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益智遊戲結合大馬種族議題 僑生探討差別待遇
藝文
第1710期
益智遊戲結合大馬種族議題 僑生探討差別待遇
2019-10-23
【記者吳曼嘉台北報導】觀展民眾拿起壓克力球左右搖晃,試圖讓不同顏色的小球藉由通道混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學生許婉婷,透過益智遊戲的方式,刺激觀展者思考馬來西亞的種族困境。此作品〈Malaysian Malaysia:The Race Problem〉,15日起在台藝大教學研究大樓地下一樓展出,是台藝大視傳系106級日間部班展《慣性蒸發》的其中一件展品。 除了益智遊戲,桌上還擺放自製的馬來西亞國花朱槿,而一旁的手機螢幕正在播放馬來人尊嚴大會的新聞畫面。 圖/吳曼嘉攝談及《慣性蒸發》的命名由來,總召集人陳聖皓解釋,設計系學生爲了尋找靈感,必須拋開本有的意識,將身心靈掏空,這段過程如同「蒸發」,至於日復一日不斷汲取創意的過程,則會形成「慣性」。而身為馬來西亞華人的許婉婷,在構思作品時,最常浮現的靈感就是對國家的身份認同。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是馬來西亞的三大族群,許婉婷提到,《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規定,馬來人在教育、購屋等事項上擁有特殊權利,他說:「而這項法律讓馬來西亞的族群分化越來越嚴重。」本來出於美意的法律,希望保障經濟較弱勢的馬來人,卻讓印度人和華人間接成為次等公民。他舉例,很多大學會實行固打制(註1),提供馬來人較多入學名額,導致華人即使成績好,也因名額少而無法與馬來人競爭,不能在國內就讀一流大學,因此人才紛紛外流。註1:固打是英文quota的直譯。固打制對馬來人與土著以外的族群(如華人與印度人)形成差別待遇,這項制度涵蓋的範圍包含大學學位、獎學金、土著房屋、公共工程等。許婉婷發現周圍的家人朋友,對於馬來人享有較多權利,多半認為理所當然,選擇安於現狀,有些人甚至覺得自己並非馬來人,卻可以居住在馬來西亞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於是,他將三顆透明的壓克力球以管子相連,而壓克力球裡裝著三種代表三大族群皮膚顏色的小球。遊戲目的為混合三種顏色的球,象徵馬來西亞要團結一體。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學生許婉婷與其作品〈Malaysian Malaysia:The Race Problem〉合影。 圖/吳曼嘉攝然而,代表馬來人的金色球體積較大,導致它們無法通過通道,這樣的阻礙設定,暗喻馬來人在條例的保護下,與其他族群之間有一道跨不過的鴻溝。台藝大戲劇學系學生張家嘉說:「(作品)不是以沉重的方式呈現,而是透過遊戲這種門檻比較低的形式,在玩遊戲後也可以知道馬來西亞的種族議題。」以前他不曉得馬來西亞有這條不公平的法律,在看過許婉婷的作品後,才了解馬來西亞族群間的矛盾。 裝有金色球的壓克力球上,還貼上《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的條文內容。 圖/吳曼嘉攝除了立體遊戲外,許婉婷也以平面插畫創作,他認為三大族群的日常生活雖平凡,卻是馬來西亞最迷人的地方。他將插圖分為三個部分,左上是馬來人見面問候的情境,他們以雙手輕握對方的手,接著再把雙手放在頭上及胸前,並說出:「Assalamualaikum(願主與你同在)」(註2),左下戴眼鏡的華人男子則正在享用「叻沙」料理(註3),而右上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在拜神儀式後,會在眉毛間抹上一道白色的粉末。許婉婷說:「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說明,多元種族化是如何讓馬來西亞變成一個很有趣的社會。」註2:「Assalamualaikum」是阿拉伯問候語,代表「願主與你同在」。通常對方會以「Waalaikumsalam」回應,意思是「謝謝,願主也與你同在」。註3:叻沙的馬來語為Laksa,此料理的特色是以椰漿及咖哩作為湯底,並加入豆芽菜、蝦子、蛤蜊等配料。 平面插圖以許婉婷眼中的三大族群日常為主題,她認為這些平凡的事物卻是馬來西亞最具魅力的地方。 圖/吳曼嘉攝 
南非學運抗爭勝利 學費零漲幅
國際
第1606期
南非學運抗爭勝利 學費零漲幅
焦點
2015-10-29
南非學生高舉牌子,上街抗議。 圖/Jane Berg提供【記者黃婕綜合報導】抗議的歌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強有力的舞蹈傳達著憤怒,國會前聚集了上萬名高喊口號,抗議學費調漲的學生。經過一周的示威,南非總統雅各布‧祖瑪(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終於在23日出面回應訴求,宣布西元2016年將維持原學費。由於南非貨幣蘭特貶值,校內建設成本提高,導致教育經費不足,政府決定在下一個學年度提高全國大學約10%的學費。無法負擔的高額學費,引起全國學生不滿。抗議由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的學生先發起,怒火延燒至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和羅德斯大學(Rhodes University)等多所知名大學,引起國際關注。「當我抵達學校時,發現有多張被倒置的桌子、垃圾桶、磚塊擋住通往學校的道路。」羅德斯大學新聞系學生珍.博吉(Jane Berg)回憶罷課首日學校的情況。罷課活動由學生秘密籌劃,並引起其他多所學校學生響應,進而造成學校關閉、考試延期等後果,受到影響的大學至少十所。學生在國會前靜坐,高喊「學費必降」(Fees Must Fall)的口號,之後遊行至總統府前向政府表達訴求,現場發生多起警民衝突,情況混亂。 學生高舉「學費必降」(Fees Must Fall)的口號抗爭。 圖/Jane Berg提供總統祖瑪23日與學生代表會面,會後同意凍結調漲學費,承諾提供更多資金,藉此補足教育經費。「這次學運的成功要歸因於各個學校團結一致的努力,給了政府和總統很大的壓力。」博吉表示,3月南非開普頓大學發生反殖民和種族主義的「推倒銅像示威」(Rhodes Must Fall)運動引發社會關注,累積的情緒和學運的能量也讓更多學生不再冷漠,願意挺身而出,抗議不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 抗議成功之後,學生相擁而笑。 圖/Jane Berg提供同樣是羅德斯大學新聞系的扎馬‧路蘇里(Zama Luthuli)參與了所有抗議行動,「我們的父母親為了南非種族隔離的壓迫而站出來,現在輪到我們為了經濟解放而努力了!」1994年種族隔離制度結束至今,黑人家庭仍未脫離經濟弱勢,學費調漲等於是變相將黑人從大學教育中驅逐。本次學費調漲雖同時影響不同種族的學生,但對於黑人的壓迫更讓學生們憤怒,決定走上街頭改變這個「不平等的社會」。 黑人學生表達訴求。 圖/Jane Berg提供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的報導指出,與會的開普頓大學校長麥克斯‧普萊斯(Max Price)表示,政府對該付出多少經費沒有任何概念,也完全不知道該從何處撥出這筆錢給學校,可見南非的教育經費問題還沒有真正的解決。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