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阿育吠陀醫將執刀 印醫罷工控訴冒犯專業
國際
第1740期
阿育吠陀醫將執刀 印醫罷工控訴冒犯專業
2020-12-17
【記者張華真綜合報導】「我花了10年培訓才成為外科醫生,只學過五年傳統醫學的人竟然可以幫病人動手術?」11日印度醫學協會(In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IMA)號召超過40萬名醫生發起聯合罷工,抗議政府允許學習傳統阿育吠陀(Ayurveda)(註1)醫生進行外科手術。除罷工外,印度醫學協會更呼籲全國醫生抵制教授非修習現代醫學的學生。註1:印度教與佛教的傳統醫學。阿育吠陀醫學認為人體是由土、水、火、氣和空間(大氣)五種基本元素組成,通常以食療、藥草、推拿、冥想及瑜珈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 11日印度超過40萬名醫生發起聯合罷工,暫停所有非必要的醫藥諮詢與手術,抗議政府允許學習傳統阿育吠陀(Ayurveda)醫生進行外科手術。 圖/印度醫學協會提供印度政府於11月19日修訂《阿育吠陀研究生教育規則(Post Graduate Ayurveda Education Regulations)》,允許阿育吠陀部分學派研究生在接受培訓後,可進行包括骨科、眼科、耳鼻喉科及牙科的診療與手術。政府盼藉此解決醫療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根據《 印度2019-20年經濟調查(Economic Survey of India 2019-20)》印度的醫生人口比為1:1456,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的 1:1000。 印度政府於11月19日修訂《阿育吠陀研究生教育規則(Post Graduate Ayurveda Education Regulations)》,允許阿育吠陀(Ayurveda)部分學派研究生在接受培訓後,可進行包括骨科、眼科與牙科等19項手術。 圖/截自印度醫學中央委員會官網此舉引起現代醫學界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阿育吠陀醫生缺乏為病人動手術的能力。阿育吠陀在本質上就與現代醫學不同,課程內容與學制差異更大。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 AIIMS)學生曼薩・巴辛達(Mansa Bathinda)指出現代醫學生在完成五年半基礎醫學課程後,需參加錄取率極低的研究生考試,才可以進入研究所學習專業科目,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學生達摩拉吉・威瑪(Dharmraj Verma)氣憤地說:「如今阿育吠陀研究生連試都不用考,也太諷刺了!」成為外科醫生前,學生除需學習扎實的理論課程,實作經驗也相當重要。現代醫學研究生通常會到醫院擔任住院醫師(註2),實際了解手術運作。但目前大部分阿育吠陀醫院並沒有外科部門,阿育吠陀研究生的實作經驗將十分有限,阿薩姆邦醫學院(Assam Medical College & Hospital, AMCH)學生斯凱・巴杜魯斯・多扎(SK Baduruj Doza)因此質疑阿育吠陀醫生的手術能力,「我猜那些修改法規的官員,自己也不敢給阿育吠陀醫生進行手術。」註2:醫學系畢業生需至醫院接受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 PGY),學習診療技術、熟悉門診和診斷患者等。 現代醫學醫生除發起罷工,也以標籤「#SayNoToMixopathy 」進行網路串連,反對政府整合各個醫學流派 圖/印度醫學協會提供對此,阿育吠陀醫生則認為抗議者並不認識阿育吠陀,古吉拉特邦阿育吠陀大學(Gujarat Ayurved University, GAU)前校長黑特須・將(Hitesh Jani)在報導中反駁道,「我們已經進行阿育吠陀手術教學超過35年,現代醫學醫生根本不知道!」該校學生亞甚・塔卡(Yash Thakar)表示認同,他提到依規定阿育吠陀研究生也需經過課程訓練與實作認證才得操作手術,「既然如此,為什麼一名阿育吠陀醫生不能進行手術?」除了質疑阿育吠陀醫生能力,民眾也猜測政府修訂規則的動機並不單純。多扎認為這是執政黨累積政績的手段,「他們只是想在下一次選舉時告訴選民,執政期間增加的醫生數是70年來前所未有的!」
