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捕捉跳躍瞬間 《飄浮少女》鏡頭下暫離現實
藝文
第1637期
捕捉跳躍瞬間 《飄浮少女》鏡頭下暫離現實
2016-11-16
(左起)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秘書長洪志傑、評審郭英聲、傅爾得、沈昭良、策展人鄧博仁在新銳獎評選前合影。圖/鄧博仁提供【記者李恩台北報導】「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攝影新銳獎12日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入圍作品。其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不分系學生羅唯芳在14項作品中脫穎而出,以《飄浮女孩》系列作品榮獲特別獎。她也是此次攝影獎中唯一的台灣得獎者。 羅唯芳《飄浮女孩》系列作品於 2016台北國際攝影節榮獲評審特別獎。圖/羅唯芳提供羅唯芳找來親朋好友協助拍攝,同時也進入鏡頭成為被拍攝者,在高架橋、公園、屋子等空間,透過跳躍營造飄浮感。「在拍攝的時候,卻發現飄浮這個狀態其實因人而異的。」羅唯芳認為,飄浮是尋求一種解脫,在輕飄飄的感覺下逃離世界,也因此以為會帶來負面、無奈的影像訊息;但拍攝過程中,卻發現飄浮的狀態下,大家感受到的是快樂與趣味,羅唯芳也因此領悟到攝影當下不同角度的情緒與感受。 羅唯芳走進鏡頭,親自感受飄浮的片刻。圖/羅唯芳提供 「飄浮原本對我而言是負面的。」羅唯芳攝影時卻在捕捉飄浮之際,體驗到跳躍的愉悅。圖/羅唯芳提供羅唯芳表示,《飄浮女孩》的靈感來自香港歌手王灝兒(JW)的同名歌曲〈飄浮女孩〉。其中一段歌詞寫著「無感覺定比空虛更空虛,吃飽氫氣飄出去。」羅唯芳認為,面對人生中像死結一般的事,是否也可以像這樣吸飽後飄出去,再也不管一切。因此希望透過飄浮的狀態反映對人生的無奈,並藉由攝影捕捉跳躍瞬間飄浮的既視感。 羅唯芳《飄浮女孩》系列作品以懸掛呈現,透過光影交錯展現靜態中的「飄浮感」。圖/鄧博仁提供「透過飄浮的狀態宣示年輕人對社會的看法,用新一代的幽默表達情緒是很有趣味的。」評審郭英聲認為,羅唯芳的作品代表新一代台灣人的情感,也與此次攝影節主題中「痕跡」的元素不謀而合。在台灣攝影各世代的軌跡,展現現代學子的攝影風情與厚度。入圍展覽中也展出中國與台灣的院校學生作品。評審傅爾得表示,中國近年來在社會、政治以及生態環境上都有巨量的改變,因此攝影作品多會著重於探討社會及國家本身的樣貌;台灣則主要展現自身內心的情緒及對人生的感受,透過作品也可看見兩國在不同環境下的時代差異。此次攝影獎突破先例讓社會組與院校組作品共同競爭,策展人鄧博仁認為,攝影不該受制於年齡與經歷,期許以作品來做平等的藝術展現。「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鄧博仁引用魯迅〈故鄉〉的一段話作為此次展覽的開場語,他認為路是人走出來的,就如同攝影不該是依循著同樣的模式,而是努力開創自己的攝影新格局。
世新廣電畢展實驗片  學生以相片拼湊家庭的崩解
藝文
第1628期
世新廣電畢展實驗片 學生以相片拼湊家庭的崩解
焦點
2016-06-02
