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世新遭疑濫用經費 學生抗議權益受損
校園
第1658期
世新遭疑濫用經費 學生抗議權益受損
2017-09-27
【記者陳棟台北報導】世新大學校方九月初耗資新台幣1000多萬元整修傳播學院,翻修老舊校舍並更新硬體設備。然而校方在本學期實施課程精實,並刪減多位兼任教師後,卻大動作進行校舍翻修,引發學生強烈懷疑是否有經費使用不當的疑慮。 世新大學翻修後教室,圖為舍我教學樓。圖/世新校方提供世新學生議會議長法律系劉紘瑋認為,實施課程精實後,大批兼任教師遭到解雇,隨著選課期間通識課程減少,學生明顯有感。 口語傳播系學生張佳恩表示,上學期系上一堂媒體識讀課程在課程精實後,改為全媒體識讀課程,並改由專任講師大班教學化或是業界講師授課,課程專業度也下降許多,對受教權受損感到強烈不滿。 世新課程-全媒體識讀講座 。圖/世新校方提供世新公共事務長葉一瑋回應,校方完全符合教育部規定師生比,且本學年第一學期大學部選修課程開課總數為702門,較上年度第一學期總計691門還要多。他也澄清在課程精實後,聘任教師費用並無因刪減兼任教師而節省更多經費,反而因轉聘專任教師而提高聘用成本。葉一瑋指出,升級設備最後受饋的依然是學生,本次整修經費主要來自教育部補助款、校方自籌及校友募款,在經費使用上並無不合理性。對此,劉紘瑋認為,多11堂課其實非常不明顯。且刪減兼任教師後,許多學生熟悉的通識課消失,系上必選修也有更動,對於課程不了解使得多數學生不敢在一階選課階段填入志願。資訊傳播系學生吳佳篔也認為,對於課程變多非常無感,希望校方正視學生真正遇到的問題,「學習權益受損的情況下,再好的設備都是空談,」而非用數據敷衍學生。
【課程精實】他山之石 台大物理系課程改革由學生擔任要角
校園
第1614期
【課程精實】他山之石 台大物理系課程改革由學生擔任要角
焦點
2016-01-04
【記者張方慈綜合報導】為改善大學生修習學分過多的情況,政大去年通過「課程精實方案」。政大法學院走在校方政策之前,已於2010年起實施課程精實;傳播學院也花費數年完成課程重整。台大物理系則是由系學會每年執行課程意見調查、舉辦公聽會凝聚共識,在課程改革過程扮演重要角色。台大物理系教授林敏聰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他觀察到台灣課程普遍太重、學分數太多,培養出的學生知道很多罐頭知識,卻很少花時間去思考,更不會自己提出問題和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法;因此在擔任課程委員會召集人時著手推動課程改革。台大物理系於五年前開始調整課程結構,並於2014年提出課程改革計畫。第一步是先做調查,比對美國麻省理工、哈佛、柏克萊等大學,歸納出台大物理系必修學分比國外同類型科系多出約三分之一。因此,改革方案規劃將必修從77學分降至66學分。改革方案將原本開設於研究所的「專題討論課」改列為大學部「必選」課程,以類似群修概念,讓學生能在大學時便參與教授研究專題,了解該領域未來研究方向。此外,增設習題演算課程,藉由助教帶領的討論課增進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林敏聰認為,要訂定一個準確、量化型的評鑑制度來評估成效並不容易,因此學生的反應是重要指標。他認為學校制式的教學意見調查表只針對老師個人,無法針對整個系課程結構做意見調查,系所應該設計符合系所需求的調查表。物理系開始調整課程結構時,由系學會學術部設計並發放問卷調查學生意見。問卷題目包括:「哪些課內容太多應該增加學分數」、「課程內容與時數安排是否恰當」等。此項調查已成為物理系學會每年重要業務。系學會學術部每年舉辦公聽會,請老師到現場與同學討論。林敏聰提醒,學生在公聽會提出看法前,應先調查出較全面、有深度的課程意見;若只是少數學生在發表個人看法,沒有整理成共識,難以形成改革目標。「意見很重要,但意見要被有系統的整理,才能知道真正多數人的想法是什麼」。林敏聰表示,系學會應擔任課程改革的重要角色,至於該怎麼做,「也沒什麼大道理,就是要花時間去做這些調查工作」。他認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有權利要求學校制定好的政策,但有權利就有責任,也要做出努力,而不是當一個被動的受教者。台大物理系課程調查問卷(2004年)
