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生活
第1797期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Meta自2023年7月推出社群平台Threads,上架臺灣已滿一年,網友將其戲稱為「脆」。根據統計,臺灣的Threads主要使用者集中在16到24歲的Z世代,每日平均使用時長高居全球之冠。不少人認為,Threads逐漸超越Instagram和Dcard,將成為臺灣社群媒體的新寵兒。 Threads滿足了現今Z世代滿足隨手發「廢文」,在社群媒體上隨時更新生活日常訊息的習慣。與現有社群媒體相比,Threads 尚未被網軍或廣告入侵,使用者也更易接觸陌生人的發文,故成為網友談論政治的新天地。也因此,許多政治人物及其支持者紛紛加入Threads。使得Threads的註冊人數在2024臺灣總統大選期間,大幅提升。諷刺的是,使得Threads在臺引發話題的契機之一卻是Meta曾表明將不主動推送的「政治」內容。 Threads以文章留言數量為優先的推薦標準,使得網友若想在Threads獲取大量關注,就必須讓自己的發文能吸引眼球,進而引發共鳴與討論。因此,能在短時間以單一發文引爆話題的「流量密碼」,例如與獵奇、虐心、公審等有關的主題發文,便成為許多網友熱衷追隨的類型。然而,匿名性所帶來的自由討論空間,也讓部分使用者在互動中失去了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導致一系列脫序行為的發生。雖然Threads為台灣網友提供了另一個多元意見交流的平台,許多發文卻逐漸偏離公共討論的核心議題。隨著情緒在對話中蔓延,理性討論的界線常常被情緒化的發言取代,使Threads成為情感宣洩的場域。社群媒體上的公共論壇變得破碎,甚至令人感到焦慮或挫折。 Threads作為公共空間,用戶在發表任何言論時,必須謹慎考量其潛在影響以及應承擔的責任。而對社群平台而言,如何劃清言論自由與濫用之間的界限,以及在管理上取得自由與管制的平衡,是亟待解決的挑戰。平台應避免過度限制,以免壓制言論自由,然而也必須有效防止言論暴力和網路霸凌的蔓延。當涉及仇恨言論或獵奇內容等可能對個人或群體造成心理傷害的情況時,平台需明確界定與用戶之間的責任,確保雙方在管理與使用的過程中各自履行應有義務。
逆風劇團盼消弭歧視 提供安置兒少對話空間
生活
第1796期
逆風劇團盼消弭歧視 提供安置兒少對話空間
焦點
2024-10-18
【記者黃伊晨台北報導】長期致力於幫助社區高關懷少年的逆風劇團,13日下午在大稻埕逆風樓咖啡館舉辦「安置機構兒少-賦歸之路與當前挑戰」主題講座,討論因家庭失能或犯罪的兒少,進入安置教養機構後的生活,以及離開機構重回社會後面臨的挑戰。講座邀請兩位受安置經驗者,分享在安置機構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請到在安置機構服務的社工,和聽眾展開安置議題對話。 講座後,主辦方將與會者分成三個小組,一起動手製作創意「社會安全網地圖」。他們先是將面具放在海報中心,擬作受安置的孩童,接著用各式布料、毛線、便條紙等素材拼貼,描繪安置孩童的想法與需求。有聽眾拿出畫筆,畫下安置孩童所期盼的完整家庭樣貌;有人則是拿出便條紙,逐一寫下孩童離開安置所後,所面臨的住所、三餐、金援等種種生活問題。講座對談結合手作活動,創造更多經驗者和聽眾互動交流的機會。 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田霈,因為就讀相關科系而報名參加。他表示現實生活中較難接觸到安置經驗者或機構工作者,藉由講座中經驗者的實際生活經驗,與安置社工的工作模式介紹,讓自己對機構運作有更清楚的認識。講座主持人,同時也是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的臺大法律系學生林佳緯表示,因為高中時就讀人社班,因此接觸過諸多社會議題,也對兒少議題很有興趣。他認為大學生在空閒時可以多參與此類講座活動,「將關懷社會的種子埋在心中,以後在各行各業的眼界都能會更加廣泛。」