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藝文
第1787期
木雕仿製佈展進行式 林南宏啟發觀眾藝術想像
2023-11-29
【記者張雅媜桃園報導】「佈展中」的告示張貼在大門上,落地窗裡展開的鋁梯還掛著白手套,彷彿時空已凝結在佈展瞬間。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林南宏,於24日起在Zone Art众藝術展覽空間,舉辦個展《众藝術佈展作業進行中》。他使用過去策展剩餘的木塊、角料,雕刻出佈展常用工具,並將展場佈置成策展中的景象,以探討現代人觀看藝術的方式,以及創作過程蘊含的意義。 林南宏刻意將仿製的鋁梯放置在靠近對外櫥窗的入口處,讓行經的觀眾產生「此處仍在佈展」的印象。 圖/張雅媜攝「在為數眾多的藝術展覽及群眾快速閱讀的習慣下,屬於個別藝術品的獨特內涵可能也會逐漸被忽略。」林南宏擔憂地表示,身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世代,五花八門的訊息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於是,他讓展場停留在佈展狀態,將佈置的工具轉化為展品,讓民眾觀看籌備展覽的過程,進而反思藝術作品背後存在的內涵。展場入口架設著展開的鋁梯,是林南宏使用鋸子切割、打磨木塊,再仿製而成。他經常將鋁梯暫放在工作空間,就像作品暫時存放於展場的狀態,表現出藝術作品暫時佔據的空間感。他也試圖以作品名稱闡述自己與工具的互動經驗,他說:「名稱〈暫時借放,留下姓名、電話及日期〉即源於以前佈展經常直接把鋁梯放在展間,自己有事需要離開,就貼上姓名、電話供擋到人時聯繫。」 林南宏將工具擺放成使用時的狀態再加以臨摹。因此,作品〈引洞02〉保留了電線垂掛的自然曲線。 圖/張雅媜攝作品〈引洞02〉則保留了電鑽在展牆上鑽洞的樣貌。林南宏先雕刻出電鑽零件,組裝後再把擬製的電鑽插在展牆上,呈現工作人員鑽孔到一半離開,但佈展仍在「進行中」的時間感。而確認作品是否擺正,也是藝術家在佈展時的重要環節。因此,林南宏在作品〈用紙膠拉出一條不可靠的直線〉中,將飛機木削薄並漆上顏色,仿製出紙膠帶在展牆上輔助測量的模樣。他表示,其實測量出的水平都是參考,藝術家還是會根據現場空間調整擺放方式,這也是他們思考如何營造展覽空間的過程。 林南宏仿製出紙膠帶,並使其貼在展牆上,模擬建立參考線的狀態。 圖/張雅媜攝除了仿製的佈展工具,展場也可見林南宏在策展時留下的標記,他並未清掃地面上散落的木屑,保留下真實的佈展痕跡。林南宏表示,這些仿造抑或真實的景象,提供了觀眾重新認知展覽的動機。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洪昌裕察覺紙膠帶是木製作品後,對紙膠帶產生了不同印象,他說:「突然覺得紙膠帶很脆弱,會很好奇藝術家要如何將其存放。」 林南宏也擬製了掛作品的螺絲釘,並將其固定在牆上,讓觀者想像它過去可能掛過什麼作品,以及未來又會如何被使用。 圖/張雅媜攝「我希望觀眾發現這些工具其實是木頭仿製,而重新凝視作品時,可以養成放慢閱讀、停下來思考的習慣。」林南宏認為讓展場停留在不完整的狀態,可以提供觀眾想像空間,讓他們自由思考。觀眾南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鄭健志說:「我覺得藝術家不是『再現』佈展瞬間,而是透過這些場景『召喚』我們對於藝術展覽的想像。」
台北數位藝術節拼凑真相碎片 促觀眾反思假訊息議題
生活
第1767期
台北數位藝術節拼凑真相碎片 促觀眾反思假訊息議題
2022-10-05
【記者鄧芯怡台北報導】一幕幕鮮艷奪目的視覺設計不斷切換於螢幕上,搭配動感又富有變化的聲音,讓觀眾沉浸在視覺與聽覺盛宴中。藝術家張欣語於開幕會上帶來音像(註一)演出,為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揭開序幕。台北數位藝術節於9月30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正式開幕,展開爲期11天的展覽,共收錄22組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展品。 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開幕會上,藝術家張欣語的作品結合精彩的聲音與影像,帶給觀衆新穎的體驗。 圖/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註一:錄音和錄像。台北市政府爲建立「網路新都」,首次於2006年推出臺北數位藝術節,至今已邁入第17屆。文化局專門委員李秉真在開幕時指出,策展人黃祥昀在今年的展覽中探討真相、資訊如何被創造,十分符合時代。展覽作品針對網路世代中「訊息傳播」與「真相製造」的過程設計,表達作者對於社會的觀察及反思。「展覽的作品有打動到我,在看了這些展品後有讓我更瞭解假訊息這個議題。」觀衆江玟諭説道,大多數的數位化展品讓她覺得展覽很特別,並不無聊。 臺北數位藝術節的開幕記者會上,蒞臨的貴賓及參展的藝術家們進行大合照。 圖/2022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展覽地點分別為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觀眾們戴上耳機,坐在螢幕前,便能專心地觀賞「台韓錄像交流計劃」的作品,而館內觀眾們則可以欣賞主題邀請展的實體裝置藝術作品,並與其進行互動。展覽看得見也摸得到,吸引大眾駐足參觀,不僅有熱愛藝術的年輕人慕名而來,更有父母帶著小孩前來體驗。開展當天晚上,藝術家們以音像跨媒材形式為觀衆帶來《噪幻I》演出。三組藝術家將自己或藉由演算法選擇的素材,利用創意程式設計創作,帶給觀眾新穎感受。觀衆們在展場中間席地而坐,將目光投向光亮的投影畫面,隨著富有節奏感的音樂擺動身體。表演中時不時穿插刺耳音效,結合誇張的視覺影像,讓觀眾置身於迷幻的空間中,體驗虛幻與現實參雜的感受。 XTRUX團隊在第17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的週末演出《噪幻I》結合迷幻誇張的視覺效果和富有節奏感的音效,帶來精彩的演出。 圖/鄧芯怡攝「我覺得非常開心這次作品可以以徵件的形式,與其他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參與臺北數位藝術節。」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吳玶萭表示。