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專題
第1777期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2023-03-16
【專題記者陳孟樺、程心、黃𦲽湄、鄧芯怡綜合報導】ChatGPT於去年11月出世,截至3月15日模型已更新至第四代。德國媒體公司阿克塞爾・斯普林格集團(Axel Springer SE)執行長杜普納(Mathias Döpfner)也在3月宣佈準備裁員,轉型為數位媒體公司。《聯合早報》數位資料記者卞和在試用ChatGPT後,發佈了《我是記者 ChatGPT會取代我嗎?》。國外媒體實際推動裁員計劃後,ChatGPT會「取代」編輯記者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新聞界逐漸瀰漫出失業焦慮。「ChatGPT的分析能力或許能有效貼合受眾偏好,大量給出讀者所需的資訊。」《報導者》記者兼策展編輯洪琴宣同意ChatGPT的長處,認為生成型AI或許能在新聞界創造立足點。另一方面,採訪經歷九年以上、目前在《大誌雜誌》擔任主編的陳芷儀則回應:「採訪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光靠資料蒐集是無法有好專訪的。」究竟ChatGPT會如何影響新聞環境?是創造記者工作的新氣象?還是帶來一場撼動新聞界的新革命呢? ChatGPT 的推出在全球掀起一番熱議,其推出的功能更直指將有可能取代記者的工作。 圖/陳孟樺攝<b>寫下人味——<b>ChatGPT<b>無可取代的記者價值「我(記者)如果學會不要只是去看表面,而是去觀察表象背面那個更深、更細微的人情世故,那就是人的價值。」前TVBS新聞台主播詹慶齡認為,即使AI可以解決技術性問題、產出客觀數據,但人類的思考與觀察能力,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事實上,面對「新聞工作者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聲浪下,受訪的記者大多抱持樂觀心態,同意人類記者仍然有AI無可取代的價值。像是《轉角國際》編輯兼Podcast主持人林齊晧指出,未來AI或許會透過聲音,模擬人類所需要的陪伴,但只有人類可以依據聽眾的需求,配合新聞內容,調整聲調與音量,創造讓聽眾舒適的聆聽過程。他分享,「最早在廣播電台工作時,讀者寫信到電台回饋,會讓人發現原來我講出去的東西有影響力;讀者有這樣的回應,是因為他知道你是一個有人性、有關懷,一個活生生的人。」善於人物專訪的陳芷儀指出,記者的價值在於帶領讀者閱讀一份精華版的資料庫,能將所蒐集的背景資料,融合對談內容、事件發生的背景與觀察到的一言一行,寫成一篇富有人情味的報導。他不假思索地說,記者要會思考、觀察人心的幽微之處,才能讓讀者跟著記者的目光,鑽進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因為記者是「人」,新聞才有溫度。因此,即使ChatGPT能夠分析情緒、掌握語言理解含蓄的語義,仍然不足以贏過現場採訪的記者。ChatGPT目前的確無法同時處理不同的受訪者,從對方的聲音轉換、表情與肢體變化中,判斷應對進退,最終描寫出足夠生動的人物。不同於Podcast、人物專訪的新聞特色,體育新聞則是著重報導賽事成績。相較記者,AI其實能夠更快速呈現即時比分的資訊,因此「即時報導賽事的體育記者將被取代」的質疑也受到關注。喜多運動有限公司特約記者張博涵回應道:「體育新聞雖然重視數據,但它的價值在於,讓沒到場的觀眾也能感染現場氣氛。」他挺直身子回覆,體育記者除了呈現比賽的精彩畫面外,更能夠掌握賽況細節,觀察球員應對比賽的心態,以及教練每個決定背後的策略。 陳芷儀侃侃地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採訪經驗與故事,對於新聞業中AI技術的發展,她抱持著人類可以與時俱進的樂觀想法。 圖/黃𦲽湄攝<b>ChatGPT成媒體翻轉契機 人機協作開闢合作路徑 事實上,在追求速度的新聞環境下,ChatGPT可能會先與人類互相合作。