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搜救現場的最佳拍檔 領犬員、搜救犬如何成災後功臣

2024/05/02 08:56:09

【專題記者丁盈瑄、吳玟錡、劉芯妤、孔德皓綜合報導】建築物坍塌、碎玻璃四處散落,搜救犬Roger一邊走在瓦礫堆上,一邊聞著空氣中的氣味,仔細尋找生還者的蹤跡。0403花蓮大地震的搜救行動中,Roger起初在搜索時只有來回嗅聞,沒有吠叫,因此高雄市政府消防局搜救犬引導員(以下簡稱領犬員)李信宏決定先讓牠離開搜救現場,但Roger卻又折返回來。「牠感覺到這個人好像是活人,但又不太確定。」敏銳的領犬員李信宏觀察到Roger一直在同個區域徘徊,行為並不尋常。由於搜救犬平常訓練僅專注於尋找生還者,他敏銳地意識到Roger可能發現牠熟悉卻又無法判斷的「人」。最終,在領犬員與搜救犬的合作下,搜救隊成功找出罹難者。

搜救犬在地震倒塌建築物搜尋任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領犬員是牠們不可或缺的夥伴。「小朋友可能會講肚子痛,但牠們(搜救犬)無法用言語表達,所以領犬員要能觀察、理解。」李信宏強調,如果領犬員對犬隻的日常訓練、行為認識不足,便可能錯失找到生還者的機會。在災害現場中,領犬員還必須引導搜救犬避開可能導致搜救犬受傷的地方,避免牠在搜尋過程中受傷。搜救犬靈敏的嗅覺,搭配領犬員的判斷能力,兩者默契配合,才能有效執行救援。

高雄市政府消防局領犬員李信宏表示,Roger因疫情而耽擱兩、三年的訓練時間,因此延遲牠的退休年限,今年八歲的牠預計在下半年退休,希望能幫牠找到好人家。 圖/丁盈瑄攝

克服初期不成熟體系 領犬員從零發展訓犬之路

目前台灣的搜救犬領犬員大多由消防員擔任,隸屬於內政部消防署與各縣市消防局旗下的特種搜救隊。新竹市消防局金山分隊領犬員謝秉諺說明,他對原本的消防工作不那麼感興趣,加上自身很喜愛狗,因此選擇成為領犬員。同樣身為新竹市消防局金山分隊領犬員的温智欽,因為家裡有養狗,加上當時隊內希望能引進搜救犬的業務,於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報名領犬員的職位。

温智欽分享,他是新竹市消防局第一批受訓的領犬員,在台灣還未針對領犬員與搜救犬有一套完好的訓練系統時,從零摸索如何培養搜救犬。他靠自己探索及犧牲休假時間訓練搜救犬,隨後分別通過內政部消防署及國際搜救犬組織開設的領犬員考試。曾參與内政部消防署課程的周彥豪介紹說:「我們會上(搜救犬)訓練理論,加上一些很基礎的狗狗行為學、心理學,還有如何照護犬隻、安排訓練計畫。」

921大地震後,台灣開始訓練搜救犬,如今國內已培訓將近50名搜救犬領犬員。 圖/孔德皓攝

「其實我們的工作就是讓狗狗願意跟我們玩,並讓他們不覺得無聊。」謝秉諺解釋,領犬員需要帶領搜救犬跋山涉海,訓練體力,但在犬隻的世界中沒有訓練的概念,因此需要領犬員的耐心陪伴,才能讓犬隻不覺得訓練是呆板無趣的例行公事。新竹市消防局金山分隊領犬員周彥豪補充,由於犬隻容易受到人的情緒影響,因此領犬員也需要具備樂觀的態度,才能使牠們樂於工作。

温智欽提及,領犬員訓練搜救犬最主要的目標是帶領犬隻通過瓦礫搜救犬IRO(International Rescue Dog Organization,國際搜救犬組織,以下簡稱IRO)評量檢測,只有通過中級考核的犬隻才能前往救災現場,成為獨當一面的搜救犬。謝秉諺說明,領犬員雖能幫助犬隻練習考試項目,精進牠們的搜救能力,但搜救犬仍需透過自己在練習中獲得的經驗,獨自應考。

非專責領犬員身兼多職 培訓受阻影響合作默契

在台灣,搜救犬及領犬員隸屬於各消防機關,目前全台除内政部消防署,共10個縣市的消防局設有搜救犬隊(註)。其中,台南市、新竹市及屏東縣消防局不設有專責領犬員,因此領犬員平時需頻繁地值勤、救災,無法完全專注於訓練搜救犬的工作。「常遇到狗可能剛從籠子裡頭帶出來,就突然要救災,然後馬上得把狗放回籠子。」周彥豪指出,消防員單次救災可能長達八小時,影響他們訓練搜救犬的時間,導致領犬員訓練犬隻效率不佳。他強調,搜救犬若缺乏領犬員的照顧,可能因此對領犬員產生不信任感,不願服從領犬員的指令。

註:10個縣市含六個直轄市、新竹市、屏東縣、花蓮縣及台東縣。

若搜救犬受訓時被打斷,犬隻便無法好好地吸收習得的指令與經驗。温智欽無奈地說:「人在學習新事物時,最多摸索一個月就可以學會,但狗不一樣。」他解釋,犬隻主要依賴圖像記憶,但不同於人類,牠們鞏固新知識的速度卻相當緩慢,往往需要經過上萬次的訓練才會服從命令。周彥豪自責地說:「許多狗在考試中表現不佳,就是因為我們(領犬員)沒有規律地訓練牠們。」温智欽也觀察到,那些有專責領犬員的縣市,較容易考到證照,倘若搜救犬始終未通過考試,這隻狗的生命歲月等同於被消防局浪費了。

