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藝文
第1801期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記者李香霆台北報導】燈光一落,夫人精緻高貴的梳妝台映照著兩女僕簡陋陰暗的小閣樓,而女僕就像夫人的玩偶般,在階級的差異下任其肆意使喚。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2024冬季劇展《女僕》,23日至24日由學生劇團N25E121劇場行動在文大大仁館107小劇場演出,展現在階級壓迫中掙扎的小人物,因慾望驅使而扮演成其主人,但始終無法逃離命運枷鎖。 蘇朗芝和克萊兒兩姐妹同為夫人的女僕,在夫人長期欺壓下,他們透過角色扮演抒發不滿情緒,扮演過程使他們漸漸意識到三人的階級差異,並萌生毒殺夫人的想法。導演李沛恩說:「毒殺的念頭不是因為深仇大恨,他們真正渴望的是被愛,但是這個慾望無法被滿足,所以他們轉而傷害他們自己。」 為了讓觀眾共鳴女僕的遭遇,李沛恩將背景設定於台灣,並選擇同時存在上海話、國語、台語三種語言的1960年代,試圖讓語言差異突顯主僕間的階級差距,「一般人聽不太懂上海話,所以夫人的上海話會讓人有疏離感,那個正是我要的效果。就算聽不懂,但當下的氛圍卻可以感受到壓迫性。」李沛恩解釋道。此外,導演也讓女僕透過國台語的切換,強化服侍夫人時的虛偽與私下真實樣貌的反差,觀眾敖芷嘉分享:「環境或是文化比較相同的話,可以更理解角色所在乎的東西。」 除了改編時空背景,為突顯劇情中「陰謀」與「扮演」的核心元素,團隊特別採用雙面式舞台,使觀眾可以更全觀地感受這齣戲,舞台設計曹怜說:「我覺得背面也是會是好看的,多一些神秘感跟想像的空間, 同時另一邊的觀眾又能看到陰謀中的細節之處。」此外,服化設計孫小菲也藉由妝面的改造,呈現女僕僅為夫人的附屬品的意涵,更從中做出姐妹的個性區別,「姐姐臉上有貼鈕扣,嘴巴旁也有縫線,是看似柔軟的布偶,但實則較難破壞;妹妹是像陶瓷娃娃,所以臉上有破掉的痕跡,代表堅硬的同時卻也是易碎的。」他補充道。 飾演女僕的兩位演員必須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表演中,不停切換多種語言,熟記雙面舞台的複雜走位。為此,飾演蘇朗芝的演員邱晨瑜說:「夫人的表現要讓我感受到厭惡,如果對手演員沒有一起把情緒堆上去的話,其實會很難到達情緒飽滿的地方。」而扮演夫人的古若妍則為了讓角色與女僕間的階級關係更加明顯,不停練習上海腔及走路的儀態。 故事尾段,團隊採用開放式結局,讓兩位女僕最後的生死不得而知。飾演克萊兒的石巧柔說:「這個就好像是我們死掉的那天一直輪迴,是夫人一直讓我們玩著這個遊戲。但站在夫人的角度,其實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導演藉由留下伏筆,使觀眾自行想像兩位女僕在燈亮後是否又會重演悲劇,如同現實般,因階級剝削而造成的悲劇,未曾根除。
《送報伕》談勞動者 融舞蹈訴壓迫
藝文
第1715期
《送報伕》談勞動者 融舞蹈訴壓迫
2019-11-28
【記者吳曼嘉台南報導】表演者時而用力踏地,時而高舉報紙,表達勞動者的無奈和辛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年度製作劇目《送報伕》,23日在台南市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首演。此劇從作家楊逵的短篇小說〈送報伕〉發想,並融入舞蹈元素,演繹日治時代遭受壓迫的勞動者心境。 永遠做不完的送報工作,面對資方的剝削,位居底層的勞動者起身反抗。 圖/吳曼嘉攝楊逵所寫的〈送報伕〉,描述台灣人楊君隻身前往日本求職,在高失業率的日本,他奇蹟似地找到送報的工作。