【USR】高醫生推廣空汙教育 助氣喘兒與病共處
生活
第1736期
【USR】高醫生推廣空汙教育 助氣喘兒與病共處
2020-11-19
【記者黑立安高雄報導】一群學生手上拿著肺功能機,引導小朋友對準儀器大口吹氣,進行肺功能檢測。高雄醫學大學第10屆兒童氣喘營於15日在小港區大坪頂熱帶植物園舉行,由高醫呼吸治療學系學生帶領國小學童藉由營隊的方式,教導小朋友認識氣喘疾病。 第十屆氣喘營今年起受到「小港USR」支持,在高雄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小港區進行活動。  圖/黑立安攝高醫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推出「小港區環境教育與健康促進永續發展計畫」(以下簡稱小港USR)。師生藉由辦理衛教活動及健康教育,帶領高雄地區孩童認識空氣汙染的危害。氣喘營為企劃一環,主要招募患有氣喘的兒童,由高醫呼吸治療學系學生規劃營隊內容,帶領小朋友認識造成氣喘的因素,並介紹用藥須知,讓病童更加認識自身疾病,學習與氣喘共處。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用戲劇方式,教導小朋友如何正確使用定量噴霧劑。 圖/黑立安攝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6年調查,台灣12歲以下兒童5.6%患有氣喘,當中卻有高達67.2%的病童完全沒有使用治療氣喘的藥物。營隊中,學生扮演成小朋友喜歡的蠟筆小新,戲劇中小新與過敏原對抗,讓孩童認識氣喘成因,並了解如何使用氣喘用藥「定量噴霧劑」。戲劇結束後,學生再透過有獎徵答與大地遊戲加深孩童印象,台下小朋友們都踴躍搶答。除此之外,學生也會替學童進行肺功能檢測與心肺功能測試,確認小朋友的健康狀況。參與營隊的小朋友鄧崴仁表示,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營隊,透過營隊他才知道花粉也可能造成氣喘,也是因為營隊的課程,媽媽才去買定量噴霧劑給他使用。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也自己手繪海報,以有獎徵答方式小朋友有吸收上課內容。 圖/黑立安攝氣喘營原本預計五月舉行,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延期,經過一個暑假,學生需重新熟悉並修改活動內容。學生李晏瑩認為,籌備活動最困難的是不斷地換位思考,以小孩容易理解的方式設計遊戲,或適時從旁給予提示。擔任總召的學生李博瑞今年第二次參與活動,他認為比起期望小朋友學到什麼,他更希望他們可以在營隊中無壓力地開心玩耍。此外,李博瑞表示,由於團隊成員合作,對於交代事項執行力高,使得活動順利進行,「我反而不覺得當個主導者是很累的事情。」 營隊也請來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學生,替小朋友進行心肺功能測試。 圖/黑立安攝營隊發起人高醫呼吸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莊逸君提到,他在美國唸書時曾聽聞類似的衛教營隊,促使他回到台灣後辦理氣喘營。他認為在醫院面對病人需有同理心,然而這些內容難以在課堂中學習,因此他希望學生辦理氣喘營的過程中能被感動,因而激發同理心。辦理10屆氣喘營過程中,莊逸君除了看到小朋友玩得很開心,更多的是學生辦完活動的成長。學生不但應用專業知識幫助小朋友,從中獲得成就感,也能夠提早接觸專業領域,這些回饋成為莊逸君持續辦理營隊的動力。 高雄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學生利用專業儀器,替小朋友檢測肺功能。 圖/黑立安攝目前小港USR才剛起步,未來將持續培育人才與教育孩童空汙知識。小港USR計畫團隊專案助理林曉凌說明,團隊未來將推出空汙課綱、桌遊,以推廣孩童的空污教育,或是在大學開設創意教案設計課程,幫助學生培育創新的能力。期待透過計畫讓學生跳脫書本中的內容,將知識技能回饋給社會。 
