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周先陌撰寫家族故事 呈乩童身分與個人慾望衝突
藝文
第1799期
周先陌撰寫家族故事 呈乩童身分與個人慾望衝突
2024-11-15
【記者黃詠欣新竹報導】台灣傳統民間信仰中,乩童是介於神明與信徒間的橋樑,人們認為乩童們可以向神明傳達他們心中的疑惑。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周先陌以散文〈春乩〉榮獲第二十屆林榮三文學獎佳作。他以自己的哥哥為文中主角(以下簡稱阿兄),闡述他成為乩童後,在個人生涯選擇及傳統家庭期待間的掙扎。 〈春乩〉談的是阿兄以及家族的故事,周先陌的家族世代間流傳特殊體質,而阿兄繼承通靈能力。然而同時也是同志的他,卻讓傳統保守的家人難以接受。周先陌在〈春乩〉中寫下阿兄在家族與生命、宗教間拉扯,最終出走的過程。提及作品取名〈春乩〉的理由,周先陌表示「乩」指的是阿兄的身份,「因乩童普遍被要求要服侍神明。」但周先陌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故使用有發春意義的「春」字表現人的慾望及生命力。 作品敘述當上乩童後的阿兄,在得知其性向後,家人以異樣眼光看待他,並對他言語斥責的過程。周先陌說:「人作為一種獸類的那種暴力,其實最容易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回顧童年記憶,周先陌表示雖然自己支持阿兄,卻因年紀尚小無法給予幫助,「我那時候很大的關注點其實是我哥哥到底開不開心。」長大以後,周先陌以旁觀者視角敘述這段過往,「我的寫作方式偏冷血、殘忍,我只是想告訴你事實是什麼。」他補充道。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扈嘉仁表示,周先陌用中性態度去處理他看見的家庭暴力,讓事實顯得更加殘酷,「周先陌的筆調雖然很冷,但始終有帶著一種隱隱的哀傷感。」 周先陌常用隱晦手法去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故過去多以新詩作品為主。直到就讀研究所後,他才以散文形式重拾創作,而〈春乩〉是他18歲後第一篇得獎的作品。談及創作類型的轉變,周先陌認為是自己已能勇敢面對過往的經驗,並能用理性的方式去表達它。「我很喜歡樸素的句子,我覺得生活中這些語句是最具有力量的,當我夠成熟,才有辦法把這些事情還原成最平凡的句子。」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楊佳嫻說:「〈春乩〉是一個打開潘朵拉盒子的繁複過程,慾望是秘密,也是真實,一旦打開就再也收不回。」
「猛瑪象」成親情符號 王惟中以黑白片談父子失和
藝文
第1798期
「猛瑪象」成親情符號 王惟中以黑白片談父子失和
2024-11-0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猛瑪象原來沒有石油,更不是生活在熱帶,熱帶裡也沒有冰層,故事回歸現實原來都是虛幻。」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王惟中以《冬日之象》入圍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劇情片組,並於10月27日在府中15首映,作品以家庭失和為題材,呈現導演的過往記憶。 王惟中表示《冬日之象》 最初命名為《演化》,探討人類從嬰兒到老年的生命歷程,及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創傷經驗。然而後來發現「演化」的題材過於廣泛,難以完整呈現。與親友討論後,他決定融入個人經驗和觀察,以父子關係為劇本主題。電影描述主角童年時,因父親嚴肅且沉默,與其鮮少交流而疏離,長大後卻能以成人視角理解父親年輕時的處境和心情,進一步與之和解。 此作品以「猛瑪象」作為主要元素,猛瑪象是父母的信物,代表父親對母親的愛和思念,同時也是兒子對父母的記憶。在劇中,主角小時候父親曾告訴他猛瑪象的生長環境是在熱帶的冰層裡。