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99期
異國飲食文化促交流 新二代望破除刻板印象
2024-11-15
【記者王保伶報導】教室飄來陣陣鳳梨香,空氣中夾帶著一絲酸甜的氣息。講師用熟練的刀功削著鳳梨,學員在一旁攪拌浸泡在水中的酸子,齊力完成南洋特調飲品。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以下簡稱中原服學中心)於9日舉辦「我有兩個家-來杯越式特調,來場新移饗宴」活動,與學員分享新住民家庭故事,並帶領他們製作越南特色飲品。主辦方希望,參與者能透過活動深入了解新住民文化,也讓他們打破對新二代的刻板印象。 中原服學中心職員盧永富指出,桃園地區族群組成多元,且新住民及新二代人口比例位居台灣前三名,但大眾往往因對他們不熟悉而產生偏見,甚至歧視。因此,中原服學中心以新住民、新二代為主角,舉辦「我有兩個家」系列活動,邀請講師講解、開設工作坊,期望加深學員對新住民群體的認識,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無阻地交流。 講師杜金歡的故鄉在越南安江省,當地人在炎熱的天氣下,習慣在飲料中加入大量冰塊,冬天也不例外。由於冷飲是越南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杜金歡決定帶領學員製作一款越南傳統飲品。參與者在老師的指引下,將熬煮酸子後瀝出的深褐色液體,加入鳳梨與砂糖,製成酸甜解膩的酸子鳳梨飲。這款冷飲在台灣極為少見,成為這次活動的亮點。參與者品嚐飲品後點頭,表示一致好評。來自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小澤(化名)提到,講師在備料時展示越南人獨特的削鳳梨方式。越南人認為殘留於果肉的內刺不能食用,因此去皮後還需以橫切的方式去除內刺,與台灣常見的削法十分不同,使他印象深刻。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的新二代學生張明騰則展示各階段的家庭合照,分享自己在印尼的童年經歷,以及回台後因環境陌生的焦慮狀況。但他強調這些經歷其實很普通,他期望翻轉新二代的生活充滿挫折、講話有口音等既定印象,「其實新二代只是一個中性標籤,不代表所有新二代的生活都不順。」他說道。盧永富也提及,藉由新二代同學的分享,台灣青年能了解無論來自何種文化,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都是相似的。小澤談到,因為成長經歷中沒有遇到太多具新二代身份的同學,對新二代沒有太多想像,「但今天透過分享,讓我看到他們獨立、懂事的特質。」他說道。 杜金歡說:「希望台灣社會在認識新住民的文化、習俗、穿著、美食及語言後,能更包容新住民的文化差異。」張明騰也表示,不了解新二代文化的人容易對他們產生刻板印象,因此他希望透過分享,使大眾更熟悉東南亞文化,解開這些誤會。「我有兩個家」活動促進文化交流與理解,拉近不同族群間的距離,使台灣成為一個多元共融的社會。
生活
第1782期
微光盒子重建創傷童年 五周年特展翻轉民眾刻板印象
焦點
2023-10-18
【記者劉芯妤綜合報導】「所有人都曾經是創傷兒童,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長期關注該議題的參展民眾蔡憓嫀表示。微光盒子於14日至2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五周年特展《當失序成為日常》,紀錄創傷兒少的生命故事,盼望能從理解開始鬆動民眾對這些孩子的刻板印象。微光盒子深耕於興隆安康社區,是第一個以創傷知情(註一)為核心的兒少陪伴據點,不同於補習班或安親班式的課後輔導,他們是讓孩子在與志工的娛樂互動中獲得溫暖而感到被接納。這次特展也呼應該協會的宗旨,除靜態的展覽外,也有議題與談、遊戲、真人故事分享以及電影放映等系列活動,試圖以多元管道推進大眾對創傷兒少的認知。註一:創傷知情是指人們對心理創傷如何發生,及對受害者的影響了解,並且提供支持和治療等方面的作為。 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在議題與談中與參展民眾探討創傷知情,一同邁開療育創傷的步伐。 圖/微光盒子提供「曾經有個少年因為多次讓未成年孩童在他家過夜而觸犯罪責。」微光盒子團長蕭羣諭深入瞭解個案後,才知道少年小時候在寄養家庭被哥哥和姊姊欺負,甚至當時只能在地板吃飯,負面經驗使他不敢自己睡覺,因而需要他人陪伴。他指出,很多人在長大後表現焦慮、無法控制的情緒,可能是兒時的創傷所造成,而如何接納受傷的自己其實是十分重要的議題。此次展覽透過場景與聲音展出創傷兒少的日常,目的在於讓參展者身歷其境。「你跟爸爸要錢的那件事情怎麼樣?還好嗎?你不講話是什麼意思?」問句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女兒的哭聲。「與我兒時的經驗不謀而合。」蔡憓嫀表示自己也曾是創傷兒童,這裡讓他小時候的不安感湧上。展區佈置得像家,但音響模擬的家庭互動卻是母親不斷地逼迫孩子,短短幾句話讓民眾感受到家並不是創傷兒少的避風港。 在如同家一般的溫馨展場中,話筒傳出的卻是家庭破碎的話語。 