他的互動式展品《播客凱爾倫》以卡通 《海綿寶寶》中皮老闆的電腦老婆「凱爾倫(Karen)」作爲發想來源,展現人類和機器情感交流的可能性。觀眾戴上耳機後,回答螢幕上出現的問題,這些回答經過搜集及處理後被產製成文章,最後分享於Podcast和社群媒體上,再次回到觀眾的生活中。「其實每次做現場互動作品,都會覺得難度高,也怕難以引發觀眾的參與。」吳玶萭説明他的擔憂,但看到觀衆們開心及好奇地和展品互動後,他備受鼓勵,而他的作品在開展後的短短三天也已累積超過300人次的互動。 一位觀衆頭戴耳機,正在和吳玶萭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展品——播客凱爾倫互動。 圖/鄧芯怡攝「真相碎片」展覽帶領觀眾認識假訊息生產、傳播過程與抵制方法,從而反思生活中的假訊息議題。「展覽的展品很豐富,也有很多資訊,讓人想要仔細地去瞭解。」觀眾江玟諭補充道,他平時不會主動搜尋假訊息的相關資料,展覽給予他機會認識假訊息議題。策展人黃祥昀也希望通過展覽讓大眾反抗混亂的資訊傳播現況,開闢另一種應對資訊爆炸時代的方法。
藝術家與觀眾雲端相見 共享線上展演親密時刻
專題
第1765期
藝術家與觀眾雲端相見 共享線上展演親密時刻
2022-04-28
【專題記者黃弈軒、吳姿芳、單師樵綜合報導】水徐徐地流進杯裡,於手機九宮格畫面中呈現完美構圖,並透過網路傳送到觀眾觀看的螢幕,同時藝術家輕輕細語,引導觀眾參與展演的字句縈繞耳畔,「把心思跟動作緩下來,享受這十分鐘特別時空的洗頭經驗。」 藝術家張剛華在創作計畫《洗頭》中回溯成長記憶,並探討身分認同。 圖/明日和合製作所提供螢幕劃分為一格一格,藝術家手抹泡沫搓揉頭髮佔據主要畫面,右方呈現展演各個空間,檯燈點亮棉床,為幽暗房間注入溫暖,狹長廊道無人走動,揭示「洗頭」為親密時刻。藝術家將自身洗頭的記憶娓娓道來,觀眾也分享關於自己的洗頭故事。冷漠不再是科技唯一形容詞,藝術家與觀眾身在世界不同角落,卻能藉由數位裝置走向彼此。社群媒體與會議軟體如同雲中繩索,成為兩者之間的聯繫,相遇剎那擦出藝術火花,完成線上展演。線上展演順應科技潮流,即使缺乏實體互動,在藝術家的設計下仍給予觀眾參與空間,甚至創造出獨立於實體展演之外的獨特表演形式,成為表演藝術的新趨勢。線上展演打破時空疆界 螢幕兩端共享親密時刻當表演藝術透過線上呈現,表演者與觀眾之間隔著遙遠的距離,藉由數位裝置將畫面、聲音或文字傳送給彼此。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成為線上展演的新媒介,表演藝術不再受限於固定時間與物理空間,讓藝術家的創作展現多元樣貌。明日和合製作所由三位劇場編導洪千涵、黃鼎云與張剛華所組成,於民國110年與23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推出線上展演《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將包裹的概念延伸至觀眾欣賞藝術表演的經驗,藝術家透過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會議軟體Google Meet、Email和郵寄包裹等多元媒介把「表演」寄到觀眾手中,觀眾便開始與藝術家互動,完成線上展演。《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讓藝術家與觀眾同時在特定虛擬空間相遇,洪千涵說:「因為我跟你,在這個時空下,才有這個作品或經驗。」例如藝術家陳嘉微使用協作式數位白板JamBoard,以手繪圖案、文字與照片和觀眾交流生命經驗,最後創作出一幅專屬於藝術家與觀眾的畫。 藝術家陳嘉微詢問觀眾過往生命經歷,觀眾則透過文字、圖片等形式回覆。 圖/明日和合製作所提供收件者只知道快遞大致的到貨時間,在等待與收件過程中可能產生期待和驚喜的情緒,明日和合製作所認為觀眾情緒都是觀看表演經驗的一部分,他們特別設計購票機制,觀眾購票時只能選擇藝術家與日期,無法知道明確的表演時間,洪千涵說:「有趣的是時間幅度拉長,例如你買票是4月20日,然後你買的是洪千涵的,但是我沒有跟你約定是幾點幾分,用什麼樣的媒介在線上見面。」數位展演打破時間框架,藝術家與觀眾也能彈性選擇參與展演的地點。《洗頭》是藝術家張剛華從民國107年開始發展的創作計畫,於2021臺北藝術節中進行線上展演,並分為「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表演形式。在參與式展演中,他與觀眾在各自家裡透過手機以Google Meet互動,一起倒水、冥想及洗頭,他說:「透過洗頭,他們想到小時候的事情,分享關於洗頭這個觸碰的記憶。」線上表演型態不僅讓觀眾保有私密空間,更能與藝術家共同經歷親密時刻。觀眾參與《洗頭》的體驗過程,成為講座式展演的元素。張剛華同樣在Google Meet平台上以直播進行,呈現超過60位洗頭對象的故事,並利用多鏡位拍攝房間、廊道與洗手台等展演空間,讓觀眾用多方視角觀賞不同區域,「當下(觀眾)可以點很多不同的鏡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另外,《洗頭》充分使用會議平台功能,開放觀眾即時回覆文字與表情符號,使藝術家與觀眾即時互動,在交流的過程中共享「洗頭」經驗。 在《洗頭》的講座式展演中,藝術家張剛華帶領觀眾回到洗頭計畫的起點,講述計畫展開的原因與故事。圖/明日和合製作所提供線上展演扭轉表演形式 觀眾握主動權參與作品「我想要線上演出是一個全新的體驗、一個全新感受的東西,不是現場演出的替代品。」尚未在線上演出魔術前,魔術師周瑞祥對線上展演抱持負面看法,他說明魔術原先可以邀請觀眾上台、抽牌及選擇道具,並利用肢體製造魔術表演張力,但當魔術表演轉至線上,許多魔術原先以直播或非同步播放給觀眾欣賞,導致觀眾無法親身體會魔術的神奇效果,「在線上這些東西,幾乎砍掉原本魔術九成的東西了,所以只剩下那一成。」後來他實際發想線上展演,發現線上魔術反而能實現全新且有趣的互動橋段。周瑞祥藉由Google Meet與觀眾互動,並引導觀眾自己手搓撲克牌,一步步完成魔術表演。觀眾將撲克牌花色朝下,打亂、洗牌,再憑直覺隨意排列後,撲克牌未經魔術師之手,花色整齊區分為黑紅兩邊,不可思議地發生在觀眾電腦螢幕前的桌上。「魔術的核心概念是操縱觀眾的認知,只要能做到這件事情,換一個手段跟形式,在線上也可以成立。」周瑞祥說道。周瑞祥思考線上展演在未來的網路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將如何維繫情感溫度與連結,因此他在2021臺北藝術節演出《新人類計畫:明日人》魔術作品,寄送體驗包裹至報名者家中,包裹內容物為預言卡片、圖畫紙、鐵環、項鍊等魔術道具,讓每位觀眾自行在家中學會「明日環」魔術表演,周瑞祥教導觀眾用手指撐開項鍊的鏈條,將鐵環順著鏈條向下丟後,讓項鍊自動栓住鐵環。