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生活
第1795期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2024-10-04
【記者周元曦新竹報導】「過去參與地方創生的經驗,以及對文化交流的熱忱,促使我們成立這個團隊。」「青合力」團員,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莊于萱說道。團隊四人將興趣融合,成立「青合力」,希望促進清大學生間的跨文化交流。創團以來的首次活動「異邦行腳初探」在9月29日舉辦,帶領外籍學生實際走訪、認識在地客家文化。 莊于萱分享舉辦此活動的契機,是過去在與外國友人交談時,發覺很難將臺灣文化清楚表達,而清大位於客家文化豐富的新竹,因而萌生用英語導覽方式,向外籍學生介紹客家文化的想法。活動於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行,從客家族群移民歷史、飲食習慣與食物保存,串起一連串的客家故事線。下午更加入搗麻糬、學客家語與分享家鄉文化等動態活動,讓學習不僅止於耳朵和眼睛。「我最期待的環節就是搗麻糬!」來自泰國,現就讀清大國際專業管理碩士班(IMBA)的藍炳雄笑著說道。 「我是客家人,我爸爸一直告訴我神農是我們的祖先,但我不了解客家文化。」藍炳雄在學員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故事。目前居住在泰國的客家人不多,藍炳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身背景卻苦於沒有管道,直到這次發現了「青合力」,以自己聽得懂的語言,了解客家歷史。清大國際學士班的日籍學生菊田杏美則是從未聽說過客家文化,但卻意外能在走訪過程中找到和日本文化的共通點,「園區展出客家作曲家鄧雨賢所撰寫的日語歌謠,歌詞讓我覺得很熟悉。」 清大經濟學系金韋岑也認同此次活動帶來的幫助,分享自己過去也舉辦過台北城中地區的歷史導覽,但「青合力」在內容規劃上更能夠以「讓外國人了解台灣文化」的角度出發,不僅教學方式淺顯易懂,還搭配遊戲互動與手作環節,增加不同國籍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是之前自己舉辦導覽活動時從未有過的想法。 「異邦行腳初探」活動引導來自各國的學生相互認識,提供參與者文化交流的平台。莊于萱認為英語導覽能有效的協助外籍學生了解新竹,未來也希望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協助更多外籍學生認識客家文化與台灣這片土地。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2022-12-21
【記者鄧芯怡花蓮報導】民眾穿越小巷,跟著手機軟體上的地圖,尋找一戶戶指定住戶,聆聽他們述說歷史故事。「集大陳團隊」於17和24日,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舉辦「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漫遊者劇場,透過戲劇向大眾傳遞1955年大陳居民因國民黨軍撤退來台,在大陳新村扎根後的生活故事。 「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開始,圖為「集大陳團隊」負責人張孝嚴與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主持開幕。 圖/鄧芯怡攝一開始民眾在故事館內根據地圖,瀏覽展牆內容,瞭解大陳居民遷徙來台的故事與大陳村習俗,也能戴上耳機,聆聽不同聲音演員演繹劇情,有時故事伴隨炮火聲等音效,帶領民眾回到1955年代的大陳。之後民眾開始自由在村内尋找故事中人物的房子,走到房子時便觸發軟體設置,聽居民述説故事,還能直接走入居民家中,與他們聊天。 民眾在大陳故事館開始漫游劇場體驗,閲讀展墻上關於大陳遷來台灣的資訊與傳統文化習俗。 圖/鄧芯怡攝 民眾利用手機軟體開啓「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劇場故事,插入耳機聆聽聲音演員們講述的大陳故事。 圖/鄧芯怡攝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是繼2021《大陳小花》而推出的續集,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指出,前傳講述主角梁小花跟隨國民黨軍撤退來台的故事,續集則描述村民生活現況。