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校園
第1800期
【大學事】民團再倡《大學法》修法 望提升學生自治權益
焦點
2024-11-22
【記者張傳儀報導】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3日舉行「大學亂象、產學合作與高教治理總檢討」公聽會,針對大學校務會議參與代表比例及高教環境進行討論。在會前,立委范雲、沈伯洋及臺灣學生聯合會(以下簡稱臺學聯)等民團組織在場外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盡快提出《大學法》修正草案。 臺學聯理事長蔡璟鴻表示,《大學法》是國內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據,但距上次大量修正已過20年,法令明顯不合時宜。他指出,現行《大學法》僅以少數條文保障學生自治,因法規中「大學應輔導學生自治組織」的框架,造成學生會的主體性越發薄弱,同時限縮學生權益。再者,他認為校內會議學生代表的保障席次不足,造成學生對議案無實質影響力,難以撼動校方與教師代表的絕對多數。此外,大學校長遴選與學生權益密不可分,目前制度是藉由遴選委員決定校長人選,缺乏學生意見。 對於《大學法》修正方向,臺學聯提出要求改善學生權利、終結專權以及提倡高教改革的三大訴求。針對學生權益及自治方面,蔡璟鴻認為必須確立學生會的地位,明訂學生會權利與義務,保障學生自治權。「因為現在是規定要有(學生會),可是沒有說要到什麼地步、要有多完善,那學生會的必要性跟權利很有可能被學校限縮。」國立政治大學學生議長張庭瑜說道。他指出,目前對於自治組織的扶植取決於校方決策,影響學生會的自主性。他也建議在法規中設計更完善的制度,確保學生自治組織的經費來源和法理依據。 此外,根據《大學法》第十五條對於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名額的規定,經選舉出的學生代表不得少於會議人數的1/10,數量不足以對學校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希望修法將比例提升至1/3,或將行政主管改為列席,確保學生影響力。國立臺北大學學生自治會總會長陳庭楚表示,他曾在會議中因與校方想法不一致而被禁止發言,「我們就只有一個人在(會議)裡面孤軍奮戰而已,很難說你跟校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你要去打過這個提案。 」目前的《大學法》無法實際讓學生意見受到重視。 對於校長遴選制度,臺學聯主張學生應參與校長遴選,目前制度缺乏學生意見,蔡璟鴻說:「學生才是學校的主體,那我們應該如何讓最高治理者來參考學生的意見?就是在校長遴選當中,如果可以讓學生代表身份被保障,那其實是非常好的。」東吳大學學生議長康平皓則說明,《大學法》中私立大學的校長任期及續聘規則由校方規範,校長遴選的權力大部分由董事會掌握,學生意見無法被納入考量。 談及《大學法》的修法爭議,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表示,雖然學校以平等關係的自治性組織看待學生會,但他也說明:「因為在實際執行上學生會並沒有太多的資源,當然還是會造成所謂的,跟校方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他認為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比例應該要逐步提升。他也建議《大學法》應增加校長治校滿意度,及行政單位服務品質的調查,除了可以增加學生傳遞自身意見的管道,對於校方治校來說,也將造成一定壓力,促進校方提升行政效率。 《大學法》修法議題延續許久,過去曾經進入一讀程序,但在進入立法院二讀時,因教育部無法統合學生及校長團體等各方意見,所以造成流會。蔡璟鴻說明臺學聯希望與校長團體喊話溝通,取得《大學法》修法的共識,並推動修法程序,讓學生權益更進步。
馬來西亞租屋爭議頻傳 青年組自治會仍難自保
國際
第1798期
馬來西亞租屋爭議頻傳 青年組自治會仍難自保
2024-11-08
【記者張博媛報導】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間名為ICONIX的房屋出租公司,租客多以學生及剛步入社會青年為主。近期,有大量租客在退租後投訴公司以不合理原因扣除押金,引起租客反彈,因此成立互助會,欲爭取自身消費者權益。 大學一年級學生租客陳俊銜今年暑假在吉隆坡蕉賴,透過ICONIX找到一間短租套房,他表示,比起學校宿舍,在外租房能減少開支也更便利。然而許多馬來西亞租房公司卻存在條約規範不明的問題,「這是因為馬來西亞對於租房沒有很明確的法律規範,因此成為公司得以隨意訂定條約及收取額外金額的灰色地帶。」陳俊銜補充道。不過,即便租客成立互助會,有許多受害者不願與大公司產生法律糾紛,選擇不再追究。但陳俊銜並不認同,他認為消費者權益應被重視,因此選擇與公司對抗。 陳俊銜表示,租房前公司和仲介態度良好,承租後對方卻態度大轉變。承租期間陳俊銜房內電燈故障,他傳訊息請公司處理,但過了一週仍未得到回覆。此外,陳俊銜還說明,公司以「房屋未清潔」或「牆壁有刮痕」為由,扣除大量租客的保證金。