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生活
第1785期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2023-11-15
【記者丁盈瑄台北報導】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音樂學系、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以下簡稱都經系)攜手打造一款歷史解謎App,並於11日在第五屆「城西生活節」中亮相。北市大是首間為剝皮寮設計遊戲App的大學,都經系教授劉松達表示,他希望App能讓每位民眾緩下腳步,深入挖掘剝皮寮豐富的歷史故事。雙主修北市大都經系與視覺藝術學系的活動負責人周芳伃說明,App裡的劇情是由都經系編寫,主要是講述一位在剝皮寮長大的藝術家,向記者娓娓道來他的童年回憶。民眾需用App聆聽故事,除了跟隨劇情裡的對白外,也要觀察剝皮寮街區的舞蹈學系學生演出,並在數個展覽空間裡一步、一步地找出遊戲解答。 民眾必須戴著耳機,跟著App的指示進行。除了沉浸在音樂系帶來的聽覺饗宴,也能觀賞舞蹈系的精采演出。 圖/丁盈瑄攝北市大舞蹈學系翁妤婷說:「我好像遊戲裡的NPC(註)!」舞蹈學系的學生們在茶室前化身成遊戲角色,慢動作扮演昔日的萬華居民,呈現品茶、嗑瓜子、拿起竹扇等。同樣是舞者的樓庭榛化身茶室婦女,搭配收音機放出的音樂,在戲院前的廣場展現曼妙舞姿,他說:「沒想到我可以在古蹟裡演出。」這是他第一次踏入剝皮寮,先前為準備這場活動而去田野調查,讓他更認識以前婦女們的生活型態。註: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 NPC)在虛擬遊戲的世界中,通常指的是由遊戲程式控制而不是由玩家操作的角色。這些角色通常用來提供故事情節、任務、或是與玩家互動。 舞蹈系學生扮演遊戲裡的角色,在過去剝皮寮上的秀英茶室前,特別放慢速度呈現品茶的動作。 圖/丁盈瑄攝另一個展間是歷史悠久的日祥旅社,App會先顯示日祥旅社的老舊照片,參與者便按照提示尋找這棟建築的所在位址。走進空間,民眾能見到舞蹈學系同學扮演的旅客或服務人員,而他們需進入旅社的每個房間,了解過去旅客在日祥旅社下榻的生活模樣,並尋找陳設道具上的通關密語,像是草蓆、茶几櫃、麵粉袋等。民眾蘇敬堯分享,他在解謎時花了很多心力在找通關密語,甚至一開始找不到日祥旅社在哪裡。 民眾在臨近萬華車站的日祥旅社的狹窄房間裡,按照App的提示,填上用藍色蠟筆畫出的通關密語。 圖/丁盈瑄攝「有民眾好奇地問我,為什麼剝皮寮的紅磚牆上會有塗鴉呢?」周芳伃回應,參與者能透過這款遊戲發現建築上的細節,更認識剝皮寮的歷史。這次的沉浸式遊戲融合音樂、舞蹈、戲劇、行銷、設計的力量,試圖觸及更多年輕人。前來參觀的蘇敬堯看完學生在紅磚牆前扮演主角童年嬉戲的樣子後,他笑笑地說:「我自己就很想下去跟那些角色們玩1、2、3木頭人。」 塗鴉在剝皮寮被歸為歷史建築前就存在,因此不能擅自抹去紅磚牆上的事物,而舞蹈系學生在紅磚牆前飾演主角的童年。 圖/丁盈瑄攝「這次與北市大合作的沉浸式解謎遊戲比官網的語音導覽更有記憶點。」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營運副理葉劉宏文指出,由於剝皮寮的展覽空間不得從事營利行為,因此尋找高品質且願意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相對困難。周芳伃則希望剝皮寮能成為台北市的藝文瑰寶,也期望都經系未來可以在博愛或天母校區附近的社區中繼續發揮專長,留下更多的城市故事。
《夢遊》跳脫現實規則 日常中尋喘息空間
藝文
第1772期
《夢遊》跳脫現實規則 日常中尋喘息空間
2022-11-23
藝術家楊柏以之作品〈匍匐〉,以現成物蝸牛殼、龍蝦殼,結合雕塑創作而成。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藝術家以雕塑和繪畫的形式,將不存於現實空間的「夢境」和「遊戲」陳列於展場中。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的楊柏以,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曹育愷攜手推出展覽《夢遊》,11日起在平谷試誤所展出。人類以跪姿蜷縮於龍蝦殼中,被兩頭蝸牛用一條鬆垮的金鍊拖曳前行。楊柏以運用雕塑手法製成蝸牛的腹足與人類的下肢,結合現成的龍蝦殼和蝸牛殼呈現作品〈匍匐〉。「即便我們嘗試脫離了框架,也只是再找一個比較符合自己期待的世界躲藏而已,但這又如何呢?」他進一步解釋,當我們面對社會的壓力與束縛時,往往會束手無策而渴望躲藏,但這也正是人類獨有的特質。一名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 NPC)看著眼前荒涼的風景與巨大的雞,身旁是逐漸被簡化與模塊化的樹叢,面對如此荒謬的場景,NPC在遊戲規則的束縛下無法動彈也無可奈何,這是曹育愷的作品〈加載對話〉,看似說明NPC存在於遊戲世界的功能,實則揭示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其實(作品)影射著我們現實生活的剪影,當我們看著不可理喻的社會,世界的運轉只為少數人服務,而身為非少數人的我們,是不是只剩下社會給我們的功能呢?」他說。 藝術家曹育愷之作品〈加載對話〉,透過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反思人類存在的意義。 圖/詹晶雅攝兩位藝術家雖然均以超現實的手法,將看似日常的事物營造出強烈反差感,但是夢和遊其實分別是兩人與社會對話的不同視角。