大陳新村居民為撤退來台的大陳人及其後代,但後續因不同族群遷入,組成多元居民的村落。「我希望可以透過劇場的方式和大家講故事,將大陳文化傳承下去。」「集大陳團隊」負責人趙孝嚴説明,他認為這段歷史不可磨滅,希望更多人認識大陳文化。 漫遊劇場的其中一站是「集大陳團隊」的工作室,架上擺設大陳人從1955年遷徙來台的歷史照片及資料。 圖/鄧芯怡攝參與民眾黃春蓮是第一代從大陳遷來的居民,分享自身體會,「這個活動還不錯,讓我可以回味以前的歷史。」他指出劇場呈現的歷史和自身經驗相符,在村內和相同口音的「老鄉」聊得熱絡,非常開心。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孫藝庭認為此形式的劇場讓他想去到村子不同角落,深入瞭解居民們故事,還能在漫步的過程中觀察村子特點,例如矮小房屋等。 主辦方為了讓參與者體驗大陳文化,準備熱騰騰的大陳傳統年糕,派發給參與民眾品嘗。 圖/鄧芯怡攝趙孝嚴認為飲食推廣和舉辦劇場活動相輔相成,希望未來能推廣大陳飲食文化,例如釀老酒,開餐廳等,而劇場能帶入更多人,期盼兩者並行,使大眾認識和支持大陳文化。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生活
第1761期
特展重塑往日萬華 盼喚起在地艋舺記憶
2021-12-22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古色古香的紅磚色建築,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室內空間,咖啡色木質地與和煦的光線交織。自7日起,由剝皮寮歷史街區主辦,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教師林守茱帶領「生活的故事公仔班」團隊,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土炭市展間168號舉辦《艋舺時光縮影》特展。團隊以彩色黏土的方式,形塑出一個個「尪仔」,重現艋舺在地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方式。 《艋舺時光縮影特展》自7日至明年的1月29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此為其馬路旁展間的入口。 圖/黃亭茹攝位於馬路旁的展間中,觀者近身欣賞玻璃櫃中擬真的「迷你艋舺小人國」,當走過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時,民眾不時發出讚嘆聲,該作品重現已有50年歷史的華西街觀光夜市。觀眾黃湘釧興奮地提到,雖作品是靜物,卻能感到現場熱絡氛圍,充滿臺灣漢文化的意象。 此為林守茱與黃文鈴的作品〈華西街夜市藝陣文化〉,呈現華西街觀光夜市過去充滿特色的藝陣文化。 圖/黃亭茹攝談起艋舺由盛轉衰的歷史,擔任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秘書長且是艋舺文史導覽員的施景耀感慨地說:「清朝時代,因為械鬥、產業轉移以及排外的風氣等因素,加速艋舺的沒落。」他接著提到,自日治時代後,艋舺已屬於舊城區,人們漸漸往東區發展,產業也愈來愈少,艋舺因此成為民生區域而非商業區。「我最喜歡的是胡椒餅的模型,那家是從小吃到大的店家,回憶直接湧上心頭。」觀眾吳庭儀感性地說道。林守茱的作品〈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重拾艋舺人對在地小吃的記憶,呈現胡椒餅於艋舺美食的重要性。另一作品〈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則呈現了過去傳統菜市場的興盛,在超商速食文化當的現代向觀眾展示傳統菜市場的迷人之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手工現作麵糰裡的香味-艋舺胡椒餅〉作品,透過重塑胡椒餅攤位的模樣,喚起居民的回憶。 圖/黃亭茹攝艋舺在台灣開發初期扮演重要角色,過去曾與安平、鹿港併稱「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是台北的起源它見證了台灣歷史的發展縮影。」施景耀自豪地說道,再者,雖然當今艋舺已被稱為「台北的鄉下」,不過當地獨特的濃厚人情味是其他地區所缺乏的。