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和生活連結,尋找出自己能實際付諸社會行動的施力點。 與談經驗者之一的小佩(化名),目前就讀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在高中時有過三個月的緊急短期安置經驗。談起從機構恢復正常生活的經歷,他表示當時甚至需要聯手社工,謊稱自己進行了三個月的心臟手術,才能避免老師朋友可能的惡意言語。小佩也提及,安置經驗者希望社會能更友善的對待自己,「兒少安置議題需要改善的從來不是政策,而是大眾對安置兒童的眼光與歧視。」望大眾能收起自己對於安置經驗者的批評,反思目前福利結構的問題。他說:「我希望大家之後再看到少年犯罪等負面新聞時,能夠想起今天的我們(自己與另一名安置經驗者)。我們都是受傷的小孩,正在面對難以掙脫的生活困境。」 小佩提到,並非人人都要成為社工才能對相關議題有所幫助,且要走進安置實務現場非易事。他建議,如果大學生想要為安置議題付出具體行動,可以從身邊資源著手,「大學生反而有很好的資本做研究計畫,用自己的專業改善現行兒童福利系統的不足。」他認為兒少安置問題的改善不該僅依靠制度面,更要從學術領域著手,期待能從藉由學生牽動整個社會,給予兒少安置議題更多關注,嘗試同理高關懷少年的處境,不再抱持歧視與偏見。
西北大學展覽聚焦女性影響力 美大生展開性平對話
國際
第1795期
西北大學展覽聚焦女性影響力 美大生展開性平對話
焦點
2024-10-04
【記者周元曦報導】9月25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布洛克博物館(The Block Museum)在 Instagram 上發布首則宣傳秋季特展《Dissident Sisters: Bev Grant and Feminist Activism, 1968–72》的貼文,這場由布洛克博物館與西北大學圖書館合作推出的新展覽,旨在透過攝影師兼音樂家貝夫・格蘭特(Bev Grant)的鏡頭,具體重現美國1968至1972年的重要歷史、展現女性在社會上不凡的影響力。 展覽中一張張黑白相片,包括格蘭特捕捉到女性參與大規模抗爭,以及出席會議的場景。其中一張拍攝1968年紐約激進女性(New York Radical Woman)(註)成員齊聚一堂的影像,清楚描繪出11位穿著得體的女性開會的一幕,同時存放格蘭特別為女性主義所撰寫的民謠。 註:為存在於1967年至1969年的激進女性主義團體,並在1968年的美國小姐選美比賽現場展開一條寫有「女性解放」(Women's Liberation)字樣的橫幅,引起全美媒體關注。 此外,展覽中展出西北大學圖書館所珍藏的報紙、海報與玻璃瓶瓶蓋,就讀西北大學音樂系的台灣留學生林依綾解釋,瓶蓋是當時人們宣傳女性主義理念的管道,上面刻有女性主義標誌。而展覽也引起學生主動追溯美國女性主義歷史。 「自從1920年女性可以投票後,越來越多女性參與抗爭活動,希望能在社會上擁有與男性一樣的權力。」同樣就讀音樂系的學生奧黛麗(化名)認為,女性主義(Feminism)至今仍有推行的必要。就讀社會政策暨新聞學系的學生卡普萊斯・林賽(Kaprice Lindsey)也強調女性主義(Feminism)須持續推動,否則女性權利會永遠被忽視。「有一次我在班上發言被一名男同學中途打斷,他說我沒有發言的資格,就因為我是女生。」林賽說出自己的遭遇,並表示西北大學男性人數大於女性人數,因此他期望更多人正視性別平等議題。 奧黛麗表示,職場上男性往往能獲得比女性更好的待遇,加上美國至今尚未出現過女性總統,顯示美國在性別平等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次的秋季特展為女性主義發聲,同時將美國歷史具體呈現,期盼學生能與校園產生連結,落實性別平等,並將理念推廣到其餘大學。
端上你的照片!「攝影上桌」創影像對話開放空間
生活
第1769期
端上你的照片!「攝影上桌」創影像對話開放空間
2022-10-27