【專欄】猛藥不等於有效 醫生破解用藥迷思
新知
第1706期
【專欄】猛藥不等於有效 醫生破解用藥迷思
2019-09-26
【記者黃雪瀅台北報導】為了使感冒痊癒,通常民眾都會選擇趕緊去看醫生,且總會要求強效藥物以盡快減緩不適,並針對症狀消逝速度來判定醫生的醫術。「藥效強等同於有效」是大眾長久以來的認知,然其實藥效強是由於醫生針對同一症狀開出兩三種藥品,甚至添加類固醇所致。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劉欣甜表示,通常嚴重的感冒在吃了醫生所提供之「感冒藥」後會快速痊癒。但這時體內的病毒真的消失了嗎?台灣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吳欣潔坦言,「感冒藥只是為了緩解我們的不適。」若是細看藥單,其中之藥物都只是針對感冒症狀,而非消滅侵入身體的病毒,因此自身仍然具有病毒的傳染力。 民眾一般感冒會自行在藥局購買普拿疼以減低免疫反應所帶來的不適。 圖/黃雪瀅攝「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造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政大門診部主任吳逸帆解釋,除此之外,也跟每個人不同的免疫狀況或環境因素有關,因此並非接觸到病毒時都一定會發病。而多數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其實皆為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的自我防衛機制。註:為了與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做區分,臨床上通常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明確診斷疾病的部位。因此普通感冒可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有些醫生為了讓病患的症狀得到緩解,一次針對同一症狀開多種藥品,吳逸帆透露,甚至「為了減少病人不舒服的症狀,通過類固醇的添加從源頭去降低免疫反應。」如此短短幾天便感受到病情舒緩,但吳欣潔也補充:「除非患者真的極度不舒服,否則不建議使用(類固醇)」。吳逸帆提到,類固醇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荷爾蒙,能夠消除免疫發炎反應,亦即能緩解感冒時的不適症狀,但同時卻也減低身體免疫系統對入侵病毒產生的反應。「這樣反而可能會讓病程拖得比較久,甚至增加其他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他強調,類固醇因為作用很廣,所以少數人在短期使用它後,可能需承擔水腫等輕微的副作用;長期使用,身體則會出現較嚴重的異常。「感冒時醫生主要是針對症狀治療。」吳欣潔說明,民眾吃了藥效強的藥,雖然能讓症狀得到緩解,但卻需要由我們的腎臟吸收、代謝,久而久之對身體更是傷害。因此民眾感冒時,應適度休息,而非用強效的藥物使自己誤以為身體已經康復。
兒童醫療人才斷層 未來重症恐須至國外求醫
生活
專題
第1651期
兒童醫療人才斷層 未來重症恐須至國外求醫
焦點
2017-05-05
【專題記者張寬逸、張碩、楊進傑、鄭雅方、黃慧文綜合報導】你知道未來有特殊疾病的孩子可能面臨在台灣難以治療的險境嗎?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的調查指出,民國103年全台兒科醫師共有3273人,但近6成為基層兒科診所醫師,醫院兒科人數僅佔4成,24小時兒科急診醫師嚴重不足。目前全台兒科資源充裕地區僅剩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其餘約一半縣市皆缺乏兒科資源。除了少子化造成病人減少,在兒科的訓練及工作時數長,醫療糾紛多和健保給付低的多重壓力下,幾乎沒有年輕醫生願意加入行列。醫生平均年齡增加,新進人數逐漸減少,未來台灣的兒童醫療品質勢必下降。