在前輩田中的帶領下,楊君逐漸熟悉這份工作,卻發現自己和報社裡的其他勞工,皆遭到老闆惡劣對待和壓榨。後來,勞工們團結一心,起身反抗,推翻資方所有不合理的制度。 後方的勞動者,將手伸向前方,拿起一張報紙撕成一半後,包裹著手裡的玫瑰花。 圖/吳曼嘉攝過去以〈送報伕〉為主題的表演多為談話或戲劇形式,而班芝花劇團的作品《送報伕》,則以舞蹈劇場的方式展演,藉由對身體的想像力,表演者試圖「成為」勞動者,而非「扮演」勞動者。導演馮靖評說:「藉由身體創造出來的動作去說一件事情,裡面的人文關懷跟社會關懷是特別強烈的。」他強調,關注弱勢族群一直是舞蹈劇場的核心價值。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的表演者穿上「足袋」,足袋有厚厚的橡皮底,穿著就可以走路或做工。 圖/吳曼嘉攝班芝花劇團的團員來自不同系所,他們通常沒有舞蹈底子。目前就讀南藝大藝術史學系、飾演田中的曾美樺說:「從小到大沒有接觸過舞蹈,所以肢體相較於其他人一定會比較僵硬。」因此在身段、肌肉方面,導演訓練得較為嚴苛,曾美樺也會在每天睡前自主練習,透過持續精進,他才能演出角色的靈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班芝花劇團年度製作《送報伕》,以楊逵的文學作品〈送報伕〉創作發想而來。 圖/吳曼嘉攝並且,表演者其實不曾接觸像送報伕般辛苦的工作,南藝大藝術史學系的表演者蔡煜凡表示,以前他們只會進行肌肉訓練,但飾演一名勞動者,要用自己真正的力氣,而不是經過鍛鍊的肌力,才能彰顯出勞動感,因此在過程中要把自己逼到極為疲累的狀態。也因為學校附近有菱角田,他會透過觀察摘菱角的婆婆,看婆婆的腳怎麼從泥濘中拔起來再放回去,蔡煜凡經由模擬勞動者實際的工作狀態,轉化出表演中的動作。蔡煜凡也提到,過往他參與的表演都是遵循劇本演出,但是舞蹈劇場卻不一樣。他說:「導演會給我們指示,像是『我要一個革命、剝削的感覺』,我們想像及揣摩,當下感受到什麼樣的心境,便透過肢體即興表現。」觀劇民眾楊秋霞認為,這是一場非常具穿透力的演出,表演者奮力地嘶吼、伸展肢體,且當他們用力踏步,塵土隨之揚起,觀眾也可以跟著進入勞動者的角色。
AI辨識豬隻尖叫聲 警示系統防仔豬受壓迫
新知
第1715期
AI辨識豬隻尖叫聲 警示系統防仔豬受壓迫
2019-11-28
【記者張佳琪綜合報導】母豬在哺育小豬時,容易因未注意而將其壓迫致死。為解決此問題,國立宜蘭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懷恩和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游玉祥帶領該校學生,研發「智能化豬隻繁殖場-仔豬(註)受壓迫警示系統」,當仔豬受壓迫而尖叫時,能透過系統接收,並將仔豬受壓迫的畫面於第一時間傳送給豬場管理人員,使人員能即時抵達救援。註:剛出生的小豬。 「智能化豬隻繁殖場-仔豬受壓迫警示系統」裝設示意圖,若發生小豬受壓迫的狀況時,團隊設計的錄影機會轉至該豬籠並拍攝記錄。 圖/陳立献提供仔豬需要母乳哺育,因此出生後會待在母豬身旁,然而有些母豬母性不佳,容易壓迫仔豬,造成其死亡。根據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仔豬斷奶前的死亡率為10%至25%,其中受壓迫致死的比率佔28%到46%,而根據宜大團隊推估,台灣養豬業一年因仔豬受壓迫死亡而損失約15億元。傳統方式是由管理人員分辨豬隻叫聲,發現仔豬受壓迫後便前往處理。陳懷恩說:「傳統豬場需安排人力日夜輪班看管豬隻,判別豬隻叫聲的技術要師傅親授經驗,訓練新的人力也耗費許多時間。」他指出,現今農牧業人力短缺,需更有效率地管理,團隊組長、宜大資訊工程學系學生陳立献表示,仔豬受壓迫死亡是養豬場很大的損失,也是最迫切待解的問題。本系統先用麥克風記錄豬隻叫聲,接著以五秒為單位切成片段,並轉換為聲波圖。