【記者黃𦲽湄台南報導】「攝影難道只能掛在牆面上做展示嗎?」像群影像文化有限公司(一影像)於21日至23日在台南水交社園區,舉辦台南國際攝影節「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活動,讓45歲以下的創作者以「辦桌」的方式,把傳統掛在牆上展示的作品,視為菜品端上桌,讓民眾和評審能坐下來「品菜」,與創作者交流彼此的想法。 在台南水交社園區的大草皮上,評審、民眾以及創作者可以交流作品想法,對作品提出疑問就可以及時得到詮釋。 圖/黃𦲽湄攝人們圍繞在一張張鋪上紅色桌巾的圓桌,與創作者熱烈地對話。作品展示在桌上的方式五花八門,有些創作者將平面攝影作品夾至隔板中,並直立於桌面,也有將作品置於一個個白色箱子內,讓人們透過箱子的圓孔觀看裡面的作品,豐富人們的觀展體驗。台南國際攝影節《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總策劃馬立群表示,希望將所有參展者聚集在一起,交流作品,還能獲得不同領域專家評審的建議。他惋惜道,因為台灣並沒有攝影系,所以學生無法受到正規的攝影教育,「每一屆都有來自不同科系的參展者,基本上都是從興趣切入攝影,而這裡變成是他們獲得專家評審建議的最好機會。」崑山科技大學教授、同時為評審邱國峻表示,透過與創作者面對面交流,評審們能更快了解現今時代趨勢以及年輕人的想法。 創作者作品展示的多樣化讓人們可以有不同欣賞攝影作品的體驗。 圖/黃𦲽湄攝馬立群直言道,作品面對的不只是專家學者,更多的是一般民眾,他們最直觀的想法讓創作者將大眾無法理解的部分進行修正與調整。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應屆畢業生梁佳欣表示,開放三方交流的形式可以拉近攝影與民眾的距離,不會將其視為高尚的藝術或媒材,並可能從中尋找對攝影的共識。他還分享道,這項活動將作品同時展示於三個不同族群面前,「有別於評審與創作者,大眾較不會以特定標準與期待觀看作品,他們的理解方式與前兩者不同。」民眾高佩琦表示,在以往的展覽中大多只能靠自己理解作品含義,即使透過錄音檔、導覽也是從第三方詮釋,「這種比較容易和創作者親近,認真地了解他們的想法以及創作過程,有疑問也能直接問他們。」 「2022台南攝影上桌PHOTOGO」讓參展者將作品以各種形式自由擺放於桌上,讓參觀的人可以自由翻閱,交流彼此的想法。 圖/黃𦲽湄攝「實體的話可以多參加徵件活動,像攝影上桌就滿不錯,可以直接和創作者、老師面對面交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版畫組朱韻蓉還建議,學生也可以在網上分享作品或嘗試辦展,增加曝光度。活動未來規劃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馬立群分享道:「希望未來不只是一年一次的活動,可以是一年兩次甚至三次的活動,跨越台南的地區限制,將此活動遍佈台灣北中南。」<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成為公益夢想家!青年策展促進社會對話
生活
第1769期
成為公益夢想家!青年策展促進社會對話
2022-10-27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2022第四屆和泰公益夢想家實作成果展於22、23日登場,以社會關懷、移動服務、環境保育為賽事三大主題,獎項分為主題獎、公益實踐獎各三組。此次公益競賽由和泰集團與城市浪人舉辦,主辦方期望比賽能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使命,並且透過實際執行提案,為學生帶來多元的生涯探索。 2022第四屆和泰公益夢想家實作成果展邀請十組參賽學生與觀展民眾一同分享執行成果。 圖/賴羿安攝獲得公益實踐獎的隊伍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與圖文傳播學系的好感研究室,他們在實習時注意到特殊生需要更多機會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因此結合自身科系專業,設計一款專門教導特殊生社交技巧的軟體「叮咚!