然而,黃湘釧感慨地表示,今非昔比,作品中的人口結構多由小孩、青年或家庭所組成,不過現在的艋舺環境大多只有長者、遊客或街友。此次特展由萬華社區大學發起,展現由社區推動文化的力量,「透過公民『由下而上』的行動,而非公部門由上而下提供資源。」施景耀說道,期望藉由活動讓身在艋舺的居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強調,社區力量較能貼近在地的聲音,且能使艋舺人對於自身歷史背景能有深入的了解,促使他們更願意投入文化保存的行動。 此為林守茱創作的〈來趣迺菜市仔,東三水街市場〉,重現傳統菜市場的人情味與文化特色。 圖/黃亭茹攝 
社區共創地景藝術 「圈」起在地文化
藝文
第1730期
社區共創地景藝術 「圈」起在地文化
2020-09-30
【記者蕭淳云桃園報導】大大小小的圓環交織著五彩繽紛的編織線條,圈圈相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受到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邀請,與高雙社區居民,於9月26日起在桃園地景藝術節雙連坡展區協力展出公共藝術品〈漣圈〉。透過提供不同視角來欣賞在地人文風景,回頭審視生活周遭的自然地景與當地特色建築的連結。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黃琬雯在展覽現場微調作品,五顏六色的編織圓圈是歷時一個月與居民共創的成果。 圖/蕭淳云攝有「千塘之鄉」美名的桃園,是先民為農作灌溉發展的地景特色,隨著灌溉技術發展與水圳建設,在地陂塘逐漸荒廢,淪為魚塭使用。指導老師黃琬雯表示,為讓更多人關注曾經興盛的陂塘文化,團隊將作品設立於石門大圳過嶺步道旁,透過將五彩繽紛的〈漣圈〉作為屏障,觀看桃園特色地貌時,將為錯落於田間的陂塘與客家三合院增添色彩。〈漣圈〉由100個編織圓圈組成,是民眾在社區中心歷經一個月的創作成果。為了融入居民的創意,團隊成員許瑾賢延續畢業製作的編織手法,號召居民蒐集當地紡織廠的剩布及衣褲,教導他們蜘蛛網、捕夢網、同心圓發散等基本編織。黃琬雯提到,有些奶奶曾經在當地紡織廠工作,經驗豐富的他們很快地便能應用多種編織手法創作。另外,也有爺爺突發奇想,把孫子的熊貓玩偶放在圈子上,並在背後編織綠色與黑色線條,營造出竹林的意象。 團隊成員許瑾賢對編織頗有研究,耳朵上也戴著自己編織的飾品,在展場一邊維護作品,一邊詳細地向民眾介紹創作。 圖/蕭淳云攝因作品的地理位置依傍著陂塘與三合院,居民經過時都會駐足研究,若發現線頭脫落,便會熱心修補。觀展民眾、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學生張妤菡認為,公共藝術品如果無法融入當地環境,很容易產生突兀感,但是〈漣圈〉結合在地的人事物,讓他能感受到學生、土地與居民之間的情感連結,他說:「是所有作品中最耀眼的。」 高雙社區居民小心翼翼地將作品固定於戶外展示空間,微調細節讓編織品更完美地呈現。 圖/黃琬雯提供黃琬雯表示,元智藝設系從十年前開始希望打破藝術和日常生活的距離感,以居民共創的形式,引領學生進行創作。主要負責〈漣圈〉外框的團隊成員程家倩認為,藝術品是連結土地與居民的媒介,比起作品本身,他更在意與居民的連結。來自香港的他提到,香港因居住環境很難推動社區共創,而台灣卻有很多地方提供機會與居民創作,他說:「我認為這是很難得的,重點是這裡的居民很熱情,是很好的經驗。」
寶可夢手遊結合在地觀光 玩家齊聚新北抓寶
生活
第1708期
寶可夢手遊結合在地觀光 玩家齊聚新北抓寶
2019-10-09
【記者楊家威綜合報導】上千名訓練師,一同現身新北大都會公園,準備與寶可夢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點擊,旋轉,拋擲。」在手機上執行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把路上遇到的寶可夢抓入囊中。3日至6日期間,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聯合寶可夢手遊團隊舉辦全台唯一的大型「捕捉」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訓練師前來參與。 民眾三五成群聚集在會場內捕捉寶可夢,玩家展現技術把寶可夢收服。 圖/楊家威攝大量訓練師一早便湧入會場,儘管太陽曝曬仍難擋他們的熱情。參與玩家在會場中不停移動,追逐稀有的寶可夢。