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6期
燈籠設計融傳統建築特色 籲社會關注古蹟保留
2019-09-26
【記者黃雪瀅綜合報導】柔和的燈光照出具有建築特色紋樣的影子,塑造出新舊交融的風貌,今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展出作品《光·現》,由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媒體設計系學生陳柏年、詹宇勝、魏宜婷和陳宥蓁創作,希望透過呈現大稻埕建築特色的紋飾,傳遞古蹟保留的重要性。 行走在大稻埕的路上,可以看見歐洲十七世紀「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古老的建築外觀爬滿繁複的花草紋飾,《光·現》底部的構思由此而來,燈光將紋飾的影子照射在地面,製造出情境效果。陳柏年說:「若雕刻的紋飾過於繁複,燈光無法照射出具體的影子。」因此,團隊在這次展覽中對圖樣做出更簡化的設計,讓影子更具美感。 燈光打在以歷史建築紋飾為雕刻的木頭下所投射的光線。 圖/黃雪瀅攝陳柏年提到,作品以大同區作為設計方向,且建築物包含豐富的歷史痕跡,「從痕跡所展現的文化觀察,是對創新切入點很好的思考。」他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例,指出教會因古老被當成危樓而面臨拆除的命運,應該妥善保存飽含歷史痕跡的古老建築。 《光·現》上半部採用壓克力,下半部以竹編編出燈籠骨架,再木頭雕刻的紋飾,打出傳統特色的影子。 圖/黃雪瀅攝至於燈具下半部,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用竹編編出燈籠的骨架,以燈籠為發想的元素,希望在現代居家環境中也能出現具有傳統特色的燈籠。指導老師龍華科大文創系助理教授林建志表示,即便燈籠是歷史悠久的文化產物,也抵擋不住工業化與生產技術提升帶來的衝擊 ,讓燈籠因繁複的製作過程,只能在傳統的民俗節慶見到蹤跡,他說:「這樣的創新手法,擺脫過往讓人覺得燈籠照明只存在閩南式建築或是傳統民俗節慶中的印象,是作品令人驚豔之處」。此作品最令人苦惱的地方,是需要在材質與模型上做出取捨。陳柏年指出,最初的燈罩材質原是要採用紙張,但因紙張強度與耐久性不足,改用壓克力取代。詹宇勝和魏宜婷解釋,他們會先將壓克力削薄,再通過磨砂讓表面產生霧面感,暖色的燈光照射出燈罩時便能更加柔和。 龍華科技大學文化創意與媒體設計系的學生,在2019年第一屆桃園設計獎決賽所展出的作品,《光·現》。 圖/黃雪瀅攝《光·現》主要針對重視居家裝潢、追求美感的客群,因此設計概念偏向情境和裝飾使用,並且只要將壓克力與燈具拆解,便可摺疊收納。觀展民眾董琇宜表示,雖然燈具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特質,放在家裡看卻不會覺得衝突,「作品的質感和特色,會讓人感到很寧靜」。
新知
第1706期
以浮力控制水溝蓋 「浮洞」可防洪抑臭
2019-09-26
【記者張珮慈綜合報導】排水溝蓋是公共衛生與美觀重要的一環,而台灣傳統水溝蓋設計卻容易孳生蚊蟲與惡臭,甚至發生髒水逆流的情況。今年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張鈺群與黃家融發明《浮洞》(FloaX),以浮力為原理,研發結合浮球與活動擱板的新式水溝蓋,盼改善設計不良的現況,並於19日獲得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台灣地區賽冠軍。 「浮洞」結合上蓋、隔板、浮球與活動擱板,運用浮力希望能改善現今水溝蓋設計不良的問題。 圖/張鈺群提供依照內政部消防署的天災統計,台灣每年因水災造成的損失約為142萬,據團隊實驗結果,浮洞相較傳統水溝蓋設計更不會因排入廢棄物而造成堵塞,即使排水速度稍慢,但對於防止逆湧──淤泥等下水道汙染物被水沖刷到地面,效益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觀察到現今登革熱疫情與颱風時的淹水現象,因此選擇水溝蓋為題。」