像是《ETtoday》專題記者唐鎮宇曾在專題製作時,嘗試讓ChatGPT提供符合Google SEO(註一)的下標建議與指引,並實際用於製作提案簡報。他認為,未來ChatGPT能協助記者蒐集資料、下標、潤稿、寫程式等工作。註一:SEO是搜尋引擎優化的簡寫(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執行SEO是為了提升網站的能見度與流量,進而創造曝光度與金流。面對環境與工具不斷變動的時代,陳芷儀表示,職業轉型持續發生,而終生學習與成長,才是每個人所要思考的方向。「當你不會畏懼所謂的變動時,焦慮比較像是迫使你去思考還可以怎麼做的動力,而不是一種『啊我被取代了怎麼辦』的恐懼。」他舉例,記者可以適度使用ChatGPT整理數據,並將心力花在深度的採訪報導,以適應大環境的轉變。雖然ChatGPT可以在短時間內輔助記者彙整海量資訊,但它仍有資訊不正確以及來源不明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鄭宇君強調,現階段與AI合作的新聞依舊需要人類進行最後把關,所以如何強化查證能力成為新聞產業的重要挑戰,更是一個轉捩點。鄭宇君抱持開放心態:「即使ChatGPT容易給出真偽不一的內容,但它終究為人所用,各家媒體或許將因此而注重品牌公信力,提升新聞品質。」他指出,隨著ChatGPT的發展,如何應對科技浪潮帶來的衝擊,可能成為台灣媒體產業翻轉的契機。<b>ChatGPT宛如一把雙面刃 記者的理想是否能敵過媒體產業現況?未來AI將逐步取代繁瑣、耗時耗力的工作,技術上更加貼合人類需求,成為新聞人的一大助力。然而,ChatGPT能創造優勢,卻也可能為傳播環境帶來疑慮。目前,台灣的商業營利媒體為了求快、搶點閱,需要大量的新聞或資訊文章來增加觸及率。ChatGPT除了能快速整理資訊並生成無需現場採訪的新聞,它也善於將內容換句話說,有效提高內容產出。未來ChatGPT與媒體合流後,可能使資訊氾濫的情況惡化。也曾擔任中天電視新聞部總監的詹慶齡從媒體角度分析:「對於商業媒體來說只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用它(ChatGPT)會不會降低我的成本。」商業營利媒體早有聘請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並要求他們一天產出八至十篇新聞。工讀生快速敲打鍵盤,滑鼠飛快地在各種媒體的網頁間切換、尋找有趣資訊。不用到第一線採訪,靠拼拼湊湊、改寫轉貼二、三手資料,就能產出「新聞」的工讀生,或許就是最直接被ChatGPT影響的族群之一。曾任《遠見雜誌》財經記者的王昱翔認為:「當雇主受惠於AI的高效生產力,新聞工作者的職缺會因此減少,導致求職者供過於求,媒體環境會過度競爭。」《報導者》董事劉昌德不諱言地說:「ChatGPT對具有分析、訪談、判斷能力的記者來說更是惡夢。」ChatGPT的產出速度比任何輿情蒐集角色都快,成本也更低,進而導致內容農場(註二)訊息的氾濫,甚至還有惡意製造的假新聞。 這就意味著,長篇深度報導將被農場文淹沒而無法觸及閱聽眾,調查記者花費的大量心力恐怕會因此失去價值。註二:内容農場業者以合法及非法途徑產製大量内容,是業者賺取流量,取得分潤、帶動輿論風向的手段等。内容原創性低,且無法保證其可信度。 商業營利媒體為在短時間内產製大量文章,會聘用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 圖/黃𦲽湄攝<b>缺乏資料來源的ChatGPT:學者籲系統透明化防止資訊偏誤ChatGPT除了可能加速資訊氾濫,回覆的透明度也是備受學界質疑的一點。由於ChatGPT是由AI工程師所設計,經由演算法計算出的回覆,沒有附上參考的資料,也無法逆向查證回覆。劉昌德直言:「像是高度政治性的問題,ChatGPT的答覆可能涉及黑箱作業。」這表示ChatGPT可能給予具偏誤的答案,不能直接作為報導內容,那內容審查原則是否應該透明化?若為了求流量而使用ChatGPT量產新聞,生成的內容出現錯誤資訊,責任該歸屬於新聞工作者嗎?亦或是人工智慧業者?都是ChatGPT待解的問題。鄭宇君也抱有同樣的顧慮,當AI被惡意使用來創造錯誤訊息,記者又以網路資訊作為資料來源,便容易導致錯誤訊息傳播。