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醫師指出,政府若不重視現在的醫師訓練,台灣兒童未來很可能需要到國外治療特殊疾病。少子化的社會下,國家應該要開始思考台灣的兒童醫療該如何突破困境。診所收益優渥 醫院兒科醫師拉警報 近年來少子化衝擊造成台灣人口結構越來越趨向倒三角型。兒科病人數減少,兒童醫療市場縮小,醫院分配給兒科的資源自然下降。另外,少子化的問題讓家長對孩子更加溺愛,導致醫療糾紛增加,即使全民健保有分配額外的加成給付【1】給醫護人員,卻仍然無法吸引年輕醫師投身兒科界,未來等到老一輩醫師逐漸退休,兒科醫師也將愈來愈少,形成惡性循環。「對醫院經營者而言,兒科就是『虧本』科,賺的錢少,卻需要很多人力資源。」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邱南昌無奈表示,能夠堅持在兒科的醫療人員需要一點使命感,「儘管我們希望多一點兒童醫院,但兒童醫院虧本更多,需要政府的補助,否則如果繼續經營下去也不知道能撐多久。」「從花蓮到台東長達200公里,兒童的心臟次專科醫師卻只有一到兩位。」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他指出,兒科醫師最為匱乏的就在於急重症和次專科(例如兒童血液腫瘤、兒童心臟等等)。除了缺少次專科醫師,全台現在僅有四間兒童醫院,分別為台大醫院、台北馬偕醫院、中國醫大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吳春福董事長表示,大都市有比較充裕的醫療資源雖然合理,但相反地造成了偏鄉地區兒童醫療資源匱乏,在兒童次專科醫師本身就缺乏的情況下,能夠分配到偏遠地區的醫師只會更少。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俞志誠醫師指出,多數兒科醫生會選擇自行開業,「一般兒科醫生在醫院月薪大概15萬,但自己開業的一個月就可以賺到三、四十萬。」俞醫師坦言,很多醫生喜歡責任小、負擔小、待遇差不多的工作環境,但醫院的環境都剛好相反。 醫院工作繁忙,住院兒科醫生需負擔的責任也相對沈重,許多人選擇自行開業。 製圖╱黃慧文小兒科醫師減少,不僅會引起工作過勞,醫療品質也會下滑。任職於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任、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呂立醫師指出,台灣平均一位小兒科醫師要照顧近4000名兒童,工作量大可想而知。過勞造成的壓力過大,除了會讓手術的風險增加,更可能引發兒科醫師的出走潮;對病人來說,也會拉長等待手術的時間,進而影響醫療品質。長久下來將造成醫師人數、訓練質量都不足,醫療水準下降等問題,病人有可能面臨要到國外求醫的窘境。在多重且複雜的兒童醫療困境下,影響最深的,就是需要大量住院資源的急重症病童。兒童需要的醫療 不是大人的縮小版沈淯瑱小姐的兒子冠伯因為闌尾炎發現得晚,導致發現時已經進一步產生腹膜炎。她表示,家醫診斷說明是腸胃型感冒,但沒想到兒子冠伯的食慾越來越差,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病情的嚴重。邱南昌醫師表示,家長將感冒的孩童帶去「非兒科」的科別治療,並不是最適當的選擇,需要讓受過兒科醫療訓練的醫師處置較安全。在兒童患者身上,小小的感冒,卻有可能是其他併發症的前兆。兒童用藥劑量和成人不能以體型衡量,邱醫師表示,若在孩子身上使用成人的用藥量可能會導致藥物的副作用增強。「治療的用藥和劑量都不一樣。」他舉例孩子因細菌感染要開抗生素時,不能因為他的體重較輕,就直接用成人的藥量換算,因為兒童的生理和成人不同,很多藥物不一定適用。吳春福董事長表示,兒童處在快速發育階段,體型、器官尺寸在相同年齡層中差異也大,導致在醫療器具或耗材上規格不一。以嬰幼童心臟手術來說,手術用的醫療器具就要分成多達18種不同尺寸,然而成人卻只要兩種。兒童器官微小造成手術難度提高,和成人手術的時間相比,會多出至少兩到三倍。兒童醫療和成人醫療相比,不僅有器材和身體機制的差異,心理方面也不一樣,兒童的心理需要特別照顧。而台灣除了醫療資源不足以外,兼顧兒童心理的友善醫療也不足。兒童容易情緒不穩、疼痛忍受度低,也不像成人具有自主表達的能力,所以在情緒安撫、引導治療上就要多花上許多時間和人力。