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59期
2021-12-09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於5日舉辦「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邀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李乾朗、建築師許伯元到場,分享台灣日式宿舍的歷史淵源及建築特色,以及建築師親身參與古蹟修復與活化的經驗。通過日式宿舍獨有的歷史輪廓、修復故事,思索台北這座城市的文化融合和空間再造。

「台北的日式宿舍—建築與修復」講座在參與第一期台北市老房子文化運動的「文房・文化閱讀空間」舉辦,現場吸引大批對老屋修復有興趣的民眾。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


李乾朗首先向參與民眾介紹台北日式宿舍的歷史特殊性。他指出,日治時期總督府任用大量日人來台擔任官職,在台北城東建造日式宿舍安頓官員及眷屬;國民政府來台後,日式宿舍轉而被分配給撤退來台的軍民居住。時至今日,日式宿舍經過數十年歲月洗禮,建築本身逐漸變得破舊不堪、不適人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因此於民國102年啟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與民間聯手修復被列入文化資產的日式宿舍群。

 

《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一但歷史建築被列入文化資產清單,想要進行任何整修工程,皆須向政府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查才能執行。參與第一期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的文房主理人梁心怡感嘆,許多年久失修的歷史建築其實經不起長時間的等待,從建築出現問題到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很難確保不會再有更嚴重的損壞。他強調:「老房子的修復工作迫在眉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在它完全倒塌前,把握時間紀錄它的樣貌與歷史。」

 

許伯元分享近期修復「臺灣文學基地(註)」的經驗時提到,修復工作有「避免臆測」、「可逆性」、「原貌復原」、「原物保留」四大原則,除考驗復原外觀的建築工法外,建築師也必須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密切合作,通過文獻資料拼湊過去居民的生活軌跡,才能提出適合不同歷史建築的再造設計。他舉例,修復日式宿舍時不會只參考傳統日本住宅的建築設計,民國時期建築經歷的增建或改動,也是修復工作應該守護的歷史脈絡。參與民眾廖珮雯認為,歷史脈絡的保留可以讓民眾在遊覽古蹟時,通過在地故事強化與建築的連結,發揮古蹟活化的真正意義。
註:臺灣文學基地舊址為齊東街日式宿舍,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民國103年由國立臺灣文學館接手營運管理;民國110年正式開幕,策畫文學展覽及推廣活動。

建築師許伯元在講座中分享他的古蹟修復經驗,通過「臺灣文學基地」的案例,講解修復工作包容建築歷史脈絡的重要性。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


「古屋古人住,今人住今屋。」李乾朗補充,古蹟的修復設計也必須適應現代生活,例如增加消防設備、無障礙空間設施等,若是一味追求「恢復原狀」,卻未能滿足未來的使用需求,修復完畢的歷史建築很快又會落入不合時宜、乏人問津的境地。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生彭鈺翔認為,多數古蹟活化案例為了後續經營考量,選擇將空間完全投入商業使用,例如開立連鎖咖啡廳、販賣大眾文創商品,很有可能使得古蹟建築逐漸與周遭環境脫節。他期許,古蹟修復工作在包容歷史與未來的同時,也能夠作為重建在地特色的催化劑。

講座結合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對日式宿舍的古蹟修復工作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對歷史建築的未來提出豐富想像。 圖/文房・文化閱讀空間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