他慎重地提醒,ChatGPT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假訊息更氾濫。新聞擁有建立大眾認知的關鍵地位,若牽涉ChatGPT低透明度的運作過程,恐怕將招致更多風險。因此,他指出新聞產製應著重第一線採訪,以確保資訊來源的透明度。<b>人工智慧與平台治理急需政府監管 媒體危機亦或是轉機?當今新聞環境的問題不勝枚舉,像是錯誤與誤導性資訊漫天,新聞「小編」以製造話題為目的煽動大眾情緒等。ChatGPT加入後,恐怕將加速傳播生態的崩塌。為使危機成轉機,劉昌德建議政府儘速介入,避免問題惡化,「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抓緊這樣的機會,因為它是在有線衛星電視出現、網路平台進來後,新的翻轉時刻,不過政府公部門要趕快展開立法行動,不然我們又會再次陷入惡性循環。」其實行政院早已宣布2017年為台灣AI元年,但台灣至今尚未有人工智慧發展的基本法案。針對ChatGPT實際上路後,可能影響到的社群平台規範,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相關治理法案會在新會期推動。目前台灣傳播環境艱困,然而管制平台與規範人工智慧的法案都尚未明朗,新聞工作者們卻因ChatGPT再次面臨衝擊,人類將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成為更關鍵的決定。「你會想要和機器交流嗎?」陳芷儀拋出疑問。他試以電影《雲端情人》(her)說明,科技所帶來的輕鬆愉悅或許能讓人暫時逃離現實,而這種逃離的空間對現代人而言也很重要。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還包括相互理解與雙向溝通,如何觀察表象背後的那份細膩情感,是記者身為人,獨一無二的價值。人類與AI共存已成為未來趨勢,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若恰當地使用,AI能輔助新聞產製,為媒體業開出嶄新的一局;當將它應用為商業的助手,便會適得其反,加速媒體環境衰敗——而做出決定的,永遠會是人類。 人類與AI合作顯然成為未來趨勢,共存關鍵在於「人」的運用方式。 圖/黃𦲽湄攝
【社論】迷因,厭世代的新語言
生活
第1755期
【社論】迷因,厭世代的新語言
2021-10-28
大眾對迷因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年輕人無聊時隨手一做的梗圖,常將其歸類於網路次文化。殊不知近年以迷因作為資訊形式的例子愈來愈多,大眾接受度也逐漸提高。政府機關製作梗圖宣導政令、企業利用迷因推播商品,台大學生會甚至舉辦迷因創作大賽。當創作形式被大量使用、甚至成為競賽類別時,迷因早已脫離小眾市場,成為網路流行的新興文體。迷因是什麼?最常受到關注的迷因類型是梗圖,然而,圖片、影像、聲音都可以製作成迷因,只要創作者褪去素材原先的脈絡語意,將想諷刺的理念以簡短文字表達,兩者合成的再創作品就可稱為迷因。台灣最早的迷因可以追溯至2014年出現的黑人問號梗圖,以NBA球星歷克.楊格(Nick Young)疑惑的表情作為迷因雛形。不過,當時並未在台灣引爆風潮,而是在Instagram、臉書等社交媒體使用者大幅增加後相輔相長,2017年時逐漸掀起創作文化。 在Youtube體壇明星紀錄片系列中,NBA球星歷克.楊格的媽媽爆料兒子的兒時趣事,楊格在一旁露出傻眼表情,成為經典梗圖。 圖/截自梗圖產生器為何迷因會在社群媒體上大放異彩?尤其好發於以圖為主的Instagram呢?原因在於迷因著重視覺。相較於以文字為主要敘事工具,迷因的圖片、影像肩負敘事重任。以梗圖來說,創作者下的圖片註解是畫龍點睛,而圖片才是重點。在極度重視圖片的狀況下,迷因在Instagram使用者介面上較易發酵,也便於觀者分享。迷因──以圖為本的創作方法迷因乘軟體發展之勢來到高峰,閱聽人心態轉變也是促成迷因文化成熟的原因。活在資訊爆炸時代,人們的注意力愈來愈分散,找到方法吸引閱聽人目光,成為資訊傳遞的關鍵,而迷因正是為注意力短缺的現代人量身打造的傳播方法。 