圖/微光盒子提供展覽還設置「小怪獸測驗」,用多個故事讓參展者重新體驗可能歷經過的壓力,如在大隊接力中掉棒,進一步讓大家選擇自己的反應。參展者蘇同學(化名)表示,「我們該去剖析的是行為背後的傷口,而不是單看行為表現去做出評論。」他發現並沒有哪個創傷反應是錯誤的,都只是保護自己的辦法。 民眾在展場進行「小怪獸測驗」,了解自己在面對創傷時較易出現的反應。 圖/微光盒子提供「 比較不被社會認可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被他人了解,是非常有力量的。」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的田宛錡補充,有人在為這群孩子發聲其實是一件很感動的事。蕭羣諭也提出,「我們想要帶大家走進孩子失序的生活,呈現標籤後青少年最真實的樣子。」展覽藉此機會翻轉民眾傳統認知中的偏差少年,同時,增進創傷知情也能幫助善待他人與照護自我。
生活
第1770期
民俗技藝融合新意 赤崁萬神節弘揚傳統文化
2022-11-02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鑼鼓聲咚咚作響,民眾紛紛湧上街道,滿心期待陣頭表演。第三屆以陣頭文化為主題的《赤嵌萬神節》於10月29日在台南全美戲院前的街道展開,今年打破先例舉辦萬神踩街遊行,並讓多個陣頭、表演藝術團體在玉皇上帝前演出。 今年首次舉辦萬神踩街遊行,各方陣頭、表演藝術團體一同共襄盛舉。 圖/黃𦲽湄攝今年《赤嵌萬神節》弘揚民俗技藝,並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人們目光追隨著遊行隊伍身影,紛紛用手機紀錄眼前盛況。活動除了踩街遊行,還廣邀上百攤商家共同組成朋派市集,藝姿舞集團長郭玲娟說道,活動將傳統文化結合現代文創市集,吸引人們關注,民眾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也能更深入探索與認識,重新檢視對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負面觀感。 《赤嵌萬神節》現場人潮眾多,民眾紛紛用手機紀錄這一年一度的盛宴。 圖/黃𦲽湄攝畫有鮮豔色彩臉譜的家將們以靈巧腳步,相互配合形成多樣陣法,南臺灣第一團高蹺陣的表演者雙腳踩在木棍上,以熟練技巧維持平衡,完成精彩表演。米街人文會社召集人陳宏斌表示,過去主辦單位需付費邀請陣頭團隊表演,如今他們要求主動加入,「雖然進步的幅度很慢,但至少有看到效果。」《赤嵌萬神節》除了增加陣頭團隊的曝光度,也逐漸讓傳統文化被國際看見。 今年全台白龍庵出軍的是趙部振靈公駕前護衛「如性慈敬堂」八家將,他們的靈巧腳步和亮麗服裝吸引人們目光。 圖/黃𦲽湄攝陳宏斌提到,相較於西方文化,社會對於陣頭等傳統宗教活動的刻板印象深。廟會遶境後滿地的垃圾或是廟會糾紛等事件,都讓大眾對傳統宗教活動抱持負面看法,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面師柯煜杰表示:「(陣頭表演者須)把自己做好,跳不跳得好是其次,規矩要注意。」陣頭表演者唯有提升自身素質,才能讓民眾改觀。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杜易軒也以自身經驗分享,人們對於籃球這類西方運動接受度較高,反觀民俗體育較不受喜愛,「校內民俗隊練習經常會有鑼鼓聲,常常會被投訴太吵,民俗體育類的比賽相較於其他籃球等比賽來得少。」今年舉辦的《赤嵌萬神節》突破傳統,融入新意,民眾邱麗瓔分享道:「震樂堂的搖滾結合廟會習俗文化,再與嘉邑玄興社五營神將陣一起表演,巧妙地做連結,讓人驚奇。」陳宏斌也期待活動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將傳統文化推廣得更遠,他說:「未來希望可以一步一步將萬神節這樣的活動,從赤崁萬神節變成台灣萬神節。」
藝文
第1760期
穿出獨特自我 《憑衣hyoi》反思著衣自由
2021-12-15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不同款式的衣著,呈現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學生黃健誠舉辦影像創作展《憑衣hyoi》,在靜態影像中以各種衣物,展現模特兒與衣著間的關係,並探討穿衣自由。展覽於9日至14日在鬧空間NOW space展出。 創作者黃健誠舉辦影像創作展《憑衣hyoi》,在靜態影像中探討衣著自由的概念。 圖/單師樵攝展覽以衣物作為拍攝主題,在其中一個系列,帶著妝容的男模特兒身穿刺繡花朵的薄紗與透視長裙,而立於背後的假人模特兒則穿著制式的正裝。黃健誠解釋,假人模特兒穿著的服飾,是指人平常被限制於社會的框架與規範時,需要「符合期待」的穿著;而模特兒的衣著,則是人真心喜歡、符合自身個性的穿搭風格,他說:「即使別人覺得這些穿著很不好,自己還是可以覺得狀態很舒服,或是覺得很有自信、很漂亮。」此外,展覽作品還包括乖女孩穿著浮誇衣物與變裝皇后等主題。黃健誠說明,他感受到社會上各種對於衣著、打扮自由的限制,他的家庭也極度反對男生穿耳洞、戴耳環,甚至數度吵架,他說:「家庭對於男生穿著女裝,或是女生穿著暴露等等,都有許多批評的話語,這些限制都令我非常難過。」