楊柏以認為,夢境廣闊無邊,人們可以自由自在盡情遨遊在夢中,因此選擇以夢這個概念回應現實。曹育愷表示,遊戲的核心即是規則,當我們受不了現實規則的束縛時,即可藉由遊戲創造一套屬於自我的規則。不過,無論是夢境還是遊戲,其實都存在一種可以讓人暫時逃離現實、留有喘息空間的意味。楊柏以表示,儘管展覽欲呈現的議題略顯沉重,但夢遊應該是一種輕鬆、自在的狀態,他們希望觀眾能在舒服、無壓力的情況下慢慢體會每一件作品。他也希望,這個展覽可以帶領著觀眾展開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或許在生活的角落還有一個地方允許我們繼續夢遊。」他說。 《夢遊》位於平谷試誤所的展覽空間概況,包含繪畫和雕塑等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王暉蒽道:「凡事都有對立面,有夢便有現實,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藉由創作去盡情想像。」他認為,「夢遊」是最符合藝術家現今狀態的關鍵詞。「從作品完成、找空間、展場動線規劃一系列的過程,感受到藝術家全方位成長。」曹育愷友人吳沁頤說。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生活
第1761期
淡大工作坊探討青年貧窮 藉生活化遊戲求解方
2021-12-22
【記者黃弈軒綜合報導】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學生於18日在淡江大學覺軒花園廣場舉辦「Longest Shortcut」年度工作坊,以「青年貧窮」為核心主題,帶領參與者洞察青年於台灣現今社會下面臨的困境,探求避免陷入青年貧窮的解方。 淡江大學TEDXTKU團隊今年以「青年貧窮」為題,讓參與者透過RPG遊戲、名人講座及圓桌討論認識青年貧窮議題。 圖/黃弈軒攝「青年貧窮這個議題比較生澀,但我們確實就會在生活中面對這些問題,那我們該怎麼在社會的窘境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那一條路?」TEDXTKU團隊策展人、淡大大眾傳播學系學生廖于涵提出對台灣社會現況的疑慮。他期盼藉由此活動引起大家關注青年貧窮議題,正視社會現狀,與參與者一同省思未來若面臨「青年貧窮」問題時,青年該如何應對及做出抉擇。 TEDXTKU團隊在活動當天以生活化的方式探討青年貧窮議題,讓參與者交換對未來不同職涯選擇的看法,圖為RPG遊戲活動場地。 圖/黃弈軒攝工作坊首先以RPG遊戲作為社會縮影,展開互動。各小組領有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置身於人生未來情境中,與隊員規劃職涯道路,檢視最終財產餘額。活動現場共有八道人生選擇題,分別是創業、教育、結婚、健康等主題,各主題則分別有不同岔路機會,讓參與者體驗不同決定將如何影響小組收入及支出,同時探討青年貧窮形成原因。 各小組會拿到一張收入支出表,扮演不同學歷、經濟背景的青年,一同在RPG遊戲的不同關卡中規劃人生道路。 圖/黃弈軒攝「很像是未來會碰到的狀況!」淡大公共行政學系學生田皓倫表示RPG遊戲十分貼近生活,並引起他的共鳴,帶領他以較輕鬆的方式認識青年貧窮。在「創業」關卡中,「該不該投資小組財產餘額來創業?」引起參與者熱議,組內自然而然形成保守派及冒險派兩方意見,他們互相拋出對於「創業」的想像,試圖說服對方同意自身觀點,並在最後達成共識。工作坊最終來到圓桌討論環節,參與者紛紛道出自身處境,像是目前背負的學貸壓力及畢業後將面臨的低薪問題等,此外也談論對未來理想居住縣市、青年租金補貼及青年職得好評就業計畫的看法,商討因應之道。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廖啟均表示平時就會關注相關議題,但卻少有機會能與同儕交換想法,「自己也會擔心未來面臨『青年貧窮』的狀況,今天跟大家討論可以讓我提早思考這些問題,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 圓桌討論環節中,TEDXTKU團隊帶領參與者討論青年貧窮相關延伸議題,交流自身看法。 圖/黃弈軒攝除籌備RPG遊戲、圓桌討論外,淡大TEDXTKU團隊同時邀請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分析青年貧窮問題,他指出台灣青年目前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僅工時長、時薪低,且經濟與薪資成長逐漸脫鉤,期望台灣未來能構建出公平稅制及穩固的勞資集體協商關係,化解青年貧窮。此次活動結束後,淡大TEDXTKU團隊後續將於社群平台更新青年議題相關貼文,並在未來持續舉辦一系列年會、沙龍等活動。「我們會去思考適合青年的時事議題或是關注的東西是什麼,去辦理吸引他們參與的活動,期望參與者對不同議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廖于涵說道。 活動現場門口還設有留言牆,參與者紛紛在上留言,寫下對未來的自我期許。 圖/黃弈軒攝
義大造遊戲視力檢測 守護幼童靈魂之窗
新知
第1753期
義大造遊戲視力檢測 守護幼童靈魂之窗
