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兒時玩偶入畫 《無聲的陪伴》映童年情感 
藝文
第1797期
兒時玩偶入畫 《無聲的陪伴》映童年情感 
焦點
2024-10-24
【記者蔣若暄高雄報導】「我是很需要安全感的人,有娃娃在就好像家人陪在我身旁。」就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的郭瀞鎂,19日起在高雄序藝術舉辦個展《無聲的陪伴》。郭瀞鎂以童年時與他相伴的絨毛玩偶為主角,利用油彩結合版畫繪出他與玩偶的情感連結。 郭瀞鎂兒時因父母忙於經商,較少有時間陪伴自己,故各式各樣的玩偶成為他童年時的最佳玩伴,伴隨他經歷生命中每個階段,「我覺得它們像是『家』的存在。」他補充道。為此,郭瀞鎂以《無聲的陪伴》為展名,繪出真實生活中與他相伴的娃娃,敘述人對物體產生的情感依附。畫作〈溢出來的愛〉便繪上郭瀞鎂擁有的各式玩偶,描繪家人藉贈送娃娃向他表達愛的故事,更呼應玩偶靜靜陪在他身邊的意涵。 郭瀞鎂以往採正面肖像式的畫法,為投射更多對娃娃的情感,他在作品中更加琢磨與玩偶的互動和故事背景,並使用鮮豔色調描繪玩偶的活潑形象。以作品〈憶〉為例,郭瀞鎂畫出房間窗台上的玩偶,以及窗外的絢麗煙火,紀念難得與忙於工作的家人出遊至加拿大的回憶。他也嘗試描繪玩偶的不同角度,並設計各種手腳擺動的動作,使畫作內容更具動態感。作品〈摸摸頭〉中,郭瀞鎂便畫出娃娃的右斜側,將大玩偶的手放在兩旁小玩偶的頭上,跳脫玩偶的靜態印象。 郭瀞鎂過去大多畫油彩,此次首度嘗試實驗性創作,在作品〈泡泡浴〉中使用壓克力顏料打底,利用毛筆沾取水彩,以輕柔筆觸繪出泡泡和玩偶的絨毛,突破油彩較厚重的視覺效果。「我想呈現玩偶毛茸茸、溫馨和柔和的感覺。」他説。郭瀞鎂在作品〈高飛〉中,描繪陪他出差與求學的高飛玩偶,為展現其逗趣的性格,他先以油彩上底色,並使用絹印和木刻版畫兩種手法創造出高飛圖案,並將其以不同角度拼貼,時而交錯、重疊或融合,塑造畫作整體活潑的氛圍。 觀眾洪愛波(化名)分享最喜歡作品〈溢出來的愛〉,「我覺得很溫暖,好像回到童年的感覺。」,使其回憶兒時因缺乏安全感而在床邊擺滿娃娃的習慣。觀眾沈清(化名)則針對作品〈高飛〉中的絹印部分提出見解,「他想表達人生並不是永遠是彩色的。」認為選用黑色是想呈現生命中的低落時刻。
微光盒子重建創傷童年 五周年特展翻轉民眾刻板印象
生活
第1782期
微光盒子重建創傷童年 五周年特展翻轉民眾刻板印象
焦點
2023-10-18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所有人都曾經是創傷兒童,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長期關注該議題的參展民眾蔡憓嫀表示。微光盒子於14日至2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五周年特展《當失序成為日常》,紀錄創傷兒少的生命故事,盼望能從理解開始鬆動民眾對這些孩子的刻板印象。微光盒子深耕於興隆安康社區,是第一個以創傷知情(註一)為核心的兒少陪伴據點,不同於補習班或安親班式的課後輔導,他們是讓孩子在與志工的娛樂互動中獲得溫暖而感到被接納。這次特展也呼應該協會的宗旨,除靜態的展覽外,也有議題與談、遊戲、真人故事分享以及電影放映等系列活動,試圖以多元管道推進大眾對創傷兒少的認知。註一:創傷知情是指人們對心理創傷如何發生,及對受害者的影響了解,並且提供支持和治療等方面的作為。 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在議題與談中與參展民眾探討創傷知情,一同邁開療育創傷的步伐。 圖/微光盒子提供「曾經有個少年因為多次讓未成年孩童在他家過夜而觸犯罪責。」