因此,他想藉由這次拍攝,打破制式的社會框架,讓人們從傳統觀念中解脫。 《憑衣hyoi》影像創作展以衣物作為拍攝主題,起因為創作者黃健誠感受到社會上各種對於衣著、打扮自由的限制。 圖/單師樵攝與眾不同的影像與穿著,讓觀者能夠用相異的角度解讀。觀展民眾邱立表示,自己與其中一位模特兒熟識,「他在照片中打扮的樣子很適合他,也很符合他的個性。」另一位觀展民眾蕭佳如則對女性穿著男裝的作品印象深刻,「女生可能平常要表現出比較甜美、安靜的感覺,但他的內心可能想要呈現很酷、很霸氣,比較男性的那一面。」他表示,衣著與外在飾品作為符號,可以表達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 不同的影像與穿著,讓觀看的人也能有不同的解讀,且衣著作為一種符號,可以表達一個人的性格。 圖/單師樵攝衣物是黃健誠熱衷的題材,除了性別刻板印象外,他認為還有其他概念可以跟衣物做結合,以年齡為例,他說:「這次的模特兒年紀大概是二、三十歲,但也許一個六十歲的女生穿他們的衣服,也會被覺得不適當。」他補充,未來也會找到個性符合概念的模特兒,來表現他想傳達的理念,並繼續創作此系列作品。 衣物是創作者黃健誠熱衷的題材,他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創作此系列作品。 圖/單師樵攝
藝文
第1738期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2020-12-02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舞台中央,三位穿著黑衣的男人伸出雙手相互撫摸,三人的手臂開始纏繞起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表演組學生張維佐帶領團隊,於11月27日起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舉辦實驗戲劇《理想親密》,透過探索不同的親密關係,顯現社會的身分框架。 三人的手臂不斷交錯,試著建構親密的全貌。編導張維佐說明,劇情不侷限於任何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需經探索尋找解答。 圖/張元提供人們總稱職扮演社會規範的角色卻逐漸喪失自我,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張維佐提到,為揭露此現象,他編寫劇本從自身的童年出發,交錯他對親情和愛情的討論,展現與成長背景環環相扣的人生發展。他進一步說明,諸多觀念自幼即被灌輸,如愛情該由一男一女組成等規範,而這些無緣由的堅信逐漸成為「信仰」,導致人們都不去質疑。因此他設定「信仰」成為故事主軸,呈現人因長期接收既定價值觀,難以不受影響地做自己。 演員詮釋人們在三角關係間的摸索狀態。編導張維佐表示,只要找到彼此舒適的方式愛便可以並存,但不是多情。 圖/張元提供樂音驟變,演員披上披風、肢體詼諧地擺動,以「神」的姿態高頌信仰。男孩見後隨之歌詠起舞,演繹人的認知受普世信念影響的意象。張維佐舉例,即便內心對情愛的見解不同於主流,卻不自覺會隱匿真實自我,朝「正確」的模樣發展。「可是那些負面、破碎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看到呢?」他感嘆,這是亞洲教育灌輸下的社會現狀,人們將限制視為正常而不善於提問。 燈光轉藍,舞台瀰漫迷幻氛圍,演員三人以儀式頌揚神的旨意,呈現過度依靠信仰時,可能影響人的選擇與思想。 圖/張元提供「媽媽明明很認真教你。」、「你明明很乖。」舞台,母親不斷質疑男孩的性別認同。張維佐表示,因制度使然,親密關係的角色被鮮明刻畫,不符角色定位者皆被視為怪異。霎時傳來沉重腳步聲,意味「成長」來臨,父母慌忙示意男孩逃離,但男孩卻執意佇立原地,他想迫使迷惘的自己成長。張維佐解釋,劇情設定父母不讓男孩成長,這呈現親密關係會影響人成長的樣貌,人們容易順從父母等人的期待發展,且時間流逝也逼迫人們在迷惘狀態即須取捨。 三人藉由相互肢體碰觸,探索親密關係的全貌,呈現人們在成長中摸索自我和社會的模樣。 圖/張元提供男孩奮力吹起氣球後謹慎交付一人,對方接過氣球後,卻糾結於社會框架失神鬆手,男孩見狀氣憤地大吼離去。「因為相信才會交出去。」飾演男孩的演員黃盛煜解釋,氣球象徵他重要、脆弱的愛,而人一旦受到傷害後,會再度遊蕩其他的親密關係另尋寄託。張維佐認為,現今各親密關係的設定皆僅有一個答案,像家庭只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僵化的認知導致不同於此的他人自我懷疑。 氣球代表男孩的愛,他藉由玩樂試探對方心意,渴望交付自己的真心,顯現青少年在親密關係中表露愛的方式。 圖/張元提供演出末段腳步聲再次傳出,且迴盪「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自信的。」等話語。男孩淡然從皮箱拿出豔綠色西裝,在舞台中央脫去黑衣後著裝,象徵他已接納自己成長的必然。觀眾周憶敏說:「很多人明明還沒準備好就長大了,卻一直說服自己很堅強,要像個成熟的大人,看了很心痛。」
校園
第1735期
【社論】為何台灣民眾愛拿客家人開玩笑?