2021-10-06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隨著科技的發展,接觸到電子產品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不過幼兒卻沒有能力準確反映自身視力的狀況。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吳榮慶,橫跨電機與醫學領域,帶領該系學生研發出「智慧型視力檢測系統」,望能改善孩童不易檢查視力的問題,同時更獲得「2021年第三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金牌獎。 義守大學以「智慧型視力檢測系統」,獲2021年第三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金牌獎,圖為研發團隊合照。 圖/吳榮慶提供傳統視力檢測受試者需站在六公尺處,比出字母缺口的方向,不過台大醫院眼科部小兒眼科及屈調科主治醫師劉耀臨表示,一般小孩要到三歲時才能夠正確地說出視力表中的上、下、左、右。不只認知能力無法配合,也時常會遇到情緒上的問題,劉耀臨強調及早治療的重要性,「家長感到小朋友看診會困難的話就不帶他去,這其實是不好的。」設想到小孩的方向概念較薄弱,以及可能對測驗排斥,團隊使用「位置對應」和「遊戲」的概念去設計新的檢測系統。團隊成員義大電機系何毅心形容說:「就像兩張圖找不同,不需要事前知道一些概念,只需要對照兩張圖你就可以找到不同。」該系統測驗時,螢幕上會顯示五個圓圈,只有一個有缺口,幼童只需以直覺性的方式找出有缺口的圓,並按下對應的按鈕。檢測時,模組中的五個按鈕以紅外線感應,該按鈕位置信號經過微處理機編碼以後,透過藍牙傳輸。不過手的位置不會在毫秒之內做出改變,因此紅外線不需要一直開著,「它只需要掃一下就好。」吳榮慶說,只要把開啟時間從一秒改為一毫秒,耗能就會變成千分之1,這個改良就恰巧呼應到競賽中「綠色科技」的核心概念。 受測模組以紅外線感應,經過微處理機編碼以後,再以藍牙傳輸到主機模組。 圖/吳榮慶提供為了將模組輕量化以便攜帶,團隊一開始使用尺寸小如信用卡的樹莓派處理器、且價格較便宜,不過因為對設備的不熟悉、碰壁幾個月後才換成另一個主攻文書處理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它的體積只有便當盒的大小,可以直接放在螢幕的後面,成功解決便利性的問題。而因為從主機投影到螢幕需要經過換算,若使用長寬比例不同的螢幕,可能會造成圖形顯示的變形,不過要應用到醫學上必須更加嚴謹,因此何毅心認為作品仍要改良。原先作品預定要在8月底進行幼兒的實測,不過台灣在5月份爆發了新冠肺炎嚴重社區感染,因此目前只能以成人的觀點去把產品做到最好,等到未來實測一切沒問題後,團隊會盡力去推廣。吳榮慶表示,因為兒童不易配合檢查眼科的問題已經困擾許久,所以希望此系統能讓現況有所改善。 義大團隊希望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童不再畏懼視力檢測,改善不易配合的問題。 圖/吳榮慶提供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專題
第1747期
共融公園容了誰? 不被滿足的使用者需求
2021-04-28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徐尹寧是八二三紀念公園的常客,全盲的他需要依靠導盲杖才能移動。他喜歡到公園裡散步,偶而也會坐在椅子上感受風的吹拂。但談起公園經驗,徐尹寧語氣中透露一絲無奈,「我每次都要繞很久才找得到出口離開。」他解釋,公園步道的圓環設計讓他難以判斷出入口位置。除了公園使用問題,徐尹寧能夠獨自前往的公園並不多,與大眾相比,他能選擇的公園也較為侷限。他提到有些公園會設置假山假水造景,雖然美化環境,卻讓他難以在公園內暢行,「我會怕走一走掉進水裡,沒辦法自己去。」徐尹寧的心聲,隱約顯露台灣現今公園設計不盡完善,也有許多身心障礙者曾因公園現有的環境障礙而望之卻步。會不會有一個公園,能夠包容各種類型使用者的需求?近年來,台灣漸漸開始重視公園的「共融」概念,在倡議組織、立委促成下,各種特色公園、共融式遊樂場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然而,從台北市政府的「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中可以看出,在這波高呼共融的口號下,大家多將目光放在孩子的共融遊樂場。像徐尹寧一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同為主要公園使用者的年長者,他們的需求並沒有被服務到。專屬孩子的快樂天堂? 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公園使用者林蔭滿佈的興隆公園裡,老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木椅上打牌、喝茶,其他老人則跳舞、使用運動設施伸展筋骨;遊樂場裡,兩歲的小孩子或坐在小石子堆裡玩耍,或在媽媽的扶助下,一起在旋轉盤上同樂,而追求刺激感的九歲大孩子抓緊垂落的遊具,擺盪於地上一個個木樁間;連路過的成人身心障礙者,也被豐富的設施吸引,坐在遊戲場的旋轉杯中玩上幾圈,與一旁的朋友開懷大笑。像興隆公園這樣滿足各種使用者需求的公園,在近幾年被通稱為「共融公園」。有別於一般常見、樣貌大同小異的公園,或是講求創意主題的特色公園,共融公園的設計更注重通用性,希望所有使用者在公園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天地。全職媽媽吳佳純認為公園是很好的學習地,孩子可以摸索如何與同儕互動、刺激感官發展,所以他時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地公園遊玩。同時他也觀察到普通公園常見的「罐頭遊具(註1)」無法滿足大孩子的挑戰心態。註1:罐頭遊具指的是缺乏景觀設計、種類變化單調及顏色單一的塑料遊樂設施。