他期望利用線上形式,讓參與者親自操作魔術,實際體驗魔術的奇幻。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中,線上展演是觀眾開啟電腦鏡頭與表演者互動,不過民國110年臺北兒童藝術節的其中一檔節目《名叫中間的地方:家庭旅行版》,反而藉由「聲音」作為表演媒介,邀請親子擔任演員,將自家空間打造為劇場,在家完成一場演出。《名叫中間的地方:家庭旅行版》由進港浪製作導演陳煜典與編劇邱奕嘉創作,碰上疫情才將實體演出轉為線上。雖然作品的表演空間遭到改變,但觀眾與表演者在線上仍維持「高互動性」。節目在Google Meet會議裡演出,主持人在表演開場及結尾與觀眾交流,而在表演中間播放事先預錄好的錄音檔,引導觀眾在家庭空間移動。陳煜典形容,家如同世界各地,而孩童扮演起探險家的角色,進入劇本建構出的平行時空,與家人一同在家中,藉由船鳴聲,自由發揮想像力,指出特定方向,前往探索並收集家中冰箱、廚房等周遭環境的物品,解開劇本中一層層的闖關任務。最後音檔播放結束,主持人再邀請觀眾分享體驗心得,驗收成果。 進港浪製作作品《名叫中間的地方:家庭旅行版》於Google Meet會議演出,主持人除了與觀眾交流、互動,更讓他們自由發揮,一同完成演出。 圖/進港浪製作提供「確實觀眾的主動性很高,但他有沒有更主動參與這個故事就是他的選擇。」陳煜典解釋,他在線上展演賦予觀眾高自由度及發揮空間,提高觀眾的主動性。因觀眾不再是坐在固定位置觀賞表演,可以選擇關掉電腦或中途離開,所以導演陳煜典、編劇邱奕嘉與演員在設計劇本時,開放更多空間給觀眾思考,不過他同時指出,觀眾是否更主動參與線上演出,則是未知答案。數位劇場打破單一視角 多維空間擴展觀眾想像在虛擬時空中,藝術團體更能藉科技技術,將表演擴展至一個舞台之外,進而讓觀眾不再只是利用單一視角理解劇情。進港浪製作的線上展演作品《神不在的小鎮》藉由二維、三維、四維空間擴展劇場的空間性,讓線上觀眾能以多重視角,理解劇本全貌。作品從名為「中正區」的小鎮發生自殺案出發,探討網路霸凌世界中,大眾在社群媒體只接受片面立場資訊,或跟隨大多數人意見的現象。觀眾打開線上演出平台,自由切換視窗觀看演出。「三維世界」為主故事線,導演切換鏡頭跟拍主要角色,演員在表演空間直播演出。而觀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演員離開主故事線後的想法,則可以切換至二維世界,輪流觀看不同角色在直播中訴說獨白,「這就像你在生活中為了要理解一個事件,你可能會去看不同評論者的言論或是新聞。他們都在講同一件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角度的發聲。」《神不在的小鎮》編導、進港浪製作團長洪唯堯說道。他利用二維方式讓觀眾除了觀看節目的主故事線之外,還能深入理解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另外,觀眾還能在四維世界以「上帝視角」進入3D虛擬空間,四維空間的場景與線下實景一模一樣,不過是以虛擬的形式呈現。洪唯堯說明,網紅統神在此空間以「天神」身份,用全觀的視角詮釋劇情,觀眾能在此空間內的線上聊天室互相交流,並線上投票決定劇情走向,「四維是意識可以更好交流的世界,你在現場看戲跟在遊戲世界的時候,會對同個劇本有不同的感受。」「第一關要克服的就是作品線上化,我要找到一個『第二現場』,就是觀眾明確地知道自己坐在家裡,而不是假裝在觀眾席,然後再強化他們在那個空間當下的感受。」 洪唯堯說明,大眾早已習慣觀看的直播、球賽就是第二現場的概念,因此他利用人們在異地閱讀、認識同一事件的行為,撰寫線上展演劇本。 進港浪製作線上展演作品《神不在的小鎮》突破傳統空間框架,讓觀眾以多種視角理解劇情。 圖/進港浪製作提供科技提升線上觀看體驗 表演者尋求新模式「觀眾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培養起來,而且他們以前看表演也是為了享受在劇場空間裡面的感覺 ,所以線上的吸引力可能會低一點。」陳煜典指出,台灣的線上展演仍在起步中,還沒有被許多消費者接受。不過在現今的數位時代,洪唯堯也提到,越來越多藝術團隊開始關注線上展演發展的可能性。除了表演團隊開始從事線上展演,科技公司也著手讓直播系統更為完善。為了讓觀眾在線上展演得到更好的觀賞體驗,銓球感映股份有限公司也致力改善網路直播平台延遲時間過長的問題。銓球感映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仲偉說:「在技術上我們可以做到三個小時內大概delay時間維持在三秒以內,那如果是一個小時,維持大概是一秒。」他們的技術不僅能縮短直播延遲時間,也能讓表演者與觀眾即時互動。另外,銓球感映也致力改善多視角切換技術,「因為多視角切換在現有的技術來講,假如說有四台攝影機,我從一號機切換到二號機的時候,中間會變黑,因為要重新reload資料。」為了讓觀眾在切換視角時,減少螢幕在觀看表演中途變黑的情況,他們也盡力開發順暢的視角切換方式,提升觀眾參與線上演出的體驗感。在疫情驅使的數位浪潮下,觀眾不必走入劇場,依然能在家中享受精彩演出,甚至與表演者產生更多交流,抑或是成為表演的一部份。隨著數位科技越趨發達,技術的發展無遠弗屆,周瑞祥看好線上展演的藍海市場,認為線上展演打破空間與國家的物理框架,將成為未來的演出趨勢,「我覺得線上演出能玩的東西比大家想像的多很多,自從我自己做過以後,我認為他的發展性是無限的。」 隨著數位科技發展,線上展演打破空間與國家的框架,或將成為未來的演出趨勢。 圖/進港浪製作提供
觀眾書寫填展間空白 創新形式反思何謂展覽
藝文
第1762期
觀眾書寫填展間空白 創新形式反思何謂展覽
2021-12-29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你會看到一個像是在展覽的展覽,但也可能不是一檔展覽。」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碩士生歐鈞淞,舉辦個展《誒,你有帶鑰匙嗎?》,透過一系列的行為,思考「何謂展覽」。個展於20日起在「永富5號」展出。觀展民眾須事先上網填表單預約,而歐鈞淞會將展覽空間的鑰匙寄給觀眾,並使用這把鑰匙自行打開展館的門、進場觀展。進到展間,一位正在工作的藝術家在未經整理過的廚房中,自顧自地用砂紙磨木板,空蕩的房屋內只有牆壁上掛著的QRcode,還有放置在角落的跑馬燈。最後,觀眾可以透過跑馬燈的指示,在展間內的稿紙留下任何想說的話,完成觀展。觀展民眾蘇郁絜說:「這是一個有起承轉合的旅程。」 觀眾會從像是後台一般的空間進入展間,藝術家扮演著像是引言人、符號的角色。 圖/顏婕儒攝「其實展出什麼東西或是裡面有什麼作品並不重要。」