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雲科大造交通安全裝置 雷射警示破解行車死角
新知
第1757期
雲科大造交通安全裝置 雷射警示破解行車死角
2021-11-17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社會上的車禍事件往往怵目驚心,其中大型車「視線死角」和「內輪差」造成的事故尤其嚴重且數量多。行政院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數據顯示,在民國109年全國道路交通事故中,「大型車案件導致死亡」人數高達405人。為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副教授彭立勛帶領碩士生林愛詠研發「交通安全距離裝置」,獲得2021第十五屆波蘭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金牌。此裝置可主動標示路上的危險區域,並及時提醒駕駛人,以保障其行車安全。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副教授彭立勛,帶領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碩士生林愛詠,研發「交通安全距離裝置」。 圖/彭立勛提供研究團隊提到,裝置靈感源自商標投影機與雷射筆,故此裝置使用「區域劃分警示雷射」,投放區域型的警示網。駕駛可將裝置固定於車體,啟動時便會向車體附近投射警示網,確保周邊行人和車輛的安全。林愛詠說明,警示網的安全距離會根據車型大小而設定,最遠可投射7.5公尺。 警示網的安全距離根據車型的大小設定,各向左右兩邊後視鏡的側邊投射扇形,並向後方投射一個三角形方式警示網的範圍。 圖/彭立勛提供此外,裝置為了讓駕駛視野的兩側死角畫面更為清晰,設有高像素的感光耦合元件。林愛詠解釋道:「裝置能看到比人眼更佳的畫面,在靈敏度和解析度上,有更優質的成效。」他補充,感光耦合元件中的畫面,會即時傳回到駕駛的螢幕上,除了增強行車安全性,更能夠全程錄影。相較於傳統的警示器較為被動,此裝置更為主動地標示行車時的危險區域,彭立勛強調,「裝置能依據天色的狀況改變警示的光線,達到最大程度的提醒,用意在全時段及全路段保護用路人的安全。」他表示,此創新也可應用於建築及施工工程,作為施工及工程上的警示,例如在進行炸藥爆破時,可預先使用雷射光束,標示出爆炸可能波及的範圍,警示現場的人員應遠離危險區域。 裝置能依據天色的狀況改變警示的光線,達到最大程度的提醒,在全時段及全路段保護用路人的安全。 圖/彭立勛提供臺灣警察專科學校交通管理科副教授王銘亨說明,大多數車輛只有安裝影像監視系統,死角處並無自動警示系統,且駕駛人容易忽略影像的內容,通常發現時已來不及。他建議,「此裝置若能依所測得相對的距離,由系統設定採取警示或自動煞車等功能,應可大幅提升該設備的實用價值。」彭立勛認為,裝置未來可以安裝在小型車、機車等交通工具,或是為其他具有危險性的工程機具客製化設計及應用,作普及化發展,打造更全面的安全環境。他說:「希望能夠和有這項需求的汽車廠商合作,並進行改良,將裝置安裝在出廠的汽車上。」團隊期望裝置讓汽車駕駛人提早注意到危險,避免意外發生,及時保持安全距離。
雷射繞射零死角 臺科大創腫瘤細胞檢測技術
新知
第1755期
雷射繞射零死角 臺科大創腫瘤細胞檢測技術
2021-10-27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癌細胞轉移與癌症致死率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中央研究院資料顯示,癌症患者約有90%死於癌細胞轉移,多數病人因前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無法及時的治療。為了讓醫生更有效的做出應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光,帶領研究團隊研發「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加速檢測用藥是否準確,望能提升癌症治療效率。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獲得2021未來科技獎。 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提供癌症又稱惡性腫瘤,當腫瘤細胞從原生器官組織脫離,進入血液後即為循環腫瘤細胞,而當細胞進入新的器官組織後開始增生,即會造成癌症轉移。傳統療程主要透過化學治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以電腦斷層監控是否復發。不過,陳建光說明:「腫瘤大小變化慢,很難即時看出治療是否有效。」因此,多數食道癌患者在藥物治療後,醫師仍會採取預防性治療,切除部分食道進行重建手術。陳建光因不忍看見許多食道癌病人飽受食道切除所苦,於是著手進行研究,經過七年的時間,成功研發出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他解釋,雷射穿過晶片上的表面結構時,會產生繞射現象,因此當血液流過晶片,循環腫瘤細胞會留在晶片不同大小的隙縫上,造成雷射的繞射角度改變。