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800期
飛蚊症成社會現象符號 《昏飛》探討資訊氾濫現況
2024-11-22
【記者黃詠欣台北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碩士生陳俊先創作短片《昏飛》,以飛蚊症為符號影射現代的資訊氾濫,如同飛蚊般充斥生活。作品入圍2024金馬影展華語首映單元,並於17日在台北信義威秀影城首映。 《昏飛》講述一位罹患飛蚊症的舞者在聽取醫生建議後,相信食用鳳梨可以改善病況。陳俊先表示選擇飛蚊症為主題去敘述,是因自己從小就有嚴重的飛蚊症,「當我想好好放鬆享受一些風景時,它往往會跑出來以致我會分心。」陳俊先將飛蚊症會看見物體漂浮的症狀,結合人們難以擺脫資訊氾濫的社會現象,讓舞者隨意擺動姿勢表達無力感受。當代表演藝術家、主演阿爾伯特·加西亞(Albert.Garcia)表示,在拍攝當下並沒有事先排練舞蹈,而是自己內心想著各種刺激的感受,直接展現身體反應。 提及為何取名《昏飛》,陳俊先分享當蚊子在交配時,聚集一團的現象叫做「婚飛」,此外,由於片中角色為男性,故陳俊先刻意將女字去除。「我會偏向把飛蚊症當作是一個負面的東西。」陳俊先嘗試藉由《昏飛》提醒人們要對資訊保有判斷能力,並在片中加入曾真實發生的假新聞,使片中的醫生向舞者建議食用鳳梨緩解症狀,導致其病情毫無進展,以此強調查證的重要性。 陳俊先表示《昏飛》沒有事先寫好劇本,而是在有初步概念後兩人現場即興創作的作品。因此,陳俊先拍攝許多沒有相關性的素材,透過影像視覺和聲音的搭配,使觀眾在看影片時,彷彿也能體驗到飛蚊症的不適。陳俊先舉例電影開場時閃爍與背景過曝的畫面,便是以病人的主觀視角出發,表達醫生用手電筒檢查眼睛的樣子。 就讀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的研究生林靖珊認為,「《昏飛》表達你愈想看得清楚,這些東西就會愈阻礙你,好像導演在問你,你看到的東西是真的嗎?」讓林靖珊反思是否自己能在現實生活中分清楚正確的資訊。為此,陳俊先說:「網路時代有很多東西讓我們分心,我們無法專心的去好好生活。」他期許,觀眾看完《昏飛》後能更專注在生活。
藝文
第1786期
機械裝置喻徒勞經驗 陳欣孟刻劃社會現象
2023-11-22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當你完成一件事後,再回望,會發現那些看似徒勞的努力都充滿詩意。」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欣孟於11日在S7美術館舉辦個展《Home Run》,以水管、不銹鋼、燈管等媒材結合機動裝置,探討自身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及生活中徒勞行為所蘊含的意義。 陳欣孟舉辦個展《Home Run》,11日於S7美術館開幕,作品皆融入機械裝置進行設計。 圖/張雅媜攝陳欣孟常因應展場空間而改變作品規模與內容,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即是為此展場特製的新作。主題「Home Run」是棒球術語中全壘打的意思,打者奮力擊球後繞壘一圈回到原點得分,讓陳欣孟聯想到,創作有時也是奮力拚搏後仍無進展,過程看似徒勞卻實有收穫。 與展覽主題同名作品〈Home Run〉,以水管模擬日光燈安裝在展場周圍,其中游動的小魚品種也稱作「日光燈」。 圖/張雅媜攝以水管裝水,放入小魚並打上藍光,安裝在展場周圍。作品〈Home Run〉看似照明用的日光燈,但觀者仔細觀察,則可見魚鱗反射的微小光點在其中悠游。陳欣孟說:「這種小魚怕生,人若靠近便會游走,因此觀眾若想看清光點,就會跟著小魚一起環繞展場。」透過觀眾在展場兜圈的行為,除了能呼應展覽概念,更讓觀者思考徒勞中蘊含的意義。