實驗片《家庭,判決如下:》以家族舊照片及談話錄音,讓觀眾在零碎的線索中拼湊創作者葉俐伶的家庭狀況。 照片提供/世新大學廣播電系第22屆畢展團隊【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5月31日世新大學廣播電視系學生於西門町新光影城舉辦第22屆畢製影音展「二二的事」,以學生0到22歲的成長故事為題。學生葉俐伶製作實驗片,在畫面中切換家庭舊照,搭配嘈雜的談話錄音,呈現家族照片和樂的背後,家人感情分崩離析的故事。葉俐伶趁著母親翻閱家族舊照的機會,偷錄下談天過程中所說的家族故事,再將照片及音檔剪輯成作品「家庭,判決如下:」。觀眾僅靠著一張張轉換的相片及背景的低語聲,拼湊葉俐伶的家族故事。畫面上用手寫的字條及底片標出「第一件事」,出現一張老人臥病在床的泛黃相片,轉到一張女性外籍看護的照片。配音傳出葉俐伶和母親聊天的聲音,低聲說著當時阿公與家中看護發生感情,葉俐伶母親反對,最後阿公決定搬到大伯家的內幕。隨著「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的手寫底片字樣,多張大家族合照輪流被浸入顯影劑中出現。在不斷漂洗、顯色的步驟中,葉俐伶與母親談天的聲音再度出現,講述自從阿公生病後,發現阿公與看護的感情糾葛,接著家人關係出現裂縫、阿公過世後分遺產、打官司到分家的過程。葉俐伶表示,因為自己「太膽小,不敢拿著麥克風直接問媽媽家族故事」,所以無法拍成紀錄片。她也提到不選擇劇情片,是因為劇情片多少帶有虛構的內容,但她想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家庭狀況,才選用實驗片來呈現。葉俐伶說明,實驗片使用的畫面必須跟電影本體有關,包含底片、洗相片的顯影劑等。世新廣電系學生葉育馨說:「像是在底片上寫作,或是現成影像,都是實驗片的慣用手法。」但是,葉俐伶說:「實驗片不是用畫面來說故事。」反而用一段段零碎的畫面拼湊而成,製造斷裂、零散的感覺。手法新穎的實驗片,挑戰觀眾的觀影經驗,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學生簡羿慈說:「有點難懂。」但講評人、世新廣電系助理教授劉永皓稱讚,這部片挑戰了「一個家能有多大的包容。」他表示,在發生背叛和分家之後,影片結尾的「家庭照片便沒有再增加,很震撼。」
看戲新體驗  台大學生讀劇演出《哥本哈根》
藝文
第1626期
看戲新體驗 台大學生讀劇演出《哥本哈根》
焦點
2016-05-19
台大話劇社以讀劇的形式演出物理劇《哥本哈根》。 照片提供/台大話劇社【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三位演員圍繞著一張圓桌、三張椅子,在站、坐或走動之間對話、爭執及獨白。但演戲時,他們的眼睛幾乎全程盯著手上的劇本,一邊用充滿情緒的聲音及表情,「讀」出所有對白。台灣大學話劇社17日以「讀劇」的形式,於飛頁書餐廳演出英國著名的二戰物理學劇本「哥本哈根」。劇情描述原本情同父子的丹麥物理學家波耳(Niels Henrik David Bohr)與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二戰時處於敵對兩方。當兩方陣營皆致力於研究核武時,海森堡與波爾的一場祕密對談,是否曾經改變了當時的科學發展及戰局,引人好奇。英國劇作家麥可‧弗萊恩(Michael Frayn)以波耳、波耳的太太瑪格莉特(Margrethe Nørlund)及海森堡死後的鬼魂,回憶當時的情景,試圖拼湊對話內容及海森堡的來意。飾演波耳的台大機械系學生李晉杰表示,因為一隻手全程要拿劇本,所以手部動作的表演方式很受限,演出時很依賴聲音及表情的變化。劇中,李晉杰以較為緩慢、帶點喉音的聲音,表現波耳的年長,並在演出爭論的橋段時,透過急切的語氣、提高的音量,及揮舞的手勢表現情緒。演員練習時,花了很長的時間建立角色的聲音和形象。導演、台大物理系彭士詮表示,他會在練習時模擬角色之間的相處情境,幫助演員熟悉角色的關係。彭士詮也提到排練時,會讓演員把台詞唱出來,「因為有時候會被台詞或固定的說話方式框架住,所以用各種曲子唱出來,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去表現台詞。」