9月推出的影集《魷魚遊戲》在全球引起觀看熱潮,迷因創作者迅速跟上話題,以劇中截圖創作迷因。 圖/記者迷因提供你是否看過影集《魷魚遊戲》裡,老爺爺蜷曲角落的截圖?圖片下方一段簡短的文字寫道:「分組沒朋友的我QQ」?因為文字內容精簡,這則迷因讓觀者瞬間意會到創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而文字尚未完整表達的語境則交給圖片,像是老爺爺失魂的表情充分表述邊緣無助之感,創作者不需要打出:「我好邊緣、不知道該怎麼辦」等文字,資訊便可透由迷因成功傳遞。厭世代的精神糧食眾多迷因帳號中,有不少以「身分類別」為特色的迷因帳號,舉凡記者迷因、研究生迷因、英文系迷因、社畜迷因。像是一名男性探出窗戶手舉「快逃」字樣的圖片,就曾被應用於研究生身分,哀怨論文寫不出來,表達:「這裡很苦,不要加入我們!」的共感。 同一素材可以被應用於不同語境、不同身分,讓同溫層閱聽人會心一笑。 圖/記者迷因提供此類迷因之所以蔚為潮流,主要是因為經營者同時為該領域內的專業工作者,可精準道出該產業的無奈與工作眉角,引發同溫層閱聽人共鳴。共感效應在純文字中難以發揮最大效果,因為很多情緒難以精鍊文字表述,但人們對於面孔的情緒辨識十分敏銳,一個表情就可以詮釋你口中那個難以言喻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很多表情梗圖能夠成為經典。創作迷因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同樣以圖文創作的「長輩圖」也和梗圖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在手機就可圖文編輯的時代,迷因熱潮即便逐漸退去,也將持續以「重圖片、文精煉」的形式融入你我的日常生活。
【社論】那些為人所詬病的 究竟是「假新聞」還是「假消息」?
校園
第1734期
【社論】那些為人所詬病的 究竟是「假新聞」還是「假消息」?
2020-10-29
「每天用鹽水漱口就能治療牙周病。」、「大人在加油,小孩在車內玩手機,結果手機電磁波引爆。」、「杜拜市油管爆炸!造成許多人傷亡。」這些標題對你來說是不是很熟悉?每天總有數以萬計、來自網路的資訊充斥你我身邊。然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查證,多半直接相信訊息內容。此情況更促使近年來「假新聞」熱潮,認定網路上資訊不實的內容全為人人口中喊打的假新聞。究竟「假新聞」(Fake news)的定義為何?未經查證的內容可以稱作是「新聞」嗎?抑或者網路謠傳內容只能稱作「假消息」(Misinformation)呢? 新聞媒體須具備事實查核的能力,確保報導的真實性,產出「假新聞」是新聞業的大忌。 圖/黃婕攝首先,必須先定義「新聞」這個詞,根據曾任《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分社社長比爾.科瓦齊(Bill Kovach)及曾任《新聞周刊》(Newsweek)國會記者團團長湯姆.羅森斯蒂爾(Tom Rosenstiel)所共同合作的著作—《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書中闡明新聞的首要義務為符合事實,新聞工作者須透過自身專業能力驗證消息來源。換句話說,新聞的產製流程必須經過記者的採訪驗證,並於刊登時註明報導的責任歸屬。西元2019年6月12日在突尼西亞首都舉行的第30屆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世界大會上通過《全球新聞工作者道德憲章》,第一條規定即強調記者的首要職責是將真實帶給大眾。沒有經過第三方查證、沒有責任歸屬的報導不能稱作是新聞,產出假新聞更是新聞業的大忌。假新聞與假消息的定義不同,「假新聞」應是指具有事實查證功能的媒體刻意編造虛假事件;而任何人捏造的不實內容則為「假消息」。兩者產製方式不一,但近年來假新聞一詞,不斷被擴大解釋。只要是不具名謠傳內容、非全面過於偏頗的事實闡述、與自己立場不相符的報導,都容易被扣上假新聞的帽子,想拿也拿不掉。因此當「假新聞」成為網路熱門詞後,新聞工作者面臨的是更嚴峻的工作環境。 