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旻勤台北報導】站在畫框前,民眾並不是在欣賞展覽的畫作,而是拿著手機對準畫框,以指尖在螢幕上塗抹著。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的張文瀚,於6日下午到7日上午響應《2018臺北白晝之夜》,在台北捷運行政大樓爵士廣場展出個人作品展《文藝反動》,邀請民眾與他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創作的作品互動。
許多民眾聚集在《文藝反動》前,拿著手機體驗在虛擬畫布上作畫,成為展覽創作者的一員。 圖/倪旻勤攝
不同於一般畫展,張文瀚掛在展區的畫框並非展覽的主體,而是進入作品的出發點。觀眾必須拿起手機進入瀏覽器,將手機鏡頭對準畫框中的圖樣,結合擴增實境的虛擬畫布便會出現在螢幕上。觀眾可以在虛擬畫布上作畫,畫出的圖像會同步顯示在一旁的電視上。
只要以手機鏡頭對準牆上的「畫」,民眾就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在虛擬畫布上作畫。 圖/倪旻勤攝
「我只是很好奇『藝術』這件事是怎麼被認可的,怎樣的作品才能在一個藝術展覽中展出?」非科班出身的張文瀚創作《文藝反動》的靈感源自對「展出權力」的質疑,他想知道是不是只有創作技巧純熟、有人脈的人才能展出藝術作品,「要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展出作品,那會發生什麼事?」
在張文瀚的互動作品中,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所有筆畫和顏色皆會被記錄。張文瀚說:「我想要賦予大家完全的創作權力、讓每個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他說明,就算前一個人畫了再厲害的東西,大家都能再用新的筆跡蓋過它。觀展民眾楊筠表示,在畫圖時有許多人在同一塊畫布上作畫,對他來說非常有趣,「可以看到影像會動,漸漸變成了一個什麼東西。」
民眾在《文藝反動》展區使用手機作畫,所有人都可以觀察畫作在電視螢幕上的變化。 圖/倪旻勤攝
「它是藝術嗎?我想激起這些疑問。」張文瀚表示,他想藉由《文藝反動》的形式引發大眾對藝術的討論。觀展學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蔡億諠認為,藝術只有形式的美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涵或是對自我的反省。觀展學生、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的黃馨誼則贊同《文藝反動》的藝術性,「大家一起創作的過程就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