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818期
2025-11-14

【記者熊子萱報導】國立臺灣大學於18日校務會議中,依照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違反菸害防制法懲處參考指引」,修正多項校園法規,在學生個人獎懲辦法中納入《菸害防制法》,藉由記過等懲戒方式,加重學生在校園內吸菸的懲處。

臺大戲劇學系的A(化名)指出,大門外有一圈石椅被稱為「菸牆」,是學生的抽菸熱點。 圖/熊子萱攝

臺大戲劇學系的A(化名)指出,大門外有一圈石椅被稱為「菸牆」,是學生的抽菸熱點。 圖/熊子萱攝

在臺大114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中,學生事務處提出學生個人獎懲辦法修正案,在第七條中新增「在校園內違反菸害防制法,經勸阻且輔導無效,予以申誡。」而《菸害防制法》中明文規定各級學校嚴禁吸菸,臺大副學生事務長蔡沛學表示,臺大將菸害防制入學生獎懲辦法,是依照教育部建議,,目的是為了防制學生吸菸,並維護健康。蔡沛學補充:「由於菸害防制目前是綁在學務處生活輔導組下的獎懲會,獎懲提報會由系所或行政單位提報,檢舉就會回歸到向該生所屬系所或是校內行政單位檢舉。」

臺大外人行道通往校園的每個出入口,地上都有繪製顯眼的禁菸圖示,提醒學生及民眾校園內為全面禁菸。 圖/熊子萱攝

臺大外人行道通往校園的每個出入口,地上都有繪製顯眼的禁菸圖示,提醒學生及民眾校園內為全面禁菸。 圖/熊子萱攝

就讀臺大獸醫學系的南柱赫(化名)認為學校對於抽菸的風氣相對保守,在校園內也沒有看過菸蒂,他說明:「臺大周邊的人行道都是禁菸的,但很多人會在社會科學院那條人行道抽(菸),只要警察來時,腳站在馬路上就沒事。」他認為介於校園和馬路之間的人行道是灰色地帶,許多學生也不清楚具體禁菸範圍。實際走訪臺大校園,發現人行道地上有用綠色線標示出禁菸界線,蔡沛學補充:「人行道基本上除非有明確公文行政劃分,不然我們認定是屬於台北市政府,在上面的一切活動與行為,學校不會干涉。」

儘管臺大周圍人行道的地上設有禁菸區的界線,但因權責劃分問題,成為灰色地帶。 圖/熊子萱攝

儘管臺大周圍人行道的地上設有禁菸區的界線,但因權責劃分問題,成為灰色地帶。 圖/熊子萱攝

對於《菸害防制法》列入校園法規,就讀臺大政治學系的陳欣怡說道:「有獎懲辦法的話,學生會為了避免不良紀錄被登記下來而不會違規抽菸。」他認為比起柔性的勸導,列入法規能以強制力約束抽菸者,更能有效維持無菸校園。陳欣怡表示不喜歡菸味,雖然沒有看過學生在校園內抽菸,但他也補充:「若有人在校園內抽菸,我會直接離開,但多了獎懲辦法,可能會有人去直接檢舉。」新制除讓違規者依《菸害防制法》罰兩千到一萬元的罰金外,還會依情節輕重受到學生個人獎懲辦法的懲處。

即使臺大有明確的法規和告示,仍可見到違規抽菸的案例,讓學生擔憂修法流於形式。 圖/熊子萱攝

即使臺大有明確的法規和告示,仍可見到違規抽菸的案例,讓學生擔憂修法流於形式。 圖/熊子萱攝

國立政治大學菸害防制工作推動小組執行長蔡育新解釋:「現在教育部規定學校全面禁菸,學校沒有什麼彈性做法,遇到抽菸行為就是勸導或取締。」但執法的嚴格程度,對學生來說嚇阻作用不大,政大新聞學系的Hailey(化名)分享:「學校警衛看到只會口頭勸導,如果抓到直接退學大家就會怕。」除了增加懲處的力度外,政大經濟學系的Carrie(化名)建議可以加強校園的夜間巡邏,尤其是學生在校內的抽菸熱點,如校園的監視器死角或各大樓頂樓,期望各大專院校祭出實體的監督措施,維護學生的健康。

標籤:吸菸 , 獎懲機制 , 健康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