歐鈞淞說明,該展覽為「事件型」的藝術形式,觀眾帶著看展的意圖進到一個空間中,卻不會看見預期中一般展覽的樣貌。他希望可以藉此行為拋出問題,讓大家去思考「什麼是展覽」、「展覽會是什麼樣子」、「展覽可能可以是什麼樣子」。 QRcode是展間中唯一的展品,象徵著創作者不能說、無法說或是不想說的一個狀態。 圖/顏婕儒攝從最一開始觀眾自己打開門看展,就與一般大眾熟知的展覽形式相差甚遠。歐鈞淞表示,他給予觀眾更多的自主性,不想自己成為展覽中唯一的發言人,因此觀眾在稿紙上留下的所有文字,都將成為展覽的一部分。而整個過程也都會被展間中的攝像鏡頭紀錄,當展覽再次以影像被呈現時,那些觀眾又會變成像是演員一般的存在。 跑馬燈會在展間內不停地喃喃自語,並提示觀眾可以在稿紙上留下文字。 圖/顏婕儒攝觀展民眾陳怡蓁表示,「展覽跟作品都是創作理念的催化劑,並非參與反應的物質。」他認為,作者留下很大的空白給觀眾自行體會,並且在觀看與書寫的同時完成這檔展覽。歐鈞淞也補充,展覽裡最有創造性、或是有跳耀的文字並不是由藝術家去寫出來,而是觀眾。 稿紙上的字也會變成展覽的一部分,而那些文字將會讓這個展覽在每個人的腦中,構築成不同的樣貌。 圖/顏婕儒攝歐鈞淞表示,過往的展覽都是單方面地呈現藝術家所要表達的事物,不過在此展覽中,各個觀眾留下的文字,都會在每個人的腦袋中,產生不同的視覺。他補充,希望藉由跳脫以往的習慣,打破大眾對於展覽的想像。他也期許未來可以持續以能接觸到觀眾的方式創作,探討藝術的更多可能。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藝文
第1756期
鏡頭舞動翻轉觀眾視角 北藝大創造新影像語言
2021-11-03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銀幕中舞者隨鏡頭移動、聲音與剪輯方式舞動,觀看表演的方式因此改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電影與新媒體學院和台灣數位藝術中心合作發表《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作品於10月30、31日在北藝大曼菲劇場播映。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影繪輯X舞動360》,將舞蹈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打破既有的創作框架。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作品由〈舞影繪輯〉、〈舞動360〉兩部分組成,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讓畫面更具臨場感。創作者賴方伃說明,他參與的作品以「黏著」為主題,他說:「舞者在創作時對『黏著』的想像,並非肢體上綿延不斷地接觸,而是想像兩人之間有無形的黏稠物質,也是吸引這兩人靠近的引力吧。」因此團隊試圖在肢體間的空白處創造黏著。另一位創作者包明茜分享,影像主要是在理解舞作後,打破平常劇場單面觀看的侷限去拍攝。他補充,因必須在短時間內感受舞蹈,又要思考如何讓肢體在影像上更有張力,同時讓觀眾進入舞蹈裡面,而不是因為影像讓觀眾離舞蹈更遠,讓他感到相當困難。 在〈舞影繪輯〉中,舞蹈動作結合劇情、音效,增加舞者在影像中的舞動感。 圖/賴方伃提供而後半段影片〈舞動360〉則跳脫平面影像,團隊使用360度全景相機進行拍攝,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被扭曲。創作者陳薇伊分享,360度的特效可以讓空間更迷幻,他想要善加利用這個特質,因此選擇單向地下交流道作為拍攝場景。另一位創作者顏楷倫說:「我比較想要找到的是整個畫面、整個影像、整個視覺的舞動感跟衝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盡量不出現完整人體在跳舞的畫面,讓觀眾不需將焦點放在舞者身上,轉而注意影像內的其他元素。而創作者莊博翔提到拍攝時的困難說:「不能依照自己以前的習慣即興拍攝,因為全景相機的畫面難以立即控制。」因此需要事先想好呈現的畫面,並且繪製分鏡表。 在〈舞動360〉中,舞者的肢體與所在的空間,皆因360度全景相機的拍攝而被扭曲。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王柏偉認為,他在觀看〈舞動360〉的感覺是連滾帶爬的,「我們思考這個世界,思考這個影像的方式,並不是直線的,而是滾動、轉動、連環、循環的。」觀眾陳昱伶則說:「前面〈舞影繪輯〉的主題比較著重於舞蹈,而〈舞動360〉中,他們的舞動感覺比較像是相機的舞動,而不是偏向舞蹈的舞動。」 觀看的視角突然間被改變,是《舞影繪輯X舞動360》創作團隊最想表現的重點。 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此次拍攝讓團隊探索更多創作可能,台灣數位藝術中心指導老師黃柏瑜說:「在畫面變形的過程中,創造出另一種影像語言。」而陳昱伶認為,未來舞蹈還可以跟新媒體結合,「比如說一些投影的方面,或舞者和無人機做互動。」北藝大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也表示,舞蹈很有魅力的地方,就是開放給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像。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藝文
第1755期
網路串觀眾、表演者 「直播皮辣椒」建新互動形式
