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王偉哲奪金憶父母反對 撞球運動盼反轉觀感
體育
第1801期
王偉哲奪金憶父母反對 撞球運動盼反轉觀感
2024-11-29
【記者張恩爾桃園報導】113年全國大專院校撞球聯賽18日至22日於桃園市九號颱風撞球館舉行,依據比賽規則分為九號球及十號球兩種項目。公開男子組九號球及十號球冠軍分別由僑光科技大學的王偉哲、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的郭奕涵獲得。而女子組兩個項目皆由宏國德霖科技大學拿下冠軍,九號球冠軍為洪欣妤,十號球則由李亭誼奪冠。 撞球九號球的規則為選手須用母球(白球)撞擊球台上號碼最小的球,並在擊中最小號碼球後,將九號球合法擊入球袋者,即為勝利。而十號球的規則與九號球極為相似,只是在將球擊入球袋的過程中需指定要擊入的球袋(中袋或底袋),比賽時長超過一小時,並且一天通常需進行好幾場賽事,是十分考驗體力與專注力的體育項目。 在本屆賽會獲得男子十號球冠軍的郭奕涵在決賽擊敗德霖科大的魏宸祥,郭奕涵賽後表示,因為工作關係已經很久沒有比賽,所以比賽過程中其實非常緊張。談到如何調適緊張的心情,郭奕涵說明:「我會一直提醒自己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以此來調適身心靈,因為撞球到最後比的就是心態。」撞球除了考驗心態,同時也相當消耗選手的體能,拿下女子組九號球冠軍洪欣妤提到,撞球選手的訓練除了球桌上的技術外,也包含體能訓練,例如慢跑、手部肌肉訓練等等,自己每天訓練時長都會超過七個小時。 現今許多人仍對撞球存有刻板印象,認為撞球館是不良份子的出入場所,王偉哲對此也有深刻的體悟,他表示,一開始家人非常反對自己往撞球這條路發展,經過反覆的溝通,自己也慢慢打出成績後才獲得家人的認同。中華民國撞球協會秘書長莊曜霖也說到,早期都認為不愛唸書的孩子才會去打撞球,不過現在的觀念慢慢開始轉變,透過舉辦各個層級的比賽,協助學校成立球隊,讓撞球深入基層,「讓家長發現打撞球的孩子不會學壞,了解打撞球不見得是一個負面的行為。」 撞球在過往是非常熱門的運動,不過近年來逐漸式微,除刻板印象外,最大的原因是國際賽停辦。莊曜霖表示,台灣是世界撞球的強權,在亞洲運動會(以下簡稱亞運)一共拿下過22面獎牌,國際賽有亮眼的成績自然而然會有很多人想打撞球,「不過2010年的亞運是最後一屆舉辦撞球項目,奧運也沒辦過撞球,因此就越來越少人去打撞球,所以在那之前(2010年)算是全盛時期。」 不過莊曜霖也提到,那些奪牌選手在退休之後成為教練,將技術和經驗傳承下去,也成功培育出很多優秀的年輕選手,例如今年的亞洲青少年撞球錦標賽就是由台灣選手獲得冠軍,他也補充,2030年的亞運將重新舉辦撞球項目,期望透過國際賽的好表現讓更多人從事這個運動。另外撞球場的環境也改善許多,《菸害防制法》的推動讓原本煙霧瀰漫的球館轉變成無菸的環境,莊曜霖期望透過運動場所的進步和國際賽場的表現,讓撞球再度成為熱門運動。
反對《憲訴法》修正案 百位律師上街抗議
影音
第1800期
反對《憲訴法》修正案 百位律師上街抗議
2024-11-22
【記者王立昊、王振驊台北採訪報導】逾百位律師發起的「1116律師界守護憲法遊行」,16號從襄陽路出發,並於濟南路進行集會短講。300位律師換上律師袍走上街頭,反對憲法訴訟法(簡稱憲訴法)修正草案,擔心此法案造成憲法法庭停擺,危害人民權益。 今年9月27號與10月24號,立法委員翁曉玲分別提出《憲法訴訟法》第四條、第三十條等四條修正草案,此修正草案不僅將大法官出席人數標準由「現有總額」修正為「法定總額」,要求需10位以上的大法官出席才能開庭及通過判決,更將憲法法庭作成裁判的門檻由原先過半數同意,提高為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律師林俊宏表示:「這次遊行主要的目的,我們是希望說立法院不應該通過翁曉玲所提出來的《憲法訴訟法》的修法版本,因為我們認為這一部修法的版本,它會造成憲法法庭的實質癱瘓。」 