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57期
髮絲於絹本遊走 《線引》映三年思緒交織
2021-11-17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頭髮與空間交織,而髮絲在空間中變化,展現出時間的流動。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謝綺文舉辦個展《線引》,以變換的「髮絲」樣態作為主題,傳達他自身思緒的轉化歷程。展覽於15日起在東海大學A+藝術空間展出。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謝綺文舉辦個展《線引》,以髮絲作為主題,傳達他自身思緒的轉化歷程。 圖/單師樵攝在膠彩作品〈浴室與泳池〉中,女人的長髮延伸至地面,髮尾化作青綠的山石,而流動的水結合頭髮隨時間生長的特性,呈現不斷變化的情緒。他說明,因為他很常在浴室裡思考,浴室空間承載許多他的情緒。觀眾黃上育說:「浴室是一個極度私密的空間,是不能被侵擾的存在,畫面中的主角似乎在眺望、等待。」 在〈浴室與泳池〉中,長髮延伸至地面,髮尾化作青綠山石,流動的水結合頭髮生長的時間性,呈現像水一樣不斷變化的情緒。 圖/單師樵攝另一件作品〈椅子〉中的人物坐在以頭髮打造的椅子上,謝綺文說明,延伸的頭髮象徵支撐人的不是椅子,而是人的主觀意識與靈魂。黃上育認為,畫中主角正在遭受某種迫害,「是對於周遭狀態的掙扎,這些跡象被赤裸裸的攤在觀者的面前,時間的流逝令頭髮生長地越來越長。」謝綺文補充,畫中摻入的銀箔與洋箔,會隨時間氧化而呈現不同的樣貌,藉此表達時間的流動。 作品〈椅子〉中的人物,坐在以頭髮打造的椅子上,象徵支撐人的不是椅子,而是人的主觀意識與靈魂。 圖/單師樵攝謝綺文說:「『面』對於人來說太過於廣大而無限,人們用『線』來限制範圍,整理人類理性思緒。」他把面與線作為人們看待世界並表達的方式,因此他使用會隨時間改變樣態的髮絲作為符號,就像他的情緒變化。觀眾丁玉娟說:「長長的線條,有點像髮絲,又有一點像流水,讓我心裡想著一些糾結的事,同時也想要讓這些事情順暢。」 《線引》展出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謝綺文三年來的創作,且作品多以絹本作為基底材。 圖/單師樵攝展覽展出謝綺文三年來的創作,作品多以柔軟的絹本作為基底材,絹本被拉扯在木框上,既緊繃又鬆軟,如同思緒的交織。他說明,一開始他使用水墨,認為水墨能表現的線條相當有變化性,但後來決定改用膠彩,他說:「膠彩在絹本上更好渲染,也更能展現頭髮層次、柔軟度,呈現更多變化性。」他補充,使用膠彩所構置的空間,能與髮絲相互碰撞、融合。 初期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謝綺文使用水墨創作,因他認為水墨表現的線條相當有變化性。 圖/單師樵攝謝綺文透露,未來還想嘗試將想法應用於裝置藝術,把頭髮抽離「線」的範疇,重新界定人們所認知的線。他說:「世界上沒有線,頭髮再怎麼放大都是一個面。」他補充,他目前也試著使用立體物品重新定義「線」,用線纏繞該物,改變人們認知的邊角概念,重新創造「線」的概念。
藝文
第1753期
岩彩結合水墨工筆 層層揭開人心的《覓秘》