2021-10-27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觀眾隔著螢幕觀看藝術家的表演,畫面中的主播也即時以口述方式現場轉播,並與觀眾進行互動。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六位學生組成的團隊「直播皮辣椒」,於18日至24日在臺藝大校園內進行現場展演,並以直播及錄像的形式於網路上放送,試圖探討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展演由〈Bih - sio - tshe〉、〈三位一體〉、〈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四件作品組成。在〈Bih - sio - tshe〉中,表演者站於系館內不同監視器下,各支錄像回傳至九宮格分割的螢幕,串連現實中四散各地的位置,觀眾可以透過螢幕觀測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並且操控他們進行圈圈叉叉遊戲。其中一名表演者陳薇說:「雖然主控權在觀眾身上,不過表演者會自己去找到鏡頭的中心,試圖成為展演的主角。」 〈Bih - sio - tshe〉中觀眾透過螢幕進行圈圈叉叉的遊戲,藉著操控藝術家來決定遊戲的結果。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而在〈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中,藝術家們在校園中擺放白色的帳篷,並在帳篷內把擁抱、聊天、親吻等親密行爲化為付費服務,觀眾可以進到帳篷中購買五分鐘的體驗,不過無論是炙熱的眼神、抑或是大面積的肢體接觸,只要時間一到就會立刻停止,「我就像是一個商品。」表演者王信翔形容。 〈信愛的天使之吻 翔翼的純愛呼喚〉透過兜售人體服務,探討現今社會出現的各種交易,如性交易、一日伴侶。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參與展演的觀眾如同擁有上帝視角的監控者,看似單方面的控制表演者,不過陳薇解釋,雙方的權力關係其實沒有如此不對等,「並不只是一方操控一方,而是相互進行操控與反操控。」而團隊也期望作品能促使觀眾去思考,情感與行為是否可以單獨抽離。作品座談會與談人陳孝齊形容,在商業性的世界中,人與人的互動變得相對苦悶與冷淡,「這個展覽很像是在苦中作樂、然後再加辣。」團隊說明,疫情爆發後,直播潮在居家防疫期間掀起,因此他們想藉此次展演探討「直播」是如何進入生活,並試著去建構作品。陳薇提及,比起一般直播主,藝術家們更專注於創作背後的含義,「討論某個重要的議題、傳遞一種想法或是概念,所以我才去做這件事情。」他也補充,不同的出發點,處理的手法就會有所差異。雖然網路直播作品能成功將受眾擴大,不過與談人賴沛雋形容,觀眾已不再像是群體、群眾,而像螢幕上方浮動的數量,「接觸到群眾的人數是廣的,但其實說到底他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他補充,觀眾可以輕易地進入,也快速的抽離,為了因應這種情況,藝術呈現的方式必須更快速地吸引觀眾。而陳薇認為,「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是一直在互相影響、互相改變的。」他也期許未來能不被過去的框架所限制,以新的展演模式開創更多的體驗與可能。 展演中的另一作品〈宇宙原初無髮霹靂 軒轅一破六根清淨〉,透過自己理髮的過程,象徵希望對自己能掌握的事情,再多拿回一點點權力。 圖/直播皮辣椒提供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專題
第1743期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焦點
2021-03-18
彰化縣溪州鄉,每年正月17日前後可見整排布袋戲棚演出,這些布袋戲都是信眾聘請來還願,或是祈願神明能協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圖/邱海鳴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三台畫押斑斕宮廷的戲棚,搭建在廟口前閃耀七色光彩,聲聲唸白中,人、仙、妖、獸爭豔鬥法。然而,戲偶眼中卻望不見觀眾,錄製的南、北管音樂盼不來掌聲喝采,手中的刀槍劍戟也似因劃不開夜色,無力地比劃著。「時代進步,大家都看電視、手機,哪有人要看布袋戲?」布袋戲團操偶師鍾育玲在六尺見方的後台獨自演出。布袋戲轟動大街的景象已不復見,曾需要七、八人分工才能演出,也因考量市場萎縮後的成本,錄音機取代樂隊,而操偶師人數不足,也讓本應在掌上大顯神通的戲偶,只能被隨意架在台上湊數。失去觀眾的野台戲,除了神明,沒人知道它曾經開場,又何時謝幕。 放置於後台繩索上的布袋戲偶,在沒有喧鬧與掌聲的環境下略顯孤寂。酬神戲的榮景不再,雖仍有劇團演出,但面對台下空蕩的光景,演出只剩象徵意義。 圖/邱海鳴攝<b>酬神方式增加 戲約少劇團受衝擊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釋,凡是神明誕辰和開宮紀念日等重大慶典,或是神明遶境、進香等重要宗教儀式,都會在廟裡做戲以示慎重,「所以我們一般來說,跟神明有關的,都稱為酬神戲。」台灣較常見的酬神戲班,分別為歌仔戲與布袋戲。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演員配戴鬍鬚、拄著拐杖演繹李鐵拐、呂洞賓等八仙,神明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類的過程。 歌仔戲演員的妝扮皆獨立完成。先用粉膏打底,再用粉餅按上厚厚底妝,勾勒黑色眼眶後,再畫上鮮明色彩的眼影,並抹上腮紅凸顯角色特徵,酬神前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圖/邱海鳴攝廟方主動聘請酬神戲之外,信徒願望達成後,也會請戲班演戲還願、酬謝神恩。「從下午演到晚上謝謝神明保佑,也祈求全家身體健康。」90歲信徒莊朝宗分享,他每年都會請戲班慶祝佛祖生日。於坪林崑山慈瑤宮擔任住持的詹文璋認為,過去信徒比較尊敬神明,許願時承諾會以歌仔戲這類大戲酬謝,再窮都會想辦法請戲班演出,「現在信徒的心態是,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歌仔戲?放電影就好了,反正一樣是酬神。」今昔對比,信徒酬謝神明的心意依舊,但是還願方式隨時間改變。操偶師鍾育玲無奈道出,與過去相比,酬神戲演出數量大約少三成。隨時代改變,廟宇活動從群體逐漸轉為個人參與,民眾合力出錢聘戲的情況也減少。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解釋,人們酬神心態改變,現在多變為簡便地捐香油錢、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酬神選擇性變多、人們心態轉移的情況,讓戲班大受打擊。<b>台下無「人」 酬神戲淪為形式「戲都沒有人在看。」新乾坤布袋戲團的操偶師陳怡貞感嘆說道。從聲音喧鬧的布袋戲棚內向外看,棚前不見觀眾,只有焚燒金紙時的裊裊炊煙相伴。現年60歲的陳怡貞接下家業已40餘年,他回想剛入行時的盛況,對比如今雖多數廟宇和信徒仍會在慶典、還願時請戲班演出,劇團卻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 布袋戲台突兀地搭在產業道路上,而台下卻空無一人,只剩操偶師獨自擺弄著布袋戲偶。 