「孩子治療時,我們會利用玩具或是送貼紙的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任職於歷新醫院的兒科專科護理師宋明珠表示。邱南昌指出,兒童在生理上是個未成熟的個體,身體狀況和成人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兒童醫療牽涉到的是孩子的發育;就心理層面而言,兒童醫療的目的應是減輕孩子內心的負擔。 醫院為了減輕兒童住院壓力,會在院內設置卡通圖案的壁畫。 圖╱張寬逸攝推廣兒童友善醫療 讓孩子不再畏懼治療許多家長常常對孩子說:「不乖,就帶你去打針。」希望藉此讓孩子聽話,卻沒顧慮到自己的孩子心中,已經產生了對醫院的恐懼,害怕接受醫生的治療。「兒童友善醫療」觀念是目前國內醫療環境中最缺乏的。「兒童友善醫療是一種輔助,讓孩童能更配合治療。」邱南昌醫師說道。兒童友善醫療的概念,是從生病兒童的心理出發,透過硬體設備以及治療方式的改變,讓醫院不再是既有的冰冷、可怕的印象,讓兒童把醫院視為生活的一部分。邱醫師表示,在兒科樓層的環境做許多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設置,像是壁畫、遊戲室、甚至會在醫護人員的衣服也會做添加圖案,以分散、減少孩子的緊張感。另外,根據孩童的需要,牆壁扶手的高度、桌子的高度、廁所使用的馬桶也會為了孩子特別設計,以符合他們需求。身為重症病童媽媽,沈淯瑱表示,兒童友善醫療概念對於家長的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幫助。「看到小孩子哭鬧,或是身體有狀況的時候,爸媽心裡也是很擔心。」她說道,表示兒童友善醫療也能夠使家長放心,將孩子交給醫生做最適當的治療。 馬偕兒童醫院在病房特別設置智慧型裝置,讓孩子能夠閱讀、看電視和聽音樂。 圖╱張寬逸攝兒童友善醫療概念除了有專門為孩子設計的硬體設施、較親近孩童的治療方式,兒童醫療輔助師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吳春福表示,一名專業的兒童醫療輔助師除了需要具備基本的兒童心理學、對醫療行為也要有足夠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本身對孩童的喜愛和溝通能力。但兒童醫療輔助師的門檻高,國內缺乏相關課程訓練,必須到國外修課通過認證才得以取得證照,導致台灣培育上的困難,十年之間只產生三位兒童醫療輔助師。儘管台灣在這方面的人才訓練緩慢,吳春福認為醫師的「觀念」還是最主要的因素,「只要醫生能夠站在病童的角度出發,友善行為就已經走出大半。」他也提到,北歐國家和美國的兒童醫療發展都非常值得台灣學習。吳春福表示,兒童沒有投票權,又不善表達,在社會上屬於「弱勢族群」,因此兒童在醫療環境上的保障相當重要。他強調,讓兒童進到醫院,不應該是進到一個令他們害怕的環境、強制性地進行醫療行為,而是給他們一個能夠安心的空間,多一些溝通,讓他們相信醫生。 兒童醫院會舉辦活動,請表演者到院內與病童互動,活躍病房氣氛。 圖╱翻攝自馬偕兒童醫院守護未來主人翁 保障孩子醫療權利面對兒童醫療經費和人才短缺的困境,邱南昌醫師認為,台灣需要重視少子化問題,對兒童醫療而言,經濟上的支持非常重要。在台灣,願意長時間捐助兒童醫療的企業非常少,但是在美國,即使兒童醫院同樣和台灣面臨虧本的問題,但它們能夠得到許多企業的捐助。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醫師表示,國外的企業懂得回饋社會,雖然目前台灣還沒有這種風氣,但假以時日,台灣企業也許就會漸漸跟進。然而兒童醫療除了少子化所帶來的影響,健保制度的不足也是很大的問題。健保制度雖然對兒童醫療有加成給付,但對醫療院所的補助依然不足。邱南昌醫師指出,兒童醫療的成本較貼近實際人力面,但目前的健保制度給付醫療人員的費用相當低,計算上也不會考慮時間成本。黃璟隆醫師也認為,政府應該免除兒童的「健保部分負擔」費用。「政府要鼓勵年輕人生小孩,就要拿出誠意,幫家長分擔這些費用是一種方法。」他也提出「配合款」的方式,讓政府提供部分經費,協同醫院資金,改善兒科環境,補足經費不足的困境。「政府要把訓練醫師當成責任,人才流失的結果,會造成兒童急重症只能到國外求診的情況。」吳春福董事長表示,透過成立兒童醫療基金會,除了倡導兒醫議題外,還提供補助,以幫助重症病童。