而角度改變的比例跟循環腫瘤細胞數量呈正相關,藉此可以快速地反推細胞數目。 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利用繞射角度的變化,推估循環腫瘤細胞數量,藉此快速的判斷醫師用藥是否有效。 圖/陳建光提供此外,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只需耗費約一小時就可以評估出循環腫瘤細胞的數目,相比傳統檢測系統約需要三個月才能看出成效,節省許多時間,「癌症病人沒有幾個三個月可以耗損。」陳建光強調。此外,傳統檢測系統需仰賴人力判斷,不僅較易出現錯誤,且一次1萬5000元的檢測費用也相當昂貴,容易造成病人負擔。陳建光預估,使用雷射微流道繞射晶片裝置進行檢測,一次大約只需500至1500元。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陳明晃認為,循環腫瘤細胞可以作為輔助檢測,但不能當作唯一判斷標準,他質疑:「會不會腫瘤縮小到一個程度,外面殺得很乾淨,但原發的其實還沒有清乾淨。」不過陳明晃也相當樂見新技術的出現,期待日後受到認證,能實際運用在醫學上。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光希望日後能將裝置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並且將操作頁面簡單化,讓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也能輕鬆使用。 圖/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提供目前,該裝置屬於半自動,團隊希望能將裝置改為全自動。另外,考量到並非所有人都具備醫療專業知識,團隊期望可以精簡操作介面、簡化步驟,陳建光強調:「護士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得到答案。」團隊成員、臺科大材料系學生徐祥輔也補充,若要將此技術普及使用,仍須通過諸多認證。目前,晶片裝置只進行食道癌及子宮內膜癌臨床測試,陳建光期許未來此裝置能完成更多測試,以適用於每一種癌症,造福更多癌症病友。
悔「刺」客代價高 風靡紋身仍應謹慎而行
藝文
影音
第1668期
悔「刺」客代價高 風靡紋身仍應謹慎而行
2017-12-07
【記者徐湘芸、羅文妤台北採訪報導】一幅幅刺青作品,在紋身師俐落的筆下慢慢成形。刺青過去雖然常被貼上負面標籤,但隨著近年來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民眾接受度也隨之提高,甚至成為了一種流行的象徵。台北紋身總工會秘書長齊文豪表示,從16歲入行,到現在34歲,紋身以前對大家來說,是兄弟、幫派或是比較不好的東西,但現在大家多會把屬於自己風格的東西,做一個代表性的象徵,會放在自己身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邱品懿則是預期親友得知自己刺青會反彈,卻意外獲得正面的回應。許多愛好刺青文化的人,都會慕名至台北西門町的紋身街,但也有不少人會事後反悔,不過你知道,想要消除紋身要付出多少代價嗎?雖然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紋身,坊間也出現許多業餘刺青師,不過想要反悔、去除這項印記,卻是難上加難。因為除了在舊有刺青上覆蓋更大的圖案,就只能花費高額執行雷射消除,因此仍有民眾對刺青持保留態度。「我不想在身上留下一個可能會永久存在的東西。」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張芷娟說道。墨蝶刺青店的刺青師阿蝶提到,雷射沒辦法一次根除,那要慢慢累積,價錢比較昂貴。目前消除刺青最有效的醫療方法,是利用光震波的皮秒雷射,可以在短時間內擊碎黑色素粒子,加快皮膚代謝,提升消除紋身的效果。但同時所花費的成本也相當高,以一個手掌大小的刺青為例,單次雷射就高達兩三萬元。古亭光澤診所院長陳眉穎醫師指出,皮秒雷射是運用光震波效應,熱傷害比較小。同時也說道,刺青師傅若用專業的染料,通常比較密,深度比較深,要除掉通常要進行10次以上的療程。因此,為配合愛美卻怕留疤的民眾,市面上除了紋身貼紙外,也逐漸出現許多替代商品,像是主打兩周期效的果膠紋身,或是印度彩繪henna,都能滿足大眾追隨流行的嚮往。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學生王禪婷表示,印度彩繪henna不像紋身一樣永久性的。henna沒有化學成分,是花粉類原料製成,色素會慢慢掉。儘管民眾已對刺青的刻板印象改觀,甚至成為一種紀念的方式,但還是建議執行前應多加考量,否則成了「悔刺客」,可要付出不小的代價。https://youtu.be/fCRDxDL8rCY
國內首產 清大研發超快雷射
新知
第1634期
國內首產 清大研發超快雷射