好感偵探已上線」,透過遊戲,玩家與虛擬人物互動,進而理解對方語句背後的情緒含義。團隊成員張若薇表示,該應用程式經過一次次優化程序後,預計在12月上線。「我們團隊滿希望繼續走下去的,尋找更多相關的資源合作,讓這件事變得更可行,觸及更多人。」她說道。 由好感研究工作室團隊研發的軟體「叮咚!好感偵探已上線」,透過與虛擬人物的互動,向玩家說明語句的背後情緒含義,再讓玩家選擇如何回應。 圖/和泰公益夢想家提供身為活動的主辦方,城市浪人執行長楊御廷對於獲得主題獎,著重在陪伴銀髮族的團隊貳貳柒印象深刻。他們走入長者日常,舉辦許多有趣的工作坊,例如繪畫、製作手工香皂等,不只能夠陪伴高齡者,也促進學生志工與長者的跨世代交流。楊御廷說:「貳貳柒隊長子誼跟我分享辦完工作坊後,長輩握著他的手說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並問道什麼時候再來。他講到哭,告訴我這就是他想一直做的事。」他認為,辦比賽的初衷是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索機會,得到的正面回饋也讓他感到十分值得,比賽結果反倒成為其次。 由團隊貳貳柒創辦的高年級玩家,在展場提供民眾以輪椅為行動的體驗,期盼大眾理解銀髮族的生活困難,培養更多同理心。  圖/和泰公益夢想家提供展場裡也有多處與民眾互動的體驗,其中關注性暴力的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邀請遭遇性暴力的倖存者將匿名故事分享在明信片上,而卡片上貼著象徵自我懷疑的紙膠帶。民眾撕開紙膠帶,再以畫圖或寫字給予回饋。觀展民眾陳怡霓說:「體驗滿有趣的,讓說出這個經驗的過程具象化,我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跟他們分享自己怎麼看待不好的事情,這個過程很療癒。」 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以自身經驗出發,關注性別暴力的議題,透過此次展覽讓大眾得以了解倖存者看待事件的心路歷程。 圖/賴羿安攝身為性暴力的倖存者之ㄧ,暖暖Sunshine的創辦者湯淨期望團隊能成為倖存者的心靈慰藉,她呼籲道:「避而不談只會使倖存者感受到更多的孤單,我們邀請大家與暖暖開啟對話的窗口。」透過此次展覽,來自各大專院校的組別不只能更深度瞭解社會議題,也創造學生與社會的對話空間,成為能夠回饋社會的夢想家。 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以自身經驗出發,關注性別暴力的議題,透過此次展覽讓大眾得以了解倖存者看待事件的心路歷程。 圖/賴羿安攝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生活
影音
第1762期
人權辦桌熱鬧開飯 持續搭起多元對話空間
2021-12-29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劉亭妤、張博涵台北採訪報導】塔香小卷粄條、藥膳雞湯、蒜泥白切肉等,共9道菜餚先後上桌。第六屆人權辦桌選在12月人權月,於昔日軍法處的青島東路旁舉行,席開24桌,邀請政治受難者與無家者們在寒冬中熱鬧開飯。辦桌現場好不熱鬧,吃飯聊天之餘,也少不了炒熱氣氛的餘興節目、卡拉OK歡唱以及香腸與肉乾的十八仔(si̍p-pat-á)比拚,更有抽獎活動讓參與者收穫滿滿。人權辦桌志工桌長陳思妤表示,雖然參與者不一定認識彼此,但依舊熱情分享,也樂意與他人建立情誼。圓桌上的佳餚代表著政治受難者和無家者的生命故事,人權辦桌每年邀請參與者各點一道料理,並在用餐時分享自己的點菜緣由。人權辦桌發起人、政治受難者陳欽生今年點了一道「福氣蒜泥白切肉」,他說明,以前在綠島監獄時,吃到新鮮的豬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點這道菜便是為了懷念曾經在綠島的那段生活。