他說道:「公司修理電燈需要一週,卻不給租客時間整理屋況,立刻派人清潔房屋,以清潔費為由扣除押金,讓我十分懷疑他們的動機。」認為公司刻意以租客清潔不當為由,收取額外費用。 陳俊銜初步向公司求償無果後,在8月底加入由租客成立的互助群組, 群組裡有律師協助受害民眾釐清法律知識,並提供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管道。除了加入互助群,陳俊銜也在9月到「大馬消費人仲裁庭」申訴。10月22日法院召開仲裁庭,由於陳俊銜無法出席,故由家人Hong(化名)代為出席。公司給出內部條約,指出扣除押金符合規範,但陳俊銜表示條約內容並不明確,認為他已履行合約內容,雙方各說各話。「我覺得額外收取金額很離譜,但由於法律沒有完善規範租賃條約,以致於我們無法追討費用,彷彿啞巴吃黃蓮。」Hong說道。由於法律不明確,仲裁庭也無法保障消費者權益, 且公司態度強硬,拒絕歸還押金。 前ICONIX仲介Angel(化名)補充說明該公司的惡行,他指出,公司不整理屋況、惡意扣除押金已是常態。例如,公司常故意出租冷氣毀損的房間給租客,再要求他們承租後自行申請維修。Angel也表示扣除押金是公司常態手段,許多租客在退租後會向仲介申訴,但是公司人員互踢皮球,不願負責,仲介也難以向租客交代,租客才紛紛上網求助,組織互助會。 探究問題根源,仍須由政府修法,確立租房規範,避免公司躲避法條漏洞,遊走灰色地帶騙取租客押金。或是由校方提供學生可以負擔的住宿環境,給予學生更多住宿選擇,保障在社會上較為弱勢的學生群體。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校園
第1797期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記者王立昊報導】國立臺東大學學生議會以任期間多次行政程序拖延等事由,對學生會長陳名謙發起彈劾,16日議會內進行線上投票,最終達2/3的門檻通過,處以停權處分。然而,學生議會雖在雲端、社群等平台公開資訊供學生點閱,但未主動公告詳細內容,引發學生對資訊透明度與程序正當性的討論。 彈劾公告指出,在行政程序上,陳名謙經議會提醒仍多次拖延應辦事項,且不經議會同意即私下與廠商簽約,該行為嚴重違反《國立臺東大學組織章程》、《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預算法》及《國立臺東大學締約標準作業流程》。然而,學生對彈劾的必要性存有疑慮,部分學生也在Dcard校版上質疑學生議會,認為議會以保護學權為由提出彈劾,但議程過程不夠公開,反而可能損害學權。 對於彈劾事由,陳名謙澄清:「這兩年學生會幹部大部分由大一、大二组成,缺乏學長姐的帶領,導致本屆學生會成員對於體制不熟悉,在運作上有一些瑕疵。」同時,他也指出彈劾程序有缺陷,「議會對資訊的公開度不夠,且線上出席投票具有一定的爭議。」質疑投票的正當性,也認為規章不夠明確。 東大學生議會議長黃立誠對此回應,陳名謙確實多次違反規章程序,應負起法律責任,且有立即停權的必要,因此進行彈劾。他說明,此次彈劾皆按照《臺東大學學生會彈劾法》執行,且議會皆會提前公開資訊,供學生參閱。不過,他坦承資訊較零散,「未來會將提醒議程的限時動態放入精選,並附上議程表與議案連結。」談到線上投票的方式,他肯定線上會議存在的必要性,「考量在後疫情時代與學生參與自治意願日漸低落的情況下,線上會議減輕學生議員的負擔,降低參與的難度。」並表示將在任期內於規章中加入會議辦法,完善制度。 對此,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林三欽肯定學生依法展現自治精神,也指出代議制雖然有民意的依據,但仍需強化資訊公開。「在現代而言,把資料放在雲端不是很合理的觸及管道,最好是放在網站的首頁。」避免訊息僅形式公開,卻缺乏主動告知,導致資訊傳遞不清,引起爭議。
校方提學代遴選改制惹議 中正學生力阻校園自治倒退
校園
第1769期
校方提學代遴選改制惹議 中正學生力阻校園自治倒退
2022-10-27
【記者彭嘉輝綜合報導】國立中正大學24日召開校務會議,校方提議將校務會議學生代表遴選,從全校學生直選,改為各院自行推選。對此,中正學生會極力阻擋通過,抗議此案將嚴重影響學生參與和自治。會後,校方成立專門委員會(註一),預計最快於12月26日在第二次校務會議進行決策。註一:委員包含學生會正、副會長、學生會議長、學務長、主任秘書、一名教師會代表、老師陳尚志、各院一位學生代表與各院院長。 現今學生自治條例也並未完善,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提出修正辦法,避免學生代表遴選改為院內推選。 圖/戴莘提供現行制度下,校務會議中共有19位學生代表,包含學生會會長與副會長,以及六位由學生會推派的代表,經過議會質詢,同意後才能任命,剩下11位則是經過全校學生直選產生。然而,校方認為近年學生代表組成皆以社科院為主,不足以代表全校學生意見,因此提案改制,將現今2/3的學生代表回歸各院自行推舉,目的在於讓各院在校務會議上多元發聲。校方提出的改制看似立意良善,實則引發中正學生會的激烈反抗。事實上,四年前的校務會議學生代表遴選,便是以院內推舉的方式進行,中正學生會學權部部長戴莘說明,在院內推選制度下,學生會推派的代表僅有五位,其餘14位將依照人數比例分配至各院。