圖/邱海鳴攝身為宜蘭人的林茂賢有感而發:「我那時候沒有遊樂場、電腦和電視,很多孩子跟我一樣,就是在廟口長大。」而服務社區10餘年的新店頂城里里長王明藤感嘆,社區參與人數日益稀少,扮仙戲甚至不到10人觀賞,「大家甘願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要出來看戲。」傳統戲曲市場萎縮,也是導致看戲觀眾減少的因素。文史工作者許泰英便表示,有些廟宇改為播放扮仙影片,以省成本且順應觀眾偏好,「或有的廟是下午請布袋戲,晚上放電影、辦卡拉ok晚會。」詹文璋豪邁地說:「反正酒喝下去,台上在演什麼沒有人知道啦!」「不能說沒有人在看,有神在看啦!」操偶師陳怡貞笑說。他讓掌上戲偶耍出一手好刀的同時,也不忘訴說對布袋戲的堅持。即使無人觀戲,「但戲該做足多久就該做多久。」他也提到,自家布袋戲團皆使用木製戲偶,做工細,一尊要價5、6萬,他更自信地說:「你看隔壁那台,再看我的,你說誰的好。」陳怡貞展露對自家布袋戲的驕傲。<b>廟埕減少 劇團演出空間受壓縮「宮廟不再像以前擔負起多重的社會功能了。」林茂賢說明,早期地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投身研究宮廟文化的簡有慶指出,現代社會轉型後,廟宇只有純宗教信仰的功能。觀察民俗活動已15年的許泰英,以台北市中山區的保儀大夫祭典為例,早期當地只是農村,居民以收繳丁口錢來集資,並由土地公廟、居民中心,或是一般住宅輪流供奉保儀大夫。然而在都市都市發展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這項祭祀文化便難以維持,於今年停辦。 媽祖繞境是新北市八里區的一大盛事,居民會齊心協力準備參拜物品、遶境演出等事宜。此節慶可維繫居民感情、凝聚社區認同,可見宗廟文化對八里區具有多種面向的意義。 圖/邱海鳴攝林茂賢指出「都市化」為重要影響因素。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傳統藝術與廟宇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都市地區寸土寸金,很多廟沒有廟埕(註1),酬神戲就會不見。」註1:廟埕為廟宇前的空地,提供居民舉辦法會、酬神或辦桌等活動。多數劇團對演出空間縮減有感,鳳舞奇觀布袋戲團副團長陳正雄說明,都市中的廟宇較少演戲酬神,「戲台來了,廟就沒位置站人。」他表示,搭建戲台會影響信徒參拜動線,酬神戲觀眾被迫移往路邊或對街等剩餘空間,導致民眾觀看意願降低。<b>削價競爭品質降 部分劇團力求創新陳正雄說明,傳統觀念中,以人主演的歌仔戲是大戲,是多數人酬神的選擇,一天費用高達5至7萬元,因此部分廟宇習慣聘請戲班數量更多、戲酬更低的布袋戲團。但日益增加的新劇團,瓜分諸多老劇團的演出機會,也導致布袋戲團生存的困境。團數增加、劇團接案門檻降低,導致酬勞跟著下滑。「布袋戲只要買了道具就可以去接戲。」陳正雄無奈地說,民國70、80年代的錄音布袋戲,單日戲酬約7000元;直至今日,酬勞僅剩5000元或更少,「現在物資都漲價,但戲班的酬勞卻下滑。」他感嘆地說。 布袋戲排場不再像以往聲勢浩大、受大眾歡迎,現在的演出人員配置,多為一台車上僅一位操偶師,他得負責控制燈光、播放音帶等繁複工作。 圖/邱海鳴攝在削價競爭的市場,諸多劇團轉向投入文化場域。「劇團太大就需要太多成本,沒有企業贊助就沒有辦法。」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說。陳正雄也提出相同看法,雖然政府在民國70年代開始補助劇團演出文化場,「但售票演出其實很難經營,在這個時代,可能也只養得活一、兩團。」多數劇團仍依附於廟會生存。而現在另有劇團品質不一的狀況,陳正雄以錄音布袋戲為例,「如果戲班覺得已經可以騙吃騙喝的話,那就可以接劇團演出。」諸多已經歷三、四代傳承的劇團,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結束傳統戲曲生涯。不過,仍有劇團期望跳脫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致力在演出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黃月霞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劇團持續新編劇本,增加娛樂性質。他以日戲和夜戲為例,日戲著重扮仙、延續傳統形式,而夜戲則會穿插時下流行元素。 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指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式微,仍有諸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延續傳承。 圖/邱海鳴攝黃月霞說明,當初著手寫劇本是因為戲曲皆大同小異,想與眾多劇團做出區隔。「不管什麼戲,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戲。」他認為,比起台下很多觀眾但中途走掉,還不如台下只有一個人但看到最後,這是現在所有經營傳統戲曲的劇團都該追求的目標。 小飛霞歌劇團致力發展廟口歌仔戲(俗稱野台戲),並新編歌仔戲劇本、結合現代元素,演出顛覆傳統型態,因而吸引到一批忠實觀眾。 圖/詹和臻攝<b>人口移入都市 居民認同感降低民國109年12月艋舺青山王遶境,沿途施放鞭炮、煙火,遭居民報案,批評噪音污染,引發社會討論: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價值如何維持平衡?林茂賢點出,民眾報案顯示對廟會文化不認同,「傳統社會就會認為這是我們村莊最熱鬧的一天。」許泰英則談到,城市高度發展後,人們不再被限於家鄉發展,對土地也難產生連結,早已遠離群落生活的人,自然難以理解廟會文化在連繫聚落情感上的傳統價值。 新北市八里區仍以宗教維繫居民感情,社區會連續多日、從早到晚進行廟會活動,可見宗廟文化在當今仍對部分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圖/邱海鳴攝台中無極慈德宮主持人林金梅便提及,年輕世代對宗廟文化觀感偏負面,「現在年輕人對宮廟的印象,就是噪音呀、辦活動什麼的,太吵了,會引起團體械鬥,讓現在小孩子觀感不好。」自稱無神論者、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羅絜也認同此想法,他嫌棄地說:「我覺得廟會文化很俗,組成人員都是社會底層。」