張鈺群表示,想由隨處可見、最貼近人的街景設施切入研發。團隊於水溝蓋下方設計可活動的擱板,並在擱板中央孔洞放置一顆浮球,運用浮力原理使裝置運作。當水位靜止時,浮球會將洞口堵住阻隔蚊蟲與惡臭;排水時,水將浮球帶離擱板以利排水,而淹水導致水位上升時,浮球與活動擱板隨之上浮堵住洞口,防止髒水逆湧。團隊也奉行「形隨機能」,即「外型隨著機能需要而改變」的理念設計水溝蓋,張鈺群提到,造型除了要吸引人並美化市容,還必須有實際效用――小孔洞的設計能防止物品掉落與兒童的腳陷入,而水溝蓋的金屬材質,使行人能夠在夜間行走時藉由孔洞邊的斜角反光來辨識。「如何不丟失原有水溝蓋的功能並融入我們的設計,是發想階段時面臨的難題。」黃家融表示,必須把現有的產品重新設計、增加功用,做出區別後才能說服用戶。因此在構想功能與區別性時,花費許多時間徵求各方意見,最終才產出如今的浮洞。 傳統水溝蓋以通孔式設計,只重視排水功能,無法達到阻絕惡臭與蚊蟲的目的。 圖/張珮慈攝黃家融進一步說明:「在成本方面,也把浮洞所需花費的金額控制在3000塊左右,盡量與現行水溝蓋相同。」浮洞不須以額外工程安裝,只消拆除原本的水溝蓋,再直接放上便可大幅降低人力與時間的消耗。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學生邱家科則認為,這樣的設計除了防止下水道堵塞,對一般人來說,最大的優點在於手機不會由水溝蓋孔洞掉落。
藝文
第1689期
廢棄物刺繡描摹動物形貌 縫補人地關係
2018-11-21
【記者謝承學台中報導】針線穿梭畫布和垃圾,免洗叉子化為招潮蟹的螯,養樂多罐成為寄居蟹的殼,抗議人類破壞環境。《逝者如渡渡──陳聖文個展》於17日到12月9日,在伊日美學台中藝術空間展出。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陳聖文試著以刺繡縫合垃圾與布,做出動物的形象,反思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共存關係。 〈台灣招潮蟹〉,本作品以塑膠叉子作為螃蟹的螯,除了反映垃圾問題,叉子在意義上與螯的作用相同。 圖/謝承學攝展覽名「逝者如渡渡」來自西方俗諺「As dead as a dodo.」,以渡渡鳥的滅絕,比喻失去的一切將不復返。陳聖文說:「文明的開發、無限制的擴張,生物與棲息地都遭破壞,我們應該要多做點什麼。」他透過刺繡,試圖修補人類和自然的關係。「針線就是用來修補壞掉的東西。」陳聖文說。陳聖文表示,刺繡過程中,針線在畫布和垃圾間來回穿梭,如同文明發展和環境議題的互相拉扯。他舉例,經常聽說寄居蟹因為棲息地充滿垃圾,而以瓶蓋或罐子為家,陳聖文便以此為素材,採用養樂多罐作為作品〈寄居蟹〉的殼。陳聖文補充,養樂多瓶上寫著「公共秩序是大家的責任,環境保育人人有責。」令他感到格外諷刺。 〈寄居蟹〉,本作品以養樂多瓶作為寄居蟹的殼,瓶上的標語:「公共秩序是大家的責任,環境保育人人有責。」更顯諷刺。 圖/謝承學攝「人對人的消失很有感,對於物種的消逝卻不容易感覺到。」陳聖文說明,在今年兩次海龜大規模死亡事件中,共有413隻海龜死在墨西哥,他發現此事雖重挫環境保育團體,卻未引起人民關注,「因為就人類的視角,這些生命一文不值。」有感於此,陳聖文以沙為素材,創作〈缺席,8/29〉。他用沙做出413隻海龜,再讓牠們慢慢崩解。陳聖文表示,隨著時間,作品會化為散沙,象徵無辜逝去的生命就像沙子般毫無價值。 〈缺席,8/29〉,本作品靈感來自今年墨西哥發生的海龜大規模死亡,以沙作為素材,一段時間後便會化成散沙,象徵許多物種隨著時間和人類迫害,最後什麼都不剩。 圖/謝承學攝伊日美學生活總經理黃禹銘說:「陳聖文以淨山撿來的垃圾來創作,用溫柔的方式在談嚴肅的環保議題。」觀眾沈芳安認為,社會上常以聳動的用詞來談論環保,而陳聖文結合刺繡與垃圾,是很特別的表現手法。 〈狗〉,本作品掛放在牆上而放置在地上,反映出野狗在社會生存的樣子,脖子上的項圈則是象徵人類對牠的枷鎖。 圖/謝承學攝「我們的山並不是所想的這麼乾淨漂亮,污染在我們看不到的小角落發生著。」陳聖文表示,希望環境問題能被重視,他呼籲每個人都應該做出一些改變,從垃圾減量開始,例如少買快時尚衣物,或是自備環保餐具。