王惟中解釋這個句子本身不切實際,也象徵著父親作為作家的幻想,因此劇中開頭及結尾,燒掉猛瑪象的行為也代表著父親作家夢的幻滅與和母親的離別。王惟中以此傳遞不同世代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 王惟中也希望運用長鏡頭和簡潔的對白,結合黑白鏡頭,讓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畫面和聲音上。攝影師潘禹廷表示黑白鏡頭除了想營造一種抽離、冷漠的氛圍,也可以凸顯角色內心的壓抑和疏離的情感,「黑白能讓觀眾更直觀的想像角色情緒。」長鏡頭與極簡對白的拍攝手法也為演員的表演增添難度,飾演父親的王建勲表示自己需要在沒有過多台詞的情況下,透過細微的表情和動作來傳達角色的情感,「我自己不給角色答案,才不會引導觀眾走向特定的詮釋。」他認為在這部作品中,不把演戲當成表演,而是從自身的父子關係去想像劇中角色,才更能讓觀眾與作品共感。 觀眾黃婉綺認為電影的黑白畫面和故事發展的黯淡色調,成功營造出低氣壓的氛圍,「影片中對白不多,長鏡頭也讓演員表情不易辨識,觀賞時更著重於影像和聲音的感受。」觀眾Mike(化名)認為《冬日之象》或許是父親未能實現的作家夢的象徵,也代表著他對兒子深沉卻不善表達的愛,「從劇中的父子關係也讓我回想我與我父親的關係。」他補充道。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藝文
第1738期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2020-12-02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舞台中央,三位穿著黑衣的男人伸出雙手相互撫摸,三人的手臂開始纏繞起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表演組學生張維佐帶領團隊,於11月27日起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舉辦實驗戲劇《理想親密》,透過探索不同的親密關係,顯現社會的身分框架。 三人的手臂不斷交錯,試著建構親密的全貌。編導張維佐說明,劇情不侷限於任何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需經探索尋找解答。 圖/張元提供人們總稱職扮演社會規範的角色卻逐漸喪失自我,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張維佐提到,為揭露此現象,他編寫劇本從自身的童年出發,交錯他對親情和愛情的討論,展現與成長背景環環相扣的人生發展。他進一步說明,諸多觀念自幼即被灌輸,如愛情該由一男一女組成等規範,而這些無緣由的堅信逐漸成為「信仰」,導致人們都不去質疑。因此他設定「信仰」成為故事主軸,呈現人因長期接收既定價值觀,難以不受影響地做自己。 演員詮釋人們在三角關係間的摸索狀態。編導張維佐表示,只要找到彼此舒適的方式愛便可以並存,但不是多情。 圖/張元提供樂音驟變,演員披上披風、肢體詼諧地擺動,以「神」的姿態高頌信仰。男孩見後隨之歌詠起舞,演繹人的認知受普世信念影響的意象。張維佐舉例,即便內心對情愛的見解不同於主流,卻不自覺會隱匿真實自我,朝「正確」的模樣發展。「可是那些負面、破碎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看到呢?」他感嘆,這是亞洲教育灌輸下的社會現狀,人們將限制視為正常而不善於提問。 燈光轉藍,舞台瀰漫迷幻氛圍,演員三人以儀式頌揚神的旨意,呈現過度依靠信仰時,可能影響人的選擇與思想。 圖/張元提供「媽媽明明很認真教你。」、「你明明很乖。」舞台,母親不斷質疑男孩的性別認同。張維佐表示,因制度使然,親密關係的角色被鮮明刻畫,不符角色定位者皆被視為怪異。霎時傳來沉重腳步聲,意味「成長」來臨,父母慌忙示意男孩逃離,但男孩卻執意佇立原地,他想迫使迷惘的自己成長。張維佐解釋,劇情設定父母不讓男孩成長,這呈現親密關係會影響人成長的樣貌,人們容易順從父母等人的期待發展,且時間流逝也逼迫人們在迷惘狀態即須取捨。 三人藉由相互肢體碰觸,探索親密關係的全貌,呈現人們在成長中摸索自我和社會的模樣。 