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98期
2024-11-08

【記者林以晴台北報導】臺北市立文獻館與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合作開設「史蹟趴趴GO- 青年GO有力! 青年導覽培訓工作坊」,在10月26日舉辦「日記臺北.走讀城中」實境解謎人文導覽活動,以趣味的方式為國三至高三生導覽,希望跳脫歷史課本給人枯燥乏味的既定印象。

走讀開始前先發下由大學生設計的百年日記《台北日誌》,希望讓參加者能沉浸在歷史氛圍中。圖/林以晴攝

走讀開始前先發下由大學生設計的百年日記《台北日誌》,希望讓參加者能沉浸在歷史氛圍中。圖/林以晴攝

活動分為人文走讀導覽和實境解謎兩部分,全程皆由工作坊大學生籌備和設計。參加者會拿到一本虛構的百年日記,記錄過去台北城居民,從清領至日治時期橫跨兩代的故事,並由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蕭奇耀擔任導覽員,帶領國高中生們隨著日記內容,走訪台北市中山堂、台灣省城隍廟等古蹟。蕭奇耀期望道:「希望學生不只單從表面去認識歷史建築,而是能藉由特定的人或物,串聯起建築物的故事。」當導覽途經總統府時,蕭奇耀便分享日本總督明石元二郎對台灣的熱愛,進而介紹總統府曾做為總督府的歷史。參加者新北市私立竹林高級中學生蔣維恩分享,自己過去除了應付考試之外,不會主動接觸歷史知識,這次走讀讓他有機會實際走訪現場,感受歷史的真實感。

參加者們化身日記主人的兒子,跟著父親的筆跡試想過去情景,並解開後半部消失的內容。圖/林以晴攝

參加者們化身日記主人的兒子,跟著父親的筆跡試想過去情景,並解開後半部消失的內容。圖/林以晴攝

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蕭奇耀希望參加者不只抱著來玩的心態,能從導覽過程中吸收知識、對歷史產生興趣。圖/林以晴攝

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蕭奇耀希望參加者不只抱著來玩的心態,能從導覽過程中吸收知識、對歷史產生興趣。圖/林以晴攝

走讀結束後,眾人移至東吳城中校區進行實境解謎。參加者須利用日記和線索包找出關卡所在教室,使用日治時期報紙、地圖等史料,結合走讀時聽到的歷史故事,解開藏寶箱的密碼。竹林中學生呂瑞齊分享道:「我覺得很好玩,而且怕被其他組超越,會想趕快解開謎題。」其中他最印象深刻的是摺紙飛機拼出隱藏密碼的關卡,具有挑戰性。

中學生們拿出紙筆,認真埋頭解謎,希望能趕快解出藏寶箱密碼。圖/林以晴攝

中學生們拿出紙筆,認真埋頭解謎,希望能趕快解出藏寶箱密碼。圖/林以晴攝

實境解謎設計者,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陳苡銜說道:「籌備工作比想像中繁瑣,需要不斷考證使用的圖片、史料是否正確。」工作坊學生們除了運用GIS空間設計增加臨場感外,在撰寫日記內容時也參考大量日記史料,並模仿前人的筆法,盡可能如實呈現。陳苡銜也提及,這次的經驗與一般課堂口頭報告不同,能學到組織活動的能力,還需要面對大眾。蕭奇耀也認同籌備經驗有別於學校課程:「能訓練我收集資料和講故事的能力,還有在過程中該如何跟別人溝通。」他表示未來會繼續參與這類型的活動,也考慮將走讀導覽作為副業,在這一領域持續耕耘。

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陳苡銜表示,希望呈現二戰物資緊縮、宵禁的狀況,所以只留了一盞燈,讓參加者摸黑解謎。圖/林以晴攝

東吳歷史學系碩士班學生陳苡銜表示,希望呈現二戰物資緊縮、宵禁的狀況,所以只留了一盞燈,讓參加者摸黑解謎。圖/林以晴攝

歷史學系的課程通常較為靜態,缺乏實踐機會,因此東吳歷史學系希望藉由此次活動,填補傳統歷史教學的不足。活動指導老師,東吳歷史學系副教授鄭螢憶提到,除了訓練學生口條外,也能將課堂所學運用於社會中,並在大眾面前展現成果,讓學生學習更有成就感。他期望道:「希望能讓大眾理解,歷史不是象牙塔的知識,而是生活的場域、跟文化息息相關的學科。」他也提到,待實境解謎與走讀規畫更加成熟,未來也可以跨學科合作,開發外語版本的活動,持續將歷史推廣給公眾,也讓學生獲得更多實踐機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