新竹市消防局金山分隊領犬員温智欽表示,若搜救犬沒有良好的活動場地、被關在籠子內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牠們焦慮,可能會有攻擊領犬員的行為。 圖/孔德皓攝

「領犬員這個專長跟一般消防員真的差很多,工作量其實多滿多的。」周彥豪解釋,他平常要和分隊一起參與救災、救護,還得負責和搜救犬互動及訓練,對他而言是滿大的負荷。謝秉諺與周彥豪皆表示,過去領犬員的工作較為繁重,需要比一般消防員付出更多時間與心力。所幸在領犬員們的努力爭取下,新竹市消防局已將他們的勤務量減少一半,值班時長從每天6到8小時減半至2到4小時,且不用在深夜值勤,漸漸朝向專責化領犬員的制度。

由於領犬員與搜救犬之間需要良好的默契,因此領犬員通常得長時間陪伴犬隻。周彥豪感慨地說:「大部分的領犬員都對工作有熱忱,希望自己跟狗狗都做得好,所以很多領犬員陪狗的時間比陪老婆、小孩還多。」他也提到,為了與搜救犬培養感情,領犬員通常會將犬隻帶回自家照看,而他分隊的一位同事因為即將領新的搜救犬,考量年輕小狗較為躁動,不適合與孕婦相處,甚至決定不生小孩。

國內標準訓練場地少 搜救犬缺完善練習環境

培養搜救犬除了需要領犬員的投入,訓練場地同樣是重要條件。周彥豪介紹,搜救犬的訓練場地分為服從場與搜索場,服從場是一片廣大的草地,上面設有水平梯、獨木橋、隧道等設施,領犬員主要在服從場訓練犬隻聽從他們的命令;搜索場則是以許多石塊、磚瓦、保麗龍等材料堆疊出趨近真實的搜救現場。

高雄市政府搜救犬訓養中心擁有室內與室外的搜索訓練場,以培養搜救犬應付不同的搜救環境。 圖/孔德皓攝

新竹市搜救犬訓練場在2023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興建總成本共1950萬台幣,是全國第三座搜救犬專用訓練場。參與設計訓練場的周彥豪表示,此訓練場臨近許多社區大樓,因此能營造出都會區救災環境,是全球少有的訓練場規劃方式。「新竹的風很大,加上附近有大樓,風會形成迴旋,對狗來講氣味就會很不一樣。」他補充,由於新竹訓練場的構造特殊,因此訓練難度較高,適合經驗豐富的搜救犬使用。

目前台灣部分縣市的消防局僅設有搜索場或服從場,使領犬員平時無法在標準考試場地訓練犬隻。周彥豪指出,雖然許多縣市的消防局設有搜救犬隊,但大部分的訓練場不夠完善,導致領犬員若想在標準場地訓練犬隻,必須前往其他縣市。「比如說北部有台北、新北、桃園、新竹,但只有新竹有搜索場,變成大家都會來這邊訓練,所以(他們)要訓練也不太方便。」周彥豪坦言。

新竹市消防局的搜救犬Clay成績優異,在內政部消防署今年三月舉辦的「113年度全國災害搜救犬IRO國際評量檢測」以最高總分獲得全國第一。 圖/孔德皓攝

台日合作提升救災技能 領犬員搜救表現受國際肯定

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搜救犬編制發展較晚,透過借鑒韓國、美國、日本等國的經驗,設立更完善的領犬員與搜救犬訓練制度。4月17日至21日,日本救助犬訓練士協會(Rescue Dog Trainers’ Association, RDTA)理事長村瀨英博(むらせ ひでひろ)受邀前來高雄,擔任瓦礫搜救犬IRO評量檢測的教官。他表示,自從921大地震後,他開始與台灣合辦搜救犬的評測與訓練,也將他每年在國際搜救犬組織獲得的資訊帶回亞洲,以助台灣與國際接軌,提升搜救犬與領犬員的技能。

村瀨英博說:「台灣將搜救犬及領犬員納入消防局、公家機關體系的制度非常好,日本政府今年才意識到民間搜救犬組織其實應與官方合作,效率(才會)比較好。」他解釋:「消防員因為先學會救災,所以在搜救上會有更專業的表現,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及了解救災的危險性。」李信宏也認為,消防員作為領犬員的先天優勢在於他們具備救災經驗,因此更知道如何帶領搜救犬進行搜索。

村瀨英博提及,最近發生的0403花蓮大地震,凸顯出台灣搜救犬培訓的成果及需求。他欣慰地說:「高雄成立搜救犬訓練基地是創舉,如今高雄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國際搜救犬組織的城市,很難能可貴。」他指出,目前各縣市政府正著手加強訓練環境,例如台北、新北、台東等地開始準備建設搜救犬訓練場地,中央消防署也很關注消防局搜救犬單位的硬體及系統,為台灣搜救犬及領犬員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機遇。

「領犬員的工作很像在當兵,平時的訓練就是為了需要出動的那一刻。」周彥豪分享他從事領犬員五年的想法。村瀨英博也指出,0403花蓮大地震讓大眾看見領犬員、搜救犬的救援工作,這是他們長期以來一點一滴累積的成果。李信宏在示範如何訓練Roger時說道:「人跟狗各為50分,沒有誰大誰小,兩者加起來才是100分。」李信宏花了十年的時間才領悟,搜救犬與領犬員之間的默契非常重要。在制度漸趨完善與政府的支持下,領犬員與搜救犬才能無後顧之憂,好好地訓練及培養默契,並在重要時刻出動,為災害現場貢獻一份心力。

李信宏說明,有些搜救犬在旁邊出現陌生人時,容易感到緊張,變得不想工作,因此領犬員要隨時注意犬隻的身心理狀況。 圖/丁盈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