【政大課程精實】預排幾近完成 部分專業課程可充抵通識
校園
第1614期
【政大課程精實】預排幾近完成 部分專業課程可充抵通識
焦點
2015-12-31
【記者張方慈台北報導】政大課程精實方案已於11月底通過,12月21日教務會議通過「一般通識課程開課暨專業課程充抵暫行要點」,未來各院一、二年級的專業課程經審核後可充抵一般通識,可望解決精實後各系無力支援通識課的問題。截至12月31日為止,全校僅餘商學院一系尚未提交預排課表。政大教務處23日召開「課程精實方案執行說明會」說明執行進度,並公布「課程精實方案相關配合執行事項時程表」。各院須於105年3月18日前提交精實計畫書,105年4月11 日送校課程委員會審查。105年6月將完成各院課程手冊編撰,載明院教育目標、課程地圖、畢業門檻、課程規劃、課程總覽等,105年7月起供線上查閱。會中公布教育學院的課程手冊作為範本,也要求各院提供課程檢核表協助學生確認修課進度。新版授課大綱增列學生學習投入時間及教師office hours。校方於會議中提供「課程精實及教師授課鐘點調整計畫書格式」,各院必須填寫院內系所精實前後的必修、選修及畢業學分數、開課量及總時數、專兼任教師時數總時數。英文系副教授林質心指出,校方提供的計畫書只是一個個的表格,供系所填寫精實前後的開課數。這可能有助系所討論如何減課以符合時數;卻未讓系所討論「如何讓課更紮實」,思考「這個課精減後有什麼好處、這個課併班後的壞處怎麼解決」。她認為計畫書應該詳列被精實掉的課程、說明精實後的優缺點、彌補缺點的辦法等。精實方案通過 一票之差維持全校實施政大精實方案主要有三項原則:「專任教師每學年授課時數12小時、不超過四門課為原則」、「逐步調降各系畢業學分數至128學分」、「三年內各系調降必修學分至畢業學分之40%為原則」。校長周行一曾於11月21日校務會議中口頭指示,將精實方案中「各院『應』參加」改為「各院『得』自主參加」。11月30日校務會議中,周行一表示事後有老師反應,精實方案應一體適用,避免一校多制,因此當天會議針對「『應』是否改為『得』」進行無記名投票,結果以46:45一票之差,回歸全校一體適用的規定。會議最後以44:18通過精實方案。表決前有教師要求清點現場人數,學生代表立刻全數離席,但所餘與會人數仍到達法定人數。學生代表最後全數返席投下反對票。校務會議學生代表許翔甯表示,並非反對精實,但認為應在各院自主的情況下推行,因此投下反對票。學生代表葉乃爾則針對表決結果提出三點訴求:一、呼籲校方應將公聽會程序明文化,確保各院確實開會收集學生意見的管道。二、各院院課程委員會應有學生代表出席並擁有表決權。三、方案應加入「煞車條款」,若未達到成效,各院系仍能回復實施前情況。針對第一項,會中表決通過,各院均須召開公聽會邀請學生參與。方案提供彈性    自主程度待檢驗精實方案部分條文在多次討論後已放寬;無法調降畢業學分的系所,應說明理由後送院、校課程委員會及教務會議審查,通過後得暫緩調降。無法降低必修學分數的系所,敘明理由後送院課程委員會及教務會議備查,得暫緩調降。舊版本不核發超支鐘點費,新版本改為三年過渡期間仍依照現行辦法核發。至於放寬後的方案是否真的具備彈性,許翔甯認為,所謂的彈性只在三年過渡期內適用,暫緩期結束後仍需達校方規定,無法解決教師員額不足及大班制的問題。課程手冊範例(教育學院課程手冊) pdf檔新版授課大綱範例【相關報導】從專業走向多元 大班制恐影響教學品質政大課程精實轉向各院自主 月底臨時會續審 政大課程精實方案相關配合執行時程表。 製表/張方慈(資料來源:課務組)
政大課程精實轉向各院自主 月底臨時會續審
校園
第1610期
政大課程精實轉向各院自主 月底臨時會續審
焦點
2015-11-30