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深入瞭解個案後,才知道少年小時候在寄養家庭被哥哥和姊姊欺負,甚至當時只能在地板吃飯,負面經驗使他不敢自己睡覺,因而需要他人陪伴。他指出,很多人在長大後表現焦慮、無法控制的情緒,可能是兒時的創傷所造成,而如何接納受傷的自己其實是十分重要的議題。此次展覽透過場景與聲音展出創傷兒少的日常,目的在於讓參展者身歷其境。「你跟爸爸要錢的那件事情怎麼樣?還好嗎?你不講話是什麼意思?」問句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女兒的哭聲。「與我兒時的經驗不謀而合。」蔡憓嫀表示自己也曾是創傷兒童,這裡讓他小時候的不安感湧上。展區佈置得像家,但音響模擬的家庭互動卻是母親不斷地逼迫孩子,短短幾句話讓民眾感受到家並不是創傷兒少的避風港。 在如同家一般的溫馨展場中,話筒傳出的卻是家庭破碎的話語。 圖/微光盒子提供展覽還設置「小怪獸測驗」,用多個故事讓參展者重新體驗可能歷經過的壓力,如在大隊接力中掉棒,進一步讓大家選擇自己的反應。參展者蘇同學(化名)表示,「我們該去剖析的是行為背後的傷口,而不是單看行為表現去做出評論。」他發現並沒有哪個創傷反應是錯誤的,都只是保護自己的辦法。 民眾在展場進行「小怪獸測驗」,了解自己在面對創傷時較易出現的反應。 圖/微光盒子提供「 比較不被社會認可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被他人了解,是非常有力量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的田宛錡補充,有人在為這群孩子發聲其實是一件很感動的事。蕭羣諭也提出,「我們想要帶大家走進孩子失序的生活,呈現標籤後青少年最真實的樣子。」展覽藉此機會翻轉民眾傳統認知中的偏差少年,同時,增進創傷知情也能幫助善待他人與照護自我。
動畫述親子關係 以蠟筆繪童年創傷
藝文
第1730期
動畫述親子關係 以蠟筆繪童年創傷
2020-09-30
【記者崔兆慧綜合報導】主角遠望母親在洗手台前不斷洗手的背影,卻不曾回頭望他一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學生張䕒澤創作的動畫《妳只在乎妳在乎的》,於9月26日在《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展出。透過蠟筆的筆觸,描寫患有強迫症母親帶給孩童的創傷。 主角自屋內望向窗外的雨天,即使嚮往自由,卻如籠中鳥一般掙脫不了母親的控制。導演大量使用低明度色系,表達主角壓抑的情緒。 圖/張䕒澤提供劇中主角打開錄音帶,傳出刺耳尖銳的聲音,勾起他痛苦的回憶。記憶中,母親正專注地整理著化妝台,每隻唇膏擺放的角度都不允許一絲偏差。張䕒澤說明,這部動畫的靈感來自於朋友的人生經歷,朋友的母親如同劇中的角色,極度愛乾淨,「有次天氣超冷,朋友母親還要求他在門口脫掉襪子洗腳後才能進門。」因此,張䕒澤設定主角母親不斷洗手的情節,造成「水」對主角產生壓抑感。 導演張䕒澤認為,「水」是劇中重要元素,象徵著抑鬱的感受,因此水貫穿整部動畫。 圖/張䕒澤提供動畫中,正在忙著洗手的母親無暇陪伴幼年的主角,為引起母親的注意力,主角玩起母親的唇膏,將身體和化妝台畫得凌亂不堪。母親發現後情緒突然失控,急迫地想把主角洗乾淨,也不斷擦拭化妝台上的塗鴉。張䕒澤說:「當父母親過於顧慮自己而無視孩子的需求,孩子通常都會在獲取關注的過程中受到更多的傷害。」 作品以孩子的觀點出發,包括直白的動畫名、手繪的設計,以及劇中畫面比例等,都以孩子的視覺來表達。 圖/張䕒澤提供劇中正在發怒的母親在主角眼中,身形已膨脹得填滿整個房間。