目前我國大法官為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上任。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五條》規定,司法院大法官法定總額為15位。然而,憲法法庭中7位大法官於上個月底任期屆滿,以致目前僅有8位大法官在職,需等到今年12月底,待立法院審理通過,才有機會補齊名額。倘若此次修正草案通過,需要至少10位大法官參與憲法法庭,才能做成裁判,一旦大法官人數不足,憲法法庭將被迫停擺無法運作。引起此修正草案存在「癱瘓憲法法庭」的疑慮,並擔心破壞憲法中所保障各院「權力分立」與「權力制衡」的原則。 律師林俊宏補充:「我們台灣現在的狀況是實際上只有八個大法官,那憲法的規定是說,其他的大法官的人事權應該由立法院行使,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立法院並沒有行使這樣的人事同意權,也沒有開始在進行。所以實質上的目標,其實在我的觀察,他不是真的要去修法,他是要癱瘓我們的憲法法庭。」民眾黃少寰說:「我覺得說這是一個國家政府的組成權力分立,所以如果它被破壞的話,就算現在沒有被影響到,未來有什麼案件的釋憲案會被擋住。」 而是否應提高憲法法庭門檻,民間眾說紛紜。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說明:「我們所有合議制機關都有的制度,就是最基本的門檻,那這一點我覺得是本來就該有的,希望大法官不要空轉,應該去施壓給總統跟立法院,叫他們認真執行他們該有的憲法職責,我覺得這是兩個應該要分開處理的事情。」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常務董事林永頌認為:「台灣曾經四分之三(同意)。要走回去嗎?你走回四分之三,當然也可以,(憲法法庭)很難成立或者很難通過,但是人民的權利就很難救濟。」 相較此案,各國的類似法案備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外界呼籲修法需具備縝密的規劃,才能避免人民權益受損。
同德女大生反對男女合校 學生抗議行動不斷升溫
國際
第1800期
同德女大生反對男女合校 學生抗議行動不斷升溫
焦點
2024-11-22
【記者周元曦報導】8日,位於韓國的同德女子大學(동덕여자대학교)(以下簡稱同德女大)學生會在Instagram上發布一則聲明,要求校方儘速撤回「男女共學轉換計畫」,即將原本的女子大學改為男女合校。11日開始,約有千名來自同德女大的學生發起一連串激烈的全校性抗爭,譴責校方男女合校的提議。大規模抗議甚至引起了已畢業校友的關注,更有其他韓國女子大學的學生加入抗爭。 女學生們擺放系服、佔領教學大樓、放置哀悼花圈,以及全體罷課等形式向校方表達不滿,校內張貼著「民主同德已死」、「女人好欺負嗎」等標語,訴說著學生的憤怒。「同德女子大學是為了女性權益而創建的學校,我認為沒有將其轉為男女共學的必要性。」同德女大學生會長楊書亭(양서정)表示。創建於1950年的同德女大為韓國最早的女子學校之一,旨在透過女性教育實現國家振興,因此該校女學生認為學校若決定改制為男女合校,將背離同德女大的創校初衷。同時學生會認為在經歷如Telegram的深偽技術(Deepfake)性剝削影片事件後,女性安全議題充斥著韓國社會,因此也譴責校方將校內所有女性置於危險之中。「在韓國,當校園內發生性侵或非法偷拍時,通常校方會直接壓下事件。」未來想要考取女子大學的高中生海敏(해민)(化名)在受訪時表示。他解釋學校不處理或是掩蓋女性受害者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我不希望在大學四年裡,穿裙子要擔心被偷拍,上廁所還害怕隱藏攝影機。」海敏難過地說道。此外學校在未告知學生的情況下,進行改制等相關事項的討論,也讓該校學生感到不滿。據《朝鮮日報》(조선일보)報導,同德女大上月底在召開總部級會議時,部分校內委員為解決未來少子化與招生困難問題,就已經提出了男女合校的觀點。「學校若要進行改制,應該要聽取全校學生的意見,而不是私下行動。」