而他們為活動準備的裝備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套在頭上的雨傘、同時承載5台手機的散熱裝置、掛在脖子上的小型電扇等,把訓練師抓寶的精神具體呈現。 大量訓練師有秩序地進入新北大都會公園,準備一展身手捕獲稀有寶可夢。 圖/楊家威攝除大都會公園是活動的主要場地外,新北市政府特別挑選了60處景點,並分類為「人文歷史」、「風景名勝」、「交通節點」及「老街商圈」。每個地點都有機會遇到特定的寶可夢,希望所有玩家在遊樂的同時,也能體驗新北市的風光及文化特色,並刺激當地的觀光產業。 玩家為應付炎熱的天氣,特地為三部精靈捕捉器準備通風系統。 圖/楊家威攝活動參與者、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的鄒鎧亦認為,活動能為平日較冷門的地點帶來人流,讓參加者看到不一樣的景色。但參與者普遍著重在遊戲本身,若政府以後再次推出類似的活動,應更注重在遊戲體驗以外的安排,才能讓人真正深入了解在地文化。「以玩家的心態而言,就是想要抓寶,活動的中心思想比較難以傳達。」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顏嘉卉及溫騏弘也提及,寶可夢手遊能讓人們到戶外走動,或是與朋友連繫情感。雖然活動多少有助觀光產業的發展,但遊戲本身較難真正融入本土文化。除非當局在活動設計上有更多的佈置和巧思,否則推廣效果有限。 全台唯一的大型寶可夢捕捉活動於新北市舉行,天氣雖酷熱仍難擋玩家的盛情。 圖/楊家威攝虛擬實境等新式媒介,今漸成為許多機構推廣自身文化的管道。針對此行銷手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黃葳威指出,雖然活動可以帶動人流,但沒辦法讓每個參與者了解其本質。像是本次活動以精靈寶可夢作為主角,卻忽略了寶可夢與場地的關聯性。「(參與者)不能在門口抓寶而已,當地的文化故事要進入到遊戲的情節脈絡裡,才能產生更好的結合。」
慶台東洛神花季 三百人「捅」出在地文化
生活
第1687期
慶台東洛神花季 三百人「捅」出在地文化
2018-11-07
【記者何庭賢台東報導】鮮紅色的洛神花灑滿長桌,參賽者手握銀色的鐵柄,正抓緊時間捅花。「一捅天下5~群英爭霸捅花競賽」於3日在台東縣金峰鄉舉辦,吸引將近300人一同歡慶洛神花季慶典。 主持人以身作則參與捅花體驗組,在競賽主持人的幽默下,歡樂地捅花。 圖/何庭賢攝捅洛神花競賽分為長青、團體、個人、親子及體驗共五組,現場可見老手一捅就上百顆洛神花,毫無經驗的新手相比之下顯得笨拙,而引來歡笑聲連連。比賽中,選手需穿戴手套利用捅花器具往洛神花底部捅出種子後,再把它們放進簍子裡。每場競賽限時五分鐘,簍子稱得最重數量即贏得勝利。 伯伯以個人長青組資格進行參賽,以熟練的捅花技術,於短短的1分鐘內,捅出了一籮籮的洛神花。 圖/何庭賢攝第二次領隊參賽、來自國立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助理教授陳盈如,抱著打破去年獲得季軍佳績的決心,與十來位學生一同參賽。「讓學生身體力行,實際走進鄉下,親自了解在地文化和習俗。」只要台東縣市有任何鄉區活動,他都會帶領學生前往參與,落實該系從「做中學」的主旨。捅花參賽者之一、東大文休系學生徐薏雯在分享比賽經驗時透露,捅花的難度在於瞄準洛神花底部,而較為大顆的洛神花相較小顆的更容易把種子捅出來。 一心想打破去年季軍的成績,東大文休系學生也組隊報名參加體驗組,初次參與捅花大賽,略顯緊張和生疏。 圖/何庭賢攝擁有十年捅花經驗的在地民眾陳喆表示,「平時工作力道都較大,所以在捅花時容易擠爆(洛神花)。」對他而言,捅花最重要的就是考驗耐性,不能操之過急,按部就班才是關鍵。比賽時如果過於急促,就會錯手擠爆洛神花,而影響捅花速度。 小孩也和家人一同報名親子組,嬌小的個子握起捅花器,略顯可愛之餘也專心捅花。 圖/何庭賢攝台東縣金峰鄉鄉長宋賢一針對活動目的指出,由於洛神花產製工作量低,因此舉辦一連串活動刺激洛神花的行銷,「通過捅花來追思祖先先前所傳承下來的文化與習俗。」他表示,比賽除了鼓勵民眾體驗捅洛神花,也致力於發揚在地文化價值。
振興在地文化 產學合作盼老商圈再現風華
生活
第1635期
振興在地文化 產學合作盼老商圈再現風華
2016-11-02
