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欣儒台北報導】根據交通部民國103年統計,有5%的民眾以自行車代步。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學生胡舒淳為了給單車騎士多一層的保護,設計「穿戴式自行車指示裝置」,並於21日通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的專利。

這款裝置背心的下緣裝有感測器,感測人與車的重心傾斜,驅動背心上的LED燈以通知後方車輛。而LED燈的立體結構設計則是為了避免警示燈光源被陽光吸收,並在雨天時提供裝置遮蔽與引流雨水的效果。


胡舒淳於碩一時就期許自己的畢業作品能夠有效降低自行車騎車風險。她回憶起創作過程的艱辛,曾面臨資源的缺乏及背心產出的困難。所幸在指導老師戴楠青的幫助下,花費一年半順利完成研究,並在今年的研討會及科學展中脫穎而出,更獲得某自行車服裝公司的青睞,希望加以授權並申請上市。

戴楠青笑說,這項裝置就像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在使用者不需要任何自主操作的情況下,提供單車騎士「最後一秒的保護」。但這項此設計無法提高警示的反應時間,目前正朝向能利用肢體手勢做主動控制,讓騎士以常用手勢以提前驅動警示燈提醒身後的其他道路使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