同時就讀同德女大與白石大學(백석대학교)的學生水獺(수달)(化名)說道。他認為學校這種程序不正義的行為不該出現於民主國家之中,首先提議應該由學校先提出,不是等學生自行發現;其次,就算是提議,也應該讓學生知曉,畢竟男女合校事關全校學生;第三,當提議流程本身就缺乏透明度時,不免另人擔心決策流程是否也同樣不公開。那麼等到事情已成定局,學生根本也沒有挽回的餘地。 針對校內學生的大規模抗議,校方先於12日發表公開聲明,強調男女共學只是「一個提議」。該校企劃處長裴敬宰(배경재)在接受韓媒採訪時直言,學生根本不願意展開討論。然而,學生會會長楊書亭表示,校方與學生會原本約定進行面談,但校方未按時出席,導致會談延遲。他與其他學生會成員認為,學校根本缺乏與學生溝通的誠意。15日,校方再次指出抗議活動已導致公物損失高達54億韓元,並呼籲學生停止抗議行為。而學生會則發表聲明,批評校方未解決根本問題就恐嚇學生,態度令人失望。 目前韓國有七間女子大學,其中德城女子大學與淑明女子大學在2015年都曾嘗試推動男女合校,最後皆以失敗告終。而誠信女子大學則在近期傳出學校在招收男學生的流言,以致部分該校學生也加入了這場抗爭。「我們的訴求就是校方收回男女共學計畫。」楊書亭表示,同時他提及,同德女大的抗爭算是阻止男女共學的首例,對其他女子大學將有深遠的影響。
賓州生反對右派團體入校 激烈抗議行動惹議
國際
第1770期
賓州生反對右派團體入校 激烈抗議行動惹議
2022-11-02
【記者廖嘉嘉綜合報導】「這是我們的學校,我們不要蓋文在這裡演講!」學生們舉著看板,大聲吆喝道。10月24日下午,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SU)邀請頗具爭議的右派政治人物蓋文.麥金尼斯(Gavin McInnes)到校演講,引爆校內學生不滿,因而在演講場地外發起抗議。隨著活動漸漸失去控制,校方以安全疑慮為由取消了麥金尼斯的演講。 抗議學生聚集在演講場地外,向場內聽眾表示反對蓋文.麥金尼斯到校演講。 圖/福特.費雪提供此次演講人麥金尼斯是美國政治團體「驕傲男孩」(Proud Boys)的創辦人,此團體以暴力行事聞名,是美國的極右派組織。賓州州立大學學生卡洛斯.佛洛雷斯(Carlos Flores)表示,學生抗議主要是對演講的舉辦表達不滿。「舉辦這次演講的費用由學費來支付,但多數的學生並不認同麥金尼斯的觀點。」賓州州立大學學生Victoria(化名)也說道,許多學生難以相信活動舉辦團體「不受限的美國」(Uncensored America)會邀請崇尚暴力的人到校演講。 與蓋文.麥金尼斯一同演講的艾力克斯.史坦以諷刺方式回應抗議學生,遭學生吐口水。 圖/福特.費雪提供「不受限的美國」為非營利的學生團體,他們指控校方取消演講侵犯右派學生的言論自由。組織創始人尚恩.賽曼科(Sean Semanko)直指抗議學生為了阻止自己討厭的事物,將他人的言論自由拋於身後。然而,他仍贊同學生以抗議方式表達訴求,但希望更和平的進行,賽曼科也表明曾嘗試與之談判,「很不幸的,他們在社群媒體上封鎖了我們。」Victoria並不認同演講取消侵犯了活動主辦方言論自由的說詞,「驕傲男孩的支持者當然可以在網路上,或是平常跟朋友聊天時表達意見,真正的問題是像這種團體居然可以進入校園演講。」此次抗議活動造成部分學生受傷,甚至有學生在人群裡噴灑辣椒水,對於抗議帶來的混亂,兩方學生皆認為此次事件令人遺憾。薇多莉亞指出,學生有權利為自己的想法挺身而出,但經過這次事件後,學生可能對學校充滿不信任。而賽曼科則樂觀表示他們仍會嘗試舉辦相關的活動,期盼校方更完善的解決安全疑慮。 抗議行動逐漸失去控制,有學生在人群中噴灑辣椒水,造成現場恐慌,圖為學生嘗試用水清洗被辣椒水噴到的雙眼。 圖/福特.費雪提供
美國反性侵團體繞校抗議 譴責兄弟會強姦文化
國際
第1755期
美國反性侵團體繞校抗議 譴責兄弟會強姦文化