傳統讀劇演出時,演員僅會坐在椅子上讀出對白。但是本次《哥本哈根》讀劇演出中,依然有安排演員的動作及走位安排。彭士詮說:「因為很擔心觀眾會看到睡著。」為了幫助演員演活角色,他曾拿科學家的自傳給演員閱讀。李晉杰說:「波爾的自傳裡,有寫到波爾講話時,喜歡一隻手背在後面的習慣動作。」讀劇原本為劇作家發表新作品時,以簡易的表演方式,邀請演員念白對話,測試觀眾的喜好度。彭士詮表示,因為出身物理系而選擇《哥本哈根》此劇本,以讀劇來演出,則是因為這是自己第一次導戲,他希望把讀劇演出當作一個實驗,了解觀眾對這齣戲的反應,也測驗自己是否能完整表達出原劇本的意義。與其他舞台劇相比,讀劇演出讓觀眾更能專注在劇本的對白。觀眾台大法律系學生張佳萱說:「很像我們看的小說被唸出來一樣。」她認為,當內心活動被演員讀出來時,更可以感受到角色細膩的感情變化。觀眾周怡廷則認為,讀劇演出讓觀眾不會被舞台的布景或道具侷限住,保留給觀眾自由想像場景空間。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畢製  展出當代生活經驗
藝文
第1624期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畢製 展出當代生活經驗
焦點
2016-05-04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畢展,在入口處以白光管創造立體藝術,呈現展覽主題。 圖/蘇韋宣攝【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一張書桌上擺放著電腦、水杯及電燈,牆上掛著壁畫,乍看靜止的一切,突然水杯傾斜了一點,畫像緩慢轉動一下,民眾才發現所有東西都在慢速變動。4月29日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在「空場」藝術空間展出半個月的畢製作品,以「健身房之夢」為題,展現當代人的生活樣貌及學生的人生經驗。佔據展場一角的書桌裝置,名為〈生活的形象〉,創作者賴怡心讓觀眾仔細盯著空間一陣子,才看到桌上物品緩緩左右移動的細節。作品呈現出平日生活中,人們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不動的情景,賴怡心表示,她使用齒輪讓裝置推動杯子傾斜,或是讓畫像左右旋轉,讓桌面上的物品像是有生命一樣會動一動,「想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作品〈生活的形狀〉表現當代人在電腦前長期不動的生活經驗。 圖/蘇韋宣攝詹涵逸〈平靜的一日〉展出兩枝筆尖相對的原子筆,在彈簧的控制下推出筆芯、伸向彼此,即將相觸時縮回,表現出人跟人初識時的彼此試探。還有兩件袖口相連的白色毛衣,掛在天花板上的繩索兩端,緩慢移近再分開,卻因相連而無法推離太遠,表達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以後,有時會想把對方推開、突然冷淡一陣子的狀態。 作品〈平靜的一日〉中兩枝相對的原子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試探。 圖/蘇韋宣攝 作品〈平靜的一日〉以兩件相連的衣服,表達時而親密、時而疏遠的人際關係。 圖/蘇韋宣攝林威宇創作〈我在這〉包含兩件作品,一個是垃圾桶裝置,當參觀民眾撿起地上散落的紙屑、鋁罐丟進垃圾桶,便會觸動機關彈出垃圾;另一個作品則是摺疊椅,感應有人接近時,椅墊會向上彈起,不讓來者坐下。兩個裝置意在表達反抗常規的心態,陳琪芳導覽解說:「為什麼(你)丟垃圾,我(指垃圾桶)就要接受?」意在反思規範對人或物的束縛。 作品〈我在這〉,當民眾撿起地上的垃圾丟入桶內,裝置便會讓垃圾彈出,反抗被丟垃圾的規則。 圖/蘇韋宣攝新媒系畢展首創展覽創作小組,規劃參展動線。入口處的「跑步道」讓參觀民眾大跨步踏上輸送帶,奮力往前跑進展場。進場後,以手指輕觸感應器,當過快的心跳頻率穩定下來後,螢幕上紛亂的白色點點才會排列成文字,顯示展覽的核心概念。總召黃健敏表示,展覽希望能引人思考科技器械的使用規則或社會規範與現代人之間互相牽制的關係。 展覽入場的跑步道。 圖/蘇韋宣攝