圖/張元提供男孩奮力吹起氣球後謹慎交付一人,對方接過氣球後,卻糾結於社會框架失神鬆手,男孩見狀氣憤地大吼離去。「因為相信才會交出去。」飾演男孩的演員黃盛煜解釋,氣球象徵他重要、脆弱的愛,而人一旦受到傷害後,會再度遊蕩其他的親密關係另尋寄託。張維佐認為,現今各親密關係的設定皆僅有一個答案,像家庭只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僵化的認知導致不同於此的他人自我懷疑。 氣球代表男孩的愛,他藉由玩樂試探對方心意,渴望交付自己的真心,顯現青少年在親密關係中表露愛的方式。 圖/張元提供演出末段腳步聲再次傳出,且迴盪「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自信的。」等話語。男孩淡然從皮箱拿出豔綠色西裝,在舞台中央脫去黑衣後著裝,象徵他已接納自己成長的必然。觀眾周憶敏說:「很多人明明還沒準備好就長大了,卻一直說服自己很堅強,要像個成熟的大人,看了很心痛。」
紀錄悲傷記憶 簡嫚君以創作投射親情羈絆
藝文
第1736期
紀錄悲傷記憶 簡嫚君以創作投射親情羈絆
2020-11-18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沉寂的空間不斷重複播放「早安,平安喜樂。」、「早安,心情愉快。」等問候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畢業生簡嫚君舉辦個展《這世界不允許悲傷》,於14日起在展覽空間「孖空間」展出。透過不同的創作形式,塑造他在親情與自我相互拉扯下所產生的矛盾情感。 樓梯間溫暖的橘光和昏暗的展場成對比,作品《每天一聲早,知道彼此都安好》利用疊疊樂的概念,傳達悲傷經過累積,總有崩塌的時刻。 圖/陳卓希攝簡嫚君回憶,小時候每當母親與父親爭執,便會把「死」掛在嘴邊,讓年幼的他開始接觸、思考「死亡」。如今,投入殯葬業的他認為,相較生死,人生各階段獲得的感受經驗才是重要資產。因此,他藉由創作,紀錄親情對他不經意傷害而獲得的悲傷感受,並讓觀展民眾走進他製造的情境,透過觀看他的生命歷程,檢視他們自身以為忘記卻烙印於心的悲傷。 展覽《這世界不允許悲傷》的主視覺圖,利用沒有頭的人體,隱喻人們以為大腦忘記的事,其實一直烙印於身體。 圖/陳卓希攝汪洋大海投影在窗簾上,隨著窗外的風擾動簾布,簾上的大海開始產生波浪。畫面中撐傘的婦人走向海中後消失,暗喻死亡,透過聲光,昏暗展場成為悲傷的場域。「(婦人)意指母親。」簡嫚君補充,他認為母親過去並不是真的想尋死,而是藉由死亡的話語尋求旁人的關愛。小時候,他因母親尋死的威脅害怕大哭,強烈恐懼隨著成長轉為淡淡的悲傷,當他看見母親在尋求生存的模樣,常使他陷入對於親情和自身不快感受的矛盾。 作品《與海無關》投影在展場,寂靜的展間迴盪著海浪聲。創作家簡嫚君說明,大海不斷地湧起和趨於寧靜,如悲傷不斷浮現於腦海的狀態。 圖/陳卓希攝為了讓觀展民眾獲得深刻的感受,簡嫚君創作作品《愛的幻覺II》。紅色橡皮筋繫住兩位觀展民眾,讓他們在被捆綁狀態,仍需用經設計的鋁管拼出「愛」字。簡嫚君說明,橡皮筋如母親生孩子的臍帶,他想透過此作品探討母女之間的愛是自然而生,還是角色設定的產物。藝術評論家陳韋鑑認為,此遊戲能直揭展覽的核心理念,「遊戲能更直接理解簡嫚君與母親的關係。」 作品《愛的幻覺II》是由兩位觀展民眾完成,他們各別代表母親與女兒角色,兩人輪流撿起地上的鋁管,插入保麗龍製成的平台,合力拼出母女間變形的愛。 圖/陳卓希攝不同形式的展品擺放在展場的各個角落,作品皆傳達簡嫚君人生經驗中的悲傷。他不設定觀看順序,因他認為觀展民眾圍繞在同樣的感受上,終會與他產生連結。觀展民眾應學堂有感而發地說:「我像是牽起了創作者的手,從他的生命想起一些自己的悲傷。」但他也好奇,簡嫚君如今的感受是否因成長而產生變化。「我現在的狀態跟作品《Re:活著》很像。」簡嫚君笑說,原先他預想《Re:活著》裝置裡的紙條會隨風不斷飛舞,但紙條卻卡在出風口而無法飄動。他描述,作品「卡住」的狀態,就如大腦因過多的思緒而無法思考。他記憶中的悲傷雖清晰,但已漸漸退去,像世人皆藉由時間忘卻過往,但他得趁忘記前紀錄這些不被允許的悲傷。 創作者簡嫚君從三年前開始寫日記,作品《Re:活著》將日記紙集結,呈現他的生活。作品外的黑色複寫紙,有重複書寫的痕跡,不斷被覆蓋的文字,象徵他逐漸模糊的記憶。 圖/陳卓希攝