根據過去經歷,他表示,一旦院內沒有適合人選,院方、系辦將會隨意派人作為代表,且選舉過程不公開,無法得知最終選出的學生代表是否為自願,等同架空學生的參政權。戴莘進一步說明,若校方強推改制,過去情況皆可能重蹈覆徹。校方則回應,目前改制規劃仍處於討論階段,因此不便多作回應。 現今學生自治條例也並未完善,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提出修正辦法,避免學生代表遴選改為院內推選。 圖/戴莘提供關心學生自治的中正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學生李承恩認為,校方推出的新制,強行讓自治氛圍較低落的學院硬推派學生當代表,反而在學生自治中是本末倒置。中正會計資訊科技學系系學會會長劉芷綾指出,此舉無疑增加各系與系學會行政的負擔。他提到,若校方沒有提出明確且透明公開的選舉制度,最後代表可能會直接透過抽籤推派,或各系輪流指派一位出席擔任。根據《大學法》第15條,大學校務會議中的學生代表應透過選舉產生。對此,臺灣學生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思妤說明,即便「選舉」二字並無明確定義,但現今中正校方提出的院內推選,可能會讓各院「非經選舉」推派學生代表,此舉不僅違法,更傷害民主價值。陳思妤更直言,校方將選舉機關從學生會修正為各院,等同將黑手直接伸進學生會之中,使校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關係蕩然無存。針對校方質疑現行制度下的學生代表不具代表性,陳思妤表示,當選的學生代表只要是透過公平、公正、公開、無瑕疵且合法的選舉程序,就具備合法性與代表性。戴莘則認為,學生面對校方時皆是團結一體,因此,校方不應以院別試圖分化學生,「無論學生代表來自哪個院或系,自願參與校級各項會議,皆是為了中正大學的發展努力。」「為何學生代表的產生方式,並非由學生自己決定?」長期關注大學學生自治的立法委員范雲也對此案提出質疑,他表示在現行體制下,學生代表席次過少,而學生的聲音也注定在校務會議中,被其他代表的人數輾壓。范雲進一步表示,中正自治案例更加突顯現行體制的不合理,意味《大學法》的修法勢在必行。他期望透過修法,提升學生參與校務治理程度,並增加校務會議的整體效能與透明度。戴莘表示,學生會為了避免此案通過,正在修改自治條例,以保證各院在校務會議上至少有一名代表,彌補原先制度的不足,作為與校方談判的籌碼。此外,他也提及,未來學生會將透過委員會持續與校方溝通,力求在委員會內獲得支持,阻擋惡法復辟。 國立中正大學在10月24日召開校務會議,將學生代表遴選由全校直選改為院內推選。
北藝大學生尋自製電影曝光機會 辦《放映自治》謀未來發展
生活
第1769期
北藝大學生尋自製電影曝光機會 辦《放映自治》謀未來發展
2022-10-27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黑暗的電影院内,播放著一部部學生自製電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於21日至29日,在北藝大藝文生態館K101電影院舉辦《放映自治第二季》。放映會分為四個場次,共播映六部來自不同學生導演的作品。《放映自治第二季》的團隊成員皆為北藝大學生,因此他們將每一季放映會的首站地點設於北藝大,希望能先與最親近的人們分享他們的作品。放映會分為《著迷》與《沈醉》兩單元,團隊解釋說:「《著迷》單元的三部短片在現實環境下發揮創意,《沈醉》單元是三部較為奇幻,帶給觀眾幻想空間的短片。」《著迷》單元包含北藝大學生導演彭以恩的《誰偷我鞋子?》和張健笙的《群居動物》。前者描述一個女孩被赤腳跳舞的女孩吸引,在一探究竟時不小心睡著,夢見自己的鞋子被偷走而開始尋鞋,天馬行空的劇情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在後者的電影中,主角和租屋處的室友們一起等待水電工,卻意外將陌生人帶入家中,但室友們不但沒將他趕走,反而一起玩樂,荒謬劇情和詼諧對白讓現場觀眾笑聲連連。 電影播映完畢後,《放映自治第二季》的籌備團隊在電影院前方和觀衆們進行對談。 圖/鄧芯怡攝放映會播放的電影都是學生導演們獨立完成的作品,不在課程規劃內,因此無法放映於課堂上,他們決定另尋方式讓作品被看見。「如果沒有地方可以放映我們單純因為想拍片而產出的作品,我們將得不到回饋,而且會很匱乏。」導演張健笙分享。團隊們想藉放映會鼓勵觀眾關注學生自製電影,導演兼主持劉大為表示雖然每場放映會的觀眾都不多,但看到累積的觀眾人數都在增加,就已經很滿足了。 《群居動物》導演張健笙在映後座談上分享他編寫劇本及拍攝電影的心路歷程。 圖/鄧芯怡攝「這類型的獨立放映會可以給導演們更大的發揮空間,而且沒有傳統影展在選片和播映順序上的特別設計,我可以更自在地觀看電影。」對電影感興趣的輔仁大學學生侯郁安指出這場放映會不像一般影展設定特定主題,讓播映的影片內容更多元及自由。他非常喜歡這次放映會的電影,也表示更願意支持類似的獨立放映會。「我們想要讓大家知道忠於自我,但跳脫傳統技術要求的電影也可以很好看。」導演張健笙補充,團隊希望放映會能讓大眾看到創新題材的電影,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觀眾和電影工作者,提供獨立電影更多發展機會。 籌備《放映自治第二季》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學生導演們於受訪後拍攝合照。 圖/鄧芯怡攝
