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今晚我想來點蚵仔煎配蛤蜊湯!」不過,你知道牡蠣和蛤蜊等軟體動物可能帶有高含量的微塑膠(註1)嗎?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赫爾約克醫學院研究所學生伊萬格洛斯・丹諾普洛斯(Evangelos Danopoulos)研究海鮮中的塑膠微粒與人類攝取習慣,在軟體動物(註2)體內發現較高的微塑膠含量,首次提出微塑膠汙染量化依據。此研究發表於12月的《環境健康視角》(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註1:微塑膠(Microplastic)又稱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
註2:軟體動物指軀體柔軟的無脊椎動物,海洋軟體動物包括牡蠣、田螺、文蛤等貝類。
牡蠣為海洋軟體動物之一,是台灣飲食文化中的常見食材,但最新研究指出,軟體動物具有較高的微塑膠含量。 圖/取自Pexel圖庫
微塑膠是近年備受討論的新興汙染物(註3),然論文中提到,至今尚未有直接證據證實其會危害人體。為了解微塑膠汙染情況,研究團隊從人類常攝取的海鮮著手,分析微塑膠在生物體的分布。丹諾普洛斯強調:「必須先了解微塑膠藉由何種管道接觸人類以及接觸程度,才能進一步討論影響。」研究團隊以後設分析統整過往海洋微塑膠汙染研究,並篩選掉可信度較低的報告,最終針對50篇論文進行討論,共計5000多筆樣本數量,包括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動物以及一般魚種。
註3:新興汙染物指新認定且尚未受法規規範的汙染物,可能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具有風險。
據研究統計,軟體動物中的微塑膠含量為0至10.5(MPs / g)位居第一,甲殼類動物為0.1至8.6 (MPs / g),魚類則為0至2.9 (MPs / g)。丹諾普洛斯推測,軟體動物體內具有較高微塑膠含量,可能與其棲地位於海洋底部及濾食特性有關。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柯風溪則解釋,牡蠣、貝類等軟體動物因消化構造較簡單,能夠代謝的廢棄物少,不像魚類具有完整的攝入與排出系統,故汙染較容易殘留在生物體內。然而,他也補充:「其他化學污染已經被證實有生物放大作用,但現今尚無未證實微塑膠汙染會藉由食物鏈傳輸。」
塑膠難以被自然分解,民眾濫用塑膠製品的習慣,將造成海洋中大量廢氣物汙染。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
丹諾普洛斯闡述,人類除了經由食用海鮮攝入微塑膠,生活必需品糖、鹽、自來水也是微塑膠進入人體的方式。他強調,唯有避免過度使用塑膠,才能有效解決海洋汙染問題。長期關注海洋環境保育的「海洋廢人」創辦人鄭博元則強調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他觀察大多數民眾對塑膠使用存在認知誤差,造成塑膠袋被濫用,「起初塑膠的發明是為了取代紙用品,來解決樹木濫伐的問題。」他無奈地說,現今因為塑膠唾手可得,人們往往短暫使用後就丟棄,產生許多自然界無法分解的廢棄物。
海洋保育組織認為,應透過普及海洋教育,讓民眾意識到環境保育刻不容緩。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
此外,研究團隊更發現,於亞洲沿海採樣的軟體動物受塑膠污染情形較其他海域嚴重,又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多為軟體動物的消費大國,故丹諾普洛斯希望藉由此量化研究,提供人們食用海鮮的依據,以降低接觸微塑膠汙染的風險。他更透露,未來規劃持續研究海洋中的微塑膠,以探究其對人體是否帶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