2020-11-05
近幾年在社群媒體上,拿客家族群開玩笑的梗圖、笑話與脫口秀橋段不勝枚舉,亦常見網友拿客家人作為回覆笑點,諷刺客家人過度勤儉、待人小氣彷彿蔚為一種風潮。觀此現象不禁令人疑惑:為何相對於其他少數族群,網路鄉民、乃至於台灣民眾較不避諱拿客家族群開玩笑?有別於原住民或新住民,可能因加分制度標籤、語言文化隔閡等因素,在大眾印象中為較需幫助的弱勢群體。客家族群約佔台灣總人口16.2%,乃第二大族群,雖然客語傳承面臨嚴重危機,但其社經地位並未表現弱勢。因此鄉民在嘲諷客家人時,較不易觸發「歧視弱勢」的敏感神經,玩笑尺度拿捏也容易變寬。而一些國外脫口秀表演者會拿自身種族開玩笑,人們普遍認為只有本人,才有立場說出針對某族群的嘲弄。然在台灣,客家族群逐漸從客庄向外遷徙,年輕世代有相當高比例是父母為客家人與其他族群通婚。意即廣義客家人口逐年增加,許多年輕人擁有多重血統,各族群身份界定趨於模糊,可以開客家玩笑的人增多,相對會感到冒犯的人也減少。其實,「勤儉」本就是客家族群強調的傳統美德,網友傾向認為玩笑出自既有事實,而非歧視。過去客家人務農者多,生活清貧,而使得許多老一輩客家人,始終抱持著能省則省的原則過生活。如今,勤儉已非世俗所推崇的價值,在物質不虞匱乏的時空背景,節省變成是不懂享受、吝嗇小氣。的確,農業時代的惜物習慣在消費社會裡或許不是「美德」,卻可能是面對全球氣候急遽變遷、天災導致糧食生產不穩定的解方。 早期客家人務農者多,生活較清貧,因此發展出勤儉的文化特色。圖為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的銅像「農夫」。 圖/何昀儒攝許多迷因亦反映出大眾普遍對客家文化的認識過於單一。比如近期「為何客家人都看起來很陽光? 因為『暗自Sad』(註1)」的梗圖。實際上,台灣各地客家族群約可分為五種腔調(註2),而各腔調用語有所不同,「恁仔細」僅適用於桃園、苗栗一帶說北四縣腔的客家人。去年,知名脫口秀節目「博恩夜夜秀」祭出「誒!苗栗國」影片,大酸苗栗政府與民意代表,引發熱議。當時,一些民眾會直接把客家人與「藍營支持者」劃上等號,殊不知各地客家人政治傾向迥異,有「北、東偏藍;南偏綠」的現象。註1:「暗自Sad」為四縣腔客語「恁仔細」的諧音,意為謝謝。註2:台灣的客語依據分佈地區的不同,大約可分為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和詔安腔五種腔調。 網路迷因可透過社群傳播造成影響力,「暗自Sad」梗圖出自一百五粉專,截至發稿,此篇貼文已吸引1740次分享。 圖/一百五粉專提供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並非不能開玩笑,而是需要思考笑話所塑造的族群意象與刻板印象,容易影響年輕人的文化認同。台灣的客語人口流失嚴重,大環境使年輕人學習客語的動力越趨薄弱,若社會氛圍又不斷貼上負面標籤,更加不利客語的推廣與傳承。並且,消費主義發展至今日,鑑於全球暖化與環境反撲,不少人也開始對物欲生活提出反思,若能除去對傳統文化的成見,或許在未來,客家節儉與惜物的精神,反而能為現代人提出一套回歸少量物資的環保生活美學。參考資料: 客家委員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頁6-11。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結案報告:外團體的族群刻板印象對客家人的影響,民國102年,頁30-32。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臺灣客家族群史系列叢書: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民國106年,頁16-19。 林賢奇,從2008、2012年政黨投票看客家族群政黨傾向─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2年,頁149-152。
藝文
第1735期
有別傳統施彩 臺藝生「粉」碎刻板印象
2020-11-04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展場垂掛一副耳機,在靜謐的空間悄悄地重複播放「I love you」,瀰漫粉色泡泡。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學生組成的「陶瓷工作室」於10月27日至10月 31日舉辦創作聯展《PINK PINK 乓乓》,以陶瓷表現粉色的無限可能,試圖打破大眾對粉色的刻板印象。 作品〈宣言〉在耳機重複撥放「I love you」,喚起觀展民眾內心的粉色泡泡。 圖/鍾晨沅攝粉色在大眾印象中時常代表「可愛、嬌氣」,工藝系學生林渙騰表示,參展者共同投票後選出此次展覽主題,希望各自表達自身對粉紅色的認知,打破粉紅色只能是可愛女生的固態,「這是一種粉紅色的各自表述。」展品囊括各彩度的粉紅,從櫻花粉至蜜桃粉,挑戰觀展者對粉色的視覺極限。為表現各自的粉色意象,參展者們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色彩與陶瓷的可能性。 《PINK PINK 乓乓》中作品融互動與實驗於一體,創新的表現手法讓觀展者耳目一新。 圖/鍾晨沅攝陶瓷作品〈可以不要拋棄我嗎?〉將六件瓷器置於空中自然轉動,懸掛在展場中央,作品因旋轉,每時每刻都呈現不同的樣貌。工藝系學生朱穎將粉色的顏料注入塑膠袋,讓被密封的瓷碗染上色彩,他認為,每件瓷碗都似乎記錄著一段愛情,因此被賦予生命,他說:「就像穿上粉紅色的外衣,表達瓷器本身的記憶。」而作品上色的方式也有別於傳統上釉,實驗性的手法令作品獨樹一幟。 作品〈可以不要拋棄我嗎?〉結合陶瓷與裝置藝術,六件瓷器於空中自然轉動,作品每時每刻都呈現不同的樣貌。 