2016-10-26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超快雷射(Ultra-fast Laser)技術國內研發自產,醫療與工業界的超快雷射使用不用再仰賴進口了!國立清華大學「萌芽新創團隊」,自行研發產製「超快光纖雷射」,提供雷射產業更便利的商業環境。 米雷迪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李建中(左)與清大光電所學生王權志(右)展示其成果「超快光纖雷射原型機」。圖/李恩攝超快雷射又稱作「飛秒雷射」(Femtosecond Laser, FS Laser),顧名思義,其雷射光的速度已達到一般電子儀器無法測量的程度,故能在極短的時間、極小的空間,以及素材無法透過肉眼所視的情況下進行物質加工。清大光電工程研究所學生王權志參與該新創團隊,共同探勘高度商業化潛力的超快雷射技術。他表示,因超快雷射的瞬時功率高,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能量於物體並作雷射切割,過程中消耗極小的熱能,因此能夠不受熱影響而損毀,並製出精密的成品。對於動物細胞切割研究、陶瓷的微鑽孔與半導體精密儀器檢測,都能有更精緻的成果。其中,微鑽孔技術相較於一般的傳統雷射技術,超快雷射鑽出的圓孔邊際更能維持物質原貌;應用於醫療中,能夠精密地切割、製造出不毀損原材料的血管支架,提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良好的精密醫療器材。共同參與研發的米雷迪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李建中指出,相較於國外的超快雷射技術應用,國外引進的技術設計不一定符合國內醫美、醫療、精密加工和細胞研究等各領域的應用規格,進口代理商也無法配合製作。對此,王權志表示:「我們能夠客製化做出業者對超快雷射的應用需求,提升雷射技術於各產業的可能性。」 清大萌芽中心專案副理王忠祥(左)陪同新創團隊於2016台灣國際雷射展展出「超快光纖雷射」。圖/李恩攝超快光纖雷射能針對精細加工科技與半導體作檢測,而目前國內並無製造超快雷射的團隊,因此該次研發不僅可以改善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的不足,光纖導入更能讓雷射在光纖中進行而不受空氣擾動,日後若普及於血管支架等醫療精密器材工業、細胞切割與研究領域,能夠改善傳統雷射切割技術受熱影響的問題。超快雷射在台灣的應用廣泛,舉凡精密醫療器材製造、醫美技術、雷射視力矯正及極精密加工產業,對此,清大光電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明彰表示,超快雷射的市場潛力廣大,國內卻無直接的供應商提供技術,因此透過此次的研究,期待讓台灣有更良善的雷射產業生態,也希望塑造光電科系相關青年更好的發展環境。
活用雷射技術 環保滑板奪冠
藝文
第1634期
活用雷射技術 環保滑板奪冠
2016-10-26
【記者陳問荷台北報導】「2016台灣國際雷射展——雷射工藝競賽」19日至21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從水龍頭到擺飾品,民眾可以看到雷射切割、雷射浮雕等技術應用在各類作品上。經歷兩天的投票後,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師生組成的「人因實驗室」環保滑板拔得頭籌。「人因實驗室」秉持環保概念,利用厚紙板設計系列作品。其中滑板的外觀維持紙板原色,多層結構的表面則佈滿十字形鑽孔,除了裝飾以外,也用來嵌合上下層紙板,兼顧結構和美感的設計使其在24項作品中勝出。指導教授黃存宏表示,團隊成員喜歡一起玩滑板,因此選用灰紙板並用雷射切割出網狀架構,再使用環氧樹脂黏合,做出可承重80公斤並成功滑行的滑板。團隊成員、勤益科大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學生張靖旻則表示,普通楓木做成的滑板動輒新台幣上千元且須砍伐樹木,這次做出來的滑板使用再生材料,造價也較便宜。參展民眾張喬雯認為,做出這樣材質的作品令她驚艷,日後希望再加入防水功能,讓作品更實用。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人因實驗室設計出的環保滑板,其穩定的結構可承重80公斤並且成功滑行,拔得這次工藝競賽的頭籌。圖/陳問荷攝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學生李雅黛的參賽作品〈野豬到〉,使用雷射燒灼切割木頭表面,做出野豬的牙齒和鼻子,可當作名片夾使用。此為李雅黛大學二年級時首次接觸雷射技術而設計出的作品,她表示,雷切後的焦痕,適合表達野性的感覺。 作品〈野豬到〉以雷射在木頭表面進行燒灼和切割,表現出野性和可愛的反差。圖/李雅黛提供台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工業技術研究院、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台灣國際雷射展今年邁入第四年。首度加開的雷射工藝競賽,告訴民眾雷射技術不只可以應用在科技及工業上,藝術和美術中也能展現雷射技術的軟實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