《再見愛麗絲》談親情 經典童話改編探討家庭疏離
藝文
第1691期
《再見愛麗絲》談親情 經典童話改編探討家庭疏離
2018-12-05
【記者吳佩容高雄報導】綁著兩隻辮子、身著奇裝異服的女孩從衣櫃中跳出來,望著凌亂不堪的房間和窩在床上的女子說:「嗨!我是愛麗絲,你不記得我了嗎?」妮子派對劇場於11月29、30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蔣公行館演出《再見愛麗絲》,改編自西方經典童話《愛麗絲夢遊仙境》,融入真實故事,呈現出家庭成員疏離的關係。 劇中,孟雯因為母親的去世而一蹶不振,房間凌亂,而愛麗絲從衣櫃跑出來後,想辦法讓孟雯接受自己。 圖/丁怡瑄提供「為什麼這些事我都不記得了?」女主角孟雯問。「因為你不想記得。」愛麗絲說:「那時候你跟我要了長大的變身水,然後把記憶留給我了」。《再見愛莉絲》的導演、就讀中山劇場藝術學系的丁怡瑄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愛麗絲,設定成孟雯童年的想像玩伴,愛麗絲擁有孟雯心底深處最真實,但卻因現實壓力而沒有表現出來的特質,如喜歡粉紅色、熱愛唱歌等。劇中,孟雯的父母在他幼時離婚,母親林珍在離婚後時常情緒失控,和孟雯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在一次劇烈爭吵後,孟雯從此不再過問林珍的任何消息,直到林珍因病去世,孟雯抑鬱不已,愛麗絲便隨之出現,帶領孟雯回憶心中不願面對的過去。「因為小時候總是勇敢的,越長大,人們害怕的事總會越來越多。」。丁怡瑄解釋,此劇取《愛麗絲夢遊仙境》原著中成長、童年的意涵改編,愛麗絲的出現代表孟雯塵封的回憶逐漸浮現。 愛麗絲幫助孟雯,一步一步找回過去的記憶,讓孟雯回想起自己和母親最真實的情感。 圖/丁怡瑄提供劇場的左半邊使用暖光,演著孟雯和愛麗絲的對話,代表孟雯和自己內心的和解;同時劇場右半邊使用冷光,演出林珍生前的故事,呈現他不為孟雯所知的一面。愛麗絲的出現總是伴隨繽紛的燈光,丁怡瑄說明,若虛構人物能佔據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是否代表這個人在現實中已沒有其它事物能讓他在意?因此透過愛麗絲這個虛構的角色,丁怡瑄想襯托出孟雯寂寞、空虛時的樣貌。 愛麗絲想盡辦法要讓孟雯想起自己,並幫助他找回以往不敢觸碰的回憶。 圖/丁怡瑄提供為了讓愛麗絲形象更加鮮明、活潑,丁怡瑄表示,此次演出也和中山音樂學系合作,替戲劇加入原創音樂。「孟雯今年25歲,在百貨公司當電梯小姐,電梯往上,電梯往下,想要當個超級辣妹……。」愛麗絲以說唱的方式唱出孟雯內心的渴望。「無厘頭的說唱音樂加深了我童年所讀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魔幻感。」觀眾、就讀中山企業管理學系的許正妍提到,此劇將《愛麗絲夢遊仙境》結合家庭題材,讓其更加貼近觀眾。原本沒有互動的左右舞台,在劇末有了交集,左半邊的暖光和右半邊的冷光同時消失,舞台中央出現陰暗紅光,當孟雯回憶起他和林珍決裂的那次爭吵,右邊的劇場也開始演出林珍當時的情緒起伏。「母女跨越時空在爭吵的時候,情緒非常飽滿。」觀眾、就讀中山外國語文學系的邱郁方表示,看到爭執片段時特別難過。許正妍也補充,愛麗絲在最後代替孟雯將手放在林珍肩上,他認為那是孟雯在內心和自己母親和解,令他印象深刻。 劇末,愛麗絲代替孟雯,伸出手放在林珍(孟雯母親)的肩上,象徵孟雯在內心和林珍的和解。 圖/丁怡瑄提供 劇末,林珍(孟雯母親)哼唱著《戀曲1980》,等不到孟雯的諒解,在小看護的陪伴下死去。 圖/丁怡瑄提供
北藝大動畫展 真人剪影訴親情
藝文
第1596期
北藝大動畫展 真人剪影訴親情
2015-05-07