2021-10-27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19日,東密西根大學(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MU)反性侵害學生團體(Sexuel Assault/Rape Awareness, S.A.R.A.)在校園四周遊行抗議,為性侵害的受害者發聲,並譴責校內的強姦文化(註一)。他們高聲呼籲學校正視性犯罪問題,希望抵制包庇性侵害罪行成員的兄弟會和姐妹會(註二)繼續存在於校園中。註一:強姦文化是一種社會學理論,意指在此文化背景下,強姦相關行為(包含責備受害者、拒絕承認性暴力造成的危害等)是普遍且正常的。註二:兄弟會和姐妹會是一種以兄弟、姐妹情誼為基礎,具社交性質的校內學生社團。 東密西根大學性侵害抗議團體凝聚多名性侵害受害者,前往兄弟會會館進行抗議,要求他們為曾犯下的罪行負責。 圖/諾拉・林貝羅普洛斯提供反性侵害學生團體社群媒體經理諾拉・林貝羅普洛斯(Noula Limberopoulos)控訴兄弟會極度不尊重女性,「他們將女性看成是一種產品,或者娛樂工具。」他補充,部分兄弟會要求成員「攜帶」女性作為社交派對的入場券,並蓄意提供女性免費、無限制的酒精飲品,在女性醉倒後趁其不備,性侵得逞。這樣的文化同樣發生在姊妹會。林貝羅普洛斯透露,許多姐妹會在入會儀式中,要求成員和兄弟會成員發生性行為。在成員反應遭性侵害後,其他成員會對他們進行言語羞辱,甚至以不夠格為由將該成員踢出姐妹會。也因此林貝羅普洛斯強烈要求兄弟會和姐妹會退出校園。 反性侵害學生團體強烈譴責兄弟會的所作所為,以各種形式表達憤怒,於校園申明自我主張。 圖/諾拉・林貝羅普洛斯提供目前,曾有成員犯下性侵害罪行的阿爾法・西格瑪・披(Alpha Sigma Phi, ASP)兄弟會已於月初和學校脫離關係,但林貝羅普洛斯認為校方應對加害學生施行更嚴厲的停學懲處,甚至從校園除名。林貝羅普洛斯也提到,反性侵害學生團體希望校方積極推動性侵害相關教育,包括訓練相關人員妥善應對性侵害申訴、於校內設置夜間防護措施、宣導安全並兩情相悅的性關係等,才能根除性侵害事件。據《安阿伯新聞報(The Ann Arbor News)》報導,東密西根大學校方於抗議活動後發布聲明,表示性侵害事件是沈重的傷痛,並承諾將維護學生們抗議的權利。 抗議領導者艾比・弗朗西斯(Abbi Francis)認為校方對性侵害事件的預防幾乎沒有貢獻,讓此議題不受重視。弗朗西斯沉重地說道:「一想到每天都有可能和性侵害犯罪者、容忍強姦文化的人一起上學,就讓我感到非常不安,隨時都需要對校園周遭保持警惕,讓人筋疲力盡。」學生凱蒂・摩爾(Katie Moore)表示,校方在此次抗議後,推行了問答式的性侵害防治專案,向學生宣導面對性侵害時的應對措施,並要求所有學生填答。但摩爾認為,校方更應嚴厲懲處做出性侵害行為的兄弟會成員,以維護正義,他說:「或許撤除所有兄弟會、姐妹會並不是最有效的做法,但我認為抗議團體的推動,的確讓校園更加重視性侵害議題。」 反性侵害學生團體透過集體的發聲,讓個人的性侵害傷痛不再隱沒於校園,而是形成共同意識。 圖/諾拉・林貝羅普洛斯提供
法研究指吃辣增性慾 中醫持反對意見
新知
第1639期
法研究指吃辣增性慾 中醫持反對意見
2016-11-30
【記者劉祐齊綜合報導】11月21日,《富比士雜誌》(Forbes Magazine)公佈世界上對感情最不忠貞的國家為泰國,指出51%的泰國人承認曾經外遇或劈腿。且根據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顯示台灣大學生對於劈腿的標準已越來越嚴格,認為「對第三方產生好感」就是劈腿的大學生比例已在三年內增加約一倍。根據《富比士雜誌》報導,有人認為,泰國人情慾高漲是因為當地食物偏辣。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Grenoble Alpes 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亨・貝格(Laurent Bègue)也發現,愛吃辣的男性,睪固酮分泌量越多。他和另外四名教授做了一項實驗,他們請114名年齡在18至44歲的男性食用馬鈴薯泥,並依據自己的喜好添加辣椒醬。結果發現,加入越多辣椒醬的男性,其唾液樣本中的睪固酮含量越高。睪固酮又稱睪丸素,是主要的雄性激素,有增強性慾、力量的功用。