藝文
第1626期
元智藝設系畢展 看見不一樣的媽寶
焦點
2016-05-18
【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許多事事由父母包辦、規劃的學生,被戲稱「媽寶」。12日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學生,在畢業前夕思考「媽寶」稱呼的原因,以服裝、紀錄片、裝置藝術、素描等多媒材,於松山文創園區展出畢製成果「媽寶世代宣言」。畢展總召高寧虹表示,作品表達出來的話,就是媽寶世代的宣言。學生陳俐潔認為,人生中必須面對許多來自父母或社會的壓力,導致很多話放在心裡不能說出口,這種軟弱是媽寶的表現。她跟搭檔劉芸芸好奇,其他人是否也有一樣的心境,所以他們訪問了不同年紀的人,對父母說出心底話、拍成影片。片中有人感謝爸媽長久以來支持自己的人生選擇;有人簡單說出「爸媽我愛你」;也有人表達不想理會外界的評語、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陳俐潔說:「這些人就好像是我們,代替我們把話說出來。」民眾在觀賞影片之前,會經過一套套吊在空中的服裝,衣服上方是用鐵絲纏繞做成的一片「烏雲」,彷彿是壓力般籠罩底下的人們。劉芸芸表示,在這些生活壓力下的衣服只是人們所看到的外在,必須翻開後面的黑幕、看完影片,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就好像改考卷的對答,所以將作品定名為「翻到最後一頁,我們來對答案」。 作品「翻到最後一頁,我們來對答」由陳俐潔、劉芸芸共同創作。 圖/蘇韋宣攝學生林郁絜認為,畢製並沒有定義「媽寶」一詞是褒或貶,她覺得「媽寶是指媽媽的寶貝。」所以利用從小向媽媽學習的縫紉技巧,以與母親的相處過程為發想,製作六套服裝作品「寶貝‧寶被」。她表示,「寶被」是指一層包覆,彷彿母親給予的保護層。其中一套名為「皺褶」的服裝,林郁絜在白色布料上做出一圈圈膨脹的效果,並捏出皺褶,模擬母體懷孕發福且會留下妊娠紋的模樣。出生後媽媽哺乳的情景則被做成「吸吮」,以深V領將視覺集中在胸部,並在胸部周圍縫出一個個往內縮的痕跡,展現「吸」的感覺。隨著小孩成長出現「折疊」、「編織」、「纏繞」等作品,表現母親的照顧或管教與小孩之間的衝突。 作品「皺褶」,表現母親懷孕的身體變化。 照片提供/林郁絜 林郁絜將母親哺乳的意象,化為作品「吸吮」。 照片提供/林郁絜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魏希芹表示,自己的家庭管教嚴格,所以對作品「編織」以線比喻媽媽的規定和管教,代表小孩的布料在線的拉扯下扭曲變形,特別有感。魏希芹說:「到外地念書後才感覺到,自己真的不太會照顧自己。」但是她認為「媽寶」並非現代才有的現象,古代的紈褲子弟也是媽寶,「年輕人要出去生活後,才會擺脫媽寶的稱呼。」 作品「編織」以線比喻母親的管教,布比喻小孩。 照片提供/林郁絜畢展總指導、副教授陳冠華則認為,這一代的媽寶給人「逸樂」的想像,但藝術創作是很苦的一件事,要面對許多心理壓力、不停思考,所以他希望學生不要怕苦,「面對內心,不停止的創作跟設計。」對於老師的勉勵,高寧虹說:「畢展是創作的開端,而不是結束。」這些畢展中的概念作品,都會成為以後創作的基礎。
藝文
第1597期
忐忑成動力 互動設計解青年困境
焦點
2015-05-14
【記者郭于珂、盧俐妤台北報導】「我們是忐忑子女,即將把不安定的能量釋放。」台灣科技大學9日於台科大國際大樓舉辦 《忐忑子女》設計週,結合社會議題以〈食物的衝擊〉、〈滑不隆冬〉、〈Smart Idiot〉、〈試在必行〉、〈Roomer〉、〈社群網站後的黑手〉和〈We起City〉七個主題,將年輕人心中的忐忑不安轉化成作品。 「如果這五分鐘你不拿來滑手機,能夠換算成多少更有意義的事情?」工商業設計系學生程郁喬和路娟設計〈滑不隆冬〉,將26個信箱大小的房間綁在木架上,參展者需把手機放進其中一間房間、並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房間內的指定任務,才能贖回手機。