並推廣硬體、軟體方面的改變,如兒童醫院的空間改造;到各大病房替病童進行藝術治療,以及培養取得國外證照的兒童醫療輔導師,回台灣做友善輔導等。另外更設立玵了「兒童醫療貢獻獎」,給予優良的兒科醫師鼓勵與肯定,繼續為兒童醫療的環境努力。「蹲下來,站在兒童的高度來看『醫療』這件事。」吳春福董事長語重心長地說,兒童醫療要完善,唯有大家的重視與支持,才有長遠的未來。附註:【1】加成給付:實稱「護病比加成」。護病比表示平均每個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護病比越高,表示每位護理人員需照顧病人越多,也會造成病人死亡率的上昇。台灣在 2015年醫院評鑑的基準是全日平均護病比為 1:9(醫學中心)、1:12(區域醫院)及 1:15(地區醫院)。而美國為 1:6;日本為 1:7(醫學中心)。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調查,健保給付住院護理費每日 492元到 613元,約為護理人力實際成本的二分之一。 
無國界醫生「穿梭救援間」展 民眾化身醫生體驗最前線
藝文
第1624期
無國界醫生「穿梭救援間」展 民眾化身醫生體驗最前線
焦點
2016-05-05
【記者蘇奕菲台北報導】「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的「穿梭救援間」亞洲巡迴展覽,首次來台展出,展期至8日。展覽以三個緊急救援任務為主題,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搭建三個帳篷,放置真實醫療用具及物資,仿造伊波拉疫區、戰場和營養不良三種情境,讓民眾有如無國界醫生的醫護人員,親身體驗無國界醫生的救援現場。 「穿梭救援間」展覽的帳篷中充滿專心聽導覽的觀眾。圖片/蘇奕菲攝。民眾在入場前可以使用展區機器拍攝大頭照,製作自己的救援工作證。展場內民眾安靜聆聽語音導覽,不同於一般的語音導覽,解說員模擬救援前線的情境,不時放出跑步聲及嬰兒哭聲等音效,並假裝聽眾是救援人員,藉由對話方式介紹救援現場的執行流程。 民眾再進入展場前,製作自己的救援工作證。圖片/蘇奕菲攝。伊波拉疫區的帳篷中,擺設著真實病毒保護衣及顯微鏡等設備。2014年時賴國受伊波拉病毒侵襲,共有近5千人死亡,無國界醫生邀請護理師趙卓邦分享當時救援經驗。趙卓邦向聽眾介紹帳篷診間,帳棚分為低危險區及隔離感染病人的高危險區,救援人員必須穿上從頭到尾緊密的防護衣,他們每次進入危險區時,都會圍起一圈並祈禱,「因為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得病。」 伊波拉帳棚旁擺設出真實的病毒防護衣。圖/蘇奕菲攝聖約翰大學國際商務系學生林佳麟表示,參展後她更了解無國界醫生最前線的實際救援情形。她說,伊波拉疫區的帳篷讓她感覺置身危險,並體會到救援人員以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的感覺。在戰爭現場的帳篷,則有圖表介紹將病患檢傷分流的程序,也擺設真實的手術用品,語音除了時時傳出槍響,甚至會突然發出「碰!」一聲的爆炸聲響。解說員陳述曾有病患兩手扶著頭部來到診間,因為脖子兩邊都被砍傷。也有救援人員目擊當地人開心揮舞一隻遭砍斷的手臂,藉以慶祝打仗勝利。 營養不良帳篷中,有嬰兒體重測量器及玩偶。圖片/蘇奕菲攝。對於想加入無國界醫生的大學生,台灣辦事處經理鄭巧鈺建議,必須先了解並尊重救援目的地的文化,以加強與病患的溝通。趙卓邦則表示,心理準備也很重要,「不要想像無國界醫生是英雄。我們是被動的」,救援人員並不會衝到爆炸現場救援,救援人員經常必須在防空洞中躲避砲彈攻擊,只能在雙方停火時才能外出,從事任何任務仍以自身安全為主,「我們自己安全才能救人。」無國界醫生台灣辦事處在4月初甫成立,目前規模仍較小,只有4位工作人員。鄭巧鈺指出,許多民眾誤以為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皆為醫生,但其實醫護人員只佔總體成員的58%,42%為工程師、水利專家、財務管理等非醫療救援人員。台灣辦事處未來預計舉辦更多展覽,希望讓台灣民眾更知道世界各地的人道危機事件。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