人權辦桌因陳欽生的故事而展開,他在白色恐怖時代被陷害入獄,成了政治犯,出獄後則在萬華街頭流浪三年。為了感謝當時一位廚師每天提供便當,支持他走過艱辛的日子,他便發想出街頭宴客的方式,將希望傳遞下去。「我們的出發點只是在關心,給大家一點點的微笑、一點點的光芒,能夠看到你們自己的未來。」陳欽生認為,每年持續辦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對於參與者而言,大家彼此都和氣對待,更是每年最期待、最快樂的一天。活動當天除了人權辦桌,周邊也有人權市集,聚集了關心人權議題的NGO組織、學校社團和友善店家進行擺攤與短講,期盼拉近大眾與人權議題的距離。參與民眾林潔希表示,在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那攤時,攤位解說員有向他說明了一件冤案,並且透過繪畫的方式,使他更深入了解這個案子,「我覺得整個過程還滿有趣的。」在人權辦桌系列活動中,人人都有機會與無家者、政治受難者長輩及各個人權組織互動,即便寒流來襲,仍然開啟了一場充滿溫度的人權饗宴。
動靜新舊相輝映 三人聯展共築世代對話橋梁
藝文
第1761期
動靜新舊相輝映 三人聯展共築世代對話橋梁
2021-12-22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舊與新是經驗的傳承,動與靜是創作者間的對話。」擁有師徒關係的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三人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以各具特色的創作,傳達不同世代藝術家的差異與衝突。展覽於9日起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 藝術家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9日起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 圖/王嘉瑜攝蘇泓諺的壓克力作品〈海潮の聲〉中,海鮮食材像是博物館的藝術品般被整齊陳列,灰暗之上流淌明亮色彩的水族箱置於一旁。他將疫情期間收到的食材包裹與關在家中的生活經驗連結,利用物品的展演與未知的空間,呈現事物轉變的可能性。作品運用炭筆、壓克力、碳酸鈣與拼貼的複合媒材形式創作,他解釋道:「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材質可營造出特定空間,讓我能在畫面中加入創作的想法,不再被傳統所困。」 〈海潮の聲〉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首次展出作品,蘇泓諺通過寫生與拼貼的方式表達疫情期間的心境轉折。 圖/王嘉瑜攝劉冠廷〈想像的暗物質〉系列作品中,難以辨認的照片與大面積的藍、綠幕背景色相互交疊,使觀者分不清虛擬與真實空間的界線。他以宇宙學中的「暗物質」為創作構想,他補充道:「暗物質既存在又不真實的狀態很像訊息,每日大量的訊息傳輸讓我們無法快速分辨真假。」因此,他將網路上尋得的照片進行反覆重組、壓縮與複製,建構出無法觸摸、觀看的想像空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首次展出作品〈想像的暗物質10〉(圖左)、〈想像的暗物質09〉(圖右),劉冠廷讓畫作呈現虛實難辨的狀態,比擬現代訊息爆炸的處境。 圖/王嘉瑜攝楊國本水彩作品〈根.藏〉以寫實風格呈現榕樹枝幹的盤根錯節,正在枝幹上築巢的喜鵲則為畫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三人中最為年長的他把對於家庭關係的觀察投射在作品中,並將面對新生與延續生命的盼望隱藏其中。