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世代皆抱持負面想法,平時在木柵忠順廟擔任志工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生高靖哲,也有感於廟會文化成為社會亂象,但他強調,仍有諸多團體致力於維持傳統文化與價值,「我還是願意相信廟會活動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能夠帶給社會在心靈層面上一定的力量。」宗教信仰是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長輩求神拜佛只為求得信心與希望,林茂賢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不是吃飽太閒,你看這些阿公阿嬤去走九天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丈夫、孩子,沒有人是為了減肥。」世代認知差異造成人們對宗廟文化看法不一,「我們廟旁邊有年輕人無所事事,廟有慶典就會檢舉噪音汙染,」台中烏日寶興宮會計張秋香有苦難言,至今仍連連接到投訴,「甚至連掃廁所的水不小心流過去都會被檢舉。」簡有慶提到,演出酬神戲的戲班也受波及,「早期可以演到很晚,但現在有噪音防治的問題,酬神戲九點前就結束了。」林金梅則表示,曾聘請布袋戲班來酬謝神恩,但被投訴噪音汙染後,便不再請戲班酬神,宗廟活動皆改以靜態為主。<b>酬神戲觀眾流逝 戲班入文化場尋傳承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放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內涵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而酬神戲市場也將隨時間流逝走向凋零,就如操偶師鍾育玲所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接我的工作,他們覺得沒落啊,等我們老了、不能動了,就沒人接了。」 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傳統戲曲演出者仍然敬業演出,如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所說,只要民間信仰還存在,酬神戲就還有生存空間。 圖/邱海鳴攝&nbsp;&nbsp;
劃觀眾區喻社會階級 實驗劇場舞出資本操控
藝文
第1736期
劃觀眾區喻社會階級 實驗劇場舞出資本操控
2020-11-19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歡迎光臨自助吧!各位菁英有三次翻轉的機會,請記住,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舞者精神抖擻地喊著口號。製作團隊「高詠婕製作」,於13至15日在複合式展演空間「濕地venue」舉辦舞蹈實驗戲劇《歡迎光臨「」自助吧!》,以舞蹈諷喻大眾總沈浸於掌權者為操控集體意識所編織的精美包裝。 此為沉浸式劇場,奢華區的觀眾都圍繞在場邊站著、坐著,等候可以翻轉的機會。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舞蹈的劇情從帕爾家族企業所成立的「「」自助吧」展開,舞者設定為自助吧員工,觀眾則成為他們試圖洗腦的對象。團隊從宣傳的海報便開始塑造正面、光明的服務形象,不斷重複「歡迎光臨自助吧!」,透過「愛、平等、翻轉」、「愛、成功、昇華」口號塑造光鮮亮麗的企業文化。創作者高詠婕說明,團隊欲透過表演暗喻許多團體為了獲利,針對不同的族群設計策略,群眾最終在華麗的包裝下產生自身負擔不起的慾望。 觀眾依據票價分為尊榮區與奢華區兩個階級,團隊也特意用觀景窗將兩區觀眾隔開,並讓兩個階級分別享有不同的待遇。當尊榮區觀眾舒服地坐在沙發欣賞演出時,奢華區的觀眾因無座位,如勞動階級般在表演進行中不斷被舞者驅趕。但奢華區的階級在展演過程卻是可以轉換的,「我們提供你機會去更好的地方!」在話術的暗示下,舞者意圖引起觀眾對尊榮區的美好想像,進而動身與同階級的觀眾競爭,爭取翻轉的機會。 奢華區觀眾有三次翻轉機會,分別進行對額溫槍吶喊、快速搶下牆上的字卡,以及搶奪飛盤的競賽。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有哪位菁英自願參加遊戲,翻轉人生呢?再沒有人,我就要用點的囉!」兩位站在奢華區的自助吧成員微笑說道。他們透過三場遊戲,讓奢華區的觀眾有機會升級至尊榮區,其中一場比賽則是透過體溫的高低取勝,讓兩位奢華區的觀眾晉升尊榮區。舞者拿著額溫槍,要求欲翻轉階級的觀眾對額溫槍的方向大喊:「愛與自助吧!」高詠婕說明,這樣的互動方式是為了戲謔觀眾想要升級的慾望,「演了四場下來,都沒有人反應說那是額溫槍欸!」。就如現實生活,人們明知自己活在假消息,卻沒有人敢站出來指證,反而讓散佈消息的掌權者橫行無阻。 觀景窗位於兩區的中間,因此兩邊的觀眾都可以透過玻璃窗觀賞舞蹈。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雖兩區演出的內容不同,但兩個階層的觀眾都可觀賞中間觀景窗的舞蹈。如同受資本主義壓榨的勞工,觀景窗內的舞者如在生產線上受到教條約束般,正在僵硬卻又狂暴地舞動,在閃爍的燈光下,舞者面無表情地顫抖、大笑,全然沒有「」自助吧服務員的親切與熱忱。「在觀景窗跳舞的時候,有位觀眾不小心開了閃光燈,我當下覺得(對於進入角色)很幫助,我就是在動物園裡面被觀看的動物。」表演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李欣芸回憶道。 最後槍戰導致所有舞者的死亡,對世界懷有愛的舞者講完最後獨白,舉著槍想要殺死那些沒有愛的人們。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表演末端,企業欲建構的美好世界崩潰,對世界還懷有愛的舞者舉著泡泡槍說:「其實最討厭的還是像人的東西,因為他們都說謊。」他想要用槍消滅掉沒有愛的東西,而其他員工深怕他壞事,上前勸服,於是爆發泡泡槍搶奪戰。飾演這個角色的表演者、北藝大舞蹈學系李晉捷說:「或許說實話的才是最危險的人。」而高詠婕解釋,槍的另一個意象是慾望,所有人都想得到槍,於是超載的慾望導致所有表演者的死亡,他們臨死前仍相信榮華富貴的假象,高唱著「」自助吧的洗腦歌曲。「尊榮區真的有比較好嗎?」高詠婕問道,她指出,尊榮區看似擁有舒適、自由,但卻沒有人可以脫離「」自助吧的操控。「結尾時,奢華區有很精彩的表演(槍戰),但是我們只能被困在小房間裡,尊榮區就是被丟下的一群人。」第一輪從奢華區翻轉至尊榮區的觀眾鎮萬鈞分享,他反而想要回去奢華區,卻再沒有機會。&nbsp;