21日政大舉行校務會議,校長周行一在開會前與數十名靜坐抗議的外語學院學生對話。學生要求精實方案暫緩,各院自主。 圖/張方慈攝【記者張方慈台北報導】21日政治大學校務會議預定通過課程精實方案,場外有外國語文學院學生靜坐,教育系部分教師也提出意見書呼籲暫緩。當天最大轉折為精實方案改為不具強制性,由各院自主決定是否加入。30日將加開臨時校務會議繼續審議。校長強調精實不具強制力 會中修正條文校長周行一在會議中強調,精實方案不具強制力,是為了給有意願進行的院系一個配合的標準。加入與否,由各院自主決定。有委員指出,若依照校長所言,則方案第五條第一項「配合本方案,各學院『應』提出課程精實及教師課鐘點調整計畫」,『應』字應改為『得』。周行一回應,「如果大家擔心,那我們把應改成得。」校長的發言引起會中委員一陣騷動,傳播學院學院院長林元輝多次向校方確認,「希望副校長們再幫周校長提醒一下,是這個樣子嗎?」也有老師反映,原本各院討論精實計畫皆以全校為著眼點考量,現在政策轉向,變成各院只要顧好自己,不符合方案初衷。周行一最後回應「已經講很多次了」。會中修正條文,將『應』字改『得』。當天並未針對此項決議進行表決。各學院進度不一    待臨時會後再決定 對於精實方案轉向為各院自主,林元輝表示,傳院過去已做過精實,也已完成課程試排,應該會加入。法學院院長林國全指出,法學院已於99學年度起實施課程精實,僅剩必修課比例未調降至畢業學分的40%。鑑於法學的專業性,暫無下修的規畫,目前必修學分佔畢業學分的50%。社會科學院院長江明修表示,九成系所已完成預排,應該會參加精實。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李明表示,須等到月底臨時校務會議結束後才會正式決定。他也提到,國際事務學院非常重視國際化和精實化課程,所以應該會參加。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表示,他支持課程精實,但目前院內多系無法配合調降授課時數至方案規定上限,外院可能不會加入。理學院院長許文耀則表示,需待30日校務會議校方做出更明確的決議後再定奪。各院自主恐一校多制江明修認為,精實方案如果是校方有意推行的政策,應該一體適用,但時程上可以較為彈性,目前制度將造成一校多制的情況。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指出,目前精實方案仍有許多爭議,各院自主並無法解決問題,日後可能造成各院或教師之間的爭執點。通識課是否脫鉤仍待討論 精實方案第二條第六項原規定「通識課程開課量,通識教育中心應與各學院共同討論,考慮全校專業課程與通識課程需求規劃開課」。江明修於會議中提議,通識課開課規定應該與精實方案脫鉤。他表示,通識中心應該對通識教育有較全面的構想,衡量政大學生需求,開設符合的課程,而不是要求各院依人數開課。法律系副教授陳志輝則認為,精實方案若不具強制力,通識課開課量規定應該另訂規範討論。周行一最後表示,考量到課程精實方案具有宣示性作用,未將通識課規定從方案中刪除。會中亦刪除助理教授不得開設通識課的規定。教育系部分教師提書面意見 呼籲暫緩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詹志禹及部分教育系教師提出書面意見表示,校方推行精實減輕教師教學負擔的用心值得肯定,但實施前卻沒有提出數據證明能達成預期效果,也未明訂實施後的評鑑機制來確認成效,應考慮暫緩實施。周祝瑛指出,校方以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排名為指標,期望減少教授授課時數來增進研究的質與量,但目前沒有數據證明減授能直接提升研究。已經實施過精實的法學院排名未在QS前200名,反倒是教授授課時數多的外語學院,QS排名曾經衝到百名之內。對此法學院副院長陳起行在校務會議中回應,由於QS排名中某些學院排名仍會受全校研究數影響,目前台灣只有台灣大學、清華大學的法律系所進入QS前200名。法學院精實後,目前每個老師都有一個以上的科技部計畫。