他有些憂心地描述:「會看到比較大的孩子去爬溜滑梯上面的管子,因為覺得溜滑梯很無聊。」但並非設計用來攀爬使用的溜滑梯頂,毫無防護措施與握把,讓孩子因為不當使用而暴露在危險之中。 隨著時代演進,政府逐漸淘汰危險遊具,換成塑膠器材「罐頭遊具」,雖然符合法規標準,卻限制兒童成長空間。 圖/周佩怡攝現有的共融公園設計不僅考量到一般兒童,也納入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青年公園的共融式遊樂場設有讓輪椅族玩樂的溜滑梯,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對此感動地表示:「我從來沒有靠溜滑梯的上面那麼近。」已為人父的他覺得童年缺憾被彌補,因此備感欣慰。但他仍認為,雖然共融公園對身心障礙兒童友善,卻可能對身心障礙家長不便。在陪伴孩子來共融公園玩樂時,劉于濟察覺其中的設計疏失。他將輪椅停在石階前,對眼前的障礙無奈地表示,「像我的小孩想要玩,但我的輪椅過不去,要怎麼跟他互動?」他指著夾在石子地與座椅區之間的狹窄小徑,再說道:「一到假日,座位就會坐滿人,阻礙了我的行進通道,他們(建商)在設計完工之後才發現。」 儘管共融遊樂設施逐漸受到重視,公園中的步道仍未全然友善。極重度肌肉萎縮症患者劉于濟難以通過石磚步道,去接近孩子所在的繩索攀爬區。 圖/駱芷萱攝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以外,年長者也是公園使用者之一。在午後的八二三紀念公園,可見一群爺爺奶奶錯落地站在樹蔭下,時而擺手、時而彎腰拍背。年近七十歲的陳奶奶(化名)在一旁的單槓區笑著說:「這樣的運動習慣應該十幾年有了喔!」此區使用者多為退休的年長者,家住附近的陳奶奶一天會來公園兩次。「公園很重要呀,不然要去哪裡運動?」陳奶奶一邊伸展筋骨一邊振振有辭地說道。也許是因為長年拉筋、快走的習慣,讓他依舊神采奕奕。對於年長者來說,公園是他們的運動場、與鄰居交流的集散地,但並非所有老人都像陳奶奶一般老當益壯,也有其他長者身體機能下降、行動緩慢。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兒童遊樂場設施的多元性受到重視,罐頭遊具問題也在組織倡議下逐漸解決。然而,共融公園的概念並非僅止於孩子,只要是有公園需求的使用者,不論是老人、青壯年、身心障礙者,他們都應該被正視。被侷限的共融想像 公園不只是兒童遊樂場 談到共融概念,大眾往往將焦點擺在兒童遊樂場。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王秀娟認為,這是因為遊樂場的設計在視覺上較為吸睛,不僅會帶來大量人潮,對政府而言也較容易成為政績。 共融公園是具有多元刺激及互動性的遊樂環境,新北大都會公園的「鳥巢式鞦韆」是熱門的共融式遊樂設施之一。 圖/駱芷萱攝他強調,共融的概念應該被廣泛詮釋,包含友善設計、無障礙環境以及全齡遊戲。「大家都覺得遊戲是孩子的事,但其實各年齡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王秀娟舉例,國外遊樂設施不會設定使用年齡上限,但在台灣卻很常看見年齡限制的告示牌,「遊戲應該是能納入親子、爺爺奶奶等全齡的活動,讓看顧者不在一旁滑手機,而是實際參與其中。」公園不是專屬於小孩的遊樂場,而是所有民眾可以放鬆的地方。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未來人口推估」資料,44年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全台總人口四成,看似屬於弱勢或少數的高齡者,在未來將會變成「絕大多數」。高齡社會來臨,以及少子化的影響,導致扶老比(註2)激增。透過通用設計,為老年人創造友善環境,提升他們的自立能力,是當務之急。註2:扶老比為65歲以上的人口數,除以15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數,所得的比值。意即目前青壯年人口要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一般公園的盪鞦韆多有年齡限制,但共融公園卻無特別規定,歡迎兒童、成人一同遊玩。 圖/駱芷萱攝除了長者以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也愈趨重要。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身心障礙者佔總人口的比例節節上升,從民國89年3.19%,到109年已達5.08%,凸顯在公共空間營造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公園的使用者十分廣泛,除了兒童、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還有一般民眾。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如何取得平衡,甚至同時滿足各種需求,將是一大挑戰。共融公園強調通用設計 人人皆能使用通用設計應用廣闊,共融公園也是其中一例。通用設計工作室創辦人余虹儀說明,通用設計強調考量不同使用族群,依照他們共同的需求,設計通用的產品、環境。公園理應給公眾使用,但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公園太過注重兒童發展,反而忽略長者、青少年等一般人的需求,減少這些使用者去公園的欲望。余虹儀強調:「設計師一定得仔細觀察使用者,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接續舉例,有些公園涼亭前的台階雖然典雅,卻阻礙輪椅族、推娃娃車的使用者進入。