民眾葉賴美卿分享,他從作品中的榕樹想起自己的家鄉台南,他說:「榕樹在台南的公園及街道隨處可見,我們卻很少停下腳步欣賞。通過作品讓我得以看見生活中忽視的細節。」 三人之中的老師楊國本展出作品〈根.藏〉,透過畫作表達自身對家庭關係與生活的想法。 圖/王嘉瑜攝楊國本、劉冠廷、蘇泓諺分別代表著「傳統藝術技法」、「裝置藝術興起」與「複合媒材混用」的創作方式,三人擁有屬於各自時代的創作主題與藝術風格。楊國本選擇傾聽現實,不再強烈地表達訴求與理念,而是通過記憶的回溯傳遞感受。劉冠廷通過作品反映資訊世代的人們與科技的互動,利用數位媒材無限再製的特性揭示困境。蘇泓諺則從突破常見的觀看方式發想創作,使寫生作品不受物的形狀、色彩與型態所限制。 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中三位藝術家作品間的無聲對話,吸引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藝術喜好的民眾前來欣賞。 圖/王嘉瑜攝三位藝術家通過作品,映照出不同世代所經歷的社會環境與藝術思潮。劉冠廷説:「我們之間不只是師徒,更像是朋友。」他表示, 雖然三人因師徒關係相識,但三人其實更常以平等的模式與彼此交流,讓舊與新的經驗在創作者間自由流動,推動來自各異背景與領域的創作者開啟動與靜的對談。
「打開新竹」攜民眾走入舊城區 盼增進新舊區域對話
生活
第1760期
「打開新竹」攜民眾走入舊城區 盼增進新舊區域對話
2021-12-15
【記者黃弈軒新竹報導】「搜尋!新竹,原來新竹是這樣!」「打開新竹」團隊於11日至12日限時打開新竹多處私藏空間,並於12日上午舉辦《順著新竹的路,走》導覽,帶領大眾深入走訪以城隍廟為中心的舊城區,沿路參觀「打開新竹」活動開放建築空間,翻開新竹舊城的歷史記憶。「打開新竹」活動限定48小時,免費開放67個官方公共建築及私人空間,以建築作為媒介,提供在地居民與建築主理人面對面互動的機會。「打開新竹」共同創辦人之一、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認為,新竹過去多被人們稱為「文化沙漠」,故希望藉由活動,讓在地居民發掘這座城市的多樣面貌。他進一步指出,新竹科技城與舊城區兩邊界限明顯,透過此活動試圖激盪兩邊族群交流,「大家平常沒有動力跨出自己的生活圈,因此希望『打開新竹』可以讓大眾去跨過那個邊界,推動這座城市居民的網絡關係。」 Open House活動源於1992年的倫敦,以建築作為媒介,限時打開城市平常不開放的私人或官方公共建築,強化地方文化性,並促進不同族群間的對話交流。 圖/黃弈軒攝《順著新竹的路,走》導覽活動從歷史視角切入,帶路人朱培綺與民眾穿梭於舊城區巷弄,一步步還原新竹舊城區的歷史光景。他指出新竹舊城區地理面積小,但為全台灣古蹟密度最高之城市,步行於此能見到日治時期遺留下的新竹州廳、新竹火車站及信用合作社等古蹟。「這裡好像有100種走法,我會故意去繞不同岔路再走回來,每次都會發現不同好玩的地方。」朱培綺沿著小巷,一邊指出舊建築特色、一邊說道。 新竹舊城區為全台古蹟密度最高的城市,日治政府留下許多現代官署建築,並持續運作中。 圖/黃弈軒攝「沒想到會忙到走不開,甚至還碰到從台北、台中來的遊客!」林嘉妮陶冶生活工作室位於具70多年歷史的新竹中央商場巷弄內,主理人林嘉妮笑說,過往不曾開放過工作室供大眾參觀,他對於首次開放即反應熱絡感到意外,參與民眾楊荃凱同樣表示驚艷,他敘述,平常雖會經過舊城區,卻沒有注意到附近的空間,「沒想到市場裡面還有這樣的地方,讓我蠻驚喜的。」 林嘉妮陶冶生活工作室位在中央商場,「打開新竹」活動讓林嘉妮首次開放個人工作室讓大眾參觀。 圖/黃弈軒攝許多民眾皆抱持著好奇心,藉此次導覽機會走訪新竹私藏空間,並直接與建築主理人開啟對話,分享不同產業內容,交流彼此生活經驗。「打開新竹」團隊企劃統籌陽交大建築研究所學生朱俐穎分享道:「打開新竹是為了連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產生力量讓新竹變的更好。」