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防空洞成展場 聲光塑造氣候災難
藝文
第1710期
防空洞成展場 聲光塑造氣候災難
焦點
2019-10-24
【記者何昀儒基隆報導】淙淙水聲與波動的藍光環繞在防空洞內,象徵海平面若持續上升,海水可能成為人們避難的原因。《未來避難所》於18至20日在基隆市許梓桑防空洞展演,是一齣以防空洞為展場的作品,全劇以聲音與燈光敘事。這次特別邀請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班的林佩儀負責田野調查,協助媒合場地資源,並由導演李慈湄帶領藝術團隊執行創作。 波動的光影,映照在老舊的防空洞牆面,寓意著海平面若持續上升,在未來,海洋可能成為人們避難的原因,而基隆將會是全台首當其衝面臨海水入侵的地區。 圖/林育全提供2017年開始,台大城鄉所團隊「化被洞為主洞」於基隆展開防空洞的田野調查,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與民眾分享調查成果,並首創在當地防空洞內舉辦闖關與展覽活動。團隊成員林佩儀解釋說:「希望引起關注與討論,讓居民更加認識家鄉的環境,藉此推動防空洞空間活化。」近年來,此想法逐漸獲得地方政府與民間的響應,本次活動即是由基隆市政府主動發起籌辦。 出身基隆的導演李慈湄表示,自己對防空洞早就習以為常,開始籌辦此劇場後,才意識到家附近處處可見防空洞遺跡,是件特別的事。 圖/林育全提供「防空洞是地方長輩們津津樂道的童年回憶,小孩子會自製粉筆火把,在洞裡探險玩耍。」林佩儀說明。但自從洞口被柵欄封閉,防空洞與居民的生活脫節,甚至成為治安死角。基隆過去是重要軍港,時常成為空襲目標,防空洞因而遍布街頭巷尾,再加上地形不利於戰後填平、掩埋等大工程進行,造就基隆現存防空洞數量高居全台之冠,約600多個。團隊期望這個承載歷史記憶的空間,能重新被認識與利用,成為展現城市新風貌的另類舞台。 演員馬妞使用粉筆在牆面上塗鴉,搭配五彩迷幻的燈光,象徵防空洞在過去,是孩童探險玩樂的場所,而這個獨特的兒時記趣,如今成為地方長輩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圖/林育全提供而劇本的創作理念則來自導演李慈湄,他在思索老舊防空洞與當今社會的關聯性時,想到將作品結合「氣候難民」的議題,使觀眾更有感。他提到,基隆附近海域是台灣海平面上升最嚴重的地區,但多數居民並不知情。透過「戰爭難民」與「氣候難民」的對比,李慈湄想提醒觀眾,「過去的災難(空襲)仍未遠,未來的浩劫(全球暖化)也許就在眼前,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團隊透過獨特手法,製造各種聲光效果,藉此打破時間的線性,讓觀眾在防空洞裡感受不同時空的縱橫交錯。聲音的部分主要利用重低音製造壓迫與窒息感,營造「避難所」的氛圍。而為與「未來」的主題相呼應,團隊發揮巧思,在拇指琴(註1)和小提琴中,加入硬幣或紅豆,創造未知的聲音元素。以冰塊敲擊水缸,則是能製造冰川融化破裂的聲響。演出的最後,樂手廖于萱在洞口吹奏單簧管,模擬基隆港灣響起的船笛聲,象徵災難過後的希望。 燈光的部分,李慈湄邀請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黑米(Helmi Fita)負責設計。他利用特殊燈具,製造波動的藍光,建構海水晃動的感覺與意境。觀眾涂千曼分享觀劇感想,他說:「演員用粉筆在牆面上塗鴉,搭配五彩迷幻的燈光,彷彿重回防空洞過往作為孩童遊樂場所的美好時光。」 藝術團隊就地取材,利用樹枝製造幾何形狀的光影,導演李慈湄解釋,幾何圖形是充滿未來感的素材,小至水分子的結構,大至宇宙觀,能夠給予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圖/林育全提供註1:拇指琴又稱手指琴或卡林巴(Kalimba),是一種非洲的傳統樂器,利用椰子殼或木盒再加上鐵片震動發聲,一般以拇指撥動鐵片來彈奏。
它樂園打破性別二元印象 跳脫男女討論性議題
藝文
第1693期
它樂園打破性別二元印象 跳脫男女討論性議題
2018-12-21
【記者范莛威台北報導】一滴一滴的經血在水中暈開,慢慢將畫面染成暗淡的紅色,像一朵朵綻放中的鮮花。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的楊芮雯,自16日起在防空洞藝廊舉辦《它樂園》個展,試圖打破性別二元化的社會印象。楊芮雯說:「它,是陰性,是存在於每個人體內,不論是特質、感受、或是任何無法被定義的事物。」他補充,對於陰性,大部分人可能只會連想到女性。但在展覽中,陰性沒有性別,而是指涉每個人心中較為陰暗的部分,並以「它」來代稱。〈花朵製造器〉為長達10分鐘的錄像作品,從女性每個月都會生的「病」出發,將經血一滴滴倒進水中。楊芮雯說:「每個人對於月經的感受與想法都不同,有覺得經血骯髒的男生,也有像我一樣痛得要死的女生。」觀展民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班藝術理論與評論組學生林嘉萱說:「這件作品給人的想像空間比較大,讓觀眾可以融入展覽中。」 〈花朵製造器〉為錄像作品,為藝術家搜集自身經期時的經血,滴在靜止的水面上。 圖/范莛威攝「因為電視廣告,國中男同學都覺得經血是藍色的。」〈None Life〉是由訪談整理而成,分為月經、性事、性騷擾與性別四個故事,一冊冊被掛在牆上。楊芮雯補充,希望觀眾可以從作品體驗到彼此的差異,並從其中獲得一些共鳴。觀展民眾楊沛霓表示,能夠感受到作品中毫不修飾的自然,「在關於女性被性侵或歧視的時候,能體會那種無奈的感覺。」除了女性之外,作品將討論範圍擴大到了同性戀、異性戀、跨性別者,和無性戀者,所有和陰性相關的「它」。楊芮雯希望觀眾能夠不被他或她所侷限,而是用無性別的角度去體驗。林嘉萱則認為,展覽有點過度聚焦在陰性的負面焦點,若是能夠多呈現一點正面的論述,或許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None Life〉為一套八冊的訪談文字,從月經講到性事和性別,掛在展場的牆壁上供人翻閱。 圖/范莛威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