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眾運輸成隱喻 白書豪繪出都市疏離感受
藝文
第1801期
大眾運輸成隱喻 白書豪繪出都市疏離感受
2024-11-29
【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現代人處在一個過曝的時代,似乎早已失去自己的私領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白書豪舉辦個展《身無歸處》,透過油畫及裝置作品表達在現今擁擠的都市生活,人們逐漸失去隱私的現象。即日起於臺師大德群藝廊C廳展出。 談及創作理念,白書豪以大眾運輸內的空間隱喻現代人處境。他認為,在公車或捷運上,人們時常會有被他人視線觀察的感受,如同網路中被陌生他者瀏覽自己主頁的狀態。而白書豪從鄉村遷至都市的求學經歷也讓他產生「為何在擁擠的城市裡,人們卻更加疏離。」的疑惑。為此,他在作品〈有一種孤獨無法到站〉藉由空曠的車廂窗面卻反射出擁擠人群的視覺悖論,試圖創造儘管車廂內人滿為患,人們內心卻依舊孤獨的情境。 白書豪選擇運用大量的線條表達他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他認為線條的封閉性能表現身體被限制在秩序與他人眼光下的處境,然而若將人體的線條突破於身體輪廓,延展至車椅、扶把上,則能表達同乘一車的乘客們彼此短暫的共同搭車體驗。因此在創作手法上,白書豪利用油彩緩乾的特性,在顏料未乾之際縫補上其他顏色,讓線條不再只是封閉的輪廓。參展觀眾黃品潔認為,陌生人們共享相似的筆觸線條,並融合於一個移動空間,「既日常卻也有種失去個體感的意味。」 「當色彩過於豐富時,每個顏色都像在說話,反而削弱了整體的情緒張力。」白書豪說。他簡化作品〈下車前的狂歡〉中客運內部的色彩,以相近色鋪展整體氛圍,並透過對比色突顯畫面重點。畫面描繪深紫色的下車人群、紅藍交錯的座椅,呈現出乘客到站下車時聚集於車前,後方座位卻空無一人的矛盾與躁動感。白書豪特意去除畫面中的光線明暗,僅單純透過線條的疏密打造深度空間的效果。 位於現場的三個裝置藝術展品,以物質、再現、象徵為主旨,於展場內成三角分布,表達白書豪對藝術的看法,他說:「作品若偏重於任一面向,便可能削弱其藝術張力,甚至喪失與觀眾的連結。」首件作品〈純粹物質的繪畫〉表達創作不應只著重於媒材與技術的運用,而失去與社會的連結。第二件展品〈純粹再現的繪畫〉則透過讓觀眾拍攝展覽照片,循環播放至投螢幕上,表達創作不應只是單純的場景再現。最後白書豪則在作品〈純粹象徵的繪畫〉將多張海報拼貼成一幅巨大傳單,希望透過傳單僅著重於推廣產品的特性而失去讓觀看者解讀的空間,表達繪畫不能全然以一種方向定義,「作品若只能有單一種解釋,便會死去。」他補充道。 白書豪以線條筆觸的疏密變化,呈現人們從資訊爆炸的網際時代,乃至各式交通工具,彼此疏離卻不得不於狹窄空間共存的情境。黃品潔說:「白光的展覽空間讓人彷彿去到平時通勤路上的日常體驗,筆觸奔放,色彩富有活力的同時也讓人體會到規訓呆坐而五感交雜的通勤人們。」觀眾翁培芝表示展覽帶給他憂鬱的感受,「我認為畫家似乎想把冰冷的情境試圖用溫暖的手法畫出來。」
「疫藝」非凡 《ON/OFF》拉近疏離關係
國際
第1734期
「疫藝」非凡 《ON/OFF》拉近疏離關係
2020-10-29
【記者林子頊綜合報導】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大學藝術展演活動受到限制或被迫取消。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RU)學生卻將危機化為轉機,開設《ON/OFF》藝術展。於23日至31日展示的《ON/OFF》藝術展,由八位萊斯大學學生自主創辦,期望提供學生多元的表達管道,使人們也能跳脫語言運用藝術互相溝通。 萊斯大學學生舉辦《ON/OF》藝術展,提供學生多元的表達管道,展現創新藝術。 圖/截自《ON/OFF》網頁《ON/OFF》藝術展的亮點在於其包含不同藝術的展現方式,除了雕塑展覽以外,還有影片互動以及社群平台交流。希望能透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拉近在校生和遠距學生的距離。此外,學生還設立專屬《ON/OFF》的互動網站,鼓勵遠距學生用不同媒介表現自我,像是拍攝藝術影片或是對藝術展的作品給予回應。藝術裝置主要展示在萊斯大學的「賽沃爾庭院(Sewall Hall)」,另外還有九個展示場域分布在校園周圍,學生可以自由擺上自己的藝術作品互相交流。