張䕒澤提及,作品以孩子的角度出發,片名、繪製手法、傢具的視覺比例都是以孩子的視角呈現。低彩度的畫面除房間牆壁磁磚筆直排列,母親巨大的身形,更呈現主角受壓迫的視角。觀展民眾小胡(化名)說:「感受得到孩子的情緒很壓抑。」 為讓孩子活在自己的管控下,母親將童年的主角關進紅色線框內,主角蜷縮其中,身邊圍繞著滿滿的課本、傢具,漸漸長大成人。張䕒澤說明,紅框外的課本和傢具代表母親對主角生活上的箝制,隨著年紀增長,仍沒有反抗的勇氣。觀眾、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紀晴倫認為,時間並不會減少孩子心裡的畏懼。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研究生生張䕒澤的作品《妳只在乎妳在乎的》,以朋友真實經歷為創作來源。 圖/張䕒澤提供動畫的最後,成年的主角在浴室門口望著年邁母親洗手的背影,張䕒澤提到,原本是想設計快樂的結局,主角上前關掉水龍頭,讓母親停止洗手。但他和指導教授討論後,認為童年的傷痛是無法輕易抹去的,「或許站在遠處靜靜望著,才是最安逸的方式。」張䕒澤進一步透露,提供故事靈感的朋友如今已經沒有和母親聯絡,「希望觀眾能夠知道,生活的累積會造成孩子成長的陰影。」
油畫融3D手法 《遊「棄」區》重現童年回憶
藝文
第1687期
油畫融3D手法 《遊「棄」區》重現童年回憶
2018-11-08
【記者吳佩容台北報導】廢棄的遊樂器材隱藏在一片芒草中,淺淺的紅、藍線條勾勒著每一幅畫作的輪廓,戴上3D眼鏡後,畫中的景象變得立體。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的蕭博文,在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舉辦自己的首次個展《遊「棄」區》,描繪90年代時盛行,而今已沒落的遊樂區。 純白色的牆面打上暖色系的黃光,一排作品並列,整體風格呈現出畫家想要表達的回憶的感覺。 圖/吳佩容攝畫中是一圈圈忽高忽低的紅色雲霄飛車軌道,整幅作品蒙上微微的灰色調。〈大同水上樂園(三)〉是蕭博文最滿意的作品之一,「這個作品在分色立體技術上使用得最為成熟,也是我童年最深刻的回憶之一。」蕭博文表示,小時候時常會到外公家附近的大同水上樂園區探險,長大後看著樂園一座座沒落,心中便有了保留樂園樣貌的想法,「我相信這是許多台灣人都有的記憶。」蕭博文在許多作品旁會附上畫中樂園所在的地址和路線指南,如同旅遊雜誌上的景點介紹。其中很多地方蕭博文親自到過。「看看過去,回想現在。」這是他希望能帶給觀眾的感受,「也許觀者看到我的作品也能夠觸發一些過去的記憶。」 蕭博文(右)在講述畫作中的景象原先的用途、現在的情況和他在每一幅畫作中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和回憶。 圖/吳佩容攝為了準備此次展覽,蕭博文翻遍90年代的舊雜誌,偶然發現老舊雜誌上的照片都十分模糊,因此觸發他使用立體分色技術的想法,此技術亦讓他想起小時候去過的遊樂園會播放的3D動畫。他花費了半年的時間,研究立體分色技術,每幅畫作皆花費一周以上的創作時間。觀眾李品宏認為,〈臺影文化城(一)〉讓他印象最深刻,「它以人頭為入口造型讓我想到高雄蓮池潭的龍虎塔,小時候常常去玩,因此看到這幅作品有點懷念。」他也表示,展覽作品的用色復古,像他兒時印象中的顏色。蕭博文則希望,作品除了能喚醒觀者的童年回憶,也能讓大家更了解過去台灣的文化風景。 觀者走過木質長廊,沒有帶3D眼鏡,依然能夠觀賞牆上的畫作,會體現出不同的感覺。 圖/吳佩容攝
陶瓷塑童年記憶 林文萱顛覆素材印象
藝文
第1665期
陶瓷塑童年記憶 林文萱顛覆素材印象
2017-11-15