舍我盃創作組林鴻宇獲第一  評審讚:年輕版《家後》
藝文
第1622期
舍我盃創作組林鴻宇獲第一 評審讚:年輕版《家後》
焦點
2016-04-20
【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15日於世新大禮堂舉辦「第13屆舍我盃全國歌唱大賽」,參賽者來自國內各大歌唱比賽,競爭激烈。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林鴻宇深情演唱創作《一輩子》,在吉他、鋼琴簡單卻極富感情的旋律下,訴說父母結縭幾十載的感情,感動評審,奪得創作組第一名。 文大林鴻宇演唱創作《一輩子》,溫暖曲風及歌詞感動評審,奪創作組第一。圖/蘇韋宣攝林鴻宇以爸媽的故事為題,寫出自創曲《一輩子》的歌詞:「背影都老去了,年華都流去了,你是否還要堅持那倔強的理由。」他彈著吉他,在同伴中央大學英文系盧上緯的鋼琴伴奏下,用充滿溫情的聲音演唱爸媽成家、持家的辛酸,及彼此始終如一的體諒和感情,被評審譽為「年輕一代的《家後》」。評審廖文強誇讚林鴻宇的歌詞充滿畫面、曲風溫暖,「唱第一句就想給他第一名了。」林鴻宇表示,創作這首歌起因於某天自己哼著旋律、把詞填完以後,才發現歌詞寫滿了平時不會對家人說的話,因此想把這首歌獻給父母。中央大學英文系盧上緯是今年的最大贏家,抱回創作組第二名及獨唱組第三名兩項大獎。獨唱組比賽時,廖文強表示盧上緯偏厚的嗓音,與文弱的外表充滿反差,令人意外。盧上緯演唱創作曲《漣漪》前,在台上輕柔得說:「我想用一台鋼琴、一個人就完成一首歌。」評審陳建寧給予高度肯定,直言盧上緯是這場比賽中「最有音樂性的一位」,感受得到他強大的創作欲,並直接表示願意領他入門,引起現場一片歡呼聲。 中大盧上緯自彈自唱創作《漣漪》,評審稱讚他具有豐沛的創作能量。圖/蘇韋宣攝獨唱組第一名輔仁大學英文系陳忻玥以空靈的聲音,搭配吉他伴奏,演唱《Rabbit Heart》,獻給所有為音樂努力的人。她透露,自己利用歌詞空白處,讓歌聲的尾音迴盪在空氣中,營造舒緩氛圍、表達感情。評審陳建寧稱她是「小陳綺貞」,他表示陳忻玥成功詮釋這首歌想表達的意義,在她的歌聲中感受到勇於追求夢想的企圖心。 輔大陳忻玥以吉他伴奏演唱,傳達追求夢想的野心,獲獨唱組第一名。圖/蘇韋宣攝來自世新大學的重唱組合「斑馬線」,主打青春路線,選唱活潑的歌曲《Hold My Hand》,並在演唱中安排變換隊形與豐富的手部動作,讓全場氣氛輕鬆起來。成員黃湘玲表示,團隊特意選擇輕快的歌,打破重唱的歌曲大多比較抒情的印象,欲出奇制勝。果然獲得評審喜愛,陳建寧誇讚他們懂得將簡單的東西,表現到100分,完整傳達出歌曲想帶給聽眾的快樂情緒。 世新「斑馬線」在表演中穿著亮色系服裝,搭配豐富走位,及揮舞手臂的動作,表達歌曲中的活潑快樂。圖/蘇韋宣攝儘管參賽者實力堅強,但評審仍給予學生歌手不少建議。在比賽講評中,評審莫不強調「找自己」,勉勵學生細心處理每句歌詞的細節,思考該用甚麼語氣演唱、演唱的對象是誰,才能唱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歌聲。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