自治參與陷低潮 東吳代理學生會幹部請辭獲准
校園
第1759期
自治參與陷低潮 東吳代理學生會幹部請辭獲准
2021-12-08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11月26日,東吳大學學生會因代理學生會會長與幹部總辭而停止運作,一切行政業務將依據《學生會臨時停止運作暨校級會議代表補行推舉辦法》施行,由學生議會組成特別代理委員會執行學生會原業務,至民國110學年度第2學期學生自治三合一選舉產生學生會會長為止。 東吳大學學生會於11月26日公告停止運作,其原先業務將依據《學生會臨時停止運作暨校級會議代表補行推舉辦法》施行。圖為東吳大學雙溪校區。 圖/單師樵攝東吳大學於今年5月舉辦第17屆學生自治團體三合一選舉,卻因有效票未達8%,未能選出新任學生會正副會長,而本學期補選又無人登記參選,因此自暑假以來皆是由代理學生會維持學生會運作。然而,東吳大學代理學生會會長魏喆鏞暨全體幹部在11月25日向學生議會請辭獲准,學生會也於翌日停止運作。學生議會因此研擬《學生會臨時停止運作暨校級會議代表補行推舉辦法》,暫以議會身份代為處理學生會事務。東吳大學學生議會議員鄭琨騰說明,《學生會臨時停止運作暨校級會議代表補行推舉辦法》規定,學生議會臨時增設「特別代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代理委員會)」,由三位學生議員組成,協助學生會的基本運作。代理委員會召集委員巫榮申解釋,代理委員會與原學生會的職責沒有太大差異,僅是維持例行性工作,如校園海報欄位管理、社團補助金審核收件等事宜。 因應學生會停止運作,東吳大學學生議會臨時增設東吳大學學生議會特別代理委員會,由三位學生議員組成,以協助學生會的基本運作。 圖/東吳大學學生議會提供然而,鄭琨騰表示,由學生議會代理學生會運作,其實可能增加議會過權風險,學生權益在事務交接的過渡期可能也難受保護。對此,巫榮申解釋,東吳此次改變並不會對學生有太大影響,「雖然代理委員會為臨時組織的團體,但會盡力負責代理學生會的職務,也會讓學生重拾對學生會的信心。」根據《大學法》第33條,大學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以增進學生在校學習效果及自治能力。論及學生會重要性,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張承宇說明,學生會的首要任務,是對抗學生與校方間的權力不對等,「校方某種程度上還是存在著示威,把學生幼體化。和學生息息相關的事務,卻沒有學生的聲音被納入。」另一方面,學生會也具備意見彙整的重要功能,張承宇舉例,臺大校內有許多國際學生在校園中遭逢困難,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卻沒有妥善處理,此時學生會會將學生意見匯集起來,並舉辦座談會或和校方討論,以落實學生權益與需求,「如果沒有學生會的話,這些意見就是零零散散的,少數的聲音也可能被忽視。」 根據《大學法》第33條規定,大學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然而願意參與學生自治的人越來越少。 圖/單師樵攝然而,除東吳大學外,國立中央大學學生會目前也因學生會長從缺而倒會;嘉南藥理大學學生會也曾因相同理由停止運作,至近期才重啟。臺灣學生聯合會副秘書長蔡一愷坦言,這體現出當今學生自治的普遍困境,「很多學生對於投票、選出學生自治領導人這件事情越來越冷漠,所以各校發生普遍的情形就是投票率低、沒有人願意出來參選,也沒有人願意出來擔任幹部。」他也認為,此次東吳學生會的事件不會是最後一個,以後將有更多類似情形重演。面對投票率低的問題,蔡一愷表示,選民當然希望他們投的這一票有影響力,「但現在校園內行政權力主要還是集中在校長、行政單位身上。」他補充,學生團體在校務會議的席次往往只有10%,因此學生會難以在校園中進行實質改革,學生們也難以意識到學生會選舉與投票行為對他們的具體影響。而議會代理學生會運作,事務雖能正常執行,也只是不得已的暫時解方,以維護學生權益。巫榮申舉例,東吳校方在今年教務會議中,提案將調整大一共同必修、校訂必修制度,但因現在學生會停止運作,推廣工作皆由學生議會辦理。他坦言,學生議會受關注的程度與學生會相比往往較低,「但我們畢竟身為代理委員會,還是希望這些議題能讓同學一起看見,並且去彙整同學的意見。」他期望代理委員會學生代表仍能將學生意見帶進各校級會議現場,讓師長們聽見。 就算暫時沒有學生會組織,東吳大學學生議會特別代理委員會仍希望能讓學生一起看見與學生權益相關的議題,並且彙整他們的意見。圖為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圖/單師樵攝
西班牙學生搭帳棚倡議遭拆 校方無為被控漠視
國際
第1755期
西班牙學生搭帳棚倡議遭拆 校方無為被控漠視
2021-10-27