為期一週的藝術展更邀請了弦樂四重奏演出,這些活動都將在網路上直播,讓線上參與者共享藝術展多元的活動。 萊斯大學學生加布里埃拉・弗耶的作品《蜘蛛面罩》運用衣架展現其作品的張力,期望能藉此裝置藝術提醒當今戴口罩的重要性。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展覽籌劃團隊成員加布里埃拉・弗耶(Gabriella Feuillet)說明作品《蜘蛛面罩》的創作理念:「面罩的造型靈感是來自於知名設計師希拉里・塔摩(Hillary Taymour)的品牌科琳娜・斯特拉達(Collina Strada)的口罩設計,運用衣架展現其作品的張力,希望能提醒民眾當今戴口罩的重要性。」布雷登・佩里曼(Braden Perryman)的作品《布雷登的懸吊泡沫》,把泡沫固化成球型雕塑,用棉線懸吊在樹枝上。金黃色的泡沫藝術品壓印著斑斕的花紋。佩里曼對任何事物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他期望透過展覽讓事物跳脫本質,透過藝術創作賦予他們新的價值。 萊斯大學學生萊斯大學學生布雷登・佩里曼的作品《布雷登的懸吊泡沫》,把金黃色泡沫固化成球型雕塑懸吊在樹枝上,壓印著斑斕的花紋。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伊莎貝爾・桑佩里奧(Isabel Samperio)擅長結合圖像敘事與手工藝創作。他將抽象畫作吊掛在陳舊的架子上,與實質物品搭配展出,使繪畫更具雕塑感。桑佩里奧嘗試將二維作品以三維空間的創作形式表現,即便呈現方式不同,仍能帶出其作品的精髓。金妮・瓊(Ginny jeon)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哥德式教堂以及麥當勞快樂分享餐的盒子。他將白、黃、綠、紅四種顏色的盒子擺在階梯上,盒子僅以膠水黏合,一旦被拆毀就會變成垃圾。他說道:「設計這個作品是想表達人類經常將藝術設計視為消耗品,尤其當藝術品像這些盒子一樣被大量生產時,藝術的價值容易被遺忘。」 萊斯大學學生伊莎貝爾・桑佩里奧將二維的作品以三維空間的創作形式表現,抽象畫懸掛在陳舊的架子。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ON/OFF》藝術展除了讓學生如願展示出他們的雕塑作品,由於結合了線上展演,更帶來了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攝影,圖形設計,音樂和敘事。藝術展連結在校學生和校外學生,以新的方式互動連結,突破了校園藝術發展的框架。 萊斯大學學生金妮・瓊的作品將白、黃、綠、紅四種顏色的盒子散落在階梯上,影射人類將藝術設計視為消耗品。 圖/《ON/OFF》策展團隊提供
《再見愛麗絲》談親情 經典童話改編探討家庭疏離
藝文
第1691期
《再見愛麗絲》談親情 經典童話改編探討家庭疏離
2018-12-05
【記者吳佩容高雄報導】綁著兩隻辮子、身著奇裝異服的女孩從衣櫃中跳出來,望著凌亂不堪的房間和窩在床上的女子說:「嗨!我是愛麗絲,你不記得我了嗎?」妮子派對劇場於11月29、30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蔣公行館演出《再見愛麗絲》,改編自西方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融入真實故事,呈現出家庭成員疏離的關係。 劇中,孟雯因為母親的去世而一蹶不振,房間凌亂,而愛麗絲從衣櫃跑出來後,想辦法讓孟雯接受自己。 圖/丁怡瑄提供「為什麼這些事我都不記得了?」女主角孟雯問。「因為你不想記得。」愛麗絲說:「那時候你跟我要了長大的變身水,然後把記憶留給我了」。《再見愛莉絲》的導演、就讀中山劇場藝術學系的丁怡瑄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愛麗絲,設定成孟雯童年的想像玩伴,愛麗絲擁有孟雯心底深處最真實,但卻因現實壓力而沒有表現出來的特質,如喜歡粉紅色、熱愛唱歌等。劇中,孟雯的父母在他幼時離婚,母親林珍在離婚後時常情緒失控,和孟雯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在一次劇烈爭吵後,孟雯從此不再過問林珍的任何消息,直到林珍因病去世,孟雯抑鬱不已,愛麗絲便隨之出現,帶領孟雯回憶心中不願面對的過去。「因為小時候總是勇敢的,越長大,人們害怕的事總會越來越多。」。丁怡瑄解釋,此劇取《愛麗絲夢遊仙境》原著中成長、童年的意涵改編,愛麗絲的出現代表孟雯塵封的回憶逐漸浮現。 