「求真」是新聞工作者的首要職務。然而,當假新聞一詞定義不明時,容易使新聞工作者面臨嚴峻的工作環境。 圖/王崴漢提供為何「假新聞」一詞被擴大解釋?可以回溯到2016年的美國大選。2016年的美國大選後,「假新聞」一詞成為家喻戶曉的熱門關鍵字。然而,當美國情報單位指控,由於外國勢力散播選舉假新聞導致川普入主白宮時,這個詞已經成為川普攻擊媒體的武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CNBC)報導,20日到26日共 7 天的每日平均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美國在過去一週日均病例數創下新高,來到單日新增 68,767 例確診。此報導一出,川普立馬在推特上發文高喊:Fake News。舉凡對川普不利的新聞,只要以「假新聞」一詞回擊,無論事實與否,便能使報導蒙上難以擺脫的不信任感。明明事實查證是應盡職責,卻刻意捏造虛假新聞固然可惡,但在我們大聲嚷嚷的假新聞中,又有多少是網路謠傳的假消息呢?學會如何分辨假新聞與假消息,不輕信轉發來源不明的訊息,是當代閱聽人需要具備的媒體素養。畢竟,假新聞與假消息之所以能迅速傳布,靠的正是利用恐懼卻又不思考的人性弱點,這也正是你我面臨的挑戰與責任。
專制、雙標、歧視—紐約大學記者退報盼革新
國際
第1731期
專制、雙標、歧視—紐約大學記者退報盼革新
2020-10-08
【記者張華真綜合報導】9月28日,43名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學生記者宣布集體從由該大學學生運營的新聞媒體《華盛頓廣場新聞(Washington Square News, WSN)》退出。他們在網站上列出15點訴求,並揭發新聞顧問格里芬博士(Dr. Kenna Griffin)的不當行為。 9月28日,43名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NYU)學生記者在《華盛頓廣場新聞(Washington Square News, WSN)》網站上發布退出報社的消息。 圖/截自《華盛頓廣場新聞》網站「我們無法原諒過去三週所發生的一切。」學生們寫道,格里芬博士的不合理行為包括說謊、種族歧視、置記者人身安全於事外、經常使用激進字眼抨擊、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的做事態度和要求跨性別記者在文章中公開真實姓名等。「他給予的建議經常含有種族歧視的意味,且具有仇視心理。」前主筆阿莎・拉馬克丹(Asha Ramachandran)指出,這違反了《華盛頓廣場新聞》的規章,威脅學生媒體的新聞自由。格里芬博士和學生們之間的爭執越發激烈。9月24日,學生和顧問爭辯是否應於一篇有關佈倫納・泰勒(Breonna Taylor)案判決的文章中使用「謀殺」一詞。事後格里芬博士為了規避來自學生們的種族歧視指控,要求一名「黑人」記者在專欄中寫出自己對泰勒之死的感受。「我們不願意繼續在這樣(種族歧視)的環境中工作。」學生們在聲明中寫道,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除此之外,在還沒釐清職權範圍的情況下,格里芬博士就無預警開除前總編輯科爾・史泰龍(Cole Stallone),使得學生們失去在出版委員會表達意見的權力,且至今仍未給予合理的解釋。紐約大學的學生記者離開《華盛頓廣場新聞》的崗位,希望藉此索回媒體自由並遏止格里芬博士的不當行為。擔任美食版記者三年的保羅・金(Paul Kim)表示,退出報紙令他感到很不真實。直到有位作家寄給他一封想為美食版寫專欄的電子郵件,他才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一名記者,「周三是我工作的日子,離開《華盛頓廣場新聞》,我的夜晚因此變得空虛。」對於報社的不捨,不會改變記者們離開的決定。他們表示,如果格里芬博士不辭職,他們將永遠不回報社,並在聲明中寫道,「多年來,這本報紙一直是所有人的家,我們深深地喜歡它。選擇離開是因為我們對它的熱愛,我們擔心如果不離開,《華盛頓廣場新聞》將永遠找不到改善的動力。」報社中剩餘的三名記者請求與新聞系教授對話未果後,做出最後決定,「如果在周五(2日)之前無法進行溝通,我們將辭職。」紐約大學學生貢厚琛對這樣的結果表達擔憂,「若意見相左的學生都離開報社,《華盛頓廣場新聞》的立場將一面性的倒向顧問。」 《華盛頓廣場新聞》是紐約大學學生運營的新聞媒體,每週的發行量為10萬份,估計有40萬名在線讀者。 圖/截自《華盛頓廣場新聞》網站&nbsp;