圖/鍾晨沅攝展場的另一側,一道強烈的粉色光輝投射在作品〈慾、兔子、我〉上,結合兔子的形象,林渙騰以陶瓷型塑性感的女性身體。強光打照在光滑的釉色表面,閃耀的光芒增添作品的魅力。他也將白色的棉球融入作品中,集性感與可愛於一身。林煥騰將兔子做為吸引力的化身,表達自身與慾望的相互關係,他說:「慾望改變你看世界的感覺,那是一種特別的力量,一種原始的本能。」 作品〈慾、兔子、我〉上,創作者林渙騰以陶瓷型塑性感的女性身體,結合兔子的形象,表達慾望與自身的相互關係。 圖/鍾晨沅攝不少展品嘗試以特殊方式表現色彩,作品〈Living〉將全白的陶瓷置於粉色玻璃鏡之上,作品不規則的造型經光線反射後,呈現豐富的色彩層次。而作品〈傳統解構——依附關係〉,工藝系學生鄒皓哲則以古代文人描繪女性體態的梅瓶為創作原型,並加入較剛硬的金屬色與粉色對比,象徵衝突與依偎,同時表達男女間的依附關係。 作品〈Living〉將全白的陶瓷置於粉色玻璃鏡之上,經光線反射在作品,結合不規則的造型,創造出豐富的色彩層次。 圖/鍾晨沅攝 作品《傳統解構——依附關係》以傳統表達女性體態的梅瓶為創作原型,藉由粉色與金屬色的對比,表達男女間的依附關係。 圖/鍾晨沅攝《PINK PINK 乓乓》展品具互動性與實驗性,觀展民眾黃維衡表示,儘管許多作品仍無法脫離女性及愛情的討論,但創新的表現手法依舊讓他耳目一新,「沒想過這麼多粉紅齊聚可以這麼脫俗。」他認為,展覽的確打破他對粉色的既定印象,而學生作品的多樣性也讓他重新認識陶瓷。朱穎也補充,粉色是個有強烈個性的顏色,「我很討厭粉紅色,但這個主題真的充滿挑戰性。」
校園
第1688期
升學優待恐引岐視 原民高教政策待改善
2018-11-15
【記者何家璇台北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11日於台北火車站舉辦「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原桌論壇」,邀請關心原民教育的老師、學生共同討論原民教育的語言文化流失、教育歧視及人才培育三大主題。其中,因升學優待造成社會大眾的歧視,是許多原民青年共同面對的問題。原住民加分制度起於西元1951年,國民政府來台後為使原住民接受漢文化教育,融入主流社會,以《邊疆學生待遇辦法》,作為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措施基礎。立法院在2001年修法,改以《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及原住民公費留學辦法》(簡稱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辦法)給予原民生考試加分的特殊待遇。排灣族、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人類學系學生張瀞文提到,加分制度最初是一項同化政策,現今原住民加分雖不再以強制原住民融入漢文化為出發點,但仍存在很多爭議。張瀞文指出,靠著加分入學的學生,學科能力居於弱勢,學校又沒有提供額外資源支持,造成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成績不佳。她也提到,原住民加分需先通過族語認證。然而許多族人並不認同此方式,身為原住民卻要以考試證明自己的身份、語言能力,對此感到不滿。原住民升學優待辦法中規定,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的學生,升學考試總分可加總35%。阿美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地理學系撒牧<b>‧魯鳳質疑,加分制度為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因受不公平對待,以資源補償的平權政策,應平等適用在所有原住民身上,不應以加分的方式,強迫族人考族語認證。排灣族、原住民族委員會專案研究員雷家佳表示,加分政策原是為提升原住民就學比例而設立,實施後反倒加深刻板印象和歧視,使社會大眾認為原住民必須仰賴加分政策才能取得亮眼成績。雷家佳以自身經驗為例,國中時他的老師曾告訴他,因為原住民有加分,所以他不用太努力讀書,不需取得高分即可進到第一志願學校就讀。此話讓他備感挫折,並下決心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最終他順利考進前幾志願的學校。不過,當原住民生進入「好學校」後又得面對同儕誤解,「你的同儕不會去探究你的過程是如何,反正你今天進入很好的學校那就一定是因為你加分。」一句話顯示原民學子面對刻板印象的無力。雷家佳認為,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原住民小孩生長在都市,獲得的教育資源不比一般生少,因此加分機制應與原住民身份脫鉤,成為單純的福利政策。「任何因為原住民身份所帶來的優惠性措施,是都可以被重新檢視的。」雷家佳更強調,增加原鄉教育資源才是提升原住民教育程度、保存傳統文化更有效的作法。 本次論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和族群的人士參與,盼擴大參與,匯集民眾對原住民轉型正義的意見。 圖/何家璇攝 此次論壇共有100多位民眾報名,眾多專家、學生也一起參與。論壇結束後,參與者共同拍攝大合照。 圖/何家璇攝
生活
第1686期
高粱苦味巧融花香 調酒顛覆刻板印象
2018-10-31