愛麗絲幫助孟雯,一步一步找回過去的記憶,讓孟雯回想起自己和母親最真實的情感。 圖/丁怡瑄提供劇場的左半邊使用暖光,演著孟雯和愛麗絲的對話,代表孟雯和自己內心的和解;同時劇場右半邊使用冷光,演出林珍生前的故事,呈現他不為孟雯所知的一面。愛麗絲的出現總是伴隨繽紛的燈光,丁怡瑄說明,若虛構人物能佔據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是否代表這個人在現實中已沒有其它事物能讓他在意?因此透過愛麗絲這個虛構的角色,丁怡瑄想襯托出孟雯寂寞、空虛時的樣貌。 愛麗絲想盡辦法要讓孟雯想起自己,並幫助他找回以往不敢觸碰的回憶。 圖/丁怡瑄提供為了讓愛麗絲形象更加鮮明、活潑,丁怡瑄表示,此次演出也和中山音樂學系合作,替戲劇加入原創音樂。「孟雯今年25歲,在百貨公司當電梯小姐,電梯往上,電梯往下,想要當個超級辣妹……。」愛麗絲以說唱的方式唱出孟雯內心的渴望。「無厘頭的說唱音樂加深了我童年所讀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魔幻感。」觀眾、就讀中山企業管理學系的許正妍提到,此劇將《愛麗絲夢遊仙境》結合家庭題材,讓其更加貼近觀眾。原本沒有互動的左右舞台,在劇末有了交集,左半邊的暖光和右半邊的冷光同時消失,舞台中央出現陰暗紅光,當孟雯回憶起他和林珍決裂的那次爭吵,右邊的劇場也開始演出林珍當時的情緒起伏。「母女跨越時空在爭吵的時候,情緒非常飽滿。」觀眾、就讀中山外國語文學系的邱郁方表示,看到爭執片段時特別難過。許正妍也補充,愛麗絲在最後代替孟雯將手放在林珍肩上,他認為那是孟雯在內心和自己母親和解,令他印象深刻。 劇末,愛麗絲代替孟雯,伸出手放在林珍(孟雯母親)的肩上,象徵孟雯在內心和林珍的和解。 圖/丁怡瑄提供 劇末,林珍(孟雯母親)哼唱著《戀曲1980》,等不到孟雯的諒解,在小看護的陪伴下死去。 圖/丁怡瑄提供
【交流有限 導生制淪形式二】與師關係疏離 生主動諮詢意願低
專題
第1601期
【交流有限 導生制淪形式二】與師關係疏離 生主動諮詢意願低
2015-06-10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導生制成立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遇到困難時,有一個可以討論或諮詢的對象。然而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多不會向導師尋求幫助。 學生與大學導師並不如國高中導師一般天天見面;相反地,見面次數不但少,且多僅在導生聚才有機會碰面。中央大學通訊工程系學生林宜萱坦承,一學期只和導師見一次面,只有吃導生聚時才感覺到此制度的存在。 導生之間的連結性不高,學生碰到問題時大多會優先選擇求助於同儕,或能解決問題的專業老師。政大地政系學生徐瑞婕表示,若碰到心理方面的問題會選擇向學校健康中心尋求解答,「畢竟健康中心阿姨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 學生除了不信任老師心理輔導方面的能力外,有學生反應導師根本無法解決學生問題。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系李怡儒坦承,雖然導師很關心學生,但如果在大學遇到問題仍傾向與同學商量。她認為,同學之間較能互相分享自己的狀況,「而老師有時候只會跟你說一些經驗談而已,未必能解決問題。」 對此現象,中原大學化學系導師蔡祐輔卻認為,部分學生因個性害羞,即便學校有專業的資源,仍傾向找認識的導師談心。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學生涂晏寧坦承平時不會找導師,只有在大四時才會找導師詢問實習和工作方面的問題。 蔡祐輔表示,他能體諒學生生活繁忙,平時沒有時間維繫導生關係,但他也認為,導師不應覺得學生不主動找導師是一種錯,「導師不應期待幫助學生能有回饋,不應該有利益關係的想法。」 欲增強學生與導師之間的連結性,政大外交系學生許誌鈞認為,首要改善的是彼此對導生制的態度。他表示,某些教授在開學時就表明,他要寫論文、備課和指導碩士生寫論文,沒空管學生,「應該把學生作為主體,並尊重學生的意見。」世新大學學生事務處生活輔導組洪淑慧則建議學生應多善用導師資源、主動和導師互動,更能增強導生間的情誼。上一篇:【交流有限 導生制淪形式一】輔導角色失效 僅以一餐繫情誼下一篇:【交流有限 導生制淪形式三】導師職務專責化 加強師生連結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