【記者張珈爾綜合報導】6日,巴塞隆納自治大學(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右派青年組織沙阿咖吧(S'ha Acabat)在校內舉辦集會,遭反對學生暴力攻擊,但校方卻未積極處理。為此,西班牙教師論壇(Foro de Profesores)於18日公開來自國內1700名教師共同簽署的信件,並致函西班牙大學校長論壇(Crue Universidades Españolas)、加泰隆尼亞當局以及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譴責校方對於學生表達意見自由的漠視,並呼籲歐盟委員會監督該校保障學生權益。 教師論壇公開1700名教師共同簽署的信件,呼籲歐盟委員會重視加泰隆尼亞地區的獨立問題。 圖/截自教師論壇Twitter沙阿咖吧是反對加泰隆尼亞從西班牙獨立的右派青年組織,因不滿校方全面以加泰隆尼亞語進行教學而在校內搭建帳篷倡議,希望校方採取多語教學,並訴求西班牙語人士與加泰隆尼亞語人士和平共處。然而帳篷搭建完成就遭到左派的學生們撕毀,現場失去控制,但聞訊趕來的校方保安人員卻無所作為。參與集會抗議的巴塞隆納大學(Universitat de Barcelona)學生巴布羅.包瑟斯(Pablo Baucells)形容當天的狀況:「我們的安全沒有受到保障,除了帳篷被撕毀,我們也被推擠毆打。」巴塞隆那自治大學學生阿德里安.費南德斯(Adrián Fernández)解釋目前加泰隆尼亞民眾對於獨立與否的態度,他說:「其實呈現兩極分化,但反對獨立的右派人士往往不積極表態,使外界產生所有加泰隆尼亞人都支持獨立的錯覺。」經歷了帳篷事件後,沙阿咖吧成員除了公開譴責校方及警察的袖手旁觀外,也在國慶日於龐培法布拉大學(Universitat Pompeu Fabra)拋下西班牙國旗,無懼當地遍佈的加泰隆尼亞旗幟。對此,費南德斯驕傲地說道:「這場行動象徵抗爭、自由以及團結。」 西班牙國慶日,沙阿咖吧於龐培法布拉大學建築物拋下西班牙國旗,組織成員將此行動視為自由與驕傲的象徵。 圖/沙阿咖吧提供對於帳篷事件,巴塞隆納自治大學校內也不乏反對沙阿咖吧的聲音。支持加泰隆尼亞獨立的莎拉.薩豐(Sara Zafont)認為,沙阿咖吧成員在舉辦集會前就深知在左派校園倡議右派思想具危險性,卻執意搭建帳篷,具有挑釁意味。此外,加泰隆尼亞國家學生會巴塞隆尼亞大學分部(Sindicatd’ Estudiants dels Paisos Catalans - UAB)也舉行了抗議集會,反對沙阿咖吧組織訴求的多語教學,直指他們為極右派的法西斯主義(註)團體。註:法西斯主義意指威權的極端民族主義,特點是獨裁、強制鎮壓反對意見。 支持獨立的加泰隆尼亞國家學生會同樣舉行抗議集會,直指沙阿咖吧是極右派的法西斯主義團體。 圖/沙阿咖吧提供民眾伊斯梅爾.富內斯.阿及萊拉(Ismael Funes Aguilera)認為,沙阿咖吧的作為過於激進且不切實際,但他們的言論自由仍應獲得保障。沙阿咖吧至今仍持續透過網路平台及電視訪談節目發聲,除了希望校方公開譴責帳篷事件外,也期盼引起大眾對於言論自由以及校園安全維護的關注。
全面禁止成「癮」患 我只是電子菸使用者
專題
第1746期
全面禁止成「癮」患 我只是電子菸使用者
2021-04-15
【專題記者石學儒、吳嘉倪、楊人熹、鍾晨沅綜合報導】濃厚的煙霧瀰漫在空氣中,仔細一聞,淡淡鳳梨香氣撲鼻,電子菸使用者小盧(化名)緩慢地吸一口菸後,隨興地吐出,這是當今許多青少年的日常。近年來,電子菸在國內逐漸普及,不管街頭巷尾抑或吸菸區,時常可見使用者手持電子菸,在城市一隅「吞雲吐霧」。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8年公布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朋友都在吸」以26.1%高居高中職學生使用電子菸最主要原因,其次依序是「口味和味道比較好」、「覺得健康危害比較低」等因素。調查也指出,高中職學生電子菸使用率,從103年初次調查的2.1%,逐漸上升至108年的5.6%,若以教育部108年公布高中職學生總數計算,約有3萬6000名高中生有電子菸使用經驗。電子菸約於105年開始在台灣流行,起初,許多民眾視它為「戒菸神器」,作為傳統紙菸的替代品。有別於傳統紙菸燃燒時產生濃重氣味,電子菸以討喜香氣取而代之。在此條件下,不少從未使用傳統紙菸的民眾,吸入人生中第一口菸,隨後投入電子菸懷抱,成為「原生」電子菸使用者。「現在太久沒有抽電子菸會覺得有點焦慮,要找個地方抽個幾口。」電子菸齡五年的小盧誠實地說。但近年來,國內外不時有電子菸使用者因心肺問題就醫,外界質疑電子菸的聲浪越來越大,地方政府也相繼針對電子菸品祭出自治條例,管制電子菸的使用。台北市衛生局於4月11日公布《台北市新興菸品管制自治條例》草案,將全面禁售電子菸,成為台灣首例。然而,不少使用者像小盧一般,早已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掏出電子菸「抽一口」,他們或將被迫戒除菸癮,面對看似「無菸」的未來。<b>誘人香氣別於紙菸 電子菸「無臭」便攜引人使用「從小我爸就會抽紙菸、很臭,我很反感。」小盧談到菸味時說道。吸菸者在吸食傳統紙菸後會在口中、衣物上與空氣留下「菸味」,多數民眾皆認為其味道惱人。電子菸使用機器加熱菸油後使其霧化成蒸氣,得以避免紙菸燃燒菸草所產生的臭味。此外,電子菸油時常加入各式調味香精增添風味,容易讓使用者初次接觸後便難以忘懷。曾短暫抽過紙菸的電子菸使用者周宜熹說:「菸(紙菸)實在太臭了,且菸味特別難洗掉,電子菸不僅沒有臭味,有次我抽完電子菸,還有朋友以為我噴香水。」