回歸最初悸動 《光的胎動》領觀眾探索生命之源
藝文
第1733期
回歸最初悸動 《光的胎動》領觀眾探索生命之源
焦點
2020-10-21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黑暗的空間響起低沉穩健的胎動聲,彩色泡泡不停地游移在如繭一般的球體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藝術、文化與科技學程研究生紀柏豪與藝術家謝欣翰、康力升等人合作,於15日起在手工藝品店「地衣荒物」舉辦展覽《光的胎動Embryonic Breath》,透過聲光變化結合油水投影,呈現最初孕育生命的場所。 繭狀子宮透過絲狀纖維,懸掛在展場上方。油水若產生泡泡,則會投射出陰影。 圖/曾乙心提供疫情迫使群聚的人類疏離,讓身兼策展人的謝欣翰與好友開始討論人的居住型態,而人最初居住的地方便是母親的子宮。未出世的胚胎徜徉於羊水之中,謝欣翰認為,胚胎像是一人獨居,但又與母親血水交融,兩者的生命產生難以分割的連結。此次創作,他運用油水分離卻又能相融的狀態,類比人類雖為獨立個體卻追求群聚的天性,他說:「我想探討人既想獨處又渴望群聚的矛盾情感。」規律的胎動聲環繞展場,閉上雙眼,似乎回到人類熟悉的屋巢。睜開眼後,繭狀子宮緩慢閃爍,頻率與聲音同步,展現哺育生命的溫暖形象。謝欣翰要求觀展民眾關上眼睛、打開聽覺,他闡述,胎動聲不只控制子宮內的光源,也引領觀眾遐想自己誕生前的模樣,讓他們身歷其境。他說:「聲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啟動因素,我們每個人第一個聽到的聲音,應該都是心跳聲。」接著,胎動聲的節奏逐漸加快,子宮表面開始出現如玻璃碎裂般的紋路,呈現胎兒欲突破子宮出生的慾望。紀柏豪表示,當子宮接收到現場環境音的變化,光的亮度就會隨之改變,象徵胎兒受到外在刺激的反應。他補充,觀眾的行為將製造擾動的聲響,進而觸發子宮的活動,藉由子宮發出的光芒和胎動聲,喚醒人類居住於母體的記憶。 乾掉的油水會阻擋光的反射,投射出陰影。謝欣翰以指甲刮開油漬,做出破裂的切面,呈現迸裂、正要生產的子宮。 圖/徐嘉璟攝繭狀子宮由紙纖維製成,康力升表示,紙張溫軟的觸感呼應母親的形象,也代表他想被包覆、照顧的願望。子宮的表面具有許多孔洞,像人的毛細孔,而在子宮的末端,如血管一般細長的纖維彼此縈繞、交疊,貼近胎兒吸取養分的意象。不過,民眾曾乙心表示,他並沒有聯想到母親的意象,未將自己「放回」子宮。他補充,球體邊緣的絲線,讓他聯想到其他物種的卵,「像是科學家培育的未知生物。」 除了油水,謝欣翰也用手影進行表演。雙手包覆住子宮,增添了人性的味道、保護的意象。 圖/曾乙心提供現場聲光不斷變幻,節拍時而和緩,時而緊湊,謝欣翰說:「就如我們可能有經歷過掙扎突破,但也有想回到舒服的時候。」此外,他也提到,人無法控制油水的流動,每次投影都是隨機呈現,「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每個人不同,所以才會有趣、多變、美麗。」 謝欣翰在盆內滴入、倒入不同色彩的油,水則可改變油的流動方向和形狀。當光通過油水,即可在裝置上形成影像。 圖/曾乙心提供
「塗」出自我 選手力求震撼觀眾視覺
生活
第1714期
「塗」出自我 選手力求震撼觀眾視覺
焦點
2019-11-20
【記者李芸新北報導】鮮豔的色彩噴灑上牆面,選手大力搖晃漆罐、俐落地畫出線條,伴隨微微刺鼻的油漆味,寫下個性鮮明的塗鴉文字。塗鴉文字比賽「Write Here, Write Now!」16日在明志科技大學創新大樓頂樓舉行,各方塗鴉老手、新血齊聚一堂,在這場盛會中互相交流,以街頭塗鴉彼此切磋。 泡泡字比賽為兩人一組,須事先分工一人拉字框、一人著色,雙方須現場抽出指定題目並在時限內完成。 圖/李芸攝此次塗鴉文字比賽為「Mess-Age」團隊於16、17日舉行之「Gate Ready Vol.2 第二屆鐵門塗鴉派對」系列活動重頭戲之一,包含手寫文字(Handstyle)個人賽以及泡泡字(Throw up)雙人團隊賽。比賽採對戰形式,雙方現場抽題並在時限中完成指定文字,再由評審分出勝負。比賽要求參賽者在短時間內設計字體造型、並穩定地控制力道,這些雖是基本塗鴉元素,卻十分考驗參賽者技巧。評審DZUS(藝名)說明,作品優劣的主要評判標準在塗鴉字型結構,有些人會因為緊張導致字型歪掉,平時必須充分練習,才能在有限時間內噴出結構穩定的字型。 手寫文字比賽考驗參賽者簽字時的流暢和特色,由單純線條組成,在創作時更注重每一筆畫當中的基本功夫。 圖/李芸攝這次有許多塗鴉界新血在比賽中嶄露頭角,參與泡泡字團隊賽的LR(藝名)和細胞(藝名)皆是學生,兩人以絕佳默契拿下冠軍。比賽時由LR負責字型設計、以噴漆拉出字框,細胞則負責填色,兩人配合順暢,即使時間有限仍從容不迫地作畫。細胞表示,塗鴉和藝術不同,對就讀美術相關科系的他而言,藝術須包含自身理念與想法,塗鴉則注重帶給觀眾視覺震撼,「塗鴉就是塗鴉。」 塗鴉藝術源於城市巷弄,與繁榮市景融合成特殊的景象,展露出街頭文化特色。 圖/李芸攝參賽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的Lick(藝名)則解釋,由於街頭藝術常在公共空間違法作畫,所以過程講求快速,通常會利用半夜完成。他也認為塗鴉能釋放壓力,不像一般繪畫範圍受制於畫布,塗鴉客利用整個環境作畫,並嘗試在作品中融入在地元素,「你需要去了解當地的文化氣息,再去結合(塗鴉),塗鴉客會跟民眾產生共鳴。」 主辦單位接洽當地居民,讓創作者實際走入當地商圈創作,在地居民也能藉此機會近距離接觸街頭塗鴉。 圖/李芸攝活動主辦單位也和新北市泰山區當地居民接洽,讓創作者們在第二天進入當地商圈,在店家鐵門上創作塗鴉。Mess-Age的團隊負責人FASO(藝名)說明,在日本、美國都曾舉辦塗鴉藝術結合當地社區的活動。他希望能將本形式帶入台灣,使泰山區居民接觸塗鴉和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進而推廣此文化。他認為台灣民眾富有包容心,自己在街頭作畫時,常會接收到鄰居阿公阿嬤的鼓勵。 台灣知名塗鴉藝術家Mr. OGAY繪出招牌人像,除了噴漆也以畫筆仔細描繪細節。 圖/李芸攝活動參與人、台灣知名塗鴉藝術家Mr. OGAY也提到,現今台灣接觸塗鴉藝術的門檻較10年前降低許多。他也會透過塗鴉傳達自身理念,將關注的社會議題、環境議題融入創作。他認為塗鴉和一般藝術最大的差別在於塗鴉不必經過審核,形式更為自由奔放,創作者能隨心所欲作畫,「所以也可以最真實的去傳達一些聲音。」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