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99期
2024-11-15
藝文
焦點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蟲鳴鳥叫環繞耳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音樂,彷彿身處於遺世的山林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蔡昱廷舉辦個展《不眠山》,以台灣深山遺址為主軸,透過裝置、錄像、地圖等複合媒材,呈現山林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展覽於8日起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蔡昱廷個展《不眠山》,於8日至明年2月16日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圖/林沂葳攝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學生蔡昱廷個展《不眠山》,於8日至明年2月16日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圖/林沂葳攝

蔡昱廷身為擁有七年豐富經驗的登山嚮導,十分熟悉台灣山林環境。某次縱走山脈時,他偶然發現日治時期煉製樟腦為業的水山聚落,發現因樟腦產業沒落,當地住戶逐漸移居,該地也漸漸在地圖上被淡忘。為重現消逝的水山聚落歷史,蔡昱廷在《離水山系列》的〈離水山—聲源〉中,取水山聚落的山獸遺骨作為介質傳遞聲波,製成類似喇叭的裝置。這件作品裝置包含六軌音軌,其中五軌音源使用營火、鳥鳴、河流等自然聲音,剩餘一軌則為現今台灣仍存在的製樟部落製作樟腦的聲響。「我去山神廟慰祭這些遺骨,希望帶著他們的靈魂完成作品。」蔡昱廷補充,這些聲音如同重新賦予山獸生命來講述這段歷史。

〈離水山—聲源〉以水山聚落之山獸遺骨為媒介,透過振動發聲來呈現大自然的聲音。 圖/林沂葳攝

〈離水山—聲源〉以水山聚落之山獸遺骨為媒介,透過振動發聲來呈現大自然的聲音。 圖/林沂葳攝

《不眠山系列》中的〈深山公路〉位於展場門外,蔡昱廷使用滾輪、木材、吊燈、纜線、馬達等媒材製成拱門形狀,並每隔十分鐘就使纜線捲動提燈,讓其緩慢上下移動,「如同一個守夜人提著燈,帶領觀眾進入深山世界。」他補充道。此外,為了傳達歷史產物遺留在山中,卻無人發現其存在的狀態,蔡昱廷將兩側的木頭組成電線桿,「木製電線桿是只存在於山林裡面的記憶,我提取出這個記憶並結合燈光裝置。」

〈深山公路〉置於展覽門口,每隔十分鐘裝置會啟動,吊燈隨著馬達上下搖曳移動。 圖/林沂葳攝

〈深山公路〉置於展覽門口,每隔十分鐘裝置會啟動,吊燈隨著馬達上下搖曳移動。 圖/林沂葳攝

進入展場後,是《不眠山系列》中的作品〈山林指南〉,蔡昱廷將他創作思考的脈絡以地圖形式繪出。他表示展覽的核心是中介地帶,舉例像是登山時低氧環境跟高強度身體運動導致身體與意識的解離狀態,「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一種失蹤的存在狀態。」,例如水山聚落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位置,並以此概念出發,思考延伸到日治時期的樟腦業及樹靈塔。

〈山林指南〉以壓克力顏料畫於牆壁上,呈現展覽的創作脈絡及作品之間的關聯性。 圖/林沂葳攝

〈山林指南〉以壓克力顏料畫於牆壁上,呈現展覽的創作脈絡及作品之間的關聯性。 圖/林沂葳攝

關於樹靈塔的設立,是日本政府倡導愛護森林的植樹活動所建,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真相卻變成日本建造樹靈塔來慰祭被惹怒的樹靈。由政權轉移而產生的歷史重塑,蔡昱廷以充滿神秘色彩的日本能劇為基礎創作影像作品〈不眠山〉,以水山聚落為開頭,穿插日治時期伐木工人的身影,重疊過去與現在的畫面,並邀請日本能劇表演者口述樹靈塔的靈異故事,讓作品充滿詭譎氛圍。此外,蔡昱廷也使用AI創作報紙〈Lost Shades〉,製造登山者失蹤的假象,他說:「沒有東西能證明樹靈塔的靈異故事,於是我創造了一個證據。」蔡昱廷認為,真實與虛構是一體兩面,「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怎麼相信它的存在。」他補充道。觀眾磨(化名)說:「觀看展覽時就像親身站在失蹤的座標上,在歷史與記憶之間游移。」

蔡昱廷用朋友的照片擬仿失蹤伐木工人,撰寫〈Lost Shades〉作為歷史報紙。 圖/林沂葳攝

蔡昱廷用朋友的照片擬仿失蹤伐木工人,撰寫〈Lost Shades〉作為歷史報紙。 圖/林沂葳攝

蔡昱廷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感官式的幻境。」除了單純享受展覽的氛圍,還可以深究創作背後的歷史故事,給觀眾進入作品的不同途徑,建立多層次的體驗。觀眾宋東諺也認為,即使山林中流傳著各種奇異的故事,卻仍吸引無數探險者,「也許這正是山林無法抗拒的魅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