電子菸香氣來自其五花八門的口味,較常見有水果香、茶味、花香味等。多樣的選擇,讓使用者可以投其所好。電子菸使用者華仔(化名)細數自己曾使用過的菸油口味:「第一次抽鐵觀音,之後有西瓜、凍檸茶、水蜜桃、草莓櫻花冰茶、福泉清茶......。」他談起初次走進電子菸商店時,看見各式菸油陳列其中,從果香、茶香到仿製傳統菸草的口味一應俱全,華仔分享,他很中意茶香味菸油,「抽茶香的時候就想要一直吸,果香的就偶爾吸一口。」此外,因不易有菸味殘留,大幅增加電子菸使用場所,周宜熹強調:「電子菸實在太!方!便!在哪裡都可以抽。」電子菸使用者賢賢(化名)也表示,「我會在廁所抽,邊上邊抽很舒服。」多變口味加上隨時可抽的特性,讓許多民眾對電子菸愛不釋手。<b>同儕使用激起好奇心 使用者嘗試以電子菸紓壓「之前有朋友在賣電子菸。」周宜熹回憶,自己當初在好奇之下購買電子菸,至今使用已兩年。綜觀多數使用者經驗,不難發現同儕多是使用者開始接觸電子菸最主要的管道,電子菸使用者小崴(化名)分享,在電子菸尚未普及時,他看見朋友使用電子菸,當下覺得「好酷、怎麼這麼香」,受到吸引便開始使用。「第一次用覺得香香的。」電子菸齡約半年的Elsa(化名)表示,朋友某天拿電子菸給他抽,過去排斥旁人吸紙菸的他,竟然有點「愛上」。 國健署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也列出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三大因素:「好奇」、「別人吸跟著吸」和「紓解壓力」,當中「好奇」比率更超過一半。電子菸對想嘗試吸菸的人具有吸引力,小崴也表示,如今看到未成年學生吸電子菸,會回憶起自己國高中時期,「小時候大家都會好奇偷偷抽菸(紙菸),只是現在改成電子菸。」當電子菸使用者學會「抽菸」後,他們也根據各自需求,發展出不同的使用模式與時機。Elsa表示,自己有時候會坐在陽台抽,看看影片,或是沉澱、思考最近跟未來的規劃。「我喜歡煙霧量大的。」他解釋,電子菸販售時依照加熱功率,使用者吸食感受和吐出來的煙霧量會有差異,「煙霧多會有一種深呼吸的感覺,蠻放鬆,我也比較爽。」電子菸使用者小葉(化名)則分享,因為煙霧多的關係,他正學習如何吐「煙圈」,並將電子菸當作一種「娛樂工具」,同時可用於紓壓,他也透露自己為避免成癮,使用不含尼古丁的電子菸。 許多電子菸使用者喜歡用電子菸玩花招,像是吞雲吐霧或是吐煙圈等,被許多青少年視為很酷的玩意。 圖/吳嘉倪攝<b>排除吸菸刻板印象 大眾對電子菸接受度較紙菸高「當周遭朋友看到我抽電子菸時,會認為我是常去夜店的『夜店仔』。」電子菸使用者小葉(化名)說。他認為,或許朋友覺得夜店的「玩咖」都是抽電子菸,因此才會產生對電子菸使用者的刻板印象,小葉苦惱地表示,「其實我根本沒去過夜店啊!」這些電子菸使用者不僅被認定是出入特定場所的族群,就連菸齡四年的華仔也認為,抽電子菸的族群似乎以「小屁孩」或「瞎妹」居多。對於不喜歡吸菸行為的民眾而言,抽電子菸與傳統紙菸無異,皆容易令人產生負面觀感。除了被貼上夜店仔、小屁孩等標籤,許多電子菸使用者都有遭到旁人嫌惡的經驗。小盧分享,自己曾經在社團活動時拿出電子菸吸一口,後來輾轉得知社團同學批評他:「那個樣子很難看,要抽就躲起來抽,不要在大家面前抽。」然而,大眾對電子菸的接受度,排去吸菸行為的刻板印象,卻與紙菸不大相同。小崴說:「我覺得電子菸的負評比較少,就是沒像紙菸那麼臭。」周宜熹也提到,與紙菸相比,在不抽菸的朋友身旁使用電子菸,較不會令他們感到不舒服,「我身邊的朋友都比較能接受電子菸。」雖使用電子菸並不是良好的行為,但Elsa認為,若僅能在電子菸與紙菸之間二選一,大眾對電子菸的接受程度會比較高。 部分吸菸者認為,吸菸有助於社交與拓展人際,但看在未曾吸菸的民眾眼裡,仍然容易產生負面觀感甚至刻板印象。 圖/鍾晨沅攝(圖為示意圖)<b>電子菸具時尚形象 青少年接受度高加劇成癮問題來自越南的大學生賢賢回想起高中使用電子菸後,第一次被家人發現的場景。他描述,當時父母都很生氣,希望他趕緊戒除,還說「抽這個一定馬上就肺癌」。當時賢賢也答應父母會慢慢戒掉電子菸,「結果到現在我也還沒戒掉。」賢賢尷尬地說。從高二到大二,賢賢未曾停止使用電子菸,或許他已經「成癮」了。「成癮」在醫學上有很多不同的定義,臨床心理師黎士鳴將成癮定義為「是否知覺到當事人被物質所控制」,當個案察覺自己被某樣事物控制時,便是成癮。黎士鳴以最難戒除的癮——「菸癮」為例,他表示,大腦會持續想獲取菸品所含的尼古丁,一旦停止,便會出現戒斷症狀(註)。註:當使用者減少或停止某些物質的攝取時,身體出現的不適症狀,如戒斷尼古丁後的煩躁不安。電子菸一開始被視為戒菸產品,根據《菸草與健康人口評估調查(PATH, Population Assessment of Tobacco and Health)》,使用者對電子菸的依賴性,遠低於傳統紙菸,台灣菸草減害協會理事長王郁揚也補充說:「之前抽菸真的被綁架,抽電子菸戒斷症狀少非常多,這是我個人經驗,它真的讓我的癮頭沒了。」然少了對尼古丁的依賴,仍有不少人對電子菸成癮。黎士鳴說明,戒斷症狀少卻戒不掉的狀況可稱為「渴望狀態」,他說:「電子菸的社會形象可能代表時尚,導致使用者對其依賴,而離不開它。」<b>加熱後易生有害物質 電子菸存健康疑慮吸食電子菸人口逐年增加,對健康的危害也隨之浮出檯面。然而,社會大眾對電子菸的認知,仍停留在傷害性較低,甚至認為抽電子菸比一般香菸無害。華仔以跑步為例,同樣是剛運動完的情況,紙菸容易使他跑完步後有喘不過氣之感,電子菸則不會。