羅亨・貝格舉美國大學生「吃辣椒以尋求刺激」的行為為例,指出因辣椒素促使睪固酮分泌,讓人喜於追求感官刺激。另外,這群喜愛食用含辣椒素食物的男大學生,個性會更外向並具侵略性,行為也更為大膽。「中醫裡沒有這樣的說法,我完全不認同。」印度、南美洲流傳辣椒與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且能「以形補形」達到壯陽的效果。但台欣中醫診所羅曉華醫師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壯陽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保持體力及規律的生活作息。」東吳社會學系在今年6月發表〈新世代大學生社會化過程對劈腿行為影響之探究〉,指出101學年度的大學生認為「對第三方產生好感」就是劈腿的比例為8.1%,至104學年度則上升為15.9%。雖然數據能夠顯示台灣大學生對於「劈腿」的標準日漸升高,但也有人持開放觀點。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學生陳冠穎則說:「雖然精神出軌不應該,但這不算劈腿。」
同婚草案入立院 反對團體要求先開公聽會
校園
第1637期
同婚草案入立院 反對團體要求先開公聽會
2016-11-17
【記者李怡瑤台北報導】立法院17日召開「同性婚姻暨同性伴侶收養兒童草案」討論會,反對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於濟南路舉辦「1117圍院救家行動」,其中不乏大學生參與。現場吸引上萬人參加,同運人士也到場舉牌,表達支持婚姻平權的聲音。 民眾將立委頭像貼在紙箱上,諷刺政府黑箱審查法案。圖/李怡瑤攝到場訴求反對同性婚姻收養兒童草案的學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總召、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施俊宇表示,民國101年的多元成家草案與今日審議的法案有諸多不同,特別是增修《民法》第971-1條及第1079條。他認為在法案內容不同,立委屆期不連續的情況下,政府未召開公聽會就送委員會審查是黑箱作業。施俊宇表示若要達到平權,可以參考德國的伴侶法,另立「同性伴侶權益保障條例」,但不應該讓同性婚姻納入專屬異性者的《民法》中。國立政治大學性別平等工作坊社員蔡佳樺指出,同性婚姻法案討論已行之有年,立法院於102及103年已召開公聽會,此次審議過程也公開直播,因此不認同黑箱作業的說法。此外,「下一代幸福聯盟」於13日的遊行活動及16至17日連續兩日刊報,皆是表達意見的方式,不一定要藉由召開公聽會來表達訴求,因此質疑反同團體目的是為拖延時間,阻擋法案通過。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陳永平表示,婚姻價值包含現行《民法》中所規定一男一女的性別要件,若審查通過,未來很可能通過童婚、多人成家的法案,「二、三十年後會不會有兩三個人想一起成家,所以想打破前面的制度?這個我沒有辦法想像。」而關於立委尤美女主導此次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婚姻平權草案,陳永平認為其本身立場偏頗。關於社會的重大議題應交由全民公投。但同運團體認為,基本人權不應舉行公投、異性結婚也未經過公投,因此不能要求同性婚姻入公投。陳永平也指出,異性婚姻是現行法律下的制度,因此將異性婚姻入公投並不成立,「今天是你們要來改變現況,我們只不過是站在維持現況的立場,所以應該是你們要改變現況套用到我們這裡。」若同運團體認為同性婚姻值得推廣,就無須害怕交由公民投票。 現場參與民眾手持標語,大喊「婚姻家庭、全民公投。」圖/李怡瑤攝對此,政大性平坊社員吳婉寧表示,通過同性婚姻可能造成童婚、多人數成家實屬滑坡謬誤。而立法委員本來就有立場,委員會中也有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委,因此立場偏頗之說並不妥當。國立台灣大學女研社社長邱敬則表示,當社會要增修法案時,反對方不停去批評、檢驗;然而以他們的標準去檢視其本身,反對方又主張現行制度如此所以質疑不成立,「這樣是雙重標準。」 同運人士到場舉布條,表達另一方的聲音。圖/李怡瑤攝