結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辨識,若其中超過半數的聲音片段包含仔豬尖叫聲,則會被系統判別為異常。錄影機會轉至該事發地點並拍攝紀錄,即時以通訊軟體LINE通知豬場管理員。 「智能化豬隻繁殖場-仔豬受壓迫警示系統」LINE通知示意圖。警示管理員有小豬受壓迫事件發生,讓豬場能夠及時派人力前去救援。 圖/陳立献提供陳立献說:「豬場實際的聲音跟實驗室模擬的情境不一樣,容易造成AI誤判。」團隊和福昌豬場合作,在豬場測試基礎模型後,利用收音設備記錄真實的環境音,並加以調整辨識系統模型,降低判別錯誤的機率。而他們也為降低系統成本,自行開發專用攝影機。 團隊安裝測試機器於宜蘭福昌豬場中,並由團隊自行開發的攝影機拍攝豬場內部實際情況。 圖/陳立献提供發昌企業有限公司福昌豬場總經理楊杰說:「團隊可以透過多方蒐集更多聲音,讓判讀更為精準。」目前該系統價格偏高,若能大量生產則能降低成本,使系統更趨普及,也期盼未來此系統能夠協助減輕豬場的人力負擔。
勞團上街抗議 控修法偏袒資方
校園
第1665期
勞團上街抗議 控修法偏袒資方
焦點
2017-11-15
【記者林宸佑台北報導】全身被層層鐵鍊束縛的民眾,正對眼前的總統府高喊「政府極右強壓迫,人民覺醒拚生存。」2017年「秋鬥」社運12日登場,秋鬥團體手持小豬撲滿朝著總統府丟去,表達對政府競選承諾跳票的不滿,尤其針對近期一例一休修法通過,勞工團體更在記者會上怒吼「拒絕修惡勞基法」。 今年「秋鬥」主題為「政府極右強壓迫,人民覺醒拚生存」,呼籲民眾極力擺脫遭惡法綑綁的困境。圖/林宸佑攝修法後的《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明訂,雇主若要進行勞動條件變更,依法須經工會同意,無工會者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實行。然而根據經濟部及勞動部統計資料指出,全台約144萬家企業,卻僅有5%企業真正落實勞資會議。新竹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詹素貞直言,台灣籌組工會門檻過高,致使國內企業工會覆蓋率極低,變更勞動條件常仰賴勞資會議進行,但由資方主導的勞資會議,常導致勞方根本無力阻擋資方對於勞動條件的變更。國立台灣大學濁水溪社社員楊子敬表示,現今社會有許多新型態勞動條件邊緣的勞工,如:青年打工族,但在無工會的保障下,根本難以有協商的權利。「勞工不應只是被動爭取勞基法保護,更該透過工會,自主決定勞動條件」,並建議政府應設法擴張工會組織率。 抗議群眾手持「反對修惡勞基法」標語,表達對於近期勞基法修法,政府極力維護資方權益的不滿。圖/林宸佑攝對於本次修法鬆綁「七休一」的規定,世新大學學生勞動權益行動小組組員曾福全認為,此舉更讓打工族身陷困境。「老闆若硬是排連續12天的班,這12天他們就會被壓榨的很嚴重。」他希望政府落實勞工檢查,透過更高位階的法律保障勞工基本權利,而不是將勞資問題一概推給勞資會議處理。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謝毅弘質疑,新法研議勞工所擁有特休假可延後一年排休,對於工作更換率高的打工族相當不利。他說明,很少有打工族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超過一年,且勞工若因個人因素離職,資方可選擇是否支付未休完特休假折算之工資。這也使得青年打工族,一旦在一年內更換工作,除了可能休不到特休假,就連折算工資也無從領取。秋鬥團體普遍認為此次勞基法修法偏袒資方,扛著鐵鍊的民眾,在遊行中掙脫鐵鍊,象徵極力擺脫被惡法綑綁的決心,政府應權衡勞資雙方在職場上的對等關係,改善勞動環境。
【青年對談】抗議南鐵、收費員爭議 學生:談未來先面對被壓迫者