「這都是似是而非,愚弄老百姓的言論。」針對部分人認為抽電子菸較傳統紙菸健康的說法,台中榮民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傅彬貴談到,許多市售電子菸成分不明,例如維他命E 及四氫大麻酚經燃燒後將刺激人體肺部,恐引發急性肺損傷。傅彬貴分享平時看診時最常見的病徵,菸癮患者通常久咳不癒,透過X光檢查後,發現肺部呈現浸潤狀態,此外,菸癮患者也可能產生缺氧、頭暈、頭痛、胸悶等症狀。依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02年至104年受理2565件電子菸檢體之結果,當中100%含有甲醛,90.3%含有乙醛,兩者皆有致癌性,並會刺激眼部及呼吸道,引起咳嗽、喘鳴、胸痛及支氣管炎,長期吸入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對此,小盧表示,看到電子菸害相關新聞時,確實會感到憂心,Elsa也直言:「如果知道對身體危害很大,我可能就會考慮不要抽了。」由此可見,使用者對電子菸危害仍心存芥蒂,健康因素也成為他們是否繼續使用的關鍵。即使不含菸草,電子菸依舊含有危害人體的化學物質,長期使用嚴重可能造成肺部浸潤,患者將面臨呼吸困難等症狀。 圖/鍾晨沅攝(圖為示意圖)<b>政府規劃全面禁止電子菸 使用者籲:把關代替禁止「我比較擔心,青少年從不明管路買到的電子菸不清楚成分為何。」傅彬貴感慨地說。近年來不管實體門市或網路平台,使用者愈來愈容易取得電子菸與菸油。然而,使用者購買電子菸時,業者僅會詢問買家喜歡什麼口味,有時甚至連是否含尼古丁都不會告知。「我根本不知道(菸油)裡面有甚麼,我會想要知道。」Elsa道出自己對電子菸品的疑慮,他認為包裝上成分標示非常不明確。小盧則提及,自身對菸油的認知都是從店家來的,「他們會說有什麼中國油啊美國油,美國油比較好,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目前中央法規尚未規範電子菸銷售通路,因此隨處可見販售電子菸的實體店面,不少人擔憂青少年會過於容易取得電子菸。 圖/吳嘉倪攝針對電子菸販售通路、菸油等問題,政府傾向於全面禁止。對此,許多使用者認為矯枉過正,賢賢疑問地說:「禁止電子菸很不合理,如果紙菸都沒禁,為什麼抽電子菸就犯法、就要禁止?」「我覺得這個東西(電子菸)還有很多討論空間。」小崴說道。電子菸於菸品市場上仍屬新產品,大眾、使用者與政府間對電子菸的使用和販售尚未有明確共識。「如果政府要管制,應該規定經銷商,並讓成份公開透明。」Elsa表示,身為原生電子菸使用者,若電子菸遭禁,自己也沒有其他替代品能使用,「(全面禁止)蠻奇怪的,使用者那麼多,會有反彈吧?」電子菸使用者數量與相關爭議,皆隨著時間日漸提升,王郁揚呼籲政府,應把電子菸列為菸草產品加強管制,他說:「政府應該把關,而不是禁止。」面對使用者與電子菸推廣團體的反彈,政府該如何衡量法規制定力道,讓使用者在有限制的情況下,合理也合法的「抽一口」,才不會在全面禁止後,讓使用者的不滿,於社會上「癮癮作痛」。警語:吸菸有害健康
董事會干預校長遴選 東海師生控侵犯大學自治
校園
第1742期
董事會干預校長遴選 東海師生控侵犯大學自治
2020-12-31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財團法人東海大學董事會於民國109年12月22日校務會議中,欲剔除《東海大學組織規程》內,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總數二分之一」之保障門檻,遭東海學生會與東海教師會強烈反對。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甚至在會場外舉牌,抗議董事會已嚴重干擾大學自治。校務會議當天,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成員身穿黑衣,手拿校長的黑白照片,象徵大學自治與校長權力已逝,並聚集會場外高舉「大學自治名存實亡、董事權力無限上綱」等標語表達抗議,盼與會教師、學生代表能一同抵抗董事會對校園自治的干涉。學生會於校務會議前更已寄發校內信件給校務會議與會委員及代表,期望喚起眾人的關注與表態。 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於第二二五次校務會議當天,身穿黑衣、手舉標語,在會場外抗議董事會干擾大學自治。 圖/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提供東海學生會會長李佾信指出,校長遴選委員會中尚無學生代表席次,因此教師代表是學生向校長、董事會表達意見的管道。東海學生會學生權益部部長李佳穎表示,「教師無人事調動或行政實務的壓力,也通常是站在第一線關注學生的人。」他點出校園的主體為學生,目標是能在委員會中納入學生意見,因此更要捍衛教師代表保障門檻。東海教師會理事長郭應哲亦認同道,校長遴選關乎學校利益,教師作為學校最主要勞動力,「應有更多意思表示的空間。」此次事件最後雖以「收回議案」作結,然相較於「撤案」,董事會未來仍有再次提案的可能性。而會議最終通過教師會之臨時動議,將學生會聲明與教師公開信納入會議記錄之中,同時要求行文董事會,以反映教師與學生之意見。