大學校長反對助理納保 師生籲:莫成惡質資方
校園
第1602期
大學校長反對助理納保 師生籲:莫成惡質資方
2015-10-02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與50多位大學生、研究生助理及大學教授代表前往行政院,捍衛兼任助理勞動權益。 圖/張方慈攝【記者張方慈、洪與成綜合報導】助理納保爭議自6月相關公告公布後越演越烈,日前百間公私立大學校長連署向行政院請願,要求「學校兼任助理排除適用勞基法」,引發超過百名大專院校教師連署反對。來自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校的50多位學生與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代表,於23日共同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行政院「落實兼任助理勞基法保障、廢除學習型助理、擴編經費補助納保費」。以學習為名規避納保  制度或人情損害勞動權益過去兼任助理、工讀生因為工作場所位於校園內,性質究竟屬於「工作」或「學習」,各方爭議不斷。今年6月,教育部與勞動部分別公布《專科以上學校強化學生兼任助理學習與勞動權益保障處理原則》及《專科以上學校兼任助理勞動權益保障指導原則》,要求各校於新學期開始前確認與助理的勞僱關係,並且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為助理加保勞健保。然而,此舉也造成聘僱成本增加,因此各校紛紛減少兼任助理名額。曾表示「兼任助理納保衝擊如彗星撞地球」的台大主任秘書林達德指出,若以去年兼任助理名額推算,納保後的相關人事成本將增加新台幣4000至5000萬元,因此台大這學期的聘僱人數,將比去年減少約一到兩成。此外,中山大學校長、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楊弘敦更向各校校長發出連署信,要求勞動部尊重大學自主,將學生排除在《勞基法》規範之外,否則至少給予一年的緩衝時間。楊弘敦在信中指出,為校內助理納保,不只提高各校聘僱成本,更讓師生之間成為對價關係,如此一來將傷害臺灣教育環境。目前為止,全國已有160多間學校校長連署。對此,高教工會及學生團體指出,「指導原則」將兼任助理區分為「勞僱型」及「學習型」,是大開後門。若經認定為學習型助理,校方即不需負擔其勞健保費用。目前各校紛紛巧立「學習」名目以規避納保,將個別教師推到前面變成擋箭牌,造成師生關係對立或是迫使學生因不願為難老師而選擇「學習型」。台大目前將教學助理認定為「勞僱型助理」,計畫助理認定為「學習型助理」,但是開放計畫主持人自行與助理訂定約定型態。不過,台大規定學生僅可選擇一份「勞僱型」助理工作,其他必須為「學習型」。目前校內仍有部分助理無法享有勞保保障。 政大社會所學生吳昭儒表示,行政院容若許各大學制定不合理的制度,將導致全台近六萬名的學生助理失去《勞基法》保障。 圖/張方慈攝政大社會所學生吳昭儒表示,許多大學本學期紛紛開設零學分的「實務」或「實習」課程,要求兼任助理選修,再以此認定為沒有勞僱關係的「學習型」,以減少勞健保支出。然而助理工作內容仍包括點名、登錄成績等與學習無關的行政工作;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也指出,清華大學宿舍幹部清理冰箱、發放點卷,校方同樣認定為學習型助理,「只因為學校聲稱,助理會學到東西。」他反問:「我們在任何地方工作,不都會學到東西嗎?」吳昭儒表示,行政院若容許各大學制定這種不合理的制度,將導致全台近六萬名學生助理失去《勞基法》保障,學生助理可以被學校任意減薪、解僱;萬一發生意外,也無法申請勞保給付,學校身為教育單位,不應帶頭鑽法律漏洞,「如果連大學都不願意遵守法律,我們如何期望私人企業遵守?」 