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歐鈞淞說:「魚作為展覽作品中唯一的生命體,在水中游的姿態讓我感受到豐富的生命力而不覺得徒勞。」 作品〈00:00〉使用齒輪結合鍊條組成動力裝置,其中四個齒輪即代表午夜12時的四個數字0。 圖/張雅媜攝而日常觀察也提供陳欣孟許多創作靈感,作品〈00:00〉即發想自孩童玩小汽車的過程。「原地轉動的齒輪看似無趣、徒勞,卻是使小汽車前進的動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解釋,不斷滾動的齒輪帶動鏈條上的小汽車,緩慢的前進又返回起點,這樣周而復始的移動,就像人們日復一日地度過午夜12時的經驗。陳欣孟也以此作品比喻重複且瑣碎的工作,其實都是讓成果順利產出的重要關鍵,別具意義。 陳欣孟將小汽車結合動力裝置,在其移動時的動能轉換過程,探討徒勞可能的意義。 圖/張雅媜攝而作品〈掉幀〉則是描述現代人長時間觀看電子螢幕的現象。他將細長的日光燈垂直於地面,成排設置在牆面上,使其依序亮起,同時發出似敲擊鍵盤的聲音,以模仿打字時的閃爍游標。整排燈管皆亮起後,則開始以不同頻率閃爍,當速度變慢時,觀眾便能感受到類似「掉幀」的視覺效果,如同螢幕發生卡頓的瞬間。陳欣孟說:「人們在依賴科技的習慣下,對閃光的感知已疲乏。」於是他將掉幀現象重現於展場,讓觀者反思自身與科技的依賴關係。「我創作並沒有想傳達什麼特定的觀點,而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反思與討論,就像在池塘丟入石頭而能泛起漣漪。」陳欣孟說。觀眾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林君達認為此展作品讓其有種與作品相互觀看、對話的感受,他說:「就像找魚的行為其實意義不明,但在虛無的互動中提供了開放、多義的解讀,讓我思考藝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藝文
第1733期
以亂映今 張少鈞現動盪社會縮影
2020-10-21
【記者崔兆慧台中報導】衣物、醫療手套、管線等物品,雜亂地散落在畫布上,再被色彩覆蓋。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學士班的張少鈞於19日起,舉辦畢業預展《衝擊》在東海美術系館A+藝術空間展出,透過顏料噴灑作品,展露社會動盪下對自身造成的衝擊。許多金屬樂團以社會議題為創作來源,再用作品唱出對社會的觀察及不滿的情緒。張少鈞仿照此形式,將他目前觀看到的社會現象如輿論暴力、香港反送中事件等公共議題為創作發想,化為作品,「我想用藝術來記錄我生在的時代。」他認為,社會的大小事件皆與我們息息相關,因此他將看似沒有關係的素材擺放在畫布上,讓觀者感到意外,也藉此製造突兀感打破觀者原有的框架,暗喻社會發生的事件總是不可預測。 〈Violence〉以紅、黃、藍三色作出強烈對比,最上方以石膏製成的人頭,以及下方殘缺的腿,象徵著人在輿論暴力下變得殘破不堪。 圖/崔兆慧攝張少鈞觀察,現今人們經常在確認事實前,便開始自以為是地批評他人。而未了解狀況便攻擊他人的輿論,卻為當事者帶來額外的傷害。他以石膏製成人頭及腿,再將兩者與手套、廢棄物、相片隨意擺放在畫布上,噴灑紅、黃、藍三色顏料,創作〈Violence〉。他解釋,相片中的人就如發表輿論的群眾,殘破不堪的石膏則呈現人在輿論暴力下受傷的狀態。觀展者李季寧說:「作品以大量鮮紅色血染,像是對暴力的想像。」作品〈Black〉上放著照片、防毒面具及紗布等物件,再以墨汁染黑所有素材,描繪張少鈞眼中的香港反送中事件。張少鈞說明,黑色將其他色彩掩蓋起來,如專制政權輕易地摧毀民主。而畫布上被倒置的石膏人頭、X光片象徵在抗議中受傷的香港民眾,防毒面具則道出港人受到警方毒氣攻擊的抗爭狀況。他也使用餐桌上常見的止滑墊遮蓋照片,代表國家企圖掩蓋警察肆意傷害人民的事實。 〈Black〉描繪香港反送中事件的黑暗。被倒置的石膏人頭象徵在事件中受傷的人們,防毒面具則直觀地道出警方的毒氣攻擊。 圖/崔兆慧攝「日常生活中充斥著無數衝突。」