許倍銜談起團隊未來欣喜地表示,「兩天限時活動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預計以三年為期,繼續串連不同建築空間共同策展,並期望在最後一年組織公民論壇,啟發在地居民一同思考新竹的未來。「這些空間過去就已經存在,現在大家要一起把空間打開,讓在地居民共同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拼圖。」他說道。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許倍銜指出,除了兩天限時活動外,他們也同時舉辦一系列導覽,以不同角度切入活動理念,邀請大眾更加認識新竹。 圖/黃弈軒攝
兩年淬鍊〈私密對話〉  季和穎藉寫實油畫回應自己
藝文
第1754期
兩年淬鍊〈私密對話〉  季和穎藉寫實油畫回應自己
2021-10-20
【記者單師樵綜合報導】秋末的午後陽光照進枝幹蔓延的樹屋,陰暗處擺放的浴缸卻格外引人注目。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季和穎透過作品《私密對話》,以油彩描繪位於台南的德記洋行樹屋,呈現自己身處樹屋中的體悟。作品入選西班牙歐洲現代博物館第11屆繪畫與雕塑大賽,並於8日起在該館展出。 《私密對話》描繪了台南著名的德記洋行樹屋,呈現季和穎與樹屋之間的談話過程。 圖/季和穎提供《私密對話》的靈感為季和穎到樹屋散心的經歷,他說明,當時他一走進樹屋,便被樹屋之美所震懾。他表示,一定要在某一個時間點到樹屋,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就如同限時動態,他說:「限時動態是每個人透過主觀意識、主觀視角構成的畫面。」他進一步補充,作品也闡述自媒體發達後,「一個人」的定義變得模糊,符號與圖像之間交錯與合成,新的意義不斷產生與被遺忘。 季和穎表示,一定要在某一個時間點到樹屋,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如同限時動態。 圖/季和穎提供季和穎說明,原先他一直在鑽研繪畫技巧,後來發現精通寫實的藝術家,都沒有特別的技法,「寫實就是寫出真實,就是畫出來就對了。」因此,他並無使用特殊方式繪製《私密對話》,「完全就是素描觀念,素描觀念沒有技巧,它需要一點天分,也需要很大量的練習跟努力。」指導教授洪明爵說:「他平常非常認真,充滿爆發力,自己主觀的意見也很強,我有時候沒有辦法主導他。」這樣的堅持也讓季和穎耗時逾兩年,才終於完成作品,而他也認為,可以從作品的筆觸中,看見兩年時間的變化。 季和穎目前正在繪製、尚未完成的作品,呈現他寫實且精細的創作手法。 圖/季和穎提供季和穎表示,在這個世代,寫實藝術家需藉由攝影的輔助完成作品,然樹屋結構複雜,需要多張照片才能完整呈現,再將照片整合成一個畫面作畫,這也讓創作過程更加繁複。他補充,其實照片本身沒有像作品那麼鮮豔,但相機無法拍出肉眼可見的色彩。洪明爵也分享,季和穎從大學畢業製作時期便開始繪製《私密對話》,原先以為他會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完成,「那個複雜度太高了,幾乎是用生命去畫。」「藝術家或多或少都要回應自己,我在找尋自己的過程中,很喜歡添加某個東西在既有的事物上。」季和穎將「浴缸」放入畫中的樹屋,他表示浴缸是他不斷使用的元素,象徵著自我的思想介入整個空間,「你可以把它視為一個筆觸,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圖像。」觀眾張榕展說:「巨幅樹根配上浴缸,灑上一道斜光,感覺到孤獨。」 浴缸是季和穎不斷使用的元素,可以將它視為一個筆觸,也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圖像。 圖/季和穎提供季和穎透過內在感知反映外在世界,再將這些體悟融於創作中,洪明爵說:「像這種當代藝術,很多藝術家會回到自我,尤其是寫實藝術。」他形容季和穎的作品,便是用舊的藝術方法,跟自我與現在的社會產生連結,也如同季和穎說的:「當我走進這個樹屋,就像我自己介入了整個畫面。」
置頂