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用鹽水漱口就能治療牙周病。」、「大人在加油,小孩在車內玩手機,結果手機電磁波引爆。」、「杜拜市油管爆炸!造成許多人傷亡。」這些標題對你來說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總有數以萬計、來自網路的資訊充斥你我身邊。然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查證,多半直接相信訊息內容。此情況更促使近年來「假新聞」熱潮,認定網路上資訊不實的內容全為人人口中喊打的假新聞。
究竟「假新聞」(Fake news)的定義為何?未經查證的內容可以稱作是「新聞」嗎?抑或者網路謠傳內容只能稱作「假消息」(Misinformation)呢?
新聞媒體須具備事實查核的能力,確保報導的真實性,產出「假新聞」是新聞業的大忌。 圖/黃婕攝
首先,必須先定義「新聞」這個詞,根據曾任《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分社社長比爾.科瓦齊(Bill Kovach)及曾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國會記者團團長湯姆.羅森斯蒂爾(Tom Rosenstiel)所共同合作的著作—《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書中闡明新聞的首要義務為符合事實,新聞工作者須透過自身專業能力驗證消息來源。換句話說,新聞的產製流程必須經過記者的採訪驗證,並於刊登時註明報導的責任歸屬。
西元2019年6月12日在突尼西亞首都舉行的第30屆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世界大會上通過《全球新聞工作者道德憲章》,第一條規定即強調記者的首要職責是將真實帶給大眾。沒有經過第三方查證、沒有責任歸屬的報導不能稱作是新聞,產出假新聞更是新聞業的大忌。
假新聞與假消息的定義不同,「假新聞」應是指具有事實查證功能的媒體刻意編造虛假事件;而任何人捏造的不實內容則為「假消息」。兩者產製方式不一,但近年來假新聞一詞,不斷被擴大解釋。只要是不具名謠傳內容、非全面過於偏頗的事實闡述、與自己立場不相符的報導,都容易被扣上假新聞的帽子,想拿也拿不掉。因此當「假新聞」成為網路熱門詞後,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是更嚴峻的工作環境。
「求真」是新聞工作者的首要職務。然而,當假新聞一詞定義不明時,容易使新聞工作者面臨嚴峻的工作環境。 圖/王崴漢提供
為何「假新聞」一詞被擴大解釋?可以回溯到2016年的美國大選。
2016年的美國大選後,「假新聞」一詞成為家喻戶曉的熱門關鍵字。然而,當美國情報單位指控,由於外國勢力散播選舉假新聞導致川普入主白宮時,這個詞已經成為川普攻擊媒體的武器。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CNBC)報導,20日到26日共 7 天的每日平均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美國在過去一週日均病例數創下新高,來到單日新增 68,767 例確診。此報導一出,川普立馬在推特上發文高喊:Fake News。舉凡對川普不利的新聞,只要以「假新聞」一詞回擊,無論事實與否,便能使報導蒙上難以擺脫的不信任感。
明明事實查證是應盡職責,卻刻意捏造虛假新聞固然可惡,但在我們大聲嚷嚷的假新聞中,又有多少是網路謠傳的假消息呢?
學會如何分辨假新聞與假消息,不輕信轉發來源不明的訊息,是當代閱聽人需要具備的媒體素養。畢竟,假新聞與假消息之所以能迅速傳布,靠的正是利用恐懼卻又不思考的人性弱點,這也正是你我面臨的挑戰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