校訊記者缺保障 政大生爭取勞雇關係認定
校園
第1597期
校訊記者缺保障 政大生爭取勞雇關係認定
2015-05-14
政大勞促會7日和前校訊記者徐子為在行政大樓前抗議,要求校方承認秘書處與學生的勞雇關係。圖╱林子淳攝 【記者林子淳綜合報導】政治大學學生權益勞動促進會於7日偕同前《政大校訊》記者、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徐子為在行政大樓前高舉標語抗議,要求校方承認政大秘書處與學生的勞雇關係,並呼籲校方全面正視校內學生勞動之勞雇關係。 《政大校訊》是隸屬於秘書處的刊物,報導校內活動及各處室訊息。政大勞促會代表、社會系博士班學生林奕志在抗議中批評,校方聲稱校訊記者是自願學習性質,而「論字計酬方式發放稿費」、「發信要求記者採訪」及「考績制度」等皆顯示實屬雙方勞雇關係,但《政大校訊》記者卻不受《勞動基準法》保障。他並表示,若校方一直規避學生之勞務認定,他們將申請勞動檢查。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秘書長、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陳政亮表示,學生勞動者在校內工作,校方常以「這是學習」拒絕承認學生是勞動者,即使校方給付薪資,仍拒絕承認勞、健保等相關保障。「你要辦教育,就要好好地遵守法令」,陳政亮強調只要是勞動者,就應該要有尊嚴的工作並受國家法律的保障。 除此之外,徐子為表示,他曾因其他事務而無法採訪校方所辦活動,其單位負責人來信要求他自行找採訪代理人。他認為,校內各單位行政人員的工作內容包括撰寫活動消息及新聞稿,校訊記者等同分擔他們原有的工作。政大校訊召集人、法律系學生章凱閎對此表示,記者對各單位來信的活動通知可以選擇是否採訪,但因《政大校訊》是「提供每一位關心政大的人訊息」,如校慶、社團評鑑等在校園新聞內屬於大活動,則須報導。 對此事件政大校方回應,尊重不同意見,並檢送資料送相關主管單位協助認定。若主管單位認定確屬雇傭關係並要求依《勞基法》等規定處置,校方會依規定辦理,以確保學生權益。
【專欄】呂曉霖招留學生 齊當記者推台灣美食
生活
第1593期
【專欄】呂曉霖招留學生 齊當記者推台灣美食
2015-04-16
天生嘴饞的呂曉霖,勵志走遍全台各地,展開一場永不結束的美食之旅,將台灣美食宣揚到國外。圖/呂曉霖提供【記者郭于珂台北報導】「很多事情不管成功或失敗,你現在不去嘗試,要等到什麼時候?」清華大學經濟系學生呂曉霖來自澳門,因對台灣美食情有獨鍾而創辦「食到傻」臉書粉絲專頁,並擔任美食記者,目前累積超過100篇粵語食評,粉專讚數也已快破萬。 粵語「食到傻」意即中文的「瘋狂地吃」。今年已大四的他回憶,剛到台灣留學時,常對美食節目介紹的料理抱著很大期待, 但品嚐後往往不如預期般美好,讓他很失望。 因此,他決定親自走遍全台各地,將「真」的美食記錄下來,並從港澳人的角度出發,引起他們的共鳴。「找吃的過程,你一路上遇到的人、看到的東西,還有店裏的環境,是最有趣的。」呂曉霖提到,高雄一家「老江」早餐店讓他印象深刻,店裏的麵包機是已故老闆於民國42年的美國軍艦上拆下來的,他笑說:「不知道烘出來的麵包,會有火藥味嗎?」為擴張團隊,呂曉霖舉辦「第一屆食到傻量產計畫」招募全台留學生一起當美食記者。 雖然目前報名對象以港澳生和馬來西亞學生居多,但他希望未來能有韓國或日本學生,將道地美食資訊傳到世界各地。此外,他也架設網站,希望本地人能提供門路,他說:「我們會透過民眾推薦,選出票選最高的美食,然後派記者去品嚐,如果是值得介紹的,我們就會寫食評。 」「食到傻」工作團隊由三位港澳生和一位台灣生組成,呂曉霖表示,台灣創業空間大且資源豐富,因此畢業後將留在台灣發展美食文化。他們每週聚在一起開會,討論的不是投資就是經費問題。雖然創業面臨諸多困難,但他們堅決抵制置入性行銷,選擇以客觀中立的方式,讓世界愛上台灣美食。