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主任林伯儀批評學校為減省納保所需支出,強行將學生助理劃為「學習型」,忽視學生實際工作狀況。 圖/張方慈攝捍衛勞動權益 百餘名教師、十八所大專學生會連署支持納保輔仁大學心理系主任何東洪及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黃涵榆,23日也到抗議現場聲援學生。黃涵榆表示,師大校方將多數勞僱型助理的配額發配給行政單位,剩下的九個學院、50幾個系所共用一年4400萬元的助理預算。即使兼任助理的工作屬於「勞僱型」,系所礙於經費有限,也只能說服助理選擇學習型。黃涵榆認為,學校是在利用預算限制迫使老師與學生對立,並藉此卸責,他無法認同學校作法,因此決定站出來抗議。 台師大英語系教授黃涵榆不滿校方以預算限制迫使老師只能聘用學習型助理,因此決定站出來抗議。 圖/張方慈攝黃涵榆、何東洪兩位教授選擇站出來聲援學生,與他們立場相同的教師也不在少數。高教工會在24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百餘名連署支持兼任助理納保的大學教師名單,批評各大學校長「草率以大學自治之名,挑戰國家對勞動者保障」,並呼籲各校校長不要成為惡質資方代表,損害學校形象,而是應該與學生勞工團結爭取高教經費,以務實態度面對兼任助理權益保障。另外,台大、政大、北大等18所大專院校學生會也發表聯合聲明,批評反對納保的校長忽視學生基本受教及勞動權益,並表示如果校方不願妥善處理這次爭議,將發起進一步抗議行動,捍衛學生權益。納保規定可預見 教育部編列預算即可解決雖然百位校長在聯署信中表示,兩部「指導原則」在6月公告、9月實施,各校因應不及,因此主張兩部應再給各校一年緩衝期;不過從勞委會民國96年公告宣布「公部門內臨時人員自97年起適用勞基法」,到去年再次公告表示「私立學校編制外工作者適用勞動基準法」來看,學生助理納保的要求並非不可預見。高教工會副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也指出,各校學生團體先前曾多次向勞動部檢舉校內違反勞基法個案,因此至少兩年前各校就該意識到兼任助理納保議題,但勞動部發布指導原則後,各大學校長卻表示措手不及,顯示各校對遵守勞基法始終抱持苟且心態。相較今日公立大學衝突不斷,部分私校包世新大學、輔大、淡江大學,則因勞委會去年已公告規定而較早因應,至今已完成助理全面納保。管中祥表示,目前已有多所私立學校全面為兼任助理納保,反而資源較多的公立學校不願維護助理基本權益,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私校內並非毫無異議,何東洪便表示,兩部會公布「指導原則」後,教育部並未考量勞健保成本而相應增加各校每年的預算補助,「餅沒有做大」,導致學校只能解聘助理,或是將全體助理減薪。他以自己所開設的課為例,助教原本一學期薪水為9000元,現在剩下7500元。他認為,教育部應補助各校納保經費,否則可能造成學校調漲學費來補足財政缺口,最後受害的仍是學生。超過百位教授連署的「支持兼任助理納保」意見書亦指出,補助納保經費不會使教育部負擔過重。高教工會估計,若計算校方每月應負擔每位兼任助理(月薪未達1萬1000元)2398元保費,以教育部目前超過1000億元的高等教育預算而言,教育部只需增編約1%經費,即可負擔全台六萬名助理的保費。 現場學生將印有各大學校長照片及發言的字卡丟在地上,並淋上紅油漆,抗議校長壓榨學生助理血汗。 圖/張方慈攝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專題
第1599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2015-05-28