【記者薛惟中台北報導】一本少女漫畫、一件襯衫、一幅卷軸,各式擬真及抽象作品,全是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班的林文萱,親手製作的陶瓷藝品。他以「記憶的形狀」為展名,探究時間、記憶,以及陶瓷的無限可能,展覽11日於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開幕。方正的木盒內擺著襯衫、水果糖、少女漫畫以及運動鞋,逼真外型吸引許多民眾、小孩拍照。林文萱表示,創作〈送給7歲的自己〉、〈送給14歲的自己〉是為了將童年及青春期未被允許的渴望送給過去的自己。他以孔洞較大的陶土表現布鞋的質感,以顆粒較細的瓷土展現金屬質感。林文萱指出,創作時意外發現加入熟料的美國土與白陶結合後會產生裂痕,讓他想到可藉此表現〈送給14歲的自己〉內漫畫書頁的質感,「人家覺得是失敗的地方,我就會運用它。」 〈送給7歲的自己〉內的男性化襯衫、玩具、糖果,象徵林文萱童年所好奇卻因傳統價值觀而無法被滿足的渴望。 圖/薛惟中攝 林文萱以陶瓷創作出的少女漫畫、運動鞋等物品十分擬真,吸引不少小孩上前觀看。 圖/薛惟中攝林文萱表示,童年經驗對他影響甚劇。小時候和妹妹一同在田間挖土,經常發現許多小物品,例如妹妹曾挖到一個印有西洋美女的打火機,種種驚喜感令他印象深刻。他補充,每次窯燒時,皆無法確定最終成品的樣貌,這對他而言反倒代表土壤多變、充滿驚喜的特性。為追求作品理想風貌,他不吝嘗試以各種土壤創作,甚至曾自己動手挖土。他舉例台灣北部多紅土,燒製後的效果會呈淡棕色。〈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潔白的階梯展台做成抽屜的形式,擺著一顆顆牙齒、蛋以及醃罐,越深處的物件外型愈完好,越靠近觀眾的物件則愈斑駁。掉落的牙齒代表親人逝世,與象徵生命繁衍的蛋並置,呈現生死的對比。醃罐則體現記憶的儲存,林文萱說:「記憶就像醃東西,也會發酵。」 〈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越前端的作品越為斑駁,林文萱以此表達越常回想越容易風化的記憶。 圖/薛惟中攝受祖母過世影響,林文萱重回老家時驚覺對習以為常的空間不再熟悉,年幼時眼中高大的家具,成長後反倒變得矮小。當下他抓緊感受,以布沾瓷漿,配合石膏模,鑿出〈夢遊者的房間-抽屜一號〉,表達回想記憶的過程如同文物出土,可能氧化而受損,他說:「愈近的東西愈快消失,深處的潛意識反而不易改變。」除具象創作外,林文萱也做出不少抽象作品。例如〈水花〉以水的樣態為發想,運用瓷土窯燒時的自然崩坍,產生類似凝結的水花,將水與陶瓷的特性巧妙融合。林文萱說:「陶瓷就是水的骨頭,水與土是密不可分的。」台藝大工設系副教授梁家豪表示,林文萱的作品能呈現柔軟的面貌,跳脫以往大眾對陶瓷質地堅硬的認知。 林文萱結合對水的想像以及陶瓷的特性,創造出跳脫傳統陶藝的〈水花〉。 圖/薛惟中攝以水為延伸,林文萱進一步創作《山水》。《山水》外型像攤開的卷軸,林文萱運用縮釉的方式,在陶瓷作品上展現水墨畫留白技法。觀展民眾丁右尉十分欣賞,「他把陶瓷變成平面,用書畫方式呈現,以繪畫結合陶瓷,發掘更多的可能性。」觀展同學、就讀台藝大中華藝術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的余曉冰表示,《山水》的質地細膩,拿捏精巧,外觀讓他聯想到中國的壁畫。 《山水》融合書畫的留白技巧於陶瓷中,並以卷軸的外觀帶給觀眾古老東方之美。 圖/薛惟中攝二座三角錐擺放於展場一隅,林文萱以歷年創作所留下的陶瓷殘片重新堆積,並燒製成系列作品《窯裡的時間》。林文萱表示,由於材料都是獨立的碎片,因此在組合、塑型上耗費一番功夫。參展民眾呂勻表示對此作品印象深刻,「是一種時間累積變形的方式,較其他作品特殊。」梁家豪則欣賞林文萱將原本無意義的碎片,重新建構並賦予內涵的手法。 林文萱利用歷年創作時留下的陶瓷殘片,將多種材質的土混為一體,拼湊出《窯裡的時間》。 圖/薛惟中攝「無論最先的具象或現在的抽象,背後的原因是一樣的。」藝術企劃林肯華表示,徵件時是先看到林文萱具象的作品,但看到抽象作品之後,發覺作品的概念都圍繞著時間、記憶。梁家豪認為林文萱的作品著重媒材本質的表達,與傳統的陶藝以容器、裝飾為重的方式不同,他說:「相信觀展的人會顛覆對陶藝的既有概念。」 本次參展民眾年齡層廣泛,常可見到家長帶著小孩來參觀展覽。 圖/薛惟中攝
