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姚孟汝台北報導】「我以陶瓷作品表達自己在意的情感,也藉由創作將過去未完結的事整理清楚。」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碩士生李家儀舉辦個展《曬著月亮種花》,展出以不同手法窯製的陶瓷作品與器具,傳達人生不同的故事與理念,即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藝術聚落展場展出。
李家儀以雜草的意象在作品〈煩惱總是春風吹又生〉表現延綿不斷的煩惱。 圖/姚孟汝攝
談及個展名稱由來,李家儀說:「我大多在晚上甚至半夜、清晨的時候創作,所以這些作品都是在月光照耀下製作出來的。」他認為陶瓷與花朵都源於土壤,在捏塑、窯製到等待成品出爐的過程中,彷彿在細心照顧花朵。在作品《花神絮語》中,李家儀將瓷器擺放成神明壇的形式,展現他對寺廟的喜愛。「但我沒有很強烈的宗教信仰,便摒棄神明這個角色,改放被賦予美好和祝福意象的花卉。」李家儀補充道。
李家儀認為,自己所有微小的煩惱與不開心,來到寺廟都會變成莊嚴且重要的想法。 圖/姚孟汝攝
展覽二樓的空間被李家儀打造成一個病房場景,展出一系列與醫院相關的陶瓷創作,以第三人稱視角記錄生命衰敗的過程。提及創作動機,李家儀說:「前幾年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家人離開了,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面臨到這麼接近自己的死亡 。」他認為死亡的殘酷在於,輝煌的過去和美好記憶會隨著肉體消亡而消散。為此,他在作品〈夢幻泡影〉中,選用易碎的陶瓷,製成大小、色彩不一的圓球散落於病床上,嘗試把生命美好但易逝的片段以泡泡的形式記錄下來。
李家儀以珍珠彩低溫燒製〈夢幻泡影〉,使圓球閃耀珍珠般的光彩。 圖/姚孟汝攝
此系列最後一件作品,描述人在生命最後一刻,逐漸步入死亡的過程。〈美好的結束與開始〉為一扇木製窗戶,窗外是李家儀繪製的風景,靜置於病床旁的牆壁上。「我覺得很遺憾沒有辦法見到家人最後一面。」李家儀說道,他因此希望所有已故之人,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與自己最在意的人見面,或者至少轉頭凝望窗外時,能看見這世上最美好的風景。李家儀以燒製完成的瓷板為底,使用釉上彩繪製窗外景色,畫面中盛開的彼岸花象徵離去之人的道路上花朵綻放,也是李家儀對故人的祝福。觀眾楊貴棻說:「象徵死亡的彼岸花在唯美色調的畫面裡讓我感覺生命走到盡頭不是一件負面悲傷的事情,也讓人期待下一次的開始。」
〈美好的結束與開始〉使用現代改良後、材質類似於清代粉彩瓷顏料的釉彩進行繪製。 圖/姚孟汝攝
「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唯有真實傳達自己的想法 ,作品才會有感動別人的力量。」李家儀說道。陶瓷是李家儀對生活感念的抒發,也是他真實面對觀眾,傳達人生不同感觸的媒介。參展民眾李定遠分享觀展心得時說道:「這是我第一次來看李家儀的個展,覺得藝術家能夠在大眾面前,赤裸裸地表達他最深層情緒的能力,是很難能可貴的。」觀眾楊舜智則說:「除了讚嘆藝術家精巧細緻的工藝以外,創作時的耐心與耗費的時間、精力更是讓我折服。」
二樓展間以病院的方式呈現,病床前的簾子為作品〈一簾幽夢〉,象徵對故人的懷念。 圖/姚孟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