不僅如此,假設公園椅子沒有扶手,身體不太好的長者會擔心坐下後,沒有腳力自行站起,索性選擇不坐下,甚至不去公園。他補充:「其實不只小孩、身障者、高齡者適用通用設計,平常人有時也需要。」很多人沒注意到,日常生活中,民眾偶爾會處於行動不便的狀態,例如推著娃娃車、拉著行李的人,都跟坐輪椅的人一樣,需要緩斜坡幫助上下移動。此外,其實一般人也會有特殊的「感官失能」狀態。如方向感不好的人就算看到一大張詳細的地圖,或許仍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與視障者面臨的情況相似。因此若有語音導覽系統告知使用者所在地、方位資訊、周遭設施,受益的將不僅是視障者,看不懂地圖的「路痴」也能辨別位置。所以,通用設計造福的族群,絕非只有小孩、身障者、長者等族群,一般群眾的需求也是通用設計考慮的基礎。採用通用設計的共融公園,將會成為大家能平等享受悠閒時間。量身打造公園 創造共融桃花源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規劃師楊紋豪指出建造共融公園的不易之處,「根據國外研究,推廣全齡、共融公園需要有5千平方公尺的腹地。」若有足夠土地與資金,就會興建共融公園,若無,就只能以主要族群的需求為優先。為真實反映使用者需求,立委洪孟楷強調,公園設計必須考慮附近居民組成狀況,為地方量身打造。例如林口區居民大多是年輕家庭,就會需要多一點親子公園,倘若是其他人口年齡較高的地區,政府就要考慮興建適合銀髮族的全齡公園。 新北大都會公園的設施不只小孩可以遊玩,老人也能一起使用,增進互動。 圖/駱芷萱攝洪孟楷也認為,中央政府應針對學齡前孩童、青少年、老年人、身心障礙族群等不同族群的需求進行公園分類,並提供各類型公園的設計準則,讓地方政府有標準可循。雖然土地與資金足夠,即可建設共融公園,但廣設共融公園仍藏有隱憂。王秀娟解釋:「廠商做的共融遊樂設施被大量複製後,會變成下個階段的罐頭遊具。」他認為,公園設計應盡量減少人為設施,改運用自然地貌與既有的植栽特色,營造出不會排除特定使用者的自然遊樂場。「但民眾仍然停留在公園要有設施的想像,不然就覺得政府沒有建設。」王秀娟補充,國外很多公園不會有過多設施,讓廣闊的空間促成人與人、人與自然間的互動。他認為公園應被賦予更多樣的功能,而非侷限於人的活動,也要討論自然中的生態、植栽、棲地多樣性。「在共融公園設計當中,自然的連結比較缺乏。」展翔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廣中心計畫主持人楊念祖惋惜地說道。一座座共融設施突兀地截斷成片的自然樹林,人造設施與一旁的樹木彷彿兩個相距甚遠的世界。楊念祖看著孩子在繩索編織而成的城堡中攀爬,感嘆地表示:「共融遊戲設施固然可以幫助孩子的肢體發展,但與自然的關係也很重要。」公園一隅,吳佳純的孩子在一座座設施間來回奔跑嘻笑,或許不只兒童需要這樣一個空間拋開一切煩憂。如果有一座公園,可以讓視障者徐尹寧不再害怕掉落水中、可以讓陳奶奶與鄰居閒話家常、可以讓身障者劉于濟自在地穿梭其中,當共融概念貫徹公園,擁抱各類使用者的需求,所有人都可以在日漸繁忙的都市步調中,找到稍能喘息的一處世外桃源。 
引民重溫舊時 中科大創眷村實境
生活
第1741期
引民重溫舊時 中科大創眷村實境
2020-12-24
【記者黑立安台中報導】一手拿皮箱,另一手拿地圖跟日記,小朋友們穿梭在眷村的巷弄,仔細地研究得到的提示,拼湊出故事脈絡。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合作,20日推出「北屯新村實境遊戲— —芋頭番薯 空軍眷村的愛情故事」,遊戲設計團隊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在認識眷村文化同時,也能回顧舊時代的記憶。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與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合作推出「北屯新村實境遊戲」,參與遊戲的民眾會得到一個皮箱,並根據裡面的道具一一破解關卡。 圖/黑立安攝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為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舉辦的「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之一,主要設計給國小五、六年級以上民眾玩樂。團隊將舊時代眷村的童玩、生活環境及日常生活元素,像是跳房子、柑仔店等融入遊戲場景。故事包裝為生活在現代的主角「小芋兒」,發現一本講述空軍爺爺與眷村奶奶愛情故事的日記。隨著故事情節發展,民眾跟隨小芋兒一同深入了解眷村生活。遊戲開始前,民眾會領到設計成皮箱的遊戲盒,內容包含奶奶的日記本、北屯新村地圖、正方形透明片。正方形透明片四邊各有不同選項,民眾須依循日記提示到指定地點得到解答,再將透明片上的正確答案朝下擺放,疊放出完整圖案。民眾拼湊完一張圖片即為闖完一關,若六關全數破解,則可獲得獎勵。 20日的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發表會當天,邀請北屯國民小學學學體驗。小朋友全神貫注地拿著地圖與日記本,核對眷村地點,進行闖關。 圖/黑立安攝北屯新村實境遊戲主要由創意商品設計系講師徐子雲,帶領學生吳心美、黃子瑄、郭伃媗與設計師侯昶賓一同規劃、設計。為了讓沒有經歷眷村生活的民眾也可以體驗遊戲樂趣,團隊花費許多時間研發細節,過程中遊戲規則也經歷多次更動。徐子雲提到,透過本次計畫,他教導學生工作繁重時如何溝通與整理資料,「他們工作量很大,但同時我也看著他們的履歷慢慢豐厚。」