,團隊為活動準備至當日凌晨3時才正式完工。另外,蘇敬焜認為,料理是漁業與大學生間理想的橋樑,學生能透過接觸海鮮食材,對漁業有進一步的認識。秋刀魚為新穎比賽題材,不少大學生因首次接觸而遇上難題。冠軍隊伍成員、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學生邱奕瑄指出,秋刀魚的腥味讓作品「紅燒秋刀魚卷」在醬料搭配上有挑戰性,他們因而下了許多功夫調配適當醬料。且料理在烹煮過程中須經蒸燒炸三個步驟,十分繁複。正因手法多變,口感突出,讓試吃民眾讚不絕口。團隊成員、正修科大餐飲管理系胡雲淳也指出,活動優點在於讓參賽者了解更多漁業知識,並學習如何處理海鮮料理。 正修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學生,在舞台上專注地展示其作品的做法,吸引不少民眾圍觀。 圖/楊家威攝參與民眾楊端紋提及,官方過去並無特別推廣秋刀魚,本活動能讓民眾認識秋刀魚不同的吃法與煮法。高雄是台灣遠洋漁業重鎮,而秋刀魚作為前鎮漁港產量最高魚種,在高雄漁業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高雄區漁會助理幹事彭湃表示,活動希望通過料理比賽,讓價錢較低但營養豐富的秋刀魚料理精緻化,進一步使秋刀魚成為高雄在地特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