校園
第1612期
【青年對談】抗議南鐵、收費員爭議 學生:談未來先面對被壓迫者
焦點
2015-12-11
「2016總統大選與青年對談」活動,場中數名學生舉布條高喊「面對南鐵爭議,反東移要聽證」、「廢除約聘僱,面對收費員」。 圖/張方慈攝【記者張方慈台北報導】「2016總統大選與青年對談」進行到尾聲時,台下數名學生突然舉布條高喊「面對南鐵爭議,反東移要聽證」、「廢除約聘僱,面對收費員」,要求候選人正視南鐵迫遷、國道收費員爭議。抗議學生為台大大學新聞社、政大種子社、北大翻牆社、師大人文學社、長庚庚云社等校園異議性社團成員。學生團體表示,此次活動對話主題是青年就業、青年居住、教育三大議題;收費員及南鐵東移兩項爭議案,反映的就是現今就業政策中不合理的約聘僱制度以及居住正義問題,正是檢視政黨及候選人的試金石。學生團體呼籲,候選人在端出政策牛肉前,應先面對現在正受現有制度壓迫的勞工與居民。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表示,處理開發與迫遷爭議時最重要的是溝通,他任國科會主委時,友達打算在后里設廠曾遭到民眾及環團反對,當時他要求召開公聽會,請友達說明如何確保設廠不會汙染環境,之後居民也歡迎友達設廠。至於南鐵東移,陳建仁表示並不清楚情況,但一般施政時政府應與人民做好溝通。朱立倫回應,政府面對問題時要有企圖心、同理心,並確保執行力和協調力並行。宋楚瑜則表示,學生的訴求顯示,不管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政府態度皆出了問題,不過宋楚瑜誤把學生訴求之一的「南鐵東移」說成「台南高鐵」。國道收費員因2013年高速公路Etag上路後遭政府解聘,過去針對國民黨抗爭,要求政府安置轉職、補償被約聘制度吃掉的年資,卻未獲得回應。自救會表示,蔡英文在去年九合一選舉後,曾承諾會安置收費員,也向自救會要求名單,但至今卻只安置了一人,還有187人尚未安置。學生團體表示,候選人在台上大談青年就業,但「一個允許公部門使用剝削制度對待自己員工的政府,要怎麼樣解決青年就業這樣更大結構性的問題?」南鐵爭議起於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目前的東移版本於98年提出,徵收原鐵軌東側土地,相較於85年通過環評的「原軌地下化」版本,擴大徵收土地逾10倍,影響沿線407戶居民。南鐵東移自救會主張「東移版非唯一版本」,要求市府召開聽證會以納民意,卻未獲回應。學生團體表示,常聽到「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但從苗栗大埔案和台南南鐵爭議來看,不管是國民兩黨,皆打著經濟發展的大旗,漠視當地居民居住權。台大大新社成員林芸表示,已填寫現場提問單,也透過主辦單位的app提問,但候選人並沒有做出具體承諾,而淪為相互攻堅的話題。大新社成員徐任遠則表示,今日的行動並非針對在場學生或籌畫活動的工作人員,但公民參與不該只是讓學生坐下來聽候選人講話、互酸對方,然後在台下拍手,希望學生也能一起站出來要求候選人「要給年輕人未來,就面對現在的被壓迫者」。 學生團體表示,行動並非針對在場學生或主辦單位,但公民參與不該只是讓學生坐下來聽候選人講話、互酸,希望學生也能一起站出來要求候選人「要給年輕人未來,就面對現在的被壓迫者」。 圖/張方慈攝大學報相關報導【大選與青年對談】三黨候選人首度同台 聚焦教育、就業、居住【大選與青年對談】【教育篇】陳:大學不輕易退場 按特色整併【大選與青年對談】【就業篇】陳提「亞洲矽谷」 朱推TPP、RCEP【大選與青年對談】【居住篇】朱批民進黨20萬社宅緩不濟急 主張釋出空屋【大選與青年對談】學生會籌辦過程倉促 台、政學生議會將檢討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