周祝瑛建議,精實方案應暫緩至106年實施,先從大一施行,以免影響大四學生權益。方案應加上「試辦」兩字,若實施未見成效,應回到原本的制度。另外,她認為精實方案應效仿國外大學,配合老師專長區分為教學型、研究型、教學與研究兼備、行政專長等類型,為不同類型的老師設定不同的精實標準,而非一體適用,全面降低教授授課鐘點。學生呼籲公布預排 暫緩精實 當天亦有六名學生申請列席,表達意見。教育系學生許翔甯表示,學生代表從10月19號教務會議開始,不斷呼籲各系試排課程,但至今全校不到半數系所完成試排,同學們連自己下學期即將面對什麼樣的課程都無從得知,無法判斷應持反對或支持意見,對精實方案也感到惶恐不安。當天亦有數十名外語學院學生在會議室外靜坐抗議,要求校方暫緩精實,讓各院自主。周行一在開會前與靜坐學生對話,表示斯拉夫語、阿拉伯語等外語非他專業,但學生有任何問題可以向自己系上老師反應。斯語系學生馮如蕙則回應,學生早已與系上老師溝通,所提出的問題即是老師面臨的困難,校方試圖將責任推給老師,但最終握有決定權的仍是校方。
【課程精實】從專業走向多元 大班制恐影響教學品質
校園
第1606期
【課程精實】從專業走向多元 大班制恐影響教學品質
焦點
2015-10-27
圖解課程精實。 製表/張方慈【記者張方慈綜合報導】20日,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權益部舉辦公民論壇,邀請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及通識中心主任當面回應學生對於課程精實方案的疑慮,包含大班制影響上課品質、教師員額不足、課程選擇減少、明年上路恐影響大四生權益等。政大從今年3月開始推動課程精實方案,透過數次會議進行各方意見交流。20日校務會議中,系主任提出的疑問,以及同日公聽會上學生與校方的激烈爭辯,反應出校內師生對校方提出的精實方案仍有疑慮。本報將精實方案重點、師生疑慮,以及記者專訪副校長與通識中心主任所得到的回應,依主題整理如下:方案立意:學習紮實多元 老師有更多時間作研究課程精實方案主要推動原則為「全校專任教師每學年平均授課時數 12 小時,每學年備課數平均以三門課為原則」、「逐步調降各系畢業學分數至學士班 128 學分」、「各學士班調降必修學分數至畢業學分數之40%」。政大副校長王振寰表示,現在學生一學期平均是九門課,修課過多、學習狀況不佳,所有學科的平均分數卻很高,分數失去鑑別度。老師也因上課的時數太多,沒時間好好備課,也沒有多餘心力著重研究。王振寰認為目前高等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學生的專業無法對應日後就業。王振寰指出,根據調查,一個學生畢業後一輩子至少換四個工作。因此,學生必須提升自學能力,除了要學得紮實,還要學得多元,這是本方案背後的理念。「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學校文化的改變。」王振寰表示,透過課程精實,未來學生能紮實學習,並擁有自我學習的能力;老師也能在教學之外,透過研究及出版,影響社會。減課促進研究、備課及學習?評鑑機制為何? 如何確保學生課減少後,就會更加專注於學習?課程精實方案將推動「學術導師」制度,輔導學生一學期修課不超過六門,增加每一門課的準備時間。此外,「等第制」將增加同學間的分數差距,提高學生「努力以獲得好成績」的誘因。另一方面,將教師的授課時數減少,並不等於教師就會把多餘時間拿來做研究或備課。目前的方案並未詳列實施後的評鑑機制。 政大副校長王振寰在公聽會回答同學問題。 圖/政大學聲提供走向大班制:大教室及助教不足是隱憂課程精實方案原則中規定,教師授課時數上限為每學年12學分。王振寰表示,日後部分課程將走向大班制。在公聽會上,法學院校務會議學生代表葉乃爾擔心,老師為因應大班制,出考卷時會傾向出容易批改的選擇題、簡答題,避開較能促進學生思考的申論題。王振寰接受專訪時指出,方案中同時規定老師平均一學期開課上限為六學分,老師將會更有時間閱卷,學生所提出的質疑不是必然。