竊錄片掀巴大立場 學生記者遭停學
國際
第1593期
竊錄片掀巴大立場 學生記者遭停學
2015-04-16
【記者何謙綜合報導】美國巴里大學(Barry University, BU)學生記者勞拉.盧默(Laura Loomer)6日接到學校來信,指稱其違反校規準則、詆毀學校聲譽、製造校內教職員間仇恨,遭即刻停學。盧默3日假意向學校申請成立經濟與人道援助「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 ISIS)」的社團,並偷錄教職員反應,結果學校不僅未反對還通過審核。盧默將影片上傳「真相計畫(Project Veritas)」網站,引起全美反彈,巴大立場備受質疑。真相計畫網站致力調查揭露腐敗、不誠實、假公濟私等公家機關弊端,投稿記者常架設隱藏鏡頭,讓當事人在無防備心的狀況下講出實情。盧默複製模式,與學生社團輔導員德里克.布雷(Derek Bley)約訪並秘密錄影,表示欲成立社團募款金援伊斯蘭國、寄送醫療品與手電筒,同時請伊斯蘭國戰士進校園開設訓練營,布雷基於不阻撓學生結社自由的立場,輔導盧默填表申請並協助送審。接著,「國際多元文化計畫(Inter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Programs)」輔導員法德里格.法格(Frederique Frage)告訴盧默,社團名稱必須隱晦避免引人注目,法格說:「技術上來講美國和伊斯蘭國正在交戰狀態。」於是盧默將名稱定為「中東援助學生會(Students in Support of the Middle East)」,最後由巴大副教授潘維娜.瑟里曼卡拉(Pawena Sirimangkala)簽字通過社團成立。盧默發現巴大教職員間接同意支援伊斯蘭國,然其盜錄影片合法性有待商榷,影片被上傳後,巴大教職員至「邁阿密海岸警局(Miami Shores Police Department)」報案,稱盧默「未經告知錄影錄音」。記者與盧默通信並通話,盧默都只說:「謝謝關心,但我不願再對此事件多做評論。」巴大校長琳達.貝維勒廣(Linda Bevilacqua)回應《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我嚴正譴責真相計畫非法取得影片並不當剪輯來詆毀巴大聲譽。」3月24日,真相計畫就曾公佈類似影片,內容為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CU)副學務長約瑟夫.史加菲多(Joseph Scaffido)同意臥底記者假扮的學生成立伊斯蘭國援助社團。此影片促成盧默仿效揭發巴大,同時,真相計畫的臥底行動也在爾灣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CI)和聖塔莫尼卡大學(Santa Monica College , SMC)展開,結果都顯示校內教職員不反對援助伊斯蘭國,全美對公職人員的政治立場產生質疑。真相計畫創辦人詹姆士.奧基夫(James O’Keefe)說:「學校無法為其教職員的行為辯駁,只能轉嫁懲處將盧默停學。」奧基夫補充:「這不僅侵犯盧默的受教權,同時也是對新聞自由打壓。」根據「開卷會計(OpenTheBooks.com)」統計,巴大自西元2000年以來已獲得超過1億1200萬(約新台幣35億元)聯邦預算,並收取超過1億900萬(約新台幣34億元)佛羅里達州稅款,卻引起資助敵人的質疑。美國與伊斯蘭國現處開戰狀態,美國憲法第三條定義叛國為「發動反對美國戰爭,或擁護美國敵人、並給予他們任何形式援助」,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罰金至少1萬美元(約新台幣31萬),且終身不得擔任公職」,同時最重可判死刑。巴大政治立場受美國大眾抨擊,將盧默停學卻適得其反衍生更多批評,真相計畫工作人員丹.波拉克(Dan Pollack)說:「巴大將盧默停學的同時,也把言論自由逐出校園了。」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