北藝大動畫系學生楊凱婷和朋友製作的動畫《遠‧親》,敘述單親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圖╱楊凱婷提供【記者游育慈新北報導】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4日舉辦系展《那我們絕交啊》,展出36部學生動畫作品,其中《遠‧親》以演員實際演出的照片,剪貼後再合成動畫,訴說單親家庭孩子與父親間的親情。《遠‧親》改編自導演、學生楊凱婷的親身經驗,片中描述父母離異後,父女因相處時間不多、彼此都不擅表達情感,距離越來越遠。片尾,女兒在爸爸的車發不動後,把爸爸接到自己的車上,片中不斷下著的雪也在那一刻停了。楊凱婷解釋,因為車子故障,女兒突然發現爸爸也像車子一樣,逐漸老去,所以主動對父親表達關心,「雖然她一副對爸爸漠不關心的樣子,但其實一直知道爸爸很愛她。」她表示,拍攝人物是最困難之處,由於動畫系作品多藉電腦完成,這是她們第一次接觸「人」,要指導演員呈現想要的表情,十分有挑戰性。組員林芷菱提到,剪貼紙人時,曾請家人幫忙,當她看到父母戴著老花眼鏡、瞇著眼剪紙的模樣,突然被親情感動,「那一幕讓我了解,對我來說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天佑台灣》是楊凱婷和同學林嘉郁在三一八學運時製作的動畫,片中以圓柱象徵人民,巨大的領導者拼命用拳頭捶打桌上渺小卻挺立的公民,頓時血流成河,滴到地上,憤怒的眼睛在黑暗的桌下一雙雙亮了起來。楊凱婷表示,三一八學運是民主發展的里程碑,她們也想用所長表達支持。林嘉郁回憶,《天佑台灣》是在學運開始後才臨時決定製作,僅用簡單的報紙和紙箱製作場景,拍攝後再轉描,十分克難。雖然碰到期中考,但她們熬了兩個禮拜的夜,拼命完成,林嘉郁說:「民主自由都是爭取來的,不能自己等著坐享其成!」學生唐以庭等人則製作《System》,將玫瑰花瓣掉落土壤後的分解過程,利用停格動畫呈現,希望讓觀眾察覺,即使在看不見的地底,生態依舊運作。拍攝前,她們在大箱子內鋪上咖啡渣當作土地場景,再將廢棄物排在咖啡渣上,例如用排油煙機的管子當作食道,做出各種消化器官。片中,花瓣落到後,經過各器官的消化,分解成養分,最後重新開出新芽。唐以庭說:「即使是廢棄物還是有它的功能。」現場除輪播動畫外,也展出人體速寫、3D動畫、攝影、2D視覺特效等課堂實作,希望讓觀眾明白動畫系平時的訓練。
李爰妤逐藝術夢 描摹祖孫矛盾情
藝文
第1593期
李爰妤逐藝術夢 描摹祖孫矛盾情
2015-04-16
李爰妤與《你已與我同在》合影,她以模糊的筆法繪下奶奶的身影,人雖過世,但笑容卻永存。 圖/李爰妤提供【記者謝佳穎新竹報導】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學生李爰妤出身於醫療背景的家庭,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藝術之路,縱使夢想屢屢遭奶奶反對,仍不停繪畫。奶奶去世後,李爰妤創作多幅以她為主題的作品,紀念與奶奶矛盾但緊密的關係。高三時,李爰妤開始接觸正統繪畫,天天去畫室練習,但奶奶每次都在她出門前酸言酸語:「你畫圖沒前途!」試圖阻止孫女的繪畫夢。那陣子李爰妤常常不回家,面對家人的反對,她只能選擇逃避。李爰妤提及,當考上藝設系,爸爸甚至不敢告訴奶奶,只簡單交代她就讀教育大學,未來要當老師。李爰妤對奶奶懷有尊敬而矛盾的感情。她說:「在我心中,奶奶是一位嚴肅又認真的傳統女性,終其一生為家奮鬥,不炙熱不張揚,卻穩穩地在我們心中發著微光。」雖然奶奶反對她從事藝術創作,但李爰妤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向她證明自己的能力。然而,奶奶於前年過世,這個願望已無法實現。作品〈記憶中的祢〉中,紅色的病床牽連著呼吸維持器和尿袋,床尾的女孩伸出雙手觸摸床中央的大月亮,一片光從床頭撒下,女孩的位置因月亮而形成陰影區。李爰妤說,奶奶過世於中秋節,所以用大月亮象徵奶奶,女孩則是自己。月亮的陰影代表奶奶反對她的夢想,但床前的一大片光明區,則代表奶奶撐起家庭的精神。《你已與我同在》系列,其中一幅作品是奶奶模糊的身影。李爰妤說,這系列用模糊的畫法表示一段漸漸褪色的記憶。她認為,許多人曾經參與自己的生命,縱使彼此的連結已不復存在,影響卻會延續下去。奶奶往生後,李爰妤仍常常夢見她的身影,一想到再無機會讓奶奶看見自己的作品,不禁為此落淚。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