王振寰表示,將來基礎理論課勢必會走向大班制,學校一定會搭配助教輔助老師。然而,也有老師持不同意見。英國語文系副教授林質心認為,大班制對老師造成的負擔,無法靠減課平衡,「我本來三班40人,現在給我兩班80人,我比以前還累」。她以她所開授的文學課為例,原本班級人數維持在40人左右,她可以記住全班同學的名字,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但如果將來走向80人一班,她無法保證能顧及到每一位同學。林質心表示,即使學校提供助教幫忙,班級人數仍將影響她考試、作業的出題方向,「真的要訓練一個助教到能改申論題是非常難的,即使學校給我資源(助教),我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林質心認為,在學校專任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學校必須更謹慎考量方案實施後對學生的影響,「一個學校的本還是學生。」針對此類擔憂,王振寰在專訪中表示,老師需要改變教學做法和心態,不論任何課程,學生自學能力比老師教學更重要。老師必須降低教學負擔,花更多時間做研究,才能與其他國內頂尖大學競爭,這點對年輕老師更為重要。公聽會中,學生會權益部提問,課程在整併之後,每班修課人數將提升,學校是否有足夠的大教室因應大班制。政大教務長于乃明表示,目前學校70人以上的教室共59間,顯然不足,將來可能要使用各系的國際會議廳上課。至於精實後大班的助理需求,是否會因近來助理納保爭議更難解決。于乃明表示,校方透過聘僱學習型助理、開設學習課程,目前已確保經費能聘請到足夠的助教。王振寰則認為,助理納保爭議目前在政策實施的過渡期,明年問題應該會解決。員額不足的系所難因應  需校方具體解套目前國立大學平均師生比是1:18,而政大則為1:23,顯示政大教學人力較他校吃緊。精實方案對於原本就員額不足或小班課程比例偏高的系所衝擊最大,若校方未具體給予新聘員額或兼任師資,將難以因應。地政系分為土地管理、土地資源規劃、土地測量與資訊三組,各組間性質差異大,教師人數卻沒有按比例增加,現在又面臨刪課問題。地政系主任林子欽在校務會議中表示,若依照目前精實方案,明年系上每組只能開出三門選修,「國考的科目我們都不一定開得出來」。員額不足的問題須靠校方開缺補足,但現階段,校方並沒有在政策中擔保會解決問題。地政系學生蔡忠憲表示,去年系上有一位專任教授退休,但校方卻表示「遇缺不補」。問及明年精實計劃上路,是否會增聘專任教師解套。王振寰表示,明年方案實施後可望人事解凍,校方之後將針對系所表現,提供專任員額,不過前提是系所在課程精實方案中能配合。政大歐洲語文系分為德、法、西語三組,同樣面臨師資不足問題。王振寰表示,校方會考量學外語學院的特殊需求,將提供兼任教師。于乃明則提到,教育部於民國95年提供外語學院14個專任教師員額,目前員額已經撥進政大,校方會用其中兩個員額來聘請更多兼任教師。對於需要小班面對面教學的語文學系而言,師資不足將使學生受教權受損。教育部雖然給了員額,但並未提供經費。目前方案中開放讓各院自籌經費,但是否能夠成功籌到經費,是未定之數。 政大學生會權益部舉辦公民論壇,邀請校方高層當面回答學生對於課程精實方案的疑慮。 圖/政大學聲提供課程選擇性變少 外語學院衝擊大精實方案限制老師授課時數,未來各系選修課將因此減少,必修課也將整合。中文系學生在公聽會中提問:「校長說,學生一個學期選四門課剛好,但有沒有可能,其實四門課中都沒有學生想學的課?」課程數減少將使學生選課多元性下降,可能導致學生選不到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對此王振寰回應,全世界沒有一個大學可以開出所有學生想上的課,系所開課應遵循系所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學生想上什麼學校就得開什麼,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對於在政大就讀「非英語」科系的外語學院學生而言,台灣環境缺乏相關語言學習資源,學校精減課程,將影響學生權益。