遊戲主題共分成人際關係、健康、文字和學習,路娟說明:「任務就是請你寫一封信給爸爸媽媽、做體操、用字典查英文生字、寫兩頁生字或是和展場上不認識的人互動。」 程郁喬表示,曾在家裡發現父母之間的情書,得到很深的感觸,因此確信有些回憶只有紙本能保存下來,她說:「你基本上不會看回以前Line的內容,滑回去看也不記得當時的感覺。」兩人感嘆現代人已習慣使用冷冰冰的科技產品而逐漸遺忘紙張的溫度,並不懂得與人互動。他們希望透過作品讓民眾反思,有些事情是手機無法取代的。 工設系學生王乙雯以〈Smart Idiot〉為主題,暗指許多會讀書的人實為生活白癡。她出生台北,能說一口流利台語,卻發現身邊許多人連聽都有困難;或從小被家人服侍妥貼,不知眼前一盤削好的水果從何而來,令她感到驚訝。王乙雯以拼圖構思,將「水果」、「成熟季節」及「如何生長」分為三類,做出手掌大的拼圖,三者均吻合才能拼接起來。按下一旁的圓鈕,即發出真人聲音,教導不同水果的台語發音。她說:「希望這一代的人能從拼拼圖的過程中,更了解台灣的農業。」提醒大家即使身處高科技時代也不忘傳統、懂得辨認水果原貌,同時學習閩南文化。 作品〈試在必行〉設計遊戲模擬百工生活,以設計師為例,玩家須在首關閃避障礙物以獲取手繪、外語能力和如何應對客戶等技能,並利用它們完成每關任務。遊戲結束後會播放動畫,介紹該職業平均起薪、工時等資訊。創意設計學士班學生孫宜君表示,有五成四上班族認為所學非所用,「在國高中時期應要探討生涯,卻一直在念書,沒人告訴我們每個職業在幹麻,畢業那一瞬間才發現對所有職業都不了解。」因此,他們希望透過遊戲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嚮往科系,並了解自己是否對所選科系感興趣。 設計週總召、創設系學生吳順涵坦言,去年發生太多如食安風暴、學運、殺人案和墜機事件,尤其服貿議題更是讓學生身分備受矚目,使得年輕人不得不關心國家大事。她說:「 我們的父母已對政治冷感、弟妹也對政治經濟議題沒有感覺,我們生活在衝突的中間,而這樣的衝突帶給我們的是忐忑。」但她強調,「忐忑」擁有正負兩面,「負面是我們會感到徬徨,正面是它也能化成另一種能量激勵我們。」
新知
第1595期
轉換路面壓力 高架橋成發電站
2015-04-29
由陳柏年、丁冠暉設計的都市綠能循環站,讓建國高架橋搖身一變成為綠意盎然的環保建築。圖/陳柏年提供【記者廖科驊綜合報導】行政院環保署舉辦的「2015『環境關懷』跨領域設計競賽」於4月22日於松山文創園區頒獎,師範大學設計所學生陳柏年和丁冠暉合力設計的「都市綠能循環站」奪下首獎。環保署將資助前三名隊伍於今年8月前往丹麥參加INDEX:AWARD國際競賽。環保署於今年首辦「跨領域環境設計競賽」,鼓勵民眾運用創意解決環境問題。曾經參加過綠建築設計比賽與工作營的陳柏年和丁冠暉在社群網站看到這項比賽,便決定進軍首屆的跨領域環境競賽。都市綠能循環站是以建國高架橋為藍圖進行設計與改造,將橋樑分為上層、下層和頂層。上層是原本的行車道路,但是在路面下安裝壓電設備,可以把車輛對道路造成的壓力做為發電使用,上層配合原本閒置的橋梁下層,會設置電動車充電站,預計每天可產生1萬2000千瓦的電力,充飽200輛電動車。此外,下層的剩餘空間也可規劃市集,讓車主在充電的時候可以逛街。另外加蓋的頂層則鋪設綠色植被並增設雨水回收設施,不僅有效收集水資源,更能結合附近的建國花市和大安森林公園,提升都市的生活環境。陳柏年表示,發想這項設計之初,他們花了一整天在台北散步,在經過加油站時,想到石油燃料終會被電能取代,因此決定以充電站為主軸開始整個計畫。由於出身設計系,對於能源所提供的效益與應用較為陌生,道路壓電的技術也不甚理解,他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另外他們在整合建國花市的構思之中,發現了新型態的魚菜共生系統,經過鑽研後才完成最後的應用與整合。二人表示,這項設計要套用到其他橋梁還需要一段時間,雖然道路壓電裝置是用於各平面和高架路段,但這項技術還沒有成熟,發電效益並未完全達到實際運用上的需求,因此仍停留在概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