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佾妘綜合報導】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也能運用在教學?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林楚卿及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黃智明共同研發桃園「塘」詩AR互動教學系統,將詩人的創作現場結合文學、科技及桃園「千塘之鄉」的地景,經由AR搬到學生眼前。
AR教學系統內的實景照,在埤塘周圍加入詩詞中的模擬飛鳥、遠山及樹木。 圖/林楚卿提供
「像我們學設計的,要告訴你一個東西可以做出很具體的3D模型,但詩文卻很難想像。」林楚卿回憶過去看不懂詩句的經驗,且老師上課枯燥,使他認為學詩詞是有門檻的。適逢科技部有個研究台灣埤塘的計畫,林楚卿經由中語系教授給的靈感,決定著手設計該系統。
黃智明舉杜甫〈渼陂行〉中描述天氣及景色變化的「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等文句為例,說明透過AR技術能模擬詩句意象,「杜甫當時所看到的,我們現在大致也看的到。」 他們更以杜甫《秋興八首》其八為原型,製作出具飛鳥、遠山的場景。
該系統已在三個班級做過測試,學生多表示肯定。中語系的呂珞安說:「因為有融入詩跟配樂,讓人覺得有種置身其境的感覺。」期待系統能帶領同學走出室外,親身體驗文學意境。林楚卿表示,為了對應自然環境,飛鳥、樹木的位置設計需更加精細,又因該系統源自科技部的研究計畫,若要繼續發展此系統仍有待後續資源的支持。
課堂上老師帶著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展示新系統的操作,並調查學生回饋。 圖/林楚卿提供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副教授林楚卿及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黃智明和系統合影。 圖/林楚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