大馬旅台遊子參與307事件「抗爭到底」(Kita Lawan)一起合影。 圖/官世峰提供【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東南亞華裔學生雖於異地求學,仍掛念國家及家鄉的發展。不少華裔留學生於課餘時間參與相關活動,並盼藉由在台所學,回饋家鄉。政大政治所學生官世峰今年寒假回馬國期間,曾參與以馬來西亞青年為首的黨團聯盟「抗爭到底(Kita Lawan)」發起的抗爭活動,抗議馬來西亞腐敗的司法體制。他表示,雖然現場只有約50位民眾,但他很感謝Kita Lawan站出來為國民發聲,「這也影響了我後來回到台北後,希望辦一場海外集會給他們加油打氣。」回到台灣後,官世峰於3月7日號召在台馬來西亞學生,於台北自由廣場上點燈,響應馬國青年抗爭運動。「一場學生運動,不能只有激情,喊喊口號,我們的行動是為了一個理想的馬來西亞。」官世峰直言,行動目的就是要越洋告知馬國政府,即便施加壓力於國民,「抗議依然無處不在。」「那時候他站在多人面前演講,他的風範及用詞根本就不像是大學生,就像是個很有影響力的反對派領袖。」曾參與過307事件的淡江大學日本語文系學生蘇昱謙表示,從官世峰身上學到最大的價值觀就是勇氣,「想要母國進步就是需要官世峰這種人,換作是我就沒這股勇氣站出來召集全台大馬同胞。」「我真的很羨慕台灣,因為華裔學生比較敢談政治,馬來西亞也需要這樣!」林卿柔嘆了一口氣表示,馬來西亞因政治風氣較保守,鮮少有人民因不滿政府、財團發起抗爭。林卿柔說:「終於我們能為自己國家做一點事。」她回憶,當時許多學生喊著「民主不能亡,烈火不能熄」,還一同唱起馬國國歌,「在異鄉聽到自己故鄉的國歌,當下真的非常感動,完全可以感受出大家對自由、民主的渴望。」東南亞華裔學生來台升學,除了面對思鄉之苦,更需在異國尋求新的歸屬。即使政府對其並不友善,使他們需遠離家鄉求學,然遊子之心終向著母國。官世峰說:「現在我唯一肯定的是,馬來西亞始終還是最後落腳的地方,我應該把所學回饋社會。」第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上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李爰妤逐藝術夢 描摹祖孫矛盾情
藝文
第1593期
李爰妤逐藝術夢 描摹祖孫矛盾情
2015-04-16
李爰妤與《你已與我同在》合影,她以模糊的筆法繪下奶奶的身影,人雖過世,但笑容卻永存。 圖/李爰妤提供【記者謝佳穎新竹報導】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學生李爰妤出身於醫療背景的家庭,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藝術之路,縱使夢想屢屢遭奶奶反對,仍不停繪畫。奶奶去世後,李爰妤創作多幅以她為主題的作品,紀念與奶奶矛盾但緊密的關係。高三時,李爰妤開始接觸正統繪畫,天天去畫室練習,但奶奶每次都在她出門前酸言酸語:「你畫圖沒前途!」試圖阻止孫女的繪畫夢。那陣子李爰妤常常不回家,面對家人的反對,她只能選擇逃避。李爰妤提及,當考上藝設系,爸爸甚至不敢告訴奶奶,只簡單交代她就讀教育大學,未來要當老師。李爰妤對奶奶懷有尊敬而矛盾的感情。她說:「在我心中,奶奶是一位嚴肅又認真的傳統女性,終其一生為家奮鬥,不炙熱不張揚,卻穩穩地在我們心中發著微光。」雖然奶奶反對她從事藝術創作,但李爰妤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向她證明自己的能力。然而,奶奶於前年過世,這個願望已無法實現。作品〈記憶中的祢〉中,紅色的病床牽連著呼吸維持器和尿袋,床尾的女孩伸出雙手觸摸床中央的大月亮,一片光從床頭撒下,女孩的位置因月亮而形成陰影區。李爰妤說,奶奶過世於中秋節,所以用大月亮象徵奶奶,女孩則是自己。月亮的陰影代表奶奶反對她的夢想,但床前的一大片光明區,則代表奶奶撐起家庭的精神。《你已與我同在》系列,其中一幅作品是奶奶模糊的身影。李爰妤說,這系列用模糊的畫法表示一段漸漸褪色的記憶。她認為,許多人曾經參與自己的生命,縱使彼此的連結已不復存在,影響卻會延續下去。奶奶往生後,李爰妤仍常常夢見她的身影,一想到再無機會讓奶奶看見自己的作品,不禁為此落淚。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