2021-10-06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水墨、金屬箔、礦石一層層交替覆蓋,堆疊出富有立體感的花卉。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生張若琳於9月29日起,在台中的晴鴻藝術空間舉辦岩彩(註一)創作展《覓秘》,透過特殊的媒材及創作手法,試圖剝開人們光彩奪目的外表,尋覓心中的祕密。註一:岩彩是使用天然礦石粉末、並以動物膠作為素材媒介的一種繪畫方式,因此又稱為「膠彩」,將礦石粉末加水調和,呈現出不同的色調。作品〈霓裳麗影〉以紅藍兩色作為主體,顏料如同在紙上流動做出線條感,就像是被風吹拂一般。張若琳挪用牡丹及荷花象徵人色彩奪目的外表,跳脫了一般繪畫的切入點,不是讓整幅畫充滿花,而是有做留白及延伸。且不同於傳統的岩彩,他結合水墨工筆技法,讓線條柔和而不生硬,「好像那個葉子在漂泊的感覺。」前任文化局局長林輝堂形容說。 作品〈霓裳麗影〉顏料如同在紙上流動,線條柔和而不生硬,就像是被風吹拂一般。 圖/晴鴻藝術空間提供張若琳認為,人往往只會呈現出自己美好的那面,但內心的世界可能因為人生中種種挫敗與坎坷,而產生一些陰暗、不欲人知的祕密。因此他先是以大量的墨作為底層,再運用岩礦層層堆疊,做出凹凸不平的紋理,再使用金屬箔,重複這些動作三到四次,讓花卉極具厚度感,也暗指了人的內在是經過覆蓋,一層層的剝開才能看見潛在的意義,試圖探討外表與內在的對比。也因極其繁複的創作過程,讓他耗時約一年才完成10幅作品。 小小的展間展示了10幅畫作,卻因極其繁複的創作過程,耗費了張若琳一年的時間。 圖/顏婕儒攝「展間中的每一件作品的表現手法都有些許不同。」張若琳說明,其中兩件就是先畫完50%以後,用金屬箔將整幅畫貼掉,接著以漂洗的方式洗去一部分的箔,再覆蓋上色。經過不斷貼箔、洗掉、上色,完成後便能從表層隱約看見藏在其中的紋理,比喻無論怎麼隱藏,還是無法完全地掩蓋真實的個性。觀展民眾顏妤儒也認同地說:「你想看起來怎麼樣,就應該要從內在去改變,而不是一味的只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 張若琳向觀展民眾講解《覓秘》的動機與理念,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認識岩彩。 圖/顏婕儒攝張若琳說明,膠彩不像一般壓克力或油畫的管狀顏料方便使用,是必須按一定比例的膠,依個人經驗手工調配,如果水分沒有控制好,可能會造成浮動的現象。他也表示,因為在製作上較為複雜,所以目前在台灣創作膠彩的人算是小眾。晴鴻藝術空間老闆蕭勝鴻形容這次的作品充滿當代感、而非曲高和寡的。張若琳也補充,其實早在唐朝就已經大量使用石青以及石綠等礦物作畫,至今卻鮮少使用,令他感到惋惜,也期待能透過這次展覽讓更多人認識岩彩。
藝文
第1734期
無慾的佛像手持精品 《問石記》諷當代物慾
2020-10-28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佛像手舉名牌包,周圍繚繞的雲朵則作為展架陳列時尚精品。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的蕭博駿,於17日起在藝廊「丹之寶」舉辦個展《問石記》。其中系列作品《太湖時尚》,透過並置傳統宗教文化與當代流行元素,暗諷人們追求物質的慾望。 個展《問石記》的取名融合蕭博駿的生活觀察與北京留學經驗,體現多重符號雜揉的思辨歷程。 圖/丹之寶提供蕭博駿曾到敦煌石窟臨摹壁畫,洞窟裡的圖騰及「佛陀本生故事」皆成為他的創作謬思,使他的作品不同於多呈現日式風格的膠彩畫,反而蘊含濃厚的宗教哲思與佛學色彩。他指出,石窟內的佛像和置於展示櫃的模特兒兩者皆處在框內,就如展示物,「我發現石窟的造型與百貨公司櫥窗陳列方式,竟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洞窟壁畫經由時間累積成為不朽的經典,現代流行的精品卻依據季節迅速更迭,引發消費者的購物慾望。蕭博駿補充,他期望經由作品點出現代社會過於強調物質生活的價值觀,提供觀者思考當代消費文化。 佛陀手持名牌包,蕭博駿透過傳統宗教元素與現代流行精品的連結,探討人們的物質慾望。 