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663期
2017-11-02

【記者王若穎綜合報導】據內政部警政署數據分析,駕駛人行為肇事如分心、疲勞駕駛等比例高達總事故95%以上。因此,國立交通大學學生團隊開發「醫巴—eBus」行動應用程式(Mobile Application, APP),可監控駕駛者的清醒程度,期望避免交通事故發生,獲得「2017 Hami軟體開發大賽」亞軍。




「醫巴—eBus」是影像式的安全監測系統,運用臉部辨識技術搭配雲端系統資料庫,以掌握駕駛人的狀態。 圖/APP畫面 「醫巴—eBus」是影像式的安全監測系統,運用臉部辨識技術搭配雲端系統資料庫,以掌握駕駛人的狀態。 圖/截自程式


「醫巴—eBus」是影像式的安全監測系統,與一般常見的指夾式血氧劑、小米手環等接觸式裝置不同。由於人體疲勞時,血液的含氧量會降低,使得血流速減慢。程式運用臉部辨識技術,偵測人臉上密集的微血管,並透過演算法抓出變化頻率後,即可計算駕駛者的心率、血流量等生理資訊。團隊成員、電控工程研究所學生張立欣表示,攝影機一秒可以截取30張以上的畫面,因此能觀察血液的變化。當駕駛者處於疲憊狀態時,程式能夠給予警示或發出求援訊息。

團隊目前正與物流業者、公車業者洽談與測試。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文榮指出,如果企業能後端監控司機的精神狀態,讓駕駛者無疲勞時才可駕車,司機就會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態,而降低疲勞駕駛的行為。而在政府的相關法規方面,他們也已跟經濟部的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嘗試推廣資訊技術。

然而,由於現在並無明確的指標判斷疲勞狀態,團隊目前亦和醫院蒐集病人生理資訊數據、進行相關研究。張立欣更進一步說道,現階段長期照護使用的是穿戴式裝置,可能會引發老人家皮膚不適,而影像式監測系統則不需接觸皮膚,即可取得人體生理訊號,因此未來可能延伸到長照領域。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