【記者何庭賢台中報導】選手往上拋擲酒瓶穩穩接住,再加入料酒與基酒和些許冰塊,搖晃均勻後,隔著濾網及隔冰器,俐落地把酒倒進酒杯。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於10月27日舉行「2018臺中市調酒大賽」,吸引許多調酒好手切磋技藝,來自醒吾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學生胡晏誠顛覆高粱酒廣為男性喜愛的刻板印象,在調酒大賽中獲得多項大獎。 醒吾科大學生胡晏誠沈穩地將雪克杯抵住酒瓶取得平衡,在技巧和拋酒技巧中展現沈穩的技藝,獲得好評。 圖/何庭賢攝醒吾科大學生胡晏誠在調酒大賽中皆以「愚公高粱酒」為基酒參賽,分別在職業大專花式組榮獲佳作獎和最佳口感獎及學生創意團體組中榮獲亞軍。他提到,多數人對於高粱酒的顧客群刻板印象為男性,因此在個人賽中欲打破此刻板印象。他的參賽作品「玫香茉韻」以高粱酒搭配玫瑰與茉莉糖漿,加入打發的蛋白,可提升綿密口感外,也帶點甜味。胡晏誠也進一步說明,他在作品的最後添加了新鮮檸檬汁,來綜合高粱酒的苦味,也以玫瑰與茉莉花的香氣代表女人味為獲獎關鍵。此外,他也和調酒社的朋友報名團體組,以絕佳的默契,奪下學生創意團體組亞軍。 健行科大學生游秉庠輕鬆自在地將拋酒動作運用得怡然自得,展露出的自信笑容,再來個華麗轉身,沈穩地接住酒瓶。 圖/何庭賢攝「我覺得是一半運氣,一半努力才奪得這樣的成績。」大專組花式調酒冠軍、健行科技大學學生游秉庠開場時展現沈穩技巧,將雪克杯後拋再以手肘抵住,同時拋接三個酒瓶及雪克杯。接近尾聲時,更帥氣地把酒瓶抵在額頭上,雙手甚至持續拋酒瓶,精彩的演出引起台下觀眾歡呼。他在作品中加入洛神花糖漿和打發好的蛋白,口感帶點綿密而香甜,再利用「九降風白蘭地」帶出香氣十足的甜味,也使用方形的果凍於調酒內,因而將作品命名為「洛洛大方」。雖在賽中略有失誤,但相較其他選手的表現更穩定,因而奪冠。 選手在音樂的配合下,將搖均勻的酒利用隔冰器,把酒緩緩地倒入三個雞尾酒杯裡。 圖/何庭賢攝口感風味評審廖國智指出,選手會依據基酒的選擇而決定作品的走向。廖國智也提到,比賽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突發狀況影響選手進行表演,例如風速導致選手在拋酒瓶時無法如期接住,「這是對自己人生的訓練,考驗選手的臨場感。」「2018臺中市調酒大賽」以「花現好酒,樂趣臺中」為主題,除了結合花博展外,也採用台中市經財政部優質酒類認證的酒品作為基酒,希望能挑戰選手調酒的搭配方式,也藉此推廣台中在地製酒文化。
專題
第1647期
打破生產的刻板印象 醫師助產師的共照可能
焦點
2017-04-07
【專題記者王若璞、翁芊儒、劉俊華、李怡瑤、楊旻蓁、曾品媛綜合報導】打無痛分娩針、剪會陰、剃陰毛,這些情形大部分是台灣的孕婦在生產之際會遇到的情況,若是遲遲無法分娩時,甚至要服用催產藥催生。不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孕婦看似都只有醫療介入的生產方式可選擇;然而事實上卻有一群人,能幫助孕婦以較少醫療介入且回歸自然的方式生產,這群人便是我們不常接觸的助產師。<b>另一種生產的可能:致力於「自然分娩」的助產師在現今的台灣提到助產制度時,大部份人還停留在落後、不具有專業知識的既定印象。但原本僅具備單純接生功能的「產婆」,到了現代已演變為可依孕婦需求、客製化生產過程的專業「助產師」。助產師是一個多功能的角色,除了負責產前教育、接生(自然產)以及產後諮詢的工作外,也根據孕婦個人的特殊性與需求給予建議,並配合孕婦想要的生產姿勢施行人性化生產。 助產師蔡菊鎂(左二)五個月前為徐榕(右二)接生,並在產後持續關照產婦及提供衛生教育。 圖/楊旻蓁攝產婦徐榕目前育有一名五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崇尚自然生產而選擇健保特約助產所,由助產師接生。她提到,相較於醫院體系的流程,助產師會借由跟孕婦詳細討論的方式,充分告知生產狀況,給予她們很大的信心,並持續了解她們的身體狀況,成為孕婦身心理上的守護者。相較於醫師的醫療專業,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產及護理健康照護系教授高美玲肯定助產師在「促進自然分娩」的功能。大多的台灣醫師相較於國外,如果碰到脫離產程參考標準的孕婦,就會採取催生,導致醫療介入的連鎖反應。如此便累積許多不必要的有形(醫療資源)、無形(孕婦與嬰兒健康)成本。衛福部曾在2014年向婦產科醫學會提出「生產企劃書」方案,讓孕婦能在臨盆前與醫師討論後,選擇希望的生產姿勢、減痛方法,但流於制式化的書面形式,孕婦與醫師間缺乏深入對話,因此無法反應孕婦真正的需求,也有醫師擔心會影響臨場判斷。助產學會常務理事、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產及護理健康照護系兼任教師郭素珍,以無痛分娩針為例,雖然可以降低生產的疼痛感,但使用藥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干擾荷爾蒙的分泌。她指出,重要的是教導孕婦該如何面對生產疼痛,不應只注意到打針後「不會痛」,而忽略了背後更多的風險。 打針後因麻醉導致腹部鬆馳,孕婦不懂該如何用力推出嬰兒,子宮收縮減慢,因此要打催生劑刺激子宮收縮,然而打催生也有可能影響胎兒心跳,於是又要為孕婦戴上胎兒監視器,孕婦只能維持躺著的姿勢,更有機會要用上真空吸引器械,產程也因此延長。打針後因麻醉導致腹部鬆馳,孕婦不懂該如何用力推出嬰兒,子宮收縮減慢,因此要打催生劑刺激子宮收縮,然而打催生也有可能影響胎兒心跳,於是又要為孕婦戴上胎兒監視器,孕婦只能維持躺著的姿勢,更有機會要用上真空吸引器械,產程也因此延長。助產師透過改變生產姿勢(成蹲姿或跪姿等)替代不必要的催生方式,在生理性生產的專業上協助醫師減少醫療介入。一般的醫師可能習慣讓孕婦以躺姿接生,孕婦必須要自行移動上產台;但助產師會依照孕婦當下想要的姿勢,如蹲姿、跪姿、趴姿或是水中生產,以孕婦需求為優先考量。<b>消失師的助產師:助產教育制度的演變根據民國103年國民健康署出生通報,台灣由醫師接生的嬰兒佔99.90%,而由助產師接生僅佔全部的0.06%,顯現當今社會選擇由助產師接生的孕婦仍屬極少數。