剖悉童年創傷 《胎變》反思家庭價值
藝文
第1643期
剖悉童年創傷 《胎變》反思家庭價值
2016-12-29
【記者翁仟儒新竹報導】一團團變異腫瘤散佈在白色的牆面上,寫實擬真的外型乍看下就似子宮內血淋淋的胚胎。國立清華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研究所學生鄭迺蓁,25日於「邸家Dejia」舉行《胎變》創作個展。藉由具受精缺陷的「葡萄胎」依附母體而生,至脫離陣痛的過程,隱喻鄭迺蓁從病態家庭關係中自我修復,並反思現代家庭的定義。 運用塑料製成子宮內的變異腫瘤「葡萄胎」,象徵病態家庭關係。圖/翁芊儒攝「腫瘤有一種病態的美。」鄭迺蓁表示,寫實呈現醜陋的癌細胞與腫瘤,像揭開她家庭中的衝突。她認為,自己與家人的互動建立在物質而非心靈,家裡的成員似活在自己小空間、缺乏交流。而母親典型傳統婦女的形象,一方面為她樹立不可動搖的舊時代價值觀,一方面卻又期待她擁有自己的人生,「我一直活在我媽的矛盾裡。」 展場作品大多以熱熔膠、保麗膠、樹酯與壓克力顏料製成。圖/翁芊儒攝《母親的眼》系列作品中,鄭迺蓁希望用母親的視角觀看自己的童年。她利用賽璐璐片輸出照片並鑲在腫瘤中,再用LED燈將此透明影像染色、呈現童年的回憶。《脫離陣痛》系列則由一群依附牆面的腫瘤構成,象徵依附母體孕育的生命。鄭迺蓁剖悉自己幼時缺乏母愛,並認知自己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她表示,儘管脫離過程需要一段「陣痛期」,但仍期許自己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鄭迺蓁利用賽璐璐片輸出照片並鑲在腫瘤中,再用led燈將此透明影像染色、呈現童年的回憶。圖/翁芊儒攝一張實體大紅桌與數張椅子形成辦桌場面。《圓系列—盤中飧》中呈現婚喪喜慶時,傳統家庭的團聚光景。桌面的碗中放置照片,則象徵短暫團聚時、親人一同咀嚼往日回憶。然而,疏離的親屬關係在片刻的相聚時光後,就如同吃完的辦桌,打包帶走。鄭迺蓁以此諷刺傳統家庭「團聚」徒留形式,且在以小家庭為主的現代更明顯。儘管作品充滿對傳統家庭概念的質疑,但鄭迺蓁提到,佈展過程中也有收穫,「圓桌是我媽媽幫我找來的。」籌備期間她也一邊修復自身的家庭關係。  一張實體大紅桌與數張椅子形成辦桌場面,象徵短暫團聚時、親人一同咀嚼往日回憶。圖/翁芊儒展場作品大多以熱熔膠、保麗膠、樹酯與壓克力顏料製成。「把以前使用熱熔膠的經驗重新結合創作。」民國八零年代許多工廠外移,鄭迺蓁的母親失業後從事家庭代工,國中時鄭迺蓁也常在旁協助。「當時對這個東西厭煩也恐懼。」鄭迺蓁坦言,當時覺得這是卑微的工作,深怕他人將自己定義為貧窮。經過多年後重新運用熱熔膠與塑料,心境已然成熟許多,「是那段經歷把我帶到這個地方。」 泛藍光的腫瘤中鑲嵌著家族大合照,象徵傳統觀念中的團圓。圖/翁芊儒攝 創作主題《胎變》源自於王文興的小說《家變》。鄭迺蓁藉小說欲打破當代人對傳統家庭的想像,隱喻原生家庭遵循上一代傳統價值,與新世代觀念間的衝突。「家庭的定義值得大家去思考。」傳統家庭的倫理價值隨著時代而改變,鄭迺蓁希望參展者思考自己與家人的互動關係,並重新定義家庭價值。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