【記者劉俊華桃園報導】桃園市博愛特區文創商業發展協會與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聯手,於10月26日舉辦「老街區好驚艷─博愛亮點」嘉年華,讓遊客感受博愛商圈的獨特魅力,也希望老街重現昔日繁華。博愛商圈以往有「桃園西門町」美稱,商業活動非常熱絡,但在商圈重心轉移到火車站周邊後,博愛商圈繁華不再。面對營商環境變遷,博愛文創發展協會與開南觀餐系聯手舉辦復興嘉年華,學生以說故事的方式,讓遊客認識商家的獨特技術與歷史。此外,旗袍店、西裝店也提供剩餘布料,讓遊客製作手工香囊。開南觀餐系學生李亭瑩認為博愛商圈在地文化深厚,除了恢復商圈的生機,老店家手藝也值得傳承下去,因此花費兩個月設計活動,發掘每家店的亮點與獨特手藝,並以創意展現店家特色。 開南大學觀餐系學生,遊客可以用旗袍店、西裝店提供的剩餘布料自製香囊。 圖/劉俊華攝 開大觀餐系學生以說故事結合問答遊戲,向小朋友介紹當地的歷史 圖/劉俊華攝指導老師、開南觀餐系助理教授郭惠珠強調,不希望以外來的東西取代在地文化,因此更注重博愛街區的文化獨特性,並非像三峽老街一樣,「沒有了金牛角就完全沒有特色。」雖然嘉年華活動落幕,不過她未來會持續推動產學合作,讓學生學習如何規劃觀光行程和振興地方觀光。但面對商圈活化浪潮,當地商戶顯得不太積極。旗袍店老闆娘張許月裏指出,其實活動對生意沒有很大幫助,不過抱著「有辦才有希望」的想法,期望街區可以再復甦,回復昔日「桃園西門町」的繁華景象。 在博愛商圈經營西裝店38年的老闆陳界源表示,希望博愛商圈能再復甦。 圖/劉俊華攝
【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三】融在地文化 打造各校獨有品牌
專題
第1597期
【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三】融在地文化 打造各校獨有品牌
2015-05-14
成大單車節除單車體驗活動,有系所也設立「模擬面試」現場,由學長姐擔任考官出題,給予高中生面試建議。 圖/陳冠維提供 【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博覽會雖提供高中生多元校系資訊,但只藉由校系擺攤,高中生短時間內難了解大學科系與校園。成大與中山大學結合在地特色,如地理位置、小吃等,積極打造品牌形象,為一般單介紹科系的博覽會,帶來新樣貌。 成大單車節暨院系博覽會今年邁入第八個年頭,每一屆皆由學生負責主辦,校方僅提供金錢與場地,不過度干涉活動內容。成大課外活動指導組校聘組員吳昌振表示,國立大學學生應善盡社會責任,藉由單車節將其享有的資源回饋社會。 陳冠維提到,單車節一開始是由「一日成大生」的畫面為發想。為讓高中生體驗在成大校園騎單車趕課的情況,當天主辦單位與成大單車社合作,提供500台免費單車作為代步工具,讓高中生自由馳騁成大校園。 「成大跟台南應該綁在一起行銷。」本次單車節融入「府城文化」,引入台南在地特色小吃,加強成大與台南的連結。陳冠維表示,博覽會揉合台南文化,讓學生不只認識各科系內容,還能感受慢步調的台南。 「台南本地人對台南的印象與成大是重疊在一起的。」成大中國文學系學生王寅兒解釋,慢活是指度過輕鬆悠閒但不失豐富的生活。 「博覽會應成為學校的『品牌』。」中山於民國103年由學生自發性舉辦第一屆院系博覽會,邀請17個系所參與擺攤。總召、企業管理系學生尤梓維表示,以往大家都將中字輩學校視為第二順位,「但第二不是不好,而是應該創造出屬於中山的特色。」 尤梓維提及,中山背對壽山、面朝西子灣,得以利用豐富海洋資源,發展特有風帆與潛水課程,「未來希望博覽會能加入風帆體驗活動,讓更多人知道中山特有的海洋文化。」中山海洋環境及工程系學生陳柏羽自豪地表示,海洋科學院是中山的特色,大多數高中生卻不知道其課程內容,「博覽會幫助更多高中生認識海洋事業這一塊。」 中山社會系為參與此次博覽會科系之一。社會系系學會長心諦分享,學校以往較少舉辦全校性活動,「院系博覽會凝聚學生向心力,讓大家對於中山有更多一分的認同感。」 林卉娟認為,政大包種茶節應與文山地區包種茶產業或在地社區居民合作,才能走出屬於政大的校系博覽會。政大歷史系學生廖芸嫻則建議包種茶節當天舉辦政大指南山導覽,由美麗風景刻畫「政大印象」,更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大學博覽會若過度注重攤位布置與活動,以得獎競爭為目標,恐反而失去其初衷。科系博覽會應以提供高中生資訊為導向,並結合校園特色,才能突破固有思維,開創新局。第一篇:【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一】活動嘉年華化 高中生難探系所全貌上一篇:【過度注重表象 校系博覽會應重新定位二】評比不透明 學生盲目相爭無助進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