大部分民眾不了解助產師的工作專業,尋求助產師生產的孕婦則多從網路獲得資訊,甚至有些媽媽以為只有居家生產才需要,不知道部分醫院也配有助產師。早期的護理專科是護理、助產合科,過去助產士多半是護理助產合訓專科或護校出身,但合訓制因雙修緣故,並無法專精在助產專業。加上民國80年助產教育全面停辦,81年公立醫院取消助產師(士)的編制,助產教育走入沉寂,間隔近10年才又重新復甦。相形之下,從民國60年開始,台灣婦產科醫師接生的比率首度超越助產人員,並逐漸爬升至今。助產師王佳音指出,民國六七十年代,婦產科實習規定必須接生數個新生兒。但到她民國82年就讀大學時,助產士考選 制度已被取消。她在畢業後考取護理師執照,長期在產房、產後病房工作。民國88年,因應整體教育程度提升到大學以上,助產系也陸續成立,助產教育重獲重視。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更首設助產所,將助產「士」拉高層級到「師」字輩,因此,民國92年廢除《助產士法》改立《助產人員法》,規定助產師需有護理背景,視助產師為進階專業。然而,目前台灣助產科系仍屬少數,僅有輔英科技大學的助產與婦嬰健康照護系,以及去年九月開設助產系的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產人員法》上路後,若要考取助產師執照,須有專科學校護理助產合訓科或大學助產科系學歷;而領有護理師、護士或助產士證書,則須有助產研究所學歷。王佳音便是在得悉政府重新開始培育助產師後,到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攻讀助產研究所。助產師林郁晴也以自身經歷為例,表示自己以往在護專、二技學習護理知識,她也提到護理學校助產教育課程少,「基本上只有產科護理學,產科護理學只有小小的章節提到人性化生產」,後來攻讀護理助產研究所才了解到不同的生產方式與助產師的工作。助產教育未能普及導致人才貧瘠,更使得這項專業難以被看見。然而,若教育體制未出現斷層,畢業學生取得助產師證照後,醫院是否有足量的需求容納新進助產人員?<b>助產師重返醫院 試辦計畫後繼無力衛福部在民國103年始辦「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邀請助產師進駐醫院,試圖減少過度醫療干預,與婦產科醫師合作推行溫柔(生理、自然、陰道)生產。時至今日從六家試辦醫院一路遞減,直至計劃結束前僅存衛福部桃園醫院,原因大致有觀念差異、經費分配、聘任問題、醫療糾紛,以及官方宣導不力等。<b>一、觀念差異獨立開業的助產師蔡菊鎂曾接過一個案。孕婦廖張欐在產前先到醫院生產,在打催生針與吃催生藥後,依舊沒有要生產的跡象,回家休息一個禮拜,才找上蔡菊鎂尋求自然生產的管道。醫院的生產流程需灌腸、剃毛、視情況打催生針、生產時要剪會陰,無法針對孕婦特殊性改變流程。但助產師注重孕婦的個別性,會針對孕婦的個別需求提供不同的幫助。在助產所工作的助產師萬美麗表示,「醫院的立場看到的是一群婦女在懷孕,他看到的是懷孕這件事,可是如果以我來說的話,我看到的是不同的婦女在懷孕。」醫師看待「生產」的觀念也反映在產房人員的配置上。現行醫院大多沒有配置助產人員,不論是醫生或是產房護理人員均視孕婦為「病患」,並不認為生產是一個生理過程。然而萬美麗強調,助產師注重「孕婦在待產的過程中需要多少人照顧?」不同於「一個醫生可照顧多少產婦」的思考模式,呈現醫師與助產師觀念上的差異。醫生和助產師觀念的差異也導致試辦計畫窒礙難行。由於90年代助產教育曾歷經空窗期,導致目前持有執照的助產師不是年紀大、快退休,要不就是初出茅廬,林郁晴提到,「但是我剛畢業考到執照,就算醫院找我去,可是妳的醫生信任我嗎?」因為沒有信任關係,所以醫師也不會放心讓助產師接生。王佳音表示,試辦計畫成效較佳的桃園醫院,是由於院方、醫師共同營造出對助產師友善的環境。醫師能否接受與助產師合作,取決於他的學習背景,「剛開始只有呂醫師比較支持助產,不過與他受訓過程有關,他的指導老師對助產相當友善。」醫師與助產師合作,彼此都要經歷一段磨合期。桃園醫院在五、六年前引入助產師,很多醫師無法接受,因此助產師只能與接受的醫師合作。院方其後向單位人員、醫生介紹助產師,讓他們理解助產師的工作內容。「當他們聽到一些觀念,其實也相當訝異,因為與他們的學習背景不一樣。」王佳音表示,其他醫師漸漸發現助產師與當初想像並不一樣,不但孕婦滿意度高,有些被認為無法自然生產的孕婦,經助產師介入後也能夠自然生產,醫師漸漸發現助產師的價值。與大多醫院產婦須共用待產房有別,桃園醫院注重產婦的生產感受,產婦可以單獨使用一間待產房,家屬也可以陪同產婦休息。圖/劉俊華攝<b>二、經費分配不願具名的婦產科醫師透露,台灣婦產科醫生反對助產師加入醫院,經費分配為一大原因。健保給付接生以孕婦為單位,接生一個孕婦會得到一筆健保給付,給付金額依醫院層級遞減,由上而下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四級。由於每筆健保補助已經不多,又擔心受少子化浪潮衝擊,假如有助產師來分一杯羹,將會分薄婦產科醫師的收入。再加上難產、需剖腹的孕婦屬少數,醫生也需接生自然產的孕婦來獲得給付。而經費問題已然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成為助產師進入醫院的一大阻力。施麗雯表示,儘管醫院經費充足,但如何分配也有疑慮。「衛福部的試辦計畫預算編制有編入助產師的薪水,但卻不一定有全部交到他們手上。雖然看起來執行的效果不錯,助產師卻無法獲得相對的報酬,很不公平。」若助產師無法獲得接生嬰兒的健保給付,除了接生之餘,有護理師背景助產師還得分擔護理的工作,等於跟護理師領相同的薪水,工作卻更加繁忙。人力成本的增加導致醫院不願多聘請專業助產師,變相使用既有人力支援試辦計畫,試辦計畫的六家醫院除了桃園醫院並無助產師在輔助接生,其他醫院用有助產士執照的護理師去職業登記,並不是真的聘用助產師,而是以「聘用」為名去申請經費;又或是聘僱者根本是護理師而不是助產師,所以根本沒辦法接生。