此外,黃子瑄分享,有次因為展場更動,導致已經設計完成的遊戲需配合展覽內容修改,「很多東西要重新弄,就花了很多時間。」即便如此,黃子瑄看到小孩樂在其中,自己也感到相當開心。身為遊戲設計團隊一員,他在籌劃過程中也對眷村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臺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設計系學生在北屯新村實境遊戲發表會當天,用懷舊民謠搭配活潑的舞蹈,讓現場許多民眾都回憶起在眷村成長的記憶。 圖/黑立安攝 北屯新村占地不廣,但為了讓民眾可以深入了解眷村文化,臺中市眷村文物館館方規畫許多展覽、活動,希望能讓民眾在園區內多做停留。 圖/黑立安攝除了北屯新村實境遊戲,「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亦規劃「女子當自強」展覽。以國民政府遷台後女性在家中留守為題材,介紹並展出眷村女性的生活文物,像是麻將、旗袍、鍋碗瓢盆等。展覽搭配照片展示,還原當時眷村女性的生活樣貌。由於北屯新村占地不廣,許多民眾造訪後都認為「村子非常小」,臺中市眷村文物館館長趙家祥期望藉由「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吸引民眾駐足,讓北屯新村有翻身的機會。他說:「我們希望透過實境遊戲的方式,讓民眾多停留一些,更能夠把在地知識傳達給各位。」此外,臺中市眷村文物館明年預計推出冰菓室、男士理髮文化展覽,期盼民眾能在北屯新村得到豐富的懷舊文化體驗。 臺中市眷村文物館舉辦「小眷小時光」系列活動,並規劃「女子當自強」展覽,展出眷村女性的生活文物,還原當時的生活樣貌。 圖/黑立安攝  
科普教育入遊戲 科學日培養學童興趣
生活
第1740期
科普教育入遊戲 科學日培養學童興趣
2020-12-17
【記者吳季柔高雄報導】20架手掌大的無人機井然有序地變換各種隊形,有DNA螺旋序列、立方體與分子結構,展現科學與生活結合,也為「第三屆平野祭暨北高雄科學日」拉開序幕。活動13日於高雄市和平國小舉辦,主打小農市集、草地野餐與科學闖關體驗,邀請親子共遊,藉此推廣科學教育。 全台22所大專院校響應北高雄科學日,設計包含物理、航天、水產養殖、化學等去學闖關攤位,邀請親子共遊。 圖/吳季柔攝為配合科技部推廣科普活動及教育部108課綱素養培育,今年首度設置科學體驗闖關活動,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徐子圭主籌,邀集了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全國22所大專院校,一同籌辦「北高雄科學日」。師生共同討論後,設計出含括海洋生物、物理、昆蟲、化學、電力學、航天等27個科學闖關攤位。國中以下的學童可以領取闖關集點卷,完成各攤位指定的關卡題目,集滿貼紙後便可換取小禮物。民眾林李靜琪認為科學日能夠讓孩童多接觸科學知識,藉此發展興趣,他笑著說明兒子平時較不會主動去探索自己喜愛的事物,「剛剛他玩模擬遙控飛機就蠻有興趣的。」 航空模擬體驗吸引大批學童排隊參加,小朋友們紛紛玩得不亦樂乎。 圖/吳季柔攝各攤位使出渾身解數,將課堂上生硬的科學知識,設計成令人眼睛一亮的簡易遊戲,吸引學童排隊體驗。空軍官校航空電子工程學系學生李玟澄介紹攤位活動「阿杯歡迎你」,遊戲道具以兩個黏合的塑膠杯模擬飛行器,團隊指導孩童用橡皮筋纏繞中心並彈射,產生馬格納斯效應(Magnus effect)讓塑膠杯飄浮空中。他在活動實際操作中注意到孩童的手掌面積較小,「操作起來難度相對高,可能要輔助他們進行操作。」他也希望推廣此活動,「讓民眾發覺看起來稀鬆平常的東西,裡面都藏著科學。」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攤位闖關活動「阿杯歡迎你」,利用簡單遊戲介紹馬格納斯效應。 圖/吳季柔攝不同於其他動態的體驗活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準備小型水族箱與顯微鏡,邀請學童觀察水族箱中的海龜與螯蝦,或是移動玻片,一窺微生物的世界。學生李松哲表示團隊的研究主題是魚病,透過介紹平時看不見卻默默影響生態的微生物,讓孩童了解科學就在身邊。他讚許參加孩童都認真地紀錄觀察到的生物,也驚豔有些學童僅幼稚園,卻有充足科普知識,「現在小朋友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帶來小型水族箱與顯微鏡,學童認真觀察水族箱中的生物並記錄。 圖/吳季柔攝徐子圭說明選址於和平國小舉辦的原因。該校在高雄市岡山地區,當地是空軍的故鄉,除設有空軍官校、空軍航空技術學院,也負責生產主要航太零組件與飛機引擎。中小學課程也會融入在地的空軍文化,民眾對於航太產業都相當熟悉。徐子圭希望藉由普及科學教育,銜接在地航空產業,「岡山可以發展成航空之城。」 科技部與教育部積極推廣科普教育,在偏鄉和花東地區成果豐碩。政府近年開始向西部拓展,提供西部學童更多接觸科學的機會,其中彰化「全民科學日」成功帶動彰化地區民眾重視科學教育。徐子圭期待「北高雄科學日」整合高雄的資源與經費,將科學教育與素養向下扎根,「搞不好誘發了這個興趣後,我們就成就了一位科學家。」
運動化身遊戲 休運系學生引孩童體驗樂趣
生活
第1740期
運動化身遊戲 休運系學生引孩童體驗樂趣
2020-12-17