圖/丹之寶提供項鍊懸掛於太湖石上,底下的蓮花與首飾揉為一體,〈太湖時尚13〉將佛教象徵物與現代物品並列,使兩者的矛盾躍然於畫作上。蕭博駿說明,蓮花在佛教象徵至高無上的純潔,他刻意在花朵上繪製珠寶,連結宗教圖案與時尚精品,探討精神與物質崇拜之間的關係。藝術評論家王焜生說:「佛教講求跳脫人世,但他的作品卻將宗教元素融入現代物質生活,展現另類的入世觀點。」 〈太湖時尚13〉為橫軸觀看的作品,以焦墨與淡彩勾勒線條,呈現現代櫥窗意象。 圖/丹之寶提供為強調名牌精品的質感,蕭博駿大量使用金泥雲母、金箔、紅寶石粉末及敦煌土等素材創作,再融入敦煌石窟的特殊技法「瀝粉貼金」(註),讓膠彩畫呈現半浮雕的立體感。蕭博駿提及,作品上的浮雕雲朵需先用細顆粒的礦物粉末與動物膠層層堆疊,最後再貼上金屬箔。因此,單憑畫作上的一片小雲彩,就需耗費好幾日製作。註:瀝粉貼金技法是中國傳統壁畫、彩雕以及建築裝飾常用的一種工藝手法。將膠和土粉混合裝於管中,按彩畫描出隆起的花紋再貼上金箔,以求圖案產生立體感。 蕭博駿致力於當代水墨創作,特別專精於膠彩畫的探索,亦曾親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 圖/丹之寶提供展覽隨處可見當代與古典藝術的結合,觀展民眾劉安迪表示,展品遠觀似古代宮廷畫作,細看卻發現隱藏於其中的現代文物,古今交融的呈現方式彷彿開啟一場時代對話。而觀展民眾黃顯榮則肯定藝術家藉由詼諧的表現手法,提醒大眾反思物質崇拜的理念。
藝文
第1642期
水墨膠彩巧妙融合 張維元展最高氣韻
2016-12-21
【記者楊采翎新北報導】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研究所學生張維元,7日至20日於新北市藝文中心B1藝廊舉辦《張維元創作展─漫遊吾境》。結合水墨、膠彩及西方油畫元素,展現異於傳統書畫的手法與氣韻。男孩盪著鞦韆,仰臉遠望,雙腳隨鞦韆擺動,閃爍細微光芒的青藍色褲管被風吹得發皺,表現童趣的愜意。〈暢〉運用色澤飽滿的膠彩及水墨的薄淡清雅,展現收放之姿。暖黃色調襯出男孩褲管的鮮藍,卻讓腿部半透明呈現輕盈動感。張維元表示,因為懂得安排用色、收放結構,所以從水墨入膠彩很簡單。他也認為,做畫的基本原則相通,不因媒材而變,重點是表現「氣韻生動」。選擇淡化主角腿部色澤,便是為了表現氣韻的最高境界。 〈暢〉是張維元從敦煌回來的啟發,從主角衣服的皺褶可以看出東方畫法的線條,加上水墨技法收放自如,經營高度氣韻。圖/楊采翎攝自幼學習水墨的張維元,在民國101年前往東京藝術大學繪畫科日本畫專業交換,才開始接觸膠彩課程。「水墨是一次性的,雖然可以堆疊,但是畫錯就畫錯了,不能重來。」張維元提到,水墨下筆無法調整,膠彩卻可以層層堆疊。兩種極端的差異,促使張維元運用墨的暈染跟撞水技巧與膠彩疊合,豐富作品層次。他解釋,墨裡面的膠碰到水時,會產生排斥,呈現暈霧效果。〈輪轉〉是張維元在日本交換下半年的作品,面臨將回國的壓力,覺得人生似乎仍在輪迴漂浮。畫中的馬來熊看似自在地在池中玩耍,卻沒有生活方向,抓住球便寄望獲得某個去處,就如他的心境。張維元表示,為求突破,他大膽地在畫作上貼金箔、肆意灑墨。似西方油畫的畫法及日本動漫的線條,展現速度感。 〈輪轉〉呈現張維元在日留學的徬徨心境,藉由馬來熊的意象表徵自己,也運用創新的仿西畫膠彩畫法及日漫畫法,讓層次更多元。圖/楊采翎攝觀眾、台藝大書畫藝術學系學生江慧娟表示,水墨墨色跟濃淡之分做得很好;膠彩色澤雖較華麗,但與偏向插畫的作品搭配,反而相互映襯。 張維元喜愛透過畫作寄情,膠彩因為以礦物作為顏料,光線能在礦物間折射發光,更顯畫作形象。圖/楊采翎攝 張維元臨摹清末畫家〈臨 郭雪湖〉,巧妙融合水墨及膠彩的技法,使之雖為東洋畫,卻有水墨的氣質。圖為原畫局部。圖/楊采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