張少鈞用作品〈War〉將人之間的爭吵、國家之間的矛盾等可小可大的衝突比喻為戰爭,深紅色大面積覆蓋作品,彷彿戰爭下的腥風血雨。而畫布上的炸彈線路被拆解,凌亂地交纏在一起,他提到,愈是想去理清的問題,卻愈容易交織,導致我們看不到問題本質。正如中國和台灣的關係,「那些歷史問題是非常複雜的,沒辦法一時半刻解決,卻總使人民受傷。」作品中也放上電路板、CD片等現代素材,呈現科技或資訊形成的現代衝突。 〈War〉將日常衝突比喻為戰爭。圖為張少鈞親自介紹作品意涵及材料使用。 圖/崔兆慧攝畫布上的器具如紗布、X光片等來自張少鈞受傷的經驗,他補充,展品原先想使用更多元素呈現理念,但他後來發現以簡單元素去闡述想法,反而能為觀者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指導老師、東海美術系兼任講師劉孟晉說:「張少鈞以畫布作為反映現實騷亂的場域。」張少鈞也透露,未來想用更精緻的材料、出乎意料的方式來創作複合媒材作品,製造更多衝擊。
藝文
第1658期
反映新北精神 學生影像刻畫社會現象
2017-09-28
【記者謝宜臻綜合報導】新北市文化局舉辦「2017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今年首度增設「新北精神獎」,由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一瞬》奪得,反映新北精神。「不分類首獎」得主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翔翼》,內容描述成長與死亡課題。「非劇情類」第一名則為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的《迷海龜途》,探討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威脅。 《一瞬》場景設定在新北市重新橋下,刻劃當地人物的生活以及小男孩的日常。 圖/黃立承提供《一瞬》的場景設定於新北市三重區重新橋下的市集,是導演黃立承深刻的兒時記憶,從台北回新莊的奶奶家必經的地方。《一瞬》刻劃了主角小男孩的日常點滴,劇情沒有很強的衝突點;黃立承說,成長像是一瞬的事情,「不一定是經歷了什麼戲劇化的過程,但你可以開始感覺到有些事情不太一樣。」他表示,最後一幕特別安排拍攝器材的影子,投射在小男孩房間的牆壁上,是想要傳達,「觀眾看著小男孩,小男孩也觀看著這個世界。人們都在看與被看的感受之間成長。」而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認為重新橋是三重到台北的重要橋樑,《一瞬》成功刻畫與記錄了許多在地與往返雙北的人們,共同的情感與記憶。黃立承補充,有別於原先想像,市集內五花八門的商品的主要客群是沒有工作,或是放假沒事做的中年男子,商品則是二手家具、老式DVD、卡帶或是幾百元的服飾等等,「那裏感覺有一個氣味或是味道,是新北市獨有的。」新星獎不分類首獎《翔翼》講述台灣喪禮文化與孩童的成長觀察。緩慢鏡頭下描述了從母親入院到過世的變動,兄弟小翔與小翼雖內心害怕,日常生活依然如故,「我認為小朋友很堅強,某方面可以說成是殘酷。小朋友不會像大人一樣,因傷痛而駐足不前。」導演吳季恩認為,小朋友會非常快地「習慣」改變。探討生與死的不只《翔翼》,新星獎非劇情類首獎《迷海龜途》以紀錄片呼籲大眾正視塑膠垃圾未被妥善處理的問題,影片主角海龜小利因為誤食塑膠,搶救四天後不治身亡。鏡頭前海龜奄奄一息的身影,一直到解剖後體內清出成堆塑膠垃圾,例如瓶蓋、棉繩等等,幕幕刻劃人類濫用塑膠製品的結果,使海龜們的「龜途」充滿阻礙。「想要透過小利這個感性角色,在影片當中的生與死,去改變那種以往大家看片被說教的感覺。」導演萬恩晶說。新星獎評審沈可尚認為這次的作品題目都和創作者切身相關,且得獎作品也都適當地反映作者真實的觀察,這是在以往經驗較少出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