&nbsp; 全校教師藉公開信表達校務會議作為學校最高決策單位的立場,公開信共同連署人包括兩位副校長、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研發長,以及各學院院長。 圖/郭應哲提供面對此次董事會之行事,學生自治組織、學生社團與教師皆高度關注並同聲表達反對。李佳穎點出對董事會的疑慮:「董事會干預學校行政,不只侵害校園自治,往後推動議題、或行政單位在進行決議的時候,董事會都能夠直接插手。」郭應哲亦説道:「大學自治已脫韁成董事會專權。」大學內最高決策中心應為校務會議,然而董事會欲干預校長遴選,「挑著校長的脖子,用以控制整個學校的行政。」事實上,這並非東海董事會首次干預學校行政。103年,時任東海校長湯銘哲向教育部舉發董事會成員疑似介入校內工程,董事會隨即召開臨時會議,並通過決議解聘湯銘哲,當時便遭批介入校園自治。之後董事會與湯銘哲進入官司訴訟,最終,108年最高法院判決湯銘哲勝訴,東海須賠償湯銘哲遭違法解聘期間之薪水及訴訟費,然而其資金卻來自學生繳納之學費,再引爭議。東海台灣文化研究社社長劉品佑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董事會動態,並透過街頭短講、投稿、抑或組織社團,讓更多學生接觸「陌生的」董事會。他期盼發揮更多人的力量監督董事會,避免校園自治再受侵犯。 財團法人東海大學董事會長年遭學生與教師批評過於專權、跋扈,學生團體與教師會皆表示,未來將強力監督董事會的所作所為。 圖/劉品佑提供
不再噤聲! 巴基斯坦學生爭取重設自治組織
國際
第1739期
不再噤聲! 巴基斯坦學生爭取重設自治組織
2020-12-10
【記者江俊緯綜合報導】11月27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52個城市,共計數萬名學生於街頭舉行和平抗議,向政府表達不滿。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共同訴求政府重視學生權益,並要求恢復學生會,讓年輕人有發表意見的平台,以確保校園民主、解決學費過高、校園性騷擾、就業機會稀少等問題。西元1984年巴基斯坦政府下令組織學生會違法,至今將近40年。因此學生希望重組學生會,促進學生參與政治活動,學生們才得以有組織地向政府提出訴求和參與政治活動,並解決這次抗議提出的各項問題。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科學技術學院(Shaheed Zulfikar Ali Bhutt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ZABIST)學生卡姆蘭・維齊爾(Kamran Wazir)說:「學生們將成為未來的政治領袖,透過健康的民主活動才能終止目前政府的行為。」 11月27日在巴基斯坦,在52個城市中,有數萬名學生走上街頭,進行和平示威抗議。 圖/卡姆蘭・維齊爾提供學生希望藉由組織學生會達成的訴求之一,是希望政府能給予學生救濟金。根據《黎明報報導(Dawn News)》巴基斯坦有1.3億的年輕人,而巴基斯坦每年有將近200萬人畢業,這些畢業生對工作的需求急遽上升,導致許多學生無法找到工作。不論是在學或已經畢業的學生,都面臨教育資源不足或工作機會難尋的困境。加上受到疫情影響,現在多數巴基斯坦學生只能找到兼職工作。巴基斯坦政府雖聲稱致力於確保年輕人的未來,但全國教育系統和政治結構以及經濟體系卻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抗議訴求之一是大學學費過於昂貴,學生難以負擔,因此學生希望政府能增加教育的預算。 圖/卡姆蘭・維齊爾提供此外,巴基斯坦的高額學費也引起學生反彈。受疫情影響,許多學校改為線上授課,伊克拉大學(Iqra University, IU)學生哈馬德・伊賈茲(Hammad Ijaz)表示,在巴基斯坦使用網路需支付高額的費用,導致許多偏遠地區的學生無法透過線上課程學習。而學生在無法學習的情況下,卻仍須支付學費。自由查謨和喀什米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zad Jammu &amp; Kashmir, UAJ&amp;K)校友穆吉・阿克巴(Mujeeb Akbar)說:「巴基斯坦教育面臨的問題是學校收取高額的學費,卻無法提供有質量的教育。」他同時表示,巴基斯坦一學期的學費需花費10萬巴基斯坦盧布(約新台幣1萬7595元),而巴基斯坦的每人平均收入為1250美元(約新台幣3萬5273元)。因此學生們希望政府增加至少5%的教育預算。 在巴基斯坦許多地區沒有網路,網路只在大城市提供服務,因此改為線上授課,影響尋多學生的受教權。 圖/卡姆蘭・維齊爾提供這次抗議的另一訴求為解決校園性騷擾的問題。巴基斯坦校園性騷擾事件逐漸增加,校方和政府卻無視此現象。穆吉・阿克巴提到,在巴基斯坦有許多校園校騷擾事件被通報,學生要求學校必須召開性騷擾委員會,但卻沒有學校願意進行調查。遊行當日,長期關注巴基斯坦社會議題的歷史學家、行動主義人士阿瑪・阿里・揚(Ammar Ali Jan)遭警方發出逮捕令,以危及社會安全為由,在返家的過程攔阻並拘留30日。此一命令在1日被拉合爾市最高法院下令違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