<b>三、人員編制助產師懷著熱忱進駐醫院,卻常因編制問題阻擋聘任新職。雖然助產師需要藉由國家考試取得證照,但大部分都沒有在醫院編制中,且《醫療設置辦法》無強制規定產房必須設置助產師。郭素珍表示,原本建議醫院產房應強制配置至少一名助產師,卻因遭受醫院方及婦產科醫師的反彈,最終條文只有「得」設助產師,而非原先「應」設置的初衷。「目前大概只有桃園醫院,就是一些有試辦計畫的醫院它的組織圖才會有助產師編制,我們醫院是沒有的。」林郁晴表示,醫師人員皆由衛生局核定,若要招收助產師需向衛生局修改組織章程。她也認為助產人員編制的推動,應該從公家機關開始做,「頒布每家公立、部立醫院產房都要設助產師,有這個編制出來其他醫院才會效法,如果沒有辦法有這個編制,其實大家對於助產師可能也只是會想到以前的產婆。」高美玲補充,理想中醫院對助產師的編制,應該以最少五名助產師一組、團隊合作的輪替方式進行。個案從產前、產時、產後、居家訪視都歸屬在同一團隊,助產師與孕婦密切互動下,遇到突發狀況可以避免過勞狀況、互相支援,助產師擁有良好的輪班工作品質,個案自然相對安心。助產師林郁晴表示,為了增加孕婦的安全感與信心,在門診的時候,就會將所有助產師引薦給孕婦認識,孕婦來待產的時候會先告知,「這個班是誰,如果有跨到下一個班是誰,這樣對媽媽來說她也比較放心。」以試辦計畫中,頗具成效的桃園醫院為例,助產師一個禮拜會有一天的諮詢門診,待產的時候三個班: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由當班的助產師陪伴該時段待產的孕婦。「這樣助產師才會有生活品質。」否則隨時有孕婦待產,就跟獨立開業的助產師沒有兩樣,難以有固定的休息時間,一切要以孕婦的肚子為考量。<b>四、醫療糾紛郭素珍表示,在許多婦產科醫師的觀念中,會覺得助產師是把無法處理的爛攤子丟給醫師,發生意外後,法律責任由誰承擔難以界定,加上助產師的介入可能會進一步分擔整體的預算支出,是婦產科之所以會反對的原因。<b> 施麗雯表示,她的助產師朋友曾經碰過一個案例,在生產過程中,孕婦因為想要蹲下來生,所以不斷的央求旁邊的醫護人員讓他從病床下來。助產師真的熬不過孕婦的需求讓她蹲下來生產,卻遭到了婦產科醫師的責罵。「醫生可能會怕醫療糾紛,而不選擇用躺著之外的其他生產方式,因為責任是在他的身上,凸顯了助產師的角色要明確的問題。」施麗雯認為,想要改變台灣的生產模式,最需要做的兩件事情,一個就是醫生的分工要明確,一個就是要界定助產師的角色。對於現今醫界最害怕的醫療糾紛,高美玲有自信若醫療程序執行恰當,環環立即處置判斷是否通報醫師,並不會有責任推卸的問題。舉例來說,若一個案已經破水,護理人員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好處置通報醫生,那錯在護理人員,若護理人員立即通報醫生,但醫生延遲診療,那醫生就應負擔醫糾責任。高美玲認為,醫療糾紛並沒有那麼難以判斷,那只是一個阻檔助產師進駐醫院的藉口。<b>不把孕婦當病人:以丹麥四百年經驗為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教授施麗雯曾到丹麥哥本哈根參訪,表示當地助產師的組織跟傳統相當完整,與醫師的分工也十分明確。相較於當地婦產科醫學會僅成立了一百多年,助產科醫學會早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並由助產師負責了大部份的接生。在懷孕過程中,助產師會以孕婦的意見為主,幫助孕婦尋求最理想的生產,也會透過幫伴侶上課的方式,讓孩子的父親了解該用什麼方式陪產、緩解孕婦的痛苦。在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師會用沖熱水、按摩的方式紓解疼痛,只有在遇到突發狀況、無法自然分娩的情況下,才會由助產師及醫師的兩方討論下,將接生責任轉交給醫生。施麗雯更進一步說明,丹麥與台灣對於「生產」這件事的觀念,存在著諸多不同。「在丹麥,孕婦只要在生產完八小時之內就一定會被送回家,在醫院裡面也不用穿病人袍,因為助產師認為要及早適應環境。」她表示,丹麥人普遍將生產視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相較於台灣較信奉醫療專業介入的重要,丹麥將生產自主權歸還給孕婦,讓孕婦在做每個決定之前,都可以知道之後的影響是什麼,再去規劃最理想的生產藍圖。她表示,醫生或醫院必須重新思考助產師可以怎麼幫助他們,助產師的進入既可以解決婦產科醫生人力不足的問題、又可以了解孕婦的需要,如果只是一昧的因為專業不同而將助產師排除在外,將無助於現今接生模式的改變及進步。<b>減少醫療介入 擁抱溫柔生產四季和安婦幼診所婦產科醫生陳鈺萍表示,以往只要是助產師接生發生意外,就會被放大檢視,但在醫院生產時也會有發生意外的時候,卻不會成為討論焦點。「這樣的報導方式反而更加邊緣化了這些生產管道,但要做的應該是檢視其中缺少了哪些資源跟幫助,才能預防憾事再一次發生。」台灣有99%的新生兒都是被醫師接生,在婦產科醫生主導的觀念之下,並不會讓民眾思考當中的照護品質是否需要被改善。台灣人在乎的只是「母嬰是否均安」,但是對於如何減輕生產時的疼痛、在溝通的過程中如何反映孕婦的需求跟需要、給予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卻是鮮少被討論的。「對第一次生產的孕婦來講,助產師的存在可以幫助她們更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介入。」郭素珍提及,助產師要提倡的並不是在家生產及其他多元生產管道的好處,而是這些助產師在進入到醫院後,如何教會婦女如何認識自己在生產時的身體變化,提供除了專業醫療介入外的「溫柔生產」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