公聽會上政大校長周行一說:「我學英文,Most English I know I learned by myself,可是你不能夠說斯拉夫語就一定比英文難嘛!我不覺得。」引起現場外院同學一片譁然。阿拉伯語文系同學蕭以采認為,學校不應將英語和其他外語類比,「英文的學習資源是阿語的好幾倍,在台灣想要找到一本中文的阿語教材都難,『幹麻不自學』就是一種無視條件差異的菁英話語。」目前政大外語學院大學部有七個外語系,共開設22種外語課。王振寰表示,學生在學習語言時,入門較為困難,校方會考量外院學生的特殊需求,確保基礎課程的開課量。至於進階課程,王振寰則表示,老師帶入門以後,想學好仍然要靠自己。到底要刪哪堂課? 大四生呼籲校方公布預排今天將畢業的大四生陳億霖擔心,今年學校因為納保爭議造成助教減少,許多老師因此拒絕大四學生加簽,明年如果又碰上課程精實,大四生可能發生差一兩學分無法畢業的情況。此外,政大目前有多個系所開設學分學程,若系所面臨減課壓力而決定採取學程課兩年一開,也可能造成大四生無法完成該學程或因此延畢。葉乃爾呼籲,學校應盡快公布各系所預排課程,讓學生知道什麼課程會「被精實」,提早規劃。周行一表示,會提供每系所兩萬元經費,讓系所召開臨時會或邀請學生討論,規劃出預排課程。王振寰預計,各系將在一個月左右公佈預排後課程。 公聽會上外語學院同學提出疑問。 圖/政大學聲提供通識開課量恐不足 無硬性規定盼院方自主配合 根據8月25日公布的國立大學新制課程精實方案,校方要求通識課程開課量應達全校總課程量的18至20%。然而在10月20日公布的新制方案中,校方改為原則性規定「通識課開課量,應依通識教育中心以各學院學生比例所需通識課程規劃開課」。政大研究生學會總幹事徐子為表示,課程精實施行後,老師一般會先支援本系必選修課程。政大通識教育中心沒有專任員額,若無硬性規範,各系所提供的通識課恐怕無法滿足全校學生需求。陳榮政在20日的校務會議中表示,假設今天沒有通識教育中心,但各院又必須滿足需求,則每院必須互相協商,開出能滿足彼此院系的通識課數量。如今由通識教育中心負責,卻又沒有專任師資,面對課程精實,「通識教育中心只好去求爺爺、告奶奶」,希望各院多加配合。方案無法確保淘汰甜涼課 未來將研擬評鑑機制 有學生認為,通識課程中有不少「甜課」、「涼課」,為何學校的精實方案只針對必選修卻不去精實通識課?政大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榮政表示,通識課程旨在強化學生的博雅教育、拉近知識和常識的距離,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參與。精實方案的立意之一,在於促進學生多元學習,維持通識課開課量有其必要性。事實上,「甜課」、「涼課」並非僅存在通識課程中,即使是必選修,也可能有同樣問題。課程精實方案讓必選修課程減少,卻沒有提出確保課程品質的辦法,可能導致被刪減掉的是品質好的課程,而非「涼課」、「甜課」。學校是否提出相應的配套措施,是學生關注的重點。王振寰表示,未來教學發展中心將研擬評鑑機制,確保老師的教學品質。陳榮政則表示,過去是透過三年一次的通識課教師教學評鑑、老師的教學大綱及學生的學習意見調查表、各領域通識會議等方式與老師溝通,未來會更加嚴格執行。陳榮政認為,造成「涼課」、「甜課」存在的原因在於同學的選擇行為。過去有老師決定修正課程方向,將授課成績往下拉以提高標準,結果同學彼此「互通聲息」,以往70人以上的班,老師沒變、課程沒變,選課學生數卻降到20人。陳榮政表示,校方未來擬採「等第制」給分,讓評分具鑑別度,「不能你打得很嚴,我打得很鬆。」學生若沒有甜又涼的課可選,便會選擇認真授課的老師,淘汰授課品質差、靠打高分討好學生的老師。各系課程預排預計一個月後公布,學校則將於11月4日召開行政會議審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