【記者駱芷萱台南報導】「我跳遠超爛的,但我有在練啦!」活動結束,小朋友雀躍地敘述闖關經過,母親則在一旁用手帕擦拭小孩額頭上的汗水,為努力完成闖關的小孩感到驕傲。財團法人俊逸文教基金會與台南市北區區公所聯合主辦「第十四屆歲末有愛暨北區社造成果嘉年華會」,13日在台南市小北新成功夜市熱鬧登場。今年活動首度聯合遠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舉辦「小鐵人『YA』市!運動會」,邀請家長帶著國小一至六年級的孩童一同前來運動。 崑山科技大學學生志工耐心解說射箭姿勢,教導小朋友正確及安全地做運動。 圖/駱芷萱攝運動會由遠東科大休閒運動管理系學生籌劃流程,設計運動與趣味兼具的關卡。現場則有崑山科技大學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學生擔任志工,扮演五個關卡的關主,教導小朋友射箭、跳遠、拋球等運動。現場孩子們玩得氣喘吁吁,家長們也樂在其中,他們在一旁不停鼓勵、歡呼,陪伴孩子們完成每個關卡。家長林女士(化名)認為活動整體進行得很順暢,並驚訝女兒異常好的運動成績,「原本不是很看好他,但最後他比哥哥還厲害!」學生面對現場突發狀況能隨機應變,家長米阿姨(化名)說明,雖然他的兒子只有三歲,未達參加年齡,但學生仍讓他嘗試丟球,使不同年齡的孩童都有機會接觸運動。 學生通融讓未達年齡的小朋友也嘗試玩丟球,令家長非常滿意學生的隨機應變。 圖/駱芷萱攝其中射箭關卡「我是神射手」最受歡迎,由於學生無法觸碰孩童,增加指導困難。崑山科大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大三學生洪晨翔說:「我們必須先詢問父母可不可以觸碰手,因為有些人會在意。」為了不接觸孩童身體同時清楚地解說,他們親身擺出射箭姿勢,向小朋友示範弓箭的正確握法。活動執行長、遠東科大休閒運動管理系暨碩士學位學程學生蔡宗緯指出,為孩童設計遊戲最需注意安全,但大學生設計教案時往往會忽略。他透露道:「每個運動都有它的危險性,如立定跳遠小朋友會向前撲倒、登階波比跳他們會因為暈眩或軟腳而掉下來。」 登階波比跳最考驗小朋友體能,在學生耐心的指令下他們依然完成艱難的運動。 圖/駱芷萱攝「你做得很棒,再努力一下下,快碰到了!」崑山科大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大三學生楊伊稜為「我是軟Q王」拉筋運動關主,他熱情地鼓勵小朋友達成闖關目標。小朋友們雙腳打直坐在地上,身體往前彎,讓手盡量碰到腳指頭。也有些家長在後方輕輕推小孩的背,協助他們完成挑戰。楊伊稜認為,小朋友非常不受控,因此需非常有耐心,這對他而言是一種挑戰。崑山科大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大三學生盧盈均則表示,教導小孩時要試圖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而不是運用下指令的方式。 在學生積極地鼓勵下,小朋友用盡全力把手往前伸,以碰到可以過關的指定距離。 圖/駱芷萱攝活動前夕,遠東科大開設課程教導學生志工緊急救護的基本概念,以及設立兩小時的安全模擬訓練,讓學生們學習正確地帶領兒童。由於學生平時課堂上只能學習撰寫企劃書、編排流程,沒有真正執行的機會,蔡宗緯希望參與學生能學以致用。盧盈均對此也說:「上課講的很容易,但實際做出來很難,因為我們不知道小朋友在想什麼。」此活動由遠東科大運動行銷中心策劃,希望以有趣的方式鼓勵小朋友運動。蔡宗緯表示,國小生的體適能成績逐年下降,於是他想透過辦活動,讓學生思考如何把運動包裝成趣味遊戲,讓小朋友愛上運動。運動會目的是讓小孩遠離3C產品,米阿姨也透露,帶孩子出來玩,他們就不會執著在手機上。活動也讓小孩發現運動很好玩,盧盈均觀察孩子們參與運動過程後說:「一開始小朋友沒什麼興趣,但後來都玩得很開心,就會覺得蠻有成就感的。」
【大學人】柒伍壹遊戲緩步逆境 獨立打造手中人生
生活
第1739期
【大學人】柒伍壹遊戲緩步逆境 獨立打造手中人生
焦點
2020-12-09
【記者周佩怡綜合報導】踏入桃園平鎮一座大廈裡的工作室,簡潔的客廳映入眼簾,落地玻璃隔出的工作空間中,擺有三張電腦桌,螢幕上顯示遊戲的進度排程、設計到一半的角色草圖,一旁則井然有序地陳列各式公仔。「柒伍壹遊戲」團隊其中三個成員在此生活、工作、揮灑創意,醞釀風格特殊的手機遊戲。企劃兼主美術陳俊儒興奮地介紹他的公仔收藏,其中《神奇寶貝》的「耿鬼」最多,「我覺得他很可愛,但不是主流大眾的可愛。」他補充,對於非主流風格的偏好,或許造成他在遊戲中呈現詭譎、超現實的美感。 特殊、詭譎的美術風格是「柒伍壹遊戲」團隊的標記,他們製作的手機遊戲「人生畫廊」中,不少畫面參考了世界名畫,如知名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諦斯的作品《舞蹈》。 圖/「柒伍壹遊戲」團隊提供柒伍壹遊戲開發的手機遊戲《人生畫廊》獲獎無數,1日更榮獲「Google Play 2020 年度最佳榜單」的年度最佳遊戲,是台灣開發團隊首次入榜。陳俊儒、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生許志遠、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學生許瀞文曾是北海科大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系學會同學,三人一起製作畢業專題。陳俊儒原先僅剩幾個月畢業,為了擁有更充裕的時間製作遊戲,他自願向老師請求被當、留級,配合另兩人的年級。他也邀請多年好友吳翊瑄擔任編劇,經過四人討論、研發,獲獎無數的手機遊戲《人生畫廊》就此誕生。遊戲主畫面為橫向長廊,主角的人生化作一幅幅畫掛在牆上,玩家需直覺地拖移元件,破關即可了解角色故事,慢慢拼揍劇情全貌。 「柒伍壹遊戲」團隊製作的手機遊戲「人生畫廊」獲獎無數。圖為團隊合影,左起依序為吳翊瑄、許志遠、陳俊儒、許瀞文。 圖/「柒伍壹遊戲」團隊提供柒伍壹遊戲團隊現有三位成員仍在學,需兼顧課業與工作。製作動畫的許志遠表示,他就讀遊戲設計相關科系,工作經驗與課業學習相輔相成。撰寫程式的許瀞文則不諱言,自己的心力都投注在開發遊戲,上課只是順便。畢業後,三人會留下全職製作遊戲,然而兵役問題仍是一大考驗。陳俊儒分析每個成員都有專屬的工作,「消失一個成員就差很大。」他接著解釋,若有人去當兵,勢必會影響專案進度,拖長遊戲開發時間。但每個月依舊有固定支出,「我們一個月開銷包含薪水、會計、勞健保等,就高達台幣15萬元。」陳俊儒苦笑地說:「總之到時候再說,現在先專心做好工作。」 負責程式的許瀞文人如其名,生性低調、文靜,桌上擺設簡單整潔,連少許的公仔裝飾也是陳俊儒、吳翊瑄給的。 圖/周佩怡攝大公司為了養活龐大團隊、讓股東賺錢,須做主流、受大眾喜愛的遊戲;獨立遊戲形式自由,團隊更能發揮創意,嘗試小眾的美術畫風。陳俊儒更說明學生身份的好處,例如,資深前輩對於得獎習以為常,學生團隊則會放大成就感,獲得動力繼續開發遊戲。他繼續說道:「而且整個遊戲界的前輩都會照顧新血。」但溫馨照顧背後卻有辛酸原因,陳俊儒坦言,獨立遊戲界環境差,因此容易流失新血。台灣較少股東願意投資風險高的獨立遊戲,同時不干預製作過程。然而製作、發行一款遊戲動輒上百萬,遊戲常受限資金而品質低落,降低玩家遊玩意願。遊戲獲利低,甚至無法回收成本,製作下一款遊戲更加困難。在此惡性循環下,「有些人只好去大公司上班,或是平常下班後再額外做遊戲,不過這樣很困難。」即使獨立遊戲路難走,團隊仍樂在其中。吳翊瑄滿意現況,他說:「縱使人少,但大家都是朋友,所以做得很開心。」團隊自認很幸運,至今獲獎無數,且拿到公司聯合平台與政府投資,使團隊資金無虞,更獲得家人支持、受平台編輯照顧,支撐他們開發新遊戲。陳俊儒分享團隊未來將延續獨特風格,製作開發期短的小品遊戲,持續吸引玩家關注。同時期望新遊戲熱潮帶動舊遊戲,慢慢累積資金,壯大品牌,「如果很多人玩過,看到風格就知道是柒伍壹遊戲做的遊戲,那種感覺應該滿好的!」 企劃兼主美術的陳俊儒極度喜愛公仔,工作桌附近的收藏為近期喜愛的公仔,過去的則被收納置房裡。 圖/周佩怡攝
AI偵測外掛 分析玩家滑鼠軌跡習慣
新知
第1735期
AI偵測外掛 分析玩家滑鼠軌跡習慣
2020-11-04
【記者石學儒綜合報導】曾火熱一時的「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PUBG)」吃雞遊戲,因官方無法解決外掛氾濫的問題,造成玩家大量流失。國立清華大學「726戰隊」研發出「滑鼠軌跡偵測外掛」技術,利用人工智慧判斷玩家的滑鼠使用習慣,抓出遊戲中的外掛和代打,以維持遊戲的公平性。而這項技術亦在2020「新竹x梅竹黑客松」競賽得到黑客大獎。 電腦遊戲是許多人的娛樂首選,若遇使用外掛作弊的玩家,會大幅降低遊戲體驗品質。圖為示意圖。 圖/石學儒攝團隊根據自身玩遊戲的經驗,設計出透過收集滑鼠軌跡,判斷玩家遊戲習慣的人工智慧模組,團隊成員、清大電機工程學系學生王昊文舉例說:「就像有些人在射擊後滑鼠會往右上方移動。」玩家滑鼠軌跡輸入至模組後,人工智慧會將動作拆分成大量的細項並分析,最後綜合所有不符合的項目數量算出「信心程度」,當玩家被算出的信心程度大於50%,表示有一半的動作都不符合玩家先前習慣,以此判定該玩家是否使用外掛或找代打。 團隊技術透過收集玩家滑鼠軌跡,接著運算滑鼠的加速度等數字,判斷玩家是否為代打或是使用外掛,圖為正在大量收集和運算資料的後台。 圖/清大團隊提供目前,市面上主要偵測外掛的方法可分為「人工審核」、「伺服器偵測」和「第三方程式」。人工審核倚靠玩家舉報,雖可辨識各種外掛,但效率低落,而伺服器偵測和第三方程式則能提高取締的數量,但難以偵測某些種類的外掛,像是射擊遊戲的自動瞄準和透視外掛。而團隊的「滑鼠軌跡偵測外掛」技術可全自動抓出異常玩家,可望有效防止玩家作弊行為,並減少遊戲廠商抓取外掛的人事成本。 圖為電腦遊戲「絕對武力:全球攻勢(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 CSGO)」的外掛——自瞄和透視,這兩項外掛目前主要依靠玩家檢舉和人工審核來抓取。 圖/清大團隊提供常見的犯規行為除了外掛,「代打」也是遊戲開發商重視的問題,「英雄聯盟」傳奇玩家「Dopa」就曾因代打而被永久封停帳號,並禁賽兩年。由於代打是由真人玩家進行,除非遭到舉報,否則難以發現。王昊文說:「這項技術發現代打的能力其實是最好的。」在持續收集資料30至40分鐘內,此技術可測出不同人使用同帳號的信心程度約為70%,發現為外掛的信心程度則約55%,且結果皆正確。此外,團隊技術無論是電腦或手機遊戲都適用。曾在玩手遊時遇外掛的玩家陳彥廷說:「(外掛玩家)隔著牆也能打到我,所以現在都不玩那個。」他認為檢舉太過耗時,應由官方主動取締。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生劉冠佑則表示,他會主動檢舉,但外掛數量實在太多,會降低他對遊戲的熱誠,而對於團隊研發的技術,劉冠佑說:「沒有外掛的遊戲玩起來才會爽快。」 不只電腦遊戲,手遊也存在外掛,像是手遊「傳説對決」就曾出現開圖外掛和無限金幣外掛。圖為示意圖。 圖/石學儒攝團隊成員、清大資訊工程學系陳博暐說:「未來希望能透過改良目前發展活躍的CNN模組(註),來提高這項技術的信心程度。」另外,因收集使用者的滑鼠軌跡,會涉及玩家隱私,王昊文提出,未來將針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加密,防止被駭客盜取,團隊